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4 项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相关结果
Michel Foucault
作者: (法)福柯著;严锋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简介:《权力的眼睛》由福柯编写。《权力的眼睛》是当代思想家访谈录丛书之一。《权力的眼睛》选取了福柯18篇访谈和两篇演讲,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师的精神风貌。《权力的眼睛》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存在的美学 ;权力的阐释 ;权力与性等内容。
布尔迪厄访谈录
作者: (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亚明译
简介: 本书主要写布尔迪厄原本将注定要在学术体制内凭借自己学术上的成功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而学术上的成功无疑会把他们领到体制内的统治地位。然而他却偏偏经历了学校的体制就在自己脚下崩溃的体验。
大秦帝国
作者: 莫秀瑺著
简介:《大秦帝国》主要内容:忍辱负垢,创业维艰、再次从“诸侯卑秦”的困境中奋起、且看白颈雉如何成为猛鹰悍雕、三个男人、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一个巨人性格的完成、“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等。
双城之恋
作者: 程乃珊著
简介:程乃珊,1946年生,浙江桐乡人。幼时随家移居香港,十岁返回上海继续求学。1965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分配在中学任教。1979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妈妈教唱的歌》,1982年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86年调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主要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并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1991开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纪实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缘源.代表作有《双城之恋》、《老香港》、《上海街情话》等。近年关注老上海文化的研究和纪实,先后出版了《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l0N》、《海上萨克斯风》等上海系列纪实散文集。 写作之余,反串文字翻译,译作有《上海生死劫》、《喜福会》等...
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
作者: 周晓虹著
简介: 本书社会理学专业的基础教材。书在充分吸收九十年代以来国外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统全面地论述了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史发展和特有方法。与传统教科书不同的是,本书还以大量幅讨论了这门学科在当代的热点课题,讨论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内容上的更新和深入,使本书达到新的学术水平,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在国的进步和成熟。本书既可作为专业教材使用,亦适合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 ...
政治经济学教材
作者: 蒋学模主编
简介: 《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1版)》内容简介:在从第十版到第十一版的两年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进展。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被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证实着。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马克思主义的某一理论观点,在刚提出的时候,还不能为人们深刻理解,但随着时间的进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使人们对这一理论观点的认识日益深化。两年来,我们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是有这样的感受,这就是促使我们进行第十一版修订工作的动力。这一版,全书的体系结构没有多大变动,但在资本主义部分的第八、第九章的现代资本主义部分,就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问题,增加了新的论述。社会主义部分的第十章到第十七章,都有不少变动。除了在理论分析上更加扣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之外,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除了坚持一贯的规范分析以外,更加强了实证分析。
现代企业激励机制
作者: 刘志远,林云著
简介:《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主要内容: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中的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如何合理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激发人才的潜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着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现代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员工绩效问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企业留不住人才,有很大程度上说明企业激励机制出现了问题。面对着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竞争和企业本身的绩效问题,构建现代企业激励机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迫切需要研究的任务,先从激励谈起。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1941~1950
作者: (美)邹谠著;王宁,周先进译
简介:《美国在中国的失败》出版于1963年。当时,4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档案尚未解密。邹谠先生主要利用国会听政会和国会纪录等文件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朝鲜战争这十年的中美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的这部著作是60年代美国研究中美关系的代表作。
A study of history
作者: (英)汤因比(Arnold J.Toynbee)著;曹未风等译
简介:《历史研究(上中下)》共12卷,版前后费时27,于1939年至1961年间出齐,作总共用上百种文献资与多种语言。1947年、1957先后出版了D.C.索麦维尔为前10卷编的简编本,《历史研究(上中下)》即为该简编本的中译。汤因比在该书中集中讨论了文明(即文化)的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的原因和机制,研究新文明的交替继,以一个职业历史学家的冷静和道德观来回答人类文明的前途与命运。
中国通史.14 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下[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
简介:本书主要是蒙古兴起至元朝灭亡这一时期重要人物的传记与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情况的专题论述。本书论述了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学术文化方面较为重要的人物,如拖雷、阿里不哥、真金、合撒儿、按赤台、斡赤斤、别里古台、木华黎等元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郭守敬、黄道婆、刘因、吴澄等重要的科技、文化人物,同时又分专题论述了元代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学科的发展状况。
Grammar of Shanghai dialect
作者: 钱乃荣著
简介:
中国通史.9.10.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白寿彝总主编;史念海,陈光崇主编
简介: 本书诠释了曾国藩概括自己成大事的五十四个要则,以及梁启超等名人所总结的曾国藩成功的四十五个方略.揭开近百年诸来多政要名人钦服曾国藩的谜底。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曾国蕃成大事的九九个方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拜伦说得好:一滴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我们不敢奢望本书能有这样的作用,但可以告慰自己的是:本书是作者继《挺经
上海方言语法研究[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徐烈炯,邵敬敏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简介: 本书名为《上海方言语法研究》,由九篇专题文章组成,附一个三万字左右的“上海方言语法纲要”。本书假想的读者对象是不仅对方言,尤其对吴方言和上海话感兴趣的读者,也包括从事语法理论研究的读者。后一类的读者对吴方言和上海话可能了解不多,几篇专题文章都使用大量上海话例句,例句所涉及的语法现象当然比专题的内容要宽得多。有些读者会需要对上海话语法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概括的了解。“语法纲要”不可能写得很齐全,凡是与普通话一致的地方都从简,重点介绍一些上海话语法的特色。如需要了解更加详尽的上海话语法,请参阅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钱乃荣《上海话语法》。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作者: 颜世富编著
简介:《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的结构确实严谨,内容确实丰富。这只要翻翻它的目录便知道了。这本书由九章组成,依次探讨了这么一些问题:心理健康与美好人生,包括文化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诊断、心理健康自侧、心理健康与长寿长乐等。
盛宣怀别传
作者: 寒波著
简介:《盛宣怀别传》主要内容:盛宣怀(1844-1916)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论科举,不过秀才出身;论官阶,在他事业的顶峰时期,也只是四品天津海关道,后来连道台也不是了,挂了个有名无实的虚衔“太常寺少卿”,是个管理皇室祭祀吃冷猪头肉的闲衙门,一天也未曾到任。可是他所办的事业和政治上的成就,即使新科状元如张謇,或是朝中一二品军机大臣和地方总督巡抚也望尘莫及! 在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倡导下,宣怀发挥无限能量,轰轰烈烈,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洋务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垂及后世,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犹树有学校创始人盛宣怀的半身铜像。 宣怀又曾在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当北方战火蔓延,南方督抚大臣束手无策之际,挺身登高一呼,各方景从,策动两江、湖广总督与洋人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在纷纷乱世中保全了东南半壁。
中国十银行家[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徐矛等主编
简介:本书写了宋子文、张嘉璈、钱新之、叶景葵、李铭、吴鼎昌、周作民、谈荔孙、胡笔江等10位银行家。
哈贝马斯访谈录
作者: (德)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著];李安东,段怀清译
简介: 本书是哈贝马斯对现代德国社会,法兰克福学派和自己思想历程的回顾与总结。他从多个方面考察了现代德国的精神和文化,提出了许多新颖独特观点,无论是他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加深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致命弱点和危机。
Economics of dual track system: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2
作者: 张军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利奥塔访谈、书信录
作者: (法)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著;谈瀛洲译
简介: 编者就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作了广泛的交流,对于普遍性的坚持与拒斥,的确是哈贝马斯与法国思想家发生冲突的焦点,德里达对普遍性与确定性的颠覆是最激进的,虽然哈贝马斯与德里达都共享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成果,但理论取向却大相径庭。
德里达访谈录
作者: (法)德里达[著];何佩群译
简介:《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作者德里达的根本性贡献,在于他以一种极端的态度抨击了西方的文化传统,即使这一批判并不像德里达认为的那样有力,至少这一批判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暴露了西方文化传统的某些虚弱之处。德里达对语言本身的思考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他对言语、模糊性问题,作了一次全新的把握。另外,德里达的解构方法论也同样是极具启发性的。正如德里达所说:“正像理性守护着思想那样,某种疯狂最终也守护着思想。”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