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 Soy el Diego
作者: (阿根廷)马拉多纳(Diego Armando Maradona)著;陈凯先,屠孟超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2
简介: 足球进入马拉多纳时代/毕熙东
二十一世纪第一年,在马拉多纳荣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之后,全世界的足球明星为他举办了告别赛。至此,一代球王在历经磨难之后,终成正果。国际足联把足球世界的至高荣誉献给马拉多纳,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不这么做,是绝对没有理由的。
一九九四年七月,本来天气就反常的美国,被第十五届世界杯大赛的烽火燃烧得更加灼热难熬。
在纽约新泽西,远离赛场的一家宾馆的阳台上,马拉多纳凭栏俯视,深情地望着在游泳池中嬉水的妻子克劳迪娅和两个宝贝女儿。
在接受采访的全过程中,他神情木讷,有问必答。
“您作为誉满全球的球星,付出的代价很高吗?”
“是,代价实在太高了。多少年的艰辛、奋斗和牺牲。感谢上帝给了我天赋,但今天这一切全部结束了。”
“您如何评价自己呢?”
“有时我觉得自己无比强大,觉得自己是美好的、无可比拟的。但有时又觉得自己非常丑陋。现在我感到自己孤独无助,我被人砍断了双腿,夺走了生命……”
“您现在最怕什么?”
“我最害怕有一天父母突然离别这个世界,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马拉多纳,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此时竟成了个可怜的孩子。
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刚刚打完两轮小组比赛,人们已经看到了巴蒂斯图塔、卡尼吉亚、雷东多和巴尔博在马拉多纳的率领下表现出的无坚不摧的王者风范。
就在全世界球迷为阿根廷队重新崛起而欢呼雀跃,为马拉多纳的新生而无比欣慰之时,传来了马拉多纳误服麻黄素而被禁赛的凶讯。世界杯,全世界苦等了四年的大赛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光彩。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愤怒,人们愕然。“失去马拉多纳,世界杯将失去分量;没有马拉多纳作为对手,比赛将失去意义。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马拉多纳永远是最伟大的球星。”德国队队长马特乌斯感慨万千。
“没有马拉多纳,阿根廷队就像失去母亲的孩子一样无助。”队友卡尼吉亚泣不成声。
“这是一个阴谋!那些想讨好阿维兰热的人,早就安排好要把世界杯送给巴西队,使国际足联主席在离任时功德圆满。”愤怒的球迷揣测埋怨。
就在外部世界大波轩然、人声鼎沸之时,迭戈?马拉多纳却一个人躲在宾馆里凭窗静思。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球王此时是多么的无奈啊!
这就是贝利之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球星;也是当代国际足坛上最有争议的人物――马拉多纳。
梅内姆总统让他担任和平使者,他却到处与人发生口角和争斗。树他为阿根廷青年的楷模,他却因吸毒而被禁赛十五个月。国际足联为他无与伦比的成就由衷地自豪,他却骂国际足联为黑手党,甚至拒绝与阿维兰热握手……
当然,吸毒、散漫、超速行车、打人,甚至用汽枪射击记者……等都不是一个文明人所应有的行为,给世人带来了很不光彩的印象。但就足球运动来说,迭戈?马拉多纳的的确确是光芒万丈,无可比拟的巨人。
自从荷兰人创造了全攻全守打法之后,足球场上的空间日益挤压,对抗日益凶狠,留给球员施展技艺的余地日益丧失。因而足球运动自一九七四年以来,再没有发生过革命性的进展,因为没人能挣脱全攻全守的魔网,因而也就谈不上突破之后的创新。但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马拉多纳。
在第十三届世界杯上,马拉多纳以其精湛的技艺、强健的体力、非凡的创造性和超人的速度,在激烈的对抗中如入无人之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当代足球运动员所应具备的一切完美的素质和条件,在足球运动如何突破全攻全守,更上层楼这一难题上,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一九九零年世界杯上,三十岁的马拉多纳体能已大不如前,而整个阿根廷队更是参差不齐。小组比赛险些翻船。在这种险恶形势下,马拉多纳凭着其丰富的经验、崇高的威望,硬是将阿根廷队带进了决赛。他给人的印象与其说是玩技术,不如说是在玩感觉。对于马拉多纳来说,球与人的矛盾已不复存在,球的运行轨迹就是他身体的延伸;合理恰当的战术组合就是他头脑中故有的程序。德国队教练贝肯鲍尔最后评价说:“马拉多纳仍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球星,看他踢球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令人不可思议。”
在因吸毒而禁赛十五个月之后,马拉多纳曾表示永远告别绿茵场,而世人似乎对他也不抱有什么希望。但当他看到阿根廷队出线希望渺茫时,又慨然请缨。面对频出杀招、蛮不讲理的澳大利亚队,马拉多纳从容依旧,为队友铺就胜利之路。尽管他当时已三十三岁,又逢戒毒后减肥,身体十分虚弱。但他出神入化的球艺,在当今世界上仍无出其右者。马拉多纳是走在足球运动发展轨迹前面的人,他超前的意识和感觉使他成了当之无愧的一代球王。这就是为什么在他前后左右,有鲁梅尼格、济科、普拉蒂尼、古力特、巴斯滕……群星争辉之中,他能够独占鳌头、坐视群雄。因为他不是随波逐流者,而是指引潮流走向的天才。
有人说马拉多纳是个胆大妄为的诡诈之徒,其根据就是所谓“上帝之手”的事件。说他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是不光彩的典型,一九八六年世界杯对英格兰队,一九九零年世界杯对苏联队时,他都伸出了上帝之手去戏弄全世界。有位著名的电视评论员竟然在一九九零年世界杯赛上抓住此事大作文章,骂完了马拉多纳,骂布鲁查加;骂完布鲁查加还觉得不解气,甚至把比拉尔多年轻时的丑行也翻出来骂。好像阿根廷队就是个贼窝,好像他们心灵的肮脏、行为的丑恶是由来已久的遗传效果。可他偏偏忘了,一九九零年世界杯时,阿根廷队正值青黄不接。凭这样一个状况,他们能淘汰意大利队,巧胜巴西队,最后闯入决赛,如果不靠马拉多纳的天才和王者气度,光凭上帝之手是绝对办不到的。
凡事都得从两面去看。在足球运动这样激烈的对抗中,球员难免犯规,这很正常。对马拉多纳的手球犯规没做判罚,是裁判渎职而并非马拉多纳犯罪。更何况对上述两次手球犯规,马拉多纳都坦然承认,并未狡辩。
反过来,我们为什么不去想想身高一米六八的马拉多纳在禁区内有敢于和身高一米八七的英国门将去跳起争顶的意识这一主流呢?
就是这个胆大妄为的诡诈之徒,四分钟后射入了世界杯历史上最漂亮的进球:他从中场闪电般起动,连过英方四名后卫,晃过守门员,将球射入大门。以致阿兹台卡体育场竖起一块永久纪念碑,描绘出此球的线路。
四天之后,他又以同样精彩绝伦的进球淘汰了红魔比利时队。使世界著名门将普法夫上前激动地拥抱攻破自己球门的马拉多纳,并热情地与之交换了球衣――普法夫看到的不仅是自己的对手,而是一代新球王,是足球运动史上一块丰碑。
当人们批评马拉多纳浅薄、暴戾、没有修养时,不妨去听听马拉多纳另外的声音,看看马拉多纳另外的行为:
一九八六年世界杯,阿根廷队淘汰英格兰队之后,有的记者挑衅性地提问:“马拉多纳,你此刻一定感到无比快意吧,因为阿根廷队报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仇了。”
马拉多纳立即纠正说:“战争是不幸的,它是以扩张为目的;而足球是美好的,它是以友谊为目的的。我们和英国人的比赛,正是为了消除两大民族之间的隔阂。”
当一九八六年世界杯二十四强云集刚刚遭受强烈地震的墨西哥时,马拉多纳倡议大家捐款赈济灾民,于是三百多万美元的救济金由国际足联捐赠给当地政府。为此,墨西哥城市长和阿维兰热博士亲手将和平友好奖杯授予马拉多纳。
在人们批评马拉多纳品行不端,目空一切时,我们不要忽视这样的事实:
自一九八六年之后,马拉多纳在足球场上是遵守纪律的模范。当对手无数次将他踢倒时,他总报以沉默与微笑去化解尴尬与怨恨。
在一九八六年墨西哥世界杯刮起了马拉多纳旋风之后,就连横竖看不上马拉多纳的球王贝利也扭转了观念。他说:“无论谁都不得不承认,世界杯是属于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有了马拉多纳,可以实现任何奇迹。”
马拉多纳却无意表现自己,他对记者说:“我没觉得我和我的队友五号布罗文有什么区别。大家将最佳球员的荣誉给了我,我感谢大家的赞赏。但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去赞赏我们整个阿根廷队。”
当记者问他对新球王的称号有何感想时,马拉多纳说:“贝利是球王,我仅仅是马拉多纳。”
这就是迭戈?马拉多纳。他诚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三十五岁的年龄对于运动生涯来说可谓去日苦多;但对他的人生道路来说,则刚刚步入成熟。
幼时贫寒的家境,使马拉多纳没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紧张的足球生涯,使马拉多纳没有时间去不断深造。但,广阔的绿茵世界成了他的大学。他在这块土地上汲取着丰富的营养,使上帝赋予他的天分得以充分张扬发展,直至登峰造极。
二十年的绿茵生涯,永无止境的足球艺术给了他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动力。
二十年的风风雨雨,马拉多纳给世界足球运动留下了一段光芒万丈的历史。他成为全攻全守时代之后,足球运动技术新的革命的奠基人。
应当说,没有马拉多纳的出众表现,就不会有一九九八年世界杯上以法国、阿根廷、克罗地亚等队为代表的后现代足球的出现。这是继全攻全守之后的又一次足球运动的大革命,其领袖无疑是迭戈?马拉多纳。
二十年的磕磕绊绊,马拉多纳给青年一代留下了一本色彩斑斓、耐人寻味的教材。尽管良莠并存,但却真实生动;使人猛醒,给人借鉴,令人奋进,催人泪下。
绿茵场上,新星雀起,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不几年。而只有马拉多纳,一直是当代足球的代名词。
人们不禁会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马拉多纳能在纵贯四届世界杯大赛的十六年中,永远是世界的焦点,新闻的源头;永远独领风骚,永远无人望其项背?!
这是因为马拉多纳奉献给人们的是一个真实的迭戈,一个坦诚的迭戈。一个有血有肉的朋友,一个余味无穷的神话,就是他,开创了足球运动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