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45 项 “博伊”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Art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作者: 沈语冰著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简介: 理论界流行着这样的见解:20世纪乃“批评的世纪”。单从一波接一波风起云涌的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ies]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夸张。从上世纪初的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到上世纪中叶的结构主义、新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再到世纪末的新历史主义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批评理论在20世纪的人文学科中确乎风光无限。即就视觉艺术批评来说,与上个世纪潮流迭起的艺术运动一样,艺术批评同样充满了精彩纷呈的景观:阿波利奈尔[Apollinaire]、罗杰·弗莱[Roger Fry]、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赫伯特·里德[Herbe rt Read]、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lGreenberg]、阿尔法雷德·巴尔[Alfred Barr]、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约翰·伯格[John Berger]、波普艺术批评家群体、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奥利瓦EOliwa]、阿瑟·邓托[Arthur Danto]、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彼得·贝格尔[Peter Burger]、加布利克[Suzi Gablik]、胡伊森[Huyssen]、T.J.克拉克[T.J.Clark]、麦克尔·弗莱德[Michael Fried]、西尔盖·吉博[Serge Guibaut]、唐纳德·库斯比特[Danald Kusbit]、希尔顿·克莱默[Hilton Kramer]、斯蒂芬·莫拉夫斯基[Stefan Morawski]以及,或许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批评家泰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 然而,这些批评家及其理论在中国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当国内支学批评界对上世纪的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如数家珍的时候,上述艺术批评家当中的许多人在国内艺术批评界甚至闻所未闻。艺术史向来被认为是本国史学中最弱的学科之一,而艺术批评理论的匮乏无疑加剧了它的不堪。上世纪最著名的艺术批评史家文丘利[Venturi]曾经断言:一切艺术史都是批评史,因为艺术史中对作品的描述、解释与评价无不涉及艺术批评,或者不妨说就是批评的任务。20世纪下半叶对西方艺术史的不满程度,可以从欧美各国质疑艺术史的方法论基础的出版物的持续升温这一事实中见出。可以这样说,批评理论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艺才史的方向。相应地,它的缺失也就成了国内艺术史学科的重灾区。 批评家作为现代艺术潮流的孵化者、报导者、仲裁者甚至制造者,早已被公认为当代艺术动力机制中的关键。试想一下这些批评家在催化与帮助人们理解那些艺术运动中的角色:弗莱之于后印象派、阿波利奈尔之于立体派、格林伯格之于抽象表现主义。也许,我们可以援引美国艺术批评家库斯比特的观点作为我们对艺术批评的一般性质的初步认知。他认为,艺术批评家的角色经常是悖谬的。因为当艺术品还很新鲜和怪异时,他就率先,常常是最鲜活地做出反应,并且初步向我们解释它的意义。然而,他的反应又常常不很全面,因为这样的艺术品还没有被广泛地体验过:作品尚未有一个历史,一个据此可以解释“文本”的语境。当批评家将艺术品当作一个当下产品来遭遇时,它还缺乏历史“负载”。事实上,批评家的部分工作就是要在历史的法庭上赢得胜诉。这就是为什么,正如波德莱尔所说,批评家经常是一个对艺术品“充满激情和党派性的观察家”,而不是对其价值做出无翻害的判断的裁判员的原因。正因为它的当代性,他扮演着鼓动家的角色,只能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处理整个案子。对敏感的批评家来说,作品始终让他感到惊异,而他则始终对它保持热度。他会让未来的历史家们去处理诸如解剖艺术品——到那时,它通常已被假定有一个公认的意义一一之类的事情。 然而,批评家当下的观点常常成为有关该作品的本质特征的基本评价。批评家的反应,如果说不是所有未来解释的范型,至少是所有未来解释的条件。他的关注是作品进入历史的门票。现代批评家权力的标志,就是他对新艺术的命名。比如,路易斯·沃塞尔[LouisVauxcelles]的标签“野兽派”和“立体派”就曾大大地影响了人们对这些风格的理解。通过命名,这些艺术品对未来的人们来说就被赋予了某种本质特征。而且,只不过以“符号圈地运动”[Semioticenclave]——借用乌贝托·埃科[Unberto Eco]的术语一一作为开端的理解,成了话语构型的一整套语言,并且开创了各种观点的全部氛围。说白了,其责任是重大的。格林伯格有一回曾写道,批判性地趋近艺术品的最佳时机是当它的新颖性已经逝去而它自身却尚未成为历史之时。然而,正是在这一时刻,艺术品的阐释最是未曾得到解决,最是易受攻击的时候;也是在这样的时刻,批评家以即席命名的形式所作的当机立断,能够一劳永逸地封存它的命运。因此,正如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在《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Critics as Artists]当中所说的那样,批评对艺术至关重要;批评把握、保存、培育、提升艺术。 由于对批评的效验估计不足,也由于对欧美上百年的现代艺术批评缺乏起码的参照,国内艺术批评多少尚处于黑暗中摸索阶段。最近10年来,虽有不少西方当代艺术材料被介绍进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甚至介绍者本人对这些材料也不甚了了(国内乱轰轰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即是明证),或者以一种绕口令般的伶牙利齿在美术界捣浆糊,使本来严肃的学术工作往往成为一场混仗。于是,甚至出现了——据说流行于美术学院——“西方艺术没有什么,他们要等到塞尚以后才有文人画”之类的荒谬绝伦的观点。如果说本书有什么主题的话,那么其中之一肯定是对这种观点的批评。正当我们奋力抵抗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时候,曾几何时,中国中心主义早已偷偷地从后门溜回来了。事实上,它又何曾从我们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血液中离开过?将艺术界(包括艺术教育界)观念的混淆单纯地归结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因为批评的原义之一就是“辨析”,亦即使观念尽可能清晰地得到表达),可能失之简单。但是,对西方艺术批评的漠视与无知,已经让我们的学生吃足了苦头。 后果之一便是今日中国艺术走向了两个——至少在我看来——毫无希望的极端。在一极,艺术成了一种单纯的笔墨游戏与自娱自乐,一群与当下感性毫不相关的文人雅玩或匠人的玩意见。这类所谓的画家像龟缩在洞穴中的爬行类动物,固执而有耐心地蛰伏在他们的弹丸之地,他们坚固的硬壳足以抵挡任何来自外界的风雨的骚扰,社会的转型、生活的演化、感受性的变迁、审美观念的变化,在他们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或者干脆是不存在的。其理论依据据说来自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的文化矛盾学说,一种认为在经济一技术、政治一社会与审美一文化之间有着不同步的结构的观点。问题在于,在贝尔那里只是一种“事实”[fact]的描述(还是相互“矛盾”的事实),到了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那里却成了一种可以遵照无误的“规范”[norm]。另一种理论据说是波普尔[Karl Popper]的“问题情境”,学说与贡布里希[E.Gombrich]的“图式理论”,一利认为艺术史的风格是艺术家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艺术问题的结果的思想。在这儿,波普尔的多样性的“问题情境”被许多人还原为单纯的“形式问题”,而在贡布里希那里是如此丰富而多层次的“趣味逻辑”则被简化为纯粹的“程式与匹配”的“形式课题”(好像贡布里希从来没有关心过趣味的变化似的)。 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另一个理由据说来自“对20世纪中国艺术史逻辑的观照”。在他们的观照中,20世纪的所谓“三大艺术思潮”,即主张水墨画西化的徐悲鸿与主张中西融合的林风眠都或多或少地失败了,唯独主张“拉开中西绘画距离、各自迈向各自高峰”的潘天寿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并与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一道,成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最伟岸的大师。本书作者无意否定上述诸人的成就,对诸大师之间(包括徐、林在内)的排队问题也丝毫不感兴趣。我想指出的只是这样一个从未或很少处在人们反思范围中的事实:即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中国现代艺术(特别是在上海)是如何在上世纪中叶的政治运动与保守主义分子的群起而攻之之下渐渐消亡的。所谓“三大思潮”,不管是西化派、融合派还是距离派,在我看来,只是文化保守主义阵营内部的争吵。而20世纪中国艺术史真正的三大思潮中,只有文化保守主义获得了空前成功,来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过去在国内就没有得到过心悦诚服的承认,如今则早已成为新左派批评家反刍的草料,而现代主义的罂粟却像昙花一样烟消云散。但是,它顽固的毒素在被压抑了整整30年以后,终于在80年代中期悄悄绽放。 第二个极端——在我看来是一个更阴险也是更恶毒的极端——就是在90年代以后以发烧似的热度迅速传播的流行性病毒:后现代主义。正如在欧美,后现代主义是无法挑战现存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左派激进冲动的一种替代性选择(特别参见法国少壮派理论家费里与雷诺[LucFerry and Alain Renaut]对后现代老大师们的反击之作《60年代的法国哲学》[French Philosophy of the Sixties],以及伊格尔顿[Eagleton]的《后现代主义的幻象》[The 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国式后现代主义的盛行也是80年代末中国激进知识分子新启蒙运动受挫的结果,从此,后现代主义立刻成为文化保守主义与新左派的最佳救命稻草,并加速了文化保守主义与新左派在反对现代主义这一点上的同盟,再次完成了对8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的扼杀(情形与40年代末有着惊人的相似)。 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猖獗的哲学、社会文化与艺术思潮。80年代初,主要由于哈贝马斯[Habermas]的分水岭之作《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方案》[Modernity:An UnfinishedProject]的宣读,西方思想界开始了对后现代主义的强大的批判运动。80与90年代西方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一个主题,可以被归结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争。这在思想界表现在伽达默尔/德里达[Gadamer/Derrida]之争、哈贝马斯/福柯[Habermas/Foucault]之争这样的大师级理论交锋中,表现在法国新生代思想家费里与雷诺等对前此20年中拉康[Lacon]、福柯、德里达、布尔迪厄[Bourdieu]、博德利亚尔[Baudrillard]、德勒兹[Deleuxe]与利奥塔[Lyotard]的压倒性后现代思潮的直接对抗上,体现在德国中生代思想家魏尔默[A.Wellmer]、霍内特[A.Honneth]与法兰克[M.Frank]对法国思想的全面挑战中。在批评界体现在希尔顿·克莱默对后现代主义“庸人的报复”(参同名批评文集The Revenge of the Philistines)所作的反击上,体现在哈贝马斯与魏尔默对詹克斯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所作的驳正上,也体现在艺术批评界持久的“沃霍尔[wlarh01]还是博伊斯[Beuys]”的争论中。在艺术运动中,它不仅体现在德国“新表现主义”对美国波普艺术的宣战中,体现在98-99年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所举办的波洛克EPollock]大型回顾展中(并比较80年代批评波洛克及其高度现代主义的著名论文集《波洛克之后》[Pollocck andAfte门,以及99年出版的“批判之批判”论文集《波洛克:新的取向》[Pollock:New Approaches]),还体现在人们对晚期德朗[Derain]、巴尔蒂斯[Balthus]与莫兰迪[Morandi]的具象绘画的那种持久高涨的热情中。 90年代以来,几个特殊的案例事实上已经宣判了作为一种持续的哲学、思想文化与艺术思潮的后现代主义的死亡,尽管它的某些假设还将产生持久的影响。这也是拙著《透支的想象:现代性哲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的结论之一。在这些案例中,“海德格尔[Heidegger]事件”、“保罗·德·曼[Paul de Man]事件”与“索卡尔[Sokal]事件”具备足够的典型性。据说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只有维特根斯坦EWittgenstein]一人堪与媲美。但是,海氏将希腊的存在本体论、中世纪的神学本体论与现代的逻辑本体论,一视同仁地概念化为“存在一神一逻辑学”[Onto-Theo-Logik]是一种典型的削平论。相应地,他将苏格拉底以后的整个西方历史一律视为“远离神的黑暗”,并于20世纪来到“黑夜之夜将达夜半”的最黑暗时期,也是对西方历史的过分简化的图解(显然是尼采的反启蒙思想“人类历史不是一部进步史,而是一部退化史”的翻版)。由于海德格尔戴上了这样一副哲学墨镜,他就不可能对20世纪现实中的色彩与层次做出区分,从而将国家社会主义、极权主义与自由民主制一律视为“现代性的产物”。在他看来,德国纳粹主义、苏联共产主义与美国自由主义,统统都是“同一回事”。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他在德国纳粹运动中以及在其后的“非纳粹化”运动中的所作所为。“海德格尔事件”的复杂之处固然不容许人们在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与他的在世行动中做简单的彼此类推,亦即,说海德格尔的思想直接导致了他的纳粹行为,或者说海德格尔一度的行为证明了他的思想是纳粹主义的,这都是不明智的。但是,如果说海德格尔的思想,再宽泛一点讲,德国20-30年代右翼知识分子(海德格尔、容格尔[Ernst Junger]、舍勒尔[Max Scheler]、卡尔·施米特[Karl SChmitt],“汉语学界”右翼知识分子最为心仪的“四尔”)叫嚣着大地、鲜血、战争、种族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与纳粹意识形态之间没有一点关联,那也委实太天真了! 上世纪60年代,基本上由尼采与海德格尔培育出来的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漂洋过海去到美国后,在美国获得了更为露骨的后现代主义动机。正当美国陷于越战的泥潭而遭致自由民主价值的最大的合法性危机之时,由德里达打头,所谓的“耶鲁四人帮”为后盾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迅速地在全球漫延开来。其中最著名者,叫保罗·德·曼。此人极其聪明,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其基本观点是,一切文本都是作者袒露与隐瞒的运作,记忆与遗忘的策略。一切阅读都是误读。而写作与阅读则构成作者与读者之间一种揭露与掩盖、设访与投射的游戏。80年代末,从他年轻时期的某些档案材料中,人们发现了他原来是纳粹时期一个积极的反犹主义者。于是,美国大学特别是英文系里那些天真的解构主义信奉者们,突然惊讶地意识到了某个事实:解构主义与罪恶意识的压抑(遗忘)之间的不经意流露的关联。 90年代初,美国的“索卡尔事件”使后现代主义的最后一点美丽幻象也破灭了。索卡尔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他花费了差不多整整两年的时间,处心积虑地炮制了一篇题为《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Toward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的诈文,其中充满了常识性科学错误同时却充斥了后现代主义者最喜爱的奇思妙想与时髦术语,并把它投给了美国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刊物之一《社会文本》[SocialContext](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座上宾詹明信[F.Jameson]是该刊的主编之一),结果是,此文被登了出来。尽管这一事件的深远意义远未为人们充分意识到,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此举表明了后现代主义者的学术水准已经下降到了何种荒唐的地步。 可以并不夸张地说,上述三个事件事实上已经宣告了哲学、文学艺术与社会文化三个层次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破产。“事件”之所以为“事件”,乃是因为人们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热情,因而卷入了无数文献。围绕着这些事件,人们能够组织起纷纭的思绪,从而给予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以实体表现的形式。而这个时代精神状况则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应当被理解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的一种病理症状对一点已经获得了清楚的自我意识。后现代主义以其智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与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即便在最为流行的时候,也没有逃脱西方有识之士的尖锐批判。本书多次提及的哈贝马斯就是这样一位思想家。而另外一些学者,则将后现代主义看成西方高度现代主义[high modernism]的一个反题。现在,走向终点的反题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锋芒,一种新的综合开始到来。那就是“后现代之后”:魏尔默与霍内特之坚持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辩证观,当作如是解。然而,本书作者宁愿坚持一种拓展了内涵的现代主义立场,并认为哈贝马斯的“未完成的现代性”,或贝格尔的“后前卫艺术”的提法更为可取。因为,如果说现代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正题,那么,贝格尔所说的旨在摧毁现代主义自主原则的“历史前卫艺术”[historicalavant-garde,指达达主义、早期超现实主义与苏俄前卫艺术]才是现代主义的反题。而后现代主义,某种意义上只是欧洲历史前卫艺术(以杜桑[Duchamp]为代表)的延续,某种意义上则是欧洲历史前卫艺术的一个搞笑的美国版(以沃霍尔为代表,参本书所述胡伊森精彩的分析)。因此,导源于对现代性的敏感意识的现代主义,其潜力远未穷尽,而它在遭遇历史前卫艺术与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后,反而显出了更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本书结论中所说的“无边的现代主义”的基本意思。 然而,正当后现代主义在它的原发地已经走向终结的时候,它在中国却获得了始料未及的繁衍契机。与某些论者不同,本书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中国式后现代主义归结为学术界与艺术界鹦鹉学舌的结果(所谓“话语的平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也有着更为具体可感的现实动机。后现代主义的反基础主义、反总体性、反主体性、强调动态过程胜于静态结构,与中国前现代性思维是如此合拍,以至于人们稍加思索就不难从后现代主义当中辨别出中国保守主义者的弦外之音。而它所宣扬的后现代主义视觉美学:非线性几何、不对称、反崇高、散点透视乃至中国园林式“后现代空间”……也与中国前现代性美学如出一辙。不是偶然的是,西方鼓吹后现代主义建筑最起劲的查尔斯·詹克斯先生的太太就是一位研究中国园林的专家。而欧美某些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到中国来兜了一圈后欣快地大叫“后现代建筑在中国”,也就不难理解。于是,贫困时代的灾难性混乱、粗野的地方性崇拜与不加克制的复活主义立刻被宣布为后现代性的前卫性。而近年所谓“经济起飞年代”的那些拙劣的伪现代建筑与陈词滥调的现代主义当然不加区分地被宣布为“现代主义的垃圾”。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落脚的时候,正是80年代尚未分化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新启蒙”遭到重创的时候。这赋予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干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由90年代初的北京大学出版的《走向后现代主义》开路,北大与中国社科院一路高歌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出版事业大游行:《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后殖民文化批评》,直到蔚为大观的“知识分子图书馆”(似乎只有后现代主义分子才配称得上“知识分子”的称号)。显然,除了迎合文化保守主义的心态,后现代主义太切合新左派的胃口了。在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与新左派眼里,难道还有比批判形而上学的恐怖主义、理性社会的大监狱、西方中心主义的险恶用心、自由民主的乌托邦、全球化的谎言,宣扬身份与差异、文化与价值相对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更好的东西吗? 与保守主义者忽然从后现代主义中找到了中国前现代性的新的合法性一样,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则从西方后现代主义“没有底盘的游戏”(德里达)、“一切皆可”(邓托)、“快乐的虚无主义”(奥利瓦)以及“正经不起来”(苏姗·桑塔格[Susan Sontag])那里,发明了“政治波普”、“泼皮现实主义”、“新文人画”、“玩得就是心跳”、“一点正经没有”,以及各式各样假冒的观念艺术。但是,与保守主义的危险不同,中国式后现代主义的危险并不在于它成了与当下感性全然无关的形式玩物与装饰,而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不顾一切形式法则与视觉质量的纯粹的观念。西方“历史前卫艺术”的合理因素在于:他们的反形式[anti-form]与反艺术[anti-art]是建立在西方现代艺术史特别是经典现代主义的高度形式主义的正题之上的。这样,前卫艺术的反题才拥有了一定的合法性。而中国式后现代主义在没有任何语境的前提下,一下子走到了反形式的前卫艺术,因此它除了孤零零的个别事件之外,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效应。不仅如此,它的真正危险在于,它以貌似激进的观念掩盖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现代性的先天不健全;并以这种思想的短路形式扼杀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性诉求。 在本书即将完成之际,我读到了英国著名批评理论家伊格尔顿的如下一段话:“今天在北京大学设有一个后现代研究的机构,中国在进口减肥可乐的同时一起进口德里达。一种需要深入探讨的时间扭曲。殖民主义的进程有助于在好坏两方面剥夺第三世界社会的发达的现代性,现在这个进程让位于新殖民主义的进程,由于这个新的进程,那些部分地是前现代性的结构被吸入了西方后现代性的旋涡。这样,没有继承一种成熟的现代性的岳现代性日益戒为它们的命运,好像落伍造成了一种形式的早熟。一个进一步的矛盾是,在古老与先锋的痛苦张力中,在文化的领域里,再造了一种现代主义艺术的某些经典条件。”(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第139页)中国是否已经具备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条件,本书暂且不论。这里能说的是,从意识到我们的参照系的情形——西方现代主义事业的未竟使命及其后现代主义的幻觉——的那一刻起,这种条件就已经在形成之中了。因为,意识的照亮之处,正是救赎的开始之时。本书作者并不自命为这一救赎的努力当中的一部分。我只能满足于在四处弥漫着的文化保守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大雾中保持清醒的尝试,并且坚信,正如文化保守主义一后现代主义同盟曾经欢呼雀跃地宣布中国可以并且应当绕过现代性直接跃入岳现代性是一场白日梦一样,那种认为后现代主义乃是中国艺术的命运的说法也只不过是一纸谎言。曾几何时,人们是那么醉心于中国可以避开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化的现代性命题直奔信息化、乡土化与社群化的“后工业社会”的美梦,然而,一个越来越被认可的事实却是:中国一向试图绕过去的工业化进程、市场法则、理性化管理、程序合理性、法治原则,乃至于统治的正当性基础,却原来是绕不过去的现代性的硬核!而我们在走向社会的现代化与文化的现代性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挫折,无不可以追溯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没有从思想意识到行为习惯上真正确立主体性——黑格尔认为的现代性的本质——的基础地位。回顾中国式后现代主义狂热对“主体性”的嘲笑与“解构”,难道还不让人感到啼笑皆非吗!事实上,文化的中断与意义的失落(我们在处理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上的曲折与反复)、社会的未分化和并非建立在真正的个体主体性基础之上的社会的虚假团结,以及个性的匮乏,解释了以下社会现实:由于我们在处理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上的笨拙,以至于“创新”需要被当作一种政治口号由政府来加以提倡;由于我们并没有真正确立起一种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现代性的自律道德的基础,以至于“诚信”居然成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礼仪之邦”在遭遇现代市场法则与新型人际关系时的最大问题;由于强大的儒家传统与20世纪极左派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对个体主义的压抑,以至于“个性”的不健全始终成为中国各种社会现象最有解释力的终极原因:由于缺乏个性,整个社会才循环地陷于各种“群众运动”之中;由于没有个性,整个社会才经常承受着未分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没有多元的价值体系及其相应的多元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以至于,人们可以说,一个庞大的无边无际的来分化社会的海洋(特鄹是农村),为顽固的文亿保守主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社会资源;雨一个尚来形成自我意识中心、自我价值定位与自我道德承担的“无中心的”[non-centered]个人。恰恰成了“去中心的”[de-centered]、啕醉迷狂的、“一切皆可的”和不负责任的后现代主义的最佳温床。 本书出版之际,我感到更加有必要感谢徐岱、高力克、毛丹、孙周兴、刘翔诸位先生,他们把我从结束学生生涯不久后的那种心智懈怠与无所事事中挽救了出来。回顾近十年的学术道路,我所取得的每一次转机都与他们在浙大玉泉校区所营造的智性氛围有关。对老浙大的怀念已成为一种珍贵的人生体验。没有一种氛围,一个人什么也干不来。因为你不可能在毫无氛围的情况下凝聚起纷乱的思绪。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还有幸前往剑桥大学从事为期一年的访学研究。在此要特别感谢剑桥大学艺术史系主任Dr.Binsky,他的热情好客使我得以自由地使用他们丰富完备的系图书馆和幻灯资料室。而Dr.Alice Mahon的现代艺术史专家与三一学院Fellow的双重身份,不仅给予了我直接的专业指导,而且还让我领略了最古老学院的日常生活气氛。我在剑桥的东道主哲学系则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剑桥名士”们的风采。Dr.Raymond Geuss令人惊叹的慷慨博达与逸情雅致,常常令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他的个人背景(出身于美国、长期就学与就勃于德国)及其德国思想史的学术背景,让我在一个视哲学基本为数理逻辑的剑桥环境中找到了“知音”。本书的最后体例就是在与他的无数次讨论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其后去欧陆的游历虽然短暂,但至少部分地实现了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编织的梦想。艺术在这里 见证了天地人神四方际会、供奉与馈增的游戏(巴台农神庙),见证了古典时代的英雄精神(万神殿),见证了中古时期神明与圣明的在场(“欧洲大教堂”),也见证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性与神性的卓越平衡。置身于欧洲就是徜徉于艺术。置身于欧洲意味着要回答如下问题:艺术之为美的形式如何与艺术之为真理的在场以及艺术之为道德的进盼相互关联?[How an art as the beau tiful form is related to an art as the present of truth and the stageto morality?]置身于欧洲还意味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一种伟大的文明如何屹立于地表,以及在这种伟大的文明中,艺术能够扮演何种伟大的角色?欧洲是真理的声音战胜虚无主义的历史本身,是道德的力量战胜犬儒主义的历史本身,是艺术的激情战胜猥琐无聊的历史本身。而这一历史本身又是如此直观地凝固在欧洲的城市建筑、广场、雕塑以及各大博物馆中!我在欧洲的经历使我懂得,一种伟大的艺术如何可能,以及一种伟大的文明最终怎样结晶于伟大的艺术之中!这一信念已经深深地沉淀于本书的血脉中了。 在我感到有必要感谢的人当中,范景中先生的位置绝对位于前列。我深受其思想影响的人当中至少有两人(波普尔与贡布里希)与他的出色工作有关。因此,当范先生询问我可否将此书交给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对写书的人来说,没有比遇到一位好编辑更幸运的事了。周书田女士热情而又高度负责的态度使本书得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她不厌其烦地编选与调整大量插图,也使本书严肃的理论面孔变得可忍受了。 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的,我要感谢一直陪伴我左右的两位女士。她们对我的爱怜与纵容是我生活中的永恒慰藉。刚到欧洲时的单身生活使我更加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她们在我生命中的位置。她俩的到来使我的生活得以恢复,并着手此书的写作,因此,把它献给她们,理所当然。
作者: Martin Boyle,于戈著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08
简介: 本书的独到之处是通过介绍英国校园文化来演示英语口语技巧,使准备去英国留学的读者们能在阅读英国校园趣谈的同时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这就是这本书的创作初衷。作者于戈和马丁·博伊尔(英国),精心选择了50个和留学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包括“习惯与风俗”、“面试与申请”、“超市购物”、“讨论课”、“论文与演讲”、“闲聊体育”、“业余打工”、“酒吧与晚会”、“校园浪漫”等等。许多中国英语教育界羞于讨论,但在英国校园里司空见惯的问题,我们也有所涉及,比如“性健康”和“校园政治”。每个话题都以一段有趣的背景常识为开头。背景常识里的语言点、情景对话和短语词汇表都为中英双语,以便读者体会完整的语言环境。
作者: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 Boyd-Barrett),(英)克里斯·纽博尔德(Chris Newbold)编;汪凯,刘晓红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04
简介: 对于一个被许多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研究领域来说,厘清其理论和方法论传统是一件极为重要但也相当困难的事情。许多传播学的研究者们或许都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这个领域中的研究传统是否太过庞杂?能否很方便地得到一个多世纪以来最经典的传播研究文献?对这些文献能否作出比较清晰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梳理?不能说《媒介研究的进路》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它确实是一次相当出色的尝试。 《媒介研究的进路》一书为您了解媒介和大众传播研究的不同理论和方法传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媒介研究的每一主流传统,本书都在其开创性研究和杰出研究中选取了某些范例,这些研究揭示了该传统的发展线索,编者在第一部分的导言中作出了联系语境的解读。 [
作者: Brendan Boykin(布兰登·博伊金) 编著,黄亮,郭彦君 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5-1
简介: 作为沿袭“苹果专业培训系列教材”,FCP X是苹果最为重要的培训领域,本书也是之前版本的更新,新版10.1优化了对Mac Pro中双AMD FirePro显卡的支持,此外还可在选择的 Mac 电脑上通过 Thunderbolt 2 和 HDMI 可监视质量高达 4K 的视频。新版还包含了针对4K有些话的内容并提升了性能等。本书正是对这一最新软件的操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书中读者将学会更好的润饰转场、如何在大批量素材环境下工作、如何制作绝美特效、如何使用滤镜等。
作者: (美)Denise Boyd(丹尼斯·博伊德),(美)Helen Bee(海伦·比) 编著,夏卫萍 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年3月
简介:本书系统权威地讲解了儿童的发展。从生命之初的产前发育,一直到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觉发育、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自我认知、性别角色、社会关系、儿童与家庭系统、家庭之外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等领域给予读者*详实权威的资讯。想要了解孩子各方面发展的是否正常,如何引导养育,才能给孩子**的发育指导,本书都有详述和权威指导。
Genetic roulette:the documented health risk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作者: (美)杰弗里·M. 史密斯(Jeffrey M. Smith)著;苏艳飞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 改变世界的书!全球转基因食品风险议题首席代言人 杰弗里?M.史密斯风靡世界的《转基因诡计》第二弹 ------------------------------------------------------------------- 识破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继国际畅销书《欺骗的种子》后,杰弗里?史密斯再接再厉, 与一个庞大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合作,取得了65个权威科学证据, 以普通读者明白易懂的行文风格与说理架构,从八个方面阐明了 日常生活中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具有健康风险的惊人危害: 从动物、作物到环境和人类本身,尤其是儿童、孕妇与新生儿! 翔实的例证,理想的思考,本书提醒你正视身边的危机: 当中国的转基因食品悄悄进入了餐桌,我们该如何自保? 本书由英国政府环境大臣迈克尔?米彻(Michael Meacher)作序。 ------------------------------------------------------------------------------------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暨著名时政作家戴旭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顾秀林教授 联合推荐 ----------------------------------------------------------------------------------- 随书赠送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免费颁行的 《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和《2010年超市排行榜》 ----------------------------------------------------------------------------------- 也许很多人都并不知道,每吃一口转基因(GM)食品其实都是一次赌博。这是因为,自转基因技术诞生以来,生物技术产业界──尤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Monsanto),一直都片面地声称,转基因食品是绝对安全的。 本书作者杰弗里?史密斯于2003年出版了国际畅销书《欺骗的种子:揭露美国政府和转基因工业的谎言》,成为揭露转基因食物风险的全球代言人。在本书中,杰弗里?史密斯总结了近年来转基因工业的最新发展对食品安全造成的进一步影响,以普通读者明白易懂的行文风格与说理架构,提供了日常生活中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具有危害的65个证据。这些证据来自于一个庞大的国际科学家团队,从以下八个方阐明了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和作物本身造成的危害: 1、在动物和人类方面的证据:转基因食品的健康风险;2、在作物本身的证据:被基因插入破坏的DNA,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健康问题;3、通过基因插入的方式生成的蛋白质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4、外源蛋白可能与原来被设想的作用不同;5、基因转移到肠道细菌,内部器官造成的问题;6、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增加食物链中的环境毒素和蓄积毒素;7、其他类型转基因食品也存在风险;8、对儿童、孕妇和新生儿而言,风险更大。 通过这些翔实的例证,本书避免了偏见的存在。作者指出,开发生产转基因食品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同时也是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极大破坏,是对自然法则的蔑视。作者一方面呼吁食品工业面貌的改变,一方面呼吁所有对基因改造科学相关知识缺失的人,务必认真而切实地关注自己的食品健康问题,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 “当了30年的个体农场主,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而我们未贴标签的转基因食物却同我的知识体系背道而驰。农业应当是可持续的,食物应当是健康安全的,而且人们有权知道他们吃的为何物。” ——乔恩?泰斯特 (Jon Tester),美国民主党参议员 “我在孟山都公司 工作时,曾再三提醒科学家和公司高管,我们的转基因食物可能会致病,但无一人乐意倾听,更不要说着手调查无法预料的副作用了。对他们而言,利益就是一切。如今,我们人类正面临着《转基因赌局》中所讲述的严重危害。” —— 理学博士柯克?J?阿兹维多 (Kirk J. Azevedo, DC) “把外源基因插入染色体组,这是一种令人钦佩的技术操纵。然而这些操纵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后果——明显的、不明显的、直接的、长远的等等。染色体组会如何产生所有后果,我们尚不得而知。生物技术批评家们的担忧在《转基因赌局》中得到了印证,批评家们发出警告,我们的知识体系还非常简单,尚不能避开意外的有害后果。” —— 遗传学家大卫?铃木 (David Suzuki), 曾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奖,著有30余本著作 “就揭露转基因食物的严重健康危害而言,该书是最全面的、证据是最充分的、其可读性是很高的。” —— 医学博士塞缪尔?S?爱普斯坦 (Samuel S. Epstein,MD), 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芝加哥校区公共卫生研究所 (EM, UICSPH) 的名誉教授, 美国癌症预防联盟 (CPC) 的主席 “过去我一直在测试大豆过敏症,既然大豆都是经过基因改造的,改造后的大豆非常危险,所以我建议大家绝不要吃——除非是有机大豆。《转基因赌局》告诉您为何必须拒绝转基因食物,从而保持健康。” —— 医学博士约翰?H?博伊斯 (John H. Boyles, MD),耳鼻喉专家、过敏症专家 “《转基因赌局》是一枚重型炸弹。它彻底破除自满观念,消除冷漠情绪,正是这些自满和冷漠让转基因食物悄悄出现在我们的食物供应链中。该书是科学可靠的,对于任何想要了解食物安全准确答案的人来说,此书是一本必读书目。” —— 约翰?罗宾斯 (John Robbins), 《健康100岁》(Healthy At 100)、《食物革命》(The Food Revolution)作者 “含转基因成分的食物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知识就是力量。对于关心自己健康以及所爱之人健康的人,我建议您们去读一读这本由杰弗里?史密斯写的书——《转基因赌局》,它是一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书。作为一名健康教育者、作为一位家长,我会竭尽全力让这些危险的转基因食物远离碗柜和冰箱,远离我所关心之人的餐桌。我能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强烈推荐您们阅读《转基因赌局》。” ——乔丹?鲁宾 (Jordan Rubin),“生命花园”(Garden of Life)创始人、总裁 “《转基因赌局》是所有父母的必读书目。杰弗里的此书突出了未经检验的食物,在未经不知情的父母同意情况下,就出现在了孩子们的餐盘里。与这些新型食物有关的健康风险,可能会影响每个美国孩子——不仅仅是有食物过敏症的孩子。您所能给予您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阅读《转基因赌局》这本书,您会获得无可估量的知识,它将伴随您的孩子一生。” —— 罗宾?奥布赖恩 (Robyn O’Brien),“过敏症孩子”(AllergyKids)的创始人
作者: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编委会编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2012
简介: 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建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承办的大型音乐活动,不仅成为一年一度金秋时节北京最富有魅力的文化盛事,也跻身于全球知名音乐节之列。作为创建者,指挥家余隆担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北京国际音乐节广泛邀请国内外音乐家和表演团体参加,包括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洛林-马泽尔、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西蒙拉特尔、郎朗、马友友以及柏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英国广播公司(BBC)交响乐团、威尼斯凤凰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等。 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演的中外杰作蔚为大观。最引人瞩目的包括作为2002年第五届开幕式由余隆指挥近千名音乐家举行古斯塔夫·马勒第八(干人)交响曲的历史性中国酋演,2005年第八届完整上演理查德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完成该剧问世1 29年后首次中国大陆酋演,此届音乐节还邀请柏林爱乐乐团于首次访华25年后再度莅临北京。2010年,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剧院联合委约、由周龙作曲并荣获201 1年第95届普利策音乐大奖的歌剧《白蛇传》亚洲首演等。 北京国际音乐节始终致力于对音乐新作的积极倡导,向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菲利普-格拉斯、郭文景、谭盾、陈银淑、霍华德·肖、叶小纲、周龙等作曲家委约创作。北京国际音乐节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力推中国概念,曾制作上演交响京剧、交响评剧和昆曲等,为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搭建了优秀的平台。 北京国际音乐节对音乐普及、教育和公益活动给予高度重视,每届音乐节均举办专门面向儿童、青少年听众的免费音乐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大师班和音乐讲座。
作者: 朱莉娅·博伊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6年10月
简介:
这是片方圆不到一平方英里的区域,离紫禁城不远,紧挨着北京内城的东南角。从1900年一直到1949年,它曾是外墙高筑、戒备森严的外交飞地,坐落着使馆、兵营、教堂、银行、邮局、医院,居住着在北京的大部分外国人。
在这些外国人中,大部分是外交人员,也有传教士、记者、医生、教师、艺术家和流亡者。他们延续着自己一贯的生活方式,自视高人一等,经常对墙外的中国评头论足。而在北京不断上演的近现代史大戏中,他们也成为亲历者与观察者。
为了回溯20世纪前50年的时光,本书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引用了大量资料,包括文件、书信、著作与私人日记。记录者中不乏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外交家蓝浦生、法国作家圣琼·佩斯、美国将军史迪威这样的名人。
本书为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以及中国本身绘制了一幅幅令人炫目的肖像画,宛如从来无人讲述过的一个情感交织又扑朔迷离的故事。
东交民巷历史简介:
今日东交民巷昔日称江米巷,*早是位于元大都南城外的一条东西向街巷,明代被圈入城内。明代在中轴线上建有棋盘街(位于正阳门内),江米巷被截为东、西两段。东段称东江米巷,西段称西江米巷。东江米巷因位于皇城东南,临近明、清两代六部衙署,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礼部” 和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进京朝见皇帝的“会同馆”在这条街西边,因此,在这条街上经常可以见到外国使节。因“江米” 与“交民” 谐音,“交民” 更
突出了这条街的特色,“东江米巷”名称逐渐被“东交民巷”名称所代替。
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以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依照“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款,英国率先在东交民巷梁公府基址上建立了*个公使馆。然后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也先后建立了使馆。
1900年发生庚子事变,后依照《辛丑条约》的规定,使馆区内禁止中国人居住,而由各国自行管理并防守。东交民巷终于变成了“国中之国”。
经历过“一战”的胜利、民国的建立、民国迁都南京和日本的占领,直至新中国成立,政府才*终收回了整个东交民巷的管理权。
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经规划复建后,目前已成为北京市*的一片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
作者: (英)约翰·W.马林斯, (美)奥维尔·C.小沃克, (美)哈珀·W.小博伊德著
简介: 本书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只讲营销观念和现象描述的书籍,而是一本着重于营销操作策略、技能和方法的教材。通过对实例的解释以及对经典营销理论的务实性阐释,本书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导向。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的最新力作,实践与理论的完美融合; 欧美顶级商学院营销学者通力合作的结晶; 操作性极强的营销学教材; 最新营销理念的全景式展现; 最新企业营销实践案例的真实解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生及各类职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或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营销学课程的通用教材。本书对各类企业的营销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亦可作为各类培训教材。
Bringing learning to life:the reggio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作者: 路易丝·博伊德·卡德威尔(Louise Boyd Cadwell)著;刘鲲,刘一汀翻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通过路易丝·博伊德·卡德威尔的写实性描述,让读者随处领略到这本书的主题——惊奇。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们给他们的课堂及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一个新鲜的、前所未有的视角。我们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及我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都与这种惊奇密切相关。我们因接触外物而感到惊奇的能力为我们开启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同时也为我们带来寻求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和诗意。这本书里贯穿始终的信息和体验正是这种敬畏和惊奇。 这本书处处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在每一处理解、每一个发现、每一项创造出现的时候,作者的情感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在你阅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的是每当成人和孩子在一起发现了思考、建设和创造的美的时候所体验到的那种共同情感。这本书中多次记录了集体协作的能力以及倾听他人的说理、感受和情感的能力,这再一次表明,利他主义不仅仅是某种情境下的产物,而完全是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自然表现方式,人们必须共同学习它。
作者: 祖宾·梅塔著;邱思婷译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简介: 《我生命的乐章――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首部自传》:祖宾?梅塔 ,国人最熟悉的世界顶尖级指挥大师,扬名国际乐坛五十余载,四次执棒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尼基什指环、维也纳爱乐乐团名誉指环以及印度 、意大利、法国颁授的勋衔等无数殊荣,持拉维夫市名誉市民,在好莱坞 星光大道接受授星仪式,与张艺谋合作世纪之作――紫禁城版《图兰朵》 ,最先促成了三大男高音的合唱,对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多有提携……他 已七十高龄,仍活跃在国际乐坛。 在《我生命的乐章――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首部自传》中,艺术大 师首次披露他的人生哲学,音乐世界、个人感情,他和巴伦博伊姆及伊扎 克?帕尔曼之间的真挚友谊,他对以色列承诺背后的故事,他精彩人生背 后的秘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为爱好音乐和向往艺术的人们讲述无穷的奥秘。
作者: (英)戴伦·J.蒂莫西,(英)斯蒂芬·W.博伊德著;程尽能主译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 《遗产旅游》以多元化的视角探讨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遗产旅游的特征及开发与保护机制,阐释了政治、权力、文化等因素对遗产真实性的影响。《遗产旅游》既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或三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书,同时,对从事旅游经济、旅游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旅游行业管理人士而言,也可开阔思路,丰富对遗产旅游的认识。 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遗产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学者及管理者深入全面地了解该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关注的要点。本书中的资料来自于我们的研究实践、个人经历、二手数据以及此前发表过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有助于激发人们开展有关遗产旅游的本质、范围及增长趋势的讨论。
作者: (美)丹尼斯·博伊德(Denise Boyd),(美)海伦·比(Helen Bee)著;范翠英等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 《发展心理学(孩子的成长)》(作者海伦·比//丹尼斯·博伊德)可以作为高校心理学的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一本普及读物。本书共15章,包含五部分,依次为:理论背景(第1~3章)、婴幼儿期(第4~6章)、儿童早期(第7~9章)、童年中期(第10—12章)和青春期(第13~15章)。全书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体例完备,层次清楚,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脉络:以年龄阶段以及国际上流行的生理、认知和情绪三大领域作为主线贯穿全书,完整地揭示了儿童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交互影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及理论的前沿性。同时,本教材的编排也很有特点,形式丰富多样,让读者兴趣浓厚、爱不释手。
作者: (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著;杨德友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从多角度考察了怀旧这种社会现象。第一部从波德莱尔的意象、 本雅明的“历史的天使”讲到好莱坞的恐龙和虚拟空间,追述怀旧从十七 世纪的“疑病”演变为不可医治的现代症状的历史。第二部着眼于城市和 后共产主义的记忆,描写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柏林的变迁以及东西欧的关 系。第三部写流亡者想象中的家园,包括移民美国的俄国作家纳博科夫、 诗人布罗茨基、艺术家卡巴科夫等。各种形式的怀旧反映出多元意识形态 与文化传统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复杂碰撞。作者提出主要有两类怀旧 :修复型的怀旧试图超历史地重建失去的家园;反思型怀旧则关注人类怀 想和归属的模糊涵义,不避讳现代性的种种矛盾。
简介: 克里斯廷·博伊斯罗伯特、亚历山德拉·斯杰帕 诺夫、吴桑硕、休伯·勒列菲尔德编*的《确保全球 食品安全--探索全球协调(精)》是由来自国际学术界 、企业界和监管部门的三十多位*名食品科学家或食 品安全专家合*的、着眼于协调全球食品安全的佳作 。 本书介绍了各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如何协调 全球食品安全法规和立法提出了对策和倡议。本书讨 论了食品、食品配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风险 评估方法,还研究论述了食品污染和检测、食品毒理 及添加剂、食品营养与安全等确保食品安全的科学问 题。 本书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高年级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食品质量与安全监 管人员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6月
简介:海量数据正在向我们袭来,你所在的企业准备好迎接这一挑战了吗?如何找出优质客户名单?如何防止特定的客户群体流失?针对哪些客户开展促销活动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如何利用大数据和小数据,以商业人士和数据专家都能理解和认同的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理查德·博伊尔拥有近30年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经验,他将数据挖掘的过程归纳为四个清晰的步骤,分别是锁定商业问题或挑战、建立分析文件、运用正确的工具和技术,以及执行与跟踪。本书围绕这四个步骤,介绍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方法、工具、技巧、陷阱以及颇有启发性的真实案例。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各类读者优化数据挖掘方案,提高投资回报率,并获得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优势。
作者: 威廉·博伊斯(William Boyes),迈克尔·梅尔文(Michael Melvin)著;曹辉,吕殿平,刘临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威廉?博伊斯和迈克尔?梅尔文编著的《经济学原理(第4版)》涵盖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在内容上并不集中考察正式的经济理 论,而是强调与应用和政策相关的问题。《经济学原理(第4版)》是一本经 济学入门教材,读者只需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即可阅读,《经济学原理(第4 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于真实世界的分析框架。《经济学原理(第4版)》采用了大量 真实世界的例证来对经济概念进行说明,阐明经济分析在解释日常事件中的 价值。 第二,注重国际视角的分析,《经济学原理(第4版)》紧密结合当代社 会的发展实际,从全球化视角对经济学的传统基础知识展开讨论。 第三,强调时代特色。《经济学原理(第4版)》引用的案例和例证大多 以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尤其是经济观察和全球商业观察专栏中的大量 参考资料更是着力展现当今经济发展的动态图景。 第四,注重易读性。《经济学原理(第4版)》每章开始都用一个小的案 例作为导入,引出本章所要讨论的问题;每章末尾都配有学习指南,包括关 键术语搭配、快速测查式测验、练习题和难题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本章内 容。
Groβen Medikamente:Forscher und ihre Entdeckungen schenken uns Leben
作者: (德)恩斯特·博伊姆勒(Ernst Baumler)著;张荣昌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拜耳、沙默东、贝林、赫希斯特等28家世界知名制药企业的经典范例,数位诺贝尔获得者、10多位享有盛誉的医药学家的珍贵回忆。近代以来最著名药物艰辛研制历程的丰满呈现,大制药公司紧闭着大门慢慢敞开,挫折与希望、竞争与合作、严酷与人情味……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本书描写了在许多实验室和诊所里进行的人类与疾病所作的这场坚忍不拔的斗争,尽管这些进展尤其是对相关人员来说,来得令人难熬地慢。许多药物的命运恰恰是在“药物设计”时取决于对疾病过程的详细了解,因此花钱很多的基础研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大学的和工业界的研究机构必须在这方面超越一切界限,更紧密地合作。 本书描述了近代医药史上最著名药物的产生,以及成功研制这些药物的研究人员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不断出现的、令人恐惧的疾病,人类战胜病魔的愿望与努力,攻克难关中面对的种种阻力,构成了该书的基调。它罗列了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疾病,显现了近现代大制药集团紧紧关闭着的大门后面的秘密和研究人员之间扣人心弦的竞争,由此勾勒出医学责任和医学道德之种种重大问题。 它不仅是一本生动的科普著作,还是一本优秀的更多>>
An 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 (美)彼得 P.罗杰斯(Peter P. Rogers),(美)卡济 F.贾拉勒(Kazi F. Jalal),(美)约翰 A.博伊德(John A. Boyd)著;郝吉明,邢佳,陈莹译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简介: 本书介绍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题,包括脱贫的方法及关系、环境 政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政策及市场失灵、管理、参与、非自愿移 民、灾害管理等。书中也提出了基于经济增长、分配效率及人口增长的脱贫 策略,其中关注了包括补助金合理利用下的经济增长,通过参与过程及扶贫 法律体系而改善的分配效率,性别敏感制度和妇女意愿下的人口增长等核心 方面,将社会层面的许多因素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将环境及社会更紧密 结合起来。书中同样涉及消费、生产及分配这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决定因素 ,关注的焦点是新的产业革命。另外本书设立单独章节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指 标及趋势,环境管理相关的政策,以及机制和法律,社会因素,经济学和自 然资源核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 书,也可供从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的人员参考。
作者: 张玉臣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简介: 《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主要内容:技术转移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在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重要手段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对落实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的主要内容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技术转移实践中存在的、令人困惑的两大现象:一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在引进技术实践中,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显然,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有着自身特定的规律和机理。通过对国际技术转移发展趋势的考察,我们进一步得到有益的启示:技术转移是基于特定创新体系上的系统过程。因而,我们有必要把技术转移置于技术创新体系之中,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第二章,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并不是各种创新要素的简单组合和集聚,其边界不限于一个国家的疆界、不限于特定制度作用的空间,也不限于基于技术谱系的产业技术链,而是基于技术知识和能力联系、促进技术知识产生、发展、转移和利用的社会经济网络。在对现有技术创新体系概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作者从新的视野对技术创新体系概念及结构进行了阐释。笔者认为:基于技术创新体系的技术转移,实质上是不同主体对知识属性及价值的认知与识别,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双方博弈,是在特定组织交易制度及经济支持体系下的资源配置抉择。第三章,在对技术转移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及基本特征,剖析了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主要机制,总结概括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第四章,将技术转移置于创新体系背景之下,研究了基于创新体系的技术知识流动过程以及技术转移体系,揭示了技术转移的相关主体、技术转移体系的结构、技术转移体系的自身运行机制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第五章,笔者认为,技术转移首先是知识的认知与拓展过程。鉴于知识自身属性对技术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在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属性分析构架基础上,考虑到技术知识,特别是产业技术知识已经出现的日益明显的系统化特征,对其分析构架的编码和抽象两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引入了知识体系化变量,构造了一个新的三维分析构架和知识转移系数概念,揭示了知识加工程度、扩散程度、体系化程度与技术知识转移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针对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转移和传递的特征,区分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通过技术能力系统兼容性的比较,对两种不同知识、在两个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传递和转移时的知识转移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六章,技术转移总是发生在创新体系的社会网络之中,创新体系的组织网络形态及联结程度对技术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笔者从技术知识转移需要较高成本、具有较强的主观选择特征出发,论证了以市场机制作为技术知识转移基础机制的必要性,从技术知识转移的动力基础、技术知识转移与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技术知识转移的激励制度。然后,针对创新族、创新链、创新网等创新体系的常见组织形式,分析了不同产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在技术知识转移上不同的规律,揭示了不同组织方式中技术知识转移的机理。最后,将技术转移方式视为不同的技术知识转移组织形式,通过不同技术转移方式下知识转移效率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技术转移方式下的技术知识转移机理。 第七章,笔者将技术转移视为一个经济过程,把技术知识转移交易视为一个经济博弈过程,研究了技术转移的经济价值实现和经济能力支持对技术转移的作用机理。首先,笔者把技术知识转移视为一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利用博弈论中的双方叫价拍卖模型,分析了影响技术交易成功率的因素,确定了技术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探讨了提高技术交易成功率的途径。其次,将技术知识转移交易视为一项投资活动,从投资收益角度出发,通过不同技术转移方式的投资收益比较,揭示了不同技术转移方式在达成技术交易时的机理;再次,研究了经济能力支持因素对技术知识转移的影响,通过偏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技术知识转移的关键经济能力支持因素,揭示了其作用机理。第八章,根据前边的研究成果,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二、《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的创新点 《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技术转移中的技术知识与能力综合概括为知识,将其置于以知识流动的范围为依据定义的创新体系之中,从创新体系的知识认知与拓展、组织构建与联结和经济价值实现与能力支持等三个维度出发,对技术转移的机理进行研究,更本质地反映了技术转移的特征。 第二,基于知识体系化对技术转移有重要影响的认识,对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属性分析构架进行了改造,将其分析构架中的编码和抽象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引入知识体系化变量,构造了一个新的三维分析构架和知识转移系数概念,揭示了知识加工程度、扩散程度、体系化程度与技术知识转移系数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构造知识转移系数、技术能力系统知识兼容与协同程度等概念,对两种不同知识、在两个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传递和转移时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三,从技术转移需要较高成本、具有较强的主观选择特征出发,论证了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市场结构等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将技术转移置于创新族、创新链、创新网等创新体系的具体组织形态中,分析了不同产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在技术转移上的行为规律特征。 第四,把技术转移视为一个经济博弈过程和投资活动,从博弈均衡和投资收益角度研究了技术转移的实现条件,探讨了提高技术转移成功率的途径。基于市场需求是影响技术转移重要变量的认识,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得出了大企业创新能力对技术转移有关键影响的结论,对推进实践中的技术转移有重要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Genetic roulette:the documented health risk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