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育笔谈
作者: 林培英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8年09月
简介:
《中学地理教育笔谈(2008-2017)》收录了作者2008-2017年发表的有关中学地理教育的文章,涉及地理课程、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作者个人对中学地理教育观察、分析、参与和研究的心得,也以文章的形式记录了这10多年间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探索和发展的一些片段。可供地理教育研究生和中学地理教师参考。
【目录】
以行为动词为标识研究教科书“活动”设计初探
学校地理教科书作用变化的讨论
——我国地理课程变革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之教科书篇
我国地理教具发展及应用三十年回顾与思考
考试命题和学习评价不能依赖的两件事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高中地理选修课的开设
地理教师网络远程研修的意义和课程开发初探
伴随高考走到今天的高中地理课程
网络远程培训视频课程形式的改进及问题探讨
——以中国高中地理新课程网络远程研修为例
中学地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学习
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辨析
人文地理成因教学问题的探讨
——以”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为例
漫谈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程序与关注学生
探讨”决策“教学
——中学人文地理教学的一种策略
学”活“的地理
2010年地理高考利用图像考查考生地理素养的试题分析
做自己”地盘“的专家
——《游京郊学地理》和《游乡村学地理》(代序)
近十年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的特点简析
学校地理教学方法的变革
——我国地理课程变革中的继承与发展之教学法篇
另眼看”鲁尔
——对“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
柳暗花明又一村
“板块划分”的来龙去脉及教学思考(上)
“板块划分”的来龙去脉及教学思考(下)
尊重教学的多样化
浅论褚亚平先生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两大贡献
清末:地理教科书谁在编?
实践困惑与内容重构:对高中地理新课程“反弹”现象的思考
论张相文编撰的中小学地理教科书
我国清末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内容结构研究
探讨中学地理教学的“图层方法
论中学地理课程性质中的学科属性
漫谈基础教育课程中地学知识的”有用
从历史文献看课程设计者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认识
教学经验分析视角下的地理教师培训课程
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
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理解
《研学实践课: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以朝阳区“东岳庙”为例》观摩体会
【免费在线读】
《中学地理教育笔谈(2008-2017)》:
自1978年我国开始恢复中小学地理课程,至今已经三十年整。这三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这三十年中,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也随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主要对其中地理教具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简要的回顾,并提出本文作者对此的思考。
一、三十年来地理教具的变化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使用的教具可以分为五大类。*类是平面教具,如教学挂图和纸质的地理图片等。第二类是立体教具,如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褶皱和断层模型、岩石和矿物标本等。第三类是可操作仪器,如气象观测仪器、手持GPS等。第四类是展示设备,如电影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计算机等。第五类是多功能设备,目前主要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
在这五类地理教具中,平面教具、立体教具和可操作仪器属于地理教学专有教具,即这些教具服务于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割的。展示设备和多功能设备是通用教学设备,其特点是有硬件和软件之分,硬件可用于任何学科,特定学科的内容则通过软件表现。专有教具与通用设备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趋势。
专有教具从地理课开设之初就是实现地理直观教学的重要工具。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教具的使用产生了分化。平面教具的使用明显减少,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挂图和地理图片的展示功能逐步被通用教学设备,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的软件替代;在中等发展水平的地区,教学挂图还是主要的直观教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因无足够的经费,连教学挂图也不能保证。立体教具无法用其他设备替代,特别是普通地球仪,到现在为止仍是大多数学校必备和经常使用的教学设备。立体教具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种类更加丰富,并趋向电动化和多功能。这一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经表现出来,当时的地图、地理模型等传统教具趋向电动化、多功能,“并在形式上有和电教手段相结合的趋势”。可操作仪器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不多,本文不再多作讨论。
专用设备都是电教设备,但因教学设备的特点有明显不同,又可以分为两大类讨论。一类是传统电教设备,包括电影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另一类是计算机网络设备。
传统电教设备中的幻灯机和电影机早就被视为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1978年恢复地理课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不同版本的地理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利用电影、幻灯、图片、模型等教具”。20世纪80年代高师地理专业普遍使用的地理教学法教材中,主要阐述的也是“电影”和“幻灯”的使用①。不过,因电影放映不易普及,真正在课堂上使用电影教学的很少。到20世纪90年代初,地理教学大纲不再对使用“电影”提出要求,录像机和计算机很快代替了电影机的功能。幻灯机的运用则不同。广义“幻灯机”包括透射式幻灯机和投影仪。透射式幻灯机多使用专门制作的幻灯片,放映时也需要合适的光线,所以应用也不是很普遍,实际使用较多的是投影仪,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制作投影片来实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叠加和组合,本来是“静态”和平面的投影片也有了“动态”和立体的效果。在这三十年里,投影仪在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传统电教设备的配置取决于学校的经费状况和投入意向,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差别较大。早期的电教课需要到专门的电化教室去上,或者由任课教师将设备搬到教室使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开始实施“四机”进课堂的工程,即为每个教室配置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和投影仪②。在发达地区,这种配置又很快被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替代。硬件的到位,才使地理教师有可能充分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