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9 项 “余敦康” 相关结果
国学访谈录
作者: 梁枢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1
简介: 近些年来,“国学”在争辩中不断成长,并形成一股热潮,大有复兴之势。《光明日报》作为一家主流媒体,呼应时代潮流,特创办《国学》专刊,客观反映“国学热”,及时报道“国学热”,全方位观察“国学热”。其间既有对过去的回顾,有对当下的深思,也有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说,《国学》专刊其既是“国学热”的旁观者,更是实际参与到“国学热”中的“剧中人”。由此也赢得了广大作者的信任和读者的爱戴,成为推动“国学”研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国学访谈”是《光明日报》国学版的明星栏目,访谈对象均为国学大师,如袁行霈、李学勤、汤一介、余敦康、杜维明、牟钟鉴、陈来等。此次集结成书的访谈均为原稿,为“国学访谈录”的未删节版,可以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师对于“国学”的理解和论述。
魏晋玄学史(第二版)
作者: 余敦康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简介: 本书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佛玄合流四个主题为框架,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裴頠、鸠摩罗什等重要人物为线索,结合动荡时代的政治背景与哲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潮的兴衰消长,做出了系统宏阔、考论精微的论述。围绕着自然与名教、崇有与贵无、言意之辨等诸多论题,成功再现了这一时期本土与外来思潮融会激荡、蓬勃发展的精神状貌。
哲学导论讲记
作者: 余敦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02月
简介:2003年前后,中国哲学史大家余敦康先生在北京大学为本科生讲授“哲学导论”;后来,余先生又在中国社科院、乾元国学班等场合多次讲授这一主题。《哲学导论讲记》整合了余敦康先生于不同年份讲授“哲学导论”的讲稿。全书共分十二讲,从“哲学是什么”开始讲起,探究哲学的起源,综合概述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特点与问题,落脚至哲学的终极关切,为读者步入哲学门径、了解哲学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目录】目录*讲 哲学是什么 001第二讲 轴心期哲学的突破 025第三讲 西方哲学导论(上) 055第四讲 西方哲学导论(下) 075第五讲 印度哲学导论(上) 097第六讲 印度哲学导论(下) 115第七讲 中国哲学导论(一) 133第八讲 中国哲学导论(二) 149第九讲 中国哲学导论(三) 165第十讲 中国哲学导论(四) 179第十一讲 哲学家的终极关怀 195第十二讲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211
周易现代解读
作者: 余敦康著
出版社:
简介:本书的目的在于站在现代人的角度,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把艰深晦涩的《周易》变为人人都能读懂的书,把易学的智慧变为人人都能掌握的精神财富,基本性质属于普及性的通俗解读。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作者对易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历史的解读,曾经按照易学史的顺序,跟随古人的思想,对先秦、两汉、魏晋直至宋明的一些易学大家的著作进行了一番客观如实的梳理,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文章,只是越到后来,越来越感到这种研究方式脱离不了时代,不切合时用,应该改弦更张,重新探索一个新的切入点。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周易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项目”之一,全书主要分为导读部分和六十四卦经传解读。以易传的解经原则为法,取象、取义、爻位三者结合,发挥义理,全书通俗易读,将学术性和普及性很好的结合。
余敦康先生八十寿辰纪念集
作者: 陈明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
魏晋玄学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玄学的主题是自然与名教的矣系,道家明自然,儒家贵名教。因而如何处理儒道之间的矛盾使之达于会通也就成为玄学清谈的热门话题。玄学家是带着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真切的感受全身心地投入这场讨论的,他们围绕着这个问题所发表的各种看法.与其说是对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冷靜的思考.毋宁说是对合理的社会存在的一种热情的追求。
化州年鉴.2010
作者: 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郭象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镇。自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开始,汤一介、许抗生、余敦康等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前辈学者,都在这个课题做过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王晓毅等人又在这个课题上作了专门的研究。然而,囿于既有的学术范式的限制,这些研究总体上仍在汤用彤先生构建的基本框架下展开,虽然在局部的点上有一些进展,但都未能有真正的突破。现有的相关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未能真正地将郭象的《庄子注》作为一部注释的作品来加以研究,导致对许多重要材料的误读,从而无法真正地把握郭象思想的整体脉络;其二,与前一问题相关,对于郭象《庄子注》的注释特点以及此书基本性质缺乏精准的把握;其三,未能对郭象哲学的重要概念给出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造成了颇多含混的见解。本书从《庄子注》的注释技艺着手,着力于对郭象《庄子注》的注释特色的揭示。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揭示出《庄子注》与《庄子》本文之间充满张力的对话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郭象的重要哲学概念做深细的研究,从而尽可能充分地展现其思想的内在理致。通过这样的研究,尽力减少目前中国哲学研究界对于郭象思想的各种偏颇、粗率的意见。
中国伦理思想史
作者: 沈善洪,王凤贤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
简介:“中国伦理学说史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列入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重点课题,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积极反响。作者曾收到数十封海内外学者的来信,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岱年先生在信中称该书为“传世之作”。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在重要报刊上发表书评,华师范大学冯契教授在《人民日报》(1989年6月2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余敦康研究员在《哲学研究》(1986年第3期)上、复旦大学潘富恩教授在《书林》(1986年第3期)杂志上,分别发表了书评。他们肯定该书是建国后第一部有系统的且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伦理学说史著作。国内先后有十余家报刊对《中国伦理学说史》发表了书评或书讯。
李德永诗文集
作者: 李德永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德高望重的恩师李德永先生年届八五,手不释卷,与古书及中西古典音乐相伴,志存高远,道守清虚,哲思广远。 李老师是著名中国哲学史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与顾问。 李老师是湖北汉阳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即钟情玄圃。抗战军兴,辗转陪都,入江津国立九中,一头钻进文史哲的书海之中,颇心仪郭沫若先生的《十批判书》。少年李德永曾得到郭沫若的接引。青年李德永于1947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得到时在武大任教的洪谦、黄子通、石峻、周辅成等教授的栽培,醉心于中西哲学。北大周辅成先生不久前仙逝,享年九十八岁。周先生是武大哲学系诸师长们的大恩人,他对于艰难困苦、身处逆境中的弟子关爱有加,李德永、余敦康、夏甄陶、王荫庭、汪国训老师等人都曾得到周先生的关怀与帮助。 1952年院系调整后,李老师入北京大学继续完成本科学业,又入马列主义理论研究生班学习,那个时候的研究生真是凤毛麟角。1954年9月李老师从研究生班毕业。1955年2月至1957年5月间,李老师在天津市第十五中学(南开中学)任政治课教员。此期间,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李老师勤于笔耕,在《新建设》上发表了《韩非的社会政治思想》,在《文史哲》上发表了《荀子的思想》。正是这两篇学术论文,使得李老师回到武大哲学系任教。他在南开中学期间写作《荀子》一书,于1959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达校长重建武大哲学系,急需人才。经周辅成先生向李校长推荐,李校长亲自审阅李老师的论文,决定把李老师调入武大,主动把路费寄到天津,让李老师与刘师母、师妹桂芳等举家南返,又安排李老师到北大进修中国哲学史。时任北大哲学系主任的郑昕教授原也曾想调李老师进北大,因种种原因未果。郑昕先生赞叹李达校长的眼光与气魄,当时武大哲学系在北大进修的,可谓人才济济。李达校长慧眼识珠,李老师感念李校长的知遇之恩。 李老师自1957年6月调入武大哲学系任教,直至1989年退休,退休后又被返聘数年,三十余年一直在武大从事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李老师来武大任教后,政治运动不断,他倍受压抑,长期未得到重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李老师的长辈与夫人多病,一家人长期生活困难,入不敷出,居住条件也很差。老师与师母相濡以沫,共渡难关。在师母的支持下,李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中,任劳任怨,甘之如饴。文革十年,李老师与哲学系的老师们一道在襄阳分校接受劳动改造。 改革开放以后,李老师意气风发,以新的视域,重新省视中国哲学思想史,尤其在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研究上,在协助萧萐父先生编写《中国哲学史》教材的工作中,在担任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萧萐父、李锦全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自1982、1983年出版问世以来,先后印行约十三万册,获原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这套教材又被编成简编本,并被外文出版社译成英文出版。李德永先生是该教材先秦编、宋明编的统稿人,不仅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不少内容,又下力修订甚至重写了其中的另一些内容。他为这套教材的编写立了汗马功劳。李老师在全国率先自觉探寻中国古代的辩证智慧。在完成了《中国哲学史》的编写任务之后,李先生承担了主编《中国辩证法史稿》第一卷的任务,该书于1990年7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该卷讨论先秦辩证法思想,着眼于探源,着意于专新,以考辩史实、综述源流、剖析范畴、纵论思潮等论题形式,对远古至秦统一时期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和发掘。李老师颇费匠心地把本教研室教师及早期研究生等师友们长期研究的成果统整、编定了出来。 李老师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特别是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每会必提交论文,必即席赋诗。1987年7月,他曾应邀到美国圣迭哥的圣巴巴拉大学出席第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用英语宣读了《论中庸之道》的学术论文,引起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此期间他还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等高校访问、讲学。 李老师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着力探讨中国哲学的源头。李老师深入探究中国哲学发端史,认为夏禹治水的活动孕育着哲学的初生。他在代表作《“五行”探源》中,论证了原始五行思想产生于伟大治水斗争,五行思想蕴含着有关矛盾、关系、能动性思想的萌芽。他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照二里头发掘出的早商文化陶器如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等材料,对“五材”、“六府”、“三正” 所反映的中华早期文明作出了哲学的阐释。在《奴隶制时代的辩证法思想研究》等论文中,李老师对于春秋时期的阴阳、和同、一两、常变、因革、中庸等范畴、概念作了开拓性的、有创意的整理与发挥,丰富了我国哲学史界有关古代辩证法的研究。 第二,着力诠释先秦哲学的智慧。李老师对老子、孔子、子思、庄子、邹衍、韩非、荀子及百家争鸣诸思潮等有着精深而全面的研究。他在《老子道论试析》、《孔子思想评议》、《庄子超越思想赏析》等论文中,特重老子之“道”的哲学意蕴与特质之阐发,孔子之“仁”与“礼”、天命论与教育思想的梳理,庄子之从有情到无情、有限到无限、有我到无我的超越精神的解读,以重铸中国哲学精神。 如关于孔子的“三畏”思想,李老师的体会是:“对君子来说,‘畏’则具有‘敬’‘畏’二义。因为‘命’具有偶然性,‘道’之‘将行’、‘将废’很难预料,故感到‘畏’;但‘天命’所在又具有必然性。既然‘天生德于予’,把‘旧邦新命’的历史任务交赋于我,我就要恭敬受命、不计成败、不畏风险、信心百倍而又警惕万分地去完成这一神圣任务。因此,天命就内化为自觉自律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此感才会具有仁人志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激烈壮怀,创造承先启后的光辉业绩!只有这样,才叫做‘知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就标志着他的生命历程中精神境界的高度和深度!”这是极有深度的体认与阐发。 李老师批判了把庄子精神当作阿Q精神的无知之言,肯定了积极开放,富有青春活力的逍遥之游。他说庄子“从天外飞回了,突破了‘以俗观之’的局限性,换上‘以道观之’的眼镜,从无限与有限统一的视角高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观察事物,重新评估其地位和价值。”李老师逐一讨论了心理治疗的“心斋”三部曲,从“止念”到“集虚”再到“一志”。如说到“集虚”,他指出:“这种‘集虚’而出的潜能,其内涵如老子之‘虚极静笃’,其功能同样可以达到孟子浩然之气的‘至大至刚’。不过孟子的‘集义’,其‘扩而充之’的道德情操,刚烈之气外扬;而庄子的‘集虚’,其‘虚而待物’ 的淡泊情怀表现为柔弱中的坚定,潇洒中的激烈,有更大的韧性和耐力。”关于“至乐”与“鼓盆而歌”,李老师指出:“在思想境界中获得一种与宇宙乾坤同其悠久的‘无乐’之乐,名之曰‘至乐’。有了这种觉解,就会欣然面对死亡,‘鼓盆而歌’或‘临尸而歌’,以无限宽广的心怀,赞美‘变而有生’、‘变而有死’的转化之理,反思‘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的生死之义,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悬解’ 人生困惑,重估生存价值,开展理想生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用伟大的生,迎接伟大的死,向伟大的宇宙大家庭报到,此之谓‘大归’。”这是对庄子智慧的开掘与弘扬,也体现了李老师与天地上下同流的博大胸襟。 李老师是荀学专家。收入本论文集的有《百家争鸣与荀况解蔽》等三篇关于荀子的系列论文,从中可以了解荀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与思维方法的理论特征,特别是荀子对天人、名实、性伪、人禽、群分、古今、道气、礼法问题的总结,以及荀子对道家思维的吸取。李老师把荀子作为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通过荀子来总结先秦哲学的智慧。他在尔后讨论刘禹锡的《天论》,讨论王船山的“太极”思想时,又特重从荀子到刘、柳到王船山的思想传统的哲学特质及意义。这是中国哲学“天人”之学的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天人之际、古今之变、性命之源,一直是李老师关注的重心。 李老师有一次与我闲聊的时候曾经说过,他早年研读《韩非子》,已经把法家的法、术、势看得很透。法家反对仁义,藐视人的价值,把人作为工具,一切以“利害”来计算,以刑赏二柄驱动百姓,像对待牲畜犬马一样“畜”“牧”人民,其血淋淋之心在韩非著作中和盘托出,使我们能认识到专制统治者的灵魂深处。韩非的历史观自有贡献,但其绝对的功利主义当然是有大毛病的。其实,任何时代的国家主义、集权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对民族精神的发展都是有极大伤害的。李老师自觉批判精神奴役,呼唤思想启蒙与自由个性。 第三,着力分析宋明理学的得失。收入本集的,有李老师讨论周敦颐、朱熹、王阳明、李贽、王船山的六篇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试图从理学思想的内部理解其发展轨迹。李老师十分欣赏周敦颐高洁的风范,肯定其贵真、志学、知几的“乾乾不息”的人生哲学,指出:“他主张贵真去伪,在思想情操上多做净化工作,让‘纯粹至善’的心灵放射出‘光风霁月’的道德光辉。这种圣洁光明的人生哲学具有永久的魅力。”李老师推崇圣贤人格,一生都在体验孔颜乐处。 李老师对宋明时期的“太极”、“理气”的哲学问题有细致的清理,对李贽从旧营垒内部冲出,呈现了“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以及李贽思想的内在矛盾有深度的分析。他通过对王船山“太极”思想的论疏,回过头去看荀子至王船山的思想传统及理论得失,对我们深有启发。当然,不必讳言,由于写作年代的时代限制,李老师的旧作中有一些当时的痕迹,他以“存真”的方式让读者了解当时的思想界的拘束。 李老师以乐观的心态,在退休之后持之以恒地“补课”。他曾告诉我,他补的就是五经四书的课。愈到晚年,他愈是回归孔孟老庄。他以孔子的“朝闻夕死”的精神激励自己,充实自己,终身学习,达到“自得”“至乐”的崇高意境。晚年,他以从容的心态写作了《漫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创造与生态和谐》等论文,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反思意志万能论与科技万能论,创导高悬“太和”的价值理想,狠抓“时中”工夫,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强化“正位定职”制度,贯彻“至诚无息”精神,讴歌中华人文精神,尤其提倡把这些精神活化到当下的社会与人生之中,积极参与现代化的建设,凝结成中国人的主体性的价值系统,并贡献给全人类。李老师有深厚的历史感与强烈的现实感,他时时批判当下的负面,反思现代性,对于环境污染、吏治不清和诚信系统的崩坏忧心忡忡,他身体力行,力求把根源意识与全球意识、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为建设健康的合理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他强烈地反对无本无根之论、空头的官样文章与西化思潮。 李老师住院的时候,还带着一部《四书章句集注》,一部《庄子集释》,其实他都能背诵,之所以带在枕边,因为这是支撑他的精神支柱,是他的精神归乡与故园。 李老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本集收录了他的不少诗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他的志向、理想追求、喜怒哀乐,他对亲人师友的眷顾,对国事民瘼的关切,以及他的自我批评精神。“埋头书案已忘年,初度八旬亦坦然”。“从吾所好勤学习,率性而行了音弦”。“莫道寒窗孤陋甚,游心赖有逍遥篇”。“学无止境道无终,贵在追求苦用功”。“回首奠基知有限,迎头补课兴无穷”。这都是他晚年读书生活的写照。李老师的晚年是幸福的,他有幸与师母熊培粹老师喜结连理,琴瑟和调。本诗集中《眷眷情怀》诸篇记载了李老师的情感生活。在“寂寞空斋各有年”之后,两位老人有缘相随相伴,共谱心曲,传为佳话。这是我们作为晚辈后学特别感到欣慰的。 长期以来,在武大哲学系,李老师为本科生上“中国哲学史”的课,为研究生上“哲学史方法论”、“中国辩证法史”、“中国古代哲学资料选读”课,还参与古籍所的工作,并曾应周大璞与宗福邦先生之邀,为中文系与古籍所1985级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班上“《荀子》导读”课。李老师1980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12月晋升为教授。他于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武汉大学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教师。 李老师是人师。李老师对提携过他的前辈师长永怀敬意,片刻难忘师恩师德。薪火相传,他也以师德润泽后学。李老师教书特别用心,讲课十分投入,声音洪亮,常常汗流浃背。他时常指导学生读书写作,悉心为本科生与研究生修改文章,颇费心力,尽心尽责。他提携后进,不遗余力。他以自己的德行与学养嘉惠学苑,启迪后生。他认为,教学之道,首在教人。他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以身教与言教带领学生游学,同学们十分敬重他。他与萧萐父、唐明邦老师一道培养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国哲学思想史、文化史的各领域拓展、创新。大量的本科生已无法统计,三先生合作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有:童鹰、宫哲兵、董建桥、高广、萧汉明、蒋国保、李汉武、刘春建、吴方桐、李维武、黄卫平、舒金城、郭齐勇、邓红蕾、张铁勇、柴文华、余金华、萧洪恩、田文军、徐水生、吕有祥、赵阳、梁隽华、何建明、李炼、李大华、郑潮波、别祖云、金光鸿、陈红兵等。李老师与唐老师协助萧萐父先生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有:李维武、郭齐勇、吴根友、徐水生、龚隽、刘惠文、邓名瑛、刘泽亮、朱哲等。他教过的1985级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班的学生有:廖名春、何晓明、骆瑞鹤、段书伟等。 李老师的人品,仁厚忠诚,朴实无华,恬淡无欲,与世无争。他是谦谦君子,真正做到了敬业乐群,和为贵,大局为重,长期与萧、唐先生等合作共事,以团队精神共同建设武汉大学的中国哲学学科,是这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三位老师的人品与学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协调、互补,在学术界传为佳话,也深深教育、滋养着我们。在我们这些弟子的心目中,他们就是现代三圣!李老师甘当人梯、扶掖后进的风范,光风霁月、超越洒落的境界,严谨认真、理智分析的学风,潜沉经典、精诚专一的心态,激励着我们像他一样,发潜德之幽光,推陈出新,创造性地转化中国哲学思想的智慧,为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价值理想竭己所能,尽心尽力。 晚生郭齐勇序于己丑年春夏之交 本书于2009年7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New research on Heyan and Wang Bi’s philosophy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2007
简介: 《何晏王弼玄学新探》联系汉魏之际的历史背景,以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基本线索,运用经典诠释的传统方法,试图证明何晏、王弼所开创的玄学思潮实质上是一种以本体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内圣外王之道。这种不同于汉代经学的新型的内圣外王之道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目的在于纠正当时的政治上的偏差,来谋划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前景,从而凝结了人们的文化价值理想,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自传.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卷、文哲学部卷:全2册
作者: 周溯源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08月
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卷王伟光:我的学术历程李崇富: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探索前进项启源:学习、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我毕生的追求程恩富:实现“重建中国经济学”的学术梦想靳辉明:在学习、研究和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文哲学部卷(上)马西沙:对传统历史观的重大改变及新体系的构建仁钦道尔吉:我的蒙古文学研究之路方克立: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邓绍基:五十年问学之旅的若干回忆叶秀山:无尽的学与思刘魁立:感恩时代,矻矻前行江蓝生:追回流失的岁月汝信:我的学术生涯与感悟杨义:从古今贯通到激活先秦诸子智慧李惠国:在跨学科研究的道路上努力前行李景源:做时代的思考者吴云贵:回望我的宗教学研究之路余敦康:吟到夕阳山外山沈家煊:我的语言学之路文哲学部卷(下)张炯:从战士到著名学者和作家陈铁民:我的学术研究之路陈筠泉:愿为哲学研究事业繁荣献年华邵荣芬:回望语言学研究之路卓新平:徜徉在人的精神世界罗希文:精勤不倦三十载矢志不渝铸鸿篇金宜久:从哲学迈人宗教和政治郎樱:从书斋走向田野——我的新疆情结柳鸣九:柳鸣九先生的外国文学研究之路侯精一:漫漫五十载弹指一挥间姚介厚:回眸治学之途钱中文:跋涉的欣悦徐崇温:学术领域跋涉六十载高莽:艰苦的道路郭宏安:三驾马车永远在路上黄长著:从语言学到图书馆学情报学:成长中的转折黄宝生:跋涉在梵学之路粱存秀:上溯到德国古典哲学朝戈金:孜孜砣砣问业转益多师求学魏道儒:我的佛教学术研究历程后记
汉宋易学解读
简介:在易学发展史上,汉代以卦气说的代表的象数派的易学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切。这派易学上承先秦的传统,推天道以明人事,发展了周易所固有的核心思想,广泛地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同时也加深扩大了周易所固有的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从而激发出魏晋时期以王弼为代表的义理派的易学。旭果对汉代易学缺乏一种客观的历史的理解,因袭前人的门户之见,人生出奴,宗之者奉为圭臬,贬之者视为不悄一顾的断层现象,这就既不能把握惚学演变的规律、也难以发掘易学内在的精髓。 究竟易学的本身有没有一个核心思想或内在精髓?如果肯定为有,那么这个核心思想或内在精髓又是通过何种历史的动因在汉代表现宗教巫术的占卜祥纠缠扭结在一起的象数派的形式?汉易的象数之学究竟是怎样走到穷途末路,终于为王弼的义理派的易学所取代的?为什么在魏晋以后,义理派的易学占据统治地位,象数派的易学仍然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到了清代,又掀起了一个复兴汉易的热潮?我们今天研究汉易,究竟应该怎样超越前人的门户之见,着眼于易学发展的整体,恰如其分地估价其历史的地位,透过寻些花样翻新而又繁琐荒诞的象数形式发掘其合理的内核?年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对易学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的根本理解,每个研究者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很难作出全面准确的回答,但是为了把汉易的研究从描述的水平推进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些看来似乎是大而无当的问题却是不以不认真思考的。
作者:
简介: 《中国诠释学(第1辑)》内容简介:2002年8月底,我在山东威海操办由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与台湾大学“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并不多(台湾学者10人,新西兰学者1人,大陆学者19人),但会议开得紧张热烈。发言者立言明道。“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辨析者仰观泰山,临视北海,扣洪钟而求其声,思虑问而进智学。三天会期转瞬即逝。 闭幕式后的晚宴,我与我所敬重的学者余敦康先生、洪汉鼎先生、黄俊杰先生、李明辉先生以及我的朋友刘陆鹏教授、陈金钊教授围坐一桌,讨论会的热烈气氛依然没有散去,席间大家谈兴浓郁,话题依然是诠释学与中国诠释学研究。黄俊杰教授再次提出,具有悠久浓厚文史哲传统的山东大学,应该借诠释学研究中心成立之大好的时机,聚合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进行全面的基础性合作研究,建成大陆的诠释学研究基地。并利用山东与日、韩两国隔海相望之地缘优势,为东亚文化圈诠释学研究创造密切而广泛的学术合作与学术交流机会。受黄教授情绪感染,为黄教授诚挚之言感动,我把我与洪汉鼎先生先前曾讨论过的一个想法说了出来:为延续和不断推进海峡两岸诠释学与中国诠释学的研究,山东大学诠释学研究中心拟以《中国诠释学》集刊形式连续出版两岸诠释学与中国诠释学最新研究成果。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7年01月
简介: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易学大家余敦康对汉代、宋代易学研究发展状况的梳理,进而试图把握易学演变的规律和发掘易学的核心思想或内在精髓。在书中,作者提出,在汉代象数派为何与表现宗教巫术的占卜纠缠扭结在一起?汉易的象数之学究竟是怎样走到穷途末路,终于为王弼的义理派的易学所取代的?宋代为何又掀起了一个易学研究的热潮?宋易有哪些进一步的发展?通过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对汉宋易学的深入探讨,作者提出了易学的内在精髓。很值得的研究易学和对易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宗教·哲学·伦理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简介:《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2):宗教?哲学?伦理》深入探讨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中国哲学发生的三个阶段,先秦诸子对宗教传统的继承与转化,人文理性思潮的兴起,儒家的伦理思想等。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读后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学术力作。
易学今昔[电子资源.图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本书作者通过畅谈古今易学的发展流变,向我们展示出了易学思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此外对易学中所蕴涵的哲学、史学、伦理学等问题的探讨,揭示了易学思想的浩瀚深远。该书实为易学研究中的又一重要著作。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易学大家余敦康先生半于易学的历史文化与易学的现代价值的入门性读物。《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功能,《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周易》与中国政治文化、伦理思想的关系,这些易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唯有在本书作者这样的大家处理起来才举重若轻。书中关于易学对于今天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智慧、易学的管理思想的精到讨论也使易学本身的日用性得以道破;书中对易学史的脉络以及现代中国哲学家对易道貌岸然的探索的梳理则凸显了作为中国古代群经之首的、每一个士人必读的《周易》,其地位何以如此然,其现代价值又为何,读毕此书,则思过半矣。更多>>
卓越领导国学讲堂.一
作者: 骆建彬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四位享誉海内外的国学专家齐聚清华园,融会古今,贯通中外,深入浅出地解读国学精华。 易学专家余敦康先生讲述了《周易》与企业管理、决策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读《周易》的最简单的方法,帮助人们不断地从《周易》中汲取智慧; 新儒家第三代领军人物杜维明先生站在世界文明与对话的角度,论述了儒家传统的精神以及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著名的佛学家方立天先生简要讲述了佛教的来源。佛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人生哲学要义等,颇给人以启发; 著名的哲学史家楼宇烈先生从道家的发展史出发,讲述了道家的代表人物与道家的根本理念,重点落在道家思想对今人的启发上,其中穿插了老、庄的身世之谜,一些成语的误读等颇有意趣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周易
简介: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项目”之一,全书主要分为导读部分和六十四卦经传解读。以易传的解经原则为法,取象、取义、爻位三者结合,发挥义理,全书通俗易读,将学术性和普及性很好的结合。
易学考古论集
作者: 蔡运章,董延寿,张应桥 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6年09月
简介:蔡运章、董延寿、张应桥主编的本书精选了22篇过去数十年易学考古学界的**学术论文,内容主要涉及马王堆帛书《周易》、楚简《周易》、秦简《归藏》、阜阳汉简《周易》、河图洛书等领域,作者有张政烺、饶宗颐、徐中舒、刘大钧、李学勤、裘锡圭、蔡运章、余敦康等。所选文章对八卦起源、《周易》数字符号、河图洛书、《周易》卦名等具体问题做了深入探讨,言之有物,值得参考。
商务印书馆,20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02月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7年09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人民出版社,2005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方志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08月
中华书局 2017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