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6 项 “许纪霖著” 相关结果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作者: 许纪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2
简介:许纪霖所著的《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增订本)》在内容上作了较大扩充,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除了补人近年新撰写的人物个案研究之外,主要增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系列,并将全书分为五编 ,外加一个介绍作者关于知识分子研究的附录。这样,既保持了知识分子心态史研究的风格,又提供了更广阔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宏观视野,树木之外,又见森林。
Back to the public space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简介:这本《回归公共空间》,是作者2002年回到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任教之后,作文狐狸文章的结集。这些文字,大都发表在非专业类的报纸和公共刊物上,是作者在学院研究之余,介入日常生活、思考当下世界所形成的思想副产品。这是作者的第四本思想文化评论集。前面三本分别是《第三种尊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暧昧的怀旧》(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和《新世纪的思想地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有趣的是,过去的三本旧作,较多的是一些学术文化评论,书卷气、文艺腔比较浓,而这本新的集子,更多的是社会思想评论,虽然文字变得“难看”,却多了几分沉重。 本书是作者在学院研究之余,介入日常生活、思考当下世界所形成的思想副产品。涉及当代思想观察、大学体制改革反思、对“9·11”、“非典”等国内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深层透视,以及对日常文化生活的批判性分析等。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13
简介:《在诗意与残忍之间》是许纪霖教授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宏观角度梳理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精神脉络,深刻剖析了作者“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艰难成长;第二部分就知识分子的个体进行分析,列举了顾城、史铁生、王小波、李慎之、王元化、张刚等人的不同故事,通过他们的选择来展现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取舍;第三部分,作者放眼宏观,从辛亥百年纪念入手,结合古今,论述了中国如何从富强走向文明、从政治自由主义到伦理自由主义,并强调最重要的是重建社会和伦理。 全书并无长篇大论,但是每一篇都在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当代的思想界,探究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命运,关注家国兴亡,担当文化道义。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一个专业化和学院化的时代。后现代的大潮,颠覆了知识元语话的合法性。在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夹攻下,知识分子死亡了吗?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是否还有可能,又如何可能?在本书中,以中国知识分子研究而闻名学界的许纪霖,将近年来最新的思考奉献给有着共同精神关怀的读者们。其中,既有对新世纪知识分子命运前途的冷峻讨论,也有对上世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激情回眸。以学理论证思想,以思想提升学理,成为本书的特色所在。
另一种理想主义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 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 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 ,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 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 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 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 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 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读书人站起来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读书人站起来》以历史的视野思考现实,以现实的关怀反思过去。在 历史与当下的双重语境中来回穿梭,获得某种平衡的反思,尽管可能成为难 以担当的重负。在这种沉思者的宿命中,评论,追忆,答问,演讲。世事多 艰,风云变幻,作者在批判中痛并快乐着,真性情的流露与大问题的反思, 堪为时代证言,亦可谓夜色中的灯火,点燃你我的思想激情。 《读书人站起来》由许纪霖编著。
Enlightenment and anti-enlighten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作者许纪霖教授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专家,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思想和思潮的研究方面有独到建树。近代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曾激励了中国几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梦想,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经历了90年代的思想大分化之后,进入新世纪的启蒙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包括后现代思潮、国家主义思潮、新左翼思潮、虚无主义思潮、反西方主义思潮等,从而使思想理论界再次陷入了徘徊与茫然的境地。今天中国再次面临历史的抉择:是故步自封、过度强调中国特殊论,还是继续沿着启蒙的路径,融入人类主流文明?这是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的大问题。而本书正是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
许纪霖自选集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简介:《学人文存 许纪霖自选集》介绍了: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渐”的。基于这个“渐”的规律,出版人便有义务在当代学术的积累与整理上做一份工作,以助成学术之进步。这是我们出版此丛书的初衷。 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批新学人。他们大多有过对社会动乱与变革的体察,受过“西风”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思潮的冲激,有过放眼望洋的蹈厉,亦有过躲进小楼的沉潜。他们在80年代初崭露头角,继而渐趋成熟。90年代以来,这批学人更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对新世纪的学术前景作了从容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就有理由期望他们在步入下一个世纪的时候,成为新世纪通博的学术大家。这样的大家是现代化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因为一个民族,在其步入现代化的日寸候,倘不能对自身的存在作出健全、合理的解释与肯定,那便是崩溃的开始。学人的使命,究其根本正在于作出这样的解释与肯定。我们不能在拥有了技术之后却失去了精神。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可堪忧心的问题。
中国,何以文明
作者: 许纪霖[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4
简介: 中国的崛起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而文明的道路却依然漫长。我们之所以会在富强与文明的路口犹豫不决,并非我们真的有多特殊,而是中国还无法与自己在近代的屈辱历史和解,也就无法与当日之列强今日之主流世界和解。所以我们一昧追求国家之富强,却忘了文明也是与世界、与自我历史和解的一种方式。本书精选许纪霖关于“富强与文明”这个话题的十多篇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崛起之后,如何走上富强与文明的和谐共生之路。
复旦文库: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作者: 许纪霖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7月
简介: 首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十年打磨首推新版 本书是《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在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后首次推出的修订版。新版继承了首版“以学理论证思想,以思想提升学理”的特色,内容上进行了大幅更新,呈现出作者十年间对中国知识分子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和思考。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有没有可能以传统的方式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被高度专业化、文化被商业操纵和元话语被解构的后现代社会中继续存在?史铁生、黄远生、金岳霖、顾城、王元化……一连串锥心追问与熟悉身影之下,对新世纪知识分子命运前途的冷峻讨论以及上世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激情回眸双向展开……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在近代中国艰难而激荡的历史进程中,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 转变,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又该如何面对“边缘化”的尴尬与痛苦? 近代历史上汹涌而来的西方思潮,无论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何以在中国成为空谷足音,它们又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回响? 当我们深陷世俗化的多元价值中,面对不可阻挡的物欲浪潮,该如何 在这个世俗世界中维持精神世界的宁静与秩序?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从事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成果, 从四个方向思考“启蒙”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一是回顾现代知识 分子与“公共空间”在中国的成长历程;二是探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那些 面临泯灭不彰之危险、但却值得珍视的思想传统;三是借鉴罗尔斯等人的 理论,解读世俗世界中的正当与善;四是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反思过 去一个世纪中“启蒙”所走过的历史进程。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7
简介: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中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在知识分子研究中,我特别喜欢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整体研究的基础,整体研究假如缺乏个案研究的基础,通常会流于“知性化”、教条化,无法处理各种很复杂的问题,而个案里面通常各种复杂的思潮、观念、心态交织在一起,更有一种逼真感,更能达到某种分析的深度,历史的还原性更好。今天,我回过头去读二十多年来积累的近百篇文章,暗自感到还有点保留价值的,似乎多是这些有关知识分子心态史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多少形成了我个人的独特的研究风格。通过这些个案的研究,部分解决了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过,这些个案研究只是我整个知识分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我个人的愿望,是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写一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他们的心灵史或者精神史,但是我现在不忙于马上把它写出来,想通过更多的个案的积累和重要问题的思考,最后再来写这部历史,它才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希望在我退休之年,或者退休以后,最后能够完成这样一部史诗,通过一幅简洁、独特的画面,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心灵和精神勾勒出来,像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那样的经典。
智者的尊严[电子资源.图书]: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1991
简介: 本书介绍纪霖这部著作,可以说贯穿着这样一条基线:即中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与传统文化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层联系,而这种联系又阻碍了近代中国向现代化的转型。这确实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可以给人们以多方面的丰富的启示。然而我又在想,是不是还有着另外一个同样值得注意的并被人们忽略的侧面,即传统价值体系在近代的衰微和瓦解,以及反传统的激进主义思潮的崛起,使传统文化不能充分发挥它在转型时代羁约人心和稳定转型秩序的功能,从而使这种现代化转化过程显得更为困难而曲折。
新世纪的思想地图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简介: 这是作者的第三本随笔集,主要收集的是1997年下半年以来,在各类报纸、杂志乃至网络上发表的学术文化思想评论。其中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随笔,第二部分是人物评论,第三部分是都市观察,最后一部分是学术文化批评。 韦伯vs马克思,哈贝马斯vs福柯,现代性vs后现代,资本主义vs社会主义。这将是新世纪的思想地图,边缘和中心也将日趋模糊。论战的阵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城头变换大王旗。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像20世纪的马克思和韦伯,哈贝马斯和福柯将是新世纪的思想掌舵人,无论你从事哪门学科,都无法回避他们。这就是大师。思想界的大师就像自然界的太阳,到处会留下他的身影,他让你燃烧,让你沸腾,也让你冷静,让你思考。
黄炎培、张君劢与现代中国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
简介:这个时代的所有内心秘密,它的全部痛苦与欢乐,都深刻地记录在生活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生命旅程中。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承受了历史的沉重压力和艰辛使命,他们在交织着烈火、血污和雪崩的岁月里,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也选择了民族的命运。 近代中国宛如一座云雾萦绕的历史迷宫。当知识分子怀着救世的热忱跨入它的大门,去探寻通向光明的出口时,他们不由得感到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到处都是陷阱、暗壁和死胡同。 对于这两个经历异常丰富、多方有所建树的历史人物。之所以将这两个名字排列在一起,并非是为他们的一生作面面俱到的评述,而仅仅希冀透过知识分子这一角度,对他们进行深度的比较,从而揭示那样一种时代氛围下知识分子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行为选择。
暧昧的怀旧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简介:《暧昧的怀旧》是继《第三种尊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之后,作者所选编的第二本文化评论集。收入《暧昧的怀旧》的文章,基本上写成于1995-1997年间(在此之前写就的少数几篇,未收入《第三种尊严》的,此次一并收入),并曾发表于各种公开的报刊杂志上,这次编入时不再一一注明。为了阅读的方便和体例的统一,对某些文章作了技术性的处理,包括篇目的调整、题目的修改等。
中华书局,2012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重庆出版社,2013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中信出版社,2014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7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中华书局,2007
学林出版社,1991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上海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