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译注
作者: 孟子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08月
简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我国极重要的古典文献,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奠定了中国人看待世界与为人处世的哲学基础。宋元以后,是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在古代有极大的影响。
《孟子》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发挥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提倡以德服人及“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以民为先、保障人民权利、为民制产的民本思想,主张人性本善,要培养人的礼义廉耻四端,加强人格修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发扬大丈夫的浩然之气。《孟子》一书语言晓畅,平实精炼,也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名著,对我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书由杨逢彬译注。杨逢彬传承了杨树达、杨伯峻先生的朴学传统,又结合现代语言学的成果,对《孟子》的研究与译注已超越了前贤。
本译注语言通俗流畅,内容精准扎实,是极好的《四书》之门之选,读者通读本书,可以深切领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在生活与工作中,完善自我,创造佳绩。
【目录】
导读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免费在线读】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①
1?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②,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⑤。万乘之国,弑其君者⑥,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⑦,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⑧。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⑨,不夺不餍⑩。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yīng),“惠”是他的谥号。前362年,魏国都城由安邑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所以又叫梁惠王。他在即位*初二十几年内,使魏国在战国诸雄中*为强大。本篇名为“梁惠王章句上”,是因为《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不过是择取每篇开头的一个重要的词或词组而已。“章句”是汉代经学家常用的术语,即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在这里用作训解古书的题名。这里“梁惠王章句上”是东汉赵岐所著《孟子章句》的旧题,他把《孟子》7篇各分为上下两卷,所以这里题为“章句上”。
②叟(sǒu):老先生。
③亦:不过,只是。
④庶(shù)人:平民。
⑤征:取。
⑥弑:以下杀上,以卑杀尊。
⑦万乘(shèng)之国,千乘之国:兵车一辆叫一乘;春秋战国时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国家的大小强弱;战国七雄为万乘,宋、卫、中山、东周、西周为千乘。
⑧千乘之家,百乘之家:古代的执政大夫有一定的封邑,拥有这种封邑的大夫叫家。
⑨苟:假如,假设,如果。
⑩餍(yàn):饱,满足。
译文:
孟子晋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这样,上上下下都竞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有10000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1000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1000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100辆兵车的大夫。在10000辆兵车里头他就拥有1000辆,在1000辆兵车里头他就拥有100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他把‘义’弃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从没有以‘仁’存心的人会遗弃父母的,也没有以‘义’存心的人会怠慢君上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1?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①,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②,不日成之③。经始勿亟④,庶民子来⑤。王在灵囿,麀鹿攸伏⑥。麀鹿濯濯⑦,白鸟鹤鹤⑧。王在灵沼,於牣鱼跃⑨。’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⑩:‘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①顾:转动脖子看。
②攻:治,工作。
③不日:不设期限。
④经始勿亟:这是文王所说;亟,急。
⑤子:像儿子那样。
⑥麀(yōu)鹿攸伏:麀,母鹿。攸,所。
⑦濯濯:肥而光泽貌。
⑧鹤鹤:羽毛洁白貌。
⑨於牣(wū rèn):於,词的前缀,无实义;牣,满。
⑩《汤誓》:《尚书》中的一篇,为商汤伐桀誓师词。
时日害丧:时,此,这;害,同“曷”,何,何时。
译文:
孟子晋见梁惠王。王站在池塘边,一边欣赏着鸟兽,一边说:“有德行的人也享受这种快乐吗?”孟子答道:“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没有德行的人纵然有这一切,也没法享受。(怎么这样说呢?我拿周文王和夏桀的史实作例子来说明吧。)《诗经·大雅·灵台》中写道:‘开始筑灵台,经营又经营。百姓都来做,慢慢就完成。王说才开始,不要太着急。百姓如儿子,都来出把力。王到鹿苑中,母鹿正栖息。母鹿肥又亮,白鸟毛如雪。王到灵沼上,满池鱼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百姓的力量筑高台挖深池,可是百姓高兴这样做,他们管这台叫做‘灵台’,管这池叫做‘灵沼’,还高兴那里有许多麋鹿和鱼鳖。古时候的圣君贤王因为能与老百姓同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夏桀却恰恰相反,百姓诅咒他死,他却自比太阳:‘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才什么时候死亡。’)《汤誓》中便记载着百姓的哀歌:‘太阳呀,你什么时候灭亡呢?我宁肯和你一道去死!’老百姓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纵然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他又怎么能够独自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