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0 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相关结果
Annual report on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08~2009
作者: 黄序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简介: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以其无与伦比的震撼和完美显现了中国和北京 的面貌。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的促进下,北京经济社会和城乡发展全面进 步,北京进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时期。 本报告阐述了北京城乡发展的现状。报告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 成功举办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形象,北京的基础设施与环境得到改善,城市 综合承载能力与宜居程度得到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达到了新的 高度。奥运志愿服务促进了公民社会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和参与程度明显 提高。奥运“三大理念”得到实现,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经济发展质量稳 步提升,社会民生改善效果明显,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加快,北京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完善,设施农 业和产业化项目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地区对奥运保障工作贡献突出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和重点镇建设稳步推进, 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农民就业和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劳动力就业渠道拓宽 。 报告分析了北京城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 北京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引发就业等社会问题的风险增加。城市自主 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突破1600万人, 城市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依然严峻,城市发展协调性有待提高。农业和农村 方面:农业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农资价格上涨压缩了农业利润空间,城乡 收入继续扩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明显,新农村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农村集体经济面临发展困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核算制度亟须创新,郊 县小城镇发育程度低,农村城市化道路依然艰巨。 报告预测了北京城乡发展的未来趋势:2009年,北京经济发展的国内 外环境将更为严峻,北京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但总体态势平稳。2009年北 京市社会建设和创新继续大力推进,有望在经济调整阶段保持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生的改善。城市发展建设重心的战略调整和 转移将促进北京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将 为北京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生产力的再度释放 值得期待。总之,中央和北京市的一系列政策将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保 障性的制度环境,将进一步释放农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 期待2009年北京农村将会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No.5
作者: 牛凤瑞,李景国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 十七大报告和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住房保障问题,2007年 国 家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政策高调出台。本书对我国住房保障建设问题进行 了深 度分析,并对2007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热点问题、2008年趋势进行了专 题 讨论。 本书总报告从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区域差异、房价走势、 存在 问题角度透视2007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得出了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 市场需求总体旺盛、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等判断;指出调控未达预期、土 地交 易波动过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足、中介监管亟待加强等问题;讨论了 拐点 和住房保障两大热点问题。关于拐点,总报告认为,尽管抑制中国房价快速 上涨 的因素在增强,但还不具有整体走熊的环境和条件;关于住房保障问题,总 报告 认为,应该关注和正视政策执行的条件和成本以及政策公平问题。 总报告展望,2008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住房供给平稳 增 长,结构改善,价格上涨趋缓,但出现拐点可能性不大;提出了破除垄断, 增加 有效供给,遏制投机性需求、防范市场风险,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注重 政策的衔接性和协调性等对策建议。 本书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了专题分析,提出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 不等 于过热、较高投资率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房地 产投 资较快增长和占社会固定资产较高比例在一定阶段具有合理性、中国房地产 宏观 调控的主导方向应是增加有效供给等观点。 《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中立的宗旨和原则,追踪 我国 房地产市场最新资讯,深度分析,剖析因果,谋划对策,展望未来。
Tne Development Report of Non - State - Owned Economy in China.No.2(2004)
作者: 黄孟复主编;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报告是全国工商联的研究成果,对2004年度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预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是广大民营企业进行决策咨询、科学决策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理论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Annual report of non-state-owned economy in China.No.6 (2008-2009)
作者: 黄孟复主编
简介: 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6(2008-2009)(2009版)(附赠CD光盘1张)》在主报告中除了全面反映2008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外,重点就金融危机对民营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民营企业抢抓机遇、应对危机进行了分析,也对200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6(2008-2009)(2009版)(附赠CD光盘1张)》还结合改革开放30年,就3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专题报告由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对民营工业企业、投资、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税收、民营上市公司等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研究。地方报告汇集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联撰写的反映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研究报告。《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6(2008-2009)(2009版)(附赠CD光盘1张)》还收录了《2007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No.3
作者: 牛凤瑞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简介:“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大型系列图书,它们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每一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该系列图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主,均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专家,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和反映了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未来最高水平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同时,每册图书均附有数据库光盘(SSDB),该光盘既是电子书,又是数据库,安装后可通过电脑阅览,输入任意字词,均可快速查询检索,阅读、研究更为方便快捷。本书为丛书之一,荟萃了中国房地产的发展报告,盘点了年度房地产的前沿咨询。
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者: (日)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日)神门善久(Yoshihisa Godo)著;李周译
简介:《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三版)》是发展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在《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三版)》中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假说在经济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发育适宜的制度,并进而根据其特有的文化传统,把市场、国家和社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生产率最大化的目标。《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三版)》是国内相关专业师生必备的书籍,作者以其国际视野和特有的东方背景,尽窥发展经济学堂奥,见地深刻,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有裨益。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
作者: (美)森尼尔·乔普瑞(Sunil Chopra),(美)彼得·梅因德尔(Peter Meindl)著;李丽萍等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简介: 创世纪工商管理译库。先锋阅读,激情创造。 本书的第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好的供应链设计、规划与运营战略对于每家公司而言都至关重要。 本书的第二目的是,阐明供应链设计、规划与运营中,怎样在概念层面上利用库存清单、运输、信息和设施这些被视为供应链运营的主要驱动要素来改善公司业绩。 本书的第三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要想让管理杠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学习逻辑知识和供应链分析方法。本书将向读者提供这些方法论知识。 本书是专门为学术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从业者而编写的。
Forecast combination: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作者: 汪同三,张涛等著
简介: 《组合预测: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介绍了预测信息组合技术、预测方法组合技术、预测结果组合技术以及组合预测的基本理论、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组台预测,什么时候进行组合预测怎样实现组合预测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是一部现代组合预测理论和方法的集大成之作。
Inter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
作者: 张亚雄,赵坤著
简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区域间投入产出研究的专著,分为方法篇和应用篇两部分。方法篇首先讨论了两类主要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区域间流量矩阵的估算方法,并介绍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的推广——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然后讨论了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方法和主要步骤。应用篇则尝试对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讨论,并对区域间产业关联、溢出和反馈效应、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技术追赶效应和模式、奥运投资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做了实证分析。
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者: (日)速水佑次郎著;李周译
简介: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逻辑严密的发展经济学专著,它是 按专业人员感兴趣的次序编排的,同时,也可用作研究生和高 年级大学生的教科书。本书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什么世 界上少数国家达到了高度富裕,极为有限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也 在接近这个水平,而大多数国家还停留在贫困和停滞状态?造 成全球性偏差的一个明显因素是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不 同;那么,为什么步人了同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差距日益缩小轨 道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会如此有限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低收 大国家在它们的社会和文化的制约下,难以为引进的先进技术 配备适宜的制度。为了找到消除它们的约束途径和手段,本书 通过与成功地解除了这些制约的案例的比较,探讨这些交织在 一起的制约的性质。 本书从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 面,概述了第三世界发展的数量特征。然而,本书使用的主要方 法是比较制度分析,即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及文化 转统情形下的,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化引起的制度进化类型进行 比较。进行这种比较的基点是我对东亚,尤其是日本经济发展的 经验和知识。应该承认,就像亚当·斯密基于18世纪英国的观察 和弗利德希·李斯特基于19世纪德国的观察所作的透视一样,我 的透视也是有偏差的。不揣冒昧,我的目标是准备建造一个新的 “国富论”大厦,虽然现在的成果相对于所确立的目标仅仅是千 里之行中的一步。
Nonparametric analysis of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approaches,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作者: 孙巍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简介: 《效率与生产率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软件与应用》介绍的基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效率与生产率的非参数分析,源于面向非参数方法的全新的微观经济学集合论描述。静态生产前沿面意义下,通过生产资源实际配置状态和相对有效配置状态的比较,介绍了技术效率测度及其分解的理论、方法及非参数模型体系。多时期动态生产前沿面意义下,阐述了包括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水平变化的动态生产率非参数测度和分解理论与方法体系。 《效率与生产率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软件与应用》还系统介绍了作者运用非参数效率与生产率非参数分析方法,近年来在经济增长、银行业绩效、大中型企业运行效率、要素拥挤特征以及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效率与生产率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软件与应用》最后一部分完整介绍了作者独立开发的新版本的非参数效率与生产率测算软件FRONTIERS 2.0。 《效率与生产率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软件与应用》获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出版资助计划的资助。
Corporate Governance
作者: 郎咸平(Larry H.P.Lang)著;易宪容等译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简介: 公司治理一直是现代国内外企业中最为困难的问题。《公司治理》则是以此为切入点,用现代金融学的方法与范式,以实证的数据剖析了具体的案例,揭发了问题的实质。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大并购商战实录
作者: 荆林波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简介:《中国企业大并购:十大并购商战实录》内容简介:中国企业家们不仅仅学会搞企业内部管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内外两手都要硬,甚至要掌握一些反并购的手法。 没有永恒的卓越,因此,没有永恒的卓越企业,今天的卓越企业要想在明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今天的变化中寻求市场机会,增强应变能力,开辟新的市场。《中国企业大并购:十大并购商战实录》全面展示了个大并购商战的实际过程: 中国石油海外上市成功经历的迂回曲折路程; 香港盈科一夜暴富实录; 新太科技6次失败的教训; 秦皇岛华联商城并购安徽新长江取得了双赢; 通百汇和胜利并购引发的股权之争; 重庆渝钦白重组,救活了一个企业; 宁波维科股份经营者个人入股,置换部分国有资本后资产重组的历程; 中联实业与四环生物非正常收购,引发股权转让纷争――对有暗箱操纵之嫌的评说; 中集集团并购成功; 天津大港的成功为中国企业大并购增添光彩! 我们应为争夺市场份额的并购先行企业喝彩!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Inframarginal Analysis
作者: 杨小凯,张永生著
简介:正如上一章“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中提及的,经济分析不仅要分析个别决策人的自利决策,还要研究众多决策人自利行为之间的冲突及其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的后果,就是经济学家所称的均衡。所谓均衡是指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个别人不得不接受或无人愿意单方面改变的结局。它虽然经常与供求相等有关,但并不限于供求相等的情形。均衡也会出现供求不等或短缺现象,还会有失业。均衡也不一定是静止不变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就有很多动态均衡模型。 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是比较各个角点解的局部最大值,从中产生整体最优解,故超边际分析包括角点均衡和全部均衡两部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概念与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概念的差别是,它的每个均衡都是基于角点解,全部均衡是众多角点均衡(或称局部均衡)中的 一个。每个角点均衡解决给定分工水平的资源分配问题,而全部均衡决定分工的水平和结构。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全部均衡只解决资源分配问题,不能内生分工水平,故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每个角点均衡都相当于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分析也就比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有高得多的解释力。 我们下面来分析市场上的自利行为和交互作用及其后果。为此,我们需要先给出关于组织结构(或市场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就是指角点解形成的组合。前面提到的三个决策模式,就可以组合成两个组织结构,即一个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一个有分工的组织结构。在第 一种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中,没有市场、没有市价,人与人之间互不往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第二种是存在分工的组织结构,由众多专业生产粮食并购买衣物的人同专业生产衣物购买粮食的人构成。在这种组织结构(市场:结构)下,有两个市场,一个市场买卖粮食,一个市场买卖衣物。 每个组织结构都有一个角点均衡,每个角点均衡代表一组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如果有贸易晶的话),以及选择相关模式的人数。这一相对价格和人数满足如下条件:每人自由择业(在各个模式之间自由选择)将效用最大化,所有人的自由择业过程,使每种贸易品的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而价格由自由择业和供求相等条件确定。比如,生产粮食的人看到衣服的价格很高,他就可以自由地改行去专门生产衣服。 因此,第一种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中的角点解就代表这种结构的角点均衡,这种角点解是每个人根据粮食和衣物的效用此消彼长形成的最优折中。这种均衡决定他花多
Structuring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human agency, 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
作者: (瑞典)汤姆·R.伯恩斯(Tom R. Burns)等著;周长城等译
简介:本书为《结构主义的视野》的再版,由原来的七篇论文加上新添加的四篇论文构成,共分为三大篇章,即第一篇理论基础;第二篇社会经济学——市场制度及其动力学;第三篇社会制度秩序与变迁。本书主要作者为瑞典社会学家汤姆R.伯恩斯所著,其余的为伯恩斯和其他学者合写。本书论述了伯恩斯教授所研究的行动者—系统动态学理论。这一理论与稳定性和转化性一道将引动者与系统结合起来。在社会现象的描述中,这一理论强调能动主体的作用以及系统、制度、组织、社会关系的作用。行动主体(或代理人)在被迫寻求特殊价值和提议的同时,采纳、改变和转化系统,如市场、商业、企业、行政单位、政府机构等的制度安排。伯恩斯在70、80年代,从理论分析道实证研究以及方法论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行动者—系统—动态学理论,形成了以伯恩斯为主的,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这一理论学派——“乌普萨拉学派”。
A Track on Information Economy
作者: 王宪磊著
简介: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走“信息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该书全面而系统地论证了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直到信息经济理论的发展演进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信息社会中信息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誰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誰就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谁就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该书还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在21世纪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以及中国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
人类财产发展史
作者: 徐亦让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简介:人类财产发展史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作者: 林峰著
简介:面对建立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的小康与和谐社会,21世纪的前5—10年是中国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本书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产业结构战略调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全书包括十个方面: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大背景、产业结构演化与升级的规律、产业结构理论的本质、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人才、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科技、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战略。本书对从事经济管理研究的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具有参考价值,也适合作为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Welfare economics:an introduction to wellbeing-oriented economics
作者: 高启杰等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简介: 《福利经济学(以幸福为导向的经济学)》(作者高启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福利与发展的关系,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福利变化的评价标准,市场均衡与政府干预,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在有关制度改革与政策制定中的运用等。 《福利经济学(以幸福为导向的经济学)》视角新颖,内容全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介绍和评价西方福利经济学基本内容时,忠实于原意,同时避免使用复杂的图表、公式与数学模型。 本书可用作经济和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特别是发展研究、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与决策人员参考。
Economic system analysis:theory and application
作者: 何伦志,曾力生,蒋金荷主编
简介: 科学发展观为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发展差距等问题,本书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探讨了经济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并结合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书对科研人员及对区域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