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65 项 “米纳”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6年1月
简介:《婴幼儿及其照料者》是一本关于0~3岁儿童保育与教育的入门著作,突出展现了早教先驱玛格达 格伯和艾米 皮克勒基于尊重及回应的保育及教育理念。全书在教育理论及研究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实践知识,完全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婴幼儿教育背景。在当今早期儿童教育过于重视入学准备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与筛选的背景下,本书特别重视自由游戏的价值、自立能力的发展以及回应和尊重孩子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值得每个与照料孩子有关的人细细品读与反思。
Smart soft materials tuned by electric fields
作者: 赵晓鹏,尹剑波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1
简介: 《电场调控的智能软材料》从智能软材料概念出发,依据介电控制原 理,采用仿生模型系统介绍 了作者赵晓鹏、尹剑波课题组多年在无机、有机电流变液材料制备与流变 学性能,电场响应型 智能凝胶制备与性能,电场调控下电流变液声学、微波和光学行为等方面 的研 究工作。总结和探讨了各类介电微米纳米颗粒、超材料颗粒、微纳胶囊的 湿化 学制备工艺与结构和性能的内在联系及变化规律,为研制新型高性能电场 调 控智能软材料提供了方法。另外,本书还从理论和实验上介绍了智能软材 料在 电场调控下振动、声学、微波和光学的变化规律以及微胶囊的显示行为, 为研 制电场调控智能软材料器件提供了基础。 《电场调控的智能软材料》可供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应用化学 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 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Micro-nanometer devices measuring technology
作者: 张文栋等编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章节独立,内容充实,共分六章,第一章简述微米纳米器件测试技术的发展、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微米纳米结构的特征几何参量测量技术,第三章介绍微米纳米结构的动态特性测试技术,第四章介绍微米纳米力学量测试技术,第五章介绍MEMS在线测试技术,第六章介绍几种典型的微米纳米器件测试技术。
作者: 姜卫粉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6年08月
简介:
本书对这种纳米薄膜材料的研究比较系统、性能 比较全面、所得结论比较深刻,适于作为研究生的教 学参考书,有助于他们在学习纳米薄膜材料的过程中 掌握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研究 的科研人员参考。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特殊教育学》在2000年在莫斯科由《科学院》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为了编辑这部教材我们邀请了俄罗斯特殊教育各领域的首席学者,因此,俄罗斯很多著名专家的这部集体劳动成果反映了俄罗斯对健康和生活能力有某种局限的人,特别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的教育、教学、社会融合问题的现代观点。今天《科学院》出版社已经出版了这部书的第10版。 我们感谢《特殊教育学》用中文出版。首先感谢中国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教授,他远在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书展时就看到了《特殊教育学》并对《特殊教育学》产生了兴趣。他认为,需要把《特殊教育学》介绍给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也就是要把此书译成中文。 《特殊教育学》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对俄罗斯特殊教育工作者有很大意义,是一种象征。因为在20世纪的几十年的时间内俄罗斯和中国的文化与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特殊教育)有过多方面的和有成效的合作: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交流、苏联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译成中文;交流留学生和教师,其中包括在莫斯科高校中的中国留学生。在这些有理想、不知疲劳和热爱知识的特殊教育留学生中就有朴永馨教授,他今天仍然很好地了解俄罗斯的特殊教育和很好地掌握着俄语。
英文共同题名:Springer handbook of nanotechnology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1.纳米技术介绍;2.纳米材料合成与应用:基于分子的器件;3.碳纳米管介绍;4.纳米线;5.基于模板的纳米棒或纳米线阵列的合成;6.粒子的自组装模板;7.利用聚焦离子束化学汽相淀积制造三维纳米结构;8.微米/纳米制备介绍;9.纳米压印光刻技术-使用印模刻印;1.微米/纳米制造
Film copyright in the European union
作者: (英)帕斯卡尔·卡米纳(Pascal Kamina)著;籍之伟,俞剑红,林晓霞译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简介: 电影工业里的知识产权问题经常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在当今世界里正在迅速发展。在关于这个课题的第一本书里,帕斯卡尔·卡米纳解答了十五个欧盟成员国关于电影保护的复杂性,把重点放在了英国和法国上。同时在电影版权的主要方面,帕斯卡尔·卡米纳也论述了欧盟内部电影作品的保护,及与之相关的版权法的欧洲一致性。他详述了欧盟成员国的国内法律的主要特色,并且确认这个领域的难处,期待版权和相关权利的进一步和谐一致。这本书将会使从业者、理论研究者和学生受益。合同和精神权利的发展尤其会使欧洲大陆之外的律师获益匪浅。
作者: 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01月
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 “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
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Microsystem and nanotechnology
作者: 周兆英,王中林, 林立伟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7
简介:微系统和纳米技术,是微米纳米技术的两个重要组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科技领域。本书南4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分章撰写,分为微系统和纳米科学技术基础、微系统技术、纳米技术、应用问题、发展和展望五个部分,共26章。全书统一规划,各章独立,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收录众多在第一线耕耘的作者的科技成果和亲身体验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书中还邀请了美、德、英、日和我国的权威专家畅谈他们数十年从事微系统研究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展望,从科技发展的规律说明微米纳米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和成熟周期。 本书可作为相关领域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相关的科技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王中林,CUSPES 83,物理学博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终身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校摄政董事教授(Regents'Professor),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中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获得者,欧洲科学院院士。 王中林教授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科学研究,在碳纳米管、纳米带、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等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曾荣获美国显微镜学会1999年巴顿奖章、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年杰出研究奖、2001年S.T.L.奖金(美国化学学会)、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Career基金等。王中林教授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篇,论文被引用7000次以上,是1992—2000年十年内纳米科技论文引用次数世界个人排名前25位作者之一。他成功组织并担任过5次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出版4本专著和10本编辑书籍,被邀请做过300余次学术讲演和大会特邀报告。法国居里夫人大学和法国联合大学曾于2003年5月7日,以王中林教授个人名义举办纳米科技专题研讨会。
作者: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著;王大庆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简介: 大师手笔,名家编纂,现代方法研究希腊世界的奠基之作。这是一部展现古希腊无穷魅力的文化史巨著,是文化历史学大师布克哈特里程碑式的力作。《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系布氏身后出版的演说集《希腊文化史》的最新英文选译本,芬利、穆瑞等当代古典学名家曾为之付出了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希腊人和希腊文明》中,布克哈特展现了对古希腊文化本质的深刻的洞察力,他对希腊的赛会精神、悲观主义、希腊民族及其城邦政体的优势和弱点,以及希腊的艺术、宗教、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后来的古典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人和希腊文明》也因而被誉为现代关于希腊文化的第一次也是最好的阐述。 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年),出身于瑞士巴塞尔城的一个古老家族。1839年至1843年,他曾经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的兰克门下接受过"西米纳尔"式训练,打下了开展史料批判方面的扎实基础;又在波恩大学受业于美术史教授库格勒,及早涉及到了艺术史和文化史领域。1843年,布克哈特在兰克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回国2年之后,他就担任巴塞尔大学历史学与艺术史讲座的教授,并且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50年之久。其间当兰克1871年从柏林大学退休的时候,布克哈特曾被柏林大学邀请担任该大学的历史学讲座教授,作为兰克的继承人。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欧洲史学家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但是他竟然谢绝了。 布克哈特一生勤奋,著述甚多。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有3部:《君士坦丁大帝时代》(1853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860年)和《希腊文化史》(1898~1902年)。除此之外,还有《意大利艺术宝库指南》(1855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史》(1867年)、《意大利艺术史论文集》以及2本遗著:《世界史观》和《历史片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 相关产品: ·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作者: (法)安托万·德·圣艾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著;黄荭等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简介: 《云上的日子》收录了圣艾克絮佩里的《飞行员》、《南线邮航》、《夜航》、《人类的大地》、《战争飞行员》、年轻时代的作品和几个电影剧本。从内容上看,故事和情节都有一定的自传色彩,紧紧围绕着飞行和方兴未艾的航空事业展开;从写作风格上看,这些文字见证了作者追求自己独特的文学理想的执着和热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为圣艾克絮佩里赢得了“费米纳“文学大奖的《夜航》,这本书一出版就跻身于世界名著行列,在四年里再版了八十几次,还有发表于1939年荣膺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人类的大地》。
作者: 阿尔及利亚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2017年04月
简介:
年轻的男孩来到首都巴格达。大学生活刚刚开始,美军的炮火却骤然降临。他被迫离开曾经繁华的都市和一见倾心的姑娘,返回沙漠深处的贫穷村落。然而战争紧追不舍,美军在深夜突袭这纯朴的村落,为了搜捕恐怖分子,在惊慌的家人面前杀害并羞辱了他的父亲。当尊严也散落一地的时候,年轻人只身离开家乡前往巴格达,寻求终极报复。
雅斯米纳•卡黛哈在小说中,以热忱而悲悯的笔调还原了剧烈变化中的伊拉克社会,并借主角的经历表明,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人性之美仍能战胜*主义,主宰世界的不会是仇恨,而是爱与希望。
作者: 新西兰
简介:
《如何欣赏流行音乐》从属“乐活”系列。“乐活”系列是一套关于休闲生活的系列丛书。《如何欣赏流行音乐》这一册以叙事的手法全面揭示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并阐述了如何欣赏流行音乐。本书作者分享了众多有关流行音乐的小趣闻,这里还有无数尚不为世人所共知,已经沉睡许久的经典歌曲和优秀的音乐人等你来了解!它能带你打破时间的次元壁,颠覆被时代局限的音乐观念。
【目录】
contents
什么是流行音乐? 001
墙纸 009
做笔记 017
年幼时开始对音乐痴迷 027
默默成熟的听歌曲风 043
一个假内行摇滚少年的自白 049
让我措手不及的唱片 065
那些我能够欣赏的唱片 077
流行音乐战争 087
45场音乐革命简史 097
歌手和歌曲 119
看不见的线 131
对地点的感受 143
缅怀过去 155
新古典音乐 163
听起来有家的感觉 173
流行音乐谱系 185
流行音乐的未来 203
结尾 215
术语表 223
致谢 227
【免费在线读】
这本书的本来打算定名为《如何听摇滚乐》,但总感觉这个有点名不符实。说起摇滚,在这本书中您将读到的大部分与音乐相关的内容都属于摇滚乐。我从1988年开始为《新西兰听众》杂志写专栏,并在之后的很多年中,专栏的标题就是简单的“摇滚”二字(直到几年前才改成了概念更为模糊的“音乐”)。而我所写的内容一直被称作摇滚乐评论。
这种类型的音乐评论,以评论慢速密纹唱片为主,摇滚乐评论的出现和“摇滚乐”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实际上“摇滚乐”一词的英文表达也经历了一些变化(从rock “n” roll或pop到现如今的rock),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词是由音乐评论家和创作摇滚乐的音乐人共同创造的,是为了凸显摇滚乐独成一派的气势。摇滚乐以其更为新颖、更加深刻和自省的音乐风格,将自身同以往肤浅的音乐割裂开来,仅仅在两分半钟的单曲和青少年杂志的海报上体现那些音乐的价值。
摇滚乐随后衍生出的流派不计其数—民谣摇滚、朋克摇滚、车库摇滚、放克摇滚、爵士摇滚、酸性摇滚、黑色摇滚、白色摇滚、雄性摇滚,等等—并一直延续着其极高的音乐地位。
摇滚乐无论在遭到排挤时还是后来华丽的回归,传达更多的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音乐流派。当你听到一个人的行为被称作非常“摇滚”的时候,很可能仅仅因为他或她刚刚吐在别人的地毯上了。
还有很多类型的音乐同样受到大家喜爱,却不愿被归类为摇滚乐。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黑人音乐。公认的是摇滚乐*初的灵感和音乐冲动就是来源于此。多年以来,美国黑人音乐拥有无数的标签,有些是自身衍生出来的,其他的是因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种族因素、节奏蓝调、灵魂乐、放克音乐、的士高、嘻哈音乐。将自己定义为摇滚乐的黑人乐队也是有的,如:坏脑壳乐队(Bad Brains)、鲜艳色彩乐队(Living Colour)、电台中的电视乐队(TV On The Radio),但这些仅是特例而绝非常态。
世界各地更是有着许多迷人的音乐,例如:牙买加的雷鬼音乐、毛利的瓦苏卢音乐、巴西的全域音乐、葡萄牙的法多音乐,等等。如果非要在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之间画上等号,无异于将这些优秀的音乐类型都排除在外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流行音乐包含了所有的音乐类型。因为“流行音乐”的英文单词(Pop)是“流行”这是英文单词popular的简写。“流行”一词产生于19世纪,当时收藏的乐谱被兜售给在会客厅为演唱伴奏的钢琴师。会客厅中传出的歌曲介于简化版的咏叹调和修饰版的民歌之间,经专业人士编曲以适于业余表演者演唱。
流行音乐真正流行起来源于唱片的出现。正是唱片的出现,几乎让所有人能够*时间听到专业音乐。可以说在那时候,不论何种音乐,只要一被灌成唱片,面向大众发行,都能被定义为流行音乐。
20世纪20年代,流行音乐明星们的蓝调唱片都符合我的定义,这些明星包括:勒罗伊·卡尔、朗尼·约翰逊和贝茜·史密斯。其中还包括路易斯·阿姆特朗的*张伟大唱片,他不仅是一位流行音乐巨星,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爵士乐天才。还有杜克·埃林顿,他的音乐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美国20世纪作曲家中*伟大的,经典作品有:《丝绸人偶》《蓝色的情绪》和《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流行音乐应该还包括那些在音乐上独树一帜的音乐人,如:平·克劳斯贝、弗兰克·辛纳屈、艾拉·菲兹杰拉德和比莉·荷莉戴的音乐,同时也应向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黑色安息日乐队、涅槃乐队、埃米纳姆、山姆·库克、 轮船乐队、柯蒂斯·麦菲尔德、思莱和斯通一家乐队、公敌乐队和蜜茜·埃利奥特的音乐敞开怀抱,更应该欢迎马克斯·梅里特、达桑氏乐队、萨姆·迈特帕里和三体之根这类新兴音乐。
虽然古典音乐更多地被应用于教堂、宫廷或音乐厅,而非为了登上音乐排行榜的榜单,但是如果将其成功地应用于电影、电视或广告中,那么古典音乐也能成为流行音乐。还有其他大量的音乐也被称为流行音乐,但我选择将其忽略。因为这些音乐不咸不淡,不足以让我写点什么,或者仅仅因为本书篇幅不够,写不下了。比如说麦当娜、困境乐队、真命天女组合—这是我在本书中*后一次提及这几个名字,当然原因各不相同,就不多赘述了。
我在这本书中主要想谈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及我是如何听音乐的。这些音乐的全部魅力是我即使用尽全力书写,也只是管中窥豹,但是所有我提到的这些方法、记忆、思索和对音乐的狂热中,有任何一点对大家听音乐有所帮助,我都会感到十分欣慰。
墙纸
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聪明,有趣,机智……这本书和尼克·宏比的《31首歌》相比较的话要更优秀一些。
—格兰特·史密斯,
《星期天明星时报》
流行音乐永不休眠。它唤醒了我们生命中每一个沉寂的角落。对于听流行音乐的时间和地点,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广播电台一天24小时滚动播放。电视节目中则把音乐融入视频、广告、肥皂剧、喜剧和新闻栏目,甚至在等待电话接通时,听筒中也会传出音乐。手机也能播放音乐—虽然是单频的。橄榄球比赛中迸发出的巨大声响与摇滚演唱会上通过音响系统发出的巨大声音无异。音乐无处不在,浅吟低唱声也不绝于耳,无论是在咖啡馆还是旅店、酒吧、商场、电梯、超市、书店和艺廊中,音乐从未停歇。
有一次,我去牙科诊所做根管治疗,我向后仰靠着准备接受接下来牙钻治疗,目光所及之处有一个屏幕。突然!伴着高亢的吉他声和尖厉的嗓音,流行摇滚乐队“毒药乐队”—所有乐队成员的造型都是波浪头并且噘着嘴—就这样出现在我上方几米处。在接下来至少20分钟里,电视中不断传出嘶吼咆哮声,让我觉得牙科手术似乎还不够疼,不足以让我忽略这种折磨。但是当时的我只能平躺在椅子上,双唇麻木,满嘴是血,无法抗议这一切。
我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听流行音乐了,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在那个年代,周围几乎没有人会像我一样听流行音乐。每天只能听1个小时的音乐,能欣赏到的是“披头士乐队”“至上女生组合”的美妙歌声,还有黛娜·李的《随着斯卡舞曲唱歌》。而在其他时间段,收音机里会放弗兰克·查克斯菲尔德管弦乐团的演奏。在学校里,我们会学唱《祖国,我向您立誓》。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在购物的时候都喜欢听节奏鲜明的舞曲,也不是所有人在镶牙的时候都喜欢听刺耳的电吉他声。
鉴于如今流行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现状,讨论如何听流行音乐似乎有些繁复。有的朋友甚至向我建议,也许写一本《如何不受流行音乐打扰》的书才是更为实用。再说了,谁需要收到听音乐方面的指导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流行音乐乐评人。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中播放的音乐,大部分人都能自信地给出自己的看法。无论喜欢与否,人们通常都能说出一些评语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即使评语只是简单如“我不喜欢说唱音乐”或者“我爱罗比·威廉姆斯”。
我们中有多少人能自信地说出自己对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或者对约翰·柯川的萨克斯风独奏的见解呢?人们普遍认为欣赏这类音乐需要对其有深刻的见解。想要听到这类音乐也比较困难,需要有特定的场合,如音乐厅、艺术节、古典音乐电台,需要如此大费周章才能听到的音乐一定是很特别的。并且我们相信来自专业人士的讲解,能够增强鉴赏水平。他们所讲解的知识甚至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就连在图书馆中,那些教你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或爵士乐方法的书籍也不计其数,这些书看起来庄严又高贵。
反观流行音乐,似乎并不需要讲解。我们都有反复单曲循环听一首歌的经历。在你回过神思考这首歌到底怎么回事之前,早就能随歌哼唱起副歌部分或者吉他和弦了,满足感即刻爆棚。如果这首歌的旋律朗朗上口,大部分人会马上就去买专辑。
然而,问题在于有太多的流行音乐能让你沉醉其中了。据统计,在美国每周能发行1 000张新专辑。包括通过网络销售的独立制作音乐和只有夜店的唱片骑师才会播放的自制混音音乐,还有演唱会上兜售的用来宣传和纪念专辑,以及更多其他形式。
“声同而音不同/你永远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是我的朋友比尔·莱克在他的歌《蓝图》(The Big Picture)中所写的。我和比尔一起做音乐已将近30年了,我俩都是“鹈鹕乐队”和“风城斗士乐队”的成员。我认为比尔这句歌词是在阐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哲学观点,但他也有可能写的只是流行音乐。将流行音乐比作一条快速流动的河,你立定在河中的一点,而在你身边流过的音乐每天都不同。音乐类型也会不断更新,因为总会发现新的声音,发明出新的乐器。即使是已有的音乐风格,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散发出不同的意义和魅力。
有一类人听音乐只听主流音乐,而另一类人则听得很杂,有如将自己置身于音乐洪流中去寻找自己的所爱,还有一类人则偏爱音乐大河中的池塘或水流和缓的支流,对于他们来说音乐的传统性还是完好的。在音乐河流中的某处总会存在着某个声音是为你而唱的。如果我们自己不去搜寻,就等于把选择音乐的权利交给了其他人—如广播编辑、影像骑师、唱片骑师、餐馆老板和牙医们—让他们决定我们应该听什么音乐。正如古老的福音歌曲所唱的,你只有涉入水中才有机会听到改变一生的声音。
做笔记
博林杰的音乐人生有如不断沿着新兴音乐向前舞动的舞步,之所以能不断发现新的音乐,是因为他对音乐的热情持续燃烧,时至今日,他仍然能够有精彩的发现。
—格雷厄姆·里德,
《星期日先驱报》
今天并不是圣诞节,可早上却发现邮箱里竟有6个包裹。其中3个是某著名唱片公司发给我的,1个里面装的是我迫不及待想听的、*喜欢的乐队的新专辑,其他的则是别的组合的专辑,虽然他们组合的名字我还从来没听过,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唱片业辉煌不再的大环境下,大唱片公司还是愿意支持一些音乐新势力。可是这些乐队成员长的真的越看越像《路面杂志》中走出的模特啊。咦?这是谁?专辑护封上称她为“小诺拉·琼斯”。这已经是我本周第5次听到有人被称为小诺拉了。还有几张精选辑和……我的天,竟然还有“烛光”唱片公司出的雷鬼音乐专辑,他们还曾因此威胁过我。我一眼就认出了可再生包装上潦草的签名,这是来自岛屿湾的唱作歌手,一年内写了几首双碟专辑水准的歌,用立体音响录完后,烧了半打碟,寄出后希望能引发全国轰动。看起来这次他真的全力以赴地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未来的我是否也能找个地方,拥有大把的时间做这些呢?
以往,一拆开样碟包装首先要寄给音乐评论家,这几乎是惯例,即使接近20年后的今天,我还是会激动不已,期待着我将要拆开的专辑可能是我听过的*棒的音乐。
就像与音乐有关的其他事一样,在我决定以做音乐为职业前,很早就开始做音乐评论了。9岁的时候,我创办了《儿童每周新闻》,每周日晚上我都会在蜡纸上打出8页的内容,然后再用生日时收到的手动印刷机打印20份,并于第2天在学校操场上分发。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其他孩子撰写的,如:诗歌、花边新闻、寻宠物启事等。我除了负责编辑、打字、校对和印刷,*主要负责的也是我*喜欢的部分,就是选出十佳唱片,这部分的内容常常需要在报纸的*后一页进行整版报道。我会力劝同学们帮我投票,但*终还是由我来决定。对我来说这件事一点也不枯燥。
当我在许多年之后和一位学生报纸的编辑合租的时候,意识到投身公路乐队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我,于是我成了一名邮递员,同时也是兼职音乐人。我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闲钱买了密纹唱片,它们大部分来自二手商店或促销车上的打折品,买的大多是听说过的古典音乐或*近很想听而又足够便宜的唱片。
*初只是单纯地抱着分享的目的,写一些自己对所买唱片的看法。我认为,如果觉得一首歌很棒,那其他人肯定也想知道这首歌。而且我喜欢在纸上激扬文字,仿佛文字在跳舞的感觉。我评论的*张唱片是大西洋唱片公司早期出的节奏蓝调单曲的精选辑。评论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好多歌我很早就听过。之后评论的是“小成就乐队”的精选辑。其实我并没有买他们的精选辑,也没有听过。但我有他们早期的几张专辑,而且一直就预感罗威尔·乔治是位天才。所以我在商店研究了他们精选集的歌单,写了一段推荐语,认为这张专辑是开始听“小成就乐队”的一个完美起点。
沉迷于个人爱好和成为一个评论家是不同的。为《新西兰听众》杂志写的为期两个星期的摇滚评论专栏是我*个得到报酬的正规写作工作。用副总编辑亚历山大·弗赖伊的话来说,是一个 “对摇滚一窍不通”的人,之所以给我这份工作,是因为看了我写作的一些片段。他只给了一条建议:“永远不要在杂志上写一些无法当面对所写之人说出来的话。”
我在早期写专栏时,出发点总徘徊于音乐爱好者和评论文章之间,对于自己所写的音乐可以说非常了解,即便如此,还是遇到了令我绝望的事情,因为对音乐背景不了解而产生的代沟。罗比·罗伯逊的*张个人专辑似乎不难评论。我一直是他所在乐队的粉丝,对他们的专辑目录了如指掌,并且对于乐队发展历程的起起伏伏也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观点。但是10年之后的罗比,他的第1张专辑在1987年末的流行音乐大洪潮中该如何解读呢?如果我早知道他的制作人丹尼尔·拉诺斯同U2乐队和彼得·盖布瑞尔之间的密切合作,那么我就能更自信地说他是在试图尝试一些表现形式没那么积极的音乐,所以才用自己堪称天籁、艺术般的嗓音把它唱得那么颓废。
随着时光流逝,对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子更为坚定了。在写常规乐评的前两年,两股新的势力将会主导接下来几十年流行乐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一个是嘻哈音乐,另一个则是垃圾摇滚。可是我对这两种音乐类型都不熟悉,如果我对新的主流音乐都不了解,那怎么能做好一个流行音乐的评论者呢?
每一次进步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我喜欢的灵魂乐队是有鼓机和打碟机的,嘻哈音乐则取代了乐队中的人员构成,将歌手的角色抽象化,几乎没有可识别的旋律。垃圾摇滚同样毁掉了摇滚表面的破碎,只留下其燃烧熔化的内核。将列侬在*后衰落的酒吧中唱《母亲》时的嘶吼,作为垃圾摇滚的歌唱风格和起始点。此外,他们痛恨朋克有力的和弦以及重金属的鼓点。
每一种音乐类型的出现都想要让听众叹为观止,感到震撼,颠覆他们的旧观点,挑战美的定义。“涅槃乐队”的科特·柯本和“公敌乐队”的查克的个性具有相同的爆发力,都是受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影响。他们不想泯于众人,或者走一个讨巧的音乐路线。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理直气壮且充满野性。
对于我来说,能真正了解他们音乐的桥梁,恰恰是因为我之前喜欢的那些音乐。当“公敌乐队”从我*喜欢的詹姆斯·布朗的《来电噪音》中借了一段旋律用到自己的音乐中时,我怎能不动容。“涅槃乐队”的《少年心气》和披头士乐队的《扭曲和呐喊》差别不大,几乎处于同一水准,流行音乐中的吉他和弦,可追溯到墨西哥民歌中的和弦变化。
我后来如果没有做音乐评论的话,应该还是会听到这些唱片,甚至可能会在它们成为热门唱片时把专辑买回家。但只有出其不意、不加预告地听到,只凭借你瞬间的反应,看你到底喜不喜欢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和激动。如果你是音乐迷,那当然希望买的每一张专辑都能物有所值,谁希望在离开音像店的时候,总想着包里的唱片会在几周后就会散发完所有的音乐魅力,然后被束之高阁,被发配到专辑收藏柜的*里面呢?身为一名乐评人,总会有从未听过名字的乐队把自己的歌曲免费发到你的邮箱里。你也有机会从中找到真正的艺术,那时他们于我就不只是一些陌生的名字那么简单了。
作者: IP for NT server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简介:购买方法:点击“蓝色文字收藏品”或者“可以从“这些卖家”购买” .....................购买说明:此书为绝版图书,售价高于原价作者:(美)(M.米纳西)Mark Minasi等著;邱仲潘等译 页数:292 出版社:北京市: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钻石文化和市场、钻石的基本特征和钻石的成因;重点介绍了 钻石的鉴定方法、国内外钻石的分级体系;吸收了90年代以来最新关于优化处理钻 石、合成钻石技术及鉴别方法,并扼要地介绍了钻石的贸易和销售。 本书约30万字,附图160幅,附表42个,彩色图版16页。本书内容丰富,资料新 颖,结构合理,图文并茂,集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作为珠宝首饰 专业的培训教材,亦可供从事钻石加工、鉴定、商贸的珠宝界同行参考。 片断: 四、噩运之钻——“希望” “希望”钻石,重量为45.52ct,为椭圆型,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色。而且隐约地透出一 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 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钻 石,重量为112ct,它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色。塔维密尔将钻石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 王封他一个官职,并赏他一大笔钱。可噩运也随之降临。塔维密尔的财产,被他不孝之子花 得精光,使他在80岁时穷得身无分文,这样,他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寻求新的财富,可是, 这一次却在那里被野狗咬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人将这颗蓝色钻石琢磨,重量减为 69.03ct ,可他仅仅戴了一次,就患天花死去。继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为钻石的新主人。他 发誓不戴这颗深蓝色的大钻,可是,他把它借给情妇佩戴。结果这位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 砍了头。这颗蓝色大钻石又传给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双双送上了 断头台。路易十六王后的女友兰伯娜公主,随之成了这颗蓝色噩运之钻的主人。她大概也是 因为戴了这颗倒霉的钻石,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 这颗蓝色钻石于1792年在法国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 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ct,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霍普 (H0pe)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色钻石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 意思,故又名“希望”。银行家霍普终生未婚,他将蓝色钻石传给外孙。这位新的钻石主人后来 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不久,小霍普破产,约西和他离了婚。约西于1940年死于美国 波士顿,她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颗蓝色钻石——“希望”给她带来难以摆脱的噩运。 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希望”。此后的两年之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 1908年,“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美元买走。据说,经手这笔买卖的商 人在带着他的妻儿出门时,汽车翻下了悬崖,全家一起遇难。“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 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被苏丹处死。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希望”,他将它送给 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这是一颗会带来噩运的钻石。麦克兰夫人一笑 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并常有另一颗重94.8ct 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豪华与富 有。可是,在她得到“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 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麦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著名 的大珠宝商温斯顿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希望”的新主人。温斯顿带着这颗噩运之钻, 在不同的季节多次飞越大西洋,都平安无事,多少年过去了。温斯顿的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迷信终于破灭了,噩运结束了。这颗历尽坎坷,蒙受了无数不白之冤的美丽蓝色钻石—— “希望”,找到了它的归宿。温斯顿把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 森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而是成为国家的 财富和科学研究的标本。 第四节钻石发现及开采的历史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据记载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发现钻石。大约在2000 年前,位于今印度安得拉邦的戈尔康达王国,在克里希纳河、彭纳河及其支流的砾石层中,曾 大规模地开采过钻石。传说,在印度,钻石最早是印度一个奴隶在河床的沙石里发现的。当 时找到的那颗钻石约136ct,由于无处可隐藏,这位奴隶将钻石放在自己割开的小腿里面。后 来被人发现其秘密,而遭到了杀害。凶手将钻石带到英国卖了1000英镑。几年后,几度倒手 价格已增到13万英镑,继后,这颗钻石几经转手又落入到一位法国贵族的手里。这就是世界 上第一颗钻石发现的经过。一直到18世纪中叶以前,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的钻石产地。世界著 名的一些历史名钻均产于印度的戈尔康达,这些名钻包括“沙赫”、“光明之山”、光明之海”、 “摄政王”、“纳萨克”、“印度之梨”及“希望”。可是,印度钻石产量不大,当世界上其他国 家发现钻石后,它就不再为人所知了。 1827年,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首次发现了钻石,随后又在皮奥伊州找到了含钻石的砂 砾层,由于巴西的产量比印度大得多,因而迅速取代了印度而成为当时世界钻石主要产地。这 一垄断地位一直维持了50年。在巴西,也发现过一些世界名钻,如世界第二大钻石——重达 1680ct的“布拉冈斯”,重达726.6ct的“瓦加斯总统”。现今巴西也产钻石,但产量很低, 仅年产2.5×105ct。 1866年,距南非开普敦约60km处的桔河南岸,有一个小女孩在游玩时拾到一块闪亮的 小石头。她将这小石子带回家交给妈妈。有一天,有一位经常到她家做客的猎人尼科克很喜 欢这块漂亮的石头。好心的妈妈就将石子送给了客人。后来尼科克向他一个做买卖的朋友夸 耀他那颗会闪光的石子。这位商人朋友见过一点世面,他怀疑这石子可能是一颗钻石,就把 它送到开普敦鉴定。为了将这颗钻石用尽可能低的价格弄到手,专家们不正面答复这颗石子 究竟是什么。后来尼科克收到的是英国总督的一封信,说他愿出500英镑购买这颗石子。在 当时,500英镑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尼科克同意卖掉这颗石子。他没有忘记小女孩的妈妈的好 意和善良,从500英镑中分给了她一半。这是在非洲发现的第一颗钻石,重量为21.5ct。过 了两年,尼科克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他过去曾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黑人巫医有一颗闪亮 的大石子,他用这块石子念咒行医。尼科克想到,这颗石子莫非又是钻石。于是,他去拜访 了这位巫医,很快就谈了一桩双方都非常满意的买卖。尼科克送给巫医500只羊、10头母牛 和一匹马,价值250英镑,换得了那颗亮晶晶的石子。那位巫医不仅惊异,而且很怕这位白 人反悔。他哪里知道,转手之间,尼科克将这颗巨大的钻石卖给了利立菲公司,价格高达12 500英镑。这颗钻石就是有名的“南非之星”,重量为83.5ct。 “南非之星”的发现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南非金伯利。随之爆发了寻找钻石热潮。当时 的金伯利的报纸作了这样的描绘:“水手们离开了停泊在港口的船;士兵离开了军队;警察扔 掉了步枪,放走了犯人;商人放弃了他们兴旺的生意;职员们离开了他们的办公室;农民们 让他们大群的牲畜活活饿死,这些人全都向瓦尔河和桔河两岸赶来……” 成千上万如痴如狂的钻石挖掘者一窝蜂涌到金伯利,到处胡挖乱掘。有一个人挖了半天 没有结果,就在一座泥屋的阴凉处坐下吸一口烟。他的脚在尘土中一踢,一颗闪亮的钻石跳 了出来。于是他在泥屋的墙上、地面上乱刮乱挖,又找到不少钻石。另一个人在倒塌的猪栏 里找到了钻石。这一下,整个金伯利像疯了一样,找钻石的人把整座房屋拆成废墟。可是,却 找不到钻石了。又有人在一只鸭子的嗉子里,找到了大大小小上百粒钻石。于是,金伯利所 有的鸡鸭全遭了殃。但是,谁也没有那第二次幸运。钻石似乎像幻影一样难以捉摸。
破解问题学生的行为密码:如何教好焦虑、逆反、孤僻、暴躁、早熟的学生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5-1
简介: 焦虑的学生:焦虑情绪非常微妙,它一直隐藏,直至达到一个临界爆发点。他们有时会无理由地大喊大叫、固执冲动、反应过激、缺乏自信、逃避、前后矛盾等。 逆反的学生:最头疼的事莫过于遇到爱捣乱的逆反学生,他们行为暴躁、易怒、不听话、故意招惹别人、喜欢破坏规则、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与同伴难相处。 孤僻的学生:他们常会忧伤、内疚、无助、自卑、无缘由恐惧等。 早熟的学生:语言黄色暴力、不雅的手势、不恰当地触碰他人等行为的学生非常稀少,但一旦遇到,老师们往往束手无策。他们通常是因为冲动、身体或心理创伤、社会交往技能缺陷等原因才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当您遇到棘手的问题学生,深感困扰不解,同时又有一种失败感,认为这些行为完全无药可救时,请不要放弃!本书将告诉您孩子们这些看似异常行为背后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帮您正确理解他们以及他们面临的“生存困境”。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行为分析师,十余年科学实践经验,总结出问题学生的行为模式,破译问题学生心理,针对性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推测学生问题行为所传达的信息,哪些环境因素激化这些行为,把问题最小化,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运用调整策略来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如环境、执行能力、课程、技能培育等;与问题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增进交流策略;不良行为发生后,老师们的应对策略。
作者: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蚕业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
简介: 片断: B 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国近代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1822年12月27日 生于法国多耳,1895年9月23 日逝世。巴斯德以研究甾体化 学、发酵学和细菌学著称于世, 对蚕微粒子病研究作出卓越贡 献。1845年法国沃克吕兹省发 生蚕微粒子病,并蔓延到邻省, 以后5、6年延及全国,使法国 产茧量锐减。1865年巴斯德奉 农业部长的委任前往亚来进行 研究,历时5年,查明了微粒子病的病原,了解到母体 传染的途径,发明了袋式采种法,淘汰染病母蛾产卵, 取得了预防微粒子病发生的显著效果,挽救了法国的 蚕业。1870年著《蚕病的研究》记述法国、意大利的蚕病 史,是有关微粒子病和软化病研究的名著。巴斯德袋式 采种原理,至今仍为许多国家所采用。(蒋猷龙) 巴西蚕业(SericultureinBrazil) 自1920年起,意大利和日本移民相继在巴西发展蚕业, 至1928年产茧量为192吨,1938年产茧量增至403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丝出口顺利,蚕业发展 迅速。1946年蚕茧产量增至6,000吨,生丝产量达600 多吨。战后,由于丝价暴跌,致使巴西蚕农毁桑,丝 厂倒闭,1948年产茧量不到500吨。后因日本生丝从出 口逆转为进口,日本侨民和日本一些蚕丝企业又开始 在巴西投资发展蚕业,到1953年产茧量回升到2,501 吨。50~60年代期间,巴西年产茧量大致在1,023~ 1,500吨之间。1970年,巴西桑园面积为11,021公顷, 蚕农1400户,每户平均产茧量为1.48吨:每10公亩桑园 的产茧量为19千克;年产茧量为2,650吨,产丝量为342 吨。1979年,桑园面积扩大到4万公顷,总产茧量为 8,700吨,生丝产量为1,146吨,蚕农3,000多户。1981 年产茧量为8,547吨,生丝产量1,330吨。蚕丝消费以 国内为主,生丝出口量只占总产丝量的12~13%。 巴西蚕区主要在圣保罗州、巴拉那州。马托格罗 索州、米纳斯吉拉斯州、戈亚斯州,直辖联邦区等地 也有蚕业生产。蚕区一般分布在南纬15~25°地带,以 靠近南回归线地区为主。巴西蚕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温暖,1月份平均 气温为20~25℃,7月份平均气温也在20℃左右,年 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巴西养蚕年度从9月份开 始第一次饲养,到次年6月结束,共养蚕7~8次。巴 西原有桑品种为“卡拉普列查”及其选拔出来的变种 “三浦”。插条繁殖是巴西桑的特点,插条后一个月发 芽,三个月可长高1米左右,经8~10个月可首次采 叶。植桑行株距为2.8~3.0×0.8~1.0米,适于田间 机械操作。单位面积的桑叶产量一般很低。蚕种由制 丝公司供应“转青卵”(孵化前一日的蚕卵)。蚕农进行 小蚕共育,大蚕实行条桑育,一日给桑3~4次。巴西 现有丝厂两家,有自动缫丝机12套,其他缫丝机200 台。(刘仕贤) 白僵病(Whitemuscardine)一种最常 见的真菌寄生性蚕病,由白僵菌经皮侵入蚕体而引起。 本病因病蚕尸体干涸硬化并被覆白色分生孢子而得 名。白僵病分布很广,特别是在温暖多湿的地区发生 很普遍,无论春蚕和夏秋各蚕期,都能引起为害。 中国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白僵蚕,味咸”的记 载。宋代《陈旉农书·蚕桑叙》(1149年)中,有“……伤 冷风即黑白红僵”的记述。1835年,意大利植物学家巴 希(AgottinoBassi)用实验证明白僵病是由一种真菌 寄生而引起的传染性蚕病。50年代前后,中国、日本 等蚕丝生产国试验推广了漂白粉防僵粉、西力生防僵 粉和赛力散防僵粉等药剂,有效地控制了白僵病的危 害。 病原白僵菌属丛梗孢科白僵菌属,学名为 Beauveriabassiana(Balsamo)Vuillemin,曾用名 为Botrytisbassiana。白僵菌的生长发育周期分为分 生孢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3个阶段。繁殖体为分生 孢子,无色,呈球形或卵圆形,长宽约为2.5~4.5× 2.3~4.0微米,分生孢子聚集时呈白色。分生孢子发 芽,侵入蚕体内后即生长发育成营养菌丝。营养菌丝 为丝状,宽2.3~3.6微米,具隔膜,能产生分枝。营 养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能在菌丝的顶端或侧旁形成卵 圆形的短菌丝(圆筒形孢子)。短菌丝长宽为5.6~16.8 ×2.8~3.08微米,浮游于血液中。不久,短菌丝一端 或两端伸长成营养菌丝,同时还能在新的菌丝上再形 成新的短菌丝,并随血液循环扩展到全身各组织(图 1)。蚕死亡后,菌丝在各组织内旺盛生长,其中尤以 脂肪组织、马氏管、丝腺、神经球和肌肉组织等更为 旺盛,而在消化管内侵入生长较少。经1~2日,体内 营养菌丝穿出体外而成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也具隔膜, 能分枝生长。气生菌丝上单生或簇生出许多分生孢子 梗,大多与气生菌丝成对称的直角分叉。分生孢子梗 瓶形,基部大,端部小,顶端细小处呈锯齿形弯曲, 每一弯曲处延伸为一极短的小梗,在小梗上着生分 生孢子,成熟后为葡萄状串聚积在气生菌丝上(图1)。 白僵菌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毒素,这种毒素属环 状多肽类化合物,已发现有数种,其中白僵菌素11对 蚕的毒性较大,它是一种环状四肽。4龄蚕的人工合 成饲料中含4~8ppm白僵菌素Ⅱ即可使蚕致死。这些 毒素具有与阳离子络合的作用,会使蚕体组织的阴离 子浓度产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导致蚕迅速死亡的原因 之一。除产生毒素外,还能在病蚕的血液中镜检到八 面体的草酸钙结晶。在各种硬化病菌中,白僵菌对蚕 的致病力最强,病势也最急。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室外日光照不到的地方或土 中,约可生存5个月至1年;10℃以下低温中,能生 存3年;一20℃的低温中可达4年之久。直射日光 (32~33℃)下,5小时可使其失去致病力。对消毒药 剂的抵抗力,与曲霉菌相比要弱得多,1~3%甲醛溶 液浸渍10分钟、0.2%有效氯漂白粉溶液浸渍5分钟、 0.1%升汞溶液浸渍2分钟、70%酒精浸渍1分钟均能 使其灭活。 传染白僵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经体壁接触传 染,其次是创伤传染。覆盖于白僵病蚕尸体上的分生 孢子,极易脱落,且质轻量多,随风飞散。当孢子带 进蚕座并附着于蚕的体壁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 约经6~8小时即开始发芽,孢子膨大,然后长出1~2 根发芽管。发芽管能分泌蛋白分解酶、脂肪分解酶和 几丁质分解酶。通过3种酶的共同作用将寄生处体壁 分解,然后再借助发芽管伸长、生长的机械压力穿过 体壁,侵入体内寄生(图2)。 白僵菌分生孢子发芽、发育的适温为24~28℃, 5℃以下或33℃以上都不能发芽、发育。在适宜的 温度下,白僵菌的发芽必须在相对湿度75%以上。湿 度愈高,发芽率愈高。养蚕生产中,蚕座内的温湿度 十分适合白僵菌的发芽发育。 白僵菌分生孢子被蚕食下,因分生孢子在蚕的消 化液内不能发芽,随粪排出体外,不会使蚕致病。 5龄后期感染,常在营茧后乃至化蛹后死去。死于茧中 的幼虫或蛹,由于上蔟环境干燥,体内含水率较低以 及体表硬化等原因,尸体硬化后明显干瘪缩小,所结 的茧又干又轻。 病症蚕感染白僵病初期,外观与健康蚕无异。 在病死前一日,体表出现很多油浸状病斑或暗褐色病 斑。病斑出现部位不定,形状不规则,这种病斑的出 现是由于菌的侵入引起几丁质外皮变性所致。当感染 菌量少时,病斑的出现也随之减少乃至完全不显现病 斑(图3)。不久患病蚕食欲急剧丧失,有的还伴有下痢 和吐液,蚕即濒于死亡。这时,若取血液用显微镜检 查,即能看到很多芽生孢子,血液也稍混浊。蚕感染 白僵病后,约经3~7日死去,小蚕死得快,大蚕死得较 慢;起蚕感染得快,中盛食期感染得慢;侵入的病原 菌多的时候快,少的时候慢。若在5龄期感染,常至 5龄末期乃至蔟中、茧中病死。 病蚕尸体由于寄生菌的发育而逐渐硬化,经1~2 日后,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如继续自然放置一定时 间,会从体内析出很多针状结晶物。
作者: 吴元迈主编;吴岳添,郅溥浩卷主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4
简介: 20世纪已经逝去。为了新世纪的前行,全面回顾、思考和总结它的时机已经到来。 对于外国文学领域来说,同样如此。如何描绘20世纪世界文学地图;如何阐述20世纪文学的历史行程及其所表现的人类共性和民族个性,其演变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如何探讨代表性作家的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及文艺思潮流派的嬗变;如何概括20世纪文学的成就和不足、意义和经验,已成为我们和同行的一项迫切课题。 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这部五卷本《20世纪外国文学史》,就是我们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努力。一 文学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与时代风云、历史进程、社会生活和人的命运休戚相关。20世纪文学也不例外。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变的伟大世纪:一个展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世纪;一个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挑战的世纪;一个充满复杂多变与巨大冲突、各式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世纪;一个经历前所未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两大阵营间长期“冷战”的动荡世纪;一个在人们心灵上、精神上弥漫着希望与失望、乐观与悲观情绪的世纪。所有这一切,都这样或那样地、间接或直接地成为20世纪文学的描写对象;所有这一切也使20世纪文学本身经历了巨大变化。可以说,20世纪文学和20世纪历史同呼吸、共命运。 20世纪世界文学地图与前几个世纪相比,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首先,出现了三大文学板块:随着文学领域里欧洲中心主义的终结,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其中,新兴社会主义文学由于给人类文学带来了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因而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意义和风采。至于“第三世界文学”,它更是今非昔比。例如,中国文学从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起,在欧美文学的影响下,完成了现代的伟大变革。其代表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既是作家又毫无例外地都是文学翻译家。他们在创作中十分重视汲取外国文学营养,同时又以自身的特色和民族的个性,在20世纪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则令世人刮目相看,并已成为20世纪文学的一朵奇葩,其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阿斯图里亚斯等一批作家的作品不仅享誉世界文坛,而且被称为一次“拉美文学爆炸”。在古老的非洲大地,特别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60年代以前,不要说文学,就连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社也没有。60年代以后,其文学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不仅民族文学获得了长足进展,而且有好几位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如尼日利亚的渥雷·索因卡、南非的戈迪默等。 其次,20世纪文学思潮流派的变迁,不再像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一个代替另一个——感伤主义代替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代替感伤主义,现实主义代替浪漫主义——而是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和实验主义的共存,以及二三十年代仍流行于法、德、美、日等国的自然主义。同时,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又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尤其是在现代主义那里,思潮流派纷呈,更替频繁,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各领风骚”十几年甚至几年,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与20世纪文学实践的“多声部”相对应的,是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的蜂拥而起。它们由于受到哲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等的不断撞击,像走马灯一样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从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从阐释学到新历史主义,从阅读批评到接受美学,从现象学到解构主义,从叙述学到文化研究……难怪西方有人声言:20世纪是“文学批评时代”。尽管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喧哗骚动,但它们存在着一个致命伤:从理论到理论,基本上不与文学实践相结合。 第三,20世纪文学格局也与以往世纪的那种单一形态不同。由于作家关于世界和人的观念之相异,对审美方式把握之相异,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之相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一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二是以新型现实主义或革命浪漫主义为方法的无产阶级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在大步走向世界文坛;三是一种非传统的、多流派的现代主义文学和实验主义文学的迅速崛起和扩展。 二 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曾经是19世纪文学的主潮,也是它的主要成就,并为人类文学奉献出了像巴尔扎克、司汤达、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萨克雷和狄更斯等一批作家,灿若群星。然而,从19世纪末起,文学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现实主义已不再“一统天下”,于是一些非传统或反传统的先锋派文学人士便声称:“现实主义老了”,“现实主义死了”,“该是审判现实主义的时候了”。但是,这些断言并未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文学的重要一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在继续和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罗曼·罗兰、法朗士、马丁·杜·加尔、亨利希·曼、托马斯·曼、伯尔、高尔斯华绥、萧伯纳、德莱塞、蒲宁、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为代表的一批闻名遐迩的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 随着现实的变化和发展,现实主义也在变化发展。20世纪现实主义,特别是欧美现实主义在继承以往现实主义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以及某些基本创作原则的同时,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倾向。从内容方面看,如探索人的全球境遇及其生存意义,寻找人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途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以及为克服它们而所作的各种努力。在一些优秀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人可以被杀死,但不可能被战胜”;“我是人,所以我在寻找”。从形式方面看,它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叙述形式,对人物性格、活动地点、环境氛围进行多方面描写,并广泛采用过去一般不采用或很少采用的表现手段,如意识流、荒诞、直接或间接的内心独白、时空颠倒、传说、神话等,而且还吸纳了音乐、绘画和电影等方面的艺术经验诸如蒙太奇等。尤其是在托马斯·曼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和安娜·西格斯的《途中邂逅》、艾特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和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等作品里,不仅运用虚拟和荒诞,而且运用现实主义狭隘论者最无法容忍的神话和传说,这是20世纪现实主义诗学上一大突破。正因为它们将历史时间和神话时间、直接真实和间接真实、传说和现实熔铸一炉,把过去和现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相互交织,从而给作品增添了新层次、新容量和新信息,并赋予作品以强烈的哲理性。这些作家在创作中力图综合人类经验来探索和回答人与历史存在的关系这一时代的迫切课题。在他们那里,哲理性不仅成了作品的内容,也决定了作品的形式。于是,20世纪文学中一批哲理小说、哲理戏剧和哲理诗歌等,便应运而生。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和手法方面日益多样丰富,包括它对非现实主义诸多流派艺术经验的借鉴,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在非现实主义化,在异化,在离经叛道;恰恰相反,这是现实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现实主义的与时俱进。文学史表明,不论过去和现在,不同的文学流派总是在相互挑战和相互影响中前行。这是人类艺术得以发展的广阔道路,也是它的一条普遍规律。现实主义文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曾经吸收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经验,如古典主义创作中的那些关于日常生活的喜剧、讽刺、寓言,就深刻地影响过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而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小说,就运用过浪漫主义的创作题材和手法。至于梅里美和普希金的创作,更无法同浪漫主义一刀两断,因为他们就是由早期浪漫主义者转变为现实主义者。 20世纪现实主义形式和手法的创新,归根结底,乃是生活使然,时代的呼唤。列宁曾深刻指出:“随着每个时代的发现,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更不用说人类的历史),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布莱希特也有一句至理名言:“关于文学形式,必须去问现实,而不是去问美学,也不是去问现实主义美学。”可见,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或诗学体系,从来就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而不是静止的、不变的、封闭的。然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这种理解并不为某些现实主义文论家、批评家所认同,他们在对待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仍照搬传统的现实主义标准。例如,在苏联和我国的一些教科书和著述里曾认为现实主义只是“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或“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或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或像卢卡契在30年代所认定的那样,把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奉为现实主义的惟一范式。这些观点显然是以偏概全,并不能反映20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全部丰富性,只会削足适履,限制现实主义艺术的审美发展,使之贫乏化。 针对这些片面观点,文学界一些有识之士,朝着正确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30年代,布莱希特在那场同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的著名论战中,便鲜明地提出“现实主义的广阔性和多样性”的命题,认为它既可以在细节上忠于现实,也可以采用比喻象征、讲故事的方式;既可以是滑稽诙谐,也可以夸张变形。60年代初,在布拉格举行的那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卡夫卡国际讨论会上及会后不久,阿拉贡和加罗第便分别提出“开放现实主义”和“无边现实主义”的新观点。70年代初,苏联学者苏奇科夫和马尔科夫也分别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开放范畴”和“开放体系”的新命题,主张生活的认识、题材的选择、形式的表现、作家个性的展示,是没有限制的,是开放的。 这就是20世纪现实主义理论探索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其实,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整齐划一,它同样是一种多类型、多流派的文学。从拉美的现实主义文学来看,至少存在以加西亚·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巴尔加斯·略萨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以埃内斯托·萨瓦多为代表的心理现实主义等。从全球的现实主义文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一、客观历史派(以生活本身形式反映生活),如二次大战后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战争浩劫和人民命运进行沉思的中、南欧斯拉夫国家的现实主义(米纳奇、伊瓦什凯维奇、安德里奇等人的作品),以及英国的反战讽刺作品等。二、比喻虚拟派,如布莱希特的戏剧,艾吕雅的诗歌等。三、心理描写派,如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荒原狼》、斯特凡·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安德列耶夫的中篇小说《红笑》和别尔戈利茨的中篇小说《白天的星星》等。四,寓言神话派,如艾特马托夫的中篇小说《白轮船》和《狗花崖》,托马斯·曼的小说《雅各布的故事》和《年轻的约瑟》等。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内部流派的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仅如此,就整个20世纪文学的大流派划分而言,它同样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20世纪不少作家不可能无条件地纳入某种“主义”。这里面存在许多复杂情况,决不可简单对待:一是有些作家的创作道路曾经历过多种“主义”,例如易卜生先是浪漫主义者或象征主义者,后是现实主义者;高尔基先是浪漫主义者和批判现实主义者,后是新型现实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者)。二是某些作家诸如帕索斯、海明威和福克纳等的某些作品,目前还很难划入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范畴,也许可以称之为混合型或中间型作品,这值得进一步探讨。三是“主义”或流派的划分同划分者和接受者的观点密切相关,这里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例如,安德列耶夫曾调侃地说:他对出身高贵的颓废派来说,是个可鄙的现实主义者;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派来说,是个甚可怀疑的象征主义者。又如,萨特在人们的眼里是个公认的存在主义作家,但他却称自己是个现实主义者。 三 现代主义同20世纪现实主义一样,几乎是20世纪文学的半壁江山。 但,什么是现代主义,它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复杂难题,甚至在涉及它的每个层次上都存在歧异,更不用说它之后的那个“后现代主义”了。 20世纪文学中任何一个现代主义者,都未曾对“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做过一般性的界定。它既不像文学史上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那样,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宣言,也不像从属于它名义下的象征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诸流派那样,曾经作为一个文学团体,发表过这样或那样的纲领来宣布自己的存在。这是其一。其二,“现代”这个术语本身十分笼统,除了表示新的和现代的以外,并无什么实质性内容。所以,有的英国评论写道:“某种以年代推移的速度、与年代一同前进的东西,就像船头浪一样,去年的现代就不会是今年的现代”,以至于“就有了诸如‘原始现代主义’、‘旧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类相反词语的流通。”其三,被包括在现代主义名义下各流派的艺术和思想倾向,不仅十分驳杂,十分不同,而且有的甚至相互对立。例如,俄国诗歌中作为现代主义组成之一的阿克梅主义,它的兴起和确立的目的,是为了取代俄国象征主义,克服俄国象征主义理论的抽象性和空想性,甚至对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实践也采取一种置疑态度。至于说到未来主义,特别是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那一派未来主义,还有法国和捷克的超现实主义,并不像其他现代主义那样悲观,那样失落,那样孤独,那样朝后看,而是充满革命激情,寄希望于未来,向前看。 现代主义在一个很长时期里,尤其是在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中,往往将它同颓废主义相提并论,视为同义词而加以拒斥。这可能同德国、法国、俄国的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的革命立场有关,也可能同某些现实主义作家的文学观点有关。例如,列夫·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一文中,曾批评过象征主义者和颓废主义者的创作,认为它们将真善美的统一性引向了解体。直至1965年,苏联的一本《简明美学辞典》仍写道:“‘颓废主义’这一概念也可以把这种艺术的形形色色的流派——由抽象主义和立方主义直到现代的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统一起来。”事情的变化差不多与此同时开始,1964年苏联《简明文学百科全书》(九卷本)第二卷的“颓废主义”条目中,才将它和“现代主义”作了区分,认为后者的许多特征不同于前者,而且把前者的产生时间限定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将后者限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此后,苏联文艺学基本上沿袭了这一观点。 “颓废主义”一词源于法文“decadence”,意为没落、堕落。它首先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最早将它引入文艺领域的是作家和批评家戈蒂叶。在他看来,古希腊、罗马的后期文化(古希腊颓废文艺)具有一种特殊魅力:精细的唯美主义、抑郁的情绪、美妙凄凉的厌世态度。之后,法国人巴茹在巴黎主编出版一个名为《颓废主义》(1886—1889)的诗刊。那时的象征主义者及观点与之相同的诗人,都自命为“颓废主义者”。诗人魏尔兰有一句诗说:“我是颓废末期的帝国。”可见,颓废主义在当时并无贬意,甚至还是一种自豪与时髦。其著名代表诗人有魏尔兰、马拉美、兰波等。他们宣扬个人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其诗歌则弥漫着哀叹、无望、厌世等情绪,即所谓的“世纪末情绪”。后来,颓废主义扩展到欧洲某些国家,而英国的王尔德、比利时的维尔哈伦、俄国的库兹明等,都是该派代表性诗人。 把现代主义等同于颓废主义,这显然不妥,因为两者的内容存在着明显差别,而且颓废主义的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也不应否认早期象征主义者和颓废主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国象征派女诗人吉皮乌斯说过,她不是颓废派,颓废派真正吸引她的是它的个人主义。但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象征派诗人那里并不相同。俄国象征派著名代表者和理论家别雷曾写道:波德莱尔对于他是颓废派;勃留索夫对于他既是象征派也是颓废派;勃洛克对于他是象征派而不是颓废派。也许,把颓废主义看作象征主义之前身,更为符合实际。 在一些国家里,当否定颓废主义之声不绝于耳的时候,高尔基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早在《保罗·魏尔兰和颓废派》一文中便写道,颓废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和一种思潮,是“有害的”,但又认为在魏尔兰等的诗歌中,“能听到抗议资本主义现实的声音,听到饱经磨难的心灵绝望的呼喊。这种艺术源于想摆脱惟利是图、道德沦丧的世界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危机的征兆。”这一个多世纪之前写的话,在今天也没有失去其意义。1934年,高尔基又称魏尔兰、兰波等为文学中从事“首饰技艺”的能工巧匠。 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文学中一个庞杂而重要的思潮流派,是从象征主义出发的,亦即萌发于19世纪末的法国。有人更具体地认定巴黎是它的发祥地:“这惟一的地点,在这里……才有可能摇匀诸如维也纳心理学、非洲雕塑、美国侦探小说、俄国音乐、新天主教教义、德国技巧、意大利绝望情绪等这类‘现代的’药剂。” 现代主义是20世纪欧美各种非传统文学的总称,它们为数众多而又相互独立,而且大都具有民族的差别,如英国的意识流和意象派,法国和捷克的超现实主义,意大利和俄国的未来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等。其中有些流派诸如象征主义等已成为国际性文学现象;有些流派诸如达达主义等属地区性文学现象;而阿克梅派则仅仅是俄国的一个现代派。有些流派诸如立方主义、抽象主义等,在文学领域并不突出,但在绘画等艺术领域中却盛极一时。 正因为现代主义是如此千差万别,以至于人们对它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流派,它的时间上限和下限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达成共识。1974年,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和詹姆斯·麦克法兰在《现代主义》一书中曾就此写道:“这取决于人们是在哪个中心,或在哪个首府(或省份)来观察它的。正如在今天的英国,‘现代’这个词语与一个世纪以前马修·阿诺德所理解的含义迥然不同那样,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它的含义也是极为不同的。”这两位英国学者说得很对。例如在中国,人们常说“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而在法语里,1670年后都称作现代。因此,中国人对现代的理解,和法国人很不同。仅拿英国来说,它的作家、学者对现代主义的起始时间,也是各执一词。例如埃蒙德·威尔逊将现代主义与象征主义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现代主义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而弗吉尼亚·吴尔夫则认为它产生于1910年12月,正是这个时候“人性改变了……一切人类关系都变化了”;劳伦斯却把它的开始定格在1915年,而理查德·埃尔曼则提出:“1900年比弗吉尼亚·吴尔夫的1910年更方便、更准确”,因为现代主义的主题已响彻于爱德华七世时代。 至于现代主义的下限,在世界各国更是众说纷纭,其中最为对立的是: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主义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在30年代就已经终结”。另一种观点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它“作为我们时代的基本艺术一直延续至今”。究竟哪些流派属于现代主义,人们的看法同样不一致。这同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密切相关。例如,有人把存在主义文学划入现代主义;而有人则把它划入后现代主义。英国的“愤怒青年”和美国的“垮掉的一代”的“主义”归属,也是如此。——所有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不仅使我们认识到现代主义术语的复杂性,也使我们认识到探讨现代主义问题的复杂性。 尽管现代主义没有提出一份纲领或宣言式的文件,尽管现代主义文学如此五光十色,尽管现代主义每个流派的特点和探索、价值和意义及其存在时间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转折时期,一个过去时代的信仰和精神价值解体的时期,因此主张重新审视19世纪文学的哲学基础和创作原则。于是,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说和胡萨尔的现象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容格的无意识论,弗雷泽的意识进化说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便成了现代主义的共同哲学和思想基础。正是这些理论模式催生了现代主义者关于世界和人的独特观念。而现代主义创作所竭力表现的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的对立关系与异化关系,以及作家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因而在现代主义的众多作品中,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等,就成了这方面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有成就的作品。可以说,这些作品几乎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状态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寓言。 也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这些理念,使其形式和手法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性和反规范性:时空颠倒、意识流、荒诞、象征、潜意识、抽象、复杂多变的情绪与印象等等。不过,话又得说回来,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并不意味着不同任何传统对话,会同传统一刀两断。这从来都不是艺术的发展规律。实际情况同样表明,现代主义同传统现实主义并不是没有任何联系,例如,普鲁斯特就曾经从福楼拜那里吸取过艺术经验和创作思想;别雷非常熟悉果戈理的作品,其小说曾受到果戈理的强烈影响。再拿意识流来说,它并非现代主义的首创。187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说《温顺的女性》的“作者告白”里便写道:“当然,叙述的过程持续了几个钟头,断断续续,东拉西扯,形式上不很连贯:他时而自言自语,时而好像在说给一个看不见的人、一个裁判员听。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形。”当然,与现实主义相比,现代主义更注重的是浪漫主义传统,因为浪漫主义的表现说与现代主义有着相同之处,而且它们都不满自己所处的时代。 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它的那些经典的优秀的作品,对19世纪末以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经历的巨大动荡和精神危机,对资产阶级的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之间的矛盾,对社会的那些中下层人民的不满情绪与艰难境遇,都从一个方面作了有力的揭示和独特的反映,这不容置疑。同时,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所作的那些有价值的革新和有意义的探索,也促进并推动了20世纪文学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主义文学的那种独特的审美反映和表现并不全面和完整,往往把充满复杂而矛盾的社会进程抽象化,看不到大众的呐喊与抗争,而作品中所深深蕴含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情绪,显然具有消极影响。这同样不容置疑。 现代主义同20世纪现实主义一样,都不是文学的天涯海角。在20世纪文学的历史进程中,它们的发展既不平衡,也非直线行进,时强时弱,时起时落,这是它们的基本路线图。一般地说,一次大战前后是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不少大家诸如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艾略特、托勒尔、马雅可夫斯基等,都出现在这一期间。30年代即史家所称的“红色十年”,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苏联和苏联文学的影响逐渐增强、各国进步人民奔赴马德里参加西班牙人民斗争,以及战争威胁日益逼近的大背景下,现代主义开始走向衰退,现实主义则在世界文坛占据主导地位。四五十年代即二次大战期间及战后的和平建设年代,一方面是现实主义的强劲发展势头不减,如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南欧斯拉夫国家关于战争与民族命运的现实主义文学,一度风靡全球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文学和电影,英美的现实主义文学——“愤怒青年”与“垮掉的一代”等;另一方面是具有实验特征和创新精神的欧美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等迅速脱颖而出;同时还掀起了世界性的“卡夫卡热”。大约从60年代起,欧美的实验主义文学风行一时,但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并没有停滞,特别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异军突起,不仅给现实主义文学也给世界文坛吹进了一股新风。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20世纪文学的版图上,既相互对峙、相互挑战又相互并存、相互影响,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方面,例如人的困惑、孤独、失落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英国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戴维·洛奇,在1981年回顾20世纪英国文学百年历程时曾写道:它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分别成为英国不同文学阶段的主潮。洛奇的这一著名“钟摆论”不仅适用于英国20世纪文学,也基本适用于20世纪世界文学。 四 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西方文学批评家开始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来界定60年代以后西方文学创作的新变化。同时,也有一些批评家并不用它,而用“实验主义”一词。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这都是一个复杂纷纭、悬而未决的问题。也许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术语比它更时髦、更富有争议性、更无确定性的了。80年代末,有些著述又开始声称:或“后现代主义”已经过去;或现在是“后现代主义”之后,一种“后后现代主义”业已诞生。 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来源于西班牙诗人费德利科·奥尼斯的《西班牙暨美洲诗选》(1934)一书。达德莱·麦茨在《当代拉美诗选》(1942)中也使用过它。在他们看来,现代主义文学中已隐含着一种对20世纪初文学潮流的反拨。此外,1939年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曾以“后现代”一词来标志1875年前后西方文明的转折,即西方文明从此转向非理性的混沌一团之过程。但这个术语的广泛使用,则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是在建筑学中,然后迅速波及到绘画、音乐、文学、文艺学、美学、哲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威尔什的话说:“今天,几乎没有一个领域未被这一‘病毒’所感染。” 从文学创作领域看,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主要分歧有以下一些: 第一,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起始时间,说法很多。有人认为乔伊斯于1939年发表的小说《为芬尼根守灵》,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有人提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人声称它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肇始;有人从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失败后称起;而有的甚至断言古希腊已经有后现代主义。其时间跨度之大,令人莫衷一是。 第二,关于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继续还是后者的反拨?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在其所著的《奥尔弗斯的解体》(1971)中,明确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他的这一观点曾受到某些人的响应。可是十年之后,他在《后现代主义问题》(1982)中却修正了这个观点,提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文学上两个不同的对立流派,并列出它们之间多达三十多项的不同点:现代主义——形式、目的、转喻、所指……后现代主义——反形式、游戏、隐喻、能指…… 1995年,荷兰人贝顿斯提出,后现代主义只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个流派。约翰·巴思也认为它只是一种“后期现代主义”。 第三,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人们的看法也极不相同。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詹姆逊的观点,与资本主义上升期相对应的是现实主义,与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相对应的是现代主义,与跨国资本主义阶段或后工业社会相对应的是后现代主义,亦即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逻辑”。与此相反,不少欧美批评家诸如乌克兰的扎东斯基等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时间顺序或编年史的问题,即它仅仅发生在现代主义之后,而是在“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后现代主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都是后现代主义者。意大利作家、批评家贝尔托·埃柯也指出:每个时代都会走向类似尼采在《不合时宜思索》中所指出的那种危机的边缘;后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荷马时代。 第四,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一般地说,文学史上的每一种流派都有公认的代表作,这是不容争议的。可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是哪些,竟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国内外提供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名单中,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几乎都是首选。其始作俑者很可能是美国的约翰·巴思的那篇文章《后现代主义小说》(1980)。而作为它的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曾一再声明他的《百年孤独》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社会现实主义。很有意思的是,《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接受命运。它曾三易其“帜”:最早被归为现实主义,稍后被归为现代主义,最后被定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不仅如此,在国内外的一些著述中,以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品,英国的“愤怒青年”文学和美国的“垮掉的一代”文学,也分别进入这种或那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名单。其实,前者应属现代主义,而后两者应属现实主义。一句话,在世界文学史上,人们对一种文学思潮流派的实质、代表作等基本问题的观点,竟如此之大相径庭,这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在文学的后现代主义问题上,世界也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即便在它的主要发源地的美国,不少著述并不使用这个术语,例如,勃拉特索雷等主编的《美国文学传统》(1990)、《诺顿美国文学作品选》(1994)等,尤其是后者在介绍到品钦的作品时,并不言说它们是后现代主义。1988年,一部由美国文学主流派撰写、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的大型《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不仅不用后现代主义一词 ,而且说,80年代中期“人们可以喘一口气,我们终于把它打发掉了”。并在论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的新变化时,以“新先锋派和实验派”一章来概括。有一些美国文学批评著述也称品钦、冯尼古特、巴思、梅勒等的作品为“战后实验小说”。至于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里,较多使用的也是“实验主义”一词。在“后现代主义”帽子满天飞的今天,这不失为一种选择。 大约五六十年代起,各国文学中的确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它打破了文学的内部界限,打破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打破了能指和所指的界限,也打破了美与丑的界限。按《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的说法:“所有的艺术门类本身发生了碰撞。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彼此融合,互相渗透。艺术本身还对‘艺术性’差的媒介——评论、新闻、电视、时装和摇滚音乐实行吸收与反哺作用。所有这些媒介由新先锋派将其与当代文化的非艺术或超艺术现象,特别是历史、经济和政治问题,牢不可破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于是,“作品”一词也被“文本”一词所替换。 这种文学由于“高雅”与“低俗”的文体风格界限被取消,其本身可能已成为通俗文学的一部分,成为“十字街头的一面镜子”。而当20世纪进入其末期的时候,一方面是各国文学日趋通俗化,这几乎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如科幻作品、侦探作品、言情作品等大行其道,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消遣娱乐,也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文学并非如某些著述所预言的那样,在所谓的“解构”时代里,它“已经死亡”;另一方面是,各国文学都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如女性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学、地方文学、族裔文学等,蔚然成风。 五 20世纪文学格局中,一种新型的现实主义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或社会主义文学,以其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而占据着重要一极。 “无产阶级文学”一词产生于19世纪末,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法国、日本等国,它也被称为“第四阶级文学”。这种文学同社会主义思潮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密切相连,主要以现实主义或革命浪漫主义方法来反映无产阶级的生活及其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它滥觞于19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宪章派文学、德国的1848年革命时期文学和法国的巴黎公社文学,曾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最富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无产阶级文学,也是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无论在俄国和苏联还是在世界其他各国,“无产阶级文学”一词都广为流行。这个术语的历史性改变,则同苏联的“拉普”直接相连。“拉普”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简称,是苏联最大的一个无产阶级文学团体,自1925年正式成立以来的十年里,坚持排斥打击苏联“同路人”作家的宗派立场,并先后在理论和创作上提出诸如“辩证唯物论创作方法”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口号,从而给苏联文学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1932年,苏联作出取消“拉普”和筹建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的“决议”,并于1934年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为苏联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从此,“无产阶级文学”一词在苏联,在各国,逐渐为“社会主义文学”所取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心由西欧转移到俄国,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异军突起,出现了以高尔基为代表的一批无产阶级作家,而他的新型现实主义小说《母亲》(1906)和剧本《敌人》(1906),则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之作;同时,还出现了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一批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而他的著作《没有地址的信》(1899—1900)和《艺术与社会生活》(1912—1913)等,则为俄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奠定了基石。 无产阶级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兴起,并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学思潮和运动,乃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随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无产阶级文学逐渐从欧洲走向亚洲和美洲各国,并成为一种有组织联系的全球的文学运动。而苏联作家和苏联文学团体则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1920年,“俄国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成立了该协会的国际局;1930年11月又在哈尔科夫举行第二次代表会议,有来自苏联、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匈牙利等22国的作家代表出席。会议通过《致世界各国革命作家书》,并决定以俄、德、英、法四种文字出版该会机关刊物《世界革命文学》(1931—1932)。这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进入了其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在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版图上,除了苏联文学这支主力军外,各国都相应创建了无产阶级文学团体和刊物,如“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1928)及《左翼》杂志,美国的“约翰·里德俱乐部”、“工人戏剧联盟”及《解放者》、《工人月刊》和《新群众》等杂志,法国的“革命作家艺术家联合会”(1932)及月刊《公社》,日本的“日本普罗文艺联盟”(1925)及《播种人》、《前卫》和《文艺战线》等刊物。中国的“创造社”和“太阳社”于1928年开始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而创造社的主将郭沫若于1925年便提出:中国革命文学就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1927年,鲁迅肯定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存在,认为“世界上的民众很有些觉醒了”,“那自然也会有民众文学——说得彻底一点,则第四阶级文学”。 二三十年代是各国无产阶级文学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无产阶级作家和代表作,如美国约翰·里德的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和迈克尔·高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日本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和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法国巴比塞的《火线》和保尔·瓦扬-古久里的《红色列车》,德国贝歇尔的《王位上的尸体》和布莱希特的《母亲》,英国罗伯特·特莱塞尔的《穿破裤子的慈善家》和詹姆斯·巴克的《大手术》,丹麦尼克索的《蒂特——人的孩子》和汉斯·基亚克的《渔夫》,以及苏联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捷耶夫的《毁灭》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批评家,如德国的梅林、蔡特金和罗莎·卢森堡,法国的拉法格,日本的青野季吉和藏原惟人,英国的福克斯和考德威尔,匈牙利的卢卡契,意大利的葛兰西,保加利亚的巴甫洛夫,美国的芬克斯坦等。 特别是30年代,它是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十年。这十年,苏联在经历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后,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足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于1929年至1933年发生的经济大危机形成巨大反差,因而在欧美有“红色十年”、“向左转的十年”或“马克思主义化的十年”之称。这十年,苏联书籍、苏联文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述在日本、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纷纷被译介,各国作家艺术家诸如罗曼·罗兰、吉德、威尔斯、泰戈尔、梅兰芳等,频繁造访苏联。这十年,世界进步、民主和革命的力量面对法西斯威胁,团结斗争,有来自54个国家的工人阶级代表和仁人志士,组成国际纵队开赴马德里,支持西班牙人民阵线进行斗争,其中不少作家发表了关于西班牙内战的散文和政论。同时,各国作家和文化工作者先后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华沙、布拉格等地举行捍卫文化与和平的国际会议。总之,这十年的文学明显地走向政治化和革命化。 尽管世界各国人民为捍卫和平进行不懈斗争,但人们终究未能制止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各国革命的、进步的作家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从此波澜壮阔地展开,如苏联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文学,中国的抗战文学,南斯拉夫的游击文学,以及欧洲各国的人民阵线文学和抵抗文学等。拿法国抵抗文学来说,其参加者不仅有共产党人作家艾吕雅和阿拉贡,也有超现实主义者苏波和达达主义者查拉,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加缪等。正是他们为20世纪文学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而且其中不少共产党人作家和进步作家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如苏联的盖达尔、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西班牙的加西亚·卡尔洛、南斯拉夫的科瓦契奇、波兰的巴钦斯基、保加利亚的瓦普察洛夫和捷克的伏契克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苏联已不再是被资本主义汪洋大海包围的社会主义“孤岛”,在欧洲、亚洲的广阔地平线上相继出现了中国、波兰等十几个新兴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又有拉美的古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这些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以苏联文学为师,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学一起,汇成了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洪流。这是20世纪文学中前所未有的新景观。 50年代中期起,苏联文学随着生活的变化,在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等诸多弊病和失误后,在紧张的反思和不断的探索中,引来了一些显著变化:普通人形象取代正面人物、理想人物而逐渐占据文学中心地位,人性的魅力及其复杂性得到了全面展现;形式和手法、体裁和题材日趋多样化。肖洛霍夫的短篇《一个人的遭遇》、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山外青山天外天》、索洛乌欣的抒情散文《弗拉基米尔公路》等,就是反映这一历史性变化的代表作。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即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意识形态大论战,同时也引起了双方文学界的相互对立。尤其在中国进入“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时期后,这种相互对立达到顶点。文学领域同样如此。中苏的分歧和论战,这无疑给世界社会主义文学运动造成了巨大损失。80年代中期,国际风云再次变幻,中苏两国先后步入改革开放时期,这使两国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两国文学交流也得以恢复。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加速面向西方的“改革”步伐,最终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多米诺骨牌式的倾覆和苏联的解体,使一个有着七十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这是震撼世界的1991年。苏联文学从此也同步地成为一种历史现象。这标志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文学进入低潮。但是这绝不是它的“历史终结”。苏联文学的不复存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艰难曲折历程,将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和探索。 六 现在,呈现于大家面前的这部五卷本《20世纪外国文学史》,大体上是按我们对20世纪外国文学的上述了解写成。 这是一本涵盖20世纪亚非国家和欧美国家文学即东方和西方文学的全景文学史,也是一本全面展现20世纪文学格局即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实验主义文学的文学史。据了解,仅就这两个方面而言,目前在国内或国外尚无如此规模、如此视野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本书虽然涉及到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的文学,但由于它坚持一条原则即国别文学撰写者必须掌握该国语言文学又从事该国文学研究,因此仍有一些国家的文学未能收入。它们在本书的“缺席”并非它们不重要,而是目前在国内尚找不到符合如此条件的研究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的遗憾。但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力图多收入一些重要的国别文学,例如其中“希腊文学”的写成,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此外,本书80年代以后的国别文学撰写,由于中、东欧和亚非等一些国家尚处于战火或动荡之中,其文学资料难以收集,因此它们在书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地比欧美国家少,以致造成了前后章节之间的长短失衡。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80年代以后的欧美文学出现了不少新人新作,但他们及其作品均未经受较长的时间检验,加之人们的评论不一,其文学地位目前尚难定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读者更多了解其情况,因此本书所涉及的此类作家作品在篇幅上比80年代以前的相对多一些。虽然这样显得似乎不够平衡,但实为了有利于读者的了解全貌,也为了有利于将来更深入的研究。 顾名思义,本书是一部关于外国的20世纪文学史,我们的祖国文学——中国文学并不包括在内,然而它作为一个对话者却始终参与其中。这就是说,更多地联系中国文学的实践,注意中国接受的特色和中国作家学者的评论,是它追求的目标之一。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进行,利弊往往相伴。在一个较长时期里,我国还很难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完成一部如此规模、如此要求的断代文学史著述。而集体编书,历来的经验证明,有利有弊。它可以集众人的力量与智慧,经过数年艰苦的努力去完成较大的项目,但它本身却又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本书自然也不例外,如理论审美观点和价值评判标准的某些差异,文体风格的不一致等,都显而易见,甚至关于大小作家、作品的评述,在字数上也很难按预先规定的要求做到。此外,80年代以后的文学,由于某些国家的资料难以收全,以致造成一些章节之间的长短失衡。可以肯定地说,这部外国文学史的缺点与不足远不止这些。因此,诚恳希望同行和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以后改进。 第一卷 概论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后来居上,欲与英国、法国、西班牙等老牌帝国重新瓜分世界。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使世纪之交硝烟弥漫、战火连绵,最终于1914年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此相应的是,东方国家除日本之外全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迅速发展,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这一切,都表明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动荡的空前激烈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包括文学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世纪之交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乃至相关的音乐、绘画和舞蹈等艺术领域,都是流派林立,异彩纷呈,迎来了一个新纪元。 概括起来,世纪之交是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争奇斗艳、各放异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包括了自然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乃至美国特有的黑人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则除了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等许多流派之外,还包括意识流小说。 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向外扩张,它们有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勾结起来,最典型的例子是八国联军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但更多的是为了争夺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场而诉诸武力。帝国主义扩张不但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而且加剧它们国内的社会矛盾,导致工人罢工和出现诸如震动整个欧洲的“德雷福斯事件”那样的政治事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作家们的政治意识和斗争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客观地观察、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因此这种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达到了高峰,产生了以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到新旧世纪之交还依然保持着发展的势头,涌现了以英国的哈代和康拉德,法国的法朗士和罗曼·罗兰,德国的海因里希·曼和托马斯·曼,美国的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俄国的契诃夫和蒲宁,波兰的莱蒙特,日本的夏目漱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同时又具各国文学民族特点,所以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形式、手法、体裁和风格,都越来越新颖、丰富。 与此同时,科学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交通发达、通讯方便、能源更新,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物竞天择理论等新学说,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和社会的面貌。19世纪50年代以后,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发表的《研究方法论》(1858)和《实验医学研究导论》(1865),极大地促进了法国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在这种科技背景下,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首先提出了文学的发展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的实证主义理论,主张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文学领域,从而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主义文学源自法国作家龚古尔兄弟从1860年开始创作的小说,作为文学流派则产生于以左拉为首的梅塘集团,其标志是该集团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1880),而莫泊桑的名篇《羊脂球》就是其中之一。1887年,左拉描写法国农村的小说《土地》受到猛烈抨击,几个自称是自然主义作家的年轻人发表《五人声明》,对左拉进行人身攻击,导致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解体。但是左拉在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事件中挺身而出,维护正义,因而成为进步势力的领袖,同时创作了一系列揭露教权主义、宣扬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这一事实证明,自然主义文学在其作为一个流派解体之后并未消失。左拉于1902年逝世之后,它还逐渐遍及欧美乃至东方,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尤其在20世纪的德国和日本得到了充分发展。实际上,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左拉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贯彻其自然主义的创作主张,他的作品虽然明显地受到生理学和遗传学的影响,但基本上仍然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揭露,因此可以说,法国的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在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左拉和莫泊桑都是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波兰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意大利的真实主义文学,美国学术界对德莱塞等是否属自然主义作家的争论,以及在法国自然主义理论的冲击下,日本评论家和作家常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混为一谈,从而使日本的现实主义反而形成于浪漫主义之前等等,都在这方面提供了充分的例证。另外,由于欧洲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几乎是在19世纪末同时传入拉丁美洲,多数拉美作家就对它们兼收并蓄、不加区别。 随着欧洲古典哲学的衰落,除了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形成的实证主义哲学之外,还产生了种种新的哲学思潮。其中在人类思想史上堪称伟大变革的,是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思潮的日益普及,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这不仅使得许多资产阶级作家接近了工人群众和劳动人民,写出了不少批判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而且在俄国和美国、英国、丹麦、波兰、保加利亚等一些无产阶级运动兴起较早的国家里,还形成了无产阶级文学。无产阶级文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新型文学。它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两个部分,它们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文学创作以高尔基的作品为代表,包括波兰无产阶级革命诗人博·捷尔文斯基和瓦·希文切斯基等人的诗作。文学批评以梅林和普列汉诺夫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为代表,其中还有德国的罗莎·卢森堡、克拉拉·蔡特金、卡尔·李卜克内西和法国的拉法格等等。 在世纪之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法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认为人类漫长的文明时代已经终结,人类历史已经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刻,并且猛烈抨击基督教教义,他主张的“超人”就是与基督教传统相反、与“基督徒”对立的人。他还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84)里宣称“上帝死了”,以此来摧毁迄今为止的一切价值观念。尼采的信念在西方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加上他的文笔优美,因而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柏格森与尼采一样文采出众,甚至在192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与科学时间不同的“持续时间”观念,即人类是一种持续的存在,只有在人类自身的意识中展现的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一种流动的、不受理性限制的时间,人只有在这种时间里才有进行选择的自由意志,才能领悟自我的本质。他的这一理论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意识流文学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就是力图用持续时间来表现生命的永恒。在这方面同样著名的,是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它使人类认识到了一向被忽视的潜意识领域,以及人要靠理性来压抑欲望和感情的心理现实。他对心理结构的划分(本我、自我、超我)和对人的性本能的强调,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世纪之交的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和艺术上十分驳杂的文学现象,包括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颓废主义等流派。唯美主义可以追溯到法国诗人戈蒂耶在1834年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它后来在法国帕尔纳斯派诗歌里和英国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法国诗人波德莱尔、魏尔兰和兰波的作品,它作为一个流派的标志是莫雷亚斯在1886年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五年之后,又发表《罗曼派宣言》,宣告了象征主义的解体。不过与自然主义一样,它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并扩展到了戏剧和小说的领域,其中著名的有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法国诗人和剧作家克洛代尔,德国和奥地利诗人格奥尔格、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俄国诗人勃洛克及诗人和小说家别雷,波兰剧作家韦斯皮扬斯基等。象征主义在法国还引发了20世纪20年代的后期象征主义,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表现主义这个词最初出现在1901年巴黎的玛蒂斯画展上,是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的总名,后来被德国的《暴风》杂志用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表现主义在音乐上否定旋律,在绘画上以夸张和歪曲现实形象的方法来表现心理的真实,在小说创作上则是对现实的变形或扭曲,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就是其突出的代表。未来主义于1909年兴起于意大利,它崇尚以机器和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都市文明,讴歌机械的力量、速度和节奏,否定一切传统和文化遗产。颓废主义于1880年被用来称呼一群“放荡的”法国青年诗人,它一度与象征主义混同;巴茹在1886年就创办了《颓废者》杂志,它后来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它迎合了那动荡不宁的社会中人们焦虑和避世的情绪。 世界各国文学的进程从来都不平衡。世纪之交的各个文学流派都起源于欧洲,尤其是法国,绘画方面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也都产生于法国,这一现象的形成并非偶然。首先,从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法国都是开风气之先;其次,世纪之交的法国又恰恰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1889年落成的埃菲尔铁塔,1890年和1900年举行的巴黎博览会,以及地下铁道的建设等等,都标志着法国在世界各国中占有重要地位。 世纪之交在西方文学中有两类国家在文学上却不占优势:一类是已经衰落的老牌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另一类是刚刚立国或未形成本国文学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历史上曾依靠航海大发现而成为世界强国,于15和16世纪征服了拉丁美洲,使这一地区长期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它们的文学直接影响了拉丁美洲的文学,但本身也由于受到美洲土著文化的影响而大为丰富,因而在文学史上有过光彩夺目的“黄金世纪”,产生过塞万提斯和卡蒙斯那样伟大的作家。但是到19世纪末叶,面对一大批发达的工业大国,它们却因为闭关自守而变得一蹶不振、今非昔比。西班牙诗人反而要向美洲诗人学习。与它们相反,
作者: 杰里米·纳尔贝
简介:
在《穿越时光的萨满》一书中,作者追溯了西方文化关于萨满的古代知识的探索史。几个世纪以来不乏对萨满充满痴迷的观察者,他们对萨满的认识也从法师、巫师到魔术师、骗子,再到巫医等不断转换,而对500年来萨满研究的考察——《穿越时光的萨满》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旅行。本书涵盖了列维-施特劳斯、布莱克-厄立克、弗朗兹-博厄斯等思想者的相关论述,提供了对于全世界萨满实践文化的特别洞见。
【目录】
序 言 萨满与萨满教的500年/1
*部分 基督徒的观点:魔鬼的主人/7
魔王崇拜:大量吸食烟草以获得来自自然界的信息/11
知晓自然界奥秘的魔王/13
召唤魔王:用烟草禁食以学习治病/15
萨满:召唤恶灵的坏魔法师/17
第二部分 人类学的观点向理性主义的转换:从受尊敬的魔术师到骗子/19
野蛮人尊敬他们的魔法师/23
萨满应该为他们的欺骗行为而劳动终生/27
被迷信所蒙蔽/28
萨满是声称自己能够与魔鬼进行协商的骗子——他们也有正确的时候/30
被误导的骗子和想象的力量/33
第三部分 走进人类学/35
万物有灵论是对灵魂的信仰/38
一位向土著医生求医的白人/40
巫医运用特殊的语言并规定禁忌/43
不顾迫害而信奉萨满教的天外来客/45
萨满教是一个模糊和危险的词语/47
注定受到神灵召唤/49
腹语术者和魔术师为治病和占卜而进行表演/53
形形色色的人/57
寻求与神灵的联系并不一定就是萨满教/61
萨满活动在精神错乱的边缘/63
第四部分 理解的深入/65
临近死亡的体验/70
在自然的幽僻之处寻找知识/72
*次召唤灵魂/75
萨满助手/80
萨满迷惑野兽/83
攀爬入教的旋梯/85
土著医生是杰出的人/90
作为心理分析师的萨满/94
好意或恶意地使用无形物质/97
女萨满以恩惠和能量为公众服务/99
萨满是精神错乱的人/102
聪明的绳索和聪明的人/104
唱诵具有多重含义的歌曲/110
昆族人的医学舞蹈/112
第五部分 参与观察/115
抽巨大的雪茄/118
我曾是被固定在宇宙中的无形眼睛/122
恐惧、清醒、知识和力量/127
我发现自己被钉在世界的中轴线上/133
一位萨满因与观察者互动而失去提高的机会/136
我感觉像是苏格拉底接受毒草/138
体验萨满交响曲并对其进行理解/145
第六部分 从多层面的现象中收集证据/151
一位瓦肖人萨满的助手/154
魔镖、具有魔力的萨满和为人治病的萨满/160
不同寻常的好老师/164
日本萨满的两个类型:灵媒和苦修者/170
仅用音乐就可以改变萨满的意识,却毁了
磁带录音机/174
萨满是知识分子、翻译者和精明的中介人/177
萨满、洞穴和动物的主人/183
植物老师/186
萨满忍受魔法的诱惑/189
与杀人萨满的会谈/192
非洲的无形投射物/195
第七部分 全球知识和土著知识同时到来却各自独立/199
科学和巫术,通往知识的两种途径/202
萨满、“神灵”和心理意象/204
萨满的阴暗面/207
萨满对人类心灵的探索/212
训练自己,使自己能看见土著人看见的事物/215
“扭曲的语言”作为学习的技术/218
作为病毒的魔镖/226
泡沫、辛苦和麻烦:观光者和伪萨满/230
萨满和全球化世界的伦理/232
作为植物学研究者的萨满/237
萨满教与作弊的市场/240
科学家和萨满之间合作的民族植物学之梦/246
萨满和科学家/249
结束语/253
参考书目和使用权限/254
致谢/265
Greatest advertising people in America
作者: 林升梁编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简介: 《美国伟大广告人》的出版,给国内广告界带来了新的启迪和借鉴,作者从传记的角度展现这些伟大广告人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对广告的认识和最感性的广告历史评述。——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培爱 “栋梁广告丛书”总序/ 序/ 前言/ 美国《广告时代》评出20世纪前100位广告人物 1蓖廉·伯恩巴克:不要相信广告是科学/ 2甭砝锒鳌す珀:领导麦肯成为全球最大广告公司/ 3崩畎隆け茨桑和虮β菲放频拇蠊Τ/ 4贝笪馈ぐ赂裢:奥美奠基人/ 5甭匏亍と鸱蛩梗憾捞叵售主张理论(USP)的提倡者/ 6痹己病の帜擅房耍喊倩跎痰甑谝蝗/ 7蓖廉·塞缪尔·佩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缔造者/ 8比奇兄弟:撒切尔夫人广告军师/ 9卑⒍伯特·拉斯克尔:我是世上唯一的广告人/ 10苯芤痢で√兀1984苹果电脑“为何1984不像1984”广告的策划者/ 11盕.魏兰德·艾耶:第一位现代意义广告公司创办人15%佣金制度建立者/ 12焙斩马特·克罗恩:甲壳虫汽车广告艺术指导/ 13蹦岫·麦克尔罗伊:品牌经理制先驱/ 14崩锼鞣蚋荆毫斓糐WT45年/ 15辈悸乘埂ぐ投伲築BDO缔造者行走在广告与宗教之间/ 16甭矶 に骼锒:WPP传播集团缔造者不做广告的广告人/ 17焙嗬·R.卢斯:《时代周刊》(time)、《财富》(fortune)创办人/ 18崩睢た死停毫斓糡BWA创意团队几十年/ 19甭昀觥のざ斯·劳伦斯:广告界的无冕女王/ 20卑⒍弗雷德·斯隆:通用汽车的“现代组织天才”/ 21痹己病たㄆ绽乘梗汗愀娑量研究的鼻祖/ 22钡ぁのさ呛痛笪馈た夏岬希捍丛炝薐ust do it,成就耐克新形象/ 23被艋德·拉克·戈萨奇:广告业最机巧的反叛者/ 24毖├颉げɡ隹烁#汗愀媸鄙信人/ 25鼻且了埂C.霍尔:贺曼贺卡(hallmark)公司创始人/ 26崩住た寺蘅耍郝蟮崩椭父/ 27卑伦·罗森希恩:全球最大传播集团奥姆尼康建立者之一 广告业大爆炸引子/ 28笨死偷隆せ羝战鹚梗浩矫窆愀嫒/ 29碧氐隆ぬ啬桑篊NN创始人/ 30惫尔·赖利:存在即被感知/ 31狈讯·杜森贝利:洞察力可以激发一千个点子/ 32卑拉·C.艾克·赫伯特:可口可乐品牌管家/ 33北勃·盖奇:DDB第一位艺术总监/ 34笨档隆つ伤固兀菏鄙械南笳/ 35痹己病に姑范:再造宝洁/ 36辈悸乘埂た死透L兀何音乐疯狂的广告人/ 37痹己病E.肯尼迪:第一个广告理论家提出“广告是纸上推销术”/ 38痹己病B.华生:心理学普罗米修士的广告机缘/ 39笔返俜颉で遣妓梗浩还公司创始人/ 40狈评蛩埂K.罗宾逊:“我世代”倡导者/ 41蓖廉·鲁道夫·赫斯特:报业怪杰的传媒人生/ 42狈评普·盖尔:IPG采购之父/ 43奔颉げ橄#汗愀娼绲呐性主义者/ 44痹己病H.约翰逊:黑人出版先锋/ 45鼻侵巍じ锹迤眨好拦民意调查创始人/ 46崩酌伞ぢ薇乜:影子的延伸/ 47笨茨·瑞恩哈特:创意改变命运/ 48笨ǘ·艾利&艾米尔·加格诺:携手开创广告新天地/ 49毕穆宓佟け榷斯:麦迪逊大道女王/ 50贝笪馈ど扯诺夫:现代电视之父/ 51鼻侵巍ぐ碗:广告就是事实/ 52闭材肥俊のげ·扬:广告人教授/ 53苯芸恕ざ】耍汗愀娼绲南肪缙缆奂/ 54崩睢ぐ柯卡:永不屈服的传奇英雄/ 55碧啤け炊。何骱0豆愀嬷父/ 56蔽靼露唷F.麦克马纳斯:情感氛围派的霍普金斯/ 57蔽鞫维斯特·L.帕特·维俄:广播电视广告先知/ 58辈槎斯·奥斯汀·贝茨:广告文案鼻祖/ 59彼固埂じダ撞格:喜剧说唱演员的广告巧合/ 60甭崇晏亍つ多克:全球传媒帝国巨子/ 61惫里森·金·麦肯:麦肯公司创始人/ 62辈妮斯·费兹—吉本:零售广告先锋/ 63鼻恰に沟侣蠖:幽默电视广告大王/ 64蔽靼露唷L.贝茨:从容一生/ 65被艋德·齐耶夫:广告界的喜剧之王/ 66敝峭·汤逊:全球第一家广告公司创立者/ 67甭薏特·雅各比:广告业投下“原子弹”/ 68卑⑸·格德佛莱:天使还是魔鬼?/ 69盇.C.尼尔森:现代市场研究奠基人/ 70闭材匪埂H.麦克劳:国际出版业名人/ 71苯苋稹ご骼·费米纳:超级碗就是审判日/ 72北尽ご锓疲盒乱滴裢卣垢呤/ 73倍砟崴固亍ぐ尔摩·卡尔金斯:失聪的广告巨人/ 74鼻侵巍ぢ芬姿梗郝蟮涎反蟮郎系摹盎敌『ⅰ/ 75甭蹩硕·乔丹:商海里的“飞人”/ 76蔽靼露唷だ锲绽厄:公共广告倡导者/ 77甭衬帷ぐ⒗锘:广播业三足鼎立缔造者/ 78蓖新硭埂げ瑞尔:美国黑人第一个广告者美国4A主席/ 79盙.D.克莱恩:《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创始人/ 80卑D森·福特:为烟草做广告的禁烟代言人/ 81北榷·贝克:“我想给全世界每个人买杯可乐”/ 82鼻恰づ商乜ǎ何按蟮纳桃倒愀娴佳/ 83狈讯法克斯·科恩:使广告更受尊敬/ 84钡つ岫·斯达奇:第一个广告公司内部调研部创立者/ 85痹己病E.鲍尔斯:第一位广告文案巨星/ 86蔽克特·O.斯奇瓦布:最伟大的邮购文案撰稿人/ 87甭蹩硕·奥维茨: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人/ 88比鲁斯·H.K.可提斯:可提斯出版公司创始人/ 89被艋德·H.贝尔:美国广告联邦荣誉退职总裁/ 90崩聿榈隆ぢ宓拢憾西广告公司结合的典范/ 91甭蹩硕·艾斯纳:迪士尼“暴君”谢幕/ 92卑⒍·阿切恩鲍姆:品牌态度理论研究先行者/ 93笔返俜颉しɡ伎烁#捍匆庑率兰/ 94崩乘固亍の懊牛褐毙行销之父/ 95迸寮·沙伦:儿童电视权益代言人/ 96备ダ伎恕ず漳特:广播肥皂剧创始人/ 97鄙侥贰の特:媒介购买公司先锋/ 98笨死锓颉じダ锫:“牛肉在哪里”/ 99蓖蛩埂づ量ǖ拢汗愀媾判家/ 100笔返俜摇M.凯斯:网络时代的梦想家/ 附录一:美国《广告时代》评出20世纪前100位广告人物表/ 附录二:全球六大广告传播集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