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
作者: 方立天著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2006
简介:大乘佛教的哲学思想
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出现了大乘佛教的思潮,发生大乘佛教与小乘佛
教的历史性分裂。大乘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化为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
派(有宗)两大派别。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要不落一边(如空与有、常与无
常各为一边),即综合二边,合乎中道,因而得名。由龙树(约150~250)及
其学生提婆(圣天,约170~270)所创立,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
树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著的《百论》为此宗
的基本理论著作。提婆的后继者是罗喉罗跋陀罗,罗喉罗系传至清辨及佛护
,随后又分裂为不同的派系。约公元4、5世纪,大乘佛教又形成瑜伽行派,
此派成为佛教的主流。“瑜伽”是相应的意思,指一种观悟佛教“真理”的
修行方法。此派尊弥勒为始祖,以《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为主要
经典。创始人是无著、世亲兄弟。无著著的《摄大乘论》,世亲著的《二十
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和《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在创宗方面作用最大。
继世亲的有亲胜和火辨二家,相继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安慧和真、谛,
以上称为前期瑜伽行派。另外继承世亲、火辨一系的陈那,特别重视因明,
即重视逻辑论证和认识论探讨。发挥陈那思想的有无性、护法、戒贤(玄奘
的师父)和法称等,为后期瑜伽行派。
龙树一系反对部派佛教某些流派的万物实有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痛苦在
于,人们对世间一切事物没有真正的了解,产生了颠倒分别的无益戏论。要
解脱痛苦,最根本的是要体会一切事物的“实际”,认清一切事物并无实体
,是无“自性”,是“空”。这就是空观。中观学派的“空论”的根据是缘
起说,此派认为万物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即依靠其他原因、条件而生,不
是从它自身中产生,这就说明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因缘所生就证明事物的内
在的不真实。任何事物只要是依靠先行的事物而得以存在,它就必定失去声
称自己有内在真实性的权利。依赖的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佛教原来的缘起
说,是讲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否则就不是实有的事物,也就是说,由于
事物是有原因的,因此是实有的。中观学派则认为,一切有原因的事物都是
不真实的,正因为是有原因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是在原来的缘起说的基
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缘起性空”、“一切皆空”的宇宙观。因此,中观学
派又称为“大乘空宗”。
瑜伽行派继承了中观学派的空观思想,但又认为,“一切皆空”的说法
,会导致否定成佛的主体和境界的理论危机,危及佛教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