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吴让之篆书崔子玉座右铭
作者: 邱振中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3年12月
简介:吴熙载《篆书崔子玉座右铭》于有东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飏,字熙载,五十岁后因避穆宗载淳讳而以字行,更字让之,又作攘之,曾自称让翁,号晚学居士、方林丈人,江苏仪征人。长期寓居扬州,以卖字鬻画刻印为生,晚年栖身寺庙僧房,穷困潦倒而终。工书善画,曾作《兰桂芬芳图》、《垂柳芙蓉图》等。存世有《通鉴地理今释》、《师慎轩印谱》、《吴让之印谱》等。吴熙载书法诸体皆擅。作为包世臣的入室弟子,他的楷书和行草书师法包世臣,行草书与包世臣相比较,几能乱真,但没有新的突破;隶书学邓石如,功力精深,点画、结体都很到位,但也没能有新的突破。他的成就主要体现于篆书和篆刻,且均师法邓石如。其小篆行笔流畅稳健,笔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匀称。较之邓石如篆书的端庄、沉厚,吴熙载篆书吸收了汉篆的优长,显得更为活泼灵动、妩媚秀雅,有“气贯长虹”之态,一改乾嘉篆书拘谨整齐的面目,颇受后人推崇。相应地,吴熙载的篆刻在深入学习邓石如、领悟邓石如篆刻精髓的基础上,也没有亦步亦趋,而能上追汉印,融合己见,自成面目,成就卓著。他又以自己精湛的篆刻技艺及其广泛的影响力,一改清末印坛浙派末流之习气,进一步推动了皖派篆刻的发展。这也直接造就了他在印学史上的杰出地位,堪称印学史上承前(邓石如等)启后(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等)式的人物。着眼于吴熙载的书法,小篆无疑是他最为擅长的一种字体,所谓“铁笔写篆”,有“气贯长虹,咄咄新意”之态,就是赞誉其篆书学习邓石如而又融合金石精华的特点。《篆书崔子玉座右铭》就是他的篆书代表作之一。崔子玉(77—142),原名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著名学者崔骃之子。年轻时游学京都洛阳,与张衡、马融等为伍,官至济北相。工书,尤善章草,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在书法史上享有盛名。所撰《座右铭》将谨守口舌这项修养放在第一位,教人不要在人前事后说他人的短处,彰显自己的长处;自己施与他人的好处切勿挂在嘴上,受人恩惠则应时时放在心上;虚荣之心不可有,仁、义、礼、智、信才是处世的准则;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要能坦然面对种种非议;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言过其实,大智若愚是圣人的智慧;身陷困境也要保持清醒,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远比俊俏的外形重要;做人处事不可太刚强,柔弱是生命力持久的秘诀;庸俗而卑鄙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变故丛生,祸患难料;言论、饮食都应有所节制,不可妄言是非,不可暴饮暴食,知足远胜贪婪。如此训诫之语,文辞优美,寓意深刻,成为后世文人最为喜爱的书写题材之一。历来以《崔子玉座右铭》为书写题材的书法佳作很多,其中以吴熙载《篆书崔子玉座右铭》最为有名。此作以四条屏的幅式呈现,单幅立轴幅面修长,与瘦长的篆书字形相得益彰;纸面有浅色乌丝栏界格,幅面整洁,墨色苍润,富有生机。此作单字充分体现了吴氏篆书师承邓石如而有熔铸汉篆、自出新意的特点,用笔方圆兼施,显得灵活、多变;线条婉转、流动,显得刚健、飘逸,有“珠圆玉润”之妙;结体瘦长、舒展,富有古韵;整体一丝不苟,书写意味十足,而无一丝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