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1 项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清)曹雪芹,(清)高鹗著;(清)改琦绘像;周书文点校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红楼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的文化意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章回小说,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从它在18世纪中叶问世以来,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北京就流行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民歌俗谚。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甚至成了专门的学问,称为“红学”,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 更多>>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4)
作者: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这部分类法是按如下的原则编制的: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编制依据,类目的确立及其序列安排,不仅要从科学概念出发,同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治内容。分类体系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同时要考虑图书资料分类的特点,既要能容纳古代的和外国的图书资料,又要充分反映新学科和新事物。在类目安排和标记符号的设置上,要力求简明、易懂、易记,以适应图书资料分类实践的需要。照顾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单位类分图书和资料的需要,为全国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目创造条件?
作者: 周和平主编;北京图书馆编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本丛刊是我国第一部涵盖时间最长、收入历代年谱最多、规模最宏大、线装版本最完备的年谱资料汇编。收入1996年以前北京图书馆所藏中国历代人物的线装年谱,计1212种,谱主1018人。所收年谱的谱主卒年大体以1911年为下限,个别卒于民国及其以后的传统文化人士的年谱也酌情收人。年谱即以年系谱主事迹之书。凡与年谱体例、功用相同之书,虽不称年谱 ,如:年表、年略、述略、编年、年状、年纪、行实录、观生纪、梦痕录、知非录、言旧录 、鸿爪录等,也予收入。年谱的变体,如:诗谱、读书谱等,也收入。 限于篇幅,有关本年谱丛刊所收录各年谱的具体版本信息请从本站“资源下载”栏目的“目录及部分内容页下载”中进行下载!
作者: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为使《中图法》新老用户正确掌握这部分类法,进行文献分类标引工作,《中图法》编委会在原第三版使用手册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一书。本书内容包括:《中图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文献分类的一般方法;《中图法》各大类文献的分类方法;同类书排列、文献改编问题;《中图法》版本及系列工具书介绍。另有附录。本书重点增加了《中图法》第四版新增内容、类目结构变化较大部分的说明,同时对第三版使用手册中阐述过于简略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中图法》编委会具有对《中图法》一书使用解释的权威性,同时本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作者: 曹利华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以中图传统美学 思想发展的内在结构,参 照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规 律,总结出具有民族特色 的中华美学建构体系,提 出“《文心雕龙》标志着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形成” 的观点。魏晋南北朝之后 中国门类艺术美学体系逐 渐完善,使中国传统美学完 成了“自上而下”向“自 下而上”的发展历程。 片断: 第一章人格美学的自觉 第一节孔子的“仁”学美学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 东曲阜)。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奠基者,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中国2000多年来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发展是与孔 子的美学思想密切相关的。认真研究、探讨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建 立“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美学体系是 极有益处的。 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有两个难点:一是由于中国古代史分期 问题上的分歧,造成对孔子历史评价的困难。有人认为孔子的基 本立场是顺应当时的社会变革的潮流的,他企图建立一个新的体 系以为新来的封建社会的韧带①。有人认为孔子是士阶层思想的 代表,是新兴地主阶级也是新兴家族制度的有力代表②。有人认 为孔子是旧贵族的奴隶主的代表③。笔者比较同意郭沫若《十批 判书》中的基本观点,本书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结构探析也是基于这 样的基础。二是我们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体系主要根据未成体系 的《论语》,《论语》只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回忆录,而且大部分只 是片言只语,这样给研究上带来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怎样在不成 体系的《论语》中找出它的体系来,这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这也 正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同时,我们认为孔子美学思想的重点应该是社会美,而不是艺 术美。也就是说孔子谈美主要是谈现实社会中的人格美,而不是 谈艺术创造、艺术欣赏。孔子在《论语》中所涉及到的艺术美,从某 种意义上来说,也只是社会美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这种情况在西 方美学史上也是存在的,苏格拉底就是一例,他从社会观点出发指 出美的评价标准在于对人的效用,使美与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 是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当然,中国古代,从社会观点来 看待美的并不是从孔子开始,在《左传》、《国语》、《尚书》中也有许 多这样的例子。但是如此系统地谈论社会美那就首推孔子了。下 面就从四个层次上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结构作初步的探析。 一“仁”的美学内涵 “仁”是什么?“仁”最早出现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 (孙星衍疏:“予”作“旦”,“考能”作“巧能”,言仁顺巧能也),是指一 种美好的品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还没有发现过这个字。可见 “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①,这个字虽然不是孔子创造的,但是 孔子是第一个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仁”的本质的人,“仁”字在《论 语》中出现了109次。 由于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认识不同,必然产生对孔子历 史地位评价的不同,也必然产生对“仁”的本质的理解不同。现在 大部分人认为“仁”有其积极的一面,应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但是 “仁”被肯定的积极因素是从哪里来的呢?现在有较大影响的有两 种观点:一种认为孔子虽然维护周礼,“但是,更重要的是,孔子的 仁学明显地保留和发扬了早期奴隶社会中还残存着的氏族公社时 代才有的原始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②。
作者: 谢保成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片断: 第一章时代的弄潮儿 本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正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年代,也 是外来思想文化以全然不同的内涵冲击东方文明的时代。在这样 一个社会、思想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人们普遍都在探寻中外思 想文化的关系。本书传主郭沫若,便是其中成就卓著、颇具影响 的人物之一。 一、“海棠香国”的叛逆 在四川大渡河与岷江汇合处,有一座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 城——乐山市。这里为蜀王开明故治,秦为南安县,隶蜀郡,汉 改隶犍为郡。北周为平羌县、郡治所,宣帝时置为嘉州。清雍正 末,增置乐山县,始名乐山。其地自古盛产“色香并胜”的海棠, 故有“海棠香国”之称。 嘉州山水秀丽,有举世闻名的“仙山”峨眉山,有唐代凿建 的世界第一大佛。峨眉第二峰绥山,俗称二峨。又有三峨,名为 美女峰。在这美女峰正北有一小镇,唐代名为南林镇,清道光年 间旧址被冲毁,迁至今天称为沙湾的地方。100多年前,这里是清 朝末年的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 “海棠香国”出骄子。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1月16 日(旧历九月二十七日)午时,我们要评述的主人公来到人世间。 他的降生,颇带“反逆”的意味。不顾母亲忍受难产的巨大痛苦, 迫不及待地“脚先下地”,跨出“反逆者的第一步”。 他的祖上,原籍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前迁蜀。传到传主时,已经是第六代了。其祖父爱散财, 以致家业凋零。其父郭朝沛,善理财,又把家业恢复起来。为教 育子女,在旧居后花园设立“绥山山馆”,为子弟延师授业。传主 的母亲杜邀贞,又作杜荪福,乃进士之女,耳濡目染,能够背诵 一些诗词。15岁嫁到郭家,勤苦操持,受到全家敬重。在受胎之 际,母亲梦一小豹咬自己左手虎口,遂以文豹为这“逆产”婴儿 的乳名。后以开贞为其学名,号尚武。1919年9月,开贞发表新 诗《抱和儿浴博多湾》、《鹭鸶》时,首次署名沫若,自谓是取其 故乡的两条河——沫(Mei,音妹)水(大渡河)与若水(雅河, 又名青衣江)“合拢”而成。从此,沫若之名便取代开贞了。20年 代中期,在出版几部翻译小说和戏曲集时,又开始使用“郭鼎 堂”三字。其后,在甲骨、金文领域,常以“四堂”——罗雪堂 (振玉)、王观堂(国维)、郭鼎堂(沫若)、董彦堂(作宾)并称, 成为显示其成就的一个代号。 以文化教养而论,可以说郭沫若是浸染于儒家经典,寝馈于 传统文化的。但是,浪漫的、叛逆的个性又使他对于旧学中的消 极面产生出极大的反感。 4岁的小文豹,便开始跟母亲口诵唐诗,为其所受诗教的“第 一课”。“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亦无声。” 四五十年后,仍然留在他的记忆中。甚至他那样小的年岁就产生 了“读书的好奇心”,也是由于“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 嫌我小,肚内有文章”这首诗激发起来的。入“绥山山馆”后,发 蒙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类很暖 昧的哲学问题,自然引不起蒙童的兴趣,于是便“逃起学来”,结 果是父亲“用强制手段”把小开贞“抱进学堂里去”。 后记: 一校校后记 在一校当中,得见一则关于《管子》的新材料,故在校后作 此补笔。 当年郭沫若集校《管子》,在广集版本方面有一项引以为憾的 事,就是宋刻墨宝堂蔡潜道本至清代中叶失传。因此,他在《管 子集校》一书中,再三表露出惋惜之情。 1956年3月,《管子集校》由科学出版社出版。7月初,郭沫 若收到潘景郑来信和所寄陈奂校《管子》抄本及丁士涵《管子 案》残稿二种。9月初复函云:“日前始得勘校毕,谨将原书璧 还”,“各书头曾略题数语”。并说:“墨宝堂本颇闻有在苏联之说, 如信然,后或可得一见。”现录郭沫若在“各书头曾略题数语”,以 备关注《管子》版本者参考。 在陈免校《管子》抄本书头所题: 余为《管子集校》,收罗版本颇多,独墨宝堂宋本未见, 引以为憾。此本即钞自墨宝堂本,并经陈奂手校,校录以遗 高邮王氏(按:指王念孙),有铃印可证。潘君景郑远道惠假, 得细阅一过,弥补遗憾,良堪感荷。原书本缺自十三卷至十 九卷,黄丕烈曾据陆贻典校宋本补入。俾成全帙。此钞本即 据黄所校补本,而陈复曾以刘绩补注本对校。此可见前人之 勤,与其用心之仔细。陈氏经校后,更以转赠王氏,曩时学 者间友谊之敦厚,深可足令人感动。凡此均足师法,固不仅 为学会素研究增添一份善本而已。潘君实善体前修之懿行者, 谨让此数语璧还,用申谢意。一九五六年九月九日郭沫若 在丁士涵《管子案》残稿书头所题: 《管子》残稿,蒙景郑君假阅,确实可贵。稿曾经陈奂手 定,稿中朱书即陈氏笔迹。戴望亦曾过目,有案语数处。然 《管子校正》中所采丁说,与此稿不尽相符。有为稿本中所无 者,盖采自《管子注》,惜彼书已毁,不可复问耳。稿中颇有 胜义为戴所遗漏者,亦有丁误而戴亦同误者,足徵戴之功力 远不及丁。丁书残毁,殊可惜也。然残愈于毁,宜倍加珍护。 一九五六年九月九日郭沫若识① 校书不易,每校一次都会发现一些错漏,大到标题、正文、引 文,小到注脚。尤其数目字,稍一疏忽,便出差错。这里要特别 提出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孙彦。 1992年10月在郭沫若的故乡参加四川省纪念郭沫若百年诞 辰大会,与孙彦有过一面之识。今年1月12日她到社科院来送本 书的一校样,如果不是事先联系好见面的地点,几乎不能相认,彼 此都颇为感叹岁月如流! 回来看校样,从字里行间感到孙彦的认真和细心。原稿中的 笔误被改正,清样中的错录、漏录被钩改、补入。一时弄不清的 问题,她都在旁用有铅笔划出,提醒我核准。对于有的引文,她 似乎还曾查对过原著。总之,看完一校样后给我的最大感觉是:孙 彦对于本书的编辑很是尽心尽力,经过她的加工处理,可以说书 中不会有什么差错了。为此,特别在此补写一笔,表示对她的感 激之情,感谢她为本书付出的心血! 1999年1月
作者: 陈滞冬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当此传统书法再度繁荣发展的时代,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规模不算太大的丛书。我们的主观愿望并不在于给本已很热闹的书法百花园锦上添花,而是企望于能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以渴中送水———希望能对他们的书法知识的了解和书法艺术的学习有所帮助,不敢说一定达到指点迷津的效但是,或许可以起到入门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对书法艺术的研究者有所裨益———至少是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考的价值。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书法热”以来,此起彼伏的书法活动和层出不穷的书法出版物实在令人目不暇接。显然,各种活动与出版物的立场、方法、水平、质量等等大不相同。对于有水平和选择能力的书法家、书学家而言,选择其佳者而参与而购买自不在话下,而对于一些初学者而言,则往往于鱼目混珠之中莫衷一是,难以择善。因此,试图邀请一些国内学有所长的中青年研究家分头撰写此丛书得以实施。本丛书一共八本,每本以一、二种书体为中轴,分别 述及该书体之产生、发展及变化的流变史,概略介绍该书体之名称与含义;其次,则对该书体之历史性名作予以评介与鉴析,或侧重艺术风格之分析,或侧重时代背景之剖白,或侧重视觉形式之阐述,或侧重审美内涵之挖掘,不求完满,但求实在,言之求简,论之求确;最后,奢望能高屋建瓴地从该书体的历史演变中定位于当代乃至当下的书法创作,结合具体的艺术实践予 以技法指导,不求琐细,力求精当,不尚空泛,力追平实。总而言之,这是一套融欣赏性与实用性、研究性与操作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丛书。它立足于学术化的普及性,又着眼于普及化的学术性。可以说,每位撰述者都抱有如上的意愿,也各自付出了相应的努力,达到了各自的著述效果。 显然,由于撰述者们的艺术观念、学术功力、审美立场、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各册之间自不免于水平与著述风格的差异。这种差异我以为并无不可,它正是每位作者自我风格的显现,同时也是自我观念与个体价值的一种完满自由的实现。这种差异恰好体现了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之间的巨大张力,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真实,我们也确实看到了真实基础上的自然圆融。八位作者的辛勤努力,八本著述的不同风格,为我们提供了来自不同心灵的感动与思考,我谬为主编之一,深为感动,深表感谢。如果只有不同,这套丛书或许难于统一而不成为一套丛书了。因此,在鼓励和尊重丛书作者的独立见解与表述方法的同时,我们同时也提出了体例一致的要求。可见,统一的体例又是本套丛书的一个粘合剂。这样,读者朋友或许能在松散的联合中感到丛书各册之间的一致性与联系性。 考虑到书法艺术的视觉特征,本丛书大量插图,目的不只在于著述者的阐述之便,更在于为读者朋友们提供较为集中的书法图片,增加信息量,满足必要的视觉需要。似乎可以说,这一体例安排本身,便是我们的编辑意图,而透过这一意图,也明示了我们的一点艺术研究观念。之所以未用彩图而是利用黑白图版,主要是考虑到读者朋友的当下消费水平才如此的。 独立去看,每本书的文字数量都在十万字左右,图版都在130幅至200余幅之间,这该算是“小书”了。但每位作者都很用力,并未因它是“小书”而轻视之。有的作者甚至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去修改文稿,去搜集图版,这不禁使我想到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一再赞赏的“狮子搏象”精神。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小中见大”、“简中寓繁”——多么希望这套小书能实现这一 所有编辑出版者的共同愿望昔年国学大师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字史》仅以七、八万言终其篇,实在是以小见大、以简驭繁的佳作力构,无怪乎被鲁迅先生所推重,认为它“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皆数万言而已,然皆为经典著作而传世。我在这里提及这些,只是想说明一点:小书可以大作,要在言之有物、说之有理、述之有据可矣!
作者: 徐引篪,霍国庆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本书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融合社会学 等相关学科知识,将图书馆学理论构筑在以因 特网(Internet)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 上,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现代图书馆学的研究 对象和学科体系、东西方图书馆学流派和学说、 图书馆透析、图书馆类型的理论重组、人类需 求的图书馆、信息市场中的图书馆、网络时代 的图书馆等重大议题,资料翔实,精辟入微, 富有哲理性和时代气息,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和图书馆实践过程均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作 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及其它相关学科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教材
作者: 丁正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当此传统书法再度繁荣发展的时代,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规模不算太大的丛书。我们的主观愿望并不在于给本已很热闹的书法百花园锦上添花,而是企望于能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以渴中送水———希望能对他们的书法知识的了解和书法艺术的学习有所帮助,不敢说一定达到指点迷津的效但是,或许可以起到入门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对书法艺术的研究者有所裨益———至少是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考的价值。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书法热”以来,此起彼伏的书法活动和层出不穷的书法出版物实在令人目不暇接。显然,各种活动与出版物的立场、方法、水平、质量等等大不相同。对于有水平和选择能力的书法家、书学家而言,选择其佳者而参与而购买自不在话下,而对于一些初学者而言,则往往于鱼目混珠之中莫衷一是,难以择善。因此,试图邀请一些国内学有所长的中青年研究家分头撰写此丛书得以实施。本丛书一共八本,每本以一、二种书体为中轴,分别 述及该书体之产生、发展及变化的流变史,概略介绍该书体之名称与含义;其次,则对该书体之历史性名作予以评介与鉴析,或侧重艺术风格之分析,或侧重时代背景之剖白,或侧重视觉形式之阐述,或侧重审美内涵之挖掘,不求完满,但求实在,言之求简,论之求确;最后,奢望能高屋建瓴地从该书体的历史演变中定位于当代乃至当下的书法创作,结合具体的艺术实践予 以技法指导,不求琐细,力求精当,不尚空泛,力追平实。总而言之,这是一套融欣赏性与实用性、研究性与操作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丛书。它立足于学术化的普及性,又着眼于普及化的学术性。可以说,每位撰述者都抱有如上的意愿,也各自付出了相应的努力,达到了各自的著述效果。 显然,由于撰述者们的艺术观念、学术功力、审美立场、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各册之间自不免于水平与著述风格的差异。这种差异我以为并无不可,它正是每位作者自我风格的显现,同时也是自我观念与个体价值的一种完满自由的实现。这种差异恰好体现了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之间的巨大张力,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真实,我们也确实看到了真实基础上的自然圆融。八位作者的辛勤努力,八本著述的不同风格,为我们提供了来自不同心灵的感动与思考,我谬为主编之一,深为感动,深表感谢。如果只有不同,这套丛书或许难于统一而不成为一套丛书了。因此,在鼓励和尊重丛书作者的独立见解与表述方法的同时,我们同时也提出了体例一致的要求。可见,统一的体例又是本套丛书的一个粘合剂。这样,读者朋友或许能在松散的联合中感到丛书各册之间的一致性与联系性。 考虑到书法艺术的视觉特征,本丛书大量插图,目的不只在于著述者的阐述之便,更在于为读者朋友们提供较为集中的书法图片,增加信息量,满足必要的视觉需要。似乎可以说,这一体例安排本身,便是我们的编辑意图,而透过这一意图,也明示了我们的一点艺术研究观念。之所以未用彩图而是利用黑白图版,主要是考虑到读者朋友的当下消费水平才如此的。 独立去看,每本书的文字数量都在十万字左右,图版都在130幅至200余幅之间,这该算是“小书”了。但每位作者都很用力,并未因它是“小书”而轻视之。有的作者甚至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去修改文稿,去搜集图版,这不禁使我想到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一再赞赏的“狮子搏象”精神。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小中见大”、“简中寓繁”——多么希望这套小书能实现这一 所有编辑出版者的共同愿望昔年国学大师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字史》仅以七、八万言终其篇,实在是以小见大、以简驭繁的佳作力构,无怪乎被鲁迅先生所推重,认为它“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皆数万言而已,然皆为经典著作而传世。我在这里提及这些,只是想说明一点:小书可以大作,要在言之有物、说之有理、述之有据可矣!
作者: 肖东发主编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中国图书馆年鉴》是集知识性、资料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权威工具书,也是一种密度高、 容量大、功能全的专业信息源。在首卷(1996)的基础上,现出版与之相衔接的第二部——《中国图书馆年鉴》(1999)。本卷全面系统地反映1996—1998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 的最新发展概况,为各级有关领导提供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决策参考。本卷分专文特藏、图书馆事业、国际交流、大事记以及附录等内容。
作者: 丁晓强,李立志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应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世纪、创新的世纪、辉煌的世纪。一百年间,名家辈出,群星灿烂,成果丰硕,推陈出新。中国传统的学术发生蜕变,西方学术大量引入中国,在中西方学术的交流、撞击、融合中,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诞育,并迅速地茁壮成长。一百年内,各个学术领域均有新的 突破和重大进展,构建了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体系。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学术发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桩很有意义的工作,是为了推进21世纪的学术,进一步建构中国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璀璨的成果和丰厚的积累。它长期以来哺育了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在世界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19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学术文化。西学东渐,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器物文明的传播,其后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传播,直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西方的学术文化,涵盖广阔,影响深远,进入中国后生根、开花、结果。它改变了中国学术思想界以至全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跨进近代社会。其间,中学和西学、旧学和新学、传统学术和近代学术发生了激烈斗争和逐步融合。中国20世纪之学术即在这一斗争和融合的再创造过程中呱呱堕地。 中国近现代学术肇始于严复翻译西方的学术名著,19世纪末,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学说,使中国学术界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后,他又陆续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学》,耶方斯的《名学浅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领域,中国近代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逻辑学得以借鉴,因之萌生。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说明近代历史学与传统历史学之区别:“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他大声疾呼,历史学必须冲破传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认为这是有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他说:“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此时,夏曾佑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是我国第一部用章节体写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国通史。其他学科也在20世纪之初相继跨人近代时期,1910年沈家本创办的法学会和《法学会杂志》可说是近代法学的萌芽;王国维、罗振玉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说是近代考古学的滥觞;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学、王国维研究叔本华,开近代中国人研究外国哲学的先河;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鼓吹文学革命,中国近现代文学得以诞生,胡适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次用西方观点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分析研究。至于自然科学,19世纪后期已由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翻译了许多著作,做了大量准备。1915年,留美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中国科学社并创办《科学杂志》,中国近代的自然科学研究也逐步展开。 20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先进知识界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产物。西方的各派学说,众多著作,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冲进中国。中国学者站在自己的基地上进行选择、甄别、吸收,创造适应于自己时代的学术文化。学者们,作为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在中国接受教育,必定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 影响。20世纪的第一代学者,从旧时代过来,大都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四时代激烈的反传统文化的战士们,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吴虞等,他们为了完成除旧创新的历史使命,竭力反对旧传统,要与旧传统决裂,但实际上旧传统已渗进他们的血液里,他们不可能完全斩断传统。真像他们自己所说:他们 是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进行了反戈一击。即使像陈序经那样的“全盘西化论”者,也不可能摆脱旧传统。只要你是中国人,曾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摆脱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盘反对和完全丢弃“昨日之我”。 同样,20世纪的中国学者,不管他的思想多么保守、顽固,也不可能完全反对西方的学术文化。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日益明显,人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盘反对和摒弃西 方学术文化的人也是没有的。近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响,西服革履、西装大菜、洋房高楼、汽车飞机,西方文明,无处不在,哪个人的生活能离开这些?茅盾在《子夜》中写的吴老太爷头脑冬烘,顽固不化,但从乡下来到了上海,口诵《太上感应篇》,居住的却是洋房,出门更非坐汽车不可。拖着辫子,倡导复古的辜鸿铭其实是受过西方完备高等教育的一位大学者。20世纪的重大特点是中西文化从斗争走向融合,人们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两种异质文化的斗争和融合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历史上,佛教文化传人中国,经历了汉魏两晋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间发生激烈斗争和相互排拒,才逐渐地融合,产生了儒学化的佛学——禅宗,和佛学化的儒学——理学。明清之际,耶酥会士将西方文化带来中国,虽有徐光启、李之藻甚至顺治帝、康熙帝等上层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学的顽强抵抗,经一、二百年之久而烟消云散,并未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尤其是要从融合中诞生出新的学术文化,是一个长期、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这是历史上异质文化第三次进入中国,其声势之大,影响之远,大大超过了以前的两次。由于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使中国传统文化相形见绌,在上个世纪末,中学和西学的两军对战中,中学已阵脚大乱,败下阵来。必须吸取西学之长,“以洋为师”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创造,才能重建中国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经过中国学人们不懈的努力,20世纪的中国学术得以孕育成形,脱颖而出,并显示了崭新的面目和蓬勃的生命力。 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大体上说,有以下特点: 一、以进化学说和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学术赞美上古时代的制度和人物,颂先圣而薄后王,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视为道统所在,后世丢失了古代道统,故而欺凌争斗,社会日益退步。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社会进化的原理风靡全国,完全改变了陈腐观念,中国人懂得了用进化史观来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得出了与古人全然不同的结论。这样,20世纪的学术文化抛弃了传统观念,树立起近代新观念。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掌握了科学的唯物史观,进一步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作用等等,把学术文化的研究置于唯物史观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之下。20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 的中国学人全都信从进化原理。而在1949年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占有主导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诞育和成长了大批学者。 二、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中国传统学术,分成经、史、子、集,并不严格地建立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之上,其中经学特别重要,凌驾于上,且涵盖一切。《易经》中包括数学、哲学、自然科学;《书经》中包括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诗经》中包括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礼记》中包括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春秋》中包括历史学、政治学。许多学科尚在幼年萌芽状态,尚未从笼统的经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学科之间的界线极为模糊。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茁壮成长、规模齐备,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自然科学移植了西方几百年积累的学术成果,独立为一大学科。其中分门别类,学支林立,建立了数、理、化、生、农、工、医等大学科,门类繁多、内容充实,洋洋大观,达到了较高水平,且有裨于国计民生。而人文 和社会科学中,文史哲分离,形成各自的专业,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新学科,纷纷诞生独立。由于20世纪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入,知识量、信息量巨大增长,学术文化的内容日益充实,范围日益扩展,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旧框架,形成了近现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的学科分类体系。 三、理性方法的运用。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不够精密、逻辑不够严谨,推理判断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治学中带有直观感悟,冥心静思,自省修养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揣测的、情绪的方法,只要能表达研究对象或真实、或虚幻的状态,就能形成某种学术性的知识,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说,天人感应说,明心见性说。20世纪的中国学术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运用归纳和演绎,重视证据,“无征不信”、“孤证不立”,摒弃主观成见,抱着冷静、客观的态度,以理性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具体、准确的认知活动。在自然科学中运用显微镜、望远镜、以及其它科学仪器和实验手段,在社会科学中则着重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取第一手的实际材料。20世纪的学术文化追求的是精确而具体地把握现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进而认识其本质和规律。近现代学术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权威。 四、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进入20世纪,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凶狠,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更加残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20世纪的中国学者们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难,抱着无限的同情,唤起自己的责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钻研,目的就是为了救国。20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在风雨如磐的苦难岁月中诞生发育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20世纪学者们共同的强烈愿望。搞自然科学的希望科学救国,搞经济学的希望实业救国,搞教育学的希望教育救国,搞政治学的希望国家繁荣昌盛,搞哲学的希望振兴民族精神,搞历史学的希望以历史经验教育和唤起民众,搞文学的塑造了众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伴随中国的苦难而产生,它推动国家的前进、呼唤民族的奋起、激励大众的斗争,因此,爱国主义渗透其中,成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纪的中国学术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旗帜。 [
作者: 王元军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当此传统书法再度繁荣发展的时代,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规模不算太大的丛书。我们的主观愿望并不在于给本已很热闹的书法百花园锦上添花,而是企望于能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以渴中送水———希望能对他们的书法知识的了解和书法艺术的学习有所帮助,不敢说一定达到指点迷津的效但是,或许可以起到入门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对书法艺术的研究者有所裨益———至少是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考的价值。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书法热”以来,此起彼伏的书法活动和层出不穷的书法出版物实在令人目不暇接。显然,各种活动与出版物的立场、方法、水平、质量等等大不相同。对于有水平和选择能力的书法家、书学家而言,选择其佳者而参与而购买自不在话下,而对于一些初学者而言,则往往于鱼目混珠之中莫衷一是,难以择善。因此,试图邀请一些国内学有所长的中青年研究家分头撰写此丛书得以实施。本丛书一共八本,每本以一、二种书体为中轴,分别 述及该书体之产生、发展及变化的流变史,概略介绍该书体之名称与含义;其次,则对该书体之历史性名作予以评介与鉴析,或侧重艺术风格之分析,或侧重时代背景之剖白,或侧重视觉形式之阐述,或侧重审美内涵之挖掘,不求完满,但求实在,言之求简,论之求确;最后,奢望能高屋建瓴地从该书体的历史演变中定位于当代乃至当下的书法创作,结合具体的艺术实践予 以技法指导,不求琐细,力求精当,不尚空泛,力追平实。总而言之,这是一套融欣赏性与实用性、研究性与操作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丛书。它立足于学术化的普及性,又着眼于普及化的学术性。可以说,每位撰述者都抱有如上的意愿,也各自付出了相应的努力,达到了各自的著述效果。 显然,由于撰述者们的艺术观念、学术功力、审美立场、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各册之间自不免于水平与著述风格的差异。这种差异我以为并无不可,它正是每位作者自我风格的显现,同时也是自我观念与个体价值的一种完满自由的实现。这种差异恰好体现了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之间的巨大张力,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真实,我们也确实看到了真实基础上的自然圆融。八位作者的辛勤努力,八本著述的不同风格,为我们提供了来自不同心灵的感动与思考,我谬为主编之一,深为感动,深表感谢。如果只有不同,这套丛书或许难于统一而不成为一套丛书了。因此,在鼓励和尊重丛书作者的独立见解与表述方法的同时,我们同时也提出了体例一致的要求。可见,统一的体例又是本套丛书的一个粘合剂。这样,读者朋友或许能在松散的联合中感到丛书各册之间的一致性与联系性。 考虑到书法艺术的视觉特征,本丛书大量插图,目的不只在于著述者的阐述之便,更在于为读者朋友们提供较为集中的书法图片,增加信息量,满足必要的视觉需要。似乎可以说,这一体例安排本身,便是我们的编辑意图,而透过这一意图,也明示了我们的一点艺术研究观念。之所以未用彩图而是利用黑白图版,主要是考虑到读者朋友的当下消费水平才如此的。 独立去看,每本书的文字数量都在十万字左右,图版都在130幅至200余幅之间,这该算是“小书”了。但每位作者都很用力,并未因它是“小书”而轻视之。有的作者甚至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去修改文稿,去搜集图版,这不禁使我想到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一再赞赏的“狮子搏象”精神。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小中见大”、“简中寓繁”——多么希望这套小书能实现这一 所有编辑出版者的共同愿望昔年国学大师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字史》仅以七、八万言终其篇,实在是以小见大、以简驭繁的佳作力构,无怪乎被鲁迅先生所推重,认为它“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皆数万言而已,然皆为经典著作而传世。我在这里提及这些,只是想说明一点:小书可以大作,要在言之有物、说之有理、述之有据可矣!
作者: 郑大华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到了20世纪,自由主义开始发展成为新自由主义(又称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以道德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是道德的存在物,个人是自己利益的唯一判断者,但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孤单的个人不可能幸福。每个人在维护个人权益时应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只有彼此互助才能加快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幸福。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但不再是消极地反抗旧制度、否定国家干预的自由,而是具有主动精神、富于创造力、倡导新秩序的积极自由;反对贫困、饥饿、伤残、愚昧等种种社会弊端是实现积极自由的重要条件。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干预作用,认为国家可以采取措施为个人自由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更多的条件。新自由 主义强调公民的社会义务,要求个人应维护国家。社会是有机的整体,个人权利的存在与完善有赖于国家的维护和社会的发展。个人只有为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和公共福利做出贡献,承担更多的义务,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新自由主义主张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以便缓和社会矛盾,避免社会革命的发生。新自由主义要求实行更多的社会合作,提倡改良主义,既对帝国主义持批评态度,也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而主张走第三条道路,使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实现某种程度的结合。 张君劢曾声称,他的哲学思想是德国的,政治思想是英国的。所谓政治思想是英国的,主要是接受了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张君劢接受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要早于他接受西方(主要是德国)哲学思想的影响。20世纪初他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他修的就是西方的法律和政治学,政治学的课本是洛克的《政府论》,所用的参考书也几乎全是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其中包括威尔逊的《国家论》,柏基氏的《宪法》和萨里门的《经济原理》。留学日本期间,他还在《新民丛报》第4卷第18号上以“立斋”的笔名发表过一篇名为《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的译文。这是张君劢生平第一篇译作,也是他一生中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字,有人甚至认为“就某个意义上说来,《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奠定了君劢一生政治思想的一个里程碑。” 穆勒约翰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密尔。密尔(1806—1873),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其政治方面的著作有《论自由》(1859)、《代议政治论》(又译名为《代议制研究》)(1861)、《功利主义》(1863)和由政论文章汇集而成的四卷本《论说与探讨》(1875)
作者: 丁为祥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本书除导言、附录外,通过时代与生命、本体宇宙论的创立、衡论中西文化、玄解六经、分歧中的学术路向、仁心善性的现代扩充等六个章节的撰写,展示了熊十力的学术交往、思想渊源及其著作在哲学史中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
作者: 王攸欣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应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世纪、创新的世纪、辉煌的世纪。一百年间,名家辈出,群星灿烂,成果丰硕,推陈出新。中国传统的学术发生蜕变,西方学术大量引入中国,在中西方学术的交流、撞击、融合中,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诞育,并迅速地茁壮成长。一百年内,各个学术领域均有新的 突破和重大进展,构建了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体系。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学术发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桩很有意义的工作,是为了推进21世纪的学术,进一步建构中国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璀璨的成果和丰厚的积累。它长期以来哺育了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在世界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19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学术文化。西学东渐,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器物文明的传播,其后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传播,直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西方的学术文化,涵盖广阔,影响深远,进入中国后生根、开花、结果。它改变了中国学术思想界以至全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跨进近代社会。其间,中学和西学、旧学和新学、传统学术和近代学术发生了激烈斗争和逐步融合。中国20世纪之学术即在这一斗争和融合的再创造过程中呱呱堕地。 中国近现代学术肇始于严复翻译西方的学术名著,19世纪末,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学说,使中国学术界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后,他又陆续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学》,耶方斯的《名学浅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领域,中国近代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逻辑学得以借鉴,因之萌生。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说明近代历史学与传统历史学之区别:“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他大声疾呼,历史学必须冲破传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认为这是有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他说:“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此时,夏曾佑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是我国第一部用章节体写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国通史。其他学科也在20世纪之初相继跨人近代时期,1910年沈家本创办的法学会和《法学会杂志》可说是近代法学的萌芽;王国维、罗振玉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说是近代考古学的滥觞;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学、王国维研究叔本华,开近代中国人研究外国哲学的先河;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鼓吹文学革命,中国近现代文学得以诞生,胡适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次用西方观点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分析研究。至于自然科学,19世纪后期已由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翻译了许多著作,做了大量准备。1915年,留美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中国科学社并创办《科学杂志》,中国近代的自然科学研究也逐步展开。 20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先进知识界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产物。西方的各派学说,众多著作,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冲进中国。中国学者站在自己的基地上进行选择、甄别、吸收,创造适应于自己时代的学术文化。学者们,作为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在中国接受教育,必定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 影响。20世纪的第一代学者,从旧时代过来,大都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四时代激烈的反传统文化的战士们,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吴虞等,他们为了完成除旧创新的历史使命,竭力反对旧传统,要与旧传统决裂,但实际上旧传统已渗进他们的血液里,他们不可能完全斩断传统。真像他们自己所说:他们 是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进行了反戈一击。即使像陈序经那样的“全盘西化论”者,也不可能摆脱旧传统。只要你是中国人,曾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摆脱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盘反对和完全丢弃“昨日之我”。 同样,20世纪的中国学者,不管他的思想多么保守、顽固,也不可能完全反对西方的学术文化。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日益明显,人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盘反对和摒弃西 方学术文化的人也是没有的。近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响,西服革履、西装大菜、洋房高楼、汽车飞机,西方文明,无处不在,哪个人的生活能离开这些?茅盾在《子夜》中写的吴老太爷头脑冬烘,顽固不化,但从乡下来到了上海,口诵《太上感应篇》,居住的却是洋房,出门更非坐汽车不可。拖着辫子,倡导复古的辜鸿铭其实是受过西方完备高等教育的一位大学者。20世纪的重大特点是中西文化从斗争走向融合,人们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两种异质文化的斗争和融合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历史上,佛教文化传人中国,经历了汉魏两晋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间发生激烈斗争和相互排拒,才逐渐地融合,产生了儒学化的佛学——禅宗,和佛学化的儒学——理学。明清之际,耶酥会士将西方文化带来中国,虽有徐光启、李之藻甚至顺治帝、康熙帝等上层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学的顽强抵抗,经一、二百年之久而烟消云散,并未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尤其是要从融合中诞生出新的学术文化,是一个长期、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这是历史上异质文化第三次进入中国,其声势之大,影响之远,大大超过了以前的两次。由于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使中国传统文化相形见绌,在上个世纪末,中学和西学的两军对战中,中学已阵脚大乱,败下阵来。必须吸取西学之长,“以洋为师”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创造,才能重建中国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经过中国学人们不懈的努力,20世纪的中国学术得以孕育成形,脱颖而出,并显示了崭新的面目和蓬勃的生命力。 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大体上说,有以下特点: 一、以进化学说和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学术赞美上古时代的制度和人物,颂先圣而薄后王,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视为道统所在,后世丢失了古代道统,故而欺凌争斗,社会日益退步。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社会进化的原理风靡全国,完全改变了陈腐观念,中国人懂得了用进化史观来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得出了与古人全然不同的结论。这样,20世纪的学术文化抛弃了传统观念,树立起近代新观念。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掌握了科学的唯物史观,进一步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作用等等,把学术文化的研究置于唯物史观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之下。20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 的中国学人全都信从进化原理。而在1949年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占有主导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诞育和成长了大批学者。 二、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中国传统学术,分成经、史、子、集,并不严格地建立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之上,其中经学特别重要,凌驾于上,且涵盖一切。《易经》中包括数学、哲学、自然科学;《书经》中包括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诗经》中包括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礼记》中包括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春秋》中包括历史学、政治学。许多学科尚在幼年萌芽状态,尚未从笼统的经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学科之间的界线极为模糊。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茁壮成长、规模齐备,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自然科学移植了西方几百年积累的学术成果,独立为一大学科。其中分门别类,学支林立,建立了数、理、化、生、农、工、医等大学科,门类繁多、内容充实,洋洋大观,达到了较高水平,且有裨于国计民生。而人文 和社会科学中,文史哲分离,形成各自的专业,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新学科,纷纷诞生独立。由于20世纪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入,知识量、信息量巨大增长,学术文化的内容日益充实,范围日益扩展,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旧框架,形成了近现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的学科分类体系。 三、理性方法的运用。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不够精密、逻辑不够严谨,推理判断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治学中带有直观感悟,冥心静思,自省修养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揣测的、情绪的方法,只要能表达研究对象或真实、或虚幻的状态,就能形成某种学术性的知识,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说,天人感应说,明心见性说。20世纪的中国学术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运用归纳和演绎,重视证据,“无征不信”、“孤证不立”,摒弃主观成见,抱着冷静、客观的态度,以理性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具体、准确的认知活动。在自然科学中运用显微镜、望远镜、以及其它科学仪器和实验手段,在社会科学中则着重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取第一手的实际材料。20世纪的学术文化追求的是精确而具体地把握现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进而认识其本质和规律。近现代学术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权威。 四、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进入20世纪,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凶狠,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更加残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20世纪的中国学者们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难,抱着无限的同情,唤起自己的责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钻研,目的就是为了救国。20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在风雨如磐的苦难岁月中诞生发育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20世纪学者们共同的强烈愿望。搞自然科学的希望科学救国,搞经济学的希望实业救国,搞教育学的希望教育救国,搞政治学的希望国家繁荣昌盛,搞哲学的希望振兴民族精神,搞历史学的希望以历史经验教育和唤起民众,搞文学的塑造了众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伴随中国的苦难而产生,它推动国家的前进、呼唤民族的奋起、激励大众的斗争,因此,爱国主义渗透其中,成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纪的中国学术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旗帜。
作者: 孙彦等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陶瓷题记是在陶瓷器上刻画的符号、文字,或题写的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吉语的款识文字、诗词。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民众生活、风俗习惯的反映,也是鉴定文物的重要依据。本书广泛收集历代各种陶瓷题记的实例、深入浅出的分析其起源、种类、风格、涵义,对古代陶瓷的收藏鉴赏者、经营者、研?空呒吧缁嵫А⑹费А⒚袼籽А⒚姥У难芯拷杂兄匾参考价值? <
作者: 郑大华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 本书不同于一般性的思想评传与文学传记。全书共分五章,通过对梁漱溟(1893-1988)思想历程、文化思想、哲学思想、乡村建设思想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揭示了梁漱溟作为新儒学的开启者所上人有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思想、实践过程、发展路径及其在哲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书后附有《梁漱溟学术行年简表》、《梁漱溟研究主要论著索引》。
作者: 盖山林编著;盖志浩绘图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简介:本书以我国丰富的面具资料为基础,拟对我国面具的发展、种类、功能、使用、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作一框架式的概括,使人们对面具这种文化现象从宏观上有一认识。 面具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最初出现于十分辽远的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颇为精彩的作品,尽管奇形状,毕竟不失为造型艺?醯囊幌钪匾的成就? 直到现代,面具仍拥有它特殊的魅力。现代戏剧创造性地使用面具,除了造成某种新奇感和神秘感之外,还利用面具的夸张、独特、坚诞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或所谓“潜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