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7 项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结果
School and society
作者: (美)沃尔特·范伯格(Walter Feinberg), (美)乔纳斯 F. 索尔蒂斯(Jonas F. Soltis)著;李奇等译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简介: 除学科教学外,学校还干什么呢?这是本书作者希望教育工作者思考并 回答的一个问题,也是贯穿本书的主题。要弄清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工 作者需要某些哲学视角和社会视角,功能论、冲突论和解释论正是这样一些 视角。 本书为我们思考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启示。它告诉我 们,社会、政冶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为特定时期的个人和学校能做什么既创造 了可能性也带来了局限性。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
作者: 刘美凤著
简介: 教育技术是指为了更快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而在教育活动中有效应用的 各种技术的总和。教育技术学是以教育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是对教育活动中 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进行研究的一门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技术的发展使得技 术的涵义不断扩展,形成了对技术的多种认识。对技术认识的不同,就导致 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或定位存在差异,也就相应地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技术 学学科定位。学科的定位直接决定学科研究的问题域。因此,研究教育技术 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问题,是教育技 术学学科发展的关键。 本书就是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成果。它由引论 和作为著作主体的前五章,以及带有结语性质的第六章组成。 在引论中,本书从当前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过程中在定位方面存在的 问题出发,确定本研究的内容;通过分析本研究将会产生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阐述本研究选题与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进 行了说明。 在本书的主体部分,即前五章中,共完成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确 立广义的教育技术定位,这个任务通过前三章完成。其中第一章分析中国学 者对教育技术定位的认识及其发展。第二章,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发源地—— 美国教育技术界对教育技术定位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教育技术的 定位在于“技术”。这样,第三章就从技术哲学、技术科学、技术知识论等 视角,利用它们对技术的定义、技术的本质、技术知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论述教育技术的定位从狭义到广义发展的必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确立基于 技术本质认识上的教育技术的广义技术定位的重要意义。二是研究广义教育 技术学学科的研究范畴。教育技术学是以教育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广义的教 育技术定位就对应于广义的教育技术学。因此,前三章对教育技术定位的探 讨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广义定位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这样,第四章就集 中探讨广义定位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研究范畴——知识构成与来源。三是研 究广义教育技术学学科在教育学大家族中的定位、学科特点、研究教育的独 特视角与贡献。这个任务是在第五章完成的。研究提出,教育科学作为一种 “科学思维”的形式存在,研究“教育是什么”;而教育技术学则以“技术 思维”的形式存在,研究“如何教育”。它以“科学思维”性质的学科所揭 示的科学原理与经验为依据,目标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地实现促进学 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目的。这一章从系统与环境的视角论述教育技术学在教 育学大家族中的位置及其与教育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更 为清晰地认识与理解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 最后,本书在第六章提出教育技术学学科未来发展的研究课题,以及中 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 们对它的认识日益深入。本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的认识和研究基础之上的研究 ,并希望能抛砖引玉,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健康、科 学地发展。
留美宝典
作者: 美国教育基金会编著
简介: 赴美留学申请手续繁琐,申请者要对美国教学体制、申请程序、行前准备、美国生活等有个基本了解。如何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得到所申请学校的关注和认可,如何最终被录取并获得奖学金,是申请留美者急需了解的关键问题。 本书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内容涵盖美国的教育制度、教育认证与教学体制,申请留学步骤与申请材料的撰写,奖学金的申请,赴美行前的准备,美国校园文化与生活,校内工作与买习训练,以及美国各州简介等与留美有关的内容,能够使有意留美者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留美学习信息。 本书选材权威、可靠、新颖,由美国教育基金会编著。书后还配有光盘,生动介绍留美信息。
问卷编制指导
作者: 赵世明,王君著
简介: 问卷是学校教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资料收集工具和手段。针对在问卷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问卷编制的基本原理、规则、方法与程序,针对问卷编制和使用的全过程,设计和引用了大量实例,引导读者学会如何理解问卷、搭建结构、编写问题、统计分析、评价质量并撰写报告。特别是用一定篇幅,系统介绍了问卷实施与应用中的数据统计和质量分析,对于提高问卷编制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系统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是本书的主要特色。相信本书对中小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开展问卷调查研究能有所帮助。
英文共同题名:China’s education: research & review
作者: 丁钢主编
简介:加强国内外学者在中国教育发展和国际关系、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多方面领域的研究交流与对话,提供一个对话的中介和共享的学术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和多元的话语方式来观察中国教育。 提升中国教育全球教育发展之间的必要张力,拓展中国教育在全球教育发展中的空间和作用。 本辑仍旧延续以往的话语方式,主要对“全球化视野与中国教育研究、对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古典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建、上海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思考、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前三个问题旨在深入解析中国教育传统中不断流动的“文化性”,理解其中一系列的思想过程与实践过程,在全球化时代,这是中国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据以展开“对话”与“交流”的文化资本。后两个问题主要是对教育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与思考,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管理和推进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育哲学
作者: 张楚廷著
简介:《教育哲学》主要是为教育系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教育哲学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基本指导思想,对教育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教育实践所必需的教育价值进行辩护,对教育理论研究所必需的方法论进行阐明。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是:对教育科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予理论上的阐明;对教育史上和当前教育实际中的的理论或实践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评论;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 教育哲学不可能逻辑化,但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逻辑。其选取的逻辑不同,相关的理论体系也就不同。起点的选取实际上是十分艰难的工作,所以确实感到是一种尝试。这一尝试是体现于全书的一个基本线索。
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
作者: 沈德立主编
简介: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效率学习与信息加工”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依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全书共7章,主要从脑机制、选择性注意、元认知、学习策略、非智力因素和内隐认知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提出了高效率学习应该具备的五个特征,即学习速度快、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策略恰当、学习质量高和学习有乐趣;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效率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即在知识呈现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情况下,选择性注意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前提,元认知是高效率学习的监控系统,学习策略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保障,非智力因素是高效率学习的动力源泉,内隐认知,特别是内隐学习是高效率学习的特殊形式。在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本书从新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学习,特别是高效率的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其成果反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对现实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本书不但适合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阅读,也适合学生和一般读者阅读。
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
作者: 霍力岩,孙冬梅等著
简介: 《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选取了西方四个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尝试。第一,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研究了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探究式教学问题,主要探讨了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建构探究式课程以及如何借鉴多元智力理论在我国幼儿园实施探究式教学并开发探究式课程等问题。第二,通过研究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法和瑞吉欧方案等西方幼儿教育课程方案,深入探讨了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区域活动、主题活动以及小组活动通过比较光谱方案和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了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区域活动,并介绍了作者在幼儿园开发的区域活动课程;通过研究瑞吉欧方案,探讨了主题活动的几个问题以及作者在中国进行的主题活动研究尝试;通过研究瑞吉欧方案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了小组活动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分析了瑞吉欧小组活动的几个具体案例及其启示。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教育研究领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们相互支撑,又相得益彰。一方面,幼儿园课程开发依托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其专业发展。因此,《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研究了如何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如何推动幼儿园课程开发,即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问题。 《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最后主要讨论了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首先,对蒙台梭利教育法、高瞻课程、瑞吉欧方案如何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作者在我国幼儿园进行的相关实践研究。其次,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细致而系统地研究了反思型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以及如何在课程实施中提高教师自身反思能力等问题,提出了要在课程开发中培养反思型教师的目标,并介绍了相关的实验。
说课原理与方法
作者: 李兴良,马爱玲主编
简介:本套丛书力图“以智慧为本来定位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形态”,集国内十数位有志于这一研究的学者,期望为中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一种崭新的理论视角,开发和总结一些成熟的实践模式。“说课”是一种真正中国本土的原始性的教学研究形式,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于河南新乡市红旗区。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的成果之一。本书就说课的产生与发展、说课的概念、说课的形式与内容、说课的原则、说课的过程与组织形式、说课的评价、说课艺术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提供了丰富的说课案例。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用作一线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教材或新教师培训用书。
杜威教育名篇
作者: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
简介:杜威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他认真思索了社会对学校的挑战和需求,既批判了传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又主持了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的教育实验。在杜威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没有停止对现代教育的探索,撰写了大量教育著作和论文。本书汇集了杜威从1897年到1952年的17本(篇)主要论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一些重要著作,又有《我的教育信条》《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芝加哥实验的理论》《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等一些重要文章。比较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能够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杜威研究者的需要。作为一种杜威教育著作的普及性读本,本书更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人员阅读和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
作者: 胡小勇著
简介: 《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是信息化教育丛书之一,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发展为背景,从信息化教育的视角出发,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来透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进行深入的发掘。全面剖析和阐述了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的各个环节,结合适量的案例研究,并辅以适当实用工具和参考资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作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参考书和继续教育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
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
作者: 王远新著
简介:19世纪,在语言研究内部发展的推动下,在自然科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形成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语言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20世纪以后,语言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起来,现代语言学也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语言学学科方法论的优势,被看做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领先学科。 本教材在把语言学的历史、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从总体上阐述了不同语言学流派的语言观特色和方法论贡献。内容涉及历史比较语言学,洪堡特语言学说,索绪尔语言学说,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
Pursuing the teaching morality:a study of the moral value of teaching morality in present China
作者: 周建平著
简介:教学是道德的,然而现实的教学却陷入了道德困境。走向教学道德的反省和自律,这是当今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本书尝试提出教学道德概念,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学的道德内涵、教学道德的逻辑演化、教学道德的当代架构等重要问题。借鉴生态学、制度伦理、德性伦理等研究成果,对教学过程、教学制度、教师职业行为进行了深刻的道德反思与诉求,试图提升我国当代教学伦理精神和道德水准。本书的研究启示人们:教学,作为人类的创造性文明成果,有其深厚的内在道德意义;教学改革不仅要坚持科学性标准,而且要坚持道德性标准;课堂中,教师必须要具有深厚的教学传统感,必须意识到师生之间不仅存在学术性关系,而且存在道德关系;教学的先进性,不仅意味着更合乎理性,而且意味着更合乎道德!
Starting at home: caring and social policy
作者: (美)内尔·诺丁斯著;侯晶晶译
简介: 笔者在本书中所采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于悠久的哲学传统。自柏拉图以降,哲学界一直遵循的惯例是先描述一个理想国或最佳国家,然后考察家与家庭对于建构这种国家所能起到的支持作用。如果笔者们反其道而行之,先描述最佳家庭,然后延伸到考察大社会,又将有何所得呢?这个问题很有趣。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效地回应关怀理论经常受到的一种批评:关怀理论是“家庭”层面的一种精致理论,但是对社会层面上的政策制定并无裨益。 本书开篇即描述关怀理论。前三章对关怀进行现象学的分析,阐明关怀理论可能如何防止某些伤害,满足某些需要,这一点已证实是其他理论视角难以企及的。虽然关怀伦理对男性和女性均可产生指导作用,但是笔者集中研究关怀与女性体验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自然关怀”的发生早于并优先于“伦理关怀”。“自然关怀”是一种无需伦理努力激发的关怀形式,虽然回应需要也要求付出相当多的身心能量。笔者们召唤伦理关怀是为了确立或重建自然关怀。由于每一次关怀经历中都至少涉及两个方面,而且双方都积极促成这种关怀关系,所以即使是最有用的理论描述也可能会因情境而异、因人而异。然而,由此衍生的理论可用于指导社会政策的制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另一种社会理论或政治理论呢?有此疑问也在情理之中。因此,笔者们下一步的论证就转向对当代重要理论的讨论。这些理论,特别是自由主义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在社会政策的制定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批判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变体对社会思想的贡献极大。笔者绝对无意将这些理论全盘否定。笔者只是试图准确地分析这些理论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并且阐明关怀理论可以弥补哪些具体的缺陷。 该讨论的一个要点是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20世纪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比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在这方面做了特别有益的工作。他提出一个睿智的建议,即笔者们应该直面这样一个事实:并非人类所有的重要价值都可以在_一个特定的社群中同时实现。伯林认为,为了实现某种价值,笔者们必须牺牲少许另一种价值,笔者们至少应该坦率地承认笔者们的所作所为。笔者认为,尽管经典自由主义担心家长式作风,但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必须时常干预成人的生活,以防止他们自笔者伤害。
生存论教育哲学
作者: 高伟著
简介: 本书是在因应当前哲学领域日益勃发的生存论哲学与教育问题反思的基础土产生的。在一个社会快速发展、世事变动不已、功利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容易畅行的时代里,教育应何去何从,是每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必须加以反省的问题。为此,必须去追问教育的本根。教育的本根究竟在哪里?作者以生存论哲学的视野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的生存。教育当然在现时代有诸多功能,但功能并不是价值。功能的上升有时恰恰有可能意味着价值的消解。教育是人有、人治、人享的,所有的教育都旨在造就人的美好生活,去完成人自身的生存。作者借助于现象学的哲学方法,在对教育实践问题有所感受的基础上,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教育的生存论基础和教育的生存论价值,这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说抓住了教育哲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本问题,这一论题及方法的选择是有价值的。
Elusive science:the troubling history of education research
作者: 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Ellen Condliffe Lagemann)著;花海燕[等]译
简介:译者前言1 中文版序3 英文版序5 导言缓慢的演变:教育成为大学研究的课题1 第一部分 科学的探索:早期的教育研究 第1章 勉强的伙伴:心理学家转向教育23 第2章 专业化与孤立化:教育研究成为一种职业41 第3章 技术带来的影响:测验与学校调查69 第二部分 不和谐的音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课程研究 第4章 政治、赞助和创业:课程改革的动态过程103 第5章 发展的观点:批评家挑战教育决定论128 第三部分 优秀与平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研究的潜能 第6章 对抗的领域:学科与教育163 第7章 提供基础与放弃支持:联邦政府对教育研究的作用184 第8章 促进学习与改革:教育研究的新方向212 结论教育研究的重构231 注 释246 索 引305 译者简介359更多>>
校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作者: 胡百良著
简介: 本书围绕“校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这个主题就作者在中学校长工 作的实践与研究中最有体会的若干问题,做了重点介绍。全书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讲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的价值观,这是全书的思想基础, 第二部分讲的是课程改革,这是全书的重点,第三部分讲的是学校行政管理 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第四部分讲的是校长自身修养,这是完成校长特殊使命 的根本保证。 书中不仅集中了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理性思考,还附有大量学校改革实践 和研究的宝贵资料,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参考价值。
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 欧阳河等著
简介:本书把职业教育基本问题作为一个科学命题从整体上进行研究,对国内外与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相关的主要文献作了梳理、分析、扬弃和集成。从内容方面看,有许多突破点。如提出了职业教育新的概念: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或培训服务;提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提出职业、技术、人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元素,等等。对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学科走向成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ducation
作者: 理查德·沙沃森(Richard J. Shavelson),丽萨·汤(Lisa Towne)编;曹晓南[等]译
简介:本书的最为突出之处也许在于,它是由具有各种不同背景的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其中有些人之间的学术观点甚至存在分歧)最终在几个重要方面达成共识后产生的,这些方面包括:科学研究的特点,教育科学知识累积的过程,设计一个联邦机构来鼓励和保护教育研究的途径等。 委员会认为,在教育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科学研究的本质特点基本相同,虽然这些领域内部与这些领域之间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极为不同。由于问题和方法的多样性,给教育科学研究下一个唯一的、简单的定义是不现实的。与此相反,本委员会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可以有一套指导原则:提出重要的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将研究与相关的理论相联系;使用能直接研究所提出的问题的方法;提供合理、明确的推理过程;进行各种验证性研究与推广性研究;发表研究结果以鼓励专业人员的检查和批评。
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
作者: 温恒福著
简介: 《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借鉴国内外教育领导和组织理论,归纳总结出了有利于提高教育组织创新能力的领导模型以及清除教育组织创新的障碍与迷思;分析了教育组织创新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导措施;对教育创新组织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提炼,建构了相应的素质结构模式图。特别是对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内容与策略进行了系统而具体的研究,强调了战略领导和对教育创新组织的学习活动、研究活动和创新活动这三种主要活动的领导,并论述了战略领导模型和对三种活动的领导策略与具体办法。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