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756 项 “1937”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罗曼·罗兰
简介:
全书*初于巴黎《半月刊》上发表,以后又出了 十卷本的单行本,又合成三册本与五册本的两种版本 。1921年罗曼·罗兰以艺术的、内在的因素为先后, 以气氛与调性来做结合作品的原则,将整个作品改分 为四册,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此四册本的版本 ,作者称之为定本(édition définitive)。
傅雷翻译所用的底本即是四册定本。初译本于 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译者认为初译“ 风格未尽浑成”,决定重译全书。重译本于1952年由 平明出版社出版。本书即以此重译本为底本,依据此 后各年代版本精校而成。
作者: 梁思成
简介:该书是1944年完成的,当时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古建筑的实地调查也仅仅限于l932--1937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弄清中国建筑两千年来发展的历史源流,梳理清楚其发展脉络,自然只能先从主流建筑人手,这就是为什么此书内容侧重于宫殿庙宇(即重点在大木作)。而对中国建筑中极富特色的园林,丰富多彩的民居基本没有论及。此书完成后,先生深感建筑史尚需深入的课题还很多。但当时正是抗战胜利,军兴以还,各地城市摧毁已甚,失地收复之后,立即有复兴焦土的艰巨工作随之而至,所需人才当以万计,当务之急是为国家造就建设人才,首先是建筑师。今后数十年,国家建设实有待于此辈人才之养成。因此他到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建筑史的研究只得暂缓进行。 本书是先生的重要遗著,因此补充的图片也全部采用当年先生所拍摄的图片,尽管这批图片经过水残质量已大不如前了。总之我想做的仅仅是尽我的能力去完成先生当年想做的工作。我相信先生在天之灵会微笑的。
简介:《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的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超级畅销书。 毛泽东以第一人称口述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奋斗人生,读来真实生动,自然亲切,又撼人心魄,没有做作,没有浮躁,没有功利。这些故事有的平常得犹如发生在我们自己的童年,有的意外得超乎我们肤浅的想象,从容而又漫不经心,简单而又意味深长,宽容中蕴藏着坚韧不拔,自信中充满着中国人的尊严。 本书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最早于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I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也以连载形式于1937年8月至11月发表于上海《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本书在20世纪三四十年即有六七十种不同版本面世畅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直至今天它仍然是最经典的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 本版系“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将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文单行本、最早的中译本原刊和最早的英文版原刊影印,首次完整呈现尘封70多年《毛泽东自传》的历史原貌,具有极高的史料、版本和收藏价值。
作者: 王俊英,桑海燕主编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简介: 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实现的。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着的。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的进程中,它经历了两次大的跨越。第一次大的跨越是在大约一千年前(1041—1048),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书籍这种媒体的出现,使教育得到很大发展,而后才有夸美纽斯的班级教学,以及现在的各国普及教育。第二次大的跨越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育媒体产生一次革命性变革,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而教育的现代化,必将促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育才学校1937年创建于延安,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经过60多年的办学实践,已形成了一整套办学思想,它的办学理念是:“发扬育才光荣传统,实施现代先进教育”。我们认为,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比较早地开展了电化教育工作,至今已有近20年。1989年,我校被北京市电教馆评为“电教鲜花校”;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与学校的教育科研结合起来。从“八五"到“十五”,我校参加了省部级教育重点课题“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学习了脑科学和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关理论,使我校各科教学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与传统媒体正确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过去那种单调、抽象、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出现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新局面,优化了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 刘东 编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5-1
简介: 中国:传统与变革【美】费正清、赖肖尔著 本书是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探索中国文化源流的一部力作,全书贯通古今,包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演变、近代西方势力的渗入后传统社会变革两部分内容。书中着重于从史实的叙述中探讨一些富有启示的理论问题,从比较史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将同一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国家互作比较,由此归纳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本书还着力描述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的演变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排斥、融合的过程。 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著 本书是美国一批著名学者近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综合性著作。它从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化说起,一直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起步、彷徨、动摇、发展、挫折、再发展的艰难历程。作者对于中国国内问题的探讨,持论颇为客观。对于想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化的读者来说,本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史【法】谢和耐著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讶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绝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中国与达尔文【美】浦嘉珉著 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进化论是最先对中国人造成冲击的重要的西方学说之一,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获得真正立足以前,它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主义"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 美国学者浦嘉珉的这部著作详尽地研究了达尔文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及其影响。作者从思想史的角度重新评价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达尔文学说的"正读"与"误读",展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使中国"适应"或"摆脱"那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而进行的漫长努力。虽然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受到各种各样的歪曲。但进化学说的许多重要概念还是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之中成为不证自明的"法则",它们确实影响到中国维新派、共和派、无政府主义者和革命派的实际行动,并且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美】拉铁摩尔著 本书对中国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上述四个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它展现了各个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美】易劳逸著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美】本杰明·史华兹著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内容简介: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作者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他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对先秦主要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此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与对话,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元典作出新的阐释。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文明【日】佐藤慎一著 本书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和精神世界为主要课题。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由朝贡体制转换为条约体制,而且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王朝体制到共和体制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规模之深广是不难想象的。生活在这种激荡的旋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如何认识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想使中国如何变化,是本书所要解决的主题。本书以凝练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分别从“万国公法观的变化”、“法国革命观的变化”、“体制选择”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的转换过程,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心路历程。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美】王国斌著 王国斌的《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着重研究1400-1800年中国和欧洲经济发展,涉及面广。包括国家形成与制度、社会状况与抗争,对革命的诠释等。他试图说明为什么在15-18世纪中国与欧洲遇到几乎相同的问题,但解决办法却迥然不同;为什么英国没有走中国发展道路。王国斌避免用西方社会科学关于历史变动的分析和动力概念,而采用严格的、平稳的比较史学方法。他承认解释长时段历史过程的变化和延续性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在他看来,世界发展不是依照一个模式进行的:各国不仅在过去已经历了不同发展道路,而且将来也仍然会坚持走不同的道路。他与前人的区别是,前人只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而不探讨英国为什么没有走中国发展道路。此外,作者对中、法两国革命的对比——从中国的角度看法国革命和从法国的角度看中国革命——这两节写得十分精辟。过去我们习惯于笼统地谈论中国如何向法国学习革命经验,特别是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而没有具体分析两国社会环境,精英作用,民主思想,农民意识等方面的异同。王国斌在这方面的诠释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彭慕兰著 长期以来,西欧中心论和冲击——回应模式在中西比较史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反对这种观点的思潮兴起,提出了许多中西比较的新课题。 本书讨论了各家的论点,详细考察了18世纪欧洲和东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作了具体的比较,以新的论证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比较,以新的论证方法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本书的基本观点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在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5-8-1
简介: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作者: [张爱玲著];王晖主编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5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洲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本书收录他的作品有:匆匆、歌声、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航船中的文明、女人、背影、阿河、荷塘月色等。
作者: 刘梦溪主编;陈寅恪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一个民族的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光,特定时代学术精英的活动,往往蕴藏着超越特定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处在世纪转换之际的中国,迫切需要在鉴往知今当中,获得富有前瞻性的思考。肇始于1900年左右的中国现代学术,在方法上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流行的新观念,并开始中西学术的交流与对话。学者们在认定学术本身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学术独立的自觉要求。从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发端之重要标志的严复译著起,一大批学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建构了弥久不变和与时俱新的双重品格,具有开辟意义和示范作用。这些经典著作,辉耀于中国学术璀璨的天穹,成为今日学子捕获学思灵感的重要源泉。本丛书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胡适、金岳霖、顾颉刚、冯友兰、陈垣、李济、熊十力、鲁迅、吴宓、吴梅、陈师曾、张君劢、方东美、唐君毅、廖平、蒙文通、汤用彤、蔡元培、杨树达、余嘉锡、赵元任、钱基博、马一浮、郭沫若、太虚、杨文会、欧最渐、吕澄、傅斯年、董作宾、洪业、杨联 、罗振玉、陈寅恪等现代学术巨子具有恒在意义的经典之作萃集一起,既展示了中国现代学术足可彪炳百代的巨大成就,更为面向未来、企盼更大腾飞的中华民族提供获致理性通明的精神营养。为方便阅读,每卷前附有作者小传,卷后附有作者的学术年表及著述要目。 陈寅恪(1890—1969)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早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归国。1910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语言学。次年归国。1913年赴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经济部留学。1914年归国。曾任蔡锷秘书,参加讨袁之役。1918年赴美国,入哈佛大学,从朗曼习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梵文研究所研习东方古文字。1925年归国,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帅。清华改制后,任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聘教授。1930年后,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香港大学讲学,任中文系主任。1941年起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年应牛津大学之聘,赴英国任教,兼治眼疾。1947牛返国,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底,转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文革后,惨遭折磨,并于1969年含冤去世。 1930年在其所撰《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指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在该序中,就北京图书馆所藏八千余卷 敦煌写本提出九个方面的研究价值,即摩尼教经、唐代史 事、佛教文义、小说文学史、佛教故事、唐代诗歌之佚文、古语言文字、佛经旧泽别本、学术之考证,为敦煌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撰有《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忏海火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有相大人生天因缘曲跋》、《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韦在秦妇吟校笺》、《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等多篇论文;还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元白诗签证搞》等论著中,利用敦煌资料补史、证史、大多数敦煌学论文收入《金明馆丛稿》、《金 明论从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及《元白诗笺证稿》三书也使用一些敦煌资料;还撰有《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等。
作者: 毛泽东,
简介: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文稿和讲话谈话记录稿,包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重要或比较重要,对于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作者: 陈争平,龙登高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简介:本书为“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大致按时间顺序,阐述近代中国如何由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一步一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又如何一步一步地趋于崩溃;同时阐明新民主主义经济怎样成长壮大,后来取得全面胜利等。本书主要按上述三阶段,分上、中、下三篇讲述;上篇讲述1840-1894年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中国经济艰难发展的历史,中篇讲述1895-1937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成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下篇讲述1937-1949年不同经济体制相互较量,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趋于崩溃,新民主主义经济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作者: (美)杜拉宾 著,雷蕾 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2015年9月
简介: 本书1937年出版,是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导凯特·L·杜拉宾对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多年的研究经验的总结。70多年来,该书经过数次比较大的增补修订,已成为全美论文写作指导书中的经典,是全美乃至全球学生和研究者写作各类论文的入门指导书和必备参考书。杜拉宾体例,已成为全球社科类论文和研究著作标准的论文写作体例之一。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涵盖了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对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深入挖掘问题,如何寻找文献、规划论证、设计初稿、草拟论文,如何用表格、图形呈现论据,如何修订草稿等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建议。第二部分对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引文格式作者-年格式、注释-参考文献格式,以及引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给予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并提供了大量经典用例。第三部分阐述了芝加哥格式的编辑体例,对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体例问题,如拼写、复数、所有格、标点符号、引文、图表、引注、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该书对撰写任何级别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都是很好的参考,对于国内学者按照国际规范总结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迄今为止,该书已畅销超过900万册。
作者: 戴袁支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简介:2000年,在丹麦奥胡斯市举办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个展览,让人们知道了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丹麦人的故事。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了近两万名中国难民。 从那时起,丹麦和中国的几名学者和记者开始挖掘更多关于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的故事,这是第一本全面介绍辛德贝格的书,本书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他的人生、性格,特别是他当时如何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的情形。 从本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辛德贝格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受雇于丹麦f.l.史密斯公司,在江南水泥厂工作。在短短的100多天里,他和德国同事京特等一起,保护了工厂难民区的难民,并建立了一个小医院,许多时候成功阻止了日军进入难民营和工厂骚扰。有时候他不顾路途危险,开车进入南京城,给保护难民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送去食品。
作者: 戴尔·卡耐基著 陶曚 译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9-1
简介: 《人性的弱点》是1937年最初首印版本原汁原味的复刻,收录了卡耐基本人、他的朋友为此书所写的内容推荐与背景介绍,并完整保留首版中卡耐基对婚姻与家庭的真知灼见。此外,本版新译的语言风格更贴近当下人们的阅读喜好,在融合时下语言风潮的同时也不失中文特有的韵味。 《人性的弱点》作为一本实用的人际关系著作,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弱点,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不断改造自己,从而能有所长进,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在过去的77年里,戴尔?卡耐基的忠告带领着上千万名读者攀登上成功的阶梯,无论在事业方面还是个人生活上,他的箴言不断被一代代人实践与验证。在出版史上,本书创造了全世界图书销售空前的记录。在经济萧条时期之后,本书满足了普遍存在的人性的需要,触动了读者的神经,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特有的借鉴价值。
作者: 吴晓波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9
简介:本书分3部分。主要内容为第1部1870~1910留着“辫子”的洋务运动;第2部1911~1927唯一的“黄金年代”;第3部1928~1937国家主义的回归。 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此为上卷,叙述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 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作者: 严歌苓[著]
简介: 《金陵十三钗》不是一个有关“特殊女人”卖淫的故事,它发生的背景是在1937年12月12日,地点是在南京,这一天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和撤退,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的12月13日,像野兽一样的日军就占领了南京,从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大奸淫、大劫掠,惨绝人寰的一幕幕从此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人乃至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作者借姨妈书娟的眼睛感受了这场屠杀、这场浩劫血腥残暴黑暗的事实,讲述了一个“特殊女人”的故事,也就是《金陵十三钗》那令人心酸、可憎可悯而又令人感动的英勇献身的故事。 故事一开头,就见到“血”,虽然这个“血”是来自“我姨妈”书娟才十四岁“初潮”刚来的身体,但也暗示出残酷的战争和大屠杀所带来的血腥已经弥漫在这一座古老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了。“我姨妈”书娟是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圣玛丽美国天主教堂里的一位学生,这时的美国处在中立国位置,所以美国的教堂自然成了避难所,12月12日这天清晨,神圣庄严的圣玛丽教堂后院的墙头上冒出了几个打扮俗艳的女人,她们恳请英格曼神父收留,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神父通过艰难的决定,最终收留了她们。她们是来自秦淮河畔青楼堂子间的女人,也就是在清纯的书娟眼里的“特殊女人”,这群人中还有一位令“我姨妈”书娟切齿仇恨的后来成为“金陵十三钗”中主角的玉墨。玉墨是“我姨妈”父亲的相好,正是因为她的介入,使得父母决计远涉重洋到美国,而将“我姨妈”留在了国内;正是因为玉墨,书娟远离父母,不得不独自经历这场人间残酷血腥的大浩劫。被收留的这群“特殊女人”,起初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们并不知道发生在教堂外那血淋淋的一幕幕,只是从神父们偶尔的言语流露中约略知道外面正进行着血腥的屠杀,虽然成千成万的中国人被杀、被活埋,女人的被强奸、被剖腹……但她们只是约略感觉到这事的邪恶,而并没有感觉到切肤的痛楚,只有当同伴十五岁的豆蔻有一天为了要拿到一把琵琶演奏给一位从死人堆里爬出的军人王浦生而离开了教堂之后,所经受绝无人性的日军残酷轮奸、折磨而变成精神错乱之时,她们才知这场战争的残酷已经不是跟她们没有一点关系,而是随时都会发生的。从这个时刻开始,她们恢复了人性中最善良圣洁的一面,她们尽心照顾已经放下武器到教堂避难的伤残的中国军人,与院内四十几位女学生也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解。 但中立的美国圣玛丽教堂终究不是避难的天堂,在毫无人性,不遵守任何规则的日军眼里,只要他们想要,就没有进不去的地方,圣玛丽教堂终于在12月20日的晚上被日军侵入了,他们搜查避难在教堂中的中国军人,并最终将伤残的中国军人全部用刺刀枪杀,躲在暗处的女生书娟、窑姐玉墨等不觉痛哭失声。第二天清晨,她们一起为这五位被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唱起了安魂曲…… 唱诗班女学生童稚圣洁的声音在南京城夜空中穿越回荡,它充满着诱惑,使日军邪恶淫荡的魔爪再一次伸进了教堂。12月24日下午,一名日军大佐率领着一群日军即使在英格曼神父强烈的抵制下,还是强行闯入了这块避难之所,他们以庆祝圣诞名义,要唱诗班女生到军营为他们献唱。这是一个陷阱,一个邪恶血腥的陷阱,在这无可退避的时刻,以玉墨为首的一群“特殊女人”挺身而出,她们一共十三位,这就是标题所说的“金陵十三钗”,借着夜幕掩护,每个人都以必死之心,身揣暗器,成功地替尚在稚龄中的女生,而跟随日军前去。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它留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空间,这群“特殊女人”的结局如何? 作者用精细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发生在南京1937年12月12日至24日间的故事。故事虽然不长,也不是正面写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但从侧面,将日军凶暴残酷野兽般的本性刻画无遗,同时将中国军人怯弱而英勇的一面也刻画得淋漓尽致,更值得提起的是对“特殊女人”的描写、叙述,是真实的,也是生动的,成功的,正是血的洗礼使这群“特殊女人”完成了由丑陋耻辱到圣洁善良人性的蜕变。 在《金陵十三钗》这部作品中,你肯定能感受到这个梦魇一般的现境虽然血腥、残酷,却是英烈、凄美的。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作者: (美)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著;李晨曦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1
简介: 本书1937年首次出版时,印数仅仅五千册。无论是作者戴尔·卡耐基,还是出版者西蒙&舒斯特公司,都没有指望本书的销售能超过这个数目。然而令他们惊奇的是,这本书一夜走红,并且随着读者不断增加的需要而一版再版。在出版史上,本书创造了全世界图书销售空前的记录。在经济萧条时期之后,本书满足了普遍存在的人性的需要,触动了读者的神经。因而,本书的销售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80年代。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赚取一百万美元要比用英文表达出一句金玉良言容易得多。而本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成了这样的金玉良言——它们被无数的刊物引用、节选和效仿,无论是在政治漫画中,还是在小说里。本书几乎被译为每一种已知的书面语言。每一代人都会发现本书常读常新,而且内容十分中肯。 这就顺理成章地带给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修订这样一本已经被证明了其活力和吸引力的图书呢?为什么要给它的成功画蛇添足呢?
作者: 梁启超[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简介: 吾乡曰茶坑,距崖门十余里之一岛也。岛中一山,依山麓为村落。居民约五千,吾梁氏约三千,居山之东麓,自为一保,余、袁、聂等姓,分居环山之三面,为二保,故吾乡总名亦称三保。 ……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人称任公,号饮冰子,或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二十六日 (2月23日)生于新会县南西江入海口半岛上的熊子乡茶坑村。祖父名维清,字镜泉,秀才,为县学教谕。父名宝瑛,字莲涧,科名不得志,教读乡里。 生平和思想梁启超幼从家庭及城乡多师受学,6岁读毕《四书》、《五经》。(见彩图梁启超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自称'自十七岁颇有术于中外强弱之迹'(《适可斋记言记行·序》)。光绪十四年(1888)起,肄业于广州学海堂(道光四年两广总督阮元所建立),仍为乾嘉以来正统派'汉学'及词章之学。光绪十六年中举人。此年秋,他和学海堂同学陈千秋,同奉南海康有为为师。康有为'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三十自述》)。康有为讲学于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梁启超从康有为始习经世致用之学,包括今文经学、史学、西学乃至佛学,思想为之一变。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梁启超并参与校勘、分纂。 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举国悲愤。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中日和议成,梁启超随同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1300多人上书清廷请变法;七月,发起并领导京师的强学会,主办《中外纪闻》,每日作一篇数百字短论。这是梁启超办报的开始。光绪二十二年,他和汪康年、黄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七月一日发刊第一册,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并开始连载著名的《变法通议》,主张'废科举,兴学校,亦时时发民权论'(《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五)。同年撰《西学书目表》,搜罗、总结20多年前旧译西学著作约300种。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应湖南巡抚陈宝箴、督学江标之聘,主讲长沙时务学堂。讲学'以《公羊》、《孟子》教,课以札记;学生仅40人,而李炳寰、林圭、蔡锷称高才生焉'(《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五)。他的讲学对湖南的学风和士气的激励以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发展,影响深广,为统治集团顽固派所嫉视。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八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变法维新运动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殉难。梁启超于九月流亡日本,作《去国行》。从此,梁启超居留日本,先后奔走夏威夷、南洋、澳洲、美洲各地,与康有为建立保皇会(1899~1900),创办《清议报》(1898.11,旬刊)、《新民丛报》(1902.正月,半月刊)、《新小说》(1902.11,月刊)等期刊杂志,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宣传君主立宪,反对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到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他和革命派辩论立宪主张日益激烈。但梁启超同时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集中外历史文化于一身,努力于'新学'即西方社会科学的介绍,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的整理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动摇旧思想、旧文化,也起了广泛影响。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清政府下诏预备立宪,梁启超遂趋向实际运动,与熊希龄、蒋观云、徐佛苏等进行组党活动。次年九月,成立'政闻社',出版《政论》杂志。宣统二年(1910),又办《国风报》,'专从各种政治问题,为具体之研究讨论,思灌输国民以政治常识'(《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宣统三年十月,革命党人武昌起义,推翻了2000余年的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次年(1912)三月,北洋军阀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为袁氏所窃取。梁启超于九月由日本返国,备受各界欢迎。十一月创办《庸言报》。他对袁世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通过袁世凯的统治可以实现他的改良主义的政治理想,因而热心从事政党活动。先参加黎元洪为首的共和党,又合并共和、民主、统一三党为进步党,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和张謇等为理事。1913年7月,熊希龄为国务总理。9月,梁启超为司法总长。1914年2月,为币制局总裁。次年8月,杨度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运动,暴露了袁世凯阴谋建立袁氏王朝的野心。梁启超作《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与蔡锷等发动护国之役,反对袁氏称帝。反袁运动结束,辑《盾鼻集》。1916年6月,袁世凯羞愤死,黎元洪继为大总统。梁启超又与袁氏旧部干将冯国璋、段祺瑞合作。次年7月,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段祺瑞内阁成立,梁启超为财政总长。同月,他通电反对张勋复辟,后即参与冯、段讨伐复辟之役。同年11月,由于冯、段内部矛盾,国务总理段祺瑞辞职,梁启超亦辞去财政总长。从此,他离开了上层政治活动而致力于著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2月下旬,梁启超同蒋方震、丁文江等启程赴欧洲,游历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国20多个名城。到秋冬间,梁启超在巴黎写成《欧游心影录》。次年3月,自欧洲归国,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此后,除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课和在各地巡回讲演外,以全力从事学术著作。《墨经校释》、《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大乘?鹦怕劭贾ぁ贰ⅰ读喝喂学术讲演集》、《陶渊明》、《朱舜水先生年谱》等相继出版?1925年 9月,正式就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在清华时期,写成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儒家哲学》、《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等书。1927年6月,脱离清华研究院。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 文学革命论及其创作实践梁启超的文学革命论和他的政治思想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改良运动的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学革命论。他所谓革命就是改良。①诗界革命。在戊戌维新变法前一两年,梁启超和夏曾佑、谭嗣同曾试作'新诗',反映了对新思想、新知识的要求。后来梁启超在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中,登载了改良派及其他作者的许多诗篇,并不断发出了'诗界革命'的呼声。他的'论诗宗旨大略'已见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由日本去夏威夷舟中的《日记》,而充分的论述则见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新民丛报》第四号开始连载的《饮冰室诗话》。他说:'过渡时代,必有革命。然革命者,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虽然,若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是又满洲政府变法维新之类也。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苟能尔尔,则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批判'以满纸堆积新名词'的作法,重申'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主张,但亦不绝对排斥新名词。这是诗界革命论的一个发展,也是近代进步诗歌的一个概括和理想。他认为'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又说:'吾重公度诗,谓其意境无一袭昔贤,其风格又无一让昔贤也。'他所谓新意境,实指包含新思想、新知识的内容。所以他又主张'取泰西文豪之意境之风格,熔铸之以入我诗,然后可为此道开一新天地'(《新中国未来记·总批》)。后来梁启超于《新小说》中登载《杂歌谣》,形式语言都趋向通俗化,又赞许其与音乐结合,使之能歌唱,似传统乐府诗而有新面貌新精神,发挥诗歌的社会教育作用,这是诗界革命又一重要内容。②小说界革命。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新小说》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极力强调小说与改良社会的关系,他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缘故。他认为文学有'移人'即改变人们思想感情的作用,'而诸文之中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说若'。所以他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又具体指出,小说有熏、浸、刺、提四种力量,这是小说所以能'支配人道'或'移人'的原因,小说所以成为改良社会的关键的原因。他认为当时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佳人才子之思想'、'江湖盗贼之思想'、'妖巫狐鬼之思想'等,都是从小说来的。所以他说:'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篇论文,对晚清小说理论的探讨、创作的繁荣以及古典小说的研究评价,起了积极的作用。③文界革命。'文界革命'与'诗界革命'同时在上述《日记》提出,也起点于欧西文化思想的输入,这是内容的革新。后在《新民丛报》第一号'绍介新著'栏介绍严复译英国斯密亚丹《原富》时指出,'欧美诸国文体之变化,常与其文明程度成比例',主张对'学理邃赜之书',应'以洗畅锐达之笔行之',就是改古文体为通俗文体。《新小说》第七号'附录'栏开始连载《小说丛话》,梁启超所撰的第一条说:'文学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各国文学史之开展,靡不循此轨道。'他回顾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认为:'中国先秦之文,殆皆用俗语','故先秦文界之光明,数千年称最焉';'六朝之文,靡靡不足道';唐代韩、柳之文'在文学史上有价值者几何'?进一步指出,'自宋以后,实为祖国文学之一大进化',就是由于'俗语文学大发达故'。又说:'宋后俗语文学有两大派,其一为儒家、禅宗之语录,其二则小说也。小说者,决非古语之文体而能工者也。……苟欲思想之普及,则此体非徒小说家当采用而已,凡有文章,莫不有然。'可见他在20世纪初已有中国白话文学史、俗文学史的看法,已有提倡白话文的主张。不过当时他又认为'自语言文字相去愈远,今欲为此,诚非易易,吾曾试验,吾最知之'。这是改良派提倡'文界革命'的本色。从理论到实践,他们还不能完成文界革命的历史任务。 在文学创作上,梁启超有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他都写过,而以散文为大宗。他'夙不喜桐城派古文',也打破了'幼学为文,学晚汉魏晋'的束缚,自求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五)。他的'新文体',对传统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为王韬以来散文社会化进一步的发展。他的散文可分政论、传记、杂文三大类。政论如《变法通议》、《排外平议》、《新民说》、《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辟复辟论》等,都是现实政治、社会的产物,或为原则议论,或为具体事论,务于详论博辩,说理深透,有现实和历史意义,有思想认识价值。他的传记文,长短大小不一,作风亦多变化。有些略似旧史传,如《殉难六烈士传》(《戊戌政变记》),叙事谨严,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形象性,代表其早期传记文风貌。后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作《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即《李鸿章传》和《南海先生传》,自觉地改革中国传统的史传文,而代之以西人的夹叙夹议的评传体,并溯源于《史记》的《伯夷列传》、《屈原列传》、《货殖列传》,强调写传记写得象其为人,注重传记的历史性,要求符合历史的实际,写出真实的历史。他写了许多历史人物传记,实际都是写一个时期的历史。他?剐戳舜罅吭游摹U庑┰游模内容形式多种多?,篇幅较小,难以分类。光绪二十五年(1899)作的《自由书》,成于'每有所触,应时援笔,无体例,无次序,或发论,或讲学,或记事,或抄书,或用文言,或用俚语,惟意所之',则是读书笔记或随感录之类,是最初一本杂文集。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清议报》出版100期,他有《〈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其中说:'其内容之重要者,则有……《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过渡时代论》等,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这三篇是他早期散文的代表作,篇幅较长,亦属杂文一类。它们都不是通常的政论文,而只是以政论的内容,出之以特殊的形式,指出现象,提出问题,发为感慨,振奋人心。最突出的是《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富有朝气的精神作用?振奋老大帝国的暮气沉沉和日益衰颓的人心;不嫌重叠堆砌,反复强调,多用譬喻,淋漓尽致;运用语言,又非常自由,或奇或偶,或文或白,或中或外,打破一切格式,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表达一事一理明白无碍。这种文章才华横溢,气势奔放,感情充沛,语言丰富,有强烈的鼓动性,是适应改良运动宣传需要的产物。他充分发挥了散文宣传作用,使散文成为政治斗争最有效的工具。他的散文虽有重叠累赘的缺点,过于疏展铺陈,但就形式风格和社会影响来说,确是代表散文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梁启超作诗较晚,绝大部分是流亡国外的作品,今存古近体诗 360多首,词60多首。他热心提倡'诗界革命',但并不以诗人自命,而以余事为诗。《雷庵行》、《读陆放翁集》、《太平洋遇雨》、《澳亚归舟杂兴》、《自励二首》、《志未酬》、《举国皆我敌》、《二十世纪太平洋歌》、《爱国歌四章》等等,抒发被迫流亡的愤慨,富有自豪感和积极乐观、献身革命的精神,歌颂新天地、新思想、新文化,突出地歌颂爱国主义,有进步意义和认识意义。作品表现了自己诗论的特点,即旧风格含新意境,亦不排斥新名词。一般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朴实晓畅,格调妥当,足称一种'新派诗'。他自认'诗半旧',亦符合实际。 梁启超的小说有《新中国未来记》,是一种未完成的政治小说,共 5回,发表于1902年《新小说》一、二、三、七号。《绪言》说:'兹编之作,专欲发表区区政见。'即利用旧小说的形式,宣传维新派的政治主张。他原来设想写出未来60年维新派当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前10年是预备时代,由君主立宪,各省自治,过渡到召开国会,全国统一,建立'大中华民主国'。'其理想的第一代大总统名曰罗在田,第二代大总统名曰黄克强'(《初归国演说辞·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这个理想的'新中国'是由清德宗皇帝让位又被国会选为第一代大总统建立起来的,走的是'折中调和'的一条路,而不是'那破坏一条路'。可见作者企图用形象化的方法,宣传自己的君主立宪、改良主义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已完成的五回小说,以'全国教育会会长'孔子后裔孔弘道老先生演说'中国近六十年代史'开场。前四回主要写'宪政党'创始人黄克强和李去病的论战,黄主立宪,李持革命,而以黄说服李,立宪论战胜革命论而告终。第五回写黄克强制服热心革命的郑伯才,发泄对革命派的不满。正如作者所说:'既欲发表政见,商榷国计,则其体自不能不与寻常说部稍殊。'其体'似说部非说部,似裨史非裨史,似论著非论著','编中往往多载法律、章程、演说、论文等,连篇累牍,毫无趣味'(《绪言》)。所以小说在艺术上是失败的,得意处只是政论。但它仍有一定历史意义。第四回写中国苦难现状,黄克强同李去病游历旅顺大连,遇一'少年中国的美少年'陈猛,借陈猛的歌唱,介绍拜伦及其诗篇《渣阿亚》和端志安赞扬拜伦的诗歌,'倒象有几分是为中国说理哩','句句都象是对着现在中国人说一般'。接着便写俄国人对大连旅顺的暴虐统治,视为中国被瓜分的缩影。所以作者在总批中指出莎士比亚、弥尔顿、拜伦等'泰西文豪之意境之风格',便是中国'诗界革命'的方向;写'瓜分之惨酷'实'为国民当头一棒,是煞有关系之文'。 梁启超有翻译小说《佳人奇遇》16回,日本柴四郎著,亦政治小说。《世界末日记》,'法国著名文学家兼天文学者佛林玛利安君所著之地球末日记也。'载《新小说》第1号,译者列为哲理小说。《俄皇宫中之人鬼》,'法国前驻俄公使某君所著也。'载《新小说》第 2号,译者列为语怪小说,《十五小豪杰》共18回,梁启超译前9回。 梁启超也写过戏曲,有《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侠情记传奇》,但都没有写完。《劫灰梦》和《侠情记》都只写了头一出,《新罗马》也只写了6出。用传奇形式反映中国现实政治和外国近代历史,是戏曲的推陈出新,在当时也就是戏曲界革命。作者写戏曲比写小说艺术上成功得多,韵散文结合,旧风格含新意境,运用新旧语言词汇自然纯熟。《新罗马传奇》每出后有扪虱谈虎客即作者少年同学韩孔厂的批注,对理解作者创作用心和长处颇有帮助。 梁启超有广泛的学术研究,特别提倡历史研究。他早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著《新史学》,即提出'史界革命'口号,批判旧史学,创立新史学。明确目的,探讨理论,缕述方法,总结史学史。后著成《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他对史学的实际研究包括古今中外,对许多历史时代和历史部门,特别是对许多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个别的、历史的研究,形式多种多样。在中国近代史上,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新思想界之陈涉',卓越的开风气人物之一。 著作集及其版本 梁启超著作,最初有何擎一辑《饮冰室文集》,止于壬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为编年体,同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该局后编《分类精校饮冰室文集》,为分类体,'每类文字略依性质分别先后,并于每题下注明年份'(《凡例》),断至乙巳(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同年出版。此后增订的版本主要有:①《饮冰室全集》,1916年上海中华书局编辑出版。②《乙丑重编饮冰室文集》,梁廷□编,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此编分为五集:一集,戊戌以前作;二集,居住日本时作;三集,归国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作;四集,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晚近作;五集曰附集,录题跋、诗、词、曲、小说、诗话等。③《饮冰室合集》,林志钧编,1936~1937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包括已印未印诸作,分为两大类:甲类文集,附诗词、题跋、寿序、祭文、墓志等;乙类专著,附门人笔记若干种,约以时代先后为次。专著中又各自为类,而第其年次'(《例言》)。此集虽最后出版,但搜罗未尽,亦非全集。 梁启超全集卷帙浩繁。中华书局于1916年选其重要著作34篇,分为14卷,为《常识文范》。 关于梁启超生平事迹及其思想学术的研究,其本集及其所办《时务报》、《清议报》等杂志,可以钩稽而得其大概。其中可直接供参考者有《三十自序》和《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五、二十六,都为自我评传文字,简括客观,颇称允当。他逝世后一月,即1929年 2月,郑振铎作《梁任公先生》,附有《梁任公先生年表》,载《中国文学研究》第5卷,这是梁氏逝世后研究他的最早著作。 . 在梁氏生前及身后,关于梁启超的研究专著则有以下几种:①《梁任先公生年谱》1卷,杨复礼编,1941年新河南日报铅印本;②《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丁文江编,梁思庄藏有稿本,近年台湾世界书局已印行,38卷,2册,搜罗梁氏许多书札,记述颇详;③《曼殊室戊辰笔记》,梁启勋撰,不分卷,稿本;④《梁启超传》,孟祥才著,198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后者是近年研究梁启超篇幅较大的一本评传。 总之,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梁启超是一位多才多思,多情多欲,善变多变之人。要认识像他那样思想活跃,智慧超群、性格复杂多变的历史人物,殊非易事。而在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梁启超迄今仍是学者们争议颇多的一个人物。从梁氏千数百万言的著述和书信中,选编这区区10万字的“自述”文字,目的就是希望有助于我们走近一个真实的梁启超。
作者: 黎辛,朱鸿召主编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2005
简介: 从1946年死难,迄今半个多世纪,博古的面貌始终是模糊的,甚至是变形的,隐藏在吞吞吐吐的文字里的学者观点,言不由衷,言不己出者众矣。他9岁丧父,19岁赴莫斯科求学,24岁受命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28岁交出大权,39岁因坠机遇难。本书编者之一黎辛先生在延安《解放日报》与博古共事过,书中收入的“博古佚文”大都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出版物上复印而来的,以供读者参考。 博古(1907-1946),原名秦邦宪,24岁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遵义会议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主任,1941年在延安主持创办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任社长,同时兼任新华社社长、中央出版局局长。1946年4月8日,他以中共代表身份参加国民参政会,从重庆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39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与其共事者都念念不忘他的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德高望重。在他的身上,不仅浓缩了一个江南才俊的性格命运,一代现代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忧患情怀,更体现了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内容节选: 哭博古/郭沫若 博古,钢铁一样的人,我在你面前就和白痴一样。 你平时沉默得如像月黑之夜的海洋, 你的眼睛放着深远的光,你寡言鲜笑。 但你一旦言笑了,却真是“言室满室,言堂满堂”, 你的笑声有时直如亚细亚高原的风暴。 在南京、在汉口、在重庆的初期,我一直都把你当成严而可畏的人, 不仅汉奸国贼魑魅魍魉在你面前觳觫, 似乎谁都感觉着你是一把脱鞘的宝剑,寒光摇动群星。 五年后的重逢,你增加了温暖, 虽然仍旧寡默,而是喷着温泉的崇山。 然而,这样的感觉不认识那些毫无常识的糊涂虫,你为争取人民的权利,仍然是铁面铁心铁肝铁肠铁手铁腕。 博古,推动中国历史的铁人,你的潜能似乎才刚始发动,然而竟殒灭了, 我听见鸱鸪的叫声,说是“秦邦宪死于秦”, 我的心不能不为人民而痛哭。为革命的波折而痛哭。 . 目录: 编选说明 第一辑佚文辑录 我们为什么要开辟这个艺术之园(1925年8月19日) 博古 破坏与创造(1925年10月20日) 博古 革命与恋爱(1925年8月26日) 傅古 拥护党的布尔雪维克的进攻路线(1933年2月24日) 博古 论目前阶段上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政策(1933年4月15日) 博古 为粉碎敌人的五次“围剿”与争取独立自由的苏维埃中国而斗争(1933年7月24日) 博古 献给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1933年9月17日) 博古 答杨幼麟同志(1933年10月15日) 博古 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的报告(1934年1月18日) 博古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会总结(1934年2月23日) 博古 我们一定要完成两万七千的数目(1934年5月15日) 博古 致李富春同志的信(1934年5月26日) 博古 追悼顾作霖同志(1934年5月28日) 博古 为着实现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做了什么和将做些什么?(1934年7月8日) 博古 关于西安事变的两个电报(1936年12月) 周恩来 博古 关于已建苏、鄂省委及南京市委等情况电(1937年10月21日) 博古 今年五一和中国工人(1940年5月1日) 博古 我要说明的十个问题(1943年9月) 博古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怖录](1943年11月13日) 博古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节录](1945年5月3日) 博古 从五个W说起(1945年12月13日) 博古 第二辑回忆追述 秦邦宪早年在苏州 缪军 关于“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问题 杨尚昆 秦邦宪在遵义会议期间 陈瑞良 博古拥护新中央的几件事 张培森 抗战初期博古受命奔走大江南北 陈广湘 忆博古同志和汉口《新华日报》 陆诒 博古,党的新闻事业奠基人 黎辛 博古与延安《解放日报》 黎辛 博古与《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的翻译 黎辛 忆博古同志 刘祖春 知过即改,方为马列——纪念博古诞辰90周年 温济泽 忆《解放日报》改版与整风 吴文焘 社长博古同志 吴文焘 博古同志二三事 张映吾 悼博古 张越霞 悼念我们的社长和战友博古同志 余先生 艾思奇 陈克寒 悼念 默涵 我们永远在一起 丁玲 哭博古 郭沫若 想起博古同志 艾青 博古印象 毕群 搜集材料及其他 廖盖隆 从理论工作方面看博古同志 崇基 日记的一页 田方 他的心没有成灰 田汉 第三辑思想研究 博古的曲折思想历程 陈夕 略论秦邦宪的历史地位 富耀南 秦邦宪早年思想探析 杨玉伦 试论秦邦宪青少年时代的几首诗作 周国昌 博古传略 李志英 吴荷朴 博古生平年表 朱鸿召 编后记 朱鸿召
作者: (美)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著;董乐山译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 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本书是世界上第一本忠实描绘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被称为“赤匪”的中国共产党。作家社此次推出中译本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获得译者董乐山先生家属独家授权。书中首次汇集1937年英文初版、1938年中译本初版、1939年英文修订版等三个早期不同版本中的所有珍贵图片。
作者: 康健民总导演;徐峰导演
出版社:中国唱片总公司: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07
简介: 《中国电影六十年纪实》珍贵的百部电影史料再现,百位名人的访谈与回顾!内附精美简介! 一群很有爆发力的创意 一部电影讲述了一段难忘的历史,一个人物呈现了一段刻骨的心路,中国电影人用电影为我们讲述了横跨三个世纪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21世纪的强国之梦,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赶上了屈辱,迎来了尊重。《中国电影巡礼》用电影影像展现了中华大地100多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用电影镜头塑造了中国军队与人民在这100多年间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鲜明个性。新中国电影用自己60年来的影像积淀,为中国观众奉献了一部看得见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电影巡礼》用电影故事串起历史脉络,用人物形象表达时代情怀,让观众在重温经典影片的同时与著名艺术家一起缅怀那些激情岁月。既有历史深度,又有时尚元素,是一部寓教于乐的电视精品。正如创作者所言,《中国电影巡礼》就是让电影再现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群有分量的嘉宾 众明星倾情加盟。全片遍访了100多位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军事家、当红演员及知名学者。杨光远、李俊、苏民、向守志、王伍福、何政军、谢晋、韦廉、杨光远、田华、郭达、刘江、葛存壮、袁霞、富大龙、滕汝骏、周里京、侯勇、李前宽、秦怡、里坡、白德彰、王晓棠、肖裕声、郭法曾、陶玉玲、王晓健、于洋、谢铁骊、于蓝、张勇手、孙羽、杨在葆、汤晓丹、卢奇、张瑞芳、蔡继渭、翟俊杰、李幼斌、张国民、王玉璋、陆川、何麟、吴贻弓、孙敏、王学圻、唐国强、达式常… 一个传递丰富信息的平台 该专题涉及三百余部家喻户晓的中国电影。《鸦片战争》、《长征》、《七七事变》、《太行山上》、《血战台儿庄》、《大转折》、《大决战》、《开国大典》、《英雄儿女》、《横空出世》、《惊涛骇涛》、《海之魂》、《世纪大阅兵》、《火烧圆明园》、《林则徐》、《孙中山》、《大清炮队》、《甲午风云》、《知音》、《从奴隶到将军》、《茶馆》、《直奉大战》、《列宁在十月》、《开天辟地》、《燎原》、《风暴》、《怒潮》、《大浪淘沙》、《革命家庭》、《陈赓蒙难》、《中国1949》、《戎马书生》、《周恩来》、《贺龙军长》、《秋收起义》、《刑场上的婚礼》、《陕北牧歌》、《百色起义》、《吉鸿昌》、《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闪闪的红星》、《党的女儿》、《红孩子》、《重庆谈判》、《停战以后》、《董存瑞》、《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巍巍昆仑》、《南征北战》、《沙家店粮站》、《钢铁战士》、《黎明的河边》、《红日》、《战火中的青春》、《为了胜利》、《地道战》、《红高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一个和八个》、《地雷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扑不灭的火焰》、《苦菜花》、《战争子午线》、《国歌》、《南京1937》、《东京审判》、《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狼牙山五壮士》、《雪峰》、《离开雷锋的日子》、《永不消失的电波》——一幕幕曾经深深打动心灵的画面,又将我们带回到那些难忘的岁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