共找到 189 项 “知识出版社,2012” 相关结果
英文共同题名:China’s foreign affairs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编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简介:该书旨在准确地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国际形势的最新看法,较为系统、完整地介绍中国在2010年外交关系的状况。
艾弗森完全珍藏豪华版
作者: 冯逸明主编
简介:再不想艾我们就老了,没有信仰怎么祭奠呢?还有什么永垂不朽呢?错过的你都不会再有!珍藏巅峰艾弗森流光异彩,用经典影像致敬答案传奇
Cristiano Ronaldo
简介: 本书为葡萄牙著名球星C罗1985~2012年珍藏画册,为国内首部C罗全景式珍藏巨作。主要内容为:C罗档案、巅峰十战、十七大荣耀、C罗七大绝技、二十大经典战、C罗九大特质、C罗传记。内容全面,文字精炼,图片精美,有冲击力,为国内喜爱C罗的广大足球爱好者的必读书籍。
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
作者: 老青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年8月1日
简介:《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附光盘)》编著者老青。 《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涉猎的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符合人才培养中要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尤其是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这种以英语训练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龙头,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式实践实训实习体系的重构,是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英语实践实训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尝试,值得借鉴和推广。 《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大胆列举的原汁原味的可视化的学生成果丰富可喜。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应用英语知识和技巧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实训项目,其专业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学生的一些作品作为开展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语料案例,内容充实、立体完整。自创的实践实训体系和配套资源(教材、软件、网络、实操方法、考试方法、学研方法、赛训方法等)引起了国内包括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之外的同仁们的广泛关注,其代表性实践项目(如服务基层、服务北京市民的各类志愿公益活动)和实训课程英语速记中的笔记技巧模块已成为一些政府企事业单位在岗人员国际化人才各类英语培训的优质品牌实践教学项目和特色核心技能之一。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n Nazi germany
作者: (美)威廉·夏伊勒著;董乐山等译
简介:本书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巨著,它精彩绝伦地记述了希特勒的“千秋帝国”从兴起到覆灭仅仅12年零4个月的全部过程。本书最初于1959年出版,刚一面世就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现在的版本是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2版本的基础上编校而成。
Lost knowledge in nutrition:stay away from diseases
作者: 王涛著
简介:《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是《工厂管理丛书》中的一本,工厂是制造型企业的核心,工厂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各项指标的完成,伴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和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的今天,工厂管理在企业中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工厂管理丛书》引进、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同时结合了国内企业传统的优秀管理方法,旨在阐述企业工厂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和重视的职业化技能,为其提供一些工厂管理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本丛书可作工厂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使其掌握如何进行工厂管理和控制,如何协同各个部门共同处理工厂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还可作企业新进职员的业务培训教材,使其从宏观上了解企业,尤其是工厂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各个部门互相协作的团队意识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系。
群书治要360
作者: (唐)魏征编;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选注
简介:《群书治要》是唐朝贞观年间魏征、褚遂良等贤臣,把历代典籍的精华提炼出来,变成的一本书,非常有价值。后来由于岁月变更,此书隐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本书又受到了重视。但是部头较大,全书又是文言文,普通人很难阅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从本书挑选出了360句,每句给予了认真的解释,适合现代人阅读。
美国之音新闻报道
作者: 宋颖著
简介: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国际社会愈发意识到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如何塑造、提升本国的国家形象成为各国政府的关注点。美国政府对此一直十分关注,尤其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更加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试图化解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对美国的“仇恨”,最终提升美国的“软实力”。作为美国政府的可操控媒体,美国之音为了解美国的国家形象战略提供了切入点。 《美国国际形象建构:美国之音新闻报道》以美国之音国际广播2002—2008年的新闻和社论文本为研究对象,借助温特的建构主义和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批判性话语分析,呈现美国之音塑造了怎样的美国形象以及如何塑造的,揭示具有官方色彩的美国媒体机构如何借助媒体的力量推行其“普世价值”及其深层的原因。 《美国国际形象建构:美国之音新闻报道》由宋颖编写。
Terrorism in europe
作者: 张娟主编
简介:《恐怖主义在欧洲》编著者张娟。 恐怖主义被认为是21世纪威胁全球安全的“政治瘟疫”,而一向被认为相对安全稳定的欧洲竟成为遭受恐怖袭击最多的地区之一。2011年,在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和欧债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社会内部极左、极右势力暗流涌动,制造了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自杀式爆炸事件、奥斯陆爆炸枪击事件、比利时列曰枪击事件等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 国际台的国际新闻编辑和驻外记者就欧洲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从恐怖主义概念和欧洲早期恐怖主义的萌芽入手,回顾了横行于20世纪的欧洲恐怖组织和21世纪在欧洲发生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对于欧洲社会所面临的内外恐怖威胁展开分析,总结欧洲国家反恐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欧洲地区的文明冲突,并关注了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对欧洲安全的影响等问题。
Contemporary western international thoughts
作者: 秦亚青主编
简介:《当代西方国际思潮》由我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秦亚青教授主编,外交学院骨干教师撰写,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
2012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
作者: 黎弘主编
简介: 世界迈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国际形势继续进行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在总体和平、发展、合作的背景下,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国加紧战略博弈,武器系统推陈出新。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西亚、北非和亚太地带风起云涌。气候、环境、资源、传染病、恐怖主义、核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为突出,给传统安全问题雪上加霜。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任重道远,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更趋步履维艰。在编撰《2012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多视角、全方位地审视国际军控问题。军备控制与军备发展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以军控研究不可能脱离对各类军备发展的关注。此外,我们既欢迎对各项军控议题进行年度回顾和总结,也提倡对其进行历史或阶段性的深入剖析,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树木与森林兼顾。同样道理,军控研究也要和密切相关的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研究相结合。
日本老年人的生存困境:来自一线的报告
作者: (日)结城康博,(日)嘉山隆司编著;杨静,刘方,郭佩译
简介:本书作者深入一线了解日本老年人的生活,对日本步入老年社会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养老院问题、医疗问题、单身老人无人关心等问题,做了深入剖析。
行为世范做人师
作者: 刘冰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9-1
简介: 《行为世范做人师》编著者刘冰。《行为世范做人师》内容提要:四十年资深教育专家刘冰先生,示范怎样做一个好老师!过去我们上师范,搞教学实践也学了不少东西,这书那书也看了不少,但我总觉得学那点儿花拳绣腿的东西,只能是混饭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的教育那才叫九阴真经,学后可以掌握真本领。
Mountains of spices
作者: (英)汉娜·何娜德(Hannah Hurnard)著;王汉川译
简介: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你相信吗?在屈辱谷里,这样的改变发生了: 懦夫变成了无畏证人,傲慢变成了温柔,无奈变成了情愿,自怜变成了忍耐,苦难变成了平安,抱怨变成了美满,嫉恨变成了怜悯…… 这一切变化,都因为一个女孩子的归来。她曾经是屈辱谷的居民,原来叫惊恐小姐,现在叫做恩荣。她是如何改变了人们的性格和命运的呢?答案就在那九座高耸入云的香草山上。
《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
作者: 程维著
简介:《跨文化传播丛书?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以美国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以及《参考消息》的相关编译新闻为对象,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探讨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在叙事方面的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从理性重构的角度分析译文的叙事策略,评价叙事策略引导目标受众建构“我者”与“他者”的效果。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作者: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学院编
简介: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外交学院联合主办2011年博士论坛。论坛有三个目的。第一。搭建博士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了大家能够砥砺学问,激活思想,启迪智慧,进一步推动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第二,开拓校际师生交流的渠道。请来一些国内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来做点评教师。希望点评和大家的发言讨论能够成为一种平等的交流,从这些交流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催生学术的灵感,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发扬光大。第三,启发国际关系学科的学理研究。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每届出版一部专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是第六部。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收录包括《俄属远东“黄祸论”——一个建构主义视角的解析》、《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实然”与“应然”》、《日本环境ODA的战略发展探析》等内容。本书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学院合编。
于桑纪念文集
作者: 于晋主编
简介:于桑作为公安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具有传奇色彩。本书为于桑逝世三周年,子女、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写的纪念文章。
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
作者: 刘素云,邓黎主编
简介: 《从总理到囚徒(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由刘素云等编著。 《从总理到囚徒(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简介: 她是一个集年轻、美貌、智慧、财富、权利、时尚于一身的天之骄女;天生丽质是她的天然优势,而这一优势的功效在男人出没的政界和商界更是被加倍放大。 她是一个敢于在男人主宰的政坛闯荡的女强人;她曾说过“我不是受欺负的小姑娘,我是战士,不会屈服。” 她是一个能够掀起国际风潮的美女总理;精明则是她在指挥与谋略上的过人之处,这使她更懂得如何在商场与政坛的险风恶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她的一生中,正确的婚姻选择为她的未来铺平了道路;商界的发家历程为她穿上了“天然气女皇”的外衣;一波三折的政途让她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她强大的内心和过人政治手腕。 她,就是尤利娅·季莫申科。一朵盛开在乌克兰的娇艳玫瑰,一个一生充满传奇的美女总理。
United states long-term strategy to China
作者: 王帆主编
简介:《美国对华中长期战略研究》共分为四篇。第一编是国内决策层次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美国政府和智库以及决策机制对美国对华战略的影响。第二编是国家互动层次下的美国对华战略侧重于从国家关系比较和关系互动的角度分析美国对华战略。第三编是地区与全球层次视角下的美国对华战略分析了美国的东亚战略调整和对华战略的变化,东亚地区秩序与美国对华战略,并重点考察了国际关系网络中的美中竞争与相互依存关系,并深入分析了高级相互依存条件下美国对华战略。第四篇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发展走向。
英文共同题名:Fudan UN studies
作者: 张贵洪主编
简介: 中国和联合国合作互动关系中最值得关注而独特的一点是在思想理念方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影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在理念方面对联合国做出的重要贡献包括以下几点: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阐述了“三个世界”的理念,并提出了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八九十年代中国在联合国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在77国集团加中国的框架下开展斗争;进入新世纪,中国在联合国倡导了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主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另二方面,中国也从联合国的活动中吸取营养。主要有:70年代在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开始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国务院工作范围并成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1992年中国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环境大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首脑会议文件之中,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上的冲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国策与其一脉相承;进入新世纪后,提出“以人为本”,重视民生、民权,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从联合国在人权领域开展的对话、合作与交流中吸取了一些有益的营养。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年8月1日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