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 of interestrate derivatives:conditions analysis & mechanism design
作者: 王敬著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就利率衍生产品发展而言,中国刚刚开始不久的实践在性
质上不同于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自发性产生与发展模式,
其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因此需要首先从理论上对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加以系统分析,
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论证。王敬的《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
与机制设计》基于这一基本逻辑思路展
开研究,力求为中国发展利率衍生产品的实践构建起一套较为
完整的分析框架。
1.本书的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前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前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书
选题的国内外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利率衍生产品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市场主体对利率衍生产品
的需求特性、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条件及运行机制、利率衍生
产品的定价和利率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及监管五个方面做了综
述,最后对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主要创新或贡献以及有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利率衍生产品的功能及作
用机理解析――首先对利率衍生产品的概念及分类加以界定,
然后在剖析利率衍生声品的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三大基本功
能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利率衍生产品在发挥这些
功能时的风险与成本收益加以比较。本章是全书研究的逻辑起
点,为后面各个逻辑环节的论证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是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分析。由于一种产品能否形
成市场并持续发展终归离不开供求两个方面,因此,发展利率
衍生产品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自然也就分解为需求条件和供给
条件两个方面,本章即是就需求条件所做的分析。但本章并不
纠缠于“是否存在需求”的讨论,而是分别对各类市场主体对
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关于久期错配程度、
规模、资本水平和信用状况等因素如何影响利率衍生产品需求
的结论,并通过对国外利率衍生产品产生过程与发展状况的分
析进一步印证需求对利率衍生产品产生与发展的作用。最后,
利用有关数据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特性进行计
量分析,由此落脚到关于中国利率衍生产品需求条件的实践分
析层面上。
第三章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承接第二章
的需求分析,本章着重从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对利率
衍生产品发展所需的供给条件进行分析。就制度环境条件而言,
本章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发展利率衍生产品需要一定程度的利
率市场化和适合的交易制度,然后通过对国外相关实践的分析
进行实证检验,并落脚到对中国的相应制度环境条件的分析上。
就市场环境条件而言,本章分别从交易者结构、原生产品市场
规模、基准利率和供给主体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穿插国内
外实证分析作为检验。至此,本章与第二章的内容一同构成了
关于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所需条件的理论体系。
第四章是利率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设计。.中国的利率衍生
产品实践所具有的自上而下推动的性质决定了在运行机制设计
的环节上首先需要解决一个策略选择的问题,然后才是产品本
身运行机制的设计问题。本章的内容即是按照这一思路来安排
和展开的。对于发展利率衍生产品的策略选择,本章首先论述
了如何根据先简单后复杂、顺应市场需求、原生产品市场发展
成熟、供给条件具备和风险易于控制五条原则进行顺序选择的
问题,然后分别从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的角度分析了时机选择
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如何在权衡运行效率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
进行场所选择的问题。对于利率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设计。本
章从合约设计和交易机制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第五章是利率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与监管,这也是全书的
最后一章。由于利率衍生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性,因此无论
是就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还是运行机制的完善而言,自然延伸
的一个逻辑环节就是对有关风险管理及监管问题的讨论。本章
的研究目的和思路是根据利率衍生产品的风险特性探讨如何从
市场主体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风险。基于
此,本章首先对利率衍生产品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特性进行
了界定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
作风险的度量、控制和市_场主体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
了论述,最后从监管体制、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资本充足要
求、信息披露和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就利率衍生产品的外部监管
问题进行了探讨。
2.本书的主要创新或贡献
本书可能的创新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本书多角度剖析了不同类型的
市场主体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特性,多方面论证了发展利率
衍生产品所需的制度和市场环境条件,从而构建了一个关于利
率衍生产品发展所需条件的理论分析框架。另外,关于各类利
率衍生产品发展的顺序选择、利率衍生产品合约和交易机制设
计一般原则的论证,以及将一般性的风险管理及监管机制与利
率衍生产品的特性结合起来的分析,都是本书所做的尝试性研
究,体现了本书对相关理论体系的贡献。
其次,在实践研究层面上,本书利用有关数据进行计量分
析,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特性及其与利率衍生
产品运行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为深入了解
中国利率衍生产品所面临的需求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策略选择
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外,本书利用广泛收集和整理的数据或
案例,就国外利率衍生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发展顺序、运行
机制、风险管理及监管等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一实证体系
与上述的理论体系相结合,能够为今后的类似研究提供一个可
资参考的分析框架。
最后,《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在一些主要观
点上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或者
贡献:
(1)规模是影响市场主体利率衍生产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
素,并表现为正向影响,其原因主要是利率衍生产品业务中规
模效应的存在。这一观点得到了理论分析和国外实证研究的证
明。但本书研究发现,国内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不
存在规模效应,说明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利率衍生产品交
易的力度还较小。
(2)发展利率衍生产品并不一定需要以完全的利率市场化
这样一种状态为前提,但必须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为条件,
因为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都会产生
波动,从而引致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
(3)发展利率衍生产品必须以足够规模的原生产品市场为
条件,而鉴于中国在2007年末短期国债与GDP之比超过了大多
数国家在推出首只短期利率期货时的水平,可以认为中国推出
短期利率期货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原生产品市场条件。
(4)发展利率衍生产品在顺序选择上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
顺应市场需求、原生产品市场发展成熟、供给条件具备和风险
易于控制五条原则,权衡这些原则大致可以得出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互换―OTC利率期权―利率期货的发展顺序选择。
(5)利率衍生产品的合约设计应兼顾流动性与风险控制,
其中就合约期限而言,OTC利率衍生产品中的远期利率协议期
限不宜过长,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的期限可以较长,而在交易
所利率衍生产品中,交割结算价格的决定方式使得短期利率期
货可以较长期利率期货有更远的交割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