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06 项 “张旗”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宁肯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01
简介:本书在网上连载引起轰动,还未出版就遭遇盗版。作者宁肯更是因此成为网上大受欢迎的作者。作品中有迷雾般的现实生活,有北京、秦岭、西藏、深圳等截然不同的地域生活,又有原始艺术、诗歌、地下音乐,被称为“一部前所未有的网上另类长篇小说”。阳光四射,马格戴着果丹的太阳镜,在房顶上叮叮当当。太阳镜架在马格鼻梁上,是果丹的主意,马格的样子十分可笑。他在安装铁桶的支架,司机丹增一早就送来了电钻,马格电钻的声音很大,惊动了前后排房的四邻,整个文化局都能听到这里的钻声。人们纷纷推开房门,翅首张望,不知果丹这儿在干什么。 黄明远与果丹住一排房,昨天他就发现了马格推了一自行车管子铁桶太阳能锡盘之类的东西进来,不知道马格要干什么,现在蜂钻惊动了他。文化局还从没出现过这么尖厉的声音。人们三三俩俩出来,神色严峻,果丹太过分了,闺屋藏盗不说,还要大张旗鼓过日子?局里是不是也应该管管了?成岩怎么这么窝囊废,就没点儿表示?这不像成岩的性格。他们又没结果,他又有什么办法。也有人从现实角度出发,这家伙儿会装太阳能热水器倒不错,回头我也雇他装一个,那可解决大问题了。 这家伙你别说有点儿绝的,能把果丹迷住不是简单人物;瞧着更多>>
作者: 采稷社设计工作室 编著
出版社: 2005-1-1
简介: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其性能优势、价格优势日渐显露,数码产品已经大张旗鼓地进入大众家庭,成为普及类消费产品。数码相机也正以其简便的使用方法,即拍、即得、即改的数字影像,数字暗房的处理特点吸引着更多的人,它让我们更轻而易举地记录下生活中美好的点滴。 本书以认识、了解数码人像摄影基础知识及后期处理技巧为主线,带领读者了解数码人像拍摄的技术和技巧,了解常见的“缺陷”照片的修饰对策、普通照片的艺术化处理。全书以由浅入深的手法,从拍摄构图、布光,到数码照片常用的修饰技法,再至数码照片高级应用、输出技巧结束,并辅以大量的实例,指导读者迈入数码人像摄影之门,同时加强对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技术的掌握。 本书既可作为掌握数码人像摄影的好帮手,又可以作为学习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参考书。
作者: 王仙法主编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1
简介: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乘风破浪地在知识经济的大海中前行。已经被列为社会发展因素首位的知识产权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威力伸展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商标、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密切关注,成为专家们研究对象。 过去,我们说商标是商品的标志。虽然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坚持同样的理论,但商标的真正含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商标的重要性在人们脑海里的分量已经完全不同了。消费者不仅是把商标看成是产品质量的标志,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作为企业,商标的质量关系到事业兴旺的大事,是企业经济实力的标志。 可以肯定,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将比20世纪发展得更快,人类的交流将更趋于频繁,人们的相互依存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企来要设计出一个好的创意,并从中产生出一个具有显著、独特风格、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商标,其先决条件就是懂得国际法规,了解品牌领域内的国际动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商标图案几十年花、鸟、虫、鱼小圈圈一统天下的陈旧格式,使我们的品牌能够和国际化发展潮流融为一体。 商标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和国际知识产权接轨,多年来我国已经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我国不但加入了国际上主要的知识产权协定和组织,而且大刀阔斧地修改了我国原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把使用了30多年的商品分类更改为尼斯协定国际分类。所有这一切都为我国的知识产权全面和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加入wto以后,为使我国的企业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不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知名商标,驰名商标。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有更多的企业家了解、熟悉、精通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必须培养出许许多多的知识产权专家去从事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工作。接轨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利用好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为祖国四个现代化服务。所以,大张旗鼓的宣传知识产权的作用,全面推广和普及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任务。
作者: 杨建国主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哲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讲哲学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如此。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不少高校哲学教师没有把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来做,而是感到这是一件棘手、麻烦、令人生畏而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的事情;与老师的这种感觉相呼应的是不少的高校大学生也把听哲学课作为一件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问题的原因当然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课程设置、讲授内容、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考试考核形式、社会大环境因素、学校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讲授形式和方法等因素。于是北京高校一些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师在北京高校哲学教育学会的组织下,在从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思考、探索及调研,由此形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应该说,进入新的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还不够适应,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的脱节问题。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由于其抽象思辨的性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吸引力,做到深入浅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004年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在肯定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存在着不容忽视、无法回避的问题。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这给我们高校马列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列主义,理直气壮地相信马列主义,又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用信念征服学生,用智慧吸引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作为公共必修课,不是要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而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正确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师,就应当不断地在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在如何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多做教学研究,多做教改思考。 首先,讲授哲学课的过程应该是在追求真理中享受智慧的过程。在古希腊,哲学的原初含义就是爱智慧,而爱的本义就是一种“卷入”,是一种饱含情感的状态,不是一种冷漠的态度。古希腊人认为,对普遍理念、宇宙法则也应有一种情感的卷入,这才是真正的爱智慧。后来哲学史的演变把哲学的这层意思弄得越来越淡了。哲学作为一门爱智慧的学说首先应是活生生的。爱智慧意味着从事哲学者要立足于活生生的生活与活生生的心灵。我们当代人一谈起哲学就习惯于炫耀庞杂的哲学知识,动辄康德黑格尔拉康萨特等。事实上,懂哲学的人未必一定要对这些人的学说了如指掌。而那些没有或不想束缚于系统性哲学知识之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多的哲学智慧。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就把哲学称之为高雅的音乐。这就突出了哲学的感性色彩。一个历经人生磨难而又不屈服于生活重压之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极有哲学感,而他们讲出的话通常比一个学院里的哲学学究更具有哲学震撼力。系统化专业化的哲学知识不是哲学的最最核心要素。哲学要做的是抓住事物的根基:自然的根基、生命的根基、精神的根基等,而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并不非要通过哲学经典的中介,有时哲学经典还会使从事哲学者迷失方向。哲学应该对着更为广阔更加丰厚的生活开放,对着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心灵开放。中国古代的禅宗不能说没有哲学感吧?它就强调“直指人心”的方法。 依此所得到的佛学成果并不比整日埋首于佛经所得到的少。而且就实际的流传来看,那些生动的禅语似乎比关于所谓的佛的学问影响力更大。在西方信仰世界里流行的所谓人与神的直接沟通,也可以很好地启示哲学的思路:每个人都可以是很好的哲学家,只要他愿意与自然、生命与精神的根基进行真诚自发的沟通。 哲学是“爱智慧”,同时它也是对智慧的追求,“也许真理并不存在于某个地方,而只存在于对于真理不断追求的过程之中,也许哲学的真理并不存在于某个哲学论点之中,而只存在于对某个哲学论点的思考和论证的过程之中。”“爱智慧”的学问不是固定、封闭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无人质疑,循古守旧便是对智慧的损害。哲学的智慧在于寻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哲学就是在路途中。哲学的价值在于它开启人们的思路,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于它的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它就是在“检查”以往哲学“疑团”的过程中,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而诞生的,因此,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真理、享受智慧的过程。结论是简单的,过程是复杂的、深刻的,深知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结论。 其次,哲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爱。从哲学的起初的源头来看,哲学本身的要素之一就是爱。没有爱的色彩的哲学是可疑的;没有爱的色彩的哲学是一种变了形的哲学。我们几乎总能从好的哲学中看出爱的色彩:对大自然奥秘的卷入,对人生世事的无尽的探求,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迷恋以及对美好艺术的情感偏爱等。对普遍智慧的这种爱中包含着精神沉思的自发性。哲学不单是头脑的产物,不单是现代科学的副产品,不单是一种纯理智的产物,也不单是一种思维方法。现代哲学家强调了理智方法的一面,而忽略了哲学的更为原初的含义:爱。这种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是一种情感的深沉状态。对事物更为本原的追寻,对个性之中的普遍意义的渴求,对万事万物变化背后的恒定性的向往与憧憬等等。没有这种对待对象的态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发生,可能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所谓爱智慧的发生,也就不会出现真正有生机有价值的哲学。现代哲学的面貌过于枯燥过于僵硬,其根源之一就是因为缺少对智慧的这种发自心灵的热爱。 第三,要从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发展着的,而不是僵滞、不变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远是面向社会实践,它随着现实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这是因为: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开放的。它并不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完成的、封闭的理论体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展开、完善,才有巨大的生命力,也正是在开放的实践中才能使其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因此哲学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形式。这样,哲学理论才能保持一种连续性,前代哲人所创造的成果,为后代哲人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吸收,形成相对的哲学定势和思维模式,集中时代的精神,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实践基础上去创造新的哲学成果。所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的原则,也正意味着它的开放性,因此,才有后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就是集中了时代的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融入了新的内容。2、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理论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产物。它反映着时代的灵魂和一定时代的人与世界的关系。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在其基础上创建的哲学理论也不尽相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资本主义步入工业化,无产阶级迫切地需要革命理论为指导的情况下产生的。列宁的哲学理论是在战争与革命的背景下,根据俄国的实际,继承、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凝炼确立了毛泽东思想。而今,邓小平更具有批判性的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反思,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它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地创建了邓小平理论。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又都是各自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哲学理论的个性,它们的根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 第四,要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和观点都并非单纯来自哲学本身,而与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联系。哲学以抽象的形式,反映着时代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问题,表达着时代精神的本质特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革后的中国,呼唤改革、走向开放时代精神的深刻表达。这表明:保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的思想。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生存、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内在关联,体会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人类社会的公正与进步等共产主义理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而这一切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底蕴最具现实意义的方面。同时,与现实生活实践及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葆青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在哲学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述的“困境”,要不断地探讨并制定出教学改革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具体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那些矛盾。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他们身边,并且是给他们以大智慧和训练其创造性思维的学问,是丰富的、生动的,又赋予思想性和方法论的学问,而不是呆板的、僵滞的条条。还可以不断增加教学实践的环节,拓展学生的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适应时代,就必须与时俱进,除经常走出课堂搞社会实践教学外,恐怕更应该把“实践”引进课堂,把“实践”引进课堂的教学必须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讲授。社会热点问题历来是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是社会实际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他们希望有人能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或令人信服的回答,并能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途径。有些学生干脆直截了当地向老师提出,希望用他们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分析、解答这些热点问题,要求体现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问题进课堂,强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真正体现了理论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教学原则,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对话的机会。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疑释惑作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五,要从开放的哲学体系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上不要过分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不要迷信原有的体系,要搞有针对性的开放式专题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中学政治理论课教材,基本是一个教学模式,前苏联的那套框架。当对大学“哲学”的思维厚度和人文情怀满怀希望的学生接受的仍是中学那套似曾相识的程式化说教,他从哪里体味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教条主义的体系,陈旧的思维方式,使原本极具科学性的理论程式化,程式化的教学使师生的思维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程式化必然导致知识的无活力化。知识的无活力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现在的教学很多丧失针对性,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师为了与大纲一致完成教学任务,必然会面面俱到,实效性也就难以体现。 其次,让“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内核,改变让事实服从道理的恶劣学风,这是提升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以“问题”为契机、以实为本的教学必然会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使之更鲜活的融入现实,也才可能有效地指导现实。问题是压力,也是机遇。面对问题,迎刃而解,从中磨砺我们的思维,有可能引发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一定不要急功近利,要了解、尊重教育对象,以学生为本;教学方法千万不要僵化,要善于调动一切文化资源和现实资源去诠释、体现该学科的时代价值,一定要打动人、吸引人,才可能“伺机”引导人、帮助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有活力,就决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回到源头,其教学才可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然,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是讲授方法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我们很多哲学老师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思考、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这本论文集的主要内容以求教于同行。本书的出版离不开北京高校哲学学会解战元会长、林娅副会长的精心组织和热诚支持,离不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辛勤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 刘海峰,夏莉编著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
简介:《你不笨为什么没有野心》主要内容:“野心”本是一贬义词,而《你不笨为什么没有野心》却大张旗鼓地呼吁要“引爆野心”!其主旨就是在于鼓励青年人树立“生当作人杰”的远大志向,敢于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放手一搏。 《你不笨为什么没有野心》从克服自卑心理入手,列举了古今中外众多成功者的事例,为广大不甘平淡人生、欲有一番作为的青年读者细致地介绍了培养野心、规划人生的种种策略和手段。大量的心理学、成功学的知识道德蕴含其中,更使人读后受益匪浅。
作者: 沧海满月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埃德加胡佛,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罪恶斗士”。本书以一手的资料,
客观、真实、详尽地记录了胡佛叱咤风云的一生,为你揭开在历史的迷雾中若隐若现的一代
联邦调查局特工王的真实面目,从中你可以了解到胡佛如何掌握美国生杀大权、屹立美国权
力dian峰不倒,以及鲜为人知的联邦调查局内幕和一段风云变幻的20世纪美国史。
【目录】
*章 平凡的出身,不平凡的起点
普通人家诞生的孩子 / 003
聪慧少年埃德加 / 006
主日学校的虔诚教师 / 009
高级中学的优等生 / 012
机智强悍的辩论高手 / 015
军训队里的模范连长 / 017
第二章 初出茅庐的调查局特工
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涯 / 023
*次走进司法部 / 025
司法部里的“特工” / 027
侨务工作如鱼得水 / 028
司法部官场再上台阶 / 031
在爆炸声中走向联邦调查局 / 033
雄心勃勃的司法部部长助理 / 036
一代政治新星冉冉升起 / 039
第三章 为联邦调查局而生,为联邦调查局而活
升任调查局助理局长 / 045
辗转于社交和家庭之间 / 047
毛头小伙入主调查局 / 049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051
让联邦调查局改头换面 / 053
科学管理大行其道 / 055
训练特工显身手 / 058
胡佛时代的来临 / 061
第四章 伟大的斗士,伟大的偶像
改朝换代的契机 / 067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英雄” / 070
打击犯罪不遗余力 / 072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 075
捕获“一号公敌” / 079
飞行英雄独生子遭绑架 / 083
犯罪问题的*权威 / 086
新总统起用老局长 / 090
介入爱德华夫妇间谍案 / 093
美国的“盖世太保” / 097
窃听电话无孔不入 / 100
珍珠港风云 / 102
罗斯福的致命任命 / 104
个人情绪导致一场国家大灾难 / 106
第五章 掌控了秘密,就掌控了总统
罗斯福离不开埃德加 / 113
胡佛离不开罗斯福 / 115
杜鲁门不喜欢“盖世太保” / 117
与杜鲁门斗法 / 120
与艾森豪威尔的和谐共处 / 123
与肯尼迪*次交手 / 127
牢牢抓住肯尼迪的小辫子 / 129
尼克松的同盟 / 132
阻挠基辛格窃听计划 / 135
第六章 谁与争锋——时代舞台上的纵横捭阖
与媒体大众亲密拥抱 / 141
屡试不爽的“笨方法” / 142
拿手好戏——收集国会“黑材料” / 145
大张旗鼓地插手犯罪领域 / 146
秘密档案控于一手 / 149
该出手时就出手 / 150
老虎的屁股也敢摸 / 153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156
第七章 *权力!*服从!
终生不改歧视眼光 / 163
高压而苛刻的管理 / 165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 167
严格挑选“精英分子” / 169
淘汰率极高的训练 / 171
大力培植亲信和死忠 / 173
特工也是宣传品 / 175
往自己脸上贴金 / 179
拉大旗做虎皮 / 181
不合己意的人是什么下场 / 185
枪打出头鸟 / 187
第八章 魅影重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滑稽的闹剧——驱逐卓别林 / 195
1421页调查档案——监视爱因斯坦 / 198
欲加之罪——开除“替罪羊”外交官 / 201
共谋者——是谁让梦露死不瞑目 / 206
守口如瓶——谁刺杀了肯尼迪 / 210
欲盖弥彰——马丁·路德·金之死 / 219
第九章 多重面孔下的英雄本色
帝王般的豪华生活 / 229
大肆搜刮为哪般 / 233
发誓一辈子不结婚之谜 / 236
事业比婚姻更重要 / 239
局长大人的风流韵事 / 240
满城风雨的同性恋丑闻 / 244
令人瞠目结舌的派对 / 249
情报头子栽在黑手党手中 / 253
第十章 *后的岁月,*后的奋斗
调查局内讧四起 / 261
陷入众叛亲离的处境 / 262
与尼克松走向分裂 / 266
调查局还是我胡佛的天下 / 269
“英雄”驾鹤西游去 / 271
是非功过,盖棺何以论定 / 274
附录一 埃德加·胡佛大事年表 / 278
附录二 埃德加·胡佛一生获得的荣誉 / 280
附录三 联邦调查局百年简史 / 281
附录四 联邦调查局调查方法 / 284
附录五 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 / 287
【免费在线读】
聪慧少年埃德加
从埃德加幼年的照片看来,他是个有点忧郁的孩子,总是偎依在父母的身边。1901年,他6岁开始上学。那时,西奥多·罗斯福即将成为总统。埃德加从上学一开始,就是个聪慧的学生。他在一年级的平均分数是93.8。从三年级到八年级,他的数学、代数、文法、语言、书法、阅读、历史等都是“优”或“良”。
埃德加在日记里写道:“1901年9月,我6岁进布伦特学校一年级读书,平均分93.8。三年级第二学期,我名列全班*,平均分数为96。三年级全学年,我考试名列*,平均分数为95.8。在1909年6月,我14岁那年从该校毕业。我从未留级,品行优良,在每个年级都有很高的威信。除七年级外,我每年都在布伦特上学。我七年级时在华莱克上学,八年级时又转到中区高级中学。我*好的班级老师是八年级的多尔顿小姐,她是个杰出的女人,从道德上培养了我。此外,七年级的老师斯诺登小姐从智力上培养了我,四年级的老师欣克尔小姐培养了我的纪律和智力。五年级*学期,我考试名列*,平均分数为93.8。”
1906年,埃德加的哥哥狄克26岁,在他的轮船检查公司的工作上和个人生活上(他27岁时结婚)都面临一个重要阶段。但他还是尽力找出时间帮助他11岁的弟弟编辑一份社区小报,即每期两页的《每周评论》。编辑埃德加·胡佛以每份售价1美分的价格售给家里人和邻居们。埃德加自任印刷商,狄克的身份是本报的“打字员”,他要将弟弟收集来的笑话、邻里的闲谈碎语以及编造的广告等统统打印出来。复制小报是采用活版印刷,即当时政府机构办公室里复制文件的一般方法。很可能是狄克让埃德加到他轮船检查公司的办公室里印刷的。
小埃德加不仅是个观察员和记者,他还很活跃,性格开朗,兴趣多变,一旦对什么发生了兴趣,就热心地去干。当然,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读书。1909年,他在一所公立学校布伦特小学就读。他的小学阶段几乎全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七年级时转到华莱克学校(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和第七街的东区高级中学处),这大概是因为布伦特小学的学生过多了。当时像现在一样,这是学生转学*普遍的理由。
布伦特的课程要求严格,如,八年级学生要学代数学,给学生挑选的文学教材是为了保证学生们熟悉美国的流行古典作品,并对欧洲文学有个粗浅的了解,其中必读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希腊神话集》,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颂歌》,等等。在这里,学生们每天课前都要进行祷告,《圣经》是每日的必修课。学校为了教育学生们成为好公民,叫他们了解古代传奇、圣徒的话以及使西方文明世界居世界领导地位的科学奇迹。在布伦特对限定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加以贯通并能在作业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
埃德加读书时期的华盛顿公立学校,注重公民身份和纪律(直到1913年还有体罚)。学校要求学生衣着正规,男孩子穿短上衣,打领带,低年级学生穿灯笼裤,高年级学生穿长裤,女孩子穿女服或裙子配宽大短外套。学生的服装是如此统一,从他们在教室里照的照片上看,好像都穿着制服。布伦特小学在另一个方面也很统一,由于当时学校实行种族隔离,所以该校只有白人学生。
埃德加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课余时间,或者自己玩耍,或者参加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他在1908年至1910年的日记中写道:“去了木匠铺,我做了一个相框,威廉帮忙。忙了好一阵子。”他14岁时开始在全市到处考察。1909年7月间,莱特兄弟在阿灵顿的迈尔斯堡试图创一项飞行纪录。埃德加花了三天时间等着看这次飞行。他在7月30日写道,“去了阿灵顿的迈尔斯堡。莱特兄弟去亚历山大来回用了14.2分钟,(我是)旁观者中*个同奥维尔握手的人。”当然,他还继续着他对市内许多施工现场的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步行去新联合会。所有的小路都走过了,但西区尚未开放。没有铺路面,不准行驶汽车,设了四个路障。参众议院大厦即将竣工。”
埃德加阅读当时的流行书籍,并在日记中提到过几本。“白天在阅读文学书籍”“翻阅读杂志”,“读了一点《朱达·伊斯卡里奥特的福音》,一本了不起的书”,“上午休息,下午读《环形楼梯》。”同时,他还帮助母亲在花园里干活,帮她贮存花园的产品。他喜欢记录天气的变化,有时他使用南方用语,不说“降雪”,而说“雪降在那里”。
埃德加很喜欢帮人从附近市场运送食品杂货,因此得了一个“神行太保”的绰号,而且,还有小费可拿。他后来回忆道,“我开始挣钱了。我12岁时开始运送杂货,那时市场还没有雇人送货。但我发现如果有人站在商店门外,手提重货的顾客很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忙,并且很感激地付给小费。我*次帮别人时,便提着两只箱子走了两英里,因而得了10美分的小费。我发现干得越快,钱就挣得越多。所以,我经常跑去跑回。由于每天放学后跑到市场和每星期六从早7点至晚7点都等在东区市场外面,我平均每天可以挣到两块钱。当时这笔钱可以赎回一个国王了。”在他的日记里记载了很多朋友的名字,包括男孩和女孩,还记载着一些非正式拜访和带有20世纪风格的正式“看望”的事。每逢节日,他就给家人和朋友们寄出明信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埃德加对新闻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有关犯罪和灾难的新闻。“据报,西西里死亡人数约为20万,财产损失为十几亿美元。多尔顿小姐(我的八年级老师)预言,今天11时16分时在亚洲东部和沿海岛屿将有地震。” “人们被杀死在参议院大楼里。”“谋杀贝勒·埃尔默斯的凶手艾本博士被苏格兰巡官迪龙在蒙特罗斯附近抓获。”他所记载的事情一定是引起了家人的注意,因为他们开始屡屡在信中提到一些重要案件。他母亲写道,“对艾伦斯的审判一定很有趣。我从报上看到已经在得梅因抓到了他们一伙中的*后一个。我想他们并不像报纸上描写的那样坏。”
埃德加遇事警觉,对他看到的和所做的事都研究一番它的重要性和利害。在关心并溺爱他的父母、哥哥姐姐的保护下,他很早就对自己的看法和能力深信不疑。他想当然地认为他的意见和言论对他和别人都同样有趣。他重视客观事实,而不是他本人情绪上的反应。他的简短笔记有注意细节、一丝不苟的特点,而且能注重别人的意见。由于他依靠家里人而不是依靠朋友,并一直同长辈在一起,所以从小做事就像个大人。埃德加很小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感,尽管他的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感情很深。父母和兄长的关心爱护给了他自信和首创精神,但也使他担心怎样才不辜负他们对自己的极高期望——也是他自己的极高期望。
作者: 张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8年04月
简介:
乒乓球运动是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力,大学生作为乒乓球运动比较热衷的群体,对乒乓球的热爱程度更是其他群体所不能及的。《高校乒乓球运动项目技术解析与科学训练应用研究》对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健康的关系、主要动作的解析、技术和战术的实际应用和训练、乒乓球运动的组织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能够很好地帮助广大读者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进而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
作者: 张旗[等]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张旗编著的《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类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共 分六章,第一章对包装设计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介绍了包装设计等的方法 ,第三章介绍了包装容器造型的基本概念及设计分类,第四章介绍了包装 的造型与结构的设计,第五章介绍了包装的视觉设计,第六章介绍了包装 的印刷工艺。 《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类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既可以作为普 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教材,也可用作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是一本专业性强 、可读性强且非常实用的教材。
作者: 林强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这是一本文字不多却有丰厚内涵和震撼力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作者林强既是国内知名的摄影家,也是四川省资深的教育工作者。过去的十多年里,林强曾无数次走进四川西部的大凉山进行摄影采风,帮助山区学校建设(他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为学龄儿童建成了林川小学),也因此得以结识了本书的主人公——普格县的麻风病康复者钱智昌,并与他成为知己而帮扶他。钱智昌十二岁被发现身患麻风病,为了不传染别人,他选择进入大山深处与世隔绝独自生活,后来得到国家救治来到麻风病人聚居区麻风村,靠着自己的努力种地生活,还帮助了不少身边的人们。特别在十多年前他与林强结识后,更是对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现代世界的窗口,钱智昌不畏病痛不弃希望,自尊而又坚强的一生,彰显出高贵的品质,实现梦想的智慧,完美地体现了当前扶贫攻坚工程中倡导的“扶贫扶志”方向。本书中的叙述因其真实而令人动容、发人深省。作者写道:“现在那批麻风病人已经迈入了老年,有些已经过世了,再过二三十年,他们都将走过生命的终点,而“麻风病”这三个字也将从这片大陆上慢慢地消失,也许那时候没有人记得这批麻风病人,甚至没有人记得世上还有“麻风病”这一恶魔。可恰恰是这批麻风病人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围墙,用他们的爱为我们开辟了一片健康的土地。他们自愿走入深山老林,割舍掉亲人,拒绝爱人,拖着残肢顽强地活着。当他们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当麻风病随着老一辈人的记忆消散时,我还是想给后来的人留下一点认知。”这简单的初衷便是作者创作本书的目的,让更多的中国人能知道这一片被世界遗忘却又坚守爱与善念的村庄,不忘那些自立坚强的麻风病人为国人的幸福健康所做出的悲壮的牺牲。
【目录】
目录
1 前 言
5 给钱智昌的一封信
1 *章 天上的父亲
12 第二章 山洞里的往事
29 第三章 油 灯
45 第四章 嘴里吐出来的玉米
58 第五章 30 年的伴侣
71 第六章 生长在大凉山的藏狗——色嘎
81 第七章 生态猪、跑山鸡
93 第八章 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往事
107 第九章 48 年后的*次回家
117 第十章 6 万块钱的秘密
129 第十一章 *美的体育场
141 第十二章 一场特别的摄影展
153 第十三章 牢狱之灾
165 第十四章 初恋,一生的遗憾
177 第十五章 天安门前的钱智昌
191 第十六章 睡梦中的村庄
205 第十七章 麻风村的未来
219 后记一
227 后记二
【免费在线读】
*章 天上的父亲
钱智昌,1944年9月生,汉族,云南人,未婚。
1955年,钱智昌在云南巧家县崇溪乡南团小学上学。农村的小孩对
知识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对学校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使得年幼的钱智昌每
天都是兴奋的。黎明晨起,他就背着书包,揣着干粮,迎着朝阳和村里的
小伙伴一起去上学。尽管南团小学仅仅是村里自办的学校,只有几十个孩
子,两位乡村老师,两间砖瓦堆砌的教室,可是在钱智昌心中,这是世界
上*美的地方。这里有带墨香的课本,有笑容美好的老师,有打闹欢笑的
同学,还有广阔的村外世界。在这里,他背了“九九乘法表”,知道了
“狼的故事”,知晓了“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还学唱了《少年先锋队队
歌》。三年级的他,兴趣的大门刚刚打开,他带着憧憬和美好,对浩瀚的
知识宝藏探头探脑。
突然,有一天,学校的负责人很严肃地告诉他:“你被学校开除了!”
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砸在他的身上,他当时就懵了。他在学校里乖巧懂
事,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上课会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也愿意帮
助同学,为什么学校不要他了?老师告诉他,因为他身上长了一种斑疹,
可能是麻风病。是呀,他背上和手臂上长了很多红色的小点点,有时候还
有点痒,就像蚂蚁在爬。他并没有在意,痒了就用手挠挠,挠完了就不痒
了,他以为过几天就好了。可是现在老师告诉他,这是麻风病。他不知道
麻风病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这是一种恐怖的绝症,是要死人的。
他清楚地记得,6年前的那一幕。1949年初,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一天
上午,母亲把家里的孩子叫在了一起,说:“今天你们的父亲要升天了,
你们都要去看他*后一眼,送他*后一程。”母亲说完这句话,看也不看
他们一眼,就往外走。家里的大姐突然就哭了,跟着母亲跑了出去。年仅5岁的钱智昌并不知道升天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大姐为什么会哭,只能乖
乖地跟在哥哥姐姐后面。钱智昌的父亲叫钱开明,是一位乡村赤脚医生,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他们一共生养了6个孩子,钱智昌在家中排行
老三。
他们到了离学校不远处的一个空坝上,看到中间有几根粗壮的木头一
层横叠一层纵横交错搭成一个台子,上面堆了很厚的干树枝、枯树叶、稻
草、玉米秆等,整个柴火堆有一间房那么高。父亲就站在柴火堆旁边,看
到他们来了,挨个摸了摸孩子们的头,也不说话。陆陆续续有村民往这里
聚集,快到中午的时候,基本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他们没有拥挤,
没有喧哗,甚至招呼都不打,都静静地站在钱智昌他们一家人的身后和
两边。大人们表情都很凝重,小孩也不敢吵闹。现场静得让钱智昌有点害
怕,他伸手拉了拉妈妈的衣角,可是妈妈没有任何反应。他又抬头看了看
天,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片云。这时候村里的两个壮汉把钱
智昌的父亲用绳子捆在一个木板上,父亲看了看母亲和他的6个孩子,张
了张嘴,好像要说点什么,*终却什么都没说,缓缓地闭上了眼睛。钱智
昌看到这个场景以后,更加害怕,他哆嗦地躲在妈妈的身后,但还是倔强
地露出小脑袋盯着木板上的父亲。很快,又有几个壮汉加入,他们齐手把
钱智昌的父亲抬到了3米高的柴火堆上,父亲仰躺在上面,钱智昌都看不
到他。柴火堆的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洞,钱智昌看到村里的一个叔叔,手拿
着火把看向人群中的一位长者。长者点头示意以后,他就把火把伸进了洞
里,顿时柴火被点燃了,火苗顺势往上冒,柴堆哔剥燃烧着,火焰愈来愈
旺,把父亲包围在一片红光中。钱智昌看到柴火堆在晃荡,父亲在挣扎;
他还听到父亲在喊叫,可是听不清喊的什么。父亲的声音越来越小,渐渐地消逝在浓烟中,火势小了下去,浓浓的烟雾覆盖着整个天空,父亲走
了。母亲一只手把钱智昌抱在胸前,让他埋在自己的怀里;另一只手紧紧
地握着儿子的小手,钱智昌感觉有一丝疼痛。接着,他看到自己胸前的手
背湿了,母亲硕大的泪珠一颗一颗连串地砸在他的手背上,吧嗒吧嗒……5
岁的他,恐惧,懵懂,还有莫名的悲伤。周围的兄弟姐妹们都在哭泣,他
也跟着哭。火熄灭了,留下一堆残灰,空坝上的人慢慢地散了,钱智昌的
母亲走到灰烬前,拨拢了一些白灰包在随身带的包袱里,带着他们一起将
父亲的骨灰埋葬了。跪在父亲的坟前,母亲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走之
前是没有饿饭的,村里每家每户凑钱买了一头猪,让他吃了5天的猪肉。
你们的父亲得了麻风病,他是一个医生,知道得了这病只有死,不然就要
传染给其他人,他是自愿的。你们不要怪那位点火的人,他是村里抽签定
的,谁都不愿做这个事;你们也不要怪村里的保长,是他安排每家派人为
你父亲送行。”
父亲被活活烧死的那个场景一直牢牢地刻在钱智昌的心里,“麻风
病”这三个字也一直肆虐地在钱智昌的心里盘绕。但是他从来不对外人说
起,他甚至没有对自己的母亲提过。我跟钱智昌认识和交往了十多年,在
这十多年里,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其实,从认识他的那天起,我
就知道他的父亲是因为麻风病去世的,但是我一直不敢问他,也不敢打听
他父亲死的过程,甚至不敢在他的面前提起他父亲。我能猜测出那一定是
他心中的一道疤痕,不能随便揭。直到2014年9月的一天,我打电话告诉
他,我想在他父亲生日那天和他一起去祭奠,因为那一年正好是他父亲诞
辰100周年。
我在成都买了一些蜡烛、香和纸钱,开了两天的车到了他所在的凉山州普格县向阳乡森科洛村。见到我的时候,他异常激动,目光灼灼难掩心
中的期盼,连干裂的嘴角都扬了起来,笑意迅速在他沧桑的脸上晕开。第
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我们就带着蜡烛、香、纸钱和几个苹果出发。这
几个苹果是他前几天一个一个反复比对,精挑细选出来的,又红又大。钱
智昌拄着拐杖,却走得一点都不慢,甚至可以说“健步如飞”。一路上朝
阳洒在刚扬花的玉米林上,熠熠生辉;路边的野花争相开放,连空气都带
着淡淡的清香;偶尔几只山雀划过枝头,留下清脆的鸟鸣。这一切都让我
和钱智昌不那么忧伤。我们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村后头的山坡上
找到了一个火把场。这个火把场是全村的*点,是全村的风水宝地,村
民祈福拜祖都会来这里。
那天,火把场没有一个人,四下里静悄悄的,仿佛掉一根针都能听
到。我们找了一块风水好的位置,钱智昌用颤抖的“手”点上了香和蜡
烛,点燃了纸钱,直直地跪在地上,他说:“爸爸呀,明天是你100岁的生
日。今天,我同我的好朋友林强来祭拜你。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祭拜你,是
林强在成都专门为我买的香、蜡烛。你死的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事,只记得
你被火烧的时候,不停地挣扎和喊叫,那一定很痛,现在你在天上,不痛了
吧?12岁的时候,我又患了像你一样的病,今年,我都过了70岁了,能活到
现在要感谢新社会,感谢*,感谢共产党。爸爸呀,我一辈子没有成
家,没有给你传宗接代,对不起啰!”说完,他望着远方重重地叩了三个响
头,眼眶里也溢出了泪水。我一边录音,一边拍照,不知道怎么的,听着他
说的那些话,我的泪水也涌了出来。我不知道是他讲的那些话,让我身临其
境,还是我的心是和他相通的,此刻我也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与钱智昌的父亲同是在他们38岁的时候去世的。钱智昌的父亲是因患麻风病,怕传染给其他人,被活活烧死的;而我的父亲却是因为
不愿意当右派,自己上吊死的。他们踏上黄泉路的原因不一样,可是我想
他们走在路上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悲痛、绝望和不舍。
我的父亲叫林德成,1947年毕业于民国的金陵大学,曾在民国时期
的教育部任职。我的母亲叫陆齐民,在苏州长大,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先后就读于苏州幼城女校、振华女中,抗战时期她转学至四川成都华西协
合大学就读。那个时候她一心向往延安,也曾向外祖父提出要去延安。那
个年代,去延安的途中,国民党设有重重关卡,母亲知道要想如愿,必须
得到外祖父的同意;而且只要外祖父打招呼,就能去到延安。这里就不得
不提到我的外祖父,他是黄埔军校*期上校主任教官,也是当时围剿延
安的*指挥官胡宗南的老师。外祖父并没有答应母亲的请求,母亲也没
有去成延安。年轻气盛的母亲因为这件事情跟自己的父亲有了隔阂,母亲
一度对外祖父耿耿于怀。但是,母亲对延安的向往一直没有磨灭,所以新
中国成立前夕,母亲并没有跟随外祖父去台湾,而是和父亲一起留在了大
陆,留在了四川一个偏僻的小县城——资中县。
2016年大年刚过,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让我准备两张父亲的照片,
要放大一些。我突然想起过几天是父亲96岁的生日。星期天,我一大早起
来,带上照片和鲜花到我姐姐的家里,母亲现在跟姐姐住在一起。我把父
亲的照片贴在了母亲的房间里,96岁的母亲拄着拐棍,捧着一枝百合花,
久久地站在父亲的遗像前,一言不语。她在父亲的灵位前尽情地释放了自
己的回忆,摇头一笑。
58年前的今天,2月27日,天还没有亮,姑姑把4岁的我和2岁的妹妹叫
起,她右手抱着妹妹,左手牵着我,趁着月光拼了命地往乡下赶。十几公里路,她一步也不停留,好像后面有什么东西追着她一样。我不敢问,也
不敢哭,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姑姑这么恐惧,只能跌跌撞撞地跟着
姑姑赶到了乡下。这件事情我一直忘不了,后来隐隐约约猜测出姑姑慌张
的缘由,但是我不敢去询问母亲。因为在我50年的记忆里,母亲几乎不谈
外祖父和父亲。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人老了还是怀旧的原因,母亲经常
跟我聊起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她会给我讲她在苏州读书的趣事,在成都
读书时与父亲恋爱的场景,也告诉了我她与外祖父闹矛盾的这件事。也就
在50多年后的一天,我才从母亲那里得到证实,那一天我父亲出事了。
1957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反右运动”,到处都是“大字报”、“大
批斗”。那时候,右派的名额是有指标的,就资中县来说,指标分配得*
多的是学校。父亲当时在资中一中任高三的年级组组长,再加上外祖父的
这层“海外关系”,他被列入了右派的名单内。1958年2月20日,县上组
织老师进行开学前的集中学习,会上父亲得知开学后他不能再给孩子们上
课的消息后,好几天都不说话。就在2月27日的夜里,那天正是他38岁的
生日,吃完晚饭他跟母亲说,他很累,要上楼休息。母亲安顿好孩子们睡
觉,跟奶奶交代好开学后家里的安排后,上楼发现父亲悄悄地上吊了。父
亲临走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这样带着悲痛、尊严永别了他的母亲、妻
子和四个孩子。发现父亲上吊以后,母亲立刻报告了公安局,验尸后母亲
叫了几个平常交好的邻居连夜用门板把父亲抬到了县城东门外,找到了一
块荒地,偷偷地挖了一个坑,埋葬了。2月底的四川,天气阴冷,寒气侵
入骨缝中,让人瑟瑟发抖,但是母亲在父亲的坟墓前守了整整一夜。我不
知道那一夜,母亲想了些什么,有没有跟父亲说些什么,还是会后悔些什
么。第二天天一亮,她就去了学校,照常为学生上课。我问过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那一天是开学的*堂课”,停了一会儿,她又说“当
时心里很乱,而且又怕……”那时候我很小,只知道前一天还见到父亲,
第二天,就见不到父亲了。小时候,看到别的小孩有父亲带着他们去县上
看电影,给他们买零食和玩具,用自行车驮着他们上学,把他们架在脖子
上“骑大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自己的父亲。我偷偷地抱怨过“为什么
别的小孩都有父亲,我却没有”,“父亲为什么不要我们了”,可是我从
来不敢去问母亲,我知道母亲可能会不高兴。长大以后,我终于明白她为
什么不愿意提过去,她是不愿意回忆过去的艰辛。1960年困难时期,为
了让一家老小吃上红苕皮做的饼,她把她心爱的大衣、手表都卖了。“文
革”前,因为穿了父亲的一件棉袄,被认为她对右派有怀念之心,她遭到
了停课,喂了三年猪。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不允许她舔舐伤口,只能不断
地挥舞着双手,砍断心里的荆棘带着家人们朝前走。
我看见钱智昌用那双没有手指的“手”艰难地烧着纸钱,无意识地
过去同他一起烧。我在为他的父亲祭奠,心里也怀念着我的父亲。纸钱跳
跃的火光,红彤彤的苹果,暖烘烘的太阳,悠悠的檀香,一切都是那么静
谧而祥和。无论是钱智昌的父亲还是我的父亲,在天上看到现在的我们,
他们会高兴的,会骄傲的。得了麻风病的钱智昌还快乐地活着;我的大姐
当了中学校长;我的大哥和妹妹上了大学,做了医生;*像父亲的我当了
兵,立了功,得了很多奖,还在人民大会堂做过先进事迹报告。
越是接近生命的终点,60多年前的那一幕,越是清晰。对于72岁的钱
智昌来说,对于我96岁的母亲来说,那是跨越时光去接触的记忆,是一段
痛苦的旅程,但更是人生的回望,命运的关照,情感的偿还!第二章 山洞里的往事
12岁时,钱智昌被老师告知他患了麻风病。他离开了南团小学,不敢
回家,也不敢让母亲和兄弟姐妹知道。他怕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厄运为什
么会落到他的头上。他跑到村外一条河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到河岸上,
脑子里不断地浮现“父亲被烧死”的惨状。不知道坐了多久,母亲找到了
他,带他去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他患有麻风病。从医院回来后,他每天都
藏在家里,一步也不敢出门,他怕自己会像父亲那样被火烧死,或者被活
埋。那时候,政府已经有了预防和治疗麻风病的方法,可是人们对麻风病
的恐惧却深入骨髓。在有些地方仍是抱以“灭绝”处理的态度,把麻风病
人集体收容在深山或孤岛上,限制他们与外界联系,断粮、断交通,使之
自生自灭。在四川、云南等偏远山区,对待麻风病人更加残忍。在汉族地
区,他们可能会被活活烧死;在彝族地区,他们可能会被缝进牛皮中被活
活憋死。“活埋”、“烧活人”这些惨绝人寰的字眼时刻与麻风病挂着
钩,让人闻风丧胆。对于钱智昌来说,这种恐惧更加真实,它曾经就发生
在自己眼前,像一根冰锥直戳戳地立在心里。
钱智昌偷偷藏了点家里毒耗子的敌敌畏,准备了结此生。那天,他趁
着家里没有人,喝下了敌敌畏,所幸被他的母亲发现了。母亲背着他,连
夜把他送到医院里洗胃,将他抢救回来。母亲含着眼泪跟他说:“现在解
放了,是新社会了,不会再被火烧死了。再说,你才得这个病,有办法治
的,我们慢慢治。别怕!你走了,妈妈怎么办!”钱智昌就这样继续躲在
家里。
有一次在家门口碰到他上学时的小伙伴,他刚准备打招呼,小伙伴
们就急急忙忙跑开了,像躲瘟疫一样躲他。还有村民直接绕过他们家门口
走,害怕沾惹上病毒。没有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没有了敬爱的老师,没有了疼爱他的叔叔伯伯,身边只有妈妈能给他一丝安慰。“大家要烧死
他”、“妈妈不要他了”、“妈妈被他传染了”,钱智昌每天都活在恐惧
中,逃跑是他活下去的*念头。
这一天,天还没有亮,钱智昌给他母亲留了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个奔
跑的小人,小人前面是一座大山,下面写了四个字:“儿子走了”。钱智
昌的母亲不识字,他用图画告诉母亲,自己往山里走了。我问钱智昌,为
什么要往山里跑。他告诉我,当年父亲患麻风病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中医,
他开了一个方子“草乌炖猪脚”,那个方子好用。母亲曾告诉他,草乌是
一种剧毒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要想找到草乌,就观察蜜蜂,
草乌周围会有大量死亡的蜜蜂。带着残存的希望,钱智昌毅然决然地选择
走进大山。
钱智昌有三年的小学文化,认识一些简单的路牌和招牌,沿着人少的
地方流浪。一边流浪,一边寻找草乌。那时候,他的病症只是初期,症状
并不明显,不熟悉的人不会知道他是麻风病人,路上并没有受到歧视。白
天,有好心人见到他这么小就出来流浪,会给他一些土豆、窝窝头、玉米
饼子等吃的,他就会跟那些好心人说:“我有病,*好把它们放在门外,
以免感染。”晚上,有人可怜他年幼体瘦,会提供牲口棚给他睡觉,更多
时候他就蜷缩在住户的屋檐下、桥洞里或是树底下过夜。
有一天夜里,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钱智昌躲在桥板下。他把身
子蜷成一团,贴着桥墩,饥寒交迫。他告诉自己要赶紧睡,睡着了就不冷
了,睡着了就不饿了。也许是太累了,他还真的睡着了。迷迷糊糊中,他
感觉自己在漂流。睁开眼,四周都是水,黑乎乎一片,他已经被大雨冲进了
水里。他慌了,四肢并用,连爬带蹬,终于抱到了一根木头,躲过了一劫。其实,如果那时候用药医治,钱智昌不会像现在这样重度残疾。有时
候,我就想:“他会后悔吗?后悔跑出来?”可是每次看到他那沧桑却坚毅
的脸,就会有一种“这就是他要走的路,即使再来一次也会如此”的感觉。
他一路朝北走,山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大。进了大山,他一
直紧绷的心终于松了一口气,山高人稀更没有人知道他得了麻风病。饿了
就捡野果子吃,渴了就捧山水喝,累了就靠在石头上休息,困了就躺在树
下睡,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大凉山普格县的大山里(现在的森科洛村所在的
山)。当时,那里基本上没有人烟,只有花豹、野猪等动物。钱智昌觉得
这里不错,他想留在这里,不走了。
山下有一个名叫杨明洞的好心人收留了他,让他放了一年的牛。白
天,他替主人放牛;晚上就睡在猪圈旁。主人家的老婆婆刀子嘴豆腐心,
很疼爱这个瘦小的“小山白”,小山白是钱智昌的母亲给他起的乳名。这
一年,他过得简单,轻松。他终于觉得天蓝了,阳光温暖了,生活又有了
盼头。可是病情也在恶化,身上的斑疹越来越多,开始溃疡,糜烂,四肢
渐渐失去知觉,他担心自己的病症会传染别人。他只能选择离开,临走之
时,老婆婆还给了他5元工钱。现在,5元只能买一根冰棍,那个年代,大
米是1角3分钱一斤。
放牛的时候,他在山里发现一个岩洞,岩洞有10平方米左右,洞口上
方有一块十多米宽的大岩石,可以遮风挡雨。岩石的缝隙中长满了藤蔓,
枝条交错,细叶紧密,宛如一条条臂膀庇护着岩洞。洞口旁边还有一块几
十平方米的空地,空地上几个小石块和几撮杂草点缀其中。离山洞10米远
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水流虽然不大,但很清,溪水淙淙。就是这样一个山
洞让钱智昌有了家的感觉。他用树干和树枝搭起一个简易床,床上放了一些干树叶,作为垫褥。主人还给了他一床棉被和简单的生活用品,他就一
个人在山洞开始了6年的独居生活。
开始几天,他靠着野果和野菜,以及主人给他的玉米面,勉强度日。
后来,他发现小溪里的鱼很多,他就打鱼吃。那时候生态环境很好,只要
肯动手就有吃的。一直到现在,每次说到这段日子,他都一脸兴奋地跟我
说:“那鱼很新鲜,很好吃,而且基本上每天都能吃到。可惜你现在吃不
到了,真想请你尝尝。”到了冬天,野果野菜就没有了,鱼也难捕了,天
冷了,穿衣、吃饭都成了问题。他就用冬莝草搓成绳子,把棕树皮缝成裙
子,把捡到的羊皮缝成披风,一身“犀利”的造型用来挡风,保暖。实在
饿得受不了,他就挖苡形菜、薅枞树皮、挖树根吃,每每说到这,钱智昌
的眼里就含着泪水。
挨过了冬天,春天来了。钱智昌的山洞前有一小片桑树林,附近的荞
窝农场的员工偶尔会来摘桑叶养蚕。他们看到干瘪的钱智昌,很可怜,就
让他到农场的麦田里捡麦子,他把捡回来的麦子用石板敲碎,对着风吹,
把麦皮吹走,把麦粒放在水里煮。他终于开始吃上粮食了。后来,农场收
稻谷,他就去捡稻谷;收红薯,他就去捡红薯;收玉米他就去捡玉米。幼
小的他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他要自力更生。他开始有意识地保留种子,
开垦荒地,自己种玉米。当年,他便用残疾的双手和双脚开了6块荒地。
第二年秋天,玉米收成很好,他把玉米挂到山洞前的树枝上。阳光照
耀挂在树上的玉米,金光闪闪。看着满树的玉米,他*次有了收获的喜
悦。这个事情,钱智昌给我讲了很多遍,他感觉很有成就感。我问他后来
回去过没有。他说腿脚不方便,而且也不知道那里变了没有,还在不在。
我能猜测他心底的那份渴望。于是,2015年9月,我决定要带他去看他以前住过的山洞。那一天,他兴奋得很,前天晚上他就画了几个步行草图,方
便我们找到路。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车走了一段大路,又是小路,一
直到没有路了。车停了,我们步行,我拿着草图,在前面探路;他拄着双
拐,在后面跟着。他边走边念叨“怎么变了”、“怎么树被砍了”、“怎
么出现岔路了呢”、“那里原来开着一种黄色的小花,很好看的”……他
唠叨了一路,我却不觉得烦,伴着他的念叨,一幅他曾经的生活长卷展现
在我的脑海中,多神奇!
我们在没有路的山间,大约转悠了40分钟,他发现了那条小溪,那
条传说中的小溪。小溪窄了很多,水也不清了,可是他仍然拄着双拐,
在小溪的石头上兴奋地手舞足蹈,还要给我展示他怎么捕鱼。我给他定做
的鞋子也打湿了,可他浑然不觉。我怕他摔倒,滑到小溪中,就让他慢一
点,可他就像个不听话的小孩。没办法,我只能扶着他,紧紧地盯着他的
“脚”(那根本称不上脚,他的脚没有脚掌,只有两根“棍”)。渡过小
溪后,他径直地往上走,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样子,手脚齐全的我
反而被他甩在了后面。突然间,他喊了一声,“林强,找到了,找到了,
就是这里。”
我快步到了洞口前,看见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摸着洞口的岩石。
他用粗糙干裂的手掌来回摩挲着青白的石块。他手指着洞穴里右边的位置
说:“洞垮了一半了,我当时的床就在那个位置。”周边挂玉米的树也全
部被砍掉了,他就一个劲儿地念叨:变了变了。56年了,怎会不变呢!我
拿起相机给他在洞口拍了好几张照片。我问他50多年前开垦的地在什么
地方。他指着洞口左前方说这里有一块,上面有两块。我看着他说的那些
地,现在都荒着,长满了杂草,只有靠近小溪的地里,还种着一点庄稼。这个地方,50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什么人,只有山的对面有一间邻舍,
也不知道那里是否有人住。我带了一些干粮和矿泉水,让他在山洞前多停
留一些时间,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呢?
50多年过去了,今天*次回他的家,自然勾起了许多回忆。他给我
讲那6年,他是怎么一个人生活,怎么忍受病痛,怎么开荒,怎么种地,
怎么做饭……他的声音一直低沉而平缓,娓娓道来,仿佛在说着别人的故
事。其中各种艰辛都轻描淡写,反而骄傲地告诉我,他怎么用棕榈树的
树皮、羊皮和狗皮缝衣服穿,他说这可是真正的皮草呀。到了第三年的时
候,不仅玉米吃不完,而且他种了红薯、土豆、白菜和萝卜,山鸡、野
菜、河里的鱼还能改善伙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可是小康的生活水
准,日子滋润得很。有一年夏天,下大雨,山洞被淹。水退了以后,洞穴
里很潮湿,好几天不能住人。钱智昌就利用岩石的斜面,用干的树干和树
枝搭了一个草棚,这样他把自己的居住面积扩大了50多平方米,远远超过
了我们现在的人均居住面积。
小溪的对面是先锋公社的地盘。1960年,我国正处于严重的三年饥
荒,加上农村公社,社民都吃大锅饭。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人,都吃不饱。
当时有几句顺口溜:“想起三春上,两眼泪汪汪,吃的茅根馍,喝的野菜
汤……”所谓的茅根馍就是挖出的茅根、芦根粉碎后掺点面粉做的馍,野
菜汤是很少几根面条掺很多野菜做的面汤。那时的人们个个菜色,眼窝塌
陷,有的因营养不良大腿浮肿。先锋公社的村民知道山那边的山洞里住着
一位麻风病人,有不少人偷偷到钱智昌住的山洞前要吃的,钱智昌每次都
没有让他们空手而归。他只是怕他们吃了自己给的食物,被传染上病。还
有些人会偷偷到钱智昌的山洞前的树上偷玉米,钱智昌早上起来看到玉米少了,也不当回事,笑笑就过了。有一位叫罗上开的男人经常来问钱智昌
要吃的,他告诉钱智昌,父亲饿死了,老婆的腿也肿得走不了路,家里还
有4个孩子,自己也没力气了,实在没有办法才来找他。钱智昌就送给他玉
米和土豆,他很感激,后来他一定要送给钱智昌一块小的石墨。但是饿得
实在没有力气搬来,钱智昌就跟着他去了先锋公社。到了那里,他有一种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这里的村民们,营养不良,手脚水
肿,妇女停经,儿童消瘦,人死了也没人去埋,有的裹块布就烧了,有的
就摆在那儿,没人管。看到这些场景,他感到可怕,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
样。这么多土地,人又没有生病,为什么会落成这样的结果。那一刻,他
突然产生了一种“我一个麻风病人不比正常人差”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他
尽力去帮助当地的人,帮助那些在饥饿边上垂死挣扎的同胞,让当地人对
他另眼相看。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无论外面的天怎么变,他头顶的月亮很
亮,星星很多。有一天晚上他数了半个天空的星星,居然有3000多颗呢,
他曾经这样告诉我。
钱智昌一个人在山间生活,可他一点都不孤独。这里有狼、花豹,
像孔雀一样美丽的山鸡,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的小鸟,它们会陪着钱智
昌,给他*长情的陪伴。这里有三道弯的彩虹,有夕阳落山时的绚烂地
光,还有“空山新雨后”的宁静,它们给了钱智昌世间极致的美好。地一
块又一块地开,玉米一茬又一茬地收,日子一年又一年地过,心也一日比
一日平静。
俗世中的我们总是步履匆匆,心浮气躁,房子、车子、票子是每天
缠在我们心头的魔咒,驱赶着我们一刻也不敢停留,而山林似乎是静心的
灵丹妙药。现在人们休闲度假,喜欢往山上跑,也是为了追求一种放松和平静。我一直想不通钱智昌身上的那种宽广、坚定和平和的心态是从何而
来。直到看到了他居住的山洞,想起了我曾经住过的一晚山洞,才有了一
点感悟。
那是在1987年秋天,因为要拍摄贡嘎山“日照金山”的美景,我参加
完了海螺沟的开营仪式后,就在当地一位向导的带领下出发。要拍到理想
中的美景,我们需要从海拔2000米的地方一直爬到海拔5300多米的一个山
峰上。贡嘎山高峻挺拔,爬起来难度比较大,中途我们要寄宿在羌火棚的
一个山洞里。山洞和钱智昌住的那个差不多大,穴洞比较高,人可以在里
面直立行走,不用猫着身子,这让我很满足。洞口的左边有一股山泉,汩
汩往下流,碰到小的岩石能溅起一朵小浪花,遇到大的岩峰就跳成一个小
瀑布,很有意思。
向导背了锅,还带了腊肉,晚上我们在山洞里做饭。由于海拔高,
煮出来的米饭都是生的,可是那是我一生中吃得*香的一顿腊肉饭,现在
回想起来齿尖还留有余香。夜幕降临,天漆黑一片,没有月亮和星星。只
有在这样的山林中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漆黑如墨”,在城市里你是*看
不到这么黑的夜空,黑得让我心里没有底。午夜天气突然变冷,气温降到
零下,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顷刻间就覆盖整座大山。我借着手电
的光看到向导蜷缩在“查尔瓦”(彝语“披风”的意思)里,用背贴在洞
口,一动也不动。我让他靠近我一些,我旁边有煮饭时生的火,还有余
热。他说什么也不肯,就这样坚守到天亮。
天亮了,雪停了,我提着摄影器材钻出了山洞,感受到了雪山的雄
伟和大自然的宁静。贡嘎雪山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真的是千峰万岭雪崔
嵬。眼下一片琼树玉叶,萦雾成冰,玲珑满枝,如银阙瑶台,冰雕玉砌。我不停地按下相机的快门,生怕它消失。当我转身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
朵冰花在晨曦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这是由无数冰晶凝结成的冰花,它
紧紧地贴在了向导的查尔瓦身上。我恍然大悟,向导昨晚是用自己的身体
挡住了洞口,挡住了风雪,把温暖带给了我,带给了一位昨天才认识的朋
友。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我现在仍然弄不清他的姓名,只知道他姓刘,但
他身上的那朵冰花却永远开在了我的心里。
钱智昌在山洞独居了6年。6年中,他一直跟大自然在一起,享受到了
大自然*纯净的洗礼。正在我写这段故事的时候,钱智昌给我来电话了,
他告诉我听说收留他的那个好心人——杨明洞,还在,已经80多岁了。他
说离开山洞60多年了,一直没有再见过。我当时很激动,告诉他等我今年4
月去的时候,一定带他去实现他的心愿。
2016年的4月14日,我带着钱智昌经过一整天的寻找,终于在黄昏时
找到了杨明洞的家,见到了86岁的杨明洞和他的老伴。一个甲子年后的
今天,他们都变老了,钱智昌见到他们时,有许多话想说,似乎又说不出
来,只是嘴里不停地说着:“我叫小山白,是给你们放牛的小山白。”杨
明洞有耳病,听不清钱智昌说话,但他的脸上露出的不仅是惊奇,更是
激动。
杨明洞的老伴一边给客人倒水一边说:“小山白啊,没想到你还活
着,活得这样硬棒。”他们坐在一起,聊了很久,有往事,有现在,有未
来。告别前,钱智昌从口袋里把早准备好的两百元钱交给了杨明洞说:
“来看你没有买东西,表示一下心意。”我在那间阴暗简陋的房间里拍下
了他们60年后重逢的照片,这张照片可能是他们*后一次的留念。
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过去了,农村经济开始复苏,各地开始大张旗鼓地搞经济,钱智昌居住的那片森林要被砍伐。森工队在森林中发现了钱
智昌,他们告诉钱智昌“现在已经有了治疗麻风病的特效药。政府把像他
这样的麻风病患者都集中起来,统一治疗,而且森科洛村有许多像他这样
的麻风病人”。那时候他四肢还在,可是一直在化脓,糜烂,钱智昌知道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所以,他就跟着森工队离开了山洞,到了森科洛村,
开始了他又一段生命旅程。
古人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钱智昌在生命绝望
时,虽然无知却倔强地选择了“动”;在人生绝境中,虽然艰辛却平和地
选择了“静”。这一动一静盘活了他的整个人生,而这一动一静也传达出
钱智昌对待人生的态度。
作者: 石耿立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8年05月
简介:
井里的的月亮、青蛙的坑塘、田地里的稻草人,还有长满记忆的洼地……作者围绕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加以自己的丰富想象,给我们创作了一篇篇风格独特、富有乡村气息的不一样的儿童文学。秋天的夜里,跟着父亲到菜园去给白菜浇水,看到了好多的蜻蜓和蝴蝶哦宁国父亲的水桶里飞起来;夜晚一只青蛙起了头,接着像起了风,众多青蛙争先恐后地、大张旗鼓地歌唱起来,幕布就是满坑塘的荷叶,掌声也来自那些荷叶……
作者: 三岛由纪夫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04月
简介:
小说讲述了雪后庵店主阿胜与前外相野口从相识到相爱继而结婚,在婚后野口参加竞选却不幸败北,两人最终还是因为人生理念上的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故事。创作《宴后》之前,三岛由纪夫醉心于用自况、自我分割、隐喻等手法对自己以及自己审美的阐述和剖析,而《宴后》以后的作品三岛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及哲学理念。《宴后》在时间和内容上成了作家人生及创作的分割点。
作者: 贾樟柯导演;赵涛[等]主演
简介: 《海上传奇》讲述了上海这个风云际会的城市,上海是人来人往的码头。这里曾经遍布革命者、资本家、工人、政客、军人、艺术家、黑帮,这里也曾经发生过革命、战争、暗杀和爱情。1949年,大量的上海人去了香港和台湾。在上海,台北,香港找寻记忆,十八个人的亲身经历,像长篇小说的十八个章节,为我们讲述了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上海故事…… 导演简介: 贾樟柯:1970年,贾樟柯生于中国山西汾阳。考大学的时候,他数学太差,父母把他送到太原去上山西大学的一个美术班,好准备考美术院校。贾樟柯常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路局电影院”看电影,有一天,他看到《黄土地》,就立下了当导演的愿望。1991到1993年,他考了三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还大张旗鼓地印了T恤衫。发动一切可能发动的力量,开始拍摄《小山回家》,这个片子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这部55分钟的作品,粗糙、模糊、控制力不足,但有一种敏感直接的气质,意味着真实。它不是一个成功的或成熟的作品,但它为贾樟柯提供了一个机会,开始他的《小武》。片子沉痛,温柔。他的思考方式与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与深入的表达。《小武》得了8个奖,进入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贾樟柯成名。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所以,2000年《站台》的拍摄不太可能没有压力。《小武》是一个切片,而《站台》是一个历程。越过《站台》,贾樟柯成了新一代电影领袖。但他还在“地下”,他的电影国内看过的人还是不多。贾樟柯是以他的决心与耐心,梦想与行动换来流动的影像。《站台》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部分,并获最佳亚洲电影奖。这是中国七十年代出生的导演第一次入围三大电影节的正式竞赛单元并获奖。法国《世界报》为此发表题为《大师的铁拳》的评论文章,认为《站台》表现出了惊人的电影品质,亦将成为电影史上的重要一笔。《站台》再获殊荣,获得第22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公共场所》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一个30分种的短片,没有剧本与对话,只有表面的展增。贾樟柯一向是强调表面的,他拒斥人为的深度。之后贾樟柯又拍摄了《任逍遥》、《世界》两部剧情片。2006年,在拍摄以三峡民工为关注点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结果该片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2008年的《二十四城记》是第61届戛纳电影节参赛影片。
作者: 陆家骥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0
简介:《唐诗七绝故事谈》内容简介:《唐诗故事》七绝辑,始成于一九七八年春,深受黎公适吾奖勉,得以在香港集成图书公司及台湾正中书局出版发行。不次的荣耀,居然被当时港地教育司署,明订为中学生课外优良读物,在香港和新加坡畅销,在台湾则由我在《新文艺月刊》择要缕叙,始见此辑销售畅旺,引起诸大书局垂青。一九八四年春,凤凰城图书公司,大张旗鼓,以汉晋古诗,唐诗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及七绝等分类,注重诗中掌故,嘱余汇整为“古典文学套书”,大量发行。二〇〇三年,大干书局则要求,由余重新改写,以为适应小学及初中同学阅读、内容浅显的汉唐古诗导读,分为初读、再读及三读,出版销售。至二〇〇七年,江斌玉乡兄,以高学位掌商务编务,余之《唐诗七绝故事琐谈》得在该馆畅销,次年再有《唐诗七律故事琐谈》的问世,深感荣幸。
作者: 郑振铎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简介:《中国文学史插图本(套装全2册)》讲述了:本来,文学史只是叙述些代表的作家与作品,不能必责其“求全求备”。但假如一部英国文学史而遗落了莎士比亚与狄更司,一部意大利文学史而遗落了但丁与鲍卡契奥,那是可以原谅的小事么?许多中国文学史却正都足患着这个不可原谅的绝大缺憾。唐、五代的许多“变文”,金、元的儿部“诸宫调”,宋、明的无数的短篇平话,明、清的许多重要的宝卷、弹词,有哪一部“中国文学史”曾经涉笔记载过?不必说是那些新发见的与未被人注意着的文体了,即为元、明文学的主干的戏曲与小说,以及散曲的令套,他们又何尝曾注意及之呢?即偶然叙及之的,也只是以一二章节的篇页,草草了之。每每都是大张旗鼓的去讲河汾诸老,前后七子,以及什么桐城、阳湖。难道中国文学史的园地,便永远被一般喊着“主上圣明,臣罪当诛”的奴性的士大夫们占领着了么?难道几篇无灵魂的随意写作的诗与散文,不妨涂抹了文学史上的好几十页的白纸,而那许多曾经打动了无数平民的内心,使之歌,使之泣,使之称心的笑乐的真实的名著,反不得与之争数十百行的篇页么?
作者: 张旗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简介:主要讲述一位12岁的华裔少年小汉子,在中外小伙伴的帮助下,借助一盏神奇的走马灯,开启时空隧道,从20世纪返回中国古代神话世纪,用现代科技战妖魔、会神仙、救百姓,上天入地,遨游古今,展现一群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智慧、非凡的想象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勇敢的探险精神和爱憎分明的正义感。 《走马神灯》把发源于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的健康且充满生命力的中华文化精神展现给新一代中外读者,让他们从科幻童话开始,发现中国文化的“新大陆”,走出误区,重新正确定位中国文化。 新一代读者生活在国际化的网络时代,人类一体化的“地球村”时代,他们应该知道也愿意知道古代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一样辉煌灿烂,几千年前中国的西岐之战和欧洲特洛亚之战一样,有史诗般的震撼力。 《走马神灯》把中国神话的神髓和精彩内容,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传递给他们,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创作理念,就像用变压器把220伏和110伏的电流接通那样,用“文化转换理念”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新的层面上接通。所以,我写《走马神灯》不把神话写成遥远的东方传说,而写成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也不是陌生的高不可攀的神仙,而是读者心中亲切的朋友。
作者: 戴正,王杨著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 如今,谈及“翻译理论”,不少译论家动辄“国外翻译理论”云云,在大张旗鼓地宣传西方译论的同时,忽略了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诚然,国外译论确为中国传统译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为中国的译论家们提供了多角度的参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建设。但中国的翻译理论不能因此失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中国应有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体系。《中国传统译论述评》以中国翻译史为大背景,梳理、整合、分析了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所涌现的杰出的译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译论、以及构建“中国传统译论框架”的翻译思想及其方方面面,希望能为相关读者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发展的长卷。
作者: 张旗坤等编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共分五编,分别介绍了欧盟的著作权法、专利法、外观设计法、商标法和竞争法。内容主要包括欧盟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主要保护手段和方式、主要知识产权机构和程序以及欧盟内外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分析。在写作上,本书试图突出欧盟区域制度的统一规定,同时兼顾欧盟各成员国的国内立法;注重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力争言简意赅地点出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 方刚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13
简介:《从一般到优秀》内容简介:每逢高考时节,便可见社会媒体和商家对“高考状元”们大张旗鼓的宣传和炒作,社会风气诚然,“学习第一通吃所有”的社会现实也逼迫家长们纷纷实践“虎妈狼爸”的育儿训诫。然而,过去20多年间的“高考状元”,工作后大都成绩平平,而许多昔日成绩并不突出的孩子,却成为社会的精英人才。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方刚博士的新作《从一般到优秀》记录了其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专家,在教育儿子的亲身实践中大胆探索反传统教育模式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