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4 项 “黄力之” 相关结果
Why does China still need Marxism?:to answer 10 questions about Marxism
作者: 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是由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编著的。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过时?苏东剧变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已被打败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由于其创始人晚年放弃了原先的理论而早已自我瓦解?强调理论创新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理论已不合时宜?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就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吗?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价值观念有违于我们正在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将其抛弃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不相一致难道就没有指导意义了吗?以阶级斗争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到了建设时期就没有作用了吗?强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不是就说明已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我们现在做的有些事与资本主义相接近是不是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并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作者: 黄力之著;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简介: 《先进文化研究丛书》,是由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试图用实用性、操作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回答我们在建设先进文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是本丛书的一种,也是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成果。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黄力之著。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作者: 黄力之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讨论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关键词有两个: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使用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这个词是由资本主义和文化矛盾合并构成的,需要首先加以分别理解,然后再合并起来。
现代性审美文化批判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简介:本书主旨在于对现代性审美文化进行分析透视。全书通过对传统审美文化,特别是欧洲中世纪审美文化进行对比,认为现代性审美文化的基本属性和特征集中于审美自由、感性的放任、反叛精神、文化的大众化、文化生产的商品化等方面。现代审美文化的发生与存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性的合理性与异化同时存在,现代性审美文化在为人类文明提供有人性深度、生动、活泼、精致、普遍的精神产品时,也在若干方面走向自己的反面。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作者: 黄力之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7-1
简介: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研究阐述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深入研究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深入研究阐述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入总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经验;深入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和群众的经验;深入总结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深人总结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等。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与现代性
作者: 黄力之,张春美主编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
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与现代性,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哲学的历史线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哲学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问题、现代化转型中的政治文化问题、现代性与文化反思等。
后革命语境的中国文化矛盾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2016年04月
简介: 黄力之编*的本书介绍了,当下中国文化矛盾似可分为三对:一是中国模式自身的矛盾,即由政治导向的社会转为经济导向的社会之间的阶层矛盾;二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矛盾,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下马克思主义创新之间的矛盾;三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理念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为了中国社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讨论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简介:图书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包括:思想历程、审美过程中的认识机制、“美学方面的马克思”辨析等6章。
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是作者黄力之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之重要成果,采用谱系研究的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文化哲学为基础,以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为背景,以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为重点,兼及布哈林、托洛茨基、斯大林及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列宁文化思想的背景是:俄罗斯最早在“马学东行”的过程中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实验室。分析了列宁对“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民族文化问题悖论、“无产阶级文化”与文化的超越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对后列宁时代——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也进行了客观分析,揭示出社会主义文化生存的深层机制问题。毛泽东文化思想的背景是:西风东渐之下的中国文化进入现代性语境。《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文化的阶级话语权问题、“双百方针”与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实践、毛泽东的“以文化人”思想等问题。同时,讨论了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期的文化冲突与现代文化格局的构建。
先进文化论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2
简介: 本书阐释了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的历史缘起,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轨迹,全球化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背景,中国先进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等内容。
当代审美文化史论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简介:黄力之,195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1987年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著《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获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三等奖。 本书以审美新潮与传统审美文化的冲突为重点,分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通过剖析重大审美文化事件和风云人物,描述并阐释了20世纪后期的意识形态史。 全书对下以问题有精彩论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
文化自信:创造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
作者: 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
70年中国话语构建的历史走向:1949—2019
作者: 黄力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08月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7-1
上海三联书店,2006
上海三联书店 2016年04月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人民出版社,2011
上海三联书店,2002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09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