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67 项 “林纾”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廖七一编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0
简介:一谈到翻译人们不禁会想到两个怪圈:一是翻译无理论。许多翻译名家毕生从事翻译工作却否认自己的翻译活动有理论做指导,并认为翻译研究不过是“不断制造空洞的理论”,或热衷于引进新的术语,导致“术语的泛滥和思想的贫乏”,缺乏对翻译实践进行科学的概括、整理和理论研究。翻译无论是作为知识、技能还是艺术似乎都无法传授,翻译名家一生的心血或经验的积累似乎只能随翻译家百年之后荡然无存,无法为后世借鉴,让后人受益,这显然违反事实,违反科学。这种观念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便是第二个怪圈:翻译理论引进的匮乏。从古到今,我们译介了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到海明威、萨特、德里达、马克思、恩格斯等浩若烟海的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艺术、经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著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世界不同文化的友好交流和学术交往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格兰尼斯一九九三年称,日本每年译著占全国出版数量的6%,达2500种;法国占10%,达 4000种;匈牙利占14%,达1200种;德国占15%,约8000种;意大利占25%, 约3000种(Venuti,1996:327)。在中国,译著的数量估计也不会少。然而相比之下,外国翻译理论著作的译介却少得可怜,中国目前每年尚不足一种,估计总数也不过十余种(最乐观的估计)。翻译这一最古老的文化交流工具似乎并不需要借鉴、改造和更新,天不变,道亦不变;老祖宗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似乎自有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引进外国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研究成果纯属多此一举。 翻译作为人类带有普遍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必然有许多共性或规律,各民族必然积累了可以相互启发和借鉴的经验,无视或鄙视国外译论并不符合吸收人类一切有用的文化成果的精神,这种闭关自守的观念本身反映出某些人翻译思想和翻译知识的局限。许钧先生说得好: 实际上,从我国目前的译论研究状况来看,我们对国外的译论了解和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太片面了。平心而论,那些排斥西方译论的人到底读过多少西方译论,有过多少研究?(许钧,1997b∶50) 毋庸讳言,中华民族有十分灿烂的文化交流史,曾经涌现出无数闻名世界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从玄奘到严复,从林纾、鲁迅、瞿秋白到傅雷,他们的翻译和翻译思想“至今仍有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生命力”(刘宓庆,1990∶III)。 但是,在肯定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伟大历史功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与西方严格的方法论、理论描述的精确、细腻和定性定量相比,传统的翻译研究又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首先,中国传统译学“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缺少开放、综合和跨学科系统性;其次,传统译学缺少基本的翻译理论体系;第三,传统译学囿于传统美学的方法论,强调总体把握和模糊形象思维,缺少精确分析和严谨的科学论证。“译论界常常陷入诠释性争论”,缺乏“对策性及理论应有的实践意义”(刘宓庆,1990∶III—V)。 相对而言,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正如奈达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所说的,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的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基于这样的思想,笔者在为研究生讲授西方翻译理论课的过程中,萌发了撰写这样一部著作的念头,希望能较全面地反映西方翻译思想和研究成果。这一想法后来得到了长期从事翻译教学的同仁和部分专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生的热烈响应。十余年来,笔者收集掌握了近2000万字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著作和资料,经过近五年的整理、研究和编写,数易其稿,最后得以完成。具体分工如下:廖七一负责全书最初的筹划,第一章,第三章第二、三、四、九、十节,第四章第二、五、六节,第五章的编写和最后的统稿和审定;张大勇负责第三章第五、六、七节,曾艳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四章第四节,祝朝伟第二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陈喜荣第二章第三节,张凌第二章第四节,曾维秀第二章第五节,苏文秀第三章第八节,芮敏第四章第三节的编写。作为本项目的前期研究成果,本书的一些章节曾以论文形式在数家刊物上发表,得到积极的肯定。 本书作为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得到了四川省教委的大力支持。四川外语学院原院长蓝仁哲教授面授启蒙,扶笔者踏上翻译研究的道路,且自始至终关心本书的撰写工作,对全书的布局到行文措词提出精当的意见。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E. A. 奈达先生曾多次与笔者讨论书中的主要思想,认真阅读其中若干章节的英译稿,更正个别以讹传讹的失误,并惠赠近作、欣然为本书作序。南京大学许钧教授在百忙中通读全书初稿,提出修改意见,为本书作序;最难能可贵的是许钧教授无私地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当代法国翻译理论》给与笔者编写“穆南”及“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两节使用,弥补原书稿法国翻译理论部分的不足。译林出版社顾爱彬先生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具体中肯的意见,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衷心致谢。
作者: (美)周策纵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1999
简介:“五四”期间的中国人不像清末的中国人,清末的中国人以为他们的重大责任只不外是“富国强兵”,对帝国主义根本上的种种危险茫无所知,“五四时期”的中国人却明白当前的急务是把中国从列强的辖制下解救出来。他们团结群众的口号是“救国”。这个口号,最初出现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以后,到了“五四”期间就更是广泛流行了。这反应出当时的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中国在现代世界里挣扎求生存所遇的种种危机已经有所觉醒。日本的“二十一条要求”所带来的耻辱和其后所发生的事件更大大加速了这个觉醒。 那是在1915年1月18日,一个阴冷凄凉的晚上,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HiokiEki)一反正常外交途径,在一个私人的会晤中,向中国总统袁世凯呈递几页写在有兵舰和机关枪水印的纸上的文件,这便是恶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要求”。日本公使在向袁世凯呈递这些要求前,警告中国政府必须“绝对保密,否则须负所有严重后果之责。”在开始谈判时,日方也显得极端神秘。日本采用这些特别水印的纸,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对文件内容和意图的一个威胁暗示。这些要求对中国人民自尊心的损害之大,是真正的坚船利炮也从来未能做到的。 从这些要求,日本实际上要控制满洲、内蒙、山东、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和长江流域的各地。假若中国答应了这些要求,上面所说的这些地方都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整个国家的经济和行政也都要受日本操纵。其中第五项要求,日本更是意图实际上完全剥夺中国政府的对内控制权。所以这项要求的内容,日本最初怕让其他列强知道。根据这项要求,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必须雇用有决定性影响的日籍顾问;日本在中国土地上有权建立日本医院、教堂和学校;重要城市的警察必须由中日合作组织和管理;中国所需军器的半数或以上更要购买日本出产品,或准许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中日合办的兵工厂。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种类似意图控制中国的要求。 随着条件提出后而举行的中日谈判,继续了差不多四个月。最后,在1915年5月7日下午3时,日本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不加修改地接纳一、二、三、四项内所有的要求和第五项内有关福建的要求。”第五项内其他比较苛刻的项门都删掉了。面对这个威胁,又面对要求提出以后已经开入中国境内的日本军队,袁世凯政府不待国会通过——根据宪法,这类事务必须经国会通过,可是当时国会已经被袁解散——在5月9日下午1时便接受了日本最后通牒中所有的要求,并在5月25日签订了中日协约。 在谈判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就是利用外国和中国的新闻界以争取道义上的支持。虽然日本吩咐严格保守秘密,要求的内容还是逐渐被中国的官员泄漏给新闻界厂。当中国的报章杂志与舆论一致抗议日本的要求时,政府却放松传统政策,没有加以管制和压抑。谈判进入第二期的时候,日本的外务大臣加藤高明(KatiTakaaki)男爵要求中国政府对新闻加以审查管制。第三次会议时,日置益向中国新任外交总长陆征祥(1871—1949)抗议中国政府一反传统习惯,不止对报界言论不加管制,更利用这些言论来帮助中国谈判。对这个抗议,陆征祥的回答是:“现在已不再是满洲人统治的时代了,中国人已经享有新闻自由。”陆的答辩当然似是而非,在袁世凯的政权下那里有真正的新闻自由。袁世凯对这次谈判的政策无疑只是要暂时争取群众对他个人支持。事实上当时中国政府也正式承认采取这种政策,再者,在答复日本要求共同拥有汉冶萍煤铁公司时,袁世凯就藉口说该公司是私人企业,中国政府无权干预。 在当时那种政治混乱、社会落后和军阀统治的情况下,这次事件可说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能够大规模公开表示他们的意见。新知识分子代表国民表示对“国耻”观感的声音响遍全国。当谈判还在北京进行的时候,中国各地都有激昂的表示。差不多所有中国的报刊杂志都表现出强烈的反门情绪。中国留美学生听到报导说“国内各地都表现出爱国忧国的情绪”便感觉十分高兴。19省的都督向中央呼吁不要对日本的要求屈服。据说每天总统府“潮水般涌进”无数的信件和电报,都是中国人民为了表示他们的愤慨而发出的。 当政府因为最后通牒而接受日本的要求以后,中国民众的愤慨达到了高峰。“毋忘国耻”的标语全国各处都可以看到,或者涂写在墙壁上,或者附在商品的商标上,或者印在信纸信封上。”5月7日和5月9日立刻被命名为“国耻纪念日。”蒙受国耻的经过也写进了教科书。” 若要说明中国知识分子与民众在救国运动里发展的密切关系,首先要知道1916年10月寺内正毅(TerauchiMasatake)继大隈重信(OkumaShigenobu)出任首相以后,日本对中国政策的转变。大隈一直同时支持中国的革命党和满清复辟运动派,希望用这种两面政策能抑制袁世凯的势力。“二十一条要求”是他对华政策的高峰。但寺内掌握政权后,他任命胜田主计(ShodaKazue或Katsu-daShukei)为财政大臣。这时日本的经济正面临空前的战时繁荣,到处都有过剩的资本可供发展新的企业。因此胜田就开始提倡所谓“菊分根”(菊の根分け)政策,即用贷款和投资方式,在中国建立经济的支根,并且化中国为日本殖民地。此外,口本驻华公使林 权助(HavashiGonsuke)也建议协助段棋瑞,而不再支援反对北京政府的国民党。这新政策的结果是:1917年1月到1918年9月期间,日本给段祺瑞巨大的“西原借款”。 受到这些借款的影响,段祺瑞政府变得越来越依赖日本,并且因有日本的经济支援,段氏本人巩固了他在国会的势力。1918年3月7日(可能在1917年8月就开始了)段的参谋长徐树铮,得到以曹汝霖为首的财务部的支持,组织了一个势力雄厚的机构安福俱乐部。由这机构收买了大多数国会议员的拥护。1918年秋季以后垄断了北京国会,并占据了大部分的行政要职。这件事很弓起政府里其它集团的猜嫉和公众的不满。 在北京政府与日本缔结丁秘密军事协定之后,情势就更趋恶化了。1918年苏联与中欧同盟国同意休战,双方并公布废除一连串1907到1917年间由沙皇政府鉴定的俄日秘密协约。在这些协约里日俄两国计划由中国夺取东北和蒙古,并阻止中国接受任何另一列强政治方面的援助。”在此公布发表之后,日本获得段祺瑞的同意,在1918年3月到5月间与他协商“中日军事共同防御协定”。在这些条款之下,中国政府让予日本种种权利,下列只是其中数项:日本有在东北北部和外蒙驻军的权利;以防阻列强或苏联入侵为藉口,日本有权使用中国的军事地图;有权在中国陆军和海军里仟川㈠本教官。双方政府对条款的内容一直保守秘密。直到1919年2月,在上海和谈中,由于南方政府代表的要求,北京政府才公布这协定的一部分。 可是,即使在这之前,北京政府对这次外交发展,也没有能把人民大众完全蒙在鼓里。早在1917年春,政府的亲日活动已引起民众舆论的强烈抗议。由陈友仁(EugeneChen)所办中英对照的《京报》(ThePekingGazette),在1917年5月18日就登出了一篇标题为《出卖中国》(SellingOutChina)的社论,透露出后来发展为军事协定的一些中日协商,并公开指摘段祺瑞政府卖国。结果陈友仁因此入狱,该报也立刻被政府查禁。到1918年夏,大众舆论向政府要求公布这条约。中国留日和留法学生也示威抗议秘密外交。尽管有日本军警的干涉,中国留日学生仍然于5月5日在东京开成了会,会中决定他们全部(约有3000人)在5月20日以前集体回国。他们还组织了一个“留日学生救国团”,以全体留日学生为会员,并由旅日的中国商人提供经济支持。5月6日正东京的另一次集会中,约有4位或6位中国学生代表被日本军警逮捕。这事件使得学生的情绪更加激动了。” 1918年5月12日留日中国学生开始集体回国。5月22日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一规定,强迫他们回日本,声明由于条约的军事性质,不能对外公布;学生若要救国,应当继续学业,而非放弃学业。“但回国学生却不顾政府的威胁,在上海继续他们的救国团活动,并有部分学生,包括曾琦、王兆荣和喻义等,在上海创办了《救国日报》。曾琦在这报里发表了一连串的文章,要求中国青年加入救国工作。这些文章后来在北京收集重刊成一种小册子,标名为《国体与青年》。 北京政府对“五四事件”最初的反应似乎是踌躇和迷惑。起先总统徐世昌本不坚持要严惩学生。“五四”晚上曹汝霖召集他的同党在六国饭店开秘密会议,商讨对付学生的办法。开会的结果并未透露。次日在上总统书里他请辞交通总长职,并对他在政府所做工作有所辩白。接着陆宗舆也照样向总统提出辞呈。曹当时的看法,一方面以为事件乃反对党派所造成,再方面学生只是受了过激派所鼓动。所以表面上看来,曹对学生的态度似乎是温和。同时,教育部在温和派的旧式士大夫傅增湘(1872—1950,字沅叔,四川省江安县人,光绪戊戌翰林。1891年曾从吴汝纶学,其后六年问任职杭州求是书院。傅是著名的古书收藏者和版本学专家)总长领导之下,似乎想要妥协和安抚学生。5月4日下午10时有下面这个报导,很可反映这一态度: 学生的集会游行,都加以劝告自动解散。教育部命各校校长严格控制学生,接纳以曹家着火是因电线走火的说法来释放被捕学生。曹本人也曾表示,如果骚动真会渐渐平息,他也不愿意严惩捣乱分子。 然而这种态度不为政府里的军人和旧派官僚所接受。5月4司晚上政府要人在总理钱能训家里开会决定处置办法。控制政府和作曹后盾的安福系及其他亲日分子联合一些旧派官僚,坚决要习猛烈的手段来惩办学生和学校。并且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起见,对总统和总理大施压力。 这些保守人士对学生和学校的态度是易于了解的。自从1917年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以来,因为有些教授和学生连续攻击儒家和传统伦理与习惯,并公开批评军阀主义和政府的外交政策,北京政府里的军人和各色元老都对北大采取怀疑和敌视的态度。段棋瑞本人因在任总理期间被学校散发的小册子所攻击,也把大学看成眼中钉。1918年5月21日学生请愿以后,军阀和北京学界的冲突更深。如前文所述,1919年3月因为政府对北大的压力,使陈独秀辞去了文学院长的职务。因为有这种长期冲突的背景,“五四”游行示威实际上便成为新知识分子对政府里的军阀公开宣战。于是军阀也认为这是合适的机会和借口来惩罚学校。 因此5月4号晚上在总理家的官方会议中,保守集团提出强烈的要求,封闭北京大学,撤换北大校长,并严厉处置被捕学生。所有这些提议几乎一致通过,使傅增湘的薄弱反对毫无作用。 接着行政当局便下令司法部查明事实,以便惩罚对“五四事件”有责任的人。5月5日教育部下令限制学生活动,同时北京的军警戒备加强,用来控制学生的活动,北京政府已准备把被捕学生移交法庭处置。 北京政府在“五四事件”以后对当时情况的处理,从开始就犯了严重的错误。在这么一个有长期背景的艰难情况之下,在他们没有正确估计社会一般人士对青年学者的支持以前,就轻率对学生和学校实施猛烈报复的手段,虽然新文学和新思想运动的领导人在游行示威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并不是惟一和游行示威有关系的人。例如:不但是新知识分子主动支持反日态度,就是旧派知识分子,包括很多赞成旧式文学的教员和学生在内,也主动支持。甚至林纾(他替旧文学辩护的精神已在前章提过),在“五四事件”几周以后也宣布他对抵
作者: 冯志伟著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简介: 科学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适时地融入了这种重振雄风的乐章。在从业人数上科学翻译者是压倒的大多数,外语毕业生从译者绝大多数从事的是科学翻译,文学翻译只是偶尔练笔的一种方式,靠它生存者少。谁也无法否定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翻译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思想解放、科技进步、经贸发展、文化交流,哪一项离得开科学翻译?林纾之后,世界文学名著的翻译越来越少,计算机诞生后,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科学信息需要传播,科学翻译更是显出强劲的势头,翻译与信息科学的嫁接最适合科学翻译,机器翻译在1990年代的再度兴起,昭示着科学翻译的无量前程。科学促进了翻译事业,翻译繁荣了科学发展。
作者: (美)弗兰克·熊著
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简介: 序一/序二/序三/序四 一、新文化运动与守旧及复古思潮:鲁迅-林纾、陈铁生、柯柏森等 鲁迅君何许人,脑海中似乎有点不清楚,竟然把拳匪同技击术混在一起 ——陈铁生 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林纾 尝听说:卖国贼们,都是留学外国的博士硕士,大概鲁迅先生看了活人的颓唐和厌世的外国书,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吗? ——柯柏森 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但有一节要请你明鉴:宋末、明末,送掉了国家的时候;清朝割台湾、旅顺等地的时候,我都不在场…… —— 鲁迅 1.1“鬼道精神” 随感录三十七 驳《新青年》五卷五号《随感录》第三十七条 拳术与拳匪 1.2解放自己的孩子 致蔡鹤卿书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3“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 评提倡新文化者 估《学衡) 1.4由男女同台演戏论盲从 观北京大学学生演剧和燕京女校 学生演剧的记 不敢盲从! 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 1.5也来咬嚼咬嚼外国女人的名字 咬文嚼字(一) “无聊的通信” 关于《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滥调’ 咬嚼之余 咬嚼之乏味 咬嚼未始“乏味’ 1.6捅他一回马蜂窝 青年必读书 偏见的经验 聊答“……” 奇哉!所谓鲁迅先生的话 报《奇哉所谓……》 附:青年必读书等五篇 二、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鲁迅-陈源、李四光、徐志摩等 他常常的无故骂人,要是那人生气,他就说人家没有“幽默”。可是要是有人侵犯了他一言半语,他就跳到半天空,骂得你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 —— 陈 源 我听说鲁迅先生是当代比较有希望的文士。中国的文人,向来有作“捕风捉影之谈”的习惯,并不奇怪。所以他一再笑骂,我都能忍受,不答一个字。暗中希望有一天他自己查清事实,知道天下人不尽像鲁迅先生的镜子里照出来的模样。到那个时候,也许这个小小的动机,可以促鲁迅先生作十年读书、十年养气的功夫 —— 李四光 带住!让我们对着混斗的双方喝猛一声。带住!让我们对着我们自己不十分上流的根性猛喝一声。假如我们觉得胳膊里有余力,身体里有余勇要求发泄时,让我们望升华的道上走,现在需要勇士的战场正多着哪,为国家,为人道,为真正的正义——别再死捧着显微镜,无限的放大你私人的意气! ——徐志摩 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因为我是人……有些下贱东西,每以秽物掷人,以为人必不屑较,一计较,倒是你自己失了人格 我可要照样的掷过去要是他掷来。倘若陈源教授似的信以为真,……讲“孤桐先生”的时候立起作一个孤姿势,倒还堂哉皇哉;可是讲“粪车”也就得伏地变成粪车,说“毛厕”即须翻身充当便所,未免连臭架子也有些失掉罢,虽然肚子里本来满是这样的货色。 ——鲁 迅 2.1“挑剔风潮”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 闲话(粉刷毛厕) 并非闲话 我的“籍”和“系’ 2.2“撕破正人君子的外套” 闲话(走马灯) “碰壁”之余 2.3“这样的中国人,呸!呸!!!” 闲话(多数与少数) 闲话(参战) 闲话(利害) 并非闲话(二) 2.4“精神的冒险” 批评与骂人 评心雕龙 2.5“剪除恶草,灌溉佳花” 闲话(创作的动机与态度) 闲话(版权论) 并非闲话(三) 2.6公理不公 闲话(表功) “公理”的把戏 2.7“暗作走狗而脸皮还不十分厚” 闲话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2.8“自己打嘴巴” 闲话 碎话 2.9从五光十色中显出灰色来 做学问的工具 闲话(管闲事) 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2.10顺我者“通”,逆我者“匪” 闲话(吴稚晖先生) 学界的三魂 古书与白话 2.11“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 结束闲话,结束废话! 我还不能“带住” 2.12“刀笔吏的笔尖” 闲话(剽窃与抄袭) 致志摩 李四光先生来件 不是信 2.13“有根”与“尤其” 闲话(再论线装书) 无花的蔷薇 2.14“血债”和“利息” 闲话 无花的蔷薇之二 2.15“凡请愿就是送死” 闲话 空谈 2.16谣言·小说与人格 闲话(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 无花的蔷薇之三 2.17“弄一个有钱的女人做老婆” 闲话(节育问题) 新的蔷薇 2.18“无枪阶级” 闲话 《坟》的题记 2.19《闲话》广告 辞“大义” 革“首领” 三、费厄泼赖及其他:鲁迅—周作人、林语堂 在有些不会赶时髦结识新相好的人,老朋友的丧失实在是最可悼惜的事。只可惜老人不大能遵守,往往名位既尊,患得患失,遇有新兴占势力的意见,不问新旧左右,辄靡然从之,此正病在私欲深,世味浓,贪恋前途之故也 ——周作人 你骂吴稚晖、蔡元培、胡适之老朽,你自己也得打算有吴稚晖、蔡元培、胡适之的地位,能不能有这样操持。你骂袁中郎消沉,你也得自己照照镜子,做个京官,能不能像袁中郎之廉洁自守,兴利除弊。不然天下的人被你骂完了,只剩你一个人,那岂不是很悲观的现象。我问鲁迅,“你打算怎么办呢,现在?’“装死”便是他的回答 ——林语堂 狗性总不大会改变的……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这其实和中郎本身是无关的,所指的是他的自以为徒子徒孙们的手笔。然而徒子徒孙就以为骂了他的中郎爷,愤慨和狼狈之状可掬,觉得现在的世界是比五四时代更狂妄了……中郎之不能被骂倒,正如他之不能被画歪 但因此也就不能作他的蛀虫们的永久的巢穴了 —— 鲁迅 3.1“痛打落水狗” 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 失题 插论《语丝》的文体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鲁迅先生打叭儿狗图 释疑 3.2“匕首”与“投枪” 小品文的危机 关于写文章 3.3“结识新相好” 忆刘半农君 半农纪念 3.4“养生”与“送死” 让娘儿们干一下吧! 娘儿们也不行 3.5“蛀虫们的巢穴” 做文与做人 “招贴即扯” “文人相轻” 3.6雅俗不能共赏 游杭再记 论俗人须避雅人 3.7开中国许多古怪现象的钥匙 语录体举例 “寻开心” 3.8“挂着羊头卖狗肉” 说个人笔调 再论“文人相轻” 3.9谁是“西崽” 今文八弊 “题未定”草(一—三) 附:老人的胡闹等七篇 四、与狂飙社的恩怨:鲁迅—长虹、常燕生、向培良 同他反对的话都不要说,他想找一些人来替他说话,说他自己所想说的话,而他还不以为他是受了人的帮助,有时倒疑惑是别人在利用他呢!然而他却是得到了“思想界的权威者”、“青年叛徒的领袖”的荣誉!鲁迅梦为皇太子,醒了时,笑了,却仍假装在梦中天才曰:糊涂虫! ——长虹 鲁迅自身是一个足踏在新旧过度线上的老新党,他一方面有新的时代的破坏的,批评的,追求理想的精神,一方面又不能断然舍去那旧科举时代所遗传下的名士风,尤其是绍兴乡土派的尖酸刻薄的刀笔气味,这是他终身的大缺点,但是我们应该原谅,鲁迅已经是个四五十岁的老人,与他同时代的老人甚至时代稍后的中年人都已成为全然落伍的遗老遗少,而鲁迅还能勉强挣扎起来,向着前进的路上去走。 ——常燕生 我之所以愤慨,却并非因为他们使我失望,而在觉得了他先前日日吮血,一看见不能再吮了,便想一棒打杀,还将肉作罐头卖以获利。你如有一个爱人,也是他赏赐你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他只要说一声:“来!”便都飞奔过去了,你的当然也在内。但他不说“来!”所以你得有现在的爱人。那自然也是他赏赐你的。最使我觉得气闷的滑稽的,是常燕生先生在一种月刊叫作《长夜》的上面,摆出公正脸孔,说我的作品至少还有十年生命的话。……一面又想起陈源教授的批评法:先举一些美点,以显示其公平,然而接着是许多大罪状——由公平的衡量而得的大罪状。……更何况这位常燕生先生满身五色旗气味,即令真心许我以作品的不灭,在我也好像宣统皇帝忽然龙心大悦,钦许我死后谥为“文忠”一般。 ——鲁迅 4.1“世故老人”以及“绊脚石” 走到出版界-革革革命及其他 答国民大学X君 走到出版界-未名社的翻译,广告及其他 通讯 走到出版界——1925年,北京 出版界形势指掌图 走到出版界—— 《吴歌甲集》及其他 走到出版界——时代的命运 琐记两则 走到出版界——呜呼,现代评论化的莽原 半月刊的灰色的态度! 走到出版界——公理与正义的谈话 走到出版界——请大家认清界限 所谓“思想先驱者”鲁迅启事 《走到出版界》的“战略” 新的世故 走到出版界——所谓自由批评家启事 走到出版界——鲁迅梦为皇太子 走到出版界一一疑威将军其亦鲁迅乎 “新时代”的避债法 4.2“身败名裂” 我走出了化石的世界 捣鬼心传 4.3“权威者的反攻战略” 吊与贺 4.4“毁或无妨,誉倒可怕” 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4.5“狼是狗的祖宗” 论《孤独者》 上海文艺之一瞥 答鲁迅 附:“为什么同鲁迅闹得这样凶?’等两篇 五、关于阿Q的两个人格:鲁迅—郑振铎 《呐喊》 《阿Q正传》的成因 六、随时恭候:鲁迅—顾颉刚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七、“胡子的颜色”:鲁迅-尸一等 鲁迅先生在茶楼上 还要谈及鲁迅 鲁迅先生往哪里躲 在钟楼上 附:鲁迅先生往哪些地方躲一篇 八、革命文学论争:鲁迅-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钱杏邨、郭沫若等 听说鲁迅近来每天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毁誉;有时机,那便真的睚眦必报了。 ——成仿吾 鲁迅这位老生——若许我用文学的表现——是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世人称许他的好处,只是圆熟的手法一点,然而,他不常追怀过去的昔日,追悼没落的封建情绪,结局他反映的只是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的悲哀,无聊赖地跟他弟弟说几句人道主义的美丽的说话 隐遁主义!好在他不效L.Tolstoy变作卑污的说教 ——冯乃超 可是我们诊断鲁迅害了这恐怖病的原因,(鲁迅自己就是一个医生,本来自己可以诊断自己的病源,不过现在头脑有些“朦胧”不中用了。)倒不仅是李初梨问了一句阶级。据我们看来,一方面是他在“梦中又害怕铁锤和镰刀”一方面又要想“照旧讲趣味” —— 李初梨 鲁迅是二重的反革命的人物,他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谛)!鲁迅的一瞥是很长的一瞥,他以下还把近年来的左翼文学运动“瞥”了一下 ……我看这位日本的“左翼之雄”实在赶不上我们中国的“左翼之雄”,因为像那样鼓睛暴眼地表示出自己的立场来,何如闭着眼睛连不加以“一瞥”的高妙呢? —— 郭沫若 ……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也还是中了才子+流氓的毒。直白的说罢,我一向很回避创造社里的人物。这也不只因为历来特别的攻击我,甚而至于施行人身攻击的缘故,大半倒在他们的一副“创造”脸。虽然他们之中,后来有的化为隐士,有的化为富翁,有的化为实践的革命者,有的也化为奸细,而在“创造”这一面大櫜之下的时候,却总是神气十足,好像连出汗打嚏,也全是“创造”似的 ——鲁迅 8.1“艺术的武器”与“武器的艺术” 《呐喊》的评论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 艺术与社会生活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醉眼”中的朦胧 “除掉”鲁迅的“除掉”! 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卫着自己? 请看我们中国的DonQuixote的乱舞 鲁迅的闲趣 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 死去了的鲁迅 《通讯》其 鲁迅先生 8.2“不必忙于挂招牌” 死去了的阿Q时代 文艺与革命 “朦胧”以后 8.3“近视眼看扁” 扁 路 鼓皮 8.4“老头子的确不行” 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 “我来……”和“我去……”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文艺战上的封建余孽 8.5在“咖啡店”里 想到写起(节) 鲁迅附记 8.6“围攻” 我和《语丝》的始终 “眼中钉” 8.7“左翼之雄” 上海文艺之一瞥(存) 创造十年(节) 附:鲁迅骂人的策略等五篇 九、论人性、走狗和牛:鲁迅-梁实秋 你指摘他这一点,他向你露露牙齿笑两声,然后他再蹦蹦跳跳地东一爪西一嘴的乱扑,他也并不想咬下你一块肉只想撕破你的衣服,招你恶心。鲁迅先生究竟现在是吃哪一家的草,属于哪一个党,我并不知道,也并不想知道。……其实鲁迅先生何必要我“影射”。有草可吃的地方本来不过就是那几家,张家,李家,赵家,要吃草还怕人看见,太“乏”了! ——梁实秋 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鲁迅 9.1“弱不经风”与“蠢笨如牛” 卢梭论女子教育 卢梭和胃口 9.2“香汗”?“臭汗”? 文学批评辩 文学和出汗 9.3“挥泪以维持治安” 论思想的统一 论批评的态度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9.4右执“新月”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论鲁迅先生的“硬译”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9.5医治中国现状的药方 “不满于现状”,便怎样呢? “好政府主义” 9.6“我不生气” 答鲁迅先生 “无产阶级文学” “资本家的走狗”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9.7决不上当 鲁迅与牛 经验 附:鲁迅的新著等四篇 十、“阴阳脸”与“生吞活剥”:鲁迅 —叶灵凤 鲁迅先生 《奔流》编校后记(二) 奇怪(三) 漫画而又漫画 献给鲁迅先生 十一、△ :鲁迅-张资平 呜呼!鲁迅大爷有福了有了稿费,“绍兴酒”半坛喝得“醉眼陶然”! ——张资平 张资平氏先前是三角恋爱小说作家,并且看见女的性欲,比男人还要熬不住,她来找男人,贱人呀贱人该吃苦 ——鲁 迅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答黄棘氏 附:流氓的变迁等三篇 十二、留下几张人生的“白纸”:鲁迅 —刘大杰 《呐喊》与《彷徨》与《野草》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存) 十三、与民族主义文学派的论战:鲁迅 —苏凤、王平陵、邵冠华等 鲁迅先生现在是“很普罗”而且是“左翼之雄”了,但假使有人能够把鲁迅先生的生活来真实地表现一下的时候,我终相信,鲁迅先生的普罗,也是像大出丧用的衔牌,——尽管牌子上用金字漆上了“一品夫人”字样而棺材里关着的还是一个“不动的尸骸” —— 苏风 鲁迅先生不喜欢第三种人,讨厌民族主义的文艺,他尽可痛快地直说,何必装腔做势,吞吞吐吐,打这么许多湾儿。在他最近所处的环境,自然是除了那些恭颂苏联德政的献词以外,便没有更通的文艺的 ——王平陵 在他每次笔战的时候,他一定埋伏了许多小将,——他手下的喽罗——等到对方有了答复,他手下的小卒便狂叫起来帮骂起来。……派人作××主义之后,再加以攻击,于是鲁迅先生自以为是胜利了 我似乎看到一个露出黄牙的笑影子。 ——邵冠华 那些宠犬派文学之中,锣鼓响得最起劲的,是所谓“民族主义文学”。但比起侦探,巡捕,刽子手们的显著的勋劳来,却还有很多的逊色。这缘故,就因为他们还只在叫,未行直接的咬,而且大抵没有流氓的剽悍,不过是飘飘荡荡的流尸。 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就因为奴群中有这一点差别,所以使社会有平安和不安的差别,而在文学上,就分明的显现了麻醉的和战斗的的不同。 ——鲁迅 13.1“为王前驱”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一瓣落叶 13.2“不敢通或不愿通” 不通两种 “最通的”文艺 官话而已 13.3“哭得更加利害” 提倡辣椒救国 止哭文学 不要乱咬人,当心咬着辣椒 这叫作愈出愈奇 13.4“麻醉的和战斗的” 鲁迅的狂吠 漫与 十四、有关卢布问题:鲁迅-敌天、男儿 呜呼“自由运动”竟是一群骗人勾当(节) 文坛上的贰臣传 《二心集》序 十五、“第三种人”:鲁迅 —胡秋原、戴望舒等 艺术虽然不是“至上”,然而决不是“至下”的东西。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那是艺术的叛徒。艺术家虽然不是神圣,然而也决不是叭儿狗。以不三不四的理论来强奸文学,是对于艺术尊严不可恕的冒渎 —— 胡秋原 ……在中国摆下擂台以来,第一个来打擂台的是鲁迅先生。他老人家说:“我们要理论。”于是有人便把普列汗诺夫和卢那卡尔斯基译了些出来;虽然译得不十分看得懂,可是鲁迅先生满意了 ——苏汶 正如我们的军阀一样,我们的文艺者也是勇于内战的。在法国的革命作家们和纪德携手的时候,我们的左翼作家想必还在把所谓“第三种人”当作唯一的敌手吧! ——戴望舒 鲁迅先生做了共产党文艺的政治宣传队的俘虏而后,一变而为勇敢的降将军,居然口有道道革命了。……试问年来不能创作之鲁迅,除了倚靠在把持文坛的左联而外,还有什么法子。 ——红僧 苏汶先生却又心造了一个横暴的左翼文坛的幻影,将“第三种人”的幻影不能出现,以至将来的文艺不能发生的罪孽,都推给它了。人体有胖和瘦,在理论上,是该能有不胖不瘦的第三种人的,然而事实上却并没有,一加比较,非近于胖,就近于瘦。文艺上的“第三种人”也一样,……如果这就等于“军阀”的内战,那么,左翼理论家就必须更加继续这内战,而将营垒分清,拔去了从背后射来的毒箭! ——鲁迅 15.1“左而不作”“作而不敢” 阿狗文艺论(节) 勿侵略文艺 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 “第三种人”的出路 论“第三种人” 一九三二年的文艺论辩之清算 法国通信 又论“第三种人” 鲁迅与“?种人” 武断乡曲的鲁迅 与鲁迅论第三种人 15.2“孙行者的尾巴” 谈文人的假名 化名新法 15.3批评与“遮羞布” 看图有感 推己及人 附:论“第三种人’一篇 十六、“战斗者的本领”:鲁迅—首甲等 十分“封建的”的不料现在竟又复活起来,这确不能不说是一个退步 ——鲁迅 汉奸的供状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对鲁迅先生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有言 十七、猪与丰臀:鲁迅 —章衣萍 枕上随笔(节) 教授杂咏 十八、由萧伯纳“宣传共产”引起的笔战:鲁迅 ——《大晚报》 然而,萧先生可别小看了这老大的中国,像你老先生这样时髦的学者,我们何尝没有。坐在安乐椅里发着尖刺的冷箭来宣传什么主义的,不须先生指教,戏法已耍得十分纯熟了我想先生知道了,一定要莞尔而笑日:“我道不孤!” ——大晚报社论 照《大晚报》的意见,似乎应当为着自己的“主义”——高唱“神武的大文”,“张开血盆似的大口”去吃人,虽在二十岁就落伍,就变为僵石,亦所不惜 ——鲁迅 颂萧萧伯纳究竟不凡 前文的案语 十九、“风凉话”的区别 :鲁迅 -周木斋 以鲁迅先生的素养及过去的造就,总还不失为中国的金钢钻招牌的文人吧 但近年来又是怎样? ——周木斋 凡有所指责时,木斋先生以自己包括在内为“风凉话”;我以自己不包括在内为“风凉话”,如身居上海,而责北平的学生应该赴难,至少是不逃难之类 ——鲁迅 恶癖 文人无文 第四种人 两误一不同 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篇 二十、中国抗日的手段:鲁迅 -李家作 等 警犬则不然:老于世故者往往如此。他只认定自己是一个好汉,是一个权威,是一个执大义以绳天下者。在那门庭间的方寸之地上,只有他可以彷徨彷徨,呐喊呐喊。他的威风没有人敢冒犯,和哈吧狗比较起来,哈吧狗真是浅薄得可怜。 ——李家作 胡蝶之做皇后,据说为了漂亮。同时此次萧伯纳到沪时,曾对鲁迅说,“你虽老,但是还很漂亮。”他自己道:“我更老些,更要漂亮。”仅以漂亮为根据,更有作皇帝之资格。 ——傅红蓼 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鲁迅 “以夷制夷” “以华制华” 过而能改 案语 附:鲁迅和皇帝一篇 二十一 、文人品行 论争:鲁迅 -曾今可 等 年来这位“老将”常常跟在小报后面做文章,而他同时又骂小报,诬别人和小报是一党 这恐怕也是“老将”战术中的一种“烟幕弹”吧?“管他娘”词“难以发达’,这是无法的事,好在我并不希望她“发达”;如果由“老将”去提倡,一声“众将官听命”,便可“发达”无疑。因为我的一本书名叫做《一个商人与贼》便可以说我是“商人与贼的混血儿”,那“鲁迅翁”就应当是“狗、猫、鼠”的混血儿了 —— 曾今可 因为自序难以吹牛,而别人来做,也不见得定规拍马,那自然只好解放解放,即自己替别人来给自己的东西作序,术语日“摘录来信”,真说得好像锦上添花。可是这样的玩意儿给人戳穿了又怎么办呢?也有术的。立刻装出“可怜”相,说自己既无党派,也不借主义,又没有帮口,“向来不敢狂妄”,毫没有“座谈”时候的摇头摆尾的得意忘形的气味儿了,倒好像别人乃是反动派,杀人放火主义,青帮红帮,来欺侮了这位文弱而有天才的公子哥儿似的。 ——鲁迅 序的解放 《伪自由书》后记 “鲁迅的狂吠”与《伪自由书》 二十二、怎样翻译外国书:鲁迅-穆木天 间接翻译,是一种滑头办法。……有人有批评的才能而因为翻译省力,不去作批评而作翻译,这也是不可以的 ——穆木天 我是主张青年也可以看看“帝国主义”者的作品的,这就是古语的所谓“知己知彼”青年为了要看虎狼,赤手空拳的跑到深山里去固然是呆子,但因为虎狼可怕,连用铁栅围起来的动物园里也不敢去,却也不能不说是一位可笑的愚人 ——鲁迅 为翻译辩护 从《为翻译辩护》谈到楼译 《二十世纪之欧洲文学》 关于翻译(上) 各尽所能 论重译 论重译及其他(下) 再论重译 二十三、“金钱并非文章的根苗”:鲁迅-邵洵美等 比如今日在文坛上“北面”而坐的鲁迅茅盾之流,都是人家的女婿……我觉得文坛无时无刻不在招女婿,许多中国作家现在都变成了俄国的女婿了 —— 如是 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自己娶不到富妻子,于是对于一切有富岳家的人发生了妒忌,妒忌的结果是攻击 —— 圣闲 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脸更青、须更长的老学者,会在一只靠背椅里,桌子上是一大叠的帐薄,里面一项项记着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某报上的言论,他一壁便拨动算盘,清算总结。 —— 邵洵美 寻一个家里有些钱,而自己能写几句“阿呀呀,我悲哀呀”的女士,做文章登报,尊之为“女诗人”。待到看得她有了“知己之感”,就照电影上那样的屈一膝跪下,说道“我的生命呵,阿呀呀,我悲哀呀!”可是金银又并非文章的根苗,它最好还是买长江沿岸的田地。然而富家儿总不免常常误解,以为钱可使鬼,就也可以通文。使鬼,大概是确的,也许还可以通神,但通文却不成,诗人邵洵美先生本身的诗便是证据 ——鲁迅 登龙术拾遗 新秋杂识(三) 中秋二愿 《准风月谈》后记 劝鲁迅先生 编辑随笔:鲁迅的造谣 二十四、新青年与文化遗产:鲁迅 —施蛰存 像鲁迅先生那样的新文学家,似乎可以算是十足的新瓶了。但是他的酒呢?纯粹的白兰地吗?我就不敢相信。……所以,我敢说:在鲁迅先生那样的瓶子里,也免不了有许多五加皮或绍兴老酒的成分。我想把《庄子》与《文选》改为鲁迅先生的《华盖集》正续编及《伪自由书》。……本来我还想推荐一二部丰之余先生的著作 可惜坊间只有丰之恺先生的书,而没有丰之余先生的书。我知道鲁迅先生是不会首肯的,因为他是不主张“悔其少作”的,连《集外集》这种零碎文章都肯印出来卖七角大洋;而我是希望作家们在编辑自己的作品集的时候,能稍稍定一下去取。鲁迅先生现在是似乎不大用真名字发表文章的。但他却有许多笔名,在发表的当时既可躲躲闪闪,不负责任,时过境迁,又仍可编纂成集,追认过来。虽然鲁迅先生曾经很俏皮地说过,他写他的杂感文是希望人家改好,人家一好,他的文章就失了作用,然而难道凡被鲁迅先生所针砭过的人物竟一个都不会改好,所以他的杂感集还只得“不三不四”地出下去 ——施蛰存 ……一大队遗少群的风气,并不指定着谁和谁;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他在未说退场白之前,早已挥了几拳了。挥了之后,飘然远引,倒是最超脱的拳法。现在只剩下一个我了,却还得回一手,但对面没人也不要紧,我算是在打“逍遥游”……明明白白地变了“洋场恶少”了 ——鲁迅 24.1从“遗少”到“恶少” 感旧 《庄 子》与《文选》 “感旧”以后(上) 推荐者的立场 扑空 扑空正误 突围 24.2“别有动机” 致黎烈文先生书 答“兼示” 24.3“糟踏纸墨” “杂文的文艺价值” “题未定”草(六 -九) 附:关于围剿等五篇 二十五、文坛叫卖术:鲁迅 -杨邨人 回过头来看我自己,父老家贫弟幼,漂泊半生一事无成,革命何时才成功,我的家人现在在作饿殍不能过日,将来革命就是成功,以湘鄂西苏区的情形来推测,我的家人也不免作饿殍作叫化子的,还是:留得青山在,且顾自家人吧了!病中,千思万想,终于由理智来判定,我脱离中国共产党了!这日大军压境,新扎空营的主将兼官佐又兼士兵杨邨人提起笔枪,跃马相迎……为首先锋扬刀跃马而来,乃老将鲁迅是也。那杨邨人打拱,叫声“老将别来无恙?”老将鲁迅并不答话,跃马直冲扬刀便刺……老将鲁迅又不答话,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只见得从他的牙缝里头嘘出一道白雾。我们敬爱的文坛前辈老了,他将因为生理上的缘故而要停止他的工作了!在这敬爱的心理与观念上,我将今年来对先生的反感打个粉碎,竭诚地请先生训诲。可是希望先生以严肃的态度出之,如“嘘”,如放冷箭儿等却请慎重,以令对方心服。你看鲁迅在《两地书》里头的情书上面所表现的恋爱的战术,……引起了他的爱人“Dear”“Dear”地叫,他还是“仁兄”“仁兄”的答,决不冲锋接战 ——杨邨人 但待到看见有些地方的老头儿苦得不像样,就想起自己的老子来,即使他的理想实现了,也不能使他的父亲做老太爷,仍旧要吃苦。于是……改做孝子了。先生给我的信是没有答复的价值的。我并不希望先生“心服”,先生也无须我批判,因为近两年来的文字,已经将自己的形象画得十分分明了。自然,我决不会相信“鬼儿子”们的胡说,但我也不相信先生 ——鲁迅 25.1“卖孝” 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 青年与老子 聪明之道(存) 25.2革命小商贩 鲁迅大开汤饼会(节) 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 新儒林外史(存)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 25.3“卖老”和“卖小” 文坛三户 文坛三家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附:鲁迅的《两地书》一篇 二十六、“南腔北调”:鲁迅 -美子 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并且是“南腔北调’,然而这是促成他深刻而又滑稽的条件之一。讲演时,常喜把手放在长衫的后大襟里,在台上像动物园的老熊一样的踱来踱去。 ——美子 作家素描 《南腔北调集》题记 二十七、京官的帮闲与沪商的帮忙:鲁迅 -沈从文、苏汶 说到这种争斗,使我们记起《太白》、《文学》、《论语》、《人间世》几年来的争斗成绩。这成绩就是凡骂人的与被骂的一古脑儿变成丑角……一个时代的代表作,结起账来若只是这些精巧的对骂,这文坛,未免太可怜了。对过去的神仙的梦既不能作,新的信赖复极缺少,在生存的肯定上起了惑疑,而又缺少堕入放荡行为的方便,终于彷徨无措,仍然如年纪方在二十数目上的年青人的烦恼,任性使气,睚眦之怨必报,多疑而无力向前,鲁迅是我们所知道见到的一个。 ——沈从文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亦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7则是商的帮忙而已。我宁可向泼刺的妓女立正,却不愿意和死样活气的文人打棚 ——鲁迅 文学者的态度 文人在上海 论“海派”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京派”和“海派” 谈谈上海的刊物 七论“文人相轻”—— 两伤 鲁迅的战斗 二十八、鲁迅是买办吗 :鲁迅 -廖沫沙 因为西洋人虽然不曾把中国放在鸡鸭之下,但事实上也似乎并未放在鸡鸭之上。香港的差役把中国犯人倒提着从二楼摔下来,已是久远的事;近之如……花边文学家的嘴和笔怎能朦混过去呢? ——廖沫沙 这一个名称,是和我在同一营垒里的青年战友,换掉姓名挂在暗箭上射给我的。那立意非常巧妙:……因为“花边”也是银元的别名,以见我的这些文章是为了稿费,其实并无足取 —— 鲁迅 倒提 论“花边文学” 《花边文学》序 二十九、中国话·外国话:鲁迅 -文公直 先生要做买办尽管做,只求不必将全个民族出卖。我是一个不懂颠倒式的欧化文式的愚人!对于先生的盛意提倡,几乎疑惑先生已不是敝国人了。今特负责请问先生为甚么投这文化的毒瓦斯?是否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总之,四万万四千九百万(除先生以外)以内的中国人对于先生的主张不敢领教的!幸先生注意 ——文公直 可是先生立刻加给我“汉奸”之类的重罪名,……要杀我的头了我的主张也许会错的,不过一来就判死罪,方法虽然很时髦,但也似乎过分了一点。况且我看“四万万四千九百万(除先生以外)以内的中国人”,意见也未必都和先生相同,先生并没有征求过同意,你是冒充代表的。 ——鲁迅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文公直给康伯度的信 康伯度答文公直 三十、“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鲁迅 -林希隽 大抵说来是为了这一类文章轻便,容易下笔,……于是聪明的人们遂群趋这捷径了。而杂文之不胫而走正是不足怪的事。并且到了现今已经有了不少专门写杂文而享盛名的或由此成名的杂文大师和杂文家出现于文坛间了。 ——林希隽 愿我们的杂文作家,勿为虎伥而迷,以为“人言可畏’,用最末的稿费买安眠药片去 ——鲁迅 杂文和杂文家 商贾的批评 做“杂文”也不易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三十一、鲁迅是汉奸吗:鲁迅 -白羽遐等 不久以前,在《自由谈》上看到何家干先生的一篇文字,就是内山所说的那些话,原来所谓“思想界的权威”,所谓“文坛老将”,连一点这样的文章都非“出自心裁”! —— 白羽遐 这时他已经喝得很醉,莞然答曰:“我这放账,等于军部里放军用鸽;好的传信鸽,一头就要八百元美金,我如今蓄了数十百头了。”酒后出真言,……鲁迅翁、郭沫若、周起应、冯画室(雪峰),都成了他所谓“最好的传信鸽”了。 ——天一 内山书店小坐记(存) 鲁迅愿作汉奸 内山完造底秘密 记某书店底秘密 运命 三十二、“斗争的原则”:鲁迅 —田汉 就是健忘的读者想也记得鲁迅先生和杨邨人氏有过不小的一点“原则上”的争执吧,鲁迅先生似乎还嘘过杨邨人氏,然而他却可以替杨邨人氏打开场锣鼓,谁说鲁迅先生器量窄小呢? —— 田汉 但倘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的对于他的憎恶和鄙视,是在明显的敌人之上的。 ——鲁 迅 调和 答《戏》周刊编者信 三十三、“自我批判”的背后 :鲁迅 -张春桥 如果只是鼓励,只是慰勉,而忘记了执行批评,那就无异是把一个良好的作者送进坟墓里去 ——张春桥 这种模模胡胡的摇头,比例举十大罪状便有害于对手,列举还有条款,含胡的指摘,是可以令人揣测到坏到茫无界限的 ——鲁迅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 三月的租界 附:致鲁迅的一封信一篇 三十四、是非和爱憎:鲁迅 -魏金枝 文人相轻,不外乎文的长短,道的是非,文既无长短可言,道又无是非之分,则空谈是非,何补于事!已而已而,手无寸铁的人呵! ——魏金枝 文人的铁,就是文章,魏先生正在大做散文,力施搏击,怎么同时又说是“手无寸铁”了呢?……明明是加入论战中的了,却又立刻肩出一面“小民”旗来,推得干干净净,连肋骨在那里也找不到了。论“文人相轻”竟会到这地步,这真是叫作到了末路! ——鲁迅 再论“文人相轻”(存) 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 三论“文人相轻” 四论“文人相轻’ 三十五、奴隶与奴才:鲁迅 -张露薇 “题未定”草(五) 附:张露薇致鲁迅一篇 三十六 、《出关》的风波:鲁迅 -邱韵铎、徐懋庸 至于读了之后留在脑海里的影子,就只是一个全身心都浸淫着孤独感的老人的身影。我真切地感觉着读者是会堕入孤独和悲哀去,跟着我们的作者。 —— 邱韵铎 《出关》中的老子之为鲁迅先生的自况,也是很明显的。但这老子,虽然遭门徒的背叛,受编辑的揶揄,结果只好出关,去走流沙,但和老实的夷齐不同,到底还是个“世故老人”他清楚地知道一切都是“免不掉”的,所以他并不悲哀。 ——徐懋庸 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真是“悔之无及”,既然“无及”,也就不悔了 ——鲁迅 《海燕》读后记 《故 事新编》读后感 《出 关》的“关” 三十七、鲁迅是托派么:鲁迅-陈仲山等 鲁迅翁加入托派的动机,主要的却是被火一般的领袖欲所驱使着的 ……鲁迅翁由反左联而投降左联,为了是“争第一把交椅” —— 少离 我只要敬告你们一声,你们的高超的理论,将不受中国大众所欢迎,你们的所为有背于中国人现在为人的道德 我要对你们讲的话,就仅仅这一点 —— 鲁迅 来信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给本刊的信》附记 附:鲁迅与托派一篇 三十八、关于“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鲁迅 -徐懋庸、周扬、郭沫若等 关于鲁迅翁的往那里去,只要先看一看引进员谷非张光人胡风先生的行动就行了。 ——虹儿 最后就让我引用吉尔波丁的下面的话:“一切宗派主义不可避免地会招致和现时的政治任务的隔离”,来结束我这篇不充实的短文 ——周扬 我总觉得先生最近半年来的言行,是无意地助长着恶劣的倾向的。以胡风的性情之诈,以黄源的行为之谄,先生都没有细察,永远被他们据为私有,眩惑群众,若偶像然,于是从他们的野心出发的分离行动,遂一发而不可收拾矣。照理,纵使我这私信真是写得罪大恶极,论起罪名来,我想不过是“教训”鲁迅罪,和“攻击”鲁迅的朋友罪罢了。但是,鲁迅先生所据以判定的我的罪状,不知有多少条呵(我是连统计也无胆统计)!从“咬他几口”起一直到“敌人所派遣”止……这其中有着非常恶毒的一手,那就是暴露左联的秘密,咬实我和左联的关系,揆其目的,岂不是同时要使另外一种人来迫害我么! —— 徐懋庸 原来鲁迅先生是在调遣着我们作模拟战,他似乎是有意来检阅我们自己的军实的 ——郭沫若 去年的有一天,一位名人约我谈话了,到得那里,却见驶来了一辆汽车,从中跳出四条汉子:田汉,周起应,还有另两个,一律洋服,态度轩昂,说是特来通知我:胡风乃是内奸,官方派来的。我问凭据,则说是得自转向以后的穆木天口中转向者的言谈,到左联就奉着圣旨,这真使我口呆目瞪。 ——鲁迅 鲁迅将转变?谷非张光人近况如何? 《文学)起内讧 关于国防文学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一封真的想请发表的私信 蒐苗的检阅 还答鲁迅先生 附:鲁老头子笔尖儿横扫五千人等九篇
作者: 汪兆骞 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2015-8-1
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民国清流、一代大师们的长篇集体传记和史诗力作。 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最活跃、文化最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自尊、学术自尊,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学问超绝而又狷介不羁;相互间道义学问相砥砺,却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不断被分化,一时间龙吟虎啸,各领风骚,折射了一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雪雨阴晴。 本书第一次系统地讲述了那些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们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恩怨、是非、因缘与分合,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实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卑微,崇高与缺陷,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民国文化巨星画卷。 海峡两岸,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敌对的意识形态,冤家对头的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一个不识相且不为时所用的文化人胡适,却同仇敌忾,相互策应,大动干戈,实为历史所罕见,不仅充满悖论,又意味深长,或正因如此,方显承受误会和扭曲的胡适的思想、文化价值。 胡适是位相对清醒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是最早洞悉强调平等忽视自由会带来危险的人,也是认定只热衷主义、不研究问题会给中国造成灾难的人。后来我们对胡适只有批评,没有研究的格局,便是这种恶果。 刘师培沉默多时,他一直对陈独秀、钱玄同有些偏激的言论不以为然,对他们习惯把对待新文化运动的态度,作为评判时人进步与反动的唯一标准,尤不敢苟同。刘师培认为,陈独秀、钱玄同等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历史观,非但解决不了复杂的文化问题,更有可能误导国人误读历史,只要西学,摒弃传统。 辜鸿铭在那个时代是一道文化风景,他活着是个传奇,他去天国后留下太多关于中国文人的神话。他是个充满矛盾又极为和谐的学者,他变态地猥亵女性,他又淋漓痛快地大骂政客,他到西方留学却一针见血地批判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而最可贵的是他的骂是出于义理和公心。 就群体而论,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文人最为放诞,最为淋漓尽致,表现了有操守文人的崇高人性。章太炎将袁世凯授的勋章做扇坠,辜鸿铭拖长辫教训毛姆,金岳霖与鸡共舞,钱玄同“人到四十就该死”……一个个鲜活的灵魂,跃然青史。 “五四”前后,文化的激进派如陈独秀、钱玄同等及文化保守派如林纾、黄侃等,都未能避免偏激。值得深思的是,所有激进派和保守派,在一定历史作用下,常会相互转换。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时,军阀们留给国人的印象几乎都是作恶多端、狰狞可怖的面孔,殊不知他们退出政坛后,面对日本人的诱惑和收买,却显示出铮铮傲骨,坚决抗日。 黄侃桀骜不驯,却才华横溢,思维敏捷过人,国学功底深厚,为一大家。有一次有人求他代写一篇碑文,约好六日以后来取,等人家取时,他却早已将此事忘得干干净净。他忙让其就座,接着研磨铺纸,凝思片刻,挥毫一蹴而就。连上下款带正文刚好到最后一格。观者莫不叹服……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modern literature
作者: 郭延礼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 片断: 文学观念的变化之二:改 变了中国文学自我优越感的偏 见,自觉地以欧美和日本文学 为榜样,进行文学革新。 鸦片战争后,士大夫看到 清王朝在军事上吃了败仗,不 得不承认西方的船坚炮利。就当时士大夫普遍的文化心态而 言,他们认识西方有一个过程。开始认为西方只是声光电化、 机器制造等自然科学发达;继而又认识到西方的政治制度、民 主学说的先进;但对于西方文学则认为并无可观。曼殊(梁启 勋)说:“吾祖国之政治法律,虽多不如人,至于文学与理想, 吾雅不欲以彼族加吾华胄也。”①南社诗人冯平在《梦罗浮馆词 集·序》中又说:“慨自欧风东渐以来,文人学士,咸从事于左行文 字,心醉白伦(拜伦)之诗,莎士比亚之歌,福禄特儿(伏尔泰)之 词曲,以谓吾祖国莫有比伦者。呜呼,陋矣!以言乎科学,诚相 形见绌,若以文学论,未必不足以称伯五洲。彼白伦、莎士比亚、 福禄特儿辈,固不逮我少陵、太白、稼轩、白石(姜夔)诸先哲远甚 也。”②这还是处于封闭环境状态下中国知识分子文化自我优 越感的旧观念,他们只知中国有司马迁、韩愈,有李白、杜甫,有 曹雪芹、蒲松龄。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在当时并不了解外 国文学,更缺乏对外国文学思想内容和美学价值的研究,因此对 西方文学先进的思想与卓越的艺术技巧缺乏认识,从而形成了 一种夜郎自大、夷不如夏的思维定势。归根结蒂,还是由于生活 在封闭状态下的知识分子自身知识结构和艺术视野的局限所 致。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西方文学的真谛。如所周知,那时候的 知识分子能读外国文学原著的人很少,初期的文学翻译又只是 注意故事情节的叙述,作品中大量的艺术精华(如心理描写、自 然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被删掉。就连这样的被误译、被删节 的作品,一是他们并非都能读到,二是受传统审美趣味、审美习 惯的影响,许多读者也未必能欣赏其艺术奥妙。一句话,当时的 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学并不大了解。 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特别是翻译文学的兴起,中国知识 分子开始冲破封闭的文化环境,放眼世界文学。他们逐步认识 到西方文学的思想光辉和艺术力量,开始发现西方文学也有优 于中国文学的地方。较早认识到这点的是梁启超、林纾和周桂 笙等人。
作者: 赵炎秋主编
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明清是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成熟时期,本卷主要研究这一时期叙事思想的发展、特点与基本内容,探讨这一时期的几位重要叙事理论家金圣叹、李渔、王国维、梁启超、林纾的叙事思想,并分析了《红楼梦》和《海上花列传》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技巧。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简介: 莎士比亚是中国读者和观众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名字。虽然这位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的名字已在19世纪中叶中国出版的书刊上出现,但是他的作品直到本世纪初才被介绍给中国的读者。1903年,英国作家兰姆兄妹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第一次被译成中文,其中十个故事的文言译文被编成一个集子,题名为《解外奇谈》;次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纾翻译的同一本故事集的全译本,定名为《吟边燕语》。而直到1921年,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剧本(《哈姆雷特》)才被田汉完整地译成中文。至今,他的全部剧作已为中国读者的所熟悉,每一个剧目起码有两个以上的中译本。 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莎学发展很快。1984年12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并在北京和上海组织了1986年和1994年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许多大学的英文系和中文系都把莎士比亚戏剧列为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莎士比亚已成为深受中国广大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曹禺先生在1984年为中国莎学会会刊《莎士比亚研究》所写的发刊词中的一段话极好地描述了莎士比亚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作者: 郑振铎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1937年上海生活书店印行。全书分3卷,收129家,文480篇。所收诸家,从林则徐至陈天华,突出图强与革命思想。书中选龚自珍、郑观应、薛福成、谭嗣同、林纾、严复、章太炎等人文章最多;同时收洪秀全、杨秀清等及与太平天国有关的文章10篇。此书不仅为研究中国近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而且其进步的编辑宗旨,也是晚清各种总集、类选所不能企及的。可为观察晚清思想文化转变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其文章体例和内容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社会变动之巨,思想转变之激烈。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简介: 莎士比亚是中国读者和观众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名字。虽然这位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的名字已在19世纪中叶中国出版的书刊上出现,但是他的作品直到本世纪初才被介绍给中国的读者。1903年,英国作家兰姆兄妹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某中十个故事的文言译文被编成一个集子,题名为《解外奇谈》;次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纾翻译的同一本故事集的全译本,定名为《吟边燕语》。而直到1921年,莎士比亚的第一个
作者: 钱钟书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简介: 钱钟书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本书收录他的学术论文七篇:《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林纾〉的翻译》、《诗可以怨》、《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书中广征博引,就艺术与文学的比较对照、中外文化的交流影响探讨文学创作及翻译的规律,论述精辟,语言隽永。这次印行的是经作者亲自修订增补的定本。
Romantic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作者: 李欧梵著;王宏志等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10
简介: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 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 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 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 生出文入史,复原了一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树立了几个显著的 地标,作家本人私生活之零珠碎玉也串缀其间,于杳然逝去的浪漫风声中 泠泠作响。
作者: 林纾 ,朱光潜,梁实秋,钱钟书等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2016年04月
简介:本文集收入许多专家正襟危坐把翻译作为学术来探讨的文章,也收入了一些翻译家把翻译作为生活娓娓道来的、近乎散文的佳作。这是因为几十年前冯至先生曾经教导作为小编辑的我,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反映作家真性情的东西,让读者看到作家真正的面孔。正是秉此原则,除了翻阅众多文集以收集材料之外,我也从互联网上收集了诸如我国著名的劳伦斯、吉卜林作品译者文美惠女士的《翻译吉卜林,先过主题关》这样的文章。读了这样的文章我们才会知道,当年身为江南大家闺秀的文美惠先生,原来并没有想到自己会一生奉献给英美文学翻译事业,而是一心要进军校的。而命运的阴错阳差却使她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并且得以聆听朱光潜这样的大学问家的教诲,为杨绛这样的大翻译家的译作《堂吉诃德》写前言,终究度过多姿多彩的一生。 是的,也许我们的年代可以被称作是一个“大师退场的年代”,但是也是一个仍然有许多大师“尚在场中”的年代,比如本文集的后十儿位翻译家就都依然健在,并且在辛勤工作。而且一些新的大师正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李文俊先生两年前就以《我发现了一个优秀翻译家》为题在《中华读书报》上充满欣喜地发出欢呼,惊叹一位年轻而出色的翻译家的涌现。所以,不必悲观,在“大师退场的年代”继续耕耘,应该是这一代人的责任。本文集共收入48位名家的58篇文章。
作者: 张晖 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5年9月
简介: 本套丛书包括晚明至民国的国学文化名人:徐渭、章太炎、袁枚、辜鸿铭、郑板桥、刘文典、李贽、李叔同、黄侃、林纾。尽管时代有所差距,但人物个人相近,徐渭的佯癫真狂、李贽的赤子童心、郑板桥的傲骨奇才、袁枚的悠游随性、林纾的忧国忧民、辜鸿铭的中西撞击、章太炎的怪异大成、李叔同的看透红尘、黄侃的苦读乐道、刘文典的狷狂骨气,将一众文化怪杰集聚一堂,“旨在使人们从庸俗的文化认同中走出,增强一种独立的人生品格,以史为鉴,去创造别一类的生活。”下附作者: 不入牢笼——徐渭 作者:张 晖 原教育部高教司民族处处长 大偏至正——章太炎 作者:黄乔生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性灵人生——袁枚 作者:阎志坚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一个外人——辜鸿铭 作者:唐利群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 绝世风流——郑板桥 作者:初国卿 辽宁散文协会会长 狂士本色——刘文典 作者:章玉政 安徽《新安晚报》首席记者 告别中庸——李贽 作者:鄢烈山 南方周末报总编助理 圆月天心——李叔同 作者:陈 戎 北京日报编辑部主任 士气为先——黄侃 作者:叶贤恩 原湖北鄂州市政府秘书长 译界之王——林纾 作者:连燕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 云上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 面对青梅竹马的陆恒,林纾将一颗真心双手奉上,到头来却是所托非人,林氏集团改名换姓,自己则被送入精神病院。 身为*年轻的神经外科教授以及别人眼中的医学专家,盛维庭不是一个心软的人,却因不为人知的理由,为林纾站了出来。 既然重出生天,千金归来,自然要把一切亲手夺回。 欠她的,她要一笔笔讨还;可她欠的,又待如何呢?
作者: 林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6年04月
简介:
吾老矣,一切看破,惟教子之心甚热如火。汝累累不听吾言,而吾心亦未尝一刻灰冷。可见父母爱子,匪所不至。
——林纾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作者: 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 拙著《现代中国文学史长编》出版以还,自柳诒徵、胡先骗、郑桐荪、陈满一,刘麟生、陈毖涛、潘式、王利器、郭斌佳渚君,或识或不识,莫不致书通殷勤,匡我不逮。而胡先骗、郭斌佳两君,更有批评绍介之文,见于报章,鲡缅干百言,奖勖交至。刘麟生君则全书校读,拾遗补阙,以校勘记见遗。文章之契,通于性命。博文质无底,常愧无以答诸君厚我之雅。何图万本流传,三版书罄,敢不融贯诸君之意,而就闻见之所及,重为增订;其有不知,盖阙如也。从今岁五月二十日属稿,迄今卒事,历时——月又二十二日。 有旧有其人而传改作者:如散文之马其昶。姚永概、永朴、林纾;诗中晚唐之樊增祥,同光体之陈三立、陈衍;白话文之胡适;是也。有旧无其人而今增人者:如魏晋文王闾运之增附廖平、吴虞;骈文孙德谦后之增黄孝纾;散文马其昶之增附叶玉麟,又增王树树、贺涛附张宗瑛、李刚己、赵衡、吴闽生;诗中晚唐樊增祥、易顺鼎之增附三多、李希圣、曹元忠,又增杨圻附汪荣宝、杨无恙;同光体之增附奚侗、何振岱、龚乾义、曾克端,又增异军突起之金天羽;以及词朱祖谋之增附龙沐勋,曲吴梅之增附卢前;是也。其它诸人,虽仍旧贯,各有增订。以视原书,材料增十之四,改窜及十之五;而要蕲于详略互见,脉络贯通;神明不减,而翔实过之。 此次增订,有郑重申叙,而为原书所未及者三事:第一、疑古非圣,五十年来,学风之变,其机发自湘之王闾运;由湘而蜀(廖平),由蜀而粤(康有为.梁启超),而皖(胡适,陈独秀),以汇合于蜀(吴虞);其所由来者渐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第二、桐城古文,久王而厌,自清末以逮民国初元,所谓桐城文者,皆承吴汝纶以衍湘乡曾文正公之一脉,暗以汉帜易赵帜,久矣;惟姚水概、永朴兄弟,恪守邑先正之法,载其清静,而能止节淫滥耳。第三、诗之同光体,实自桐城古文家之姚鼐嬗衍而来;则是桐城之文,在清末虽久王而厌,而桐城之诗,在民初颇极盛难继也。此三事,自来未经人道,特拈出之。 方清之季,吴汝纶之在北直,张之洞之在东南,虽用事不用事、得位得势攸异;而开风气之先,绾新旧之枢,则两公如出一辙也。特两公者早死,未可以人现代。兹举贺涛文,以《吴先生行状》为代表作品;马其昶文,以《吴先生墓志铭》为代表作品;而陈衍文,则以《张之洞传》为代表作品;非惟以征数公之文事,亦欲读吾书者知学风士气之有开必先也。其他诸人诗文,代表作品,非有关国家之掌故,即以验若人之身世。廖平论文,谓:“欲为有才识之文,宜从史书中所录文观之,然后能详其此文之关系何在,而其文之妙处始可求。但看选本则不能。如屠京山为文,专学《宋书》,是其例也。史书所录之文,非于当时有关系之作,必当时最有名者,读之增人才识。”博虽不敏,请事斯语。其人其文,必择最有关系者。 会稽章学诚论《文史通义》,以谓:“文人记叙,往往比志传修饬简净;盖有意于为文也。志传不尽出于有意,故文不甚修饬;然大体终比记事之文远胜。盖记事之文,如盆池拳石,自成结构。而志传之文,如高山大川,神气包举,虽咫尺而皆具无穷之势;即偶有文理乖刺,字句疵病,皆不足以为累。”博草创是书,未能竟体修饬;而自谓大力控抟,神气包举,由一人以贯十数人,抟数十人如一人,有往必复,无垂不缩。潘式君贻我书,以谓:-此书断自现代,部勒精整,叙次贯串,其宛委相通之法,良得史公之遗。而摘辞雅沽,尤为独出冠时。”“雅洁”愧曰未能,“部勒”则所经意,得失寸心,不敢自诬。如云。宛委相通,史公之遗”,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矣。 余读《太史公书·商君列传》,叙鞅欲变法,备列群臣廷辩之议;又著鞅自叹为法之敝以终于篇,而为后世监戒;可谓有慨乎其言之。是书论列诸公,亡虑皆提倡宗风以开一代之新运;然利。未形而害随之,昔贤咏“一将功成万骨枯”,吾则谓一儒成名,百姓遭殃。我生不辰,目睹诸公衮衮,放言高论,喜为异说而不让,令闻广誉施于身;而不自知诸公之高名厚实何莫非亿兆姓之含冤茹卒,有以成之。今吾侪小民,呻吟憔瘁于新政之下.疾首恫心,求死不得;末学小生,叫嚣跳踉于新学说之中,急言竭论,迷复何日。而诸公声名日高,虑无反顾。昔法国罗兰夫人太息于-自由自由,天下人许多罪恶,假汝以行”!博则深致慨于“维新维新,中国人许多涕泪,随汝以来”!谁生厉阶,至今为梗。然有自始为之而即致其长虑却顾者,章炳麟是也。有自始舍旧谋新,如恐不力,而晚乃致次骨之侮以明不可追者.陈三立、王国维、康有为,严复、章士钊是也。有唯恐落伍,兢兢焉日新又新以为追逐;而进退维谷,卒不掩心理之矛盾者;梁启超、胡适是也。博祷昧无知晓,但掇拾排比诸公之行事及言论,散见于数十年中各报章,而参证之于本集,叙次之以系统。追忆昔年诵说王树枬之抗论诋廖平,朱一新之贻书规南海,马其昶之上疏论新政,方在弱冠,少年盛气以为顽朽,斥其昏庸;及今覆之,何乃不幸言中。生民道尽,验于蓍蔡。然后知“利不百不变法”之为老成瞻言也。时迫事近,其在今日:溺于风尚,中于意气,必有以余论列为不然者。吾知百年以后,世移势变,是非经久而论定,意气阅世而平心,事过境迁,痛定思痛,必有沉吟反复于吾书,而致戒于天下神器之不可为,国于天地之必有与立者。此则硅径之愚,所欲与天 下后世共白之者已。嗟嗟渚公,抵掌掀髯,日骛声气之中;而博则抱朴守愚,寂处声气之外;用敢著旁观之清,昭后车之鉴。金玉尔音,多言多败,无易由言,慎之哉!吾闻严复之殁也,遗书戒子孙,谓:“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一言为智,可悬日月。伯尔君子,尚哀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