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 项 “乔治” 相关结果
作者: (德)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著
简介: 内容简介: 罗姆巴赫的思想继承了欧洲神秘主义哲学中对于存在和原初性的探求,同时又与东方思想(尤其是道家和禅宗哲学)有着高度的契合;在现象学史上,他试图批判和超越海德格尔哲学基于人的存在之上的固定,将眼光扩展到自然和世界的整体存在。《世界作为活的结构:结构存在论的问题和解答》这本论文集,最初是海因里希-罗姆巴赫教授1996年访问韩国期间亲自构想和编定的。2003年德文本出版,这也是罗姆巴赫教授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目录: 导言一 导言二 实体-体系-结构 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 意义 今日现象学 现象学之道 “我” 从一到非它的六个步骤 今日哲学的时代批判 科学以及人的历史性自我规定 人类交流的基本结构 关于教育事件的哲学思考 哲学符号中的民族间相遇 石头的世界 一切从何而来 文献提示 本书文献来源 译后记 导言二[德]乔治?斯汀格 哲学家海因里希?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 1923—2004)代表了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既是为了西方和欧洲的哲学、也是为了亚洲的哲学才出现于世。一方面,他的名字已蜚声国外,另一方面,他的思想至今相对说来还甚少被接受。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罗姆巴赫生前越来越置身于通常的哲学讨论之外,因为他自信为哲学的未来开启了一个更加深刻和广阔的领域,而他本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这册文集一方面展示了罗姆巴赫哲学中极为丰富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则提供了观察他思想方法和系统之基础的一个窗口。 1 形成过程和思想特征 海因里希?罗姆巴赫出生于布莱斯高的弗莱堡<Freiburg im Breisgau>,他在弗莱堡大学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哲学,后来还学习过历史和艺术史,最终是以受马丁?海德格尔启发而构思的博士论文《关于发问的起源和本质》,于194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马克斯?穆勒<Max Müller>的教学助手,通过穆勒,罗姆巴赫主要学到了中世纪思想。1955年他以一部关于笛卡尔和帕斯卡的著作完成了教职论文,由它而产生了一部致力于讨论近现代世界的哲学和存在论基础的两卷本著作――《实体,体系,结构:功能主义的存在论和现代科学的哲学背景》(1964/65)。罗姆巴赫出身于现象学的“弗莱堡学派”,并跟随海德格尔、奥根?芬克<Eugen Fink>和魏尔海姆?斯基拉斯<Wilhelm Szilasi>学习过。他通过广泛的研究,将哲学史的基础置于一个新的、迄今为止尚未被认识到的联系之中,由此产生出了奠基性的系统著作《结构存在论》(1971)。 度过弗莱堡的讲师生涯之后,1964年罗姆巴赫被授予并接受了维尔茨堡<Wuerzburg>大学的首席哲学教席,1972年在拒绝了来自慕尼黑大学的教席邀请之后,他就一直待在维尔茨堡直至1990年退休。之后他仍然有教学安排,一直陪伴着他的学生,直至最后他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不得不逐渐退出学术活动。在他“活跃的”时期,他积极参与了各类学术组织的活动,比如做《哲学年鉴》的共同编者,以及“德国现象学研究协会”的共同发起人——他作为第一任主席领导了这个协会。 罗姆巴赫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他不得不面对两个根本上冲突的倾向和构造,而他却想将这二者拢到一起:一个是对于技术过程、逻辑、发明创造和革新的根本兴趣,与此相对的是一种朝向艺术的自发趋向,它在雕刻和绘画的尝试中表达自己。这种紧张的关系也贯通到他的全部著作之中,人们会这样描述这种情形:在技术方面它表现为对简洁、精确和分析型的区分力的关注,在艺术方面它表现为设想的热情、自由创作和对哲学思想过程的创新性领会。这个由海德格尔发起的思想上的争论以及由此获得的对于哲思化<Philosophieren>的洞见,还是没有使罗姆巴赫成为海德格尔的“门徒”,真实的情况是,他在接受海德格尔思想、但同时也是对它的舍弃和批判性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这种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这样罗姆巴赫也看到了一个必然的递进过程,它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发展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再发展到罗姆巴赫的“结构现象学”。如果人们一旦掌握了这个结论——罗姆巴赫在《当代意识的现象学》(1980)以及在本文集中关于现象学的文章中特别表达了这个结论,面对这种对现象学的深入的继续发展和加深,那种抱残守缺的观念会震惊不已。 罗姆巴赫作为哲学家的工作和自视远远地超越了高校政治的和内部的事务。可以肯定,他一方面是“教师”和哲学专业的教授者,但是在某个意义上,比这更重要的是,他是投身到哲思本身的工作和过程中的“大师”。就像他的老师马克斯?穆勒有一次所说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对于这种真正的哲学家,那种大多数情形下被理解成“哲学教师”的哲学教授范畴下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因此,罗姆巴赫那种有时以完全绝然的口吻出现的语言方式,也要首先归因于他哲学上的、以那种基本前提和深层结构为目标的展开,尽管在有些方面对同时代的理论进行构思时,恰好是在勾勒自身思想轮廓的意义上,一个更为开放的对话态度可能也非常值得期待。 2 三个构想 罗姆巴赫的三个构想,在他自己看来是完全独立的并且不能相互推论;这三个构想,每一个都以其自己的方式拥有它的来源、它的思想传统和提倡者。它们引出了最基础的思想和发展的路线,因此对话的双方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历史上的思想伟人。就现实的哲学讨论而言,罗姆巴赫反而所得较少,那些东西相比于其它哲学上的追求并不意味着该受藐视,但最终会因为直接关联到多种多样的现实题材而阻碍他的思想中有所助益和富有成果的东西通向更广阔的开放空间。 结构思想 那种“结构思想”牢不可破地与罗姆巴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思想具有一个漫长的起源历史,并且在“实体”、“体系”和“结构”的哲学思想阶段和基本概念中被确立下来。如果以“实体存在论”来称呼古希腊和基督教中世纪时期的思想经历,那么“体系存在论”就会表现为是那种从近代一直延伸到20世纪、并且时至今日还一直产生影响的思想形式。但是,将那个隐藏在体系思想中的“结构”的基本特征作为原本要寻找的“存在论”揭示出来,这才是主要被关切的事情,这一点要到19世纪后半期,但更主要是在20世纪才变得日益清晰。那种主要是对库萨的尼古拉、伽利略、笛卡儿、斯宾诺莎、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康德的深入浅出的诠释会一如既往地表现得极具现实意义,如果单个科学以及哲学传统流派的不同的分枝和发展能被这种诠释带入崭新的和富有成果的光辉之中的话。而为了如此去阐述,那种已经被贯彻的体系思想一方面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近代科学概念,另一方面却同时致力于一种宏大的还原主义——这种还原主义令那种自由和尊严停滞失败。就像人们对这两个转向所称呼的那样,这种“体系的”和“本我论的”理性概念的后果时至今日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还有留存。罗姆巴赫的“结构思想”清晰地显露出与所谓的“结构主义”还有“后结构主义”的不同——这两种思想同样都还带有很多体系的内涵,而“结构思想”与此相反地表达了一种尝试,即将那种“实体”和“体系”共同引导到一个新的层次上。《结构存在论》一书的副标题是“一门自由的现象学”,这是这种思想“系统的”和“方法上的”奠基性著作。《起源:人与自然的共创性哲学》(1994)一书体现了结构现象学的内涵,并且澄清了位于其中的所有事件的创造性基本质性。“结构状况”并不只是在它的“推动力”中被表明——“体系”也可以这样,而是首先在它的“生成”(Genese)之中,这种生成不仅将人之缘在的基本形式,更是将所有生活结构(aller lebendigen Strukturen)、也就是一般生活的基本形式表述为“生成的轨迹”。在“结构生成的”思想中,“形成”和“产生过程”取得了基础的地位,而在这之前,如果只谈论最重要的思想传统,那么这种地位是由“存在”、“主体”和“体系”所拥有的。“共创性”<Konkreativit?t>一跃而成关键概念,因为它能够清楚地说明,从一个共同的事件中某物是如何一个出自另一个地产生出来的,因而在其中它最先成为人们在实体化形式中所认识者,以及人们习惯性地由它出发的东西。在这里,艺术事件的现象获得了哲学的和存在论上的尊崇地位,如果艺术品和艺术家二者相互关联<aneinander>且相互出发<auseinander>地产生出来,也就是说它们超越了它们迄今为止所得到的自我理解的话。人不再被看作对立于这个世界,而是在人和世界的产生过程中[与世界一起]共同创造着。这种“人的特殊地位”不再被表现为可把持的形而上学内容,因为自然也已经作为一个自我生发和自我创造的过程从自身中产生出来。 因此,情况绝非像各方所批评指责的那样,即罗姆巴赫的目标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情况正好相反。他的“结构思想”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有穷性学说”,他的分析总是从某个确定的现象出发,以便然后追寻此现象本身的道路和过程,一直深入它的深层结构和高层结构之中。这种现象会成为“基本现象”,这种基本现象自身又显示成为某个哲学理论的基础。在这些方面,他对“感知”(《当代意识的现象学》),对“情势”<Situation>以及相关的对“行为”(《结构人类学》,1987,1993第二版),还有对“社会秩序”(《社会生活的现象学》,1994),都做了全面且开启式的现象学分析。 如果说《实体 体系 结构》在比较大的程度上还致力于对经典哲学家的文本诠释,那么相比较之下那个薄薄的小册子《哲学的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问题的当代状况》(1962,1988第二版)则进行了以下尝试:即不仅将文本自身放回到它们的历史背景中,而且在此之前预先说明了一个理解的范围,这个范围自身才预备和开启了认识和行为的可能性。哲学并非仅仅以认知的形式面对现实,它本身就已经是“行动的哲学”,人与现实性的事件就是被这种“行动哲学”推动着的。如罗姆巴赫所言,这种“基本哲学”不会也不能被写下来,因此它也就不会出现成为思考的对象。“它是所有文本的基础,但是自身不是一个文本。它是意识的前提,但是自身未被意识到。它被作为先于一切被开启之物的开启者,但是在它的时代它自身从来不是被开启之物。”(同上,第7页)。在这里,罗姆巴赫是在西方的关联语境中阐释这种“基本哲学”,而这基本哲学显示出一个自身内在的重大后果——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都遵循着和回应着这个后果。在任何小家子气的哲学概念看来,这一点很难理解,但这只是因为这种概念预设了诸如“主体”或者“客体”之类的基本概念,而从基本哲学出发,这些预设首先就要受到质疑。 哲学密释学<Philosophische Hermetik> 尽管人们可以把罗姆巴赫的“结构的”思想开端称为是“存在论的-现象学的-系谱学的”思想,但罗姆巴赫还发展出另外两个构想,这两个构想虽然也拥有它们的哲学传统,但是看上去却是与一般的和惯常的哲学形象相对立地发展着的。事实上,不仅是“哲学密释学”的想法,还有那种“境象哲学”<Bildphilosophie>的想法都可以被“解读”成基础的哲学批判,只要“这种哲学”在那里不仅在方法上、而且在专业特殊性上都被超越了。换句话说:那种所谓的哲学,经历了一种整体上的变迁。 “哲学的密释学”严肃地处理了以下的基本经验,即要避开一切看上去终极有效的可认识性和可理解性经验,但是这种避开在这里变成肯定意义上的了,指向一种隐藏在所有一切之中的普全性和世界性,这种性质仍然可以被找到并且被释放。从密释学角度看来,存在着一种世界的多元性,这触及到了哲学关怀的最内在的范畴核心,因为在这里那种古典的统一和多元的原理在其各种各样的游戏</运作>变体中遇到了它们的界限。这“在理论上”就是说:先于“认识”和“理解”的诸层次——这种认识指向“事实关联”、而理解则朝向“意义关联”,存在着那种“看”的层次,这种“看”使一个关涉到其总体结构和基本结构的“世界”逐渐显现并且进入到经验之中。不过,并且这也是关键性的:这个世界经验只对那种人,即某个“世界”也为之展开的人才显露。谁想对此有所怨言,世界就会避开他,他只能从一个对他自己而言处于隐藏和埋没状态中的自身世界中得出那种模棱两可性和相似性。因此,那个迄今为止被否定地占据的“密释学状态”的概念就触动了以下情形:人们“从外部”面对了某物,但事实上人们却并不理睬有关它的一切。这个密释学的“世界”抗拒着低估和平均化,它表明:一个世界必然出现,它才将会被作为世界来理解。在这个肯定性的标志之下,人们长久以来只晓得去尊重“我的世界”。但重要的倒应该是,也要通过它学会认识和尊重其它的世界,比如文化的世界和宗教的世界等等。不仅仅哲学上的、而且还有精神政治上的密释学的重要性都抓住了这一点,而密释学关于“世界多元性”的基本原理却会尝试着对那些紧迫的问题给出答案,比如像种族、民族和文化不再以一种相互排斥和战争的方式来相互遭遇,而是能够在和平的并且相互促进的方式中彼此共同存在,而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在这样做时,它们不必放弃自家的自主性和特殊性。密释学一方面表明,世界之间既不是可比较的,也不会落入一个普遍的相对主义状态,因为根本不存在超越那种世界间差异的裁判机构;另一方面它则展示出,这些世界彼此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在其中它们通过成就各自的独立性和自身性而塑造出一种和平的共同存在。密释学使那些以前只会在敌视中出现的对立之物,以某种方式变得富于积极成果了,它们现在在彼此相互接受、相互尊重之中相遇。密释学在跨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非常明显,它能够挣脱那种捆得过紧的欧洲中心论的束缚——这种束缚的轨道无外乎理性的统一性原理。密释学宣扬了世界的多元性,这同时也是“理性”的多元性,它超越了诸如“现代对后现代”、“形而上学对后形而上学”之类的游戏范围。 如果罗姆巴赫是通过与那种思想上的“阿波罗学”</光明化Apollinik>的争论才引出关于他的密释学的最初想法(《世界与反世界:哲学密释学》,1983),那么在一个再度开始的过程中(《正在来临的上帝:密释学,一种新的世界观》,1991),他更尖锐地针对解释学、特别是伽达默尔影响下的解释学,勾勒出了密释学的特征。相对于那种“解释学经验的原理”,在这里一种“密释学经验的现象学”被针锋相对地设立。在这里,如果只从解释学的论证方面看,就必然会导致误解,这一点非常明显。但是它们更多地指向以下情形,即密释学和解释学之间的哲学对话还处于起始阶段。特别是,两者在对荷尔德林诠释中的维度上的差异,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对于双方各自通过“对话”而领会到的内容的分析,在此都可以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境象哲学<Bildphilosophie> “哲学”不再单单只能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了。罗姆巴赫曾前往亚洲和非洲做过多次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旅行。我们可以说,他在那里通过探索得到了关于“境象哲学”的又一个或第三个思想开端。由于“境象”<Bild>拥有一种自身的维度和“语言”,它们并不能通过那种被叙述的语言和书写被获得——哪怕或正是因为这二者尝试着使境象变得更加持久。在“境象”之下罗姆巴赫理解了所有的那些构形<Gestaltung>,比如将它们理解成使用和祭拜的对象,理解成美术品和建筑物,理解成日常事件,比如礼俗以及很多其它常见的东西。但是在此之下也有“基本境象”被理解,每个人都以他的方式在自身中承担了这种基本境象,并且面对这些基本境象他尝试着给出的答案都非常糟糕而不是正确的。因此,“深度”可以像“孩子”那样成为一幅“境象”,“击鼓”也可以是像“论证”那样的境象。 如果人们曾经见过,就像非洲的例子那样,击鼓不简单地只是对交流的一个隐喻,而是其自身也具有一种普全的实在性含义,所以由此出发,语言就像舞蹈一样、社会结构与日常的生活维持一样、女祖先就像宇宙一样被理解,这之后人们就对“境象”之下所意谓的内容有了一个了解。“境象哲学”开创了一种境象思维(Bilddenken),它也允许论证的逻辑学从基本境象的角度来接近它,有点像它在“物”之中或者还在“视域结构”中被奠基的那样。它并没有取代“论证”,但是它可以向论证展示其“基本境象”,即论证自身具有的一个不同的且更加深远的维度。《灵之生活:一本关于人类基础历史之境象的书》(1977)是将“关于境象的境象”带到我们面前的第一次尝试。这是一次冒险,通过它,伴随着“基础历史”,一个新的历史哲学的维度一同呈现了出来。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基本哲学”的构想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借用了“境象哲学”,它们的“境象”意义,尽管能变得很清楚,却不可以与常见的“境象”概念相混淆。在《龙斗:流血内战的哲学背景》(1996)这本书中以及其它地方,罗姆巴赫进行了一次“关于日本文化的尝试”,那种“境象哲学的”以及“基本哲学的”思想再一次被示范性地引导到一起。 3 前景 尽管所有的这三个构想还刚刚开始被人们合适地加以接受,但它们还是指示出了这些思想的未来前景。 通过这本文集的翻译,罗姆巴赫的思想也将进入到中国的哲学之中,这是张祥龙教授以及他的同事们的巨大贡献。这本文集中文章的选择 出自多重角度的考虑:一方面考虑到要对结构思想、即上述事关全局的三个构想提供最根本的和基础性的阐述,另一方面则考虑到要表现出它们跨学科的应用领域,由此能穿越各种科学文化间的界限,并且将之引入一个富有成果的相互对话之中。由此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罗姆巴赫的这些哲学构想远远地超越了西方的思想视域,因此它们在方法上就已经为一种“文化间的思想” <interkulturellen Denken>预先做了系统性的准备,这种文化间的思想目前正逢其时。 在这里,这种欧洲和东方(东亚)之间的紧张场景拥有示范性的功能,一种未来的文化间的思想将会接受所有的文化世界和哲学,并且一定要将它们都带进一个富有成果的对话之中。 2007年5月 维尔茨堡
作者: (德)海德格尔著;陈春文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
简介: 亚伯拉罕·阿·圣克塔·克拉拉——为其于1910年8月15日在克雷亨斯腾的纪念碑揭幕而作(1910) 早期诗作(1910-1916) 充满生机的风物:为什么我们留在小地方?(1933) 走向理解之路(1937) 暗示(1941) 索福克雷斯《安蒂高娜》里的复歌(1943) 对泰然让之的探讨——一次有关思的林中路交谈(1944/1945) 思的经验——在高高的杉树林中穿行……(1947) 山中小道(1949) 林中路(“未来的人……”)(1949) 读默里克的一首诗——马丁·海德格尔与E.施泰格的通信(1951) 何谓阅读?(1954) 教堂塔钟之神秘(1954) 为朗哈德尔的《黑贝尔》一书说几句话(1954) 关于圣坛画(1955) J.P.黑贝尔的语言(1955) 与奥尔特加·y.加赛特的会面(1955) 什么是时间?(1956) 黑贝尔——乡愁之魂(1957) 作坊札记(1959) 语言与家乡(1960) 关于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962) 致雷内·夏尔——为纪念伟大的友人乔治·布雷翁而作(对石印画《拓文引谈》的观感)(1963) 阿达尔伯特·斯蒂夫特尔的《冰雪故事》(1964) 曾经在场的启示(1966) 艺术与空间(1969) 符号(1969) 人的栖居(1970) 思物——对雷内·夏尔的友情眷念(1970) 不朽的蓝波儿(1972) 语言(1972) 神语缺失(1974) 弗里多林·维普林格的最后 一次来访(1974) 忆艾尔哈特·凯斯特纳(1975) 马丁·海德格尔的祝辞(1976) 文献说明 编后记 译后记 《思的经验》列在《海德格尔全集》第13卷,从他最早的作品到他最后的作品,跟踪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全过程。这一卷的名字,直译应译为“从思的经验中来”,“基于思的经验来说”或“出于思的经验”,听起来拗口。译者思量再三,取《思的经验》这个译名。德文原名《Aus der E血hmng des Denkens》显示了思者海德格尔不同寻常的谦逊,用意在于强调,这只是思者海德格尔本人思的经验,还不能说是思的经验本身。
作者: 田智,罗俐琳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简介: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20世纪的哲学巨匠。1872年5月18日牛于英国寨埠头城。1890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取得数学奖学金,1893年(三年级)时转学哲学,1894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并取得哲学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定居美国。1950年6月获得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颁发的“荣誉勋章”。1950年12月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获丹麦索宁奖。1964年建立“罗素和平基金会”。1970年2月2日与世长辞,享年98岁。 伯特兰·罗素一生几乎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他领略过黄昏时分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柔而晚霞,品尝过铁窗风味和夫去自由的苦楚,也曾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奔走呼号,可谓饱经沧桑……。他作为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一个动荡不安的险恶世纪中,以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卓越的才智和罕见的活动,在学术领域和社会领域里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脚印。 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终其一生热衷于政治活动和社会事物,并且撰写了大量关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著作。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 罗素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池的思想大致经历厂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元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真理的探索中,罗素从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进自己的观点。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哲学,他关注生活、面对现实;关怀现实、面向社会。丰富的生活背景使得他的哲学没有流于书斋式,亦不至于流于游戏,非常有现实感,还具有绅士风度。 罗素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广泛地涉及到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等诸多方面,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他的大部分著作都能把理论的深刻性和表达的通俗性结合起来,既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思辨性,又有伏尔泰、达·芬奇作品的那种文采,其流畅清新的散文在美国文学中也享誉甚高。 终其一生,他性格和事业的最好写照是“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他还说,“爱情和知识把我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 正如重新面对罗素需要智慧一样,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智慧,而在智慧的海洋中,罗素无疑是一盏明亮的灯,他有一双洞察“现实的慧眼”。无论其人生智慧、哲学智慧还是政治智慧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启发的。只要我们听一听他在三一学院墙内外的“高谈阔论”,瞧瞧那位叼着烟斗、目光深邃、白发如银的老人,看一看“滚热的马铃薯”……,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哲人,我们就会觉得他无愧于一位多情的“独领世纪风骚的智者”。
Looking awry: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作者: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著;季广茂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作者: (美)杰拉尔德·纳德勒(Gerald Nadler),(美)威廉·J. 钱登(William J. Chandon)著;魏青江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简介: 续《从小爱吃的菜》热销,《贝太厨房》将我们心里永远排第一的80道家常菜式归集成又一本与儿时记忆深情相拥的经典美食,携满温情带给读者。 那些日夜为我们操劳的妈妈们,在厨房中不仅操持出特殊的节日盛宴,更多时候是为我们备下百吃不厌的小菜,让长大离家的我们魂牵梦萦。美食最能体会人生的幸福滋味,让我们一同享受妈妈味道带来的幸福和温馨,永远记住这爱的味道,家的味道。做一桌《妈妈做的菜》,让带有阳光气息家的味道萦绕在我们爱的人的身边。 如何让宝宝吃得结实、健康、营养均衡,相信是所有父母亲关心的事。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作父母的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但是当宝宝该添加辅食时,什么样的食物适合宝宝吃,哪种烹调方式最合理,却是新手父母的一大挑战。 《宝宝爱吃的菜》根据婴幼儿护养和身心发展的一般情况,将婴幼儿的饮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除了规划适合的食谱外续《从小爱吃的菜》热销,《贝太厨房》将我们心里永远排第一的80道家常菜式归集成又一本与儿时记忆深情相拥的经典美食,携满温情带给读者。 那些日夜为我们操劳的妈妈们,在厨房中不仅操持出特殊的节日盛宴,更多时候是为我们备下百吃不厌的小菜,让长大离家的我们魂牵梦萦。美食最能体会人生的幸福滋味,让我们一同享受妈妈味道带来的幸福和温馨,永远记住这爱的味道,家的味道。做一桌《妈妈做的菜》,让带有阳光气息家的味道萦绕在我们爱的人的身边。 如何让宝宝吃得结实、健康、营养均衡,相信是所有父母亲关心的事。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作父母的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但是当宝宝该添加辅食时,什么样的食物适合宝宝吃,哪种烹调方式最合理,却是新手父母的一大挑战。 《宝宝爱吃的菜》根据婴幼儿护养和身心发展的一般情况,将婴幼儿的饮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除了规划适合的食谱外,还提示了简易的食物条理原则和基本的保健重点,一方面满足妈妈们分不同年龄照顾宝宝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婴幼儿每一阶段所需营养的摄取。 一般来说,婴幼儿因为没有出牙,无法咀嚼硬的食物,所以刚开始制作辅食时,应以泥状或糊状食物为主,选择天然食品,保证营养均衡和少量的原则。尽可能一次只给一种食物,等宝宝习惯了再换另一种食物,不要一次给太多,以免造成肠胃过敏或消化不良,等到大一些后,再逐渐增加固体类食物,但口味也不要过硬、过干,味道不要太咸太重,以免宝宝拒食或挑食。 希望本书能对所有新手父母有所帮助,从中学会如何轻松为宝宝准备各种营养美味的食物,传达对宝宝的爱。 有人说,心情不好时吃点甜品就会开心很多,据说,糖分子有缓解和镇静焦虑的作用;也有人说,喜欢甜品的人,内心应该是善良的,因为甜品滋味温和,如同人温和的性情一样。无论怎样,甜品总是跟美好联系一起。 每每驻足于琳琅满目的甜品柜,心里总会有几分激动,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小甜点,总觉得它们在热切地向自己招手,“带我回去吧,让我跟着你走”,这时的心里总会痒痒的,步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就迈了进去,也许这就是女人的天性,天生深爱着甜品。 所以,甜品是女人的朋友,它最懂得女人的心思,也是女人表达爱的方式,甜甜的味道总是能让人开心很久。想想一个阳光的午后,为自己调一杯Latte咖啡,再为自己做一款cheesecake,这是怎样的甜心美味,空气中弥漫的是淡淡的香甜,一天的疲惫顿时消失了,感到心里暖暖,原来甜品是女人疲惫时得一种慰藉,放不下,戒不掉。 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有时候甜品就是对自己最好的问候。 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麻烦”一下搅拌机,嫩滑的双皮蛋奶就出现在你眼前;一块南瓜,一舀淡奶油,再加几勺糖,浓郁香甜的南瓜羹也不再遥远;《挚爱甜点》让你发现,原来神秘地甜点如此简单,看着奇异的小甜点魔法般的在你手中出现,这时传来了朋友地惊讶,爱人的赞叹,你满足地接收着种种赞美,甜蜜的滋味就是这样存在。 想爱一爱自己?想听一听赞美?那还等什么,快来动手试试吧?翻开《挚爱甜点》,寻找你的甜蜜伙伴。 小时候路过蛋糕店总是让妈妈买几块刚出炉的新鲜蛋糕,那时的蛋糕没有现在的花样,方方略圆的造型,焦糖色的外衣,咬下一口,里面嫩黄嫩黄的,然后感受到的就是香香甜甜,松松软软。不经意扭头会发现,旁边正有个打蛋器在快速的搅动着用蛋液、面粉混成的东西,这时总会觉得嘴里咬的那块蛋糕真的很香很甜。 以前这种大街小巷的常见蛋糕,如今却很少有了身影,而更多的是披上了美丽的衣服,静默在玻璃橱柜间的宠儿,可爱,美丽却少了以前的那份亲切。因此对于这样的糕点,从专柜里买来总没有自己动手来做有感觉。 那么就开始自己烘焙吧。烘焙的时光总是让人很愉悦,空气总是弥漫着蛋香或奶香,步骤是那么的简易有顺序,只是借助了几个简单的小工具和一个烤箱。不多一会儿,漂亮的糕点一个一个出现了,它们浑身散发的香气让你陶醉,使你不忍动口,只想好好欣赏。而这种愉悦同样可以带给身边的人,送一个亲手烘焙的小面包,朋友脸上兴奋的表情要远远比收到一个用钱买来的小礼物快乐的多。 面包、曲奇、蛋糕、比萨、蛋挞、榴莲酥……甚至于烤鸡翅,烤排骨,只要是小小烤箱能做出的美味,《烘焙时光》统统教给你,现在开始用烘焙点缀一下生活吧,尝尝自己动手的乐趣,让生活满是香香甜甜的滋味。,还提示了简易的食物条理原则和基本的保健重点,一方面满足妈妈们分不同年龄照顾宝宝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婴幼儿每一阶段所需营养的摄取。 一般来说,婴幼儿因为没有出牙,无法咀嚼硬的食物,所以刚开始制作辅食时,应以泥状或糊状食物为主,选择天然食品,保证营养均衡和少量的原则。尽可能一次只给一种食物,等宝宝习惯了再换另一种食物,不要一次给太多,以免造成肠胃过敏或消化不良,等到大一些后,再逐渐增加固体类食物,但口味也不要过硬、过干,味道不要太咸太重,以免宝宝拒食或挑食。 希望本书能对所有新手父母有所帮助,从中学会如何轻松为宝宝准备各种营养美味的食物,传达对宝宝的爱。 有人说,心情不好时吃点甜品就会开心很多,据说,糖分子有缓解和镇静焦虑的作用;也有人说,喜欢甜品的人,内心应该是善良的,因为甜品滋味温和,如同人温和的性情一样。无论怎样,甜品总是跟美好联系一起。 每每驻足于琳琅满目的甜品柜,心里总会有几分激动,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小甜点,总觉得它们在热切地向自己招手,“带我回去吧,让我跟着你走”,这时的心里总会痒痒的,步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就迈了进去,也许这就是女人的天性,天生深爱着甜品。 所以,甜品是女人的朋友,它最懂得女人的心思,也是女人表达爱的方式,甜甜的味道总是能让人开心很久。想想一个阳光的午后,为自己调为什么组织(或个人)总会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为什么人们总是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作为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和顾问,纳德勒和钱登经过长达50年的研究之后发现,大部分人(约92%)之所以无法很好地解决组织和个人问题,是因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使用“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式的推理法——这种方法往往导致没完没了的信息收集,使人陷入分析瘫痪状态,最后得出的静态解决方法只能暂时缓解问题,却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 在仔细分析了大量成功组织和个人的实际案例之后,作者发现了一种“激进、全新”的问题解决模式,即巧妙提问法。巧妙提问法摈弃了推理法的局限,强调通过提问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人、事、物,是一种整体性的问题解决模式。该模式可以激励你的思考,为你提供目的明确的信息,从而开放你的思维,给你以力量,让你出色地解决问题! 本书对巧妙提问法做了详尽介绍,叙述清晰,案例丰富,是一本如何解决问题的完全实践手册。当你学着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本书所讲的方法时,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你都能找到具有创造性、目的明确、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法! “巧妙提问法”的概念既有趣又有用。以前很多人也曾指出:当我们面临问题或机会的时候,应该先找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正确的答案。这话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是据我所知,这还是第一本给出了具体框架和实质内容的书。太好了! ——史蒂文·B.詹普(StevenB.Sample),畅销书作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主席 《提问的艺术》以及“巧妙提问法”概念都来得太迟了,真希望它们能早40年出现在我的案头上。现在,我才知道应该在一开始着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让合适的人参与进来,界定并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他目的”。我真希望我能早点清楚这一切。 ——保罗·陶杰森(paulTorgersen),弗吉尼亚工学院及州立大学著名教授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咨询的经验,写出了一本既引人入胜又真正实用的思考类启蒙读物! ——爱德华·O劳曼(EdwardO.Laumann),乔治·赫伯特·米德特殊贡献社会学教授 《提问的艺术》深入剖析了富有创造性的领导人在解决问题时会做的事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从整体上去分析问题的各个层面。 ——约翰·希列·布朗(JohnSeelyBrown),畅销书作家,施乐公司前首席科学家 “巧妙提问法”完全改变了我们员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现在,他们都在通过提出巧妙的问题来解决问题。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Jackson),德鲁儿童发展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一杯Latte咖啡,再为自己做一款cheesecake,这是怎样的甜心美味,空气中弥漫的是淡淡的香甜,一天的疲惫顿时消失了,感到心里暖暖,原来甜品是女人疲惫时得一种慰藉,放不下,戒不掉。 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有时候甜品就是对自己最好的问候。 一杯牛奶,一个鸡为什么组织(或个人)总会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为什么人们总是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作为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和顾问,纳德勒和钱登经过长达50年的研究之后发现,大部分人(约92%)之所以无法很好地解决组织和个人问题,是因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使用“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式的推理法——这种方法往往导致没完没了的信息收集,使人陷入分析瘫痪状态,最后得出的静态解决方法只能暂时缓解问题,却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 在仔细分析了大量成功组织和个人的实际案例之后,作者发现了一种“激进、全新”的问题解决模式,即巧妙提问法。巧妙提问法摈弃了推理法的局限,强调通过提问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人、事、物,是一种整体性的问题解决模式。该模式可以激励你的思考,为你提供目的明确的信息,从而开放你的思维,给你以力量,让你出色地解决问题! 本书对巧妙提问法做了详尽介绍,叙述清晰,案例丰富,是一本如何解决问题的完全实践手册。当你学着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本书所讲的方法时,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你都能找到具有创造性、目的明确、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法! “巧妙提问法”的概念既有趣又有用。以前很多人也曾指出:当我们面临问题或机会的时候,应该先找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正确的答案。这话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是据我所知,这还是第一本给出了具体框架和实质内容的书。太好了! ——史蒂文·B.詹普(StevenB.Sample),畅销书作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主席 《提问的艺术》以及“巧妙提问法”概念都来得太迟了,真希望它们能早40年出现在我的案头上。现在,我才知道应该在一开始着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让合适的人参与进来,界定并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他目的”。我真希望我能早点清楚这一切。 ——保罗·陶杰森(paulTorgersen),弗吉尼亚工学院及州立大学著名教授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咨询的经验,写出了一本既引人入胜又真正实用的思考类启蒙读物! ——爱德华·O劳曼(EdwardO.Laumann),乔治·赫伯特·米德特殊贡献社会学教授 《提问的艺术》深入剖析了富有创造性的领导人在解决问题时会做的事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从整体上去分析问题的各个层面。 ——约翰·希列·布朗(JohnSeelyBrown),畅销书作家,施乐公司前首席科学家 “巧妙提问法”完全改变了我们员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现在,他们都在通过提出巧妙的问题来解决问题。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Jackson),德鲁儿童发展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蛋,“麻烦”一下搅拌机,嫩滑的双皮蛋奶就出现在你眼前;一块南瓜,一舀淡奶油,再加几勺糖,浓郁香甜的南瓜羹也不再遥远;《挚爱甜点》让你发现,原来神秘地甜点如此简单,看着奇异的小甜点魔法般的在你手中出现,这时传来了朋友地惊讶,爱人的赞叹,你满足地接收着种种赞美,甜蜜的滋味就是这样存在。 想爱一爱自己?想听一听赞美?那还等什么,快来动手试试吧?翻开《挚爱甜点》,寻找你的甜蜜伙伴。 小时候路过蛋糕店总是让妈妈买几块刚出炉的新鲜蛋糕,那时的蛋糕没有现在的花样,方方略圆的造型,焦糖色的外衣,咬下一口,里面嫩黄嫩黄的,然后感受到的就是香香甜甜,松松软软。不经意扭头会发现,旁边正有个打蛋器在快速的搅动着用蛋液、面粉混成的东西,这时总会觉得嘴里咬的那块蛋糕真的很香很甜。 以前这种大街小巷的常见蛋糕,如今却很少有了身影,而更多的是披上了美丽的衣服,静默在玻璃橱柜间的宠儿,可爱,美丽却少了以前的那份亲切。因此对于这样的糕点,从专柜里买来总没有自己动手来做有感觉。 那么就开始自己烘焙吧。烘焙的时光总是让人很愉悦,空气总是弥漫着蛋香或奶香,步骤是那么的简易有顺序,只是借助了几个简单的小工具和一个烤箱。不多一会儿,漂亮的糕点一个一个出现了,它们浑身散发的香气让你陶醉,使你不忍动口,只想好好欣赏。而这种愉悦同样可以带给身边的人,送一个亲手烘焙的小面包,朋友脸上兴奋的表情要远远比收到一个用钱买来的小礼物快乐的多。 面包、曲奇、蛋糕、比萨、蛋挞、榴莲酥……甚至于烤鸡翅,烤排骨,只要是小小烤箱能做出的美味,《烘焙时光》统统教给你,现在开始用烘焙点缀一下生活吧,尝尝自己动手的乐趣,让生活满是香香甜甜的滋味。
作者: (美)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美)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著;朱侃如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 这是一本重新认识神话、发现自我、探知关于心灵真理的书。“耶稣的复活不是肉体的复活,而是精神生命的重生,佛陀经历的苦难不是外在的磨难,而是内省的诱惑;我们被赶出伊甸园,并不是因为神的愤怒,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本能的依恋……”我们之所以对丰沛的神话智慧感到疏离,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解读神话的本能,错读了神话的语言!不管世界各地的神话有何不同,其实都在呼唤我们对生命本身的深度觉醒。 当代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与美国知名电视人比尔·莫耶斯通过对话的形式,就神话、婚姻与爱、人格成长、生命意义、自我发现、心灵探索、宗教等多种主题,引导我们进入内心世界,完整呈现关于心灵真理的精辟分析。神话其实并不是古人抽象的理论抑或是离奇的信仰,也不是交融在怪力乱神中的错乱文本,神话是有情节的心理分析,是帮助人们发现内在自我的线索,是理解如何生活的实用模型。 乔治·卢卡斯正是迷上了坎贝尔对神话的独特分析,创作出经典科幻电影《星球大战》。读者从本书中获得的也并非只是有趣的神话故事,更重要的是由全书体悟到的神话背后所传达的人类、宇宙、生死各个层面的深入探索,从中学习生命的智慧、咀嚼活着的体验、思考自然的奥秘。
Philosophische diskurs der moderne
作者: (德) 于尔斯·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著;曹卫东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1
简介: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收录了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十二篇讲稿,它们 是对于法国后结构主义激进理性批判的回应,也是对康德之后欧洲哲学主 流全面而公允的评估。哈贝马斯追踪了导致我们当代处境的那些历史转折 点,通过与过去和现在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广泛对话,试验了他有关后现代 话语之适当形式的观点。关于乔治?巴塔耶、米歇尔?福科、雅克?德里 达和科尔内利乌斯?卡斯托里亚迪斯的章节尤其值得关注,它们堪称晚近 德法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的最早成果。
History of analytic aesthetics
作者: 刘悦笛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分析美学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美学流派。在这个流派里产生了古德曼、沃尔海姆、乔治.迪基、阿瑟.丹托、卡莱尔、比厄斯利、马古利斯等大家。 如今分析美学在和欧洲大陆美学以及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美学呈现了交融的趋势,使分析美学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分析美学的研究,不但参与编写汝信的西方美学史六卷本,而且翻译过多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专著,在国内是研究分析美学的重要学者。
Ideas and men:the 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作者: (美)布林顿著;王德昭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所主要关心的问题,并非俄国或任何极权社会事实上能从它的成员得到多少如已故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他的讽刺说说《1984》中所建立的——在纸上——那种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我们在本书所关心的乃是当前西方所有的无可否认的多向性(multanimity,一个一目了然的字,但在英语字典中还没有得到充分承认)。我个人的见解认为,这种多向性不仅丝毫不是弱点,而且在事实上还是我们的伟大力量之一。 不管我们会怎样感觉幻灭,我们西方人大多数还是从心底真正同意苏格拉底(socrates)的“知识是德”一语。一旦我们真正了解人们在本书所涉及的大问题上如何终于信仰他们所信仰的,我们当会比较更容易宽容他们;而如果我们仍要继续为民主社会的公主,我们便必须如此。“知识”和“德”都有严重的语学上的困难;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我们能从苏格拉底的语言,进而至于乔治·桑(george sand)所说的“了解一切便是宽恕一切”。但目前我们并不定需完全达于这一浪漫主义的理想。本书的著作,是希望帮助有的读者开始来了解我们的多向性的社会,没有这种了解,我们的多向性可能会在誓不两立的争吵中完结,然后是一个新组织的社会,而几乎一定是非民主的社会。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可能是时间社会学领域中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它对时间问题的社会学意义以及时间问题研究的社会学视角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界定了社会学时间与历史学时间的关系,在多学科的边界和视野中讨论了时间社会学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本书分别讨论了社会的层次结构与社会时间的关系,微观社会框架及其时间,群体划分及其社会时间,社会阶级及其社会时间度量,国际社会及其时间度量,现代社会的时间度量,当代社会的时间度量等重要的问题,为时间社会学研究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作者: (美)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著;犹家仲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桑塔亚纳是哲学家,同时也是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他的文字蕴藉雅丽,具有诗情和乐感而一时风靡欧美。《理性的生活》(The Life of Reason,1905-1906)是桑塔亚纳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桑氏早期哲学的精髓,他后来的许多重要观点均由该书派生发展而来。全书共有五卷,分别是:《常识中的理性》、《社会中的理性》、《宗教中的理性》、《艺术中的理性》、《科学中的理性》。 在《宗教中的理性》中,桑塔亚纳认为宗教是对自然生活所作的一种诗意的变形,以便使自然生活获得一种道德秩序,宗教成为理性的化身。一个人信奉的宗教类似于一个人的母语或民族性格,所以宗教尽管有它的缺点,但全然抛弃则是困难且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