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451 项 “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相关结果
POD-区间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作者: 姜潮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简介:通过研究区间不确定性优化理论和方法,为复杂装备和结构的区间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提供有效工具。针对一般的不确定性优化问题,从数学规划理论层面提出了两种非线性区间数优化的数学转换模型,即区间序关系转换模型和区间可能度转换模型。给出多网络和单网络两种混合优化算法求解转换后的两层嵌套优化问题,从而构造出两种高效的非线性区间数优化算法。对区间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了扩展,并基于区间结构分析方法发展出了一种高效的非线性区间数优化算法。基于序列线性规划技术,发展出了一种高效的非线性区间数优化算法。提出了基于近似模型管理策略的非线性区间数优化算法。提出了基于局部加密近似模型技术的非线性区间数优化算法。针对带有区间相关长度的*场结构响应分析问题,发展出一种区间与*场混合的不确定结构分析方法。针对具有黑盒子型极限状态函数的椭球非概率可靠性分析问题,借鉴传统的概率可靠性分析中的经典响应面法思想,发展出了一种基于序列迭代响应面的椭球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为保证区间不确定优化算法中内层优化的极值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代理模型的全局搜索策略,用于解决针对不确定参数的变化范围较大优化设计问题。
【按需印刷】-认知计算与多目标优化
作者: 焦李成
简介:本书对近年来认知计算和多目标优化领域常见的理论及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总结,并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对相关理论及技术在应用领域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展示和报告。全书从认知计算和多目标优化两个方面展开,主要内容包含如下方面:认知科学及其特点简介,多目标优化问题简介,基于等度规映射的ε支配机制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在线非支配抗体的自适应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自适应等级克隆和动态m近邻表的克隆选择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角解优先的高维多目标非支配排序方法,一种双档案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融合非局部均值去噪的高效免疫多目标SAR图像自动分割算法,基于免疫克隆优化的认知无线网络频谱分配方法,基于混沌量子克隆的按需频谱分配算法,量子免疫克隆算法求解基于认知引擎的频谱决策问题,基于免疫优化的认知OFDM系统资源分配等算法。
DEA方法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作者: 王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简介:资源分配与目标设定问题为经济学中的经典问题。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更多的依赖竞争的市场以及完善的价格信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作为一种非参数的数学规划方法,在价格信息不能接近获得和多投入多产出背景下,其优势日益凸显出来,并很早应用于非盈利性组织评价。本书研究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资源分配和目标设定问题。 通过文献的研读,本书系统地总结了DANG*当前资源分配与目标设定研究的特点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 【目录】
*章绪论
1.1 DEA方法与绩效评价问题
1.2 DEA方法发展历程梳理
1.3 DEA方法与资源配置问题
1.3.1 DEA方法的优势
1.3.2研究现状
1.3.3 基本假设
第二章DEA方法与基本模型
2.1 CCR模型与其建模思想
2.2 DEA模型与其经济背景
2.3逆DEA模型
2.4规模报酬与规模弹性
2.5算例
第三章逆DEA模型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3.1解决逆DEA问题前需要考虑的条件
3.1.1 在输出导向模型下的逆DEA问题
3.1.2 在输入导向模型下的逆DEA问题
3.2 系统效率*化的*配置模型
3.2.1 单个决策单元的*资源配置量
3.2.2 对MPSS和规模有效关系的讨论
3.2.3 决策单元集合的额外资源配置量
3.3 系统产出*化的*配置模型
3.4算例
第四章弹性模型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4.1弹性的定义
4.2弹性模型
4.2.1 情况l:一个投入一个产出
4.2.2 情况2:多个投入一个产出
4.2.3 情况3:多个投入多个产出
4.2.4 弹性取值与规模报酬的关系
4.3 资源配置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
4.3.1 情况l:一个投入一个产出
4.3.2 情况2:多个投入多个产出
4.4算例
第五章案例计算
5.1初始设置
5.1.1 在Excel中录入案例数据
5.1.2 加载规划求解宏
5.2计算CCR(,)坤和CCR(0)”模型
5.3计算CCR交叉效率
5.4计算CCR(,)肌9和CCR(0)肌’模型
5.5计算BCC(,)肌P和BCC(0)毗9模型
5.6计算弹性模型
5.7计算发展曲线
大都市社区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
作者: 颜玉凡
简介:《大都市社区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对国家文化治理理念转变的宏观背景的勾勒,用实践的观点来叙述、以文化治理的理论视域来探析多元主体在大都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不同情境中的行动策略,描绘出当前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部门的行动逻辑、居民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真实意图和文化组织介入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在公共文化服务协同治理场域中三个行动主体基于不同目的而形成的互动关系,认清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关联和权力关系,审视在现实情境中不同主体的互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与消解作用,进而解释这种作用的形成机制。 全书立意新颖、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将社会学、管理学、行政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充分融合,可供广大城市建设管理者、社会工作者等参阅,并可作为文化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方面研究和教学的参考文献与读物。【目录】 章 绪论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一 研究缘起二 研究意义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一 研究问题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地点与问卷调查一 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二 研究地点和问卷调查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视域与技术路线节 文献综述一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及其实践途径的研究二 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参与主体研究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困境研究四 现有研究述评第二节 理论视域一 文化治理的多重功能二 基于文化治理思维的研究视域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一 研究内容二 技术路线第三章 制度与执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行动节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一 国家文化治理理念的变迁和演进二 政治文明中公民文化权利的意义嵌入和实现路径三 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的公共价值缺失和精神重塑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的行动策略一 聚焦于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二 塑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三 扶持各类民间文化组织第三节 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逻辑一 公共文化的政治使命与意识形态前置二 重塑公共文化生活的价值关怀与制度实践三 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中的“造园姿态”本章小结第四章 认同与选择——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居民参与节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居民弱参与场域一 个人焦虑与社区认同缺失——城市居民社区活动弱参与场域的逻辑起点二 公共文化参与热情的代际差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居民参与的人口特征三 镶嵌在社会阶层中的文化分层——阻碍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空间结构四 居民参与制度的双重缺陷——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居民弱参与的制度形塑第二节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居民参与类型一 自娱自乐型参与二 发挥余热型参与三 “人在屋檐下”的依附型参与第三节 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逻辑一 不能忘却的集体记忆二 难以割舍的社会报酬三 不容小觑的身份认同本章小结第五章 服务与生存——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文化服务组织实践节 文化服务组织介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场域一 职能外溢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二 私性文化传承与个人主义扩张的并存三 NG0的制度制约与资源障碍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策略一 以“政”之名——谋求支持获得合法性二 实现组织运行的规范化、高效率——基于组织长期发展战略的能动管理三 拓展资源的“第三条道路”——建构在私人“关系”上的社会网络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逻辑一 对称性依赖下对的全面依附二 博爱、奉献精神旗帜下的组织身份的多方攫取本章小结第六章 理想与现实——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节 制度理想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互动图景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功能二 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中的三元主体理想互动图式第二节 三元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行动特点一 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路径依赖”二 社区居民参与在选择与认同中的“离散性”三 文化服务组织在服务与生存发展中的政治“嵌入性”第三节 三元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互动关系一 在路径依赖下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关系二 居民在参与离散性特征影响下与其他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三 文化服务组织在政治嵌入性实践中与其他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四 三元主体“对称性”互动的现实图景本章小结第七章 研究结论一 基层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重点二 人情因素依然对居民和文化组织的行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三 居民的主动参与仍然需要的有效激励四 文化服务组织仍然需要在扶持下赢得社会认同五 三元主体的均衡性互动需要策略性地让渡更多的资源与权力附录 2014年JY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调查表参考文献后记
火车的文化政治学
作者: 张杰
简介:
“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亚太战略的目标与手段
作者: 周琪
简介:时期,美国采取了把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地区的战略“再平衡”。《“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亚太战略的目标与手段》考察了“再平衡”战略形成的内外因素、实施效果和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对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全面分析了实施“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手段:加强同传统盟国的关系,建立与亚洲新兴国家的新伙伴关系,在多边机构框架下增加对东盟事务的参与,以及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签署,将其作为“再平衡”战略经济方面的支持。此外,在“再平衡”战略下,美国如何平衡同中日两国的关系,美国的南海政策如何导致南海问题成为中美之间激烈争执的问题之一,美国如何应对形势日益严峻的朝核问题,也是该书各章所讨论的问题。
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组织院内外著名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等,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 赵剑英
本书主要收录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作者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些理论文章,集中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哲学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二是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三是阐释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本书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资助
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
作者: 林晓筱
简介: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对布莱克兰贝斯时期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布莱克后期发展出的象征体系。通过文字文本、图像文本和“灵视”这三者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布莱克的创作模式。《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布莱克兰贝斯时期作品研究》认为,从当下语境出发,我们正处于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文字日益退居次席。【目录】 导论章 布莱克的图像诗学一 布莱克诗学中的视觉构成二 布莱克诗学的视觉特征三 视觉特征与想象力第二章 文字和图像的对立关系一 对立面的特征二 对立面的内涵三 对立面的表现第三章 文字与图像的生成一 布莱克眼与诗画“姐妹艺术”二 文字与图像的生成模式三 文字和图像的显现过程第四章 文字、图像与想象力一 想象力的显现功能二 想象力的创造功能三 想象力的展现第五章 文字、图像与“灵视”显现一 “天真”与“梦境”:图像中的图像二 “经验”与“负担”:图像与图像之间的互文关系三 布莱克象征体系中的老虎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梁启超诗传
作者: 阎春来
本书以梁启超诗为脉络传述梁氏一生,各章节所引用诗作前两字,当合于古制,亦合于诗传精神。尝试用文言写作,既期合于人物所处历史背景之语言环境,同时也望能于当代国学热及弘扬传统文化之际,略尽绵薄。本书征引较多、资料详确,当有相当文献价值;描述历史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不吝使用文学修辞手法,称其为文艺作品,似亦可当之;而以诗为经架构其生平,试图创造出一些学术价值。全面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维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开启新时代的中国经济
作者: 卫兴华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简介: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在原国家教委的倡导下于1985年组织创办的,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8所部直属大学的一批学者组成领导小组。老一辈经济学家宋涛、胡代光、藤维藻、谷书堂、蒋学模、谭崇台、关梦觉、陶大镛、刘诗白、卫兴华、陈征、张维达、吴宣恭等先后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宋涛教授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计量分析
作者: 高艳
简介: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及靠前金融稳定有显著的影响,对汇率的波动特征及计量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汇率变化的规律,化解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冲击,也可以为我国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高艳著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计量分析》在人民币汇率均衡决定理论及靠前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汇率波动的分布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宏观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欧元等汇率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波动协同持续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目录】●**章??引言●**节??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进程●第二节??文献综述●一??均衡汇率决定理论●二??汇率波动传导机制●三??人民币汇率与中美经济动态相关性●四??刻画汇率波动分布特征模型●五??汇率波动溢出效应及协同波动溢出效应●六??汇率波动持续性及协同持续性●第三节??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二章??均衡汇率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节??均衡汇率决定理论●一??购买力平价理论●二??基于宏观经济均衡方法的均衡汇率理论●三??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四??行为均衡汇率理论●五??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六??持久均衡汇率理论●七??国际收支均衡汇率理论●八??资本增强型均衡汇率理论●部分目录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
作者: 李旭
简介:《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文化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把文论研究与文论言说者研究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就理论谈理论的局限,目的是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言说者置于政治、经济、消费、媒介、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深入探讨和剖析这些复杂因素如何形塑和建构丫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也使文学理论产生改变。作者认为,文论言说者既要坚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承担道义、关心社会的优良品格,也应该超出原有的启蒙者的精英身份认同,与时俱进,脚踏实地,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打造“一带一路”前行航标——新时代中国海外园区再出发
作者: 林拓
我国海外产业园区经过20多年发展,为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产业升级和双边经贸政治文化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零距离时代——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与产业生态重塑
作者: 傅瑜
《零距离时代——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与产业生态重塑》一书的重点,就是试图总结互联网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尝试从BAT等互联网巨擎的案例分析着手,上升到商业模式高度,以求探索互联网行业发展规律和竞争法则。
作者从历史和全局视野俯视产业的发展趋势,梳理了航海时代、铁路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关键传输技术变革带来大范围的产业和消费革命的历程,剖析了中国互联网革命与海外陈述市场的差异,并对外资互联网巨头为什么容易在中国市场失败的魔咒给出了尝试性的回答,总结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并尝试用商业模式、产业组织和规制理论等进行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总结。
作者从产业生态圈和竞争力的角度定义了互联网商业模式,并从商业创意、产品黏性等六个维度开发了互联网产品竞争的“水晶模型”,并以此解释和验证BAT在搜索、电商和即时通信领域胜出的主要原因,对互联网另外出现的不少新的现象和案例有较强的解释力。
本书还分析了互联网市场结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单寡头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本书特别强调了互联网等外部形势的变化,促使企业战略随之调整,进而改变产品格局和组织结构。本书还对互联网公司估值问题和未来的产业趋势做出研判。
文化与价值观研究论文集
作者: 郭莲
《文化与价值观研究论文集》是作者郭莲多年从事文化理论与价值观比较研究所发表的20余篇论文、译文的结集。论文主要聚焦于文化定义、构建比较价值观的尺度体系、西方“后现代化理论”的验证研究,以及中美苏等国价值观比较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译文则主要涉及文化研究的诸多领域,例如宗教、人权、女权运动、资本主义、文化帝国主义、互联网、传媒、多元文化主义、马克思和传媒与文化研究等,主要是向国内专家学者译介国外相关领域的同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历史、制度与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基于中国家户制与印度村社制的比较研究
作者: 施远涛
简介:DANG*当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期,在探索乡村治理转型道路的过程中,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与注重超YUE传统的“创新性”同样重要。施远涛著的《历史制度与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基于中国家户制与印度村社制的比较研究》将研究视角投向历史的深处,SHOU*选取中国家户制为切入点,以印度村社制为参照,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分析两种东方制度传统的生成、历史变迁及其在变迁过程中对乡村治理原型的形塑以及对乡村治理转型的推动;并通过比较发现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底色和制度基因,厘清中国乡村治理变迁的历史脉络,探究中国乡村治理未来转型的路径SHOU*选择,使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能够步入“链式”发展轨道。 【目录】 章 绪论一 问题提出二 研究意义三 研究现状及思考四 分析思路五 核心概念阐释六 本书创新意图第二章 视角、理论范式与方法论一 研究视角:家户与国家二 理论范式:历史制度主义三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四 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第三章 两种东方传统:家户制与村社制的起源一 宗法制度的兴起与式微二 家户制传统的起源及历史地位三 村社制传统的起源四 两种制度传统起源历史比较的归纳阐释第四章 路径依赖:制度传统中的乡村治理原型一 家户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二 家户制路径依赖中的乡村治理原型三 村社制路径依赖中的乡村治理原型四 一个总结性的比较分析第五章 断续平衡:制度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一 家户制传统的断裂与乡村治理转型二 家户制的复兴与乡村治理再次转型三 村社制变迁中的乡村治理转型四 一个总结性的比较分析第六章 家户制、村社制新异态与乡村治理转型新挑战一 中国乡村社会中家户制新异态二 家户制新异态下乡村治理转型面临的新挑战三 村社制新异态与乡村治理转型面临的新挑战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一 结论:从回顾引出的前瞻二 政策建议:从前瞻走向实践三 余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DPS数据处理系统基础统计及实验设计(第4版)
作者: 唐启义
【按需印刷】-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材料
作者: 田大听
简介:暂无相关内容
“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
作者: 杨贵颖
简介:《“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对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作了较为全面分析,既肯定其贡献,又指出其缺陷。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就社会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就政治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社会革命的终胜利必定是世界性的胜利。因此,所谓列宁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用“一国胜利”的新结论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过时”的旧观点的说法,没有准确反映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思想。其实,“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的精神是一致的。列宁的新贡献,一是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明确提出“一国胜利论”,二是在俄国战争结束后,根据外的新形势,提出一国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思想,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而斯大林认为列宁在“一战”期间就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则是对列宁思想的严重误解。
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