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099 项 “比利”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序言 本书是中国陕西省“杨陵职业技术学院(YVTC)”与比利时非营利性组织“佛拉芒区发展合作技术协会(VVOB组织)”合作开展食品加工项目的成果之一。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发食品加工技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陕西以盛产优质苹果和梨而著称。为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苹果和梨资源,增加其附加值,该项目将重点放在苹果酒和梨酒生产技术的研究上。 本人有幸于2003年春季被邀请到陕西省杨陵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进行苹果酒加工方面的技术指导,并对该研究项目提出建议,尤其对该书的写作提供帮助。在中国陕西省逗留期间,将当地水果资源加工成苹果酒、梨酒及其他产品而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良好市场前景,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和VVOB组织工作人员对此项目的热情奉献精神,以及当地农民和种植者对此项目的期待,均使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虽然利用果汁发酵苹果酒在古代中国、埃及、希腊和罗马都有记载,但历史上大规模生产苹果酒的国家主要有英格兰、法国、西班牙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 英国大部分与苹果酒生产有关的研究工作都起源于英国布里斯托尔附近的朗·阿什顿研究站(Long Ashton Res 更多>>
作者: 王灵桂
简介:
本书分析了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土耳其、阿富汗、孟加拉、以色列等15个国家38家国际战略智库关于TPP的百余篇(部)研究报告。续跟踪关注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瑞士、法国、波兰、荷兰、丹麦、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16个国家36家国际战略智库关于TPP的百余篇(部)研究报告。
作者: 余若
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部专注花艺大师的作品,寻访了九位世界*花艺大师,如曾任瑞典诺贝尔晚宴的花艺设计师帕尔·本杰明(Per Benjamin)、戴安娜王妃和卡地亚的花艺设计师约翰·卡特(John Carter)、爱马仕长达15年的花艺设计师巴蒂斯特·彼图(Baptiste Pitou)、包揽迪奥每年花艺设计的艾瑞克·肖万(Eric Chauvin)、富春山居、马云的御用花艺师凌宗湧(Alfie Lin)和比利时殿堂级花艺设计师丹尼尔·奥斯特(Daniel Ost)等,花艺大师眼中的花朵与诗意,作家眼中的游历与哲思;东方式的美学思索,西方人的艺术观念;花朵在光阴中的稍纵即逝,生命在追求中的永恒旷达——都在这本书里得以碰撞、融合、激发、挥洒,一一呈现出令人动容的瞬间。
作者: 麦克·莫波格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5年08月
简介:
1907年,锡利群岛上的生活枯燥、乏味,而且充满了种种艰辛。劳拉的双胞胎哥哥比利离家出走以后,一场大风暴又将岛上的一切都毁掉了。生活似乎只剩下了绝望……直到一艘名为桑吉巴尔号的帆船撞在岛礁上失事之后,一切才随之改变……
一座孤岛,一艘沉船,孤单的劳拉。
究竟是在绝望中重拾希望,还是困境真的演变成绝境?
作者: (俄)谢·赫鲁晓夫(СергейНикитовичХрущёв)著;郭家申,述弢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序 幕 起步 母亲的回忆 兄长列昂尼德的身世 斯大 林之死 柏林骚乱 从基辅到莫斯科 新的气象 参观米亚西谢夫设计局 与马林科夫关系的变化 狠批海军大国梦 初登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 第二章 加 速 秘密报告背后的秘闻 访火箭专家科罗廖夫英国 之行:图—104大出风头、“火箭攻势”、丢枪风波、采购趣 闻 亥死的U—2飞机 铁托——朋友兼对手 第三章 考 验· 第比利斯街头事件 波兰局势:转危为安 匈牙利 事件:苏联出兵内幕 苏伊士运河事件 名将叶列 缅科的尴尬 惊心动魄的六月:元老派让父亲下台 罢免朱可夫 第四章 突 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响尾蛇式导弹与中苏关系 伊拉克危机 倡议暂停核试验 火箭演习 第一次柏林危机 参观扬格利设计局 尼克松来 访:市场风波、厨房辩论 美国之行:图—114飞机 IBM的自助餐厅、农场主加斯特、请柬不翼而飞 艰 难的起步 苏联火箭首次登月 切洛梅的太空情结 第五章 竞 赛 美国间谍飞机一再侵犯领空 莫斯科苦思良策、严加 防范、击落U—2飞机的真相 赫鲁晓夫的外交游戏 与“反党集团”的斗争 巴黎首脑会议不欢而散 加紧导弹研制工作 枕戈待旦,严阵以待 美国的 “科隆计划” 俄国农民捡到美国“发现者号” 全力 支援古巴 亲自参加联合国大会 皮鞋风波 P -16导弹发射失败,伤亡惨重 肯尼迪入主白宫,苏 交还美飞行员 古巴告急 美国人声称将遨游太 空;加加林捷足先登 宇航英雄凯旋归来,莫斯科夹道 欢迎 猪湾事件 父亲致函美国总统 入侵者全军 覆没,保卫古巴任重道远 第六章 危 机 裁军问题 德国问题 苏美首脑日内瓦会晤失败 恢复核试验 萨哈罗夫院士坚决反对 环球导 弹 太空飞行计划 核动力轰炸机方案被否决 柏林墙危机 美苏对峙,剑拔弩张 苏美首脑建立 非官方联系渠道 斯大林遗体迁出陵墓 国防会议 ——规划火箭研制工作 卡斯特罗号召人民:“祖国或 者死亡!” 秘密向古巴部署导弹 新切尔卡斯克工 人流血事件 与古巴签订秘密协定,佩尼科夫斯基间 谍案 调兵遣将,化装进入古巴 美国连连核爆炸, 苏联进行新一轮核试验 阿富汗国王黑海度假 为 美国大使回国饯行 苏美部分停止核试验 大批苏 联武器运输船抵达古巴 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的导弹 基地 莫斯科和华盛顿的捉迷藏游戏 总统说:“我 们遇到大麻烦了。” 决定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 为 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开绿灯 佩尼科夫斯 基的最后一个情报 苏联政府发布备战命令 卡斯 特罗紧急要求安理会讨论所发生的危机 苏美海上对 峙,战争一触即发 苏船队奉命停止前进 赫鲁晓 夫答应从古巴撤出导弹 美国许诺保证古巴安全 危机期间的克格勃与中央情报局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的来往信函 莫斯科对驻古苏军的行动严加控制 卡斯特罗要求对美实行核打击 卡斯特罗拒绝会见苏 联大使 卡斯特罗致信赫鲁晓夫 美国同意撤消土 耳其基地 卡斯特罗认为赫鲁晓夫是个叛徒 米高 扬专程去古巴游说 美国舰只频频向苏联潜艇挑衅 伊尔—28轰炸机与美国关塔那摩海军基地 米高 扬受到冷遇,卡斯特罗大发雷霆 美国要求实地检查 导弹撤离现场,卡斯特罗断然拒绝 美国坚持在公海 上进行检查 苏联同意敞开甲板,让美国人拍照清点 卡斯特罗怒不可遏,中断和米高扬的谈判 苏联再 撤出伊尔-28轰炸机 美国解除海上封锁 根据 生产原则改组党的机构 危机结束,米高扬返回莫斯 科 世人评说 卡斯特罗对苏联的35天访问 卡斯特罗怒斥赫鲁晓夫等人 卡斯特罗在瞄准美国的 导弹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第七章 结 局 重提柏林问题 国防会议决定大批生产洲际弹道导弹 关于兵役制的争论 赫鲁晓夫大谈军队体制改革 中央的人事变化:勃列日涅夫任中央第二书记 五 一节口号风波 苏美限制核试验协议 苏美建立热 线电话 对越南战争隔岸观火 与美国联合登月的 设想 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 国内问题积重难返, 人们要摆脱父亲 勃列日涅夫主张从肉体上消灭赫鲁 晓夫别墅里的风波 走漏风声,勃列日涅夫举止 失常 帽子的故事 一个时代结束了:“老爷子该休 息了!” 为什么父亲不采取行动,进行斗争? 第八章 尾声·停滞 对父亲的批判:唯意志论和主观主义 停止改革,恢复 旧体制 编造谎言,为斯大林招魂 关于父亲销毁 自己档案的传说 我的辩白 反导弹防御系统搁浅 登月计划受挫,H-1寿终正寝
作者: 韩敏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从“超脱”联合国到积极参与国际事务——1971年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小萝卜头 日内瓦人权会议上煮沸“外交麻辣烫”——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特命全权大使 要揭开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驻法国大使、资深外交家 选择我就是选择中国——国际展览局主席 培养中国优秀的外交官——外交学院院长 利用外交资源做生意事半功倍——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 本书辑录了2003—2007年百余家媒体对吴建民先生采访后写成的精彩报道六十篇。报道风格各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了吴建民对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看法。同时,我们从书中也可以感受到吴建民作为外交家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以及作为外交学院院长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人物专访;二是吴建民对国际形势与外交的看法和思考;三是吴建民对世博会、奥运会及经济与文化等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四是对青年的希望。 吴建民,1939年生于重庆。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1—1965年,常驻布达佩斯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任代表翻译。曾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纽约)任二秘、参赞等职,任中国驻欧共体使团及比利时使馆参赞。1991—199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1994—1998年,历任中国驻荷兰大使、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1998—2003年,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
作者: 李川编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08
简介: 《名师解析大师》系列之一的《华托素描解析》详实的收录并介绍了华托的经典素描以及其素描技法的解析,分析精到、简明扼要,并针对绘画过程中的某些具体的局部特征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广大的绘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大师素描精髓的机会。 华托出生于靠近比利时国境的瓦伦西恩村,父亲是泥瓦匠人,因为生活不充裕,很早就让华托做小工来维持生计。但是华托喜欢画画。开始随当地画家热朗学习,不过,连每月学费也不能正常支付,买颜料的钱也很少。到了19岁时,他做出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前往艺术之都巴黎做一个职业的艺术家。华托到了巴黎,在一家杂货店找到工作,他开始画一些廉价的商品画,因为食物贵,工作时间长,以前身体就不好的华托由于劳累和营养不良,患了肺病,尽管这样,他仍继续工作,在休息日里也不松懈地学习。他先入梅塔耶的画室.不久,戏剧布景画家吉罗特〔也有翻译为吉洛〕看出华托的才能。把他收为自己的学生。吉罗特从事画意大利式喜剧布景的工作,这段时间华托住宿在吉罗特的画室里,非常用功地向吉罗特学习,不久华托又认识了一个叫奥德朗的艺术家,向他学习版画的技巧以及装饰绘画,奥德朗此时正负责莱克桑勃尔宫殿的绘画维修工程,华托作为他的学生和助手帮助奥德朗完成宫殿的绘画。在莱克桑勃尔宫殿,有鲁本斯三十六幅壁画。华托研究这个巴罗克大师出色的宫廷艺术家的作品,颇有一些心得。《化妆的女人》是华托的初期作品,看看画上有鲁本斯的影响,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此外还有一点,当时莱克桑勃尔的庭院还不是人工设计的,而是自然的森林,华托可以随心所欲地观察古老的树林,美丽的草丛。据说他后来作品中出现的树木草丛。大多是这个时代研究写生的。1708年,华托有机会接触卢森堡宫 中的藏品。鲁本斯的作品给了他更为深刻的印象。
作者: ( )Robert Fitzgerald编著;赵立丹译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简介: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艺术家们为反对僵化的维多利亚风格的教条, 以及工业化时代的大生产方式,创立了新艺术运动风格。它是今天广受欢迎 的艺术风格之一。新艺术运动包括了一个时代的建筑、绘画、雕塑和实用艺 术。本书介绍了这一风格的起源,以及如何在今天的住宅装饰设计中利用这 种艺术风格。 在本书的第一章里,我们描述了新艺术运动中一些最著名的建筑。由这 一风格的大师,例如,西班牙的戈地、比利时的霍尔塔,还有世界各地的建 筑师设计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特色,那就是铁艺装饰的细部 ,玻璃和马赛克的应用。 新艺术运动的焦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其中有两种彼此相似、但绝不相同 的派别:螺旋形、波浪形、蔓藤花纹及扭曲的形状为一派,另一派以查尔斯 ·雷尼·麦金托什展出的矩形风格为主。本书第二章对这两种流派做了介绍 。 在第三章里,着重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家具和以后经过仔细设计的仿制 品。有以精致、规矩和直线几何形状造型而著称的麦金托什椅子,还有雕刻 复杂的铁、木其他陈设,而且还时常使用铅条镶嵌的玻璃。 本书最后一章说明了装饰品和艺术品的特点。如果你想要用新艺术运动 风格进行装饰设计,但又不可能把整个住宅,甚至是一间房间设计成这种风 格,只要在房间里增加蒂凡尼台灯或加莱生产的玻璃花瓶就能达到目的。 本书以漂亮的摄影图片详细介绍了这种风格,你一定可以从中把握到它 的精髓。
作者: (法)小仲马(Dumas Alexandre)著;黄甲年译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 小仲马,生于1824年,卒于1895年,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幼年时,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七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仍拒不认其母为妻。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马备受他人的奚落和羞辱,这对于一个不满七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和可怕的打击。而这种刺激和打击,直到小仲马的晚年还一直深刻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成年后,他痛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淫靡之风造成许多像他们母子这样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他曾说:“ 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他人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则是贯穿其文学创作的中心内容。从1846年至1847年,小仲马完成了一部以流浪汉的冒险经历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奇遇》,还出版了诗集《青年罪孽》;但成名作是1848年问世的小说《茶花女》。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尽管上流社会恼怒地批评该书渲染妓女生活,是“淫荡堕落”、“低级下流”之作,但更多的人们则为其真切感人的故事所征服。妓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她的灵魂悲号,以及男主人公阿芒痛彻肺腑的悔恨,都强烈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小仲马一举成名后,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上演时剧场爆满,万人空巷。小仲马发电报将《茶花女》演出大获成功的消息告诉远在比利时的父亲,电报上写道:“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 ”父亲立即回电:“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茶花女》率先把一个混迹于士流社会的风尘妓女纳入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开创了法国文学 “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该书关注情爱堕落的社会问题的题材,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写实性风俗剧的兴起,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随后,小仲马又写了二十余部剧作,现实主义倾向更为鲜明。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欧勃雷夫人的见解》(1867) 、《阿尔丰斯先生》(1873)、《福朗西雍》(1887)等。小仲马的剧作大多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或描写在资产阶级淫靡风尚毒害下沦落的女性,或表现金钱势力对爱情婚姻的破坏,或谴责夫妻之间的不忠,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腐朽性质。作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者之一,其剧作富有现实的生活气息,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比较严谨,语言通俗流畅。 《茶花女》的故事并非全然虚构。当时巴黎有个妓女,名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她从诺曼底乡下来到巴黎,沦为妓女,后来得了肺病,死时年仅二十三岁。她成了《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耶的原型,那个令人断肠的爱情故事就是根据她的经历创作出来的。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出身农民家庭,母亲是一位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父亲是一位不务正业的巫师,脾气暴躁,整日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离家出走,给一个有钱人家做帮工,后来又跟着这家主人离开法国到了瑞士。而这时,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尚不满十岁,但已经到农庄里干活了。阿尔丰西娜在十五岁时离开故乡来到巴黎,先在一些店铺里打工,过着清贫的生活。后来,天姿绰约的她开始涉足巴黎各大舞场,并立即成为公子哥儿竞相追逐的对象。她结识了不少男友,做过普通商人的情妇,也同地位显赫的贵族青年同居。正是靠着这些人的“提携”,阿尔丰西娜·普莱西进入巴黎的上流社会,成为巴黎社交场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她以自己的容貌和肉体为代价,换来了无比奢华的生活,还把名字改为玛丽·杜普莱西。玛丽·杜普莱西不但相貌姣好,而且聪慧过人,谈吐不俗,平时酷爱读书。文学、音乐、绘画都有所涉猎。难怪一些名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倾心于她,设法同她交往。在玛丽·杜普莱西的情人里面,就有《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小仲马在剧院里初次见到玛丽,就被她美丽的容貌、高雅的气质吸引住了。当晚散场后,小仲马便去登门拜访玛丽,见她正在咯血,深表关切,劝她保重身体。玛丽被他诚挚的关怀之情所感动,对他心生好感,答应和他交往。他们之间有过一段温馨缠绵的快乐时光,然而小仲马对她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有同情、爱恋,但也有嫉妒的心理,他不能容忍玛丽再同其他男友来往,当然这在玛丽看来是不可能的。她需要那些比小仲马更加富有的男人,来维持自己优裕舒适的生活。这令小仲马十分恼火,最后只有痛苦地分手。分手不久,玛丽便撒手人寰,当时小仲马正在外地,回来时已是天各一方了。小仲马满腔的悲哀和愧疚无处诉说,只能付诸笔端,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一段哀怨感人的故事。 《茶花女》的主人公玛格丽特也像她的原型一样,本是一位贫穷的乡下姑娘。为谋生来到巴黎,不幸落入风尘,做了妓女。然而,玛格丽特和玛丽·杜普莱西还是有区别的,玛丽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但玛格丽特却不同,她显得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渴望真正的爱情,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她被阿芒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彼此深深地相爱,在远离巴黎市区的乡间过起美满的田园生活。玛格丽特受到创伤的心灵也开始愈合,决心和风尘生涯一刀两断,变卖所有的财产,还清债务,和阿芒一起过简朴的家庭生活。不料阿芒虚伪、自私的父亲闻讯赶来,横加阻挠,逼着玛格丽特与阿芒断绝往来,粉碎了她的美梦。阿芒不明真相,以为玛格丽特爱慕虚荣变了心,对她万般羞辱。于是玛格丽特心力交瘁,在冤屈和疾病的折磨下,饮恨黄泉。 《茶花女》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真挚的爱情。玛格丽特甘愿牺牲自己向往已久的奢华生活,处处替情人着想,不肯多花情人一分钱,宁愿卖掉自己的马车、首饰、披肩,也不愿情人去借债。在情人父亲的逼迫下,她忍痛牺牲自己的爱情。阿芒对玛格丽特一见倾心,心里头只有情人的倩影,为了情人,就是负债累累也在所不惜。他强烈的嫉妒心也是爱之弥深的表现,情人死后埋入地下,他仍然要将她挖出来,见上最后一面。这样的爱情怎不令人撕心裂肺。玛格丽特尤其看中阿芒真挚的同情心,当自己咯血时,对方所表现出的关怀令她大为感动。阿芒爱她是为了她,不是为了自己,而别人爱她从来只是为了自己。这样的爱情描写读来真实可信。 人物形象是一部小说的灵魂,小仲马通过阿芒来复述玛格丽特的遭遇,借情人的耳朵、眼睛和所思所想来反映玛格丽特当时的心境,最后又以她的日记说明真相,深刻地反映一个妓女在临死前的内心独白。玛格丽特在书中被刻画得相当丰满,仿佛是活生生的人物,并且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一方面,小仲马并不忌讳她身上的妓女习性:纵情声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昼夜地沉湎于饮酒、跳舞、看戏和男欢女爱的逸乐中,过着豪华、放荡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马认为玛格丽特的自暴自弃是“一种忘却现实的需要”,她寻欢作乐的目的是不打算治好她的肺病,以便快些离开这痛苦的人生。但她对社会也有反抗,例如她喜欢戏弄初次见面的人,因为这些人不把她当人看,在他们眼里,她只是物,是他们猎艳的对象。阿芒认为玛格丽特身上有着某些单纯的东西,她虽然过着放纵的生活,但仍然保持纯真、圣洁。玛格丽特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应该就是她为了赎罪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她的纯洁而高尚的心灵。可以说她虽然是一个步入红尘尾。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茶花女》的享誉世界,同歌剧《茶花女》的推波助澜,交相辉映分不开的。 中国读者最早接触《茶花女》是通过林琴南的译本《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林琴南译的第一部小说,用文言文译就。后来还有刘半农译的《茶花女》戏剧,以及夏康农译的小说。现在又有多种新译本流行,包括读者诸君手头的这个译本。中国舞台上也经常上演《茶花女》歌剧。可见这部小说日久弥新,魅力永恒。
作者: 李伟铭编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 陈树人(1884~1948), 中国近现代国画家。名韶、哲,别号葭外渔子、二山山樵、得安老人。广东省番禺县人,生于1884年2月9日,卒于1948年10月4日。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1905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出版《广东日报》、《有所谓报》,宣传革命主张是一位积极献身于民主革命的志士和爱国主义者。 早年师事广东花鸟画家居廉,与高剑父同窗,并结识其弟高奇峰,3人对于中国画的革新志同道合,被称为岭南三杰。1905年赴日本入京都美术学校,学习东西方绘画。回国后任教于广东省优级师范学校、广东省高等学校。1912年与高剑父、潘达微创办《真相画报》,在该报发表了他译述的《新画法》,是早期介绍西洋美术史及绘画技法的简易教材,对读者有启蒙作用。 他工诗善画,尤长花鸟、山水画。1931年创作的《岭南春色》、《木棉图》,寓壮硕于雄丽,获得了比利时万国博览会的最优奖。盛年,长住江南,爱画春雨、杏花、杨柳,展现出春意盎然的境界。1936年创作的《雨后》,有雨过天晴的清新气氛。他的山水画《鼎湖飞瀑》、《柳浪闻莺》,都有景秀华润的特色,线条圆润,轻巧而疏朗。后期深入蜀地,绘有《峨眉云海》、《夔门秋色》等作品,画风偏于雄劲峭削,笔墨浓重粗犷。毕生作画达千幅以上,追求恬淡隽秀的情趣,熔诗、书、画于一炉。 出版过《陈树人画集》(4辑)、《陈树人近作》、《陈树人中国画选集》,著有《春兄堂诗集》、《塞绿吟草》、《专爱集》、《自然美讴歌集》、《战尘集》。其画作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以及柏林、巴黎、莫斯科的博物馆均有收藏。 本书辑录陈树人150余幅传世画作,并对这位岭南画派代表画家的生平、艺术历程有详尽的介绍,同时收录了他本人的论艺摘录、生平年表和各家对其绘画作品的评论摘录。 [
作者: (美)陈香梅著
简介:《痴情少妇》是一位有夫之妇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给情人R.K.的信,叙述她对R.K.的相思之苦、相聚之欢。R.K.也是一位有妇之夫,长期在外地,与“我”聚少离多,但“我”仍刻骨铭心地爱着R.K.…… 《爱的错位》描写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我”本与勇相爱,但后来“我”却做了昭康之妻,而勇又与雪兰结婚,十年后,勇与雪兰各自婚嫁,“我”则始终是个殉道者。 《异国恋》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昆明。美国飞行员比利爱上了年轻美貌的小碧,两人共度了两年温馨“夫妻”生活。抗战胜利后,比利在家人多次催促下返回美国,而小碧却过早病故了…… 正是:战争让他们结合;和平了,种族偏见的压力却使这对情人生离死别。
作者: 聂荣臻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2005
简介: 聂荣臻(1899年-1992年),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吴滩镇。“五四”运动时在家乡参加了学生的爱国活动。191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在比利时沙洛瓦大学化学工程系读书。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春转人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到苏联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后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军事。1925年8月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并为中共广东军委成员。1926年5月,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的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整顿遭受破坏的工人纠察队,处理善后工作。1927年7月,由周恩来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书记,赴九江准备武装起义。8月1日,在九江南面的马回岭车站组织张发奎部第二十五师两个多团参加南昌起义,8月2日凌晨赶到南昌,被任命为第十一军党代表,与军长叶挺率部南下。潮汕失败后,转赴香港。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在受挫的紧急情况下,与叶挺果断决定撤退,保存了部分革命武装力量。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工作范围相当于华北)组织部长,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2月,他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3月,当“左”倾冒险主义执行者要求中央红军夺取赣江两岸的城市时,他和军团长林彪支持毛泽东关于红军主力向国民党兵力薄弱的地区发展的意见,并向中革军委反映。4月,作为东路军政委,与东路军总指挥林彪率部在毛泽东率领下,指挥漳州战役。1933年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与林彪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委,与司令员刘伯承,率部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随后和林彪率一军团作为长征队伍的先锋,翻雪山,过草地,打开前进的道路。9月,在俄界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到陕北后,与林彪率部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1936年5月,与代理军团长左权率部参加西征,10月,与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与林彪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后的第一个大胜利。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第一一五师一部约三千人在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在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过程中,他正确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各项政策,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加强党和政权的建设。到1938年底,晋察冀边区已发展到72个县,曾被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来电称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1939年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歼灭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一千五百余人,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旅团长。1940年春,率晋察冀南下支队到晋东南参加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部的作战。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组织指挥所部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等铁路线进行破袭战。1941年秋,日军七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平西地区大举“扫荡”,并将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合围于阜平地区。他在指挥主力转至外线作战的同时,率党政军机关一万余人,在只有一个团的兵力的掩护下,突出重围,粉碎了日军围歼晋察冀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企图。1942年,在斗争极其残酷、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适时提出“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占区,袭击和夺取日伪军力量薄弱的据点,扩大游击区。至1943年后,逐步挫败日伪军频繁的“扫荡”、“蚕食”和“清剿”,扭转了困难局面。8月,离开晋察冀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8月10日起,部署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日伪军进行反攻作战。1945年9月,回到晋察冀,10月,与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共同指挥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的部队进行绥远战役。1947年4月,指挥正太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三万余人,攻克正太铁路沿线七城及井陉等重要矿区,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11月,在取得清风店战役胜利后,组织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石家庆战役。1948年8月任华北军区司令员。194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与林彪、罗荣桓组成平津前线总前委,指挥平津战役。2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9月任北平(今北京)市市长。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工作,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参与抗美援朝的组织工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精简整编,组建各军兵种领导机关和军事院校,制订军事条令、条例,做了大量工作。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1958年兼任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59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1959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领导科技攻关,组织全国大协作,仅用五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多种导弹和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氢弹。在研制常规武器和民用科研项目上也取得显著成果。他青年时代曾在国外攻读化学,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历史却让他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和军事家。到晚年,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建立新中国后,他又成为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者。 在工作中,他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和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重视和关心知识分子,调动和发扬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科技事业不断前进。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做了斗争。1969年夏,受毛泽东和周恩来委托,在陈毅主持下,与叶剑英、徐向前一起,全面深入研究了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他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一中全会补选)、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他还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2年5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军事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著作巳收入《聂荣臻军事文选》。他还著有《聂荣臻回忆录》。 [
作者: 胡建淼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宪法诉讼在世界上已源远流长。早在1803年的马柏里诉麦迪逊案中,美国就正式确立了宪法诉讼制度,以此来捍卫人民的最高意志和原始权利。英国则秉承资产阶级革命的传统,议会一直在行使宪法诉讼的审判权。法国和德国虽然正式确立宪法诉讼制度的时间相对较晚,却也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到了20世纪初,这种尝试和探索则变得更加明确。而当法国和德国正处在探索的征途中时,奥地利却出人意料地走在了他们的前面。1920年,奥地利率先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宪法法院,从而开创了“凯尔森”模式的宪法诉讼制度。 二战结束后,欧洲更是掀起了一股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高潮:1946年。法国建立了宪法委员会;1947年,意大利建立了宪法法院,瑞士也在同年建立了由联邦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宪法诉讼制度;1949年,德国和匈牙利建立了宪法法院。在欧美国家的影响下,亚洲很多国家也迎头赶上:1946年和1947年,日本和印度分别规定最高法院行使宪法诉讼的审判权;韩国则在1982年设立了宪法委员会,1988年改为宪法法院;泰国则在1991年设立了宪法仲裁委员会。发展到现在,法治各国基本上都建立了宪法诉讼制度,这已成为他们的常规性制度安排。 毕竟,宪法也是“法”,如不能诉讼,则怎么能成其为“法”呢? 中国迄今虽无宪法诉讼,但我们已向这一制度靠近。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则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到了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并实施二十周年的讲话上,进一步指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并进而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确保宪法的实施。”“要抓紧研究和健全宪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宪法监督程序,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能及时得到纠正。”所有这些都表明实现宪法的至上地位,加强和完善宪法监督机制已是我们既定的发展目标。 与中央高层的政治决心相适应,我国的法制实践对宪法诉讼也不再漠然无视。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首次确立了“公权力行为”的可诉性;十多年的行政诉讼实践,不仅培养了公民的权利意识,而且也为宪法诉讼进行了铺垫。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对抽象行政行为可以附带提起审查,这就预示了立法违宪审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0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则规定了法与法之间冲突的解决程序,这其 实已直接涉及到了立法违宪审查的程序条款。而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2001)法释第25号《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害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则极大地提高了宪法的司法适用性。 在上层努力并渐进地涉及宪法诉讼的同时,中国基层民众的宪法诉讼意识也在觉醒。2002年,发生了全国首例以宪法条款(即宪法第33条的平等条款)为依据的,蒋韬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案。2003年,则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孙志刚案,并由此引发了俞江、滕彪和许志永三公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的建议。这两个案件及其所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表明宪法诉讼已不再是上层的单方努力,它更是中国普通民众的强烈呼声和紧迫需求。 这种时代背景下,学者也肩负重任,他们始终超前宣扬并积极推动。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有关宪法诉讼的论文层出不穷,有关宪法诉讼的专著也不断涌现,我们的理论承担了输送理性之光和缜密论证的先导责任。同样,出于对宪法诉讼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是对中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殷切期盼,我们也想在此时奉献我们的学术力量与研究成果:我们所推出的《外国宪法:案例及评述》和《外国宪法:法规及评述》两书,就是想通过对世界各国,尤其是法治发达国家所发生的经典的宪法诉讼案例及所颁布的宪法诉讼性法律的介绍和评述,来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国外宪法诉讼的制度与理念,并为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路径和工具。同时这也是我们从问题出发,用实证的方法,向大家展示国外“活的宪法”的生动图景的一种努力——通过曲折多变的案情、法官的精湛判词及后人的深刻反思,我们力求在“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揭示和把握宪法诉讼的本质和精神。 我们在《外国宪法:案例及评述》一书中,收集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爱尔兰、西班牙和瑞士等20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402个宪法诉讼的案例,并逐个评析。在《外国宪法:法规及评述》一书中,介绍了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奥地利等15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宪法诉讼性法规的主要内容,并逐个进行评述;同时,又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瑞士和韩国等91个国家的宪法条文中规定宪法诉讼的条款进行了分解。 当然我们的努力,未必能达到我们的目的。由于时间的仓促及收集资料的客观条件所限,本书收集的案例和法规还不够完整,某些评述也未必切中要害。对此。我们一方面希望各位读者能宽容以待,并多多指点;另一方面,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争取在不断的积累中,为大家奉献更完美的研究成果。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本课题由主编胡建淼教授策划和构思,两位副主编金承东和蒋南成协助执行。蒋南成负责案例和法规的收集及“世界宪法有关宪法诉讼的条款”的分解工作,金承东负责组织写作和协调工作。所有稿件在金承东和蒋南成分工审理的基础上,最后由主编胡建淼教授进行最终的审理和统稿。另外,本课题主要由浙江大学法学院承担,同时其他兄弟单位也给予了大力的协助。 两书的作者都是浙江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硕士生与博士生;他们毕业后继续从事着本专业的教学科研或实务工作,出于对宪法诉讼的浓厚兴趣和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毅然不顾工作的繁忙,参加了本课题的研究,并圆满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对此,我们深怀敬意,并深表感谢。另外,在读研究生赵松平、丁炜炜、张宝羊、张艺耀、胡建锋及杭州市环保局法制处的武光华也协助主编和副主编做了大量的资料和稿件收集及初审等方面的工作,福州大学法学院的华燕负责了本课题的一些翻译工作,在此我们也一并对他们深表感谢。 编者 2004年6月
简介: 相信吗,只要找到青鸟,就会得到幸福。平安夜,基奇和米琪踏上了寻找青鸟的旅途:在回忆国,爷爷奶奶家的青鸟还原成了老画眉。正失意时,光神又带来了好消息——去夜宫,可是那里的青鸟又见不得阳光,带着百倍的信心去了享乐宫,却被告知,青鸟的肉一定很难吃。刚把未来国的青鸟抱到门口,又被时间老人挥舞的镰刀吓得松开了手臂。在墓地,没有找到青鸟,却懂得了永恒的真理。被猫女士骗去森林,不幸成了树魂惩治的对象。分别的时刻到了,青鸟究竟在哪里?其实,看了本书就会懂得: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 《青鸟》原是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创始人、诗人、散文家莫里斯·梅特林克定的一部同名童话剧本。他的戏剧作品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诗意的幻想,以童话的形式生成一种深邃的灵感。1911年,他因这部人道主义的杰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来,他的妻子乔治·莱勃伦克为少年儿童阅读之便又将其加工改写成这部散文式童话。 此次推出的《注音彩绘本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是一套在原著的基础上精心编绘、特意献给儿童读者的丛书。其图文并茂的形式及符合小学教学规范的标准注音,可以完全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作者: (英)约翰·吉尔勒明(John Guillermin)导演;(英)彼得·乌斯蒂诺夫(Peter Ustinov),(英)Jane Birkin,(美)Lois Chiles主演
出版社:中影音像出版社,2005
简介:《尼罗河惨案》: 一个杀上登上了尼罗河上最豪华的蒸汽船——康纳克号。由此,荷克鲁布哇面临着他一生最棘手的案子。人们都致身于尼罗河两岸的美景中,谁也不会想到谋杀案却接连不断的发生着。终于谋杀的秘密被一群让人无法忘记的人揭穿了…… 《阳光下的罪恶》: 走红的好莱坞性感影星在远离都市的地中海小岛上被人谋害了。谁是凶手?所有的嫌疑人都有理由证明自己与此案无关,这一回连大名鼎鼎的波洛侦探也几乎手足无措了…… 《东方快车谋杀案》: 本片讲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谋杀案的故事,在从土耳其伊斯坦堡开往法国加莱的国际列车上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一位美国富翁被残忍的谋杀了,尸体被戳了12刀。由于大雪封路,火车被阻挡住了。碰巧大侦探波罗在这趟列车上,找出凶手揭示谋杀真相只有靠这位世界闻名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了。可是最后的调查结果却出人意料…… 《虎口脱险》: 二战期间,一架飞机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在巴黎的热情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
作者: 徐日庆,王景春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简介:简介 全书分7章,内容包括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和性质、滤排技术、隔离技术、加筋技术、防护技术和防渗技术。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工程性质,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护和防渗的工作原理、设计准则、设计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适当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本书可作为广大土木工程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亦可兼作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历史1 111古代的原始土工材料1 112现代的土工合成材料1 113相关的学术活动4 12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5 13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标准7 14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作用8 15土工合成材料的新近动态10 主要参考文献10 第2章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和性质12 21概述12 22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13 221土工织物13 222土工膜16 223土工复合材料17 224土工特种材料21 23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质39 231物理性质39 232力学性质40 233水力学性质51 234耐久性63 235界面摩擦性质65 主要参考文献68 第3章滤排技术70 31概述70 32过滤技术71 321过滤作用机理71 322过滤准则76 323过滤材料的选择83 33排水技术86 331排水材料的渗透性86 332排水设计方法90 333排水材料选择112 34工程实例112 主要参考文献118 第4章隔离技术122 41概述122 42设计准则123 421挡土准则124 422渗透准则124 423强度准则125 43设计方法130 431未铺砌道路的设计131 432铺砌道路的设计135 44土工合成材料的选择136 45施工技术要求136 451土工织物的展铺和连接方法136 452防止土工织物破坏的施工要求139 46工程应用141 主要参考文献144 第5章加筋技术145 51概述145 511简介145 512加筋机理147 52设计原则148 53设计方法149 531加筋土挡墙设计149 532加筋土垫层设计156 533加筋土坡设计160 54土工织物的选择162 541力学性质163 542耐施工性163 543耐久性164 55施工要点164 551加筋土挡墙164 552加筋土垫层165 553加筋土坡168 56工程应用169 561用土工合成材料防护铁路路基边坡169 562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170 主要参考文献177 第6章防护技术178 61概述178 62防冲蚀结构设计179 621土工织物软体沉排179 622连锁压块软体沉排195 623土工合成材料石笼和沉枕199 624土工模袋207 625三维网垫植被护坡214 63防冻结构设计217 631土的冻胀特性及危害217 632护坡防冻和挡墙防冻结构设计218 64防道路反射裂缝222 641路面使用质量的评价222 642防治反射裂缝的土工合成材料223 643织物层厚度、强度及耐温性225 644施工要点226 65防有害物质扩散蔓延228 651固体废料储存228 652废液及液体储存232 653沼气池的覆盖层235 654工程实例——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236 66防振动设施238 661隔振屏238 662工程实例——设置在比利时Limelette地方的隔 振屏238 主要参考文献240 第7章防渗技术242 71概述242 711土工防渗材料发展概况242 712应用范围243 72土工合成防渗材料244 721土工膜244 722复合土工膜245 723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245 724土工合成防渗材料的选择246 73防渗结构246 731防护层和上垫层246 732支持层和下垫层247 733排水、排气设施247 734防渗结构类型及选择247 74设计原则248 741土石堤坝防渗设计248 742输水渠道防渗设计250 75设计计算251 751土工膜厚度计算252 752防渗层渗漏量计算256 753边坡稳定性计算与锚固261 76施工要点266 761拼接方法266 762检验方法269 763铺设方法270 77工程应用271 771复合土工膜膜厚计算271 772渗漏量计算273 773土工织物厚度计算274 774土工膜抗滑稳定分析275 775工程施工275 主要参考文献276
Agatha Christie, Woman of Mystery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简介:《神秘女人:阿加莎·克里斯蒂》主要内容包括“书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奉献给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书虫在英语中大概是颇可爱的形象,试想想如痴如醉沉迷于书卷,孜孜不倦地咀嚼着字母的那么一只“书虫”…… 如今这只“书虫”漂洋过海,轻盈落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掌中。“书虫”首先将给你处信,即使你目前只有几百词汇,即可以不大费劲地阅览世界名作了。书虫还会用它细细的鸣叫声不停地提醒你:要坚持不懈地读下去要广泛而丰富地读下去。待到读完丛书系列中的最后一本,你也许会突然发现:你已经如蛹变蝶一样,振翅欲翔了! 很多人都喜欢读神秘的谋杀案,因为它们都是些难解之谜。侦探在书末才会把凶手的名字公布于众,而在此之前我们能否猜出凶手的名字呢?摔坏的椅子只是一次意外,还是一条重要线索呢?凶手是如何进入房子的呢?他或她难道有钥匙吗?桌子上为何有三个咖啡杯? 阿加莎·克里斯蒂写的神秘谋杀案世界闻名。她一共写过70多本书,销售量达千万册。她的小说还被拍成了多部电视剧和电影。她笔下的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和马普尔小姐:也都大名鼎鼎——一个是身材矮胖,留着黑色胡子的比利时人,一个是身材矮小却非常可爱的老太大。她会看见、听到并且记住一切。 这本书写的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生活。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对她的了解有多深?她富有,赫赫有名,有过两次婚姻。而在她的生活中也有一个未解之谜……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系列 “书虫”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一) 书虫(初1)(套装共10册)(适合小学高年级) 书虫(入门级)(共10册)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白色巨石(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白色巨石: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雾都疑案(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亚瑟王朝里的美国人(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吸血鬼猎手(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侠盗罗宾汉(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 亚瑟王传奇(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牛津英汉双语读物) 生存游戏(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逆戟鲸(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把钱拿出来: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 红酋长的赎金(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1牛津英汉双语读物) “书虫”第一级(适合初一,初二年级) 书虫(1级上)(10册)(适合初一、初二年级) 书虫(1级)(上)(适合初1、初2年级)(共10册) 书虫(1级下)(共9册)(适合初1初2年级) 书虫(第1级)(共8册) 爱情与金钱(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爱情与金钱(附磁带) 象人(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猴爪(牛津英汉对照读物)/书虫 奥米茄文件 苏格兰玛丽女王(牛津英汉对照读物附磁带)/书虫 谁谋杀了总统 潘德尔的巫师 绿野仙踪 福尔摩斯与赛马(1级)(适合初1初2) 难忘米兰达(1级)(适合初1、初2) 在月亮下面(附磁带) 在月亮下面 歌剧院的幽灵1级(适合初1、初2年级) 阿拉丁和神灯(1级适合初1/初2年级) “书虫”第二级(适合初二,初三年级) 书虫(2级上) 书虫(2级下) 书虫(第2级)(适合初1学生)(共8册) 书虫(2级上)(共8册)(适合初2初3年级) 书虫(2级下)(共8册)(适合初2初3年级) 五镇故事2级(适合初2初3) 莫尔格街凶杀案(2级)(适合初2-初3年级)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附磁带) 书虫·牛津英汉对照读物:五个孩子和沙精 五个孩子和沙精(牛津英汉对照读物)(附磁带) 神秘女人:阿加莎·克里斯蒂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附磁带) 法兰克福的耳环:2级(适合初2、初3) 坎特维尔幽灵(2级)(适合初2初3)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分享年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福尔摩斯探案故事 鲁宾孙漂流记(2级)(适合初2初3年级) 鲁宾孙漂流记(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鲁宾孙漂流记(附磁带) “书虫”第三级(适合初三,高一年级) 书虫(3级上) 书虫:3级下(适合初3、高1年级) 书虫(3级下)(共9册)(适合初3高1年级) 书虫(3级上)(共8册)(适合初3高1年级) 书虫(第3级下适合初2学生共8册)/书虫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书虫(第3级)(上)(共7册)(适合初2学生) 公正(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公正(牛津英汉对照读物)(附磁带) 秘密花园 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附磁带) 勃朗特一家的故事(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牙齿和爪子(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多里安·格雷的画像 星际动物园(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星际动物园3级(适合初3高1年级) 星际动物园(附磁带) 三个陌生人(3级) “书虫”第四级(适合高一,高二年级) 书虫:4级上(适合高1、高2年级) 书虫:4级下(适合高1、高2年级) 书虫:第4级下(共6册) 书虫:第4级(上)(共5册)(适合初3学生) 书虫(4级上)(适合高1、高2年级) 书虫(4级下)(共7册)(适合高1高2年级) 书虫(第4级)(下)(适合初3学生)(共6册) 双城记 双城记(4级)(适合高1高2年级) 小妇人(牛津英汉对照读物)/书虫 华盛顿广场(牛津英汉双语读物)/书虫 不平静的坟墓(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不平静的坟墓:4级(适合高1、高2年级) 金银岛(牛津英汉对照读物)/书虫 金银岛(4级)(适合高1高2年级) 小妇人(4级)(适合高1高2年级) “书虫”第五级(适合高二,高三年级) 书虫:5级(适合高2、高3年级) 书虫(第5级)(适合高1学生)(共4册) 书虫(5级)(共5册)(适合高2高3年级) 远离尘嚣(5级)(适合高2高3年级)(牛津英汉双语读物) 远大前程(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大卫·科波菲尔(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大卫·科波菲尔(5级)(适合高2高3年级)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5级)(适合高2高3年级)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理智与情感 “书虫”第六级(适合高三,大学低年级) 书虫(6级) 书虫(6级)(共5册)(适合高3大学低年级) 书虫:第六级(共4本) 书虫(第6级)(适合高2、高3学生)(共4册) 简·爱 简·爱(6级)(适合高3、大学低年级) 苔丝 雾都孤儿(牛津英汉对照读物) 白衣女人:6级(适合高3、大学低年级)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吉姆老爷
作者: 安娜·鲁斯
简介: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年5月
简介: 这本由乔治·西默农*的本书收入《星期天》《铁楼梯》《麦格雷不择手段》。 西默农笔下的人物很多都被写死了,其中*少数是寿终正寝。在所有的死亡方式中,中毒是他描写得*精彩的一种。 《星期天》的悲剧发生在戛纳海滨,旅馆老板忍无可忍,萌生用自己的拿手菜毒死妻子的念头。 在《铁楼梯》中,砒霜再度成为秘密武器。主人公饱受胃痛折磨,越来越怀疑他深爱的妻子可能正在故伎重施……在第三部小说《麦格雷不择手段》中,麦格雷当机立断,迅速弄清事情真相。
作者: 郭嵩焘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7年01月
简介:
同治五年(1866年)春清政府派出一支临时出访使团,访问游历了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汉堡、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等十个国家,三个多月后便匆匆回国。使团随员主要是同文馆(清朝首所外语专科学校)的4名学生,其主要工作是担任随同翻译。其中一位同文馆学生叫张德彝,他和使团团长斌椿在回国后,分别撰写了相当于考察报告的出行记录,斌椿的报告叫做《乘槎笔记》,张德彝的报告叫做《航海述奇》。斌椿的《乘搓笔记》,首次向国人介绍了工业化之后的欧洲的各方面技术进步,首次参观并记述了欧洲博览会、芭蕾舞、大英博物馆、国家议院、近代报社、高等学院等西方近代的科技与文明。《航海述奇》,从他的角度记录了中国人初次面对西方世界获得的种种见闻。张德彝是许多现代西方文明词汇首位汉译的中国人,为中国现代科技、文化的近代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