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93 项 “武力”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美)大卫·斯万森(David Swanson)著;胡遥力,解冰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战争是个谎言》编辑推荐:世界反战第一人,2011年占领华尔街的策划者大卫?斯万森的经典力作。美国政府头号禁书,大卫?斯万森自费出版。美国国防部250发动战争,62次武力入侵、推翻他国政府全纪录。用专制代替民主,用混乱代替专制,揭穿小布什、奥巴马战争的骗局和谎言,曝光美国式自由和民主的真相。
Brief history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作者: 薛衔天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简介: 俄罗斯,即今天的俄罗斯联邦,它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中俄之间的交 往起于明万历年间,当时俄国曾派出裴特林使团来访中国,并拜见了中国 的皇帝,但这次交往并没有使两国关系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对中俄两国 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从雅库茨克出发的几批俄国“来客”,他们不断用 武力骚扰和侵略中国的北部边境,但他们的武装侵略最终受到了清政府的 有力回击,最后双方签订了中俄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为 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但两国之间的平等交往并没有维持太久, 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曰渐腐败、财政的日渐捉襟见肘以及军事的日显疲相, 沙俄帝国又重新迈出了侵略中国的脚步。中俄《布连斯奇条约》、《恰克 图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条约的签订,使沙俄逐步侵占了中国北 部、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且它还趁火打劫与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进一步攫取在华利益,甚至强租旅大,并妄图使东北沦为 其独占的势力范围。直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沙皇俄国被推翻,中俄之 间的侵略与被侵略关系才就此结束。 《中俄关系史话》主要介绍了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与沙皇俄国的关系, 此关系止于1917年十月革命。 《中俄关系史话》由薛衔天编著。
四大名著:水浒传 名家导读 无障碍阅读 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 全民阅读倡导者朱永新作序 新悦读之旅系列丛书
作者: (明)施耐庵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年7月
简介:被逼上梁山的人生——《水浒传》导读 文/曹水平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千百年传诵不衰,是中国人的必读经典。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少不读水浒呢?是担心青少年看了水浒,容易冲动,模仿梁山好汉造反,崇尚武力解决问题吗?是担心青少年看了水浒,对故事发生年代(北宋末年)和创作时代(元末明初)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扭曲产生认同感,从而对当下的现状和前途产生悲观情绪吗? 看完《水浒传》,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如果是宣传造反有理的话,为什么轰轰烈烈造反的宋江最后却被招安了呢?可见造反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是鼓动造反,为什么造反成功、割据一方的方腊最后也惨遭凌迟处死?可见造反的结局是很惨的。 如果崇尚武力解决问题,为什么造反头子宋江会被毒死、天杀星李逵会被殉葬?第一高手卢俊义会被害死?为什么武神武松断臂成废人,出家方得善终;步兵元帅鲁智深不愿为官看淡名利方修得正果?可见,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宋江、屠杀无数的李逵、纵横天下的卢俊义们也无法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梦想,而放下屠刀的武松和鲁智深才能成佛。还有根本不会武功的六个技术职业英雄,火药专家凌振、歌手乐和、书法家萧让、金石家金大坚、神医安道全、相马师皇甫端,他们的结局最好,要么进了皇家捧上金饭碗,要么成为皇帝红人,就算在梁山土匪窝,他们也很受那帮武林高手尊重。这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启示吗? 所以,对于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特别是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挖掘蕴含的深层意思,对个人、对社会都能有所启迪。在《水浒传》中处处可见被逼上梁山的人生,在落草为寇的生涯中有着不同的人生归宿。 鲁智深是位率真直爽的汉子,他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一生。他曾多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有两次比较起来,感觉挺有趣的。 第一次当然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当鲁智深得知镇关西强骗金翠莲时,义愤填膺,几乎不给镇关西辩解的机会,就一脚三拳把他给打死了。 这次出手畅快淋漓,对鲁智深却改变很大:从一名提辖军官变成了亡命之徒,甚至不惜出家为僧来逃避官府通缉。但是经过此事,他逐渐谨慎起来。……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每个人看水浒都可以看出一个自己的水浒,文学的,政治的,军事的,人性的,教育的,那出神入化、生动活泼的形象刻画,那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朝廷斗争,造反派和招安派的梁山政治,刺探军情里应外合的军事策略,为纳降秦明而屠杀百姓的宋江,为逼朱仝上梁山而刀劈四岁小孩的李逵,宁愿气死也不尊重儿子兴趣的史进母亲,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索……
作者: 于洪峰编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正是他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的确,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干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那么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是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爱读书的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都从中得到过特别启迪的书,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的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
作者: (宋)司马光著;王辉编译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12
简介: 《资治通鉴》 以史为鉴,知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是非得失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成就可见一斑。《资治通鉴》全文共294卷,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间1362年的历史。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等方面。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 《左传》 春秋诸侯争霸故事先秦史学最高成就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撰写。以《春秋》为本,取材包括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250多年间各诸候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吕氏春秋》 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 简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成的,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其内容驳杂,主要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为主,同时又汇集了墨、法、兵等学派的学说,成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编者编著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融合各家之学说,成一家之思想。书中保存有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轶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 《战国策》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旁征博引,舌战群英 《战国策》是由西汉末期的学者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著作,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分别记载战国时期十二国的部分历史。记述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矛盾。这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在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智囊》 运筹帏幄的智慧宝典决胜千里的实用指南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智囊》一书是其在明熹宗天启六年(1625)闲暇之余采撷当时仅见的一些稗官野史、小说大观以及笔记丛谈等古代文献中有关智慧的各种故事、传说,加以分类排比,编辑而成的。全书可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等10大部和“见大”、“知微”、“得情”、“威克”、“委蛇”、“灵变”、“辩才”、“不战”、“贤哲”、“狡黠”等28卷,思想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社会价值的博大精深是《智囊》一书最为突出的两个特点。此外,由于《智囊》一书大多取材于古人对当时社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传闻的真实记录,同一些舞文弄墨的好事者们恣意杜撰的神话、演义之类的无稽之谈大异其趣,因此,该书又可作为治文史者学习和研究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史料,并可弥补和纠正正史中的某些不足和失误。 《六韬·三略》 天下兵书之祖现代战争之魂 《六韬》《三略》,都是古代兵书。《六韬》通过周文王、周武王与姜太公对话的形式,阐述治国治军的基本方略、指导战争的理论与原则,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三略》是中国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百战奇略》 运筹帷幄的智慧精粹决胜千里的成功宝典 《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作者刘基,字伯温,明初军事谋略家。《百战奇略》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一千六百四十五年(最早的战例是公元前700年春秋初期的楚绞之战,最晚的战例是945年五代末期的后晋与契丹的阳城之战)间散见于二十一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例百则,并且这百则战例,大多都有战争发生的时间和资料来源,这为后人检索战争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孙子兵法》 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举世瞩目的兵学奇书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作者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兵法》充满了谋略和智慧,重视心理战,强调用计谋取胜.而不是单凭武力,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本书不仅为军事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政治、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自其问世以来便被军事家们奉为指导战争的金科玉律,更被一些政治家、商业家视为珍宝,潜心研究。 《三十六计》 天下兵书之祖,现代战争之魂 《三十六计》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是中国历代无数次战争的实践经验总结,被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和应用,在千变万化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后世留下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成功战例。《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含六计,总共“六六三十六计”。 此书虽说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其蕴涵的深刻哲理在现代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巨子都潜心研究的著作之一。
作者: 陈丙先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5-5-1
简介: 菲律宾这个隔南中国海相望的邻邦,由于地处东南亚边缘地带,且在历史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以相较于东南亚其它地区,这个群岛在前殖民时期同中国的交往相对来说不太密切。西班牙人入主菲岛后,带来大量美洲白银。由于白银在中国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菲律宾的美洲白银对中国商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精美的丝货、瓷器等各色中国商品又为菲岛的西班牙人所喜爱,还被他们转贩美洲等地,因此以美洲白银交换中国商品为主要形式的菲中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随着贸易联系的加强,菲(西)中在政治、文化领域也交往频繁。对西治前期(16-17世纪)的菲(西)中关系进行全面探讨,深入研究东西两大帝国如何在东亚地区进行互动,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或许还能获得某种历史启示。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菲(西)中关系,还原历史真相,本书选择该时期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菲律宾殖民当局在菲(西)中交往中所奉行的政策内容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进而深入系统地探讨各项政策出台的背景与过程,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各种因素,政策执行的效率等,将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横向的国际交往结合起来,以二维的角度来展示该时期的菲(西)中关系。在对前殖民时期的菲中关系,西班牙人东来前的对华认知,西属菲律宾殖民政权的建立过程等背景因素进行简单的历史回顾后,本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研究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着重阐述不同时期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治态度及其对在菲华人的安全防范,并分析各种不同态度下的菲(西)中官方交往;阐述菲中贸易的重要性以及菲律宾殖民当局对该贸易所持的政策,并分析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种因素;阐述西班牙托钵修士传教中国的热诚,对华武力传教的主张,与葡萄牙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分歧,在中国礼仪之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简要分析和归纳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特点,探究其对华政策与菲(西)中关系的内在联系。
作者: 武力著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简介:《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内容简介:我们的研究力求做到客观深入,力求做到整体性研究与专题性具体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问题意识与总体梳理相结合,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结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在吸收已有中共历史和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们设计的这套丛书包括六本著作,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分册,内中具体收录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有经济、中国共产党与私营经济、中国共产党与“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与城乡经济关系等内容。
作者: 王庆祥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2006
简介:一、闯关砧套的“猴帝王” 溥仪“闯关东”的本意是要拿着皇帝的身份,藉助日本的武力,以恢复 大清的江山。不料,他陷进圈套,成了东洋武士手中的玩偶,成了一只被耍 戏的猴子。 在白山黑水遍地燃烧抗日烽火的年代,溥仪由伪满执政而“康德皇帝” ,官当得愈来愈大,事管得愈来愈少。据溥仪自述①,伪满初年,各部大臣 或其他官员人宫“陛见”,尚无太多的限制,后来情况就变了,“帝室御用 挂”吉冈安直瞪着眼睛站在“皇宫”的大门口上,除了“总理大臣”和“参 议府议长”每周依例入宫报告毫无实质内容的“政情”外,谁都不让进门。 于是,溥仪作为皇帝的公务,只剩下例行的“正式接见”,出席“特任式” 或种种“典礼”,以及在伪国务院和伪参议府通过的伪政策法令上“裁可” 了。 呈送到溥仪面前的政策、法令,都是在伪满总务厅长主持的“火曜会议 ”②上议决并密呈关东军司令官批准后,再经伪满国务院和参议府付诸形式 上的讨论和通过才形成的,溥仪只能画“可”,而不得反对。在这种情况下 ,溥仪渐渐懒得再到勤民楼去办公,整个上午都在缉熙楼睡懒觉,一觉醒来 ,便坐在卫生间的“恭桶”上画“可”,“差不多连内容都可以不必去看, 并且也无须去看,因为看也等于白费工夫和徒劳自己的眼睛”③,画完随手 一扔,再由随侍一张一张从地上拾起。 这种“办公”方式显然是溥仪不甘心受人摆布的消极的反映,其实溥仪 也曾经试探性地为掌握主权而积极地行动过。1932年8月,趁着关东军司令 官换届的机会,胡嗣瑗给溥仪出主意,让他向新上任的武藤信义建议缩减总 务厅长的政治权限,以使伪满各部大臣得以负责办理各自部务。溥仪照办了 ,当面讲过之后又把一份书面材料交给武藤。结果,胡嗣瑗被调离溥仪身边 ④,总务厅长的权限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在1937年7月机构改革时扩大了, 改总务厅长为总务长官,原系国务总理大臣直属部下,今为国务院总理大臣 的唯一辅佐者,有权代行院务,实际已是监督和统辖伪满各部及各地方官厅 的握有最高实权的人物。 身为“皇帝”的溥仪,不仅对此无能为力,而且还要接受作为伪满太上 皇的关东军司令官赤裸裸的当好傀儡的教育。他们告诫溥仪说,“满洲国” 实行“总理负责”的政治制度(实际是伪总务厅长或伪总务长官负责的制度) ,“皇帝”应取“高高在上,垂拱无为”的态度,不要干涉或驳改“国务院 ”和“参议府”业已通过的议案或法令(实际是“火曜会议”通过的议案或 法令),这正是“培养君德”的
简介:《尼伯龙人之歌》这部史诗已经有中文译本,关心中世纪德语文学的读者可能早已熟悉。以往将书名译为《尼伯龙根之歌》,但从字面上看,“尼伯龙根”指的是人还是物,是城市还是河流,并不明确。在北欧冰岛歌谣集《埃达》(edda)里记载,古代勃艮第国有一个王族称尼伯龙(NibeluNge),相传,他们确实拥有一大批宝物。后来有人将这个传说与在北方流传的另外一个关于尼德兰英雄西格夫里特打败尼伯龙和希尔伯两个王子占有其全部宝物的传说融合在一起,创作了这部史诗dasNibeluNgeNlied。在中古德语中尼伯龙人称der NibeluNc,复数加词尾e,即die NibeluNge。按照通常习惯,像这样名词的复数词尾是不需要翻译的,也很难翻译,譬如derdeutsche德意志人,复数是die deutscheN,翻译成中文时依然是“德意志人”。同样,尼伯龙人一词的复数即die NibeluNge翻译成中文时也不需要将其词尾翻译出来,译为“尼伯龙人”为宜。根据构词法的要求,dasNibeluNgeNlied是现代德语的NibeluNgeN加lied组成的复合词,以往所译的根字只是音节geN的译音。此外,在这部史诗中虽然“尼伯龙人”不再仅仅指勃艮第国的王族,而是宝物掌握在谁手里,谁便是“尼伯龙人”,但作品的内容讲的都是这些“尼伯龙人”从兴盛到衰亡的故事。因此从内容上看也可以说,这部史诗就是一首对于这些“尼伯龙人”悲壮命运的颂歌。出于上述考虑,我将这个译本改名为《尼伯龙人之歌》。 《尼伯龙人之歌》又称《尼伯龙人的厄运》,大约写成于一二〇二至一二〇四年之间。作者可能是奥地利人,出生于帕骚与维也纳之间的多瑙河流域,姓名不详。关于他的身世没有文字记载,作者的职业也是众说纷纭,从作品的基本思想和所描述的社会内容来看,可能是下层骑士,曾在帕骚大主教手下或附近的尼德恩寺院供职,有一定文化修养,对法律、宫廷礼仪以及骑士生活很熟悉。 《尼伯龙人之歌》的原文是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全诗有三十九歌,2379诗节,每诗节四行,共9516行。故事情节取材于欧洲古代英雄传说,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歌至第十九歌为第一部分,以法兰克或尼德兰传说为基础,讲的是西格夫里特的故事。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从小生活在父王的宫廷,成年时晋升为骑士。后来与勃艮第国公主克里姆希尔德结婚,婚后登基加冕,成为一位强大的国王,占有尼伯龙宝物。十年后,应勃艮第国王恭特和王后布伦希尔德邀请,西格夫里特携妻子克里姆希尔德去沃尔姆斯省亲。由于两位王后的争吵,引起布伦希尔德的仇恨,忠臣哈根为王后报仇,杀死了西格夫里特,随后夺走了尼伯龙宝物。第二十歌至第三十九歌为史诗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以勃艮第传说为基础,内容讲的是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或称勃艮第王国的覆灭。克里姆希尔德在沃尔姆斯宫廷寡居十三年之后,远嫁匈奴国王艾柴尔。又过了十三年,她看到匈奴国的臣民以及聚集在那里的外国王侯将帅都顺从了她的统治,认为复仇的时机已到。她说服艾柴尔邀请勃艮第国亲人来匈奴国赴宴。客人到达后,克里姆希尔德首先索要尼伯龙宝物,后来又下令焚烧大厅,从而引起匈奴人与勃艮第人之间的大杀戮。克里姆希尔德要求哈根说出宝物存放在何处,哈根不说。她于是下令砍下恭特的头颅,并亲自杀死哈根。老帅希尔德勃兰特看见一位勇士惨死在一名妇人手里,不忍漠视,当即杀死克里姆希尔德。全部故事就此以众英雄同归于尽而告终。 如前所述,《尼伯龙人之歌》是在古代尼德兰传说系统和勃艮第传说系统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这两个传说系统都是形成于公元三七六至六〇〇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年代。它们经过后来几百年的口口相传,发展演变,到了十三世纪,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已经基本定型。《尼伯龙人之歌》作者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把这两个彼此独立的传说组织成为一个首尾连贯、总体统一的故事,从而借助古代日耳曼人的英雄形象表现十三世纪的社会生活和骑士理想。因为故事中人物的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都是十三世纪的,所以这部史诗已经不属于古代英雄文学的范畴,而是一部以古代英雄故事为题材的宫廷骑士史诗。它的人物的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都是十三世纪的。 在《尼伯龙人之歌》中,一个中心冲突是争夺尼伯龙宝物。尼伯龙宝物是一批巨大的财富。在封建社会,财富是封建宫廷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封建统治的基础。财富意味着权势,有财富才有权势,失去财富就失去权势。所以,尼伯龙宝物就成了权势的象征,贯穿全诗的争夺尼伯龙宝物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封建王侯争夺权势的斗争。起初,西格夫里特占有尼伯龙宝物,他的国家被称为尼伯龙国。当时的尼德兰繁荣昌盛,是一个强大的封建王国。勃艮第国位于莱茵河中游,克里姆希尔德是勃艮第国王恭特的妹妹。西格夫里特与克里姆希尔德的婚姻将这两个国家连接为姻亲邻邦。后来,克里姆希尔德伤害了勃艮第国王后布伦希尔德,忠臣哈根为了给王后报仇,杀死了西格夫里特。然而,哈根并不善罢甘休,他深知财富的重要性,于是处心积虑地怂恿恭特国王说服克里姆希尔德同意将她的尼伯龙宝物从尼德兰运回勃艮第国(1107节,1-4行)。克里姆希尔德在丈夫死后一直寡居在沃尔姆斯宫廷,她拿到宝物之后,广泛布施,取悦人心,培植自己的势力。哈根看到她有可能作为西格夫里特的遗孀与勃艮第国分庭抗礼(1128节,3-4行;1130节,1-4行),于是抢走全部宝物,使之成为勃艮第国的财富。史诗至此,尼德兰王国销声匿迹,勃艮第国代之而起,被称为尼伯龙国,勃艮第人也被称为尼伯龙人。后来克里姆希尔德远嫁匈奴,表面上是为了寻找时机给亡夫西格夫里特复仇,实际上也是为了找回失去的宝物。当她的勃艮第亲人应邀来匈奴宫廷做客时,她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索要宝物(1741节,1-4行);在匈奴宫廷,匈奴人与勃艮第人展开大杀戮,她知道是哈根杀死了西格夫里特,然而,在哈根被生擒后,她并不急于向他讨还血债,而是要他说出宝物藏在何处,甚至许诺,只要他肯交出从前从她手里夺走的财产,就可以不把他杀掉(2367节,2-4行)。哈根断然拒绝她的要求。克里姆希尔德看到收回宝物的希望已不复存在,她复辟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于是置血缘纽带于不顾,令人杀死恭特,后来又亲斩哈根,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复仇生涯。 两位王后的争吵是全诗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性转折,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布伦希尔德感到自己受了伤害,于是授意哈根谋杀西格夫里特;克里姆希尔德为了复仇策划了在匈奴宫廷的血腥屠杀,结果是众英雄同归于尽,勃艮第王国彻底覆灭。而两位王后争吵的原因都是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君君臣臣,其界限不得逾越,是天经地义的戒律,有了地位才有尊严,而要维护尊严必须维护地位。封建君主靠尊严和地位维系其统治,因此视尊严与地位为自己存在的价值。布伦希尔德纳闷,既然西格夫里特是国王的一名封臣(420节,2行;423节,1行),为什么长期不来向国王进贡?克里姆希尔德作为一名封臣的妻子为什么敢于同她平起平坐?她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衅,于是千方百计地贬低西格夫里特,欲将西格夫里特置于恭特之下,她坚持说,“恭特才是真正的王中之王”(818节,3-4行)。克里姆希尔德竭力反抗这种企图,她反驳说,“他(西格夫里特)的门第和等级与恭特完全一样”(819节,3-4行),因此她理应是堂堂正正的王后,把她置于封臣之妻的位置无疑贬低了她的地位。一个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一个要争得同样的尊严和地位,这就是两位王后争吵的实质。 骑士阶级也和古代英雄一样,把勇敢和忠诚奉为崇高的荣誉和理想的品德。但是他们的勇敢和忠诚的涵义已经发生变化,注入了新的价值观念。首先,《尼伯龙人之歌》中的人物都是勇敢的,充满英雄气概。但是,《尼伯龙人之歌》的作者作为霍亨斯陶芬王朝兴盛时期的诗人虽然也让他的人物保持了古代英雄的勇敢精神,但他所理解的勇敢精神已经不仅仅表现为披坚执锐和浴血奋战,他笔下的英雄还必须经受痛苦,要迎接命运的挑战,而且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从而捍卫自己的人格和信念,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克里姆希尔德本是一位温柔贤淑的少女,后来命运使她成为一名疯狂的复仇者。为了复仇,她不惜牺牲亲生儿子的性命点燃战斗的导火线(1961节),也是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她让成千上万的勇士,包括自己的兄弟残酷厮杀,最后自己也与他们一起在血泊中倒下。哈根作为恭特的忠臣和心腹,他看出克里姆希尔德邀请他的主人去匈奴赴宴是一种阴谋,起初竭力警告主人前去十分危险。可是,当他看到匈奴之行不可避免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和胆量,毅然决然随同前往(1513节,1-3行)。多瑙河上的女仙们对他预言这次旅行有去无返,面对死亡的厄运,他将摆渡他们过河的木船砸碎,切断回头之路,表现了绝不因害怕而逃跑的大无畏精神(1583节,1-4行)。后来在艾柴尔的宫廷里,他面对愤怒的克里姆希尔德,对杀死西格夫里特的罪行供认不讳(1790节,2-3行),也是因为他相信,任何一种否认或回避都意味着怯懦,而任何一点怯懦都有失英雄本色,损害英雄的荣誉。因此,他绝不屈服,视死如归。 同样,忠诚的涵义也有新的发展,注入了十三世纪骑士阶级的思想。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哈根和吕狄格这两个人物的心理变化上面。哈根是勃艮第国的忠臣,为了宫廷的荣誉和国王的权益一向舍生忘死,忠贞不渝。可是在史诗的最后,勃艮第国的全体勇士被围困在匈奴人的大厅里,当他们看见全副武装的吕狄格走来,一场杀戮不可避免的时候,他们本以为,哈根会挺身而出,同吕狄格浴血奋战,然而,这位一向作为忠诚倡导者和忠诚美德化身的哈根却出人意料地恳求吕狄格把盾牌送给他,并且保证,“我的手在战斗中决不碰你一下”(2201节,3行)。国王的忠臣,在这最后一瞬间通过对“敌人”的恳求和承诺,背叛了自己的主人,同时也背弃了自己一贯恪守的忠诚的原则。这不能不说他的忠诚观念在发生变化。而吕狄格所经受的内心冲突则进一步显示,在《尼伯龙人之歌》中,忠诚已经不再是惟一的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吕狄格是匈奴国王的一名边塞方伯,他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财产都是国王恩赐的,因此忠于国王是他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是他亲自将勃艮第人接到匈奴国,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并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年轻的吉赛海尔国王的,因此,保护这些客人的安全又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后来在匈奴人和勃艮第人展开血战的时候,他陷入了激烈的内心冲突,因为“不管我站在这一边,还是那一边,我的行为都有失偏颇,有损骑士的尊严。如果我双方都弃之不顾,又要遭世人责难”(2154节,1-3行)。在忠诚与情意之间他无法做出抉择,最后只好以死消除自己心灵的痛苦,捍卫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吕狄格的“灵魂悲剧”打破了只有对于君主的忠诚才是至高无上的观念,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骑士的人道主义思想,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君臣关系之外,还有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而这些关系也同样是重要的。 真实性是这部史诗在创作上的最大特点。作者着眼描写现实生活,他把他的人物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譬如,《尼伯龙人之歌》的故事就发生在莱茵河和多瑙河流域,这里的大路和小径、城市和河流都是真实的,甚至像帕骚大主教彼尔格林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既然是现实生活,就有欢乐和痛苦。作者认为,生活就是对欢乐和痛苦的体验,而且欢乐总是在痛苦中结束。因此,乐而生悲,福以祸终是这部史诗的又一主导思想。克里姆希尔德从许多妇人的经历中看到,“世上的爱情到头来总是以痛苦告终”(17节,3行),因此她决定终身不嫁。可是她后来还是接受了西格夫里特的爱情,从此灾祸接踵而来。先是丈夫西格夫里特被杀害,接着尼伯龙宝物被夺走,直到后来自己也在匈奴宫廷的大屠杀中与勃艮第国一起灭亡。庆典本是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欢乐的高潮。在《尼伯龙人之歌》中作者描述了四次庆典,但每次庆典都是下一次不幸的开始。西格夫里特帮助恭特打败萨克逊人胜利而归,在庆功会上与克里姆希尔德订下终身,这就为她后来一系列痛苦埋下祸根;布伦希尔德在沃尔姆斯举行的婚宴上流泪,新婚之夜不让恭特与她亲近,致使恭特非请西格夫里特来床上行骗不可,布伦希尔德的腰带和戒指因此失窃;西格夫里特夫妇来沃尔姆斯参加庆典,庆典上两位王后发生争吵,克里姆希尔德出示腰带和戒指,引发布伦希尔德的仇恨,结果招来西格夫里特的杀身之祸;最后在匈奴宫廷举行的盛宴酿成匈奴人与勃艮第人的大杀戮,各路英雄,也包括克里姆希尔德在内,通通壮烈牺牲,勃艮第王国就此覆灭。此外,甚至一向作为王宫贵族消遣娱乐的出游狩猎也被利用,成为杀害无辜的阴谋,使这次消遣娱乐以西格夫里特之死而告终。因此,在全诗结尾时,作者这样说道:“国王举行的庆典就此以痛苦收场,世界上的欢乐,到头来总是变成悲伤(2378节,3-4行)。”“以后发生的事情,我也不能告诉你们,我只知道,人们看见许多骑士和妇人,还有高贵的侍从,他们都为失去亲友而伤心。故事到此结束,这就是《尼伯龙人的厄运》(2379节,1-4行)。” 《尼伯龙人之歌》是一种口头文学,主要是讲给人听的,而不是写给人读的。这一点作者一开头就交代得很清楚:“现在请听我讲这些事迹(1节,4行)。”因为这些故事是直接讲给人听的,所以具有如下特点: 一、故事以克里姆希尔德为中心,情节首尾连贯,总体统一。从她梦见一只野鹰被两只大鹫啄死到她被希尔德勃兰特杀死是全部故事的框架,在这中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与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讲述时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有时由近及远,有时由远及近,因而结构不够严密。 二、在总的框架之内,各个故事相对独立,自成一体,有人把这种结构形式称做“段落结构”。从西格夫里特在沃尔姆斯出现到他携妻子克里姆希尔德返回尼德兰为第一“段落”;从西格夫里特和克里姆希尔德应邀来沃尔姆斯到西格夫里特之死为第二“段落”;从吕狄格替匈奴国王艾柴尔向克里姆希尔德求婚到克里姆希尔德成为匈奴王后为第三“段落”;从勃艮第人应邀赴匈奴宫廷到故事结束为第四“段落”。从局部来看,“段落”与“段落”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间隔的时间空隙甚大,譬如,从第一“段落”结束到第二“段落”开始经过了十年,从第二“段落”结束到第三“段落”开始经过了十三年,从第三“段落”结束到第四“段落”开始又经过十三年。在这三十六年的时间里都发生过什么事情,作品中没有记载。用近代小说的标准衡量,这是布局上的一大缺陷,但是,对于《尼伯龙人之歌》来说,却是自然的,因为对于听众最重要的是每次所听的故事要有头有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至于这次听的故事与下次听的故事相距多长时间,这并不重要。时间仅仅起着划分“段落”的作用,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发展没有影响,故事中许多人物,虽然经过近四十年的岁月,年龄始终未变。此外,《尼伯龙人之歌》不仅可以分为四大“段落”,而且每一大“段落”又可分为若干小段故事,每一小段故事都独立完整,扣人心弦。这正是《尼伯龙人之歌》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三、人物的行为方式仅仅与他所处的环境相吻合,人物缺乏统一性格。西格夫里特初到沃尔姆斯的时候,犹如一个来自深山的野人,蛮横无理,十分鲁莽。他迫不及待地向恭特宣战,企图诉诸武力获得克里姆希尔德。但不久他又变成一名温顺的、十分耐心的求婚者,愿意接受一切考验。作者没有交代他内心的变化,因为他的任务是讲故事,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根据具体故事的特定环境而设计的,只要符合环境的需要,人物就完成了角色的使命。这种情况,在克里姆希尔德这个中心人物身上可以看得更清楚。克里姆希尔德本来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少女,深得众人厚爱。可是后来,她变成了一名残暴成性的刽子手,为了挑起匈奴人与勃艮第人之间的大屠杀,她甚至故意挑动哈根杀死自己亲生的幼子;为了夺回尼伯龙宝物,她不仅令人杀死长兄恭特,还手提恭特的首级逼迫哈根说出宝物藏在哪里,哈根不从,她又亲手杀死了哈根。克里姆希尔德性格上的这一巨大变化,使她前后判若两人。对此作者也没有做任何交代。作者只着眼于讲故事,并不着眼于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人物性格。他只须讲述一个人物在一个特定的故事环境中做了些什么,无须讲述他为什么这样做。就人物而言,他只须讲他们的状态,无须讲他们的发展。在布伦希尔德身上也体现了作者“讲故事”的意图。布伦希尔德本是冰岛国的一位女王,专横跋扈,所向无敌。可是和恭特结婚以后,她突然变成了一个爱虚荣、好嫉妒、心胸狭窄的普通妇人。她不能容忍克里姆希尔德对她的冒犯,于是指使侍从给她报仇,成为史诗中一系列阴谋的肇始者。她只在史诗的第一部分出现,到了第二部分,作者讲的故事与她无关,这个人物也就销声匿迹。 四、《尼伯龙人之歌》是用诗体写成,诗文采用了特殊的尼伯龙诗节(NibeluNgeNstrophe),即每一诗节有四个长行,每一长行又分为两个短行,中间有一个停顿。前三个长行中每一行的第一个短行有四个扬音,第二个短行有三个扬音,只有第四长行的两个短行各有四个扬音。尼伯龙诗节听起来有强烈的节奏感,便于口头传诵。 《尼伯龙人之歌》中的故事最初只是靠口头讲述,没有写成文字。十三世纪初被记录下来并写成这部史诗以后,深受众人喜爱,广泛流传,不断有人传抄。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出现了许多手抄本,仅现在搜集到的就有三十种之多,其中十种是完整的。最早的手抄本产生于十三世纪初,即在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可惜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只剩下一些断篇。最晚的手抄本见于十六世纪初。在这十种完整的手抄本中,有三种比较重要,它们分别被称为手抄本a,手抄本b和手抄本c。普遍认为,手抄本b最接近原诗的正本,手抄本a是后来从手抄本b派生出来的,比手抄本b简短。手抄本c经过了仔细加工,被看做是原诗的修订版,但肯定不是出自作者之手,产生于一二二〇年前后。由于这些手抄本的最后一句话各异,因此又分为Nht本(dasist der NibeluNge Nht:这就是尼伯龙人的厄运)和liet本(das ist der NibeluNge liet:这就是尼伯龙人之歌)两种,手抄本a和手抄本b属Nht本,手抄本c属liet本。《尼伯龙人之歌》产生后不久,即有一个续篇问世,称为《哀诉》(dieklage)。经多方考证,续篇《哀诉》与原诗正本确有不少联系,但两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相去甚远。 从十六世纪开始,《尼伯龙人之歌》逐渐被遗忘,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则完全被湮没在故纸堆里。是瑞士学者、文艺理论家约翰·雅可布·波德默(johaNNjakob bodmer 1698—1783) 于一七四八年首先发现了这部作品,并于一七五八年第一次印刷出版。此后,各种手抄本被陆续发现,一七八二年瑞士学者克里斯朵夫·海因里希·米勒(christophheiNrich müller 1740—1807)编订了第一个完整的版本。但是,这一努力在十八世纪并没能引起学术界和文学界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真正认真研究这部作品并认识到它的伟大意义的是十九世纪初的德国浪漫派。一八二七年卡尔·约瑟夫·西姆洛克(karljoseph simrock 1802—1876)出版了《尼伯龙人之歌》的现代德语译本,从此这部史诗才重新被广大读者所接受。诗人歌德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重视这部作品的。他为西姆洛克的现代德语译本写了书评,并且在同艾克曼(johaNNpeter eckermaNN 1792—1854)谈话时,把这部史诗与荷马史诗相提并论,给予它很高评价。 自十九世纪以来,不仅研究《尼伯龙人之歌》的论著与日俱增,而且利用《尼伯龙人之歌》的题材进行创作和改写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如十九世纪初叶弗利德里希·赫伯尔(Friedrichhebbel 1813—1863)改写的三部曲《尼伯龙人》(die NibeluNgeN 1861),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利用这一题材创作的歌剧《尼伯龙人的戒指》(der riNg der NibeluNgeN 1851—1852),等等。直到最近研究和改写《尼伯龙人之歌》的兴趣仍方兴未艾,各种校勘本、翻译本、改写本以及研究专著不断出现。对《尼伯龙人之歌》的研究重点也从作品本身发展到对作品的接受史方面。 在我国,钱春绮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将这部作品译成了中文。从那时起,《尼伯龙人之歌》这部德国中世纪的著名史诗便为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工作者所熟悉。近年来,《尼伯龙人之歌》的故事又不断散见于各种外国古代故事的中译本中,成为中国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最喜爱的欧洲古代故事之一。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简介: 梁漱溟说: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受制于他自己(制与受制是一)。渺小是最错误的见解。几时你超脱了自私,几时你超脱了渺小。不可战胜的是谁?是生命。被战胜的是什么?是特质。生命是心,是心表见在物上的,是心物之争。历史(宇宙史)一直是心对物之争,一次一次无数次,一步一步无数步,征服了物,凭藉物,利用物,表演出来的。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然而却不是一味向外逐物的西洋科学家之所知矣。经济生活分散了人心,而组联了人身。政治形成集团对抗,划时分比疆彼界。今日世界总是之形成由于西方文化。要避免人粝之毁灭只有转向中国文化。中国问题之陷于今日局面正为盲目学西洋之结果。欲把僵局化归缓和而达于统一必须矫正划界限与用武力之两点错误,而超脱于世界两大壁垒则为其入手。着急贪求,表见了人类的卑微;歆羡涎流,显露了人类的场丑陋;忍耐不下,烦恼苦愁,见出了人类的无用。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而且真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书文字根据梁漱溟先生家属现有艾恺教授所存录音磁带(共计30盒)整理而成,直接由声音转为文字,逐字逐句,未作任何修饰及增删,完全以录音为准。为帮助读者理解梁漱溟先生的思想,本书特意摘录《梁漱溟全集?思索领悟辑录》(卷八,1993)中的相关论述,置于正文相应部分的开头,以作对照,并将正文里谈及有关人事的评价、作者重要的观点提取出来,置于原文对应的书口,以作强调。同时,在编辑过程里,将整理者添注的说明文字,以楷体字标出;对全书前后不统一的译名,如艾恺教授序里的人名、地名,进行了规范统一;对文中的年代、时间、数字作了一致处理,如公元纪年均写为阿拉伯数字,中国纪年(如“民国十七年”)保留中文数字等。本书内容首次全文公开出版,是对《梁漱溟全集》第八卷内容的完整补充。 总的来说,梁漱溟是一个幸福的,惬意的老人,世间万事都不足以动其心,有的人也许以为他在历史这场大游戏中是失败的一方,然而他对我说:我“并不失望”,“也没有遗憾”。“我做完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
作者: 万丽华,蓝旭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6
简介: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邹国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古今有多种推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即前322年-前289年,或前385年一前304年。 孟轲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作者: 陆柱国著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
简介: 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 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 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 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 ,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 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 ,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 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 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 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 ,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作者: 刘国光[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武力卷主编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简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是一部大型经济学术资料系列丛书,也是一部工具书。编辑的目的是为经济决策部门、经济工作者和从事经济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学等方面的人员提供比较系统全面的经济档案资料。 二、本丛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顺序编排。继第一批(1949-1952年)、第二批(1953-1957年)档案资料编辑出版之后,第三批为1958-1965年的档案资料。全书力求全面系统地收集选录1958-1965年我国经济工作中有关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发展、经济管理体制演变以及生产、流通、分配、再生产等经济运行诸环节的主要档案资料,反映该时期我国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 三、全书按专题立卷,包括综合、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交通邮电、外贸共10卷。部分卷的内容间或交叉,但从各卷的特点出发,各有侧重。 四、每一批丛书有“总序”,反映该批档案资料编辑的宗旨、目的、意义及其共同点。各卷写有“前言”,概述该卷的基本内容;书后附部分资料索引。 五、各卷的结构大体一致,一般采用纲、目、子目三个层次,按“第x部分”、“一、二、三”、“(一)、(二)、(三)”排列,部分纲目设立分子目,按“1、2、3”排列。 六、由于按专题立卷设纲目,并为确保材料精练,增加信息容量,对档案资料分别采用全录、节录、摘录方式处理。凡采用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者,题目在文前,出处在文后,发文方文后不再重列;凡采用小部分内容节录、摘录者,题目、出处在文后。为便于读者了解档案资料原貌,尽可能整段选编,并对删节之处注明[上略]、[中略]、[下略]。对部分人名、事件资料及已变更的地名,在页下加以简要注释,按页编序码。在每个子目之中,资料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并照顾事件、逻辑相关联者放在一起,以便查阅。 七、凡属编者加在行文中间的文字,均加[]号;凡为遗误字,在该字后面加[]号;残缺或模糊难辨的字,用口号表示。 八、各种资料标题下的日期以及资料出处的日期一律使用公元,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资料中的年代日期和数字,一仍其旧。 九、资料出处置于该件资料之后。为节省文字起见,部分国家机构采用简称(如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分别简称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委);中央批转文件的收文方部分省略。部分档案资料出处以数码代之。数字为建立档案资料的部门、单位或资料书的分类编号,括号内为资料书的年号、卷次等。书后附录中有代码索引。 十、各卷附相关“要事年表”。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Warfare
作者: (美)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等著;傅景川等译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简介: 无论是冷兵器对决,还是高科技武器的打击,战争都是人类残酷的永恒话题,它涉及几乎所有的科学和历史时期。《剑桥插图战争史》生动详细地记述了从古到今到西方有关的战争。它在同类著作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该书不但图文并茂,而且提出了一个在西方社会里颇有争议的论点;战争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西方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 从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到现代的海湾战争,《剑桥插图战争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叙述了西方战争史上历次重要战事的来龙去脉——涵盖了陆海空战役的所有方面:武器和技术,谋略和防务,风纪和谍报,雇佣兵和常备军,骑兵和步兵,骑士团和游击战,闪电战和核武库等。本书追问了战争何时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探讨了战争的社会后果,特别是战争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为我们展现了高度组织化、秩序化和高度恐怖性、毁灭性的人类战争行为的综合画卷。 ·由世界一流的权威学者专家联台撰稿,资料翔实,视野开阔; ·文字言简意赅,并拥有三百多幅珍贵的插图(包括绘画、照片、地图、示意图),图文互动, 相得益彰; ·拥有详细的年表、术语表、参考书目,完备的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和其他名目索引; ·经过反复校勘、修订、书价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读者。 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涉及几乎所有的学科门类和历史时期。有关战争的著作如鲫鱼过江,但由耶鲁大学教授、战争史专家杰弗里·帕克领衔主编的《剑桥插图战争史》在同类著作中却是独一无二的,值得中国读者尤其是中国的军人、战争史研究者和爱好者一读。 虽然这本书名叫《剑桥插图战争史》,但其实它不是一本“世界战争史”。准确地说,它是一本完整的西方战争通史。所以,它名副其实的书名应该是“剑桥插图西方战争史”。那么为什么把一本西方战争史冠以笼统的“战争史”呢?帕克先生的理由是,用一册单卷本的图书无法包容广泛多样的全球战争史;如果把主要笔墨用来叙述西方战争史,而对亚洲、非洲和美洲固有的军事传统做轻描淡写的介绍,可能会挂一漏万甚至歪曲有关地区的历史。另外,作者认为,无论其结果如何,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即战争的西方模式主导了近代以来的整个世界。有鉴于此,作者把这本50万言的《剑桥插图战争史》锁定在了“西方战争史”的这个范畴。 这本《剑桥插图战争史》与以往的战争史到底有何不同呢?首先,它采用了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别的战争史,多数是纯文字,表现手段单一,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战争历史的丰富内涵和具体细节。许多场景,特别是像战争形势图、工事堡垒图、军械装备示意图以及激烈的战斗场面等,单纯的文字描述,总没有图片来得简洁明了和生动形象。毫不夸张地说,本书中的296幅插图都是经过作者和编者精心挑选的,它们是与文字内容同等重要的第一手史料。插图使本书锦上添花,更加生动好看了。 其次,作为一本西方战争的通史,这本书视野开阔,资料翔实。翻一下书前的“目录”便不难发现,它从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一直写到公元1990年的海湾战争,囊括了西方历史上的主要战事,理清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在按时间顺序梳理西方战争史的发展线索时,本书介绍了不同时期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战争谋略等众多的战争专题。作者们具有很强的驾驭问题的能力,能够把浩繁的战争史料处理得详略得当。 男性读者大多喜欢看战争题材的电影,感觉战争电影紧张刺激,有特殊的魅力。但银幕上的战争和真实发生的战争不是一回事。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西方战争的观念和实践使我对战争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加深了对西方人所说的“战争是男人与死亡交流的一种方式”这句话的理解。自古以来,西方人的战争法则就是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夺取包括迫使敌人无条件投降的决定性胜利。在西方人看来,军人是国家的战争工具,上了战场的军人就是杀人的屠夫,不能对敌人存在丝毫的怜悯。发生在印度的打7年仗也不杀死7个人,或在中国不战而胜的战争,在西方人看来简直就像天方夜谭。所以,清末来到中国的西方人看到清军官兵性情温和、缺少军人特有的刚毅气质时,他们都感到匪夷所思。本书作者没有深入探讨西方军人在战场上何以残忍血腥,只是申说这是西方军事传统使然,而且它很少受到宗教信仰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干扰和影响。这个军事传统在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前就已经存在,现在依然如故。在古代,希腊重装甲步兵和罗马军团士兵的残暴曾遭到经典作家的谴责;到了近代,残酷无情的西方战争模式和战争观念更受到许多有良知的西方人士的强烈反对。经过20世纪的两次血腥的世界大战,西方世界对自己的战争传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对战争的游戏规则做了一些限定,但即使如此,西方战争模式的毁灭性还是它的一个明显特征。 在本书中,作者始终贯穿了这样一个论点——战争行为造就了西方文明在全球的优势地位。虽然这个观点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但大家至少都接受这样一个共识:西方的武力在“西方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换句话说,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使西方称雄战场的不是其资源或价值观的优势,也不是其经济结构,而是它占有优势地位的陆海空军事力量。这种军事优势,意味着西方很少为其成功的攫取付出过高的代价。来自亚非地区的军队很少能够侵入欧洲本土,即使薛西斯、汉尼拔、阿蒂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军队一度成功地侵入过欧洲,但也都是短暂的。至今,还没有一个入侵者从整体上摧毁过西方。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战争手段是西方文明向全球扩张的开路先锋。无论是早先的“利剑加十字架”,还是后来的“大棒加美元”,武力解决始终是西方扩张的一张底牌。
作者: 张小花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2009
简介: 《史上第一混乱》在网上掀起了搞笑风暴。网友惊呼:小花幽默震天 地,《武林外传》都哏屁。另有评论曰:此书之于穿越小说相当于《鹿鼎 记》之干武侠小说。 秦始皇:前世,千古一帝。现世,尊号贏哥,腹诽贏胖子,对人昵称 “挂皮”,见任何事都想“统一下哈”,是超级玛丽的死忠。 荆轲:前世,天下第一刺客。现世,人称二傻,眼睛严重重散光,经 常处于思维空白状态。他坚信收音机里说话的是他养的小人。 项羽:前世,西楚霸王。现世,大个儿,有超强武力值。他的愿望就 是开着金杯面包车回垓下找虞姬。 刘邦:前世,汉高祖。现世,好赌,专贏低保户的买菜钱,审美观独 具一格,专好丑女之色。 李师师:前世,一代名妓。现世,把Helo Kity半袖T恤穿出比基尼效 果的美女,彻底颠覆“胸大无脑”这一传统观念,是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典 范。
作者: 幺峻洲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2006
简介:在中国,“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有远见的母亲真是没有白费心思,她的儿子孟轲终于在中国历史上久享盛誉,与儒学始祖孔子一道被称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为“亚圣。”在这部近三万五千字的著作中,作者构建了完整、庞大的孟学体系。千百年来,无数学者把这一庞大的学说体系条分缕析,或以注疏、章旨形式,或以旁通、体认等名目,指出孟学所蕴含的价值。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作者: (美)约瑟夫·奈(Jpseph S.Nye,Jr)著;吴晓辉,钱程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5
简介:《软力量》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约瑟·奈的最新著作,在美国正式出版前就受到布热津斯基等业内人士和媒体的热捧。自约瑟夫·奈在90年代初创始软力量理论,便风靡世界政坛。《软力量》以伊拉克战争为引子,以软力量为线,抨击以军事、武力、暴力等硬力量建构世界新格局,主张只有通过文 明、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软力量的桥梁,才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不断取得成功。 在当前各个国家都试图保卫其独立性、而非国家组织倾向于使用暴力的世界里,硬力量的作用仍然至关重要。这构成了布什政府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但根据约瑟夫·奈的见解,那些给总统出谋划策的产析保守主义者们有一个重大的判断失误:他们太过注重使用美国军事力量来迫使其他国家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他们几乎不怎么关注软力量的作用。而恰恰是软力量能有助于防止恐怖分子从占绝大多数的温和派中招募支持者。正是软力量有助于我们解决国与国之间多边合作的全球重大问题。这就是美国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软力量至关重要的原因。这是我们的指南。
作者: 力平,彭红著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1997
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的家世,并没有什么武事家声,倒可以说是书香 绵泽。 一次老师提出“读书为了什么”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 “为了中华之崛起!” 在现能找到他最早的一篇作文中,提到学校要“更振之 以军国民之精神”。 “军盛则国强”,在南开学校所写《海军说》中,主张国家 必须“尚武”。 在参与发起组织的“敬业乐群会”中,有个“军事研究 团”。 “茫茫华夏,中流之砥 柱伊谁?”他写道:青年应“作砥柱 中流之任”。 怎样来救国?怎样来强国?青年周恩来提出:要“练军兴 实业”。 从南开学校毕业时,他向同学喊出:“愿相会于中华腾 飞世界时。” 第二章 从参加五四运动到去欧洲 从日本回国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今后的目的,重在社会的根本改造”,在斗争中有新的 思索,去“另辟一条新道”。 赴欧洲勤工俭学,为的是继续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路。 决心走俄国人的路,说:“革命是不能不流血的。” “争先去做弄潮儿!”预见到太平洋上之战,并说“预备 乘机掀起太平洋上革命之潮”。 “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这 是周恩来当时的结论。 第三章 国共合作时期在广东 1924年9月回国到广州,参加了平定商团暴动的战斗。 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开创革命军队政治工 作。毛泽东曾说:“第一个做政治工作的是周总理。” 与蒋介石等率黄埔校军东征。鼓励和组织共产党员冲 锋陷阵。给学生军讲《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指明“这 军队便是实现我们理论的先锋”。 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后以此 为基础组成叶挺独立团。这是第一支由我党掌握的 革命武装,曾扬威北伐战争。 第二次东征中,亲临前线参与决策和指挥。 “起举国皆兵之风”,这一思想的提出,在当时是创造性 的。 第四章 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此时的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上海区委军委书 记、第三次武装起义特别军委负责人。 关于夺取上海依靠什么力量?怎样武装?什么时候起 义?他与陈独秀有不同看法。 提出起义的军事工作纲领性计划,核心是建立一支由 党直接领导的有战斗力的武装队伍。 在起义的关键时刻,作为起义总指挥没有执行陈独秀 的错误命令,从而取得了胜利。这是国际共运史上少 有的城市暴动成功的范例。 “四一二”政变后,曾主张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但未被 采纳。大革命失败的结局为他所言中。 第五章 领导南昌八一起义 就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 “七一五”武汉“分共”后,主张以湘鄂赣为中心,提出进 行武装暴动。 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赶赴南昌组织领导起义。 亲切地对贺龙说:党了解你,相信你,党的前敌委员会 已经决定你任起义军总指挥。 反对张国焘阻挠起义的意见,果断领导八一起义取得 胜利,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他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中,出了六位共和国元帅,还有 叶剑英也参与其事。 起义以后怎么行动?他执行中央的决定:南下广东。 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虽身患重病,仍坚定地说:“我不能 离开部队!” 第六章 在中共“六大”前后 对中央当时的“左”倾盲动主义,比较早地有所察觉和 抵制。 到香港召开会议,纠正李立三对广州起义所作的错误 结论和惩办做法。 “龙归大海”,支持贺龙去湘鄂西,“做成割据局面”。 斯大林接见翟秋白、周恩来等,指出中国革命仍然是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中共“六大”所作军事报告,是一个成功的报告,是红 军军事工作的一座里程碑。 是红军初创时期的得力指导者,我党通信、情报和锄奸 反特工作的创立人。 审定陈毅代中央起草的“九月来信”,妥善处理红4军 前委的争论,支持毛泽东任前委书记。 第七章 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 斯大林会见周恩来,建议把红军问题放在中国革命问 题的第一位。 告别上海,经“秘密交通线”到达中央苏区,就任苏区中 央局书记。 支持毛泽东提出攻打漳州战役,两人第一次合作得很 好。 怎样看待毛泽东?他与临时中央的认识不同,并多次推 举毛泽东为红1方面军总政委。 与苏区中央局有关作战方针的争执中,和毛泽东认识 达到一致。 宁都会议上维护毛泽东从事军事工作,被指责为“调 和”、斗争“不坚决”。 与朱德率部取得第四次反“围剿”重大胜利,创造了红 军史上大兵团伏击战的范例。 第八章 战略转移的征途上 第五次反“围剿”之初,他的正确意见遭到斥责,后实际 上被取消军事指挥权。 黎平会议上支持并采纳毛泽东向川黔边进军的建议, 李德大怒。 他对于遵义会议的召开起了关键和重要作用,决定他 仍为“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新的“三人团”即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立,他为“团长”。 与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 批评林彪要求撤换毛泽东军事指挥权的意见。 在两河口会议上提出北上方针,得到了一致赞同。 为顾全大局,团结张国焘北上,辞去红军总政委一职让 予张国焘。 艰苦卓绝,积劳成疾,被用担架抬着过了草地。 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取得胜利。该役为中央把革命的 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第九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 多次东渡黄河,协助毛泽东部署红军主力东征作战。 同张学良在肤施天主教堂会谈。事后,周恩来说:“快慰 平生”;张学良称:“一见如故”。 瓦窑堡遇险,他沉着冷静指挥,首先保护毛泽东等撤 离。 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迫蒋介石承诺:“决不打内战了,我一定要抗日。” 奔忙于延安与西安、南京、上海、庐山之间,同蒋介石及 其代表商谈合作抗日事宜。 一份珍贵的手稿――――《对日作战刍议》,可见他当时的 军事指导思想。 赴山西会晤阎锡山,提出平型关、忻口作战方略,推动 山西全民抗战。阎锡山说:“周先生的确是个大人 才!” 在武汉开展军事统战工作,曾多次与白崇禧会晤。为徐 州会战献计,白崇禧、李宗仁大加赞赏。 武汉沦陷前夕,到《新华日报》社口授社论《告别武汉父 老兄弟》,并最后一批撤离。 第十章 为坚持团结抗战而斗争 到达重庆就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领导南方十省及 港澳地区党组织开展抗日斗争。 同叶挺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传达中央精神,维护新四 军主要领导人之间的团结。 赴天目山会见黄绍?,两人同攀仙人顶。黄绍?让他看 了表明心迹的词作《满江红》。 在绍兴,给祖先扫墓,续写家谱,为亲人题字,鼓励军民 坚定抗战决心。 到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讲课,曾为僧人暮笳题字: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为维护团结抗战大局,揭露皖南事变真相,严厉斥责国 民党顽固派的罪行,并写下16字的名句。 在龙潭虎穴中领导南方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曾提 出“勤业、勤学、勤交友”的方针。 直接领导华南敌后艰苦复杂的抗日武装斗争,建立和 发展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 在中共“七大”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被选为中央“五 大书记”之一。 第十一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的日子里 与毛泽东等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轰动山城,进行针 锋相对的斗争。 与马歇尔、张治中一起视察各地停战协定执行情况, 并抵达延安。 收到署名“冠英”的特务恐吓信,信中附有一颗驳壳 枪子弹。他置之一笑。 为反对国民党独占东北而斗争。马歇尔说:周恩来是 他从未遇过的对手。 提出与国民党代表赴中原检查停战协定执行情况。 中原我军突围成功,他功不可没。 司徒雷登转达蒋介石五项条件,他断然回答:“绝对 不能接受,一条也不行。” 蒋介石最后关闭和谈大门。周恩来在南京答记者问 说:总有一天要回南京来的。 第十二章 转战陕北 任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成为毛泽东第一位军 事助手,副帅。 与毛泽东、任弼时等撤出延安。后来曾说:毛主席是 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 放战争。 兼任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领导“第二战场”的“一切 工作”。 陕北“三战三捷”后,发表文章评“志大才疏阴险虚伪 的胡宗南”。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一年前,他曾提出大军南下、突破 中原战略的最初设想。 直接领导中央的军事情报、通讯联络和广播电台工 作,使中央“耳聪目明”。 第十三章 协助毛泽东组织战略决战 关于“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的手稿,是有关军队正 规化建设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勾画了我军正 规化建设的蓝图。 第一次提出要准备若干次带有决定性的战略决战。 协助毛泽东指挥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三大战役。 在西柏坡会见傅作义,说:傅先生以人民利益为重, 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 具体指导绥远、湖南、云南、新疆等地和平谈判,致使 这些地方相继和平解放。 提出“军事组织逐渐走向正规化、集中化”,指出“后 勤工作在正规化上要当先,又要殿后”。 第十四章 挑起组织领导抗美援朝战争重担 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然主持中央军委的常务工作。 在国庆一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亲自加上画龙 点睛之笔。 中国出不出兵?中央酝酿了多次。他主张出兵,说:不 能见死不救,唇亡齿寒嘛! 起草致彭德怀电,同意在第四次战役中采取防御作 战,第一次提出“拉锯战”。 为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操心费力。聂荣臻说:周总理抓 得很细,作出了宝贵贡献。 以毛泽东名义起草大量电报,指导停战谈判,3个多 月中几乎平均一天多就起草一份。 第十五章 为国防现代化呕心沥血 在政协会议所作报告中,阐述新中国军事制度的性 质、特点和要求。 参与组织领导筹组中国空军、海军和特种兵部队。 出任中央兵工委员会主任,领导军工生产和建设。 1954年初曾有“兵转民”的设想。 1952年7月初提议彭德怀接替他主持中央军委常务 工作和任兵工委员会主任。 一个大的政治战略问题――中国要不要尖端武器技 术?他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当时苏联不同意。 用仪器探测铀矿石的操作表演搬到了中央书记处扩 大会议上。他在会上强调对人才培养要大力加强。 鼓励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写《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 的意见书》,并任命其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核武器是下马还是上马?成立以 他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决心把原子弹、导弹搞出 来。 提出“三高”的指导思想,成为尖端事业队伍建设的 长期指导方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他说:我们原子弹一 响,美国的冲绳基地就向关岛迁移了。 “文革”中他写下一批科学家的名单,命令严加保护, “必要时用武力保护”。
作者: 骷髅精灵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
简介:阿蒙德兽神大陆,一个武力至上的世界!他是宅男,也是机械工程硕士,命运的错位使他变成了一个弱小的比尔族。这个世界有个无比高贵且复杂的职业叫做灵魂镌刻师,似乎……很简单,他是文化人,但同时也是3D格斗冠军,在那个世界是游戏,在这个世界却是真实。 海报:
作者: 徐斌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在中国移民史的研究中,“江西填湖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大多数学者也将之视为一个曾在移民史中真实发生的现象,他们的研究 表明,这一移民浪潮发生于元明交替之际,同时,江西移民的后代构成了 今天的湖南、湖北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深入到这一问题的背后, 即可发现这种研究主要是建立于民间谱牒资料的基础之上,并且,在谱牒 资料中还出现了“江西填湖广”的一些地方版本,鄂东地区即有“江西瓦 屑坝”、“南昌筷子巷”等移民传说。众所周知,谱牒是宗族关于本族历 史及现实情况的记载,因此,对于这些移民传说的解读应当建立于对本地 宗族的深入研究之上。本书以明清时期鄂东地区宗族为视角,通过考察在 宗族组织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户籍、赋役等政策的影响,以及祖先崇拜与 神祗崇拜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力图破解“江西瓦屑坝”的移民传说,从而 深入地反映出明清时期鄂东基层社会的全貌。 全书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的讨论显示:直至今日,鄂东地区仍 然流传着本地人的祖先是在元末明初时期由“江西瓦屑坝”移民而来的传 说,同时,这一传说因见载于民间谱牒等资料之中,从而成为了本地宗族 来源的定说。仔细检验族谱的记载,即可发现其中人云亦云的附会现象屡 见不鲜。然而,当地人对此传说却深信不疑,要考察他们何以如此的原因 ,必须对鄂东地区的宗族详加研究。 族产、族谱、祠堂,以及辈分派行等因素可以被视为宗族组织形成的 外在标志,以这些因素为标准,可以看到本地宗族的活动在明前期只有零 星数例,明中后期开始萌兴,而它的发展高峰期是从清代康雍乾时期开始 ,至晚清民国时期,这里几乎“无一姓不立宗祠,无一祠不修宗谱”。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户籍、赋役政策对于鄂东宗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明初朱元璋强力推行的户帖、黄册等各项制度,使鄂东地区的各户以单 个的家庭入籍,充分反映了明朝政府以“册”控“籍”,并以“籍”控“ 役”的统治形态,然而随着统治者将重点放在了维护现有赋役征派体系上 之后,众多的明初所立户名被固定化,并进而导致里甲制度的变化。户籍 有着承担赋役以及编户齐民的象征两方面的含义,明代“户”所带有的赋 役色彩远远重于编户齐民的象征意义,并在万历至康熙年间,“户”在赋 役征收体系中的地位达到了顶峰,而清初各项赋役改革的实施,致使“户 ”在雍正年间以后编户齐民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了。 “户”的衍变趋势与鄂东宗族的发展趋势正相吻合,可见赋役的负担 是宗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对于不同的户籍类别,由于赋役 的内容,以及国家对待此类户籍的不同态度,致使赋役的负担对其宗族形 成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在这些户籍类别中,由于卫所军户承担着 沉重的军役,军役的负担对其宗族的形成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渔户虽 然同样有着鱼课与鱼贡的重负,但是政府大多允许他们打鱼的水域在淤塞 之后归其所有,政府的这种态度促使了渔户以宗族的形式来维护本户所有 的生产资源;而民户及原籍军户的情况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移民现象时有发生,宋元以来鄂东地区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应该至少有 两次,即元明与明清两次王朝交替之际。正是明初推行了严格的户籍登记 ,而清初则是直接承袭明中后期的户籍,导致了从族谱等资料中看到的元 末明初移民远远超出了实际上的数量。 第三章以香火庙的变化为线索,主要讨论了祖先崇拜与神祗崇拜之间 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鄂东宗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本章从信仰以及 香火庙所具有的地域性两个方面指出:明清时期,鄂东地区香火庙的建立 一般要早于祠堂的修建,它的创建者既有士人,也有普通民众,本地佛道 等神祗信仰的浓烈、为本人去世之后能够得到长久的奉祀等就成为了他们 创庙的原初动机。日后在子孙继承以及赋税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些一般性 的庙宇逐渐转变为具有宗族公产性质的香火庙。对于兼供祖先的庙宇来说 ,香火庙具有祖先崇拜与神祗崇拜两种功能。祠堂建立之后,祖先崇拜的 功能就转移到祠堂之内,而香火庙则成为了族人单纯进行神祗崇拜的场所 。 庙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民众的一个生活中心,表现出能够凝聚一定 地域范围内百姓的功能,香火庙也不例外,它常常成为某个或数个自然聚 落的公共中心,因此而具有了一种内聚力。祠堂建立之后,人们以血缘的 关系覆盖了这种地缘色彩,祠堂承担起了这种内聚功能,由于香火庙并不 禁止外姓人人内,甚至鼓励他们对此庙的信仰,因而庙宇在此时更担负起 了宗族的外联职责,成为了本族抬高声望并向外扩张势力的工具。而且香 火庙的所有权仍掌握在宗族手中,他们有时会为彰显宗族的社会地位而利 用庙宇及庙产培养本族的读书人。 从庙到香火庙的转变过程中,我们即可看出在鄂东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中,地方官员及部分儒士们对于儒家礼仪的大力提倡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第四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为主,通过对黄冈郭氏、黄梅程氏等数个个 案的考察,从宗族的内部来探讨明清鄂东宗族的整合过程;黄冈许氏与孔 氏争夺香火庙的个案,则显示出宗族已经成为保护本族利益的组织形式。 对黄冈郭氏个案的考察以谱牒为中心,将考察的目光主要放在了宗族 的内部。通过历次的修谱,宗族的边界得以不断地调整,血缘关系已不再 是界定宗族的唯一条件了,某种特殊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血缘关系甚 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考察宗族发展的历程,显然不能忽视利益因 素的巨大影响力。 黄梅程氏三大房支的融合正显示了整合过程的复杂性。明代三支有着 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从伯王己后裔的入赘可知,庶民宗族的出现是一个 晚近的,至少是明中叶之后的事情;声称自己是伯达后裔的“附户”说明 宗族并不都是由真实血缘关系的人群所组成,宗族的形成更是一个地方社 会与文化整合的结果;而伯政的后裔在“户”的稳定下有序地发展,从而 在晃公的后裔中占据着优势,这些无不反映出明代户籍、赋役政策的变化 对宗族发展的影响。 入清之后,不同命运的程氏三大房支在始迁祖的名义下进行整合,同 样使我们看到了地方官员的中庸、当地社会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其纠纷进 行调解以及乘机发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些都在宗族的整合中留下 深刻的印记。 当人们以宗族的形式保护着各自在地方上的利益时,便会理性地采取 不同的策略来争取他们的生存空间,于是经常看到宗族之间打官司甚至械 斗的情况发生,许、孔两姓的争夺即发生在官府审判和民间械斗两个层面 之上,这正与此一时期社会的平稳与动荡,以及官府对当地社会控制力增 强与减弱的轨迹相吻合:在官府对社会的控制力较强时,人们在发生纠纷 之时通常寻求官方权威的支持,并在官方所认可的范围内寻找社会资源的 支持;然而当社会出现动荡,官府的控制力减弱时,人们就以自己的方式 ——通常表现为武力来解决纠纷。正因如此,这一个案显示了人们是如何 利用最有利于自己的手段来争取各自的利益及势力范围的。 本书的余论部分重新解读了“江西瓦屑坝”的传说,指出这一传说与 元季镇戍本地的吴汝等人有关,它的由来与明初的户籍登记、身份认同等 相关,而且这一传说以对吴汝的信仰为载体不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