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0 项 “孟繁华著” 相关结果
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
作者: 孟繁华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简介:本书通过传媒的变化来分析阐释了中国的文学、文化生产的变化。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确立与转折、传媒的“一体化”控制、传媒时代与文化领导权的重建等四个专题。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世纪之交,市场经济解放了的“众神”迎来了狂欢时代。文化的众神狂欢,使中心与边缘、精英与大众的界限被打破,一种多元、开放、现代、新质的文化正在生成、展开和传播。消费的大众化、享乐的大众化,正在神话般地进行着文化重构。与此同时,所谓“主流文化”、 “知识分子文化”和“市场文化”在复杂的关系中纠缠不休,大众文化令人炫目的流光溢彩掩饰不了人们的失落与伤痛。 本书以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饱满的激情对当代中国的文化;中突问题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扫描;揭示出全球化景象下的狂欢只是这个时代的虚假表征,现代性虽断裂了历史经验,但传统却仍在延续,文化冲突无可避免地降临。 作者拨开大众文化的层层迷雾,给人们以深刻的警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新世纪文学真相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简介:《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是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系列论文。新世纪文学处在一个充满悖论的文化背景上:一方面,百年现代白话文学为新世纪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使这个时段的文学一开始就处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上;一方面,百年来成熟的现代白话文学也必然在绚丽的时刻开始凋零。这个凋零与文学创作的真实状况没有关系。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必然要为新的形式所取代。也正因为如此,对新世纪文学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却认为文学回到了它确切的位置,它呈现出的叙事的坚韧性和文化的紧迫性特征,也正是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发生的。作者在较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下,揭示了新世纪文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也进一步接近了这个时代文学的真相。作者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激扬的文字,使《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具有鲜明的前沿性和时代感。
一九七八:激情岁月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黎明前的广场仪式、北京的“翻身道情”、人道主义的话语实践、归来者的自述等。
想像的盛宴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简介: 文化状态和文学潮流。他们把文学发展的动态,放置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他们的学术活动,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对当代的人文状态的充分关切。这是这些青年学者最为感人的学术品质,他们的确无愧于培养他们的那些学校和学术机构。 做学问最忌的是不着边际的空泛,是虚无缥缈的高谈阔论。本丛书的作者的专业是文学,文学较之其他学科具有更多的审美性和精神取向,相对于生活的物质性方面显得是有点“漂浮”的。因此,对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来说,始终保持和社会现实、文学现实的密切联系,对不断发展变革中的社会、文化、文学实际保持着精英意识的关怀和投入精神,是体现作为人文学者的胸襟、涵养和品质的最重要的条件。令人欣慰的是,本丛书的作者们的行事,大体上也都未背离上述这些条件。 本丛书的名称是“博士思想文丛”,我很欣赏这个名字。博士们是研究学问的,这个题目把学问和思想联系了起来,是很有见地的。做学问而缺乏思想,做的只是死学问。一个有作为的人文学者,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各个层面进行积极的思考是应有之义。说他们是以文为生还不够,极而言之,他们是以思考为生。思考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建设性的思考必将化为积极的物质力量,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文学者是不应该与世隔绝的,他们的思考必须与社会兴衰、万家忧乐息息相关,并将这种投入和关怀转化为锐利的思想穿透力。
新世纪文学论稿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2012
简介: 文学革命终结之后系统地分析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重要节点和时代特点。全书由作者二十几篇非常有价值的论文组成,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和评论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总结。 作者(孟繁华)对新世纪文学的各种类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的各种特性:政治性、探索性、新人民性、现代性等方面展开穷举式的评论和剖析。从《红岩》《红日》《红旗谱》到《废都》、《手机》,伤痕文学、乡土文学、官场小说乃至当今的网络文学,这些在某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类型的形成、发展和未来的终结方向都逐一加以说明。《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文学的风景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当代文学的文化随笔。全书共分三部分:文本时评、文末余言和新潮评说。其中,文本时评占主要成分,主要论说了文学作家及一些当代文学的有关内容。
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杜书瀛,钱竞主编;孟繁华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简介: 在当代文学史的写作都已成为“问题”的时候,做当代的“文艺学学术史”恐怕会更显得勉为其难。但作为“体制内”的研究者,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任务”,然后才有可能去考虑问题。应该说1949年到1978年这三十年间,为学术史写作提供的内容是相当贫乏的。从事当代相关的研究,先在地具有其他学科不存在的困难,而这一困难又并不是通过努力就能够解决的。这里我特别要感谢中国科学院档案室=教育部档案室,他们为我提供了查阅的方便,并有可能使有些材料第一次在本书中得到使用。
文坛小世界
作者: 孟繁华 著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5-1
简介: 《文坛小世界》为“中国书籍文学馆”丛书之一。 文坛虽然热热闹闹,但终究是一个一小世界。《文坛小世界》作者孟繁华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和审读文坛的种种现实,有人文的,有精神的,有现实的,有先锋的,无论从什么视角,都别开生面,告诉读者一个不一样的文坛,一个鲜活的小世界。
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
出版社:
简介: 中国问题报告 China′s Pr0blemS 现代性的追求,它的脚步在中国历史的隧道中已回响 了百年。悬浮于现实之上的思想文化冲突,构成了本世纪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真正现代性的“精神裂变”,竟 使百年中国最后的启蒙之音成为绝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 陷入了大量我们没有完全理解的事件,其大部分似乎都在 我们的控制之外。 人们拥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社会展示了这样一 幅文化冲突的景观:整合社会思想的中心价值观念不再有 支配性,偶像失去了光环,权威失去了威严,在市场经济 中解放了的“众神”迎来了狂欢的时代。
富安娜/罗莱/水星床品2折起,买即赠10元图书现金券!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4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5-2-1
简介:《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4》由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主编,精选2014年全国各媒体、报刊所发表的最优秀短篇小说,描绘当下社会的的众生之相,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内容简练,余韵深远,对社会有教化意义。要求独特性,无论是在语言、结构还是意蕴的传达上,都有着强烈的独特性和高超的艺术性,短篇小说处在文学观念与文学创造的前沿,是文学中最绚丽多姿的浪花。
卧龙岗上散淡人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
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简介:世纪之交,在市场经济中解放了的“众神”迎来了狂欢的时代。文化的众神狂欢,使中心与边缘、精英与大众的界限被打破,一种多元、开放、现代、新质的文化正在生成、展示和传播。消费的大众文化、享乐的大众文化、正神话般地在进行着文化的重构。与此同时,所谓的“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市场文化”在相当复杂的关系中纠缠不休,大众文化令人炫目的流光溢彩掩饰不了我们的失落与伤痛。对于经典、传统,我们是否还应怀着尊崇和敬畏?理想的坍塌与内心的困惑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和倾诉?我们的心灵是否正逐渐衍变为五颜六色的荒漠?……
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系统分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简介:本文在梳理了前人关于教育组织决策理论与实践成就的基础上,对教育组织决策的思维范式、合理性标准和事件识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教育组织决策系统的结构和运作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开成了既有逻辑分析、实证人析,又有操作模型、案例支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一、提出了关于解决教育组织决策问题的两大思维范式:机械思维范式和适应思维范式。 二、研究了教育组织决策的合理标准问题。 三、通过研究教育组织决策系统的分解与协调、决策权的来源与分配。 四、提出了教育组织决策系统的运作模型。 本书在梳理了前人关于教育组织决策理论与实践成就的基础上,对教育组织决策的思维范式、合理性标准和事件识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教育组织决策系统的结构和动作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
思有涯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简介: 本书是多由博士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实乃石中之玉、川底之珠。...
文化批评与知识左翼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简介: 《文化批评与知识左翼》,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近年来从事文学 和文化研究的部分文章的结集。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文化批评、文学 理论与思潮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这些文章都在学术刊物和文学刊物上发 表过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有些文章获得过某种奖项;有些文章曾在 学术刊物上受到过前辈学者和同辈学人的好评。 这本书命名为《文化批评与知识左翼》,一方面与内容和研究方法有 关,一方面与作者的视角和立场有关。文化批评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 显学”,表面看,这是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变、与国际接轨或全球化的必 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学界关注这一变化,对当下生活参与介入的必然 反映。当面对这些新的文化经验的时候,作者更多地是持一种警惕或批判 的立场,这与作者所接受的西方“知识左翼”的理论影响有关。
游牧的文学时代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09
简介: 《游牧的文学时代》中收录了:《精神裂变与众神狂欢》、《政治文化与“官场小说”》等评论文章。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值此,为了回顾和总结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研究与批评的历程,以及他们为中国当代文学所作的贡献,也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文学事业,作家出版社特别组织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
中国当代文学通论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通论》以前沿眼光和最新视野,描述了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以及新世纪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书中包含的深邃见解和丰富信息,相信一定能给同行新的启示。几十年来,孟繁华先生像一位惊涛骇浪中的弄潮儿,沉浸于中国当代文学之大风大浪,追溯其历史渊源,推动其汹涌思潮,呼唤其八方来风,采集其浪花标本。这一部当代文学通论,可说是孟繁华先生在此领域集大成的研究成果,辛苦与辉煌,应有尽有,略窥一斑。 半个世纪文学风云一气呵成,谓之“通”;对文学史诸多问题发出精辟见解,谓之“论”。通历史之论,方有精辟之见。用精辟之见论历史,才算得上通论。 孟繁华始终关注当代中国文学最新的发展动向,始终站在当代文学批评最前沿,参与到那些对最新文学现象和事件的阐释中:《中国当代文学通论》作为一部“通论”,其一在“通”,其二在“论”。就此而言,可以看到孟繁华处理当代文学史的独到手法,那就是他的开阔眼界和洒脱的叙述。在现今众多的文学史著作中,孟繁华以他的鲜明生动来呈现当代文学史历经的风雨道路。
英文共同题名: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简介:《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4部)(共5册)》对中国20世纪文学学术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入细微的叙述,在文艺学学术史研究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开创性意义。全书以20世纪作为历史的坐标,以传统文论作为前史背景,并突出了20世纪中国文艺学现代转型的重大主题,明确了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 《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4部)(共5册)》作为一种历史叙述,以问题为纲,以学术范型为关节点,内史与外史结合,从学术问题的变迁到学术范型的转换,从对社会历史文化等外在影响的观到对学术发展内在理路的清理,《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4部)(共5册)》有效地将发生在20世纪文艺学研究中纷纭复杂的人物和事件、著作和观点汇成历史的长河。《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4部)(共5册)》既是集体编撰的结晶,亦保留了明显的个人风格,这些都为完善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现代出版社,2012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5-1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5-2-1
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