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5 项 “耿占春著” 相关结果
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作者: 耿占春著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简介:现代社会对虚构叙事的热情突然间消失了。“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取代了“故事”的叙述。在新闻中,故事意味着事故。在世界的合理化进程中,人们开始过上或希望过上没有故事的生活。古老的叙事艺术在严肃的小说家那里没落了,变成了一本万利的文化工业。本书从当代叙事理论和文本社会学出发,分析了经典理实主义以来的各种叙事模式与社会一历史结构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叙事的危机和叙事的可能性,尤其是叙事艺术自我更新的能力:一些被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的出现。它们通常从多样性的历史时刻吸取了故事与知识,并赋予其主题的多义性和当代性,以及个人色彩的修辞风格。这些新的叙事方式体现了这样一种叙事美学:叙事行为最具有鬼力的时刻,是在真实世界与太虚幻境之间形成的叙述空间。它关系到在真实的人类生活经验与虚构事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这种叙事活动置身于变动着的现时性和人类历史时间的无限多样性之间,这纱因为对现实的洞察力。小说家既须通晓现实,又要通晓“魔力”。这正是文学叙事,在众多形式的客观知识陈术之外、在已经被大众传播媒介反支配的现代社会里,仍然保持着虚构叙事的理由之一。更多>>
书的挽歌与阅读礼赞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写意文丛:书的挽歌与阅读礼赞》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Narrative and Its Value
作者: 曲春景,耿占春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2005
简介: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初开始到七八十年代之交完成,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经历了一场重大的范式转换,这一转换被恰当地称为“语言论转向”(linguis“ctum)。与古代的本体论进路、近代的认识论进路相比,语言论转向后的哲学、文学、史学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一系列研究领域,其面貌均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无论是研究的对象、主题,还是研究的方法和观念旨趣,都已迥然不同于以往。以至今天,任何关于人、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如果不能被纳入或触及语言之维,那几乎就不可能是深入而有效的。 但是,语言之维并不意味着一切。如果不与自然之维、实践之维有机地联系起来,那么,由语言论转向所开启的研究范式的偏面性,也不见得会更少。事实上,实证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语言分析,或者以语言为“中心”、“存在”、“本体”的追思,并没有完全克服传统形而上学及现代主体性带来的困境,问题只是被悬搁或置换了。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到,与“语言论转向”相伴生的是精神一人文科学陷入了“合法性危机”。由于语言学与伦理学、叙事学与美学的日益分离乃至互不相容,由于放弃了“超验”预设后又无法在“经验”层面的实证性上落脚,更由于脱离了事物的压力和人的生存实践…… 全书共七章二十一节,但大多章节皆可独立成篇。由于是合作项目,且大多章节曾以单篇形式发表,故集结成书时未再对表述风格上的差异强求统一。这使本书没有抽绎成教科书式的严整的体系构架,而有点像不同透视点的随机聚合。但通读全书仍可以发现,叙事与价值问题的诸多节点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发,并找到了相应的表达范畴,而且也能有效地被运用于对当代文学与批评现实的具体考察。按章节顺序,我们有可能对全书的思路作出如下概略性的把握。 第一章,叙事视域;第二章,故事的基础;第三章,叙述的本质;第四章,叙事现时间;第五章,叙事语态;第六章,叙事话语的功能;第七章,意义与价值。
隐喻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这就是说,某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包含着诗。包藏着美和无名的真实。不难发现,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就是隐喻。隐喻就包藏着诗、真理和美。 该书以诗的语言为宗旨,广泛涉及宗教学、神话话、民间文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崭新的理论阐释,运用史料精当公允,理解之深刻、判断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叙事与抒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简介: 《叙事与抒情》一书收入作者近几年主要文论,分为“阅读与写作的社会学”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两部分。前一主题讨论了人文知识和思想已经失去了实践的意义:知识失去了与行为的联系,思想失去了现实的作用。后一部分“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就是这一理论的文本分析实践。作者通过对昌耀等人的分析表明,在诗歌嬉戏的智慧中仍然保持着批判。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文有一种抒情的诗意。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1993
简介: 诗人要对世界说话,就是要在现实的纷扰中找到语言的神秘性和它的隐喻所在,从而建立一个预想的新的世界。耿占春说:“语言是灵魂的流放之地,也是灵魂的朝圣之路和朝圣之路。深入语言之后,它将我们引向诗。”
观察者的幻象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看、听、嗅、触摸,这是我们拥有和亲历事物的方式,也是人相互欢爱、享乐和受苦的方式。视与触,是人与事物的基本的接触,是人的及物的活动。 作为接触与感觉,它包含着对物的认识。看、听与摸:一种在行动的思考。视与触,尽管总是接触到许多我们知名的事物,但对于眼睛、耳和手来说,事物总有其暧昧性,何其不等于语义的领域。视与触接触着事物中陌生而无名的成分,在事物的广阔的匿名性中,眼光才一点一点地醒来。思考正是由这样一些令人惊异的“见”所构成的:洞见、发现、觉察、醒目,使眼睛醒来。 本书作者以一位“观察者”的身份,仔细描绘眼睛、耳朵、手所能体会到的一切细微感受。表达流畅,思维活跃,文采斐然。
中魔的镜子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2001
简介:本书包括“梦幻的絮语”、“革命与时间——向初始时间的复归”、“本雅明的寓言”、“诗学与社会学的冲突——关于当下诗坛论争之二”等评论文章。
群岛上的谈话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
简介:
叙事美学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从当代叙事理论和文本社会学出发,分析了经典理实主义以来的各种叙事模式与社会一历史结构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叙事的危机和叙事的可能性,尤其是叙事艺术自我更新的能力:一些被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的出现。它们通常从多样性的历史时刻吸取了故事与知识,并赋予其主题的多义性和当代性,以及个人色彩的修辞风格。这些新的叙事方式体现了这样一种叙事美学。
诗歌、经验与修辞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是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主持的“新诗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以现代汉语诗歌为切入点,以“象征”为叙述对象,追溯“象征”的古老出身,和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形记”。作者意在指出,“象征”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和仪式表述手段,更是人类感受世界、认知自我的途径;在中国当代文学时期,“象征”的存在与消失过程,表征着社会、文学和生存境遇的变化;“象征”的改写也意味着人类对自身文化、生存意义的改写。
回忆和话语之乡[电子资源.图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 耿占春,文学评论家。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近年来著有《隐喻》、《痛苦》、《观察者的幻象》、《中魔的镜子》和《叙事美学》等专著。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离散的记忆,往事已成空,童谣,炉火和油灯,梦,给天上的姥姥,叙述者的命运等。
沙上的卜辞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沙上的“卜辞”主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生活,一个是书本。作者站在生活和书架之间,如同面向大地,背靠沧海。这就使书中的每则“卜辞”都浸润着泥土的气息,闪烁着海水的光泽,并且保留了风吹日照的痕迹。从根本上说,这些“卜辞”无一不是出自作者的个体经验,但它们映射着这个时代的万千气象,牵动着人性深处某些永恒不变的东西。作者特别强调的是这些“卜辞”的瞬间性,这意味着如果把它们一一提炼成诗,就有可能失去更多的瞬间感受。所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作者用自由而快捷的方式保存了流动于心中的珍贵感觉,让这一系列内心的战栗适宜地凝结为石,而不是迟缓地打磨成玉。尽管石头没有宝玉的精致和华美,但是它们不可压缩,拒绝复制,而且经得起时间的磨损。 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这些“沙上的卜辞”真的像沙一样散乱而天然地存在着。作者笔下的文字如同爱默生所写的风中的雪花那样在“垒砖叠瓦”,爱默生认为暴风雪具有一种绝妙手艺,可以让“吃惊的人工在太阳底下,去在十年百载中,一砖一石地慢慢模仿狂飙在夜里的创作,模仿雪在欢乐嬉戏中的构筑”。“沙上的卜辞”就是这样一座独特的建筑,是暴风雪依据特定地势形成的自然堆积。因为其中的文字全然听从作者心境的流动,既非有意安排,更不刻意串连,最终形成了一条本雅明式的“单向街”。在这条街上,读者可以自由游逛,可以局部浏览,也可以找一间比较喜欢的房间住下来,让自己停顿片刻,在那里俯视一下窗外的世界,还可以借助这些“卜辞”回顾一下人类的过去,预测一下自己的未来。
在美学与道德之间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是多由博士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实乃石中之玉、川底之珠。
痛苦-挣脱?忍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3.8
简介:图书介绍:本书对人生的真谛进行了种种探索,如:人的生与死、面对神秘莫测的人类痛苦与死亡、时间对人生痛苦的作用等。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学林出版社,2005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东方出版社,1993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学林出版社,2001
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
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海天出版社,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