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3 项 “图” 相关结果
哲学有几副面孔
作者: 李晓东编著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用“白话”的语言,精彩的故事和优秀的插图,描述了哲学的深沉和智慧、幽默与风趣、潇洒?氤脱、无为与有用、人格与理性及人类的未来、图景,以期揭开哲学身上的层层面纱,还哲学于生活。本书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出版价值? 哲学,人们一听到这个词,顿时肃然起敬,正襟危坐,甚至敬而远之。哲学难道就是这副面孔吗?不然。哲学固然有深沉与智慧,也有幽默与风趣、潇洒与超脱……本文选自《哲学有几幅面孔》一书中《板起面孔才是哲学?》一章的部分。
Invitation to philosophy
作者: (英)马丁·霍利斯(Martin Hollis)著;庄瑾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这是一部生动而线索感极强的哲学入门书。从柏拉图笔下的洞穴之喻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以及《理想国》中“裘格斯的戒指”的故事 开始,哲学史中三条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主线慢慢展开:即如何从内在世界 通达客观世界、如何认识我们自己以及如何在对道德的追问中实现对自由 的真正认识。 在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休谟、康德等伟大的心灵同游中,读者可以 领略到哲学在西方文明进展中的基石性作用,以及哲学的永恒魅力与意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作者: 陈先达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本书在保持原版教材优点的前提下,充分吸收教师的合理建议,增强普适性,突出层次性,更加适合教学需要。本书审稿专家、教育部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瑞森教授认为,“这本教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的表述和阐发是简明的、正确的。该书吸收了当前我国哲学界的研究成果,并增加了‘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编写体例鲜明简洁,是一部较成熟的公共课哲学教材。” 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为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其宗旨在于帮助大学生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体系。这本教材强调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不理解实践的观点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革命变革;同时又强调了在实践观上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因为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就无法划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实用主义以及狭隘经验主义的界限。所以,在准确地阐述实践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是贯穿这本教材的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体系重在阐述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它既要依据学科的科学体系,又要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规律。这本教材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为依据,又充分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践的要求,并力图提供一种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而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内在联系。 这本教材是199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修订本,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作了较大的调整、修改,并力图有所提高。修订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2003年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时也考虑到《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力图使二者结合起来。在修订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以及专家、学者对原教材提出的宝贵意见,尽可能使这本教材贴近教师,贴近学生,适应教学实践。 这本教材是集体合作的产物。此次由陈先达、杨耕、陈志良共同修订和定稿。原教材的执笔者,除陈先达、杨耕、陈志良外,还有王霁、杨彦钧、郝立新、刘建军。 本书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审。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瑞森教授,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叶敦平教授,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审阅了这本教材,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非常关注这本教材的进展,责任编辑俞学明、李艳辉为这本教材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审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修订本。自2003年6月出版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语言简练等鲜明特点,深受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践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确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需要更加深入而全面的阐释,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需要反思和补充,尤其是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扩展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它们所内含的创新精神启示我们从新的高度去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们决定对《马克思土义哲学原理》做一次修订,并向读者献上该书的第2版。 第2版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又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并力图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2版没有改动第l版的总体框架,但对一些具体章节作了重要的调整、修改和补充:对第一章中的“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二章中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集中体现: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作了调整;对第三章中的“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第四章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六章中的“社会的实践本质”、“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的内容作了修改;对第二章中的“五、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第四章中的“一、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第八章中的“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内容作了补充,增加了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我们还作了一些技术性的修改。 此次修订由陈先达、杨耕承担。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力图保持和发扬第1版的优点,克服和弥补第1版的缺点和不足,以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不断完善。追求完善,这是学者应有的品格。
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结构存在论的问题与解答
作者: (德)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著
出版社:
简介: 内容简介: 罗姆巴赫的思想继承了欧洲神秘主义哲学中对于存在和原初性的探求,同时又与东方思想(尤其是道家和禅宗哲学)有着高度的契合;在现象学史上,他试图批判和超越海德格尔哲学基于人的存在之上的固定,将眼光扩展到自然和世界的整体存在。《世界作为活的结构:结构存在论的问题和解答》这本论文集,最初是海因里希-罗姆巴赫教授1996年访问韩国期间亲自构想和编定的。2003年德文本出版,这也是罗姆巴赫教授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目录: 导言一 导言二 实体-体系-结构 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 意义 今日现象学 现象学之道 “我” 从一到非它的六个步骤 今日哲学的时代批判 科学以及人的历史性自我规定 人类交流的基本结构 关于教育事件的哲学思考 哲学符号中的民族间相遇 石头的世界 一切从何而来 文献提示 本书文献来源 译后记 导言二[德]乔治?斯汀格 哲学家海因里希?罗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 1923—2004)代表了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既是为了西方和欧洲的哲学、也是为了亚洲的哲学才出现于世。一方面,他的名字已蜚声国外,另一方面,他的思想至今相对说来还甚少被接受。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罗姆巴赫生前越来越置身于通常的哲学讨论之外,因为他自信为哲学的未来开启了一个更加深刻和广阔的领域,而他本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这册文集一方面展示了罗姆巴赫哲学中极为丰富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则提供了观察他思想方法和系统之基础的一个窗口。 1 形成过程和思想特征 海因里希?罗姆巴赫出生于布莱斯高的弗莱堡<Freiburg im Breisgau>,他在弗莱堡大学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哲学,后来还学习过历史和艺术史,最终是以受马丁?海德格尔启发而构思的博士论文《关于发问的起源和本质》,于194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马克斯?穆勒<Max Müller>的教学助手,通过穆勒,罗姆巴赫主要学到了中世纪思想。1955年他以一部关于笛卡尔和帕斯卡的著作完成了教职论文,由它而产生了一部致力于讨论近现代世界的哲学和存在论基础的两卷本著作――《实体,体系,结构:功能主义的存在论和现代科学的哲学背景》(1964/65)。罗姆巴赫出身于现象学的“弗莱堡学派”,并跟随海德格尔、奥根?芬克<Eugen Fink>和魏尔海姆?斯基拉斯<Wilhelm Szilasi>学习过。他通过广泛的研究,将哲学史的基础置于一个新的、迄今为止尚未被认识到的联系之中,由此产生出了奠基性的系统著作《结构存在论》(1971)。 度过弗莱堡的讲师生涯之后,1964年罗姆巴赫被授予并接受了维尔茨堡<Wuerzburg>大学的首席哲学教席,1972年在拒绝了来自慕尼黑大学的教席邀请之后,他就一直待在维尔茨堡直至1990年退休。之后他仍然有教学安排,一直陪伴着他的学生,直至最后他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不得不逐渐退出学术活动。在他“活跃的”时期,他积极参与了各类学术组织的活动,比如做《哲学年鉴》的共同编者,以及“德国现象学研究协会”的共同发起人——他作为第一任主席领导了这个协会。 罗姆巴赫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他不得不面对两个根本上冲突的倾向和构造,而他却想将这二者拢到一起:一个是对于技术过程、逻辑、发明创造和革新的根本兴趣,与此相对的是一种朝向艺术的自发趋向,它在雕刻和绘画的尝试中表达自己。这种紧张的关系也贯通到他的全部著作之中,人们会这样描述这种情形:在技术方面它表现为对简洁、精确和分析型的区分力的关注,在艺术方面它表现为设想的热情、自由创作和对哲学思想过程的创新性领会。这个由海德格尔发起的思想上的争论以及由此获得的对于哲思化<Philosophieren>的洞见,还是没有使罗姆巴赫成为海德格尔的“门徒”,真实的情况是,他在接受海德格尔思想、但同时也是对它的舍弃和批判性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这种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这样罗姆巴赫也看到了一个必然的递进过程,它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发展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再发展到罗姆巴赫的“结构现象学”。如果人们一旦掌握了这个结论——罗姆巴赫在《当代意识的现象学》(1980)以及在本文集中关于现象学的文章中特别表达了这个结论,面对这种对现象学的深入的继续发展和加深,那种抱残守缺的观念会震惊不已。 罗姆巴赫作为哲学家的工作和自视远远地超越了高校政治的和内部的事务。可以肯定,他一方面是“教师”和哲学专业的教授者,但是在某个意义上,比这更重要的是,他是投身到哲思本身的工作和过程中的“大师”。就像他的老师马克斯?穆勒有一次所说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对于这种真正的哲学家,那种大多数情形下被理解成“哲学教师”的哲学教授范畴下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因此,罗姆巴赫那种有时以完全绝然的口吻出现的语言方式,也要首先归因于他哲学上的、以那种基本前提和深层结构为目标的展开,尽管在有些方面对同时代的理论进行构思时,恰好是在勾勒自身思想轮廓的意义上,一个更为开放的对话态度可能也非常值得期待。 2 三个构想 罗姆巴赫的三个构想,在他自己看来是完全独立的并且不能相互推论;这三个构想,每一个都以其自己的方式拥有它的来源、它的思想传统和提倡者。它们引出了最基础的思想和发展的路线,因此对话的双方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历史上的思想伟人。就现实的哲学讨论而言,罗姆巴赫反而所得较少,那些东西相比于其它哲学上的追求并不意味着该受藐视,但最终会因为直接关联到多种多样的现实题材而阻碍他的思想中有所助益和富有成果的东西通向更广阔的开放空间。 结构思想 那种“结构思想”牢不可破地与罗姆巴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思想具有一个漫长的起源历史,并且在“实体”、“体系”和“结构”的哲学思想阶段和基本概念中被确立下来。如果以“实体存在论”来称呼古希腊和基督教中世纪时期的思想经历,那么“体系存在论”就会表现为是那种从近代一直延伸到20世纪、并且时至今日还一直产生影响的思想形式。但是,将那个隐藏在体系思想中的“结构”的基本特征作为原本要寻找的“存在论”揭示出来,这才是主要被关切的事情,这一点要到19世纪后半期,但更主要是在20世纪才变得日益清晰。那种主要是对库萨的尼古拉、伽利略、笛卡儿、斯宾诺莎、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康德的深入浅出的诠释会一如既往地表现得极具现实意义,如果单个科学以及哲学传统流派的不同的分枝和发展能被这种诠释带入崭新的和富有成果的光辉之中的话。而为了如此去阐述,那种已经被贯彻的体系思想一方面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近代科学概念,另一方面却同时致力于一种宏大的还原主义——这种还原主义令那种自由和尊严停滞失败。就像人们对这两个转向所称呼的那样,这种“体系的”和“本我论的”理性概念的后果时至今日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还有留存。罗姆巴赫的“结构思想”清晰地显露出与所谓的“结构主义”还有“后结构主义”的不同——这两种思想同样都还带有很多体系的内涵,而“结构思想”与此相反地表达了一种尝试,即将那种“实体”和“体系”共同引导到一个新的层次上。《结构存在论》一书的副标题是“一门自由的现象学”,这是这种思想“系统的”和“方法上的”奠基性著作。《起源:人与自然的共创性哲学》(1994)一书体现了结构现象学的内涵,并且澄清了位于其中的所有事件的创造性基本质性。“结构状况”并不只是在它的“推动力”中被表明——“体系”也可以这样,而是首先在它的“生成”(Genese)之中,这种生成不仅将人之缘在的基本形式,更是将所有生活结构(aller lebendigen Strukturen)、也就是一般生活的基本形式表述为“生成的轨迹”。在“结构生成的”思想中,“形成”和“产生过程”取得了基础的地位,而在这之前,如果只谈论最重要的思想传统,那么这种地位是由“存在”、“主体”和“体系”所拥有的。“共创性”<Konkreativit?t>一跃而成关键概念,因为它能够清楚地说明,从一个共同的事件中某物是如何一个出自另一个地产生出来的,因而在其中它最先成为人们在实体化形式中所认识者,以及人们习惯性地由它出发的东西。在这里,艺术事件的现象获得了哲学的和存在论上的尊崇地位,如果艺术品和艺术家二者相互关联<aneinander>且相互出发<auseinander>地产生出来,也就是说它们超越了它们迄今为止所得到的自我理解的话。人不再被看作对立于这个世界,而是在人和世界的产生过程中[与世界一起]共同创造着。这种“人的特殊地位”不再被表现为可把持的形而上学内容,因为自然也已经作为一个自我生发和自我创造的过程从自身中产生出来。 因此,情况绝非像各方所批评指责的那样,即罗姆巴赫的目标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情况正好相反。他的“结构思想”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有穷性学说”,他的分析总是从某个确定的现象出发,以便然后追寻此现象本身的道路和过程,一直深入它的深层结构和高层结构之中。这种现象会成为“基本现象”,这种基本现象自身又显示成为某个哲学理论的基础。在这些方面,他对“感知”(《当代意识的现象学》),对“情势”<Situation>以及相关的对“行为”(《结构人类学》,1987,1993第二版),还有对“社会秩序”(《社会生活的现象学》,1994),都做了全面且开启式的现象学分析。 如果说《实体 体系 结构》在比较大的程度上还致力于对经典哲学家的文本诠释,那么相比较之下那个薄薄的小册子《哲学的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问题的当代状况》(1962,1988第二版)则进行了以下尝试:即不仅将文本自身放回到它们的历史背景中,而且在此之前预先说明了一个理解的范围,这个范围自身才预备和开启了认识和行为的可能性。哲学并非仅仅以认知的形式面对现实,它本身就已经是“行动的哲学”,人与现实性的事件就是被这种“行动哲学”推动着的。如罗姆巴赫所言,这种“基本哲学”不会也不能被写下来,因此它也就不会出现成为思考的对象。“它是所有文本的基础,但是自身不是一个文本。它是意识的前提,但是自身未被意识到。它被作为先于一切被开启之物的开启者,但是在它的时代它自身从来不是被开启之物。”(同上,第7页)。在这里,罗姆巴赫是在西方的关联语境中阐释这种“基本哲学”,而这基本哲学显示出一个自身内在的重大后果——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都遵循着和回应着这个后果。在任何小家子气的哲学概念看来,这一点很难理解,但这只是因为这种概念预设了诸如“主体”或者“客体”之类的基本概念,而从基本哲学出发,这些预设首先就要受到质疑。 哲学密释学<Philosophische Hermetik> 尽管人们可以把罗姆巴赫的“结构的”思想开端称为是“存在论的-现象学的-系谱学的”思想,但罗姆巴赫还发展出另外两个构想,这两个构想虽然也拥有它们的哲学传统,但是看上去却是与一般的和惯常的哲学形象相对立地发展着的。事实上,不仅是“哲学密释学”的想法,还有那种“境象哲学”<Bildphilosophie>的想法都可以被“解读”成基础的哲学批判,只要“这种哲学”在那里不仅在方法上、而且在专业特殊性上都被超越了。换句话说:那种所谓的哲学,经历了一种整体上的变迁。 “哲学的密释学”严肃地处理了以下的基本经验,即要避开一切看上去终极有效的可认识性和可理解性经验,但是这种避开在这里变成肯定意义上的了,指向一种隐藏在所有一切之中的普全性和世界性,这种性质仍然可以被找到并且被释放。从密释学角度看来,存在着一种世界的多元性,这触及到了哲学关怀的最内在的范畴核心,因为在这里那种古典的统一和多元的原理在其各种各样的游戏</运作>变体中遇到了它们的界限。这“在理论上”就是说:先于“认识”和“理解”的诸层次——这种认识指向“事实关联”、而理解则朝向“意义关联”,存在着那种“看”的层次,这种“看”使一个关涉到其总体结构和基本结构的“世界”逐渐显现并且进入到经验之中。不过,并且这也是关键性的:这个世界经验只对那种人,即某个“世界”也为之展开的人才显露。谁想对此有所怨言,世界就会避开他,他只能从一个对他自己而言处于隐藏和埋没状态中的自身世界中得出那种模棱两可性和相似性。因此,那个迄今为止被否定地占据的“密释学状态”的概念就触动了以下情形:人们“从外部”面对了某物,但事实上人们却并不理睬有关它的一切。这个密释学的“世界”抗拒着低估和平均化,它表明:一个世界必然出现,它才将会被作为世界来理解。在这个肯定性的标志之下,人们长久以来只晓得去尊重“我的世界”。但重要的倒应该是,也要通过它学会认识和尊重其它的世界,比如文化的世界和宗教的世界等等。不仅仅哲学上的、而且还有精神政治上的密释学的重要性都抓住了这一点,而密释学关于“世界多元性”的基本原理却会尝试着对那些紧迫的问题给出答案,比如像种族、民族和文化不再以一种相互排斥和战争的方式来相互遭遇,而是能够在和平的并且相互促进的方式中彼此共同存在,而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在这样做时,它们不必放弃自家的自主性和特殊性。密释学一方面表明,世界之间既不是可比较的,也不会落入一个普遍的相对主义状态,因为根本不存在超越那种世界间差异的裁判机构;另一方面它则展示出,这些世界彼此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在其中它们通过成就各自的独立性和自身性而塑造出一种和平的共同存在。密释学使那些以前只会在敌视中出现的对立之物,以某种方式变得富于积极成果了,它们现在在彼此相互接受、相互尊重之中相遇。密释学在跨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非常明显,它能够挣脱那种捆得过紧的欧洲中心论的束缚——这种束缚的轨道无外乎理性的统一性原理。密释学宣扬了世界的多元性,这同时也是“理性”的多元性,它超越了诸如“现代对后现代”、“形而上学对后形而上学”之类的游戏范围。 如果罗姆巴赫是通过与那种思想上的“阿波罗学”</光明化Apollinik>的争论才引出关于他的密释学的最初想法(《世界与反世界:哲学密释学》,1983),那么在一个再度开始的过程中(《正在来临的上帝:密释学,一种新的世界观》,1991),他更尖锐地针对解释学、特别是伽达默尔影响下的解释学,勾勒出了密释学的特征。相对于那种“解释学经验的原理”,在这里一种“密释学经验的现象学”被针锋相对地设立。在这里,如果只从解释学的论证方面看,就必然会导致误解,这一点非常明显。但是它们更多地指向以下情形,即密释学和解释学之间的哲学对话还处于起始阶段。特别是,两者在对荷尔德林诠释中的维度上的差异,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对于双方各自通过“对话”而领会到的内容的分析,在此都可以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境象哲学<Bildphilosophie> “哲学”不再单单只能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了。罗姆巴赫曾前往亚洲和非洲做过多次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旅行。我们可以说,他在那里通过探索得到了关于“境象哲学”的又一个或第三个思想开端。由于“境象”<Bild>拥有一种自身的维度和“语言”,它们并不能通过那种被叙述的语言和书写被获得——哪怕或正是因为这二者尝试着使境象变得更加持久。在“境象”之下罗姆巴赫理解了所有的那些构形<Gestaltung>,比如将它们理解成使用和祭拜的对象,理解成美术品和建筑物,理解成日常事件,比如礼俗以及很多其它常见的东西。但是在此之下也有“基本境象”被理解,每个人都以他的方式在自身中承担了这种基本境象,并且面对这些基本境象他尝试着给出的答案都非常糟糕而不是正确的。因此,“深度”可以像“孩子”那样成为一幅“境象”,“击鼓”也可以是像“论证”那样的境象。 如果人们曾经见过,就像非洲的例子那样,击鼓不简单地只是对交流的一个隐喻,而是其自身也具有一种普全的实在性含义,所以由此出发,语言就像舞蹈一样、社会结构与日常的生活维持一样、女祖先就像宇宙一样被理解,这之后人们就对“境象”之下所意谓的内容有了一个了解。“境象哲学”开创了一种境象思维(Bilddenken),它也允许论证的逻辑学从基本境象的角度来接近它,有点像它在“物”之中或者还在“视域结构”中被奠基的那样。它并没有取代“论证”,但是它可以向论证展示其“基本境象”,即论证自身具有的一个不同的且更加深远的维度。《灵之生活:一本关于人类基础历史之境象的书》(1977)是将“关于境象的境象”带到我们面前的第一次尝试。这是一次冒险,通过它,伴随着“基础历史”,一个新的历史哲学的维度一同呈现了出来。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基本哲学”的构想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借用了“境象哲学”,它们的“境象”意义,尽管能变得很清楚,却不可以与常见的“境象”概念相混淆。在《龙斗:流血内战的哲学背景》(1996)这本书中以及其它地方,罗姆巴赫进行了一次“关于日本文化的尝试”,那种“境象哲学的”以及“基本哲学的”思想再一次被示范性地引导到一起。 3 前景 尽管所有的这三个构想还刚刚开始被人们合适地加以接受,但它们还是指示出了这些思想的未来前景。 通过这本文集的翻译,罗姆巴赫的思想也将进入到中国的哲学之中,这是张祥龙教授以及他的同事们的巨大贡献。这本文集中文章的选择 出自多重角度的考虑:一方面考虑到要对结构思想、即上述事关全局的三个构想提供最根本的和基础性的阐述,另一方面则考虑到要表现出它们跨学科的应用领域,由此能穿越各种科学文化间的界限,并且将之引入一个富有成果的相互对话之中。由此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罗姆巴赫的这些哲学构想远远地超越了西方的思想视域,因此它们在方法上就已经为一种“文化间的思想” <interkulturellen Denken>预先做了系统性的准备,这种文化间的思想目前正逢其时。 在这里,这种欧洲和东方(东亚)之间的紧张场景拥有示范性的功能,一种未来的文化间的思想将会接受所有的文化世界和哲学,并且一定要将它们都带进一个富有成果的对话之中。 2007年5月 维尔茨堡
用哲学的语言说
作者: 章启群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简介: 飞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飞有一种绝对的高度,还有另外一种时空的视角。 飞起来我们自己就变成了神。 然而,思想上、精神上飞起来,我们的人生才能最后飞起来。 哲学就是我们思想和精神的飞行器。哲学让我们剥离开那些琐碎的、 庸俗的、充满得失利害和铜臭气味的事物和事件,徜徉于纯粹的、本质的 、整体的思考之中。 思想之飞是一种极致的体验,思之快乐是一种精致、美妙、高尚的快 乐! 本书就是试图让你体会这种思的快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工类本科试用本
作者: 叶敦平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 第2版说明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修订本。自2003年6月出版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语言简练等鲜明特点,深受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践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确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需要更加深入而全面的阐释,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需要反思和补充,尤其是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扩展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它们所内含的创新精神启示我们从新的高度去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们决定对《马克思土义哲学原理》做一次修订,并向读者献上该书的第2版。 第2版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又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并力图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2版没有改动第l版的总体框架,但对一些具体章节作了重要的调整、修改和补充:对第一章中的“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二章中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集中体现: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作了调更多>>
Philosophy
作者: 李忠谦著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荣登台湾金石堂、诚品、博客来各大书店人文类畅销书榜第一名。 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哲学博士林正弘 审订推荐! 本书的内容涵盖东西方重要哲学家,介绍的顺序虽然按照时间的先后,但重点并非放在哲学概念或内容的历史发展,而是放在个别哲学家学说的介绍。作者以流畅的文笔,清楚地介绍重要哲学家的一些重要概念及学说,的确做到了简明易懂而又有益有趣的地步。 ——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哲学博士 林正弘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哲学本义“爱智慧”,是教人获得正确认识的学问;哲学的用处,就是让你学会正确思考、增长智慧。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水、火、元素还是单子?人为什么活着,生、老、病、死是不可逆转的宿命吗?爱情是什么,是一时的冲动还是理智的选择?幸福在哪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吗?……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这就是哲学所讨论的问题。但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不知不觉暂时忘却了这些问题。 而哲学家们不仅思索哲学问题,还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苏格拉底用“助产术”教我们“认识你自己”;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休谟则悲叹“一切都不可知” ……了解哲学家们在思考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也许会为你自己的思考提供重要的启示。 本书以活泼精炼的文字、有趣的故事和简明易懂的图解,让你了解两千多年来西方、中国和印度哲学家的重要主张,追踪每个时代的主要思潮。在奇妙而重要的精神之旅中,为你解答人生的困惑,学会正确思考,增长智慧。
Dream weaver:one boy’s journey through the landscape of reality
作者: 杰克·鲍温(Jack Bowen)著;阮航,陈燕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苹果是红色的吗?什么是红 ?如果我们不去看,不去听,不去尝,不去嗅,所有的颜色、声音、 气味和味道还存在吗? 为什么柏拉图说智者是那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14岁的我还是十年前的我吗?我用什么证明我是我? 我们已经认出了飞碟,还能称之为不明飞行物吗? 与14岁男孩伊恩一起,进行一系列奇特的游历。你会了解150多位哲学 家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孔子到诺曼?乔姆斯基。在每一章,伊恩都会 遭遇一场发人深省的历险,跟随他,读者会追问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 梭罗曾经说过:“成为一名哲学家,不仅仅是有敏锐的思想,也不仅 仅是去建立某个学院,而是要爱智如命。由此要过一种简朴、独立、高尚 而值得信赖的人生。” 跟随杰克?鲍温的《织梦人》开始我们的哲学之旅 吧!
孤独的哲学[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安希孟著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简介:面对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解放的新时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理性的思辨和机智幽默的文字表述,反思历史、比较文化、品察社会,对人生、世态彰显优异,弘扬善行,剖析人性。读者心灵在宁静观达中豁然开朗,感悟一种哲学的深邃和人文思想的魅力。
编著还有:冯潇、夏凡、陈硕
作者: 张亮[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本丛书借鉴国外教材的先进经验,强调教材编写的严谨性。在原著类教材方面,分别设置了“教学目的与要求”、“历史背景”、“篇章结构”、“文本节选与注释”、“核心观点解读”、“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在哲学史类教材方面,还增加了“基本内容及关键词”、“拓展讨论”、“进一步研究指南”等栏目。这种严谨的栏目设置,凸显了教材的标准化和严格性。本套丛书把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材之中,在原著类教材的篇目选择上侧重于选择其他教材容易忽视的篇章,通过这些新的原著框架,表达了对马哲和西马的独特理解。全套丛书版面形象生动,强调教材的可读性,并适时插入一些反映内容的图片和网络资源链接,增加了教材版面的活泼性、可读性。全套教材注重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学术视野,在原著类教材中把关键词都标注相应的外文单词,在进一步阅读书目和思考题的设置上,充分注重当前国际学界相关前沿观点及代表作的选择,使学生在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时能有一个较宽广的学术背景。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
作者: 孙利天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是作者自选的一本论文集,所收论文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它大 致表现了作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轨迹。在改革开放的总体 精神氛围中,作者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基于对德国古典哲学 的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理解为思想内容的真理,理解为认知 概念框架和价值态度框架统一的学说,理解为哲学的人生态度和境界。作 者一方面试图利用现代西方哲学思想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另一方面力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挑战和它自身的理论 困难作出回答。本书关于哲学的合法性、生活世界转向、语言转向、分析 哲学的辩证运动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批判,都力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立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新理解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中,作者始 终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追求。“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 ”是这本论文集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旨意。
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antique
作者: (法)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著;张宪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简介:什么是古代哲学? 阿多用自然而娓娓道来的文笔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对一种生活方式、对普遍世界观的方式、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社群或流派)生活在世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反哲学入门
作者: (日)木田元著;路秀丽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
简介: 哲学是只属于西方的思维方式。 “哲学”一词,始于误译。 苏格拉底只是一位公认的“批判家”。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掌控了西方中世纪的宗教思潮。 近代哲学佶屈聱牙的行文方式,由康德开创。 尼采“上帝死了”,反哲学诞生。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最关键的部分尚未面世。 …… 《反哲学入门》(作者木田元)是一本彻底颠覆传统哲学的哲学革命书。 《反哲学入门》将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尼采以后出现的批判﹑否定传统哲学的“反哲学”趋势等内容,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一一解明其特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
作者: 仰海峰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关注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进程,将其逻辑进程置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变迁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涉及了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精神分析学派、批判理论、存在主义、消费理论等,在分析具体人物与流派时,不仅关注这些人物与流派自身的思想逻辑,而且关注其历史情境以及这种历史情境对人的思想意识的建构作用,力图达到对哲学理念与历史生活之间的沟通。也只有如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构成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资源。
Getting organized in the Google era:how to get stuff out of your head, find it when you need it, and get it done right
作者: (美)道格拉斯·梅里尔(Douglas C. Merrill),(美)詹姆斯·马丁(James A. Martin)著;刘纯毅译
简介: 做什么事情都井井有条,这是所有人都希望做到的,但结果却往往令我们灰心丧气。不论我们的缺陷是记忆力差,还是不擅长处理各种任务,抑或是难以掌控好时间,现实的情况往往都是工作、生活一团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在当今这个节奏加快、信息饱和、超链接比比皆是的世界上,各种任务都在抢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大脑的构造根本就不是用来处理这些竞争需求的。而且我们这个社会的很多结构方式(比如,朝九晚五在小隔间里的工作日安排)也都不合时宜了。我们该怎么办? 在这《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中,google公司前任首席信息官道格拉斯·梅里尔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麻烦问题的绝佳办法。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不计其数的新型数字工具和数字技术让我们变得更加井井有条、更加事倍功半、更加富有成效。 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要试图完成“工作生活两不误”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利用云计算、数字设备之类工具,让自己的工作任务、待办事项、日程安排及所有项目井井有条; 确定重要事情——同时也要分辨出哪些是不值得花费时间的次要事情; 需要查找任何内容的时候,随时随地使用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 …… 你会发现《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就是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井井有条的绝妙方案——它把你的大脑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奇妙创造完美结合了起来,你从此再也不会忙乱不堪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朱国定主编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 人类走过了千千万万年的漫长道路,艰苦地进行着不懈的壮举争:与自然、与疾病、与种族、与自己;同时,又在进行着执著的追求:在认识上、在思想上、在规律上、在预见上。正是这种奋斗和思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文明的进程,提高了人类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去实践人类的全部经历以充实我们认识的宝库,于是我们就需要学习。从小学的启蒙,到中学的铺垫,直到大学的思索。如果说,大学的学习有三根支柱支撑着这典金般殿堂的话,那就是素质、能力和知识。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任何学校,都必定把思想的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灵魂。 我们的这套教材,就是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需要而编写的。它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它反映了世界和中国近百年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规律和实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总结和创造,它是大学素质、能力和知识三大支柱的基石。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作者: 胡大平编著
Bill Gates’s 10 rules for working
作者: 子志编著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简介: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全球富翁排名居首位,个人资产达500多亿美元,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 本书系统地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深人剖析了比尔·盖茨从创业之初到功成名就的种种工作实践,为读者总结出了10大工作法则:1.独立法则:独立自信地开展工作;2.时间法则:惜时如金地有效工作;3.心态法则:积极地投入工作;4.珍惜法则:抓住机遇成就工作;5.行动法则:激情满怀享受工作;6.决策法则:准确果断地决策工作;7.情报法则:海量信息充实工作;8.协作法则:高效团队提升工作;9.律己法则:严于律己完善工作;10.处事法则:和谐人际润滑工作。更多>>
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
作者: 孟云剑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2005-8-1
简介:本书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读者一旦进入本书的哲学迷宫,相信一定会像亚里斯多德那样,对哲学充满着连连惊异。 哲学是最有意思的学问,也是众多学科的开端,蕴藏着人类智慧的全部奥秘。但是它从来都是以高深莫测的姿态出现,这样怎么能让人们"爱上智慧"呢?《苏菲的世界》系统讲述了哲学史,博得了各国读者的青睐,而如何将哲学的精华思想和方法讲得老少咸宜,却成为一个令人敬畏的高度。 《半知一解》融知识、思考、探险、解密于一体,将从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开始的艰深奥涩的哲学思想,化解成一个个意趣盎然的故事,既不是哲学的原味,又能让读者轻松将哲学思维化为强有力的分析思考能力。 哲学不是智者的专利,而是人人应该掌握的思维工具。这本书就像柏拉图的智慧园,会让每一个渴求知识的人,获得应有的快乐和智慧。
京华出版社,2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中信出版社,201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