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39 项 “布莱希特”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Treatises on Frankfurt School aesthetics
作者: 朱立元主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的理论先驱、布洛赫:乌托邦式幻想艺术论、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美学、阿多诺:美学的现代主义等。
作者: (英)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英)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vere)[著]
简介: 翻译研究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之一。《文化构建》一书第一次把这一领域两位开创者——翻译家、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的论文集合成册。论文集所收文章延续并深化了两人近几年来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尤其是对翻译文化转向的研究。书中探讨的主题有:中西译论、可译性的限度、翻译何时并非翻译、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等等。有的论文是针对一定体裁,如戏剧翻译、诗歌翻译;有的重在个案研究,讨论了维吉尔、布莱希特等人作品英译后的境遇。 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两位学者行文明了易懂,鲜少专业术语。相信本论文集对每位有兴趣于翻译研究及文化比较研究的读者都将大有裨益。“正如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在本书中所论述的: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因此,本书不仅对从事翻译研究的读者有直接帮助,而且对从事文化、文学理论、人类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哲学等领域研究的学者亦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埃德温·根茨勒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 苏珊·巴斯内特: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ofWarwick)英国和比较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著作包括《翻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比较文学浅论》(ComparativeLiterature:ACriticalIntroduction)以及与安德烈·勒菲弗尔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等。 安德烈·勒菲弗尔(1946-1996):翻译研究领域世界一流的学术带人。著述丰厚,包括:《诗歌翻译:七种策略和一个蓝图》(TranslationPoetry:SevenStrategiesandaBlueprint)、《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等。
作者: 邹元江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深入考察了西方戏剧理论发展 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依此对中国传统戏曲无论是传统舞台的型制、大小、 营造法式和功能、服装道具、幕布背景、“检场人”设置、“自报家门” 和剧情提示,还是演员的唱、念、做、舞、打、身段、台步、脸谱,以及 “导演”的可有可无、“故事”的可断可续、“情节”的可松可紧、“排 练”的可细可粗等进行了细微独到的分析阐述。作者认为中国戏曲艺术当 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具有成熟丰富的审美表现力的戏剧,每一个演员都 是以自己扎实的童子功练就的独绝的技艺来表现自己的。与西方戏剧艺术 不同,中国戏曲艺术重在以“表现”作为“表演”的核心,重在与角色相 区分的“表演行当”,最具审美意味的就是“行当”的程式丰富性。 作者还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理论进行 了全面的反思,认为梅兰芳戏剧理论并不是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原汁原味 的体现,而是经过了西方戏剧理论的裁割和改造后形成的一个杂交品种。 梅兰芳并不是“京剧精神”的最高体现者,也不是中国古典戏曲审美形态 的终结者。
作者: (德)本雅明著;王炳钧,杨劲译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简介: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思想家,为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罕见地将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他是根据他的好奇心、自我根源来展开他的学术兴趣。 本雅明一直以一个自由作家和翻译家的身份维生。他几乎将一生奉献于写作。他写了大量的有关十九世纪的文化、文学论文。本书收编了作者自19 15年所写的《评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两首诗》(《诗人之勇气》《羞涩》),1920年所写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1931年创作的《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1933年《经验和勇气》再到1934,《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1938年的《致格尔斯霍姆· 朔勒姆的信》,总计十二篇力作。其中《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白痴)》、《评歌德的(亲合力)》、《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等几篇均写得有艺术见解,又有细腻情感的表达。本书是他的重要代表作。阅读本书,你可以深切地感到本雅明用他一生的作品构成了他的丰富而多彩,天才加勤奋的一生,一个致力于写作、批评、实验的不朽的一生。
On famous western playwrights of modern drama and their best works
作者: 张耘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简介: 此序写戏,就从两座戏楼说起。 1997年春节期间,我去正乙祠看京剧。坐落在北京古文化街琉璃厂附近的正乙祠已修缮一新。这座有着“中华第一戏楼”之称的戏楼是清代四大戏楼之一,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北京城内唯一的一座最古老的戏楼。《中国大百科全书》称,正乙祠作为一座“完整的戏楼建筑”,是中国戏楼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是一座当时曾与英国伦敦演莎士比亚戏剧的“环球剧院”齐名的戏楼。舞台上方的横匾上写着“盛世和声”四个大字,两侧挂的一幅对联写道:“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在正乙祠听着京戏,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莎士比亚的故乡艾冯河畔斯特拉特福德。1995年6月我在镇里的剧院看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由此我想到中西戏剧各自的特色以及相互间的交流。 我国自13世纪元代杂剧兴起起,戏剧就一直是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李潜夫等杂剧大师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戏剧遗产。李潜夫的《灰阑记》很早就传到了欧洲,并译成多种文字,还曾在欧洲上演,深受西方人的喜爱,是为中国戏剧传入欧洲的开始。 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萧伯纳、布莱希特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欧洲剧作家。中国人最早听到莎士比亚的名字是1856年,即清咸丰六年,英国传教士慕维廉译的《大英国志》中提及莎士比亚(当时译为“舌克斯华”)。1929年莎剧首次在中国舞台上演出,剧目是《威尼斯商人》,地点是上海。1986年,在莎士比亚逝世370周年时,我国举行了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纪念莎翁的盛大演出,一时竟有十几台莎剧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与此同时还有许多莎学研讨会。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许多剧种纷纷移植莎剧,如京剧、越剧、豫剧等。 近十几年来,不少现代西方戏剧相继在中国舞台“亮相”,如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奥尼尔的《漫长的一天到黑夜》等。 在中西戏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出版《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是“生逢其时”。这本书精选了现代西方戏剧史上最有声望和代表性的戏剧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对作家和作品作了深入的介绍和评论,例如作品的特点、写作手法、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刻画等等。对戏剧创作的特点、舞台的设计、类光、音响等与舞台艺术有关的问题,也作了探讨。这无疑有助于读者和观众更深入地欣赏和了解现代西方戏剧。而两百余部英语参考书目又是现代西方戏剧研究者所不可缺少的。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现代西方戏剧对中国读者说来还不是很容易。例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这出荒诞派戏剧1935年在巴黎首次演出时曾引起轰动。但是在中国,它不会产生任何轰动效应。更多的反应会是“莫名其妙”。贝克特把现代人的呆滞死板的生活搬上舞台,在戏剧的结构和创作风格上造成“节柏的推延”的戏剧效果,人生就像是在一个直径不大的圈子里绕着圈子走,没有目的,也没有结果。人的存在和活动都是荒诞的。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很难体会西方人的这种压抑感、荒诞感、忧患感和囚禁感。这部著作对《等待多戈》的评介简明、透彻地剖析了剧本,使我们对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有个基本的掌握。 作者张耘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给研究生讲授了多年的“现代西方戏剧”和“美国戏剧”。她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研究西方戏剧,并曾在明尼苏达大学英语系讲授过一个学期的“现代西方戏剧”课。她在这个领域的造诣可以从这部著作中看出。要评说现代西方戏剧,就要使我国的读者多少体会到一点现代西方戏剧的特点。虽然我从小就是个戏迷,但这里所列的12部戏剧,在英舞台上我看过的只有3部,其他有的剧作我只是泛泛读过,因为我自己的专业并非西方戏剧。这次写序,读了《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中的文章,发现我对现代西方戏剧的了解比过去深了。我相信读者会有同样的感觉。张耘教授过去送我不少她写的英语诗;如今又读到她的戏剧评论。读她的作品总是一件快事。
Walter Benjamin: an aesthetic of redemption
作者: (美)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著;吴勇立,张亮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简介: 20世纪思想家中很少有人像德国犹太裔哲学家、文化和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这样具有持久影响力。理查德·沃林的书是有关本雅明著述的导论性读物中最明晰和最富洞见的一本,它对本雅明与阿多诺、布莱希特、犹太教弥赛亚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充满哲理的阐述。不仅如此,沃林还对本雅明那些曾被广泛研究过的论波德莱尔、历史编撰学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著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细致阐释。而在专门撰写的新版导言中,沃林则对本雅明未完成的拱廊街计划以及本雅明著作接受史中的新趋势、他的思想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当代争论的相关性等进行了探讨。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四卷,1946年至1969年的外国文学
作者: 吴元迈主编;韩耀成,陈众议卷主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4
简介: 概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并不意味着世界太平。和平初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由于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迅速进入冷战状态。双方首先因德国重建而发生分歧,而后是旷日持久的斗争与对峙。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针对苏联及其盟国的《北大西洋公约》,希腊和土耳其则于1952年,联邦德国和西班牙于1955年、1982年先后加入。作为回应,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八国于1955年5月14日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两大阵营水火不容,军备竞赛节节攀升,使世界长期处于新一轮大战的边缘。 与此同时,世界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航空、电讯的商业开发和电影的普及更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活空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这个急剧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时期,迎来了新的繁荣。 首先,社会主义阵营各国文学的形成和亚非拉文学的迅速崛起,导致文学领域西方中心主义的瓦解。世界文学开始出现多元化倾向。 苏联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面旗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苏联文学因而成为各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榜样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精神食粮。但这一形势由于苏联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其是斯大林的逝世和中苏分歧等一系列变故而急转直下。50年代伊始,苏联文艺领域中“无冲突论”的危害日益显露出来,出现了粉饰现实的“节日文学”。1952年底,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开始纠正这种倾向,号召作家、艺术家“无情地抨击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恶习、缺点和不健康的现象”,“大胆地表现生活的矛盾和冲突”。1954年末,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于莫斯科召开,继续批判“无冲突论”和粉饰现实的倾向,号召作家“写真实”和“干预生活”。同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为这次代表大会深受关注的主题。苏联作家结合20年创作实践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1934年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表述;强调共性与个性、规律性与主动性的关系,提倡大胆探索和不同流派、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并存。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发表《关于克服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决议,致使苏联发生根本转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和简单化的观点和做法遭到批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问题得到广泛探讨,作家创作个性受到重视,文学审美品格和人道主义精神引起关注。50年代末,苏联文学急剧变化,一大批描写小人物、展示人性魅力、表现严酷现实、开拓艺术空间的作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开始描写年轻一代的迷惘,产生了一批“非英雄化”作品。 位于中欧、东南欧地区的波、捷、匈、罗、保、阿等国,因为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而深受苏联影响。但在战后的一段时期里,这些国家的文学创作却保持了各自的优良传统。因此,整个40年代末都是各种文学艺术流派共存的时期,代表不同文学主张与倾向的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层见叠出。但好景不长,随着波、捷、匈、罗、保等国的政治变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惟一的创作方法,致使一部分作家被迫转入地下或者保持缄默;另一些作家背井离乡流亡国外。惟有南斯拉夫是个例外,由于它在政治上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相对立,文学界并未接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而保持了各种流派的并存。1953年后,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都相继调整文艺政策,尽管力度大小不一,但总的趋向是放松控制。之后,又发生匈牙利十月事件和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致使这些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即便如此,这个时期的中欧、东南欧国家文学依旧成绩斐然。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艺术风格都得到了相应发展。 在民主德国,由于贝歇尔、布莱希特、安娜·西格斯、布雷德尔、雷恩、博多·乌泽和阿诺尔德·茨威格等作家流亡归来,无产阶级文学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深受苏联文学模式的影响,从一开始就置于统一社会党的领导之下,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因而,民主德国文学从战后至50年代中期除描写反法西斯斗争和揭露纳粹罪行以外,基本上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业绩和新人的正面歌颂。到了60年代,情况发生变化,新一代作家开始注意反映生活的矛盾与阴暗面。其中比较成功有克丽斯塔·沃尔夫、埃尔温·施特里马特、赫尔曼·康特和君特·德·布勒因等作家的作品。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对西方文学也产生了影响。60年代,这种影响随着西方国家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左倾和学生运动的爆发而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的另一重要现象是亚非文学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亚洲国家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取得独立。同样,许多非洲国家摆脱英、法、意、葡等国的统治,成为新兴的独立国家。这些国家由于政治制度不同,国情各异,其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情况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一些国家建立进步的民主政权,一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还有一些国家依然保持君主制。此外,亚非地区局部战争不断,先后爆发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等。这些因素无疑给这些国家的文学造成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就主导倾向而论,这一时期的亚非文学又分别受到苏联文学和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这些都导致亚非国家文学总体上的丰富与多彩。拿印度和埃及为例,这一时期的文学可谓空前繁荣。印度文学受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两大倾向的并存与互惠。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进步主义文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一开始就吸引大批作家。40年代虽然出现了分化,但客观上促进了这类文学的繁荣和成熟。心理分析小说从四五十年代流行起来。这类作品不仅将弗洛伊德学说与甘地主义和印度宗教相结合,而且明显地带有自然主义色彩。埃及经济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畸形发展的态势,致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这客观上为文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同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西方文学思潮无不对埃及文学产生重要影响,使埃及文学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显得相当丰富多彩。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哈福兹便是这一时期脱颖而出的重要作家。 与其他东方国家不同,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开始在美国的卵翼下发展经济。5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日本文学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作家重登文坛,战后派和第三代新人崭露头角,使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民主主义、现实主义、中间小说、存在主义、先锋派并驾齐驱,互相影响。日本文学最终孕育了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一批闻名世界的重要作家。 由于民主力量占了上风,也由于邻邦美国的强盛和国际市场对石油及农作物的需求,拉丁美洲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愈来愈多的人了解了建立现代化民主社会可能带来的好处,因而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欧美国家的各种思潮连同其文学艺术一股脑儿涌入拉丁美洲国家。而拉丁美洲国家往往因为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原因,对这些思潮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这就导致20世纪中叶拉丁美洲特有的人文景观,文化的繁荣导致文学的“爆炸”,轰动一时的魔幻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等等,都生成甚至繁盛于这一时期。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又极大地鼓舞了这一地区的进步作家并为之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后方。60年代,拉美文坛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作家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科塔萨尔、富恩特斯、贝内特蒂、萨瓦托等,在古巴周围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拉丁美洲文坛流派纷呈,佳作迭出。 其次,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拉文学与西方文学分庭抗礼的同时,西方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现代主义不再一枝独秀,形式主义盛极而衰,一些水火不相容的流派和方法走向了并存和融合。另一方面,传统文学与时俱进,获得了新的生机。世界文学因此出现了多重风格、多种流派并存、整合的崭新局面。 在法国,传统小说已经成为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品种。女作家萨冈的通俗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亨利·特罗亚的传记小说,埃尔韦·巴赞、于连·格林、波伏瓦、萨特等人的自传体小说和马尔罗、莫里亚克等人的回忆录都拥有大量的读者。历史小说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阿拉贡的《受难周》、亨利·特罗亚的《义人之光》等一些作品,显示了历史小说的活力。侦探小说家乔治·西默农和圣安东尼奥的系列作品,以及战后出版的侦探小说丛书“黑色系列”也曾风靡一时。现代主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五六十年代达到顶峰,但已不再一统天下。存在主义小说作为其中的一个支流,五六十年代进入了全盛期。意识流小说方兴未艾。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意识流受到普遍的重视并被愈来愈多的小说家所采用。新小说在继承意识流小说和荒诞小说的基础上,对传统小说进行了更为彻底的革新。此外,50年代出现了贝克特和尤内斯库的荒诞派戏剧,从而将荒诞性推演到了极致。五六十年代也是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得到充分发展的时期。以圣伯夫和朗松为代表的传统批评方法受到空前的挑战。一种以文本结构、叙述语言和文学内在因素为主要对象的新批评从60年代开始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以吕西安·戈尔德曼为代表的社会学批评,因其在充分考虑作品生成的社会环境的条件下注重分析作品的内在结构,而被统称为“发生学结构主义”。尽管如此,60年代真正引起东方和西方批评家们激烈论战的并非新批评,而是加洛蒂提出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理论。 在英国,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同样是一派多彩的景象。小说方面,不少战前成名的作家笔耕不辍,伊夫林·沃、普里斯特里、格雷厄姆·格林、奥威尔等均有新作问世。新一代作家中,戈尔丁于1954年因小说《蝇王》而一举成名。艾米斯、韦恩等“愤怒的青年”因抒发愤怒和不满而备受关注。60年代后期,作家的聚焦点从内容转到形式,开始对小说形式进行更为大胆的实验。此外,女性作家莱辛、斯帕克、默多克等开始登上文坛,展示风采。50年代中叶,英国剧坛涌现了一批颇具特色的优秀作家,形成了一场新戏剧运动。贝克特和奥斯本分别代表了这一运动的两个主要方向,即荒诞派戏剧和写实主义戏剧。同时,品特的“威胁喜剧”、韦斯克与奥斯本等人的“厨房洗碗池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坛也没有因为一些大家的退出而凋零。康奎斯特、金斯利·艾米斯、詹宁斯、拉金和韦恩等“运动派”诗人在继承和发展中为战后英国诗坛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文学批评方面,随着西方兴起新左派思潮,文化研究和批评实践构成了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廉斯将文学批评扩展为文化批评,并与霍加特、汤普森和霍尔等人一起为英国文化研究作出了贡献。 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既得利益者,政治上趋向保守,50年代风行一时的麦卡锡主义便是证明之一。1950年2月,参议员麦卡锡以共产主义已经渗入国务院为由,在美国朝野掀起新一轮反共浪潮,揭开了全国性政治迫害运动的序幕。从此,美国及其新盟友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敌,战争一触即发,人类和平受到严重威胁。40年代末至50年代的美国文学并非这一历史的机械反映,但或多或少体现了美国社会的相对平静与保守。先是战争题材的盛行,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中产阶级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批判。与此同时,年轻一代开始以消极形式反对美国社会,形成了以金斯伯格、凯鲁亚克等人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60年代,随着u-2飞机被苏联击落、吉隆滩登陆失败、古巴导弹危机和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及越南战争的爆发,美国社会进入多事之秋。反战运动、黑人运动、女权运动和年轻一代的反文化运动此起彼伏。美国文坛因之而开始呈现出少有的喧哗与骚动。“垮掉的一代”由西而东,向全国推进。嬉皮士文学、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黑人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共同赋予美国文学以浓墨重彩。 在德国,许多作家都为建立统一、进步的文坛而进行过努力。但是,政治形势的发展很快使他们的愿望成了泡影。德国东、西两部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文学也是如此。西德文学选择了与东德文学截然不同的路数,不仅各种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得以并存,就连不乏污点的作家也有一席之地。托马斯·曼、德布林、黑塞、楚克迈耶、魏森博恩和雷马克等老作家,以及贝恩、伊丽莎白·朗盖瑟、贝根格林、容格尔等留守作家,都发挥了很大影响。格拉斯、伯尔和马丁·瓦尔泽等人的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骄人成绩。年轻一代作家通过“废墟文学”和“返乡文学”反映了战后德国的真实景象。60年代中期以后,“福利社会”带来的弊端也成了年轻作家批判的对象。与此同时,海森比特、黑尔特林、阿尔诺·施密特和奥地利作家汉德克等热衷于语言实验和形式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颠覆了传统的叙述形式。6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加剧和东西方矛盾的激化,文学的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并最终导致了席卷西方世界的1968年学潮。这一时期的奥地利文学大致选择了西德文学的发展道路。瑞士作为中立国,保持了文学的自由发展。加上弗里施和迪伦马特等著名作家的努力,战后瑞士德语文学很快赢得了国际声誉。 与一般西方国家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未给西班牙和葡萄牙带来光明。战后的盟国政府在欢庆胜利的同时,开始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准法西斯国家”实行全面封锁。客观上加剧了佛朗哥和萨拉查的闭关锁国。硕果仅存的留守作家不得不转入地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文学反抗。这种形势一直持续到50年代中期。1955年,联合国正式接纳西班牙。从此,西班牙逐步恢复了与西欧及美洲各国的外交关系。即便如此,西班牙社会依然处在佛朗哥的铁腕统治之下。隐晦曲折地表现现实,依然是多数作家选择的创作道路。从体裁看,小说是这一时期西班牙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塞拉、何塞·玛利亚·希隆内拉、米格尔·德利维斯、拉法埃尔·桑切斯·费尔罗西奥和女作家卡门·拉福雷特、安娜·玛利亚·马图特等,则是代表作家。60年代,随着国际和周边环境的好转,西班牙小说从观念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家个性的进一步张扬,形式创新成为西班牙小说的主要标志。相形之下,西班牙战后的诗歌和戏剧并不像小说那么繁荣。首先,诗坛由于“二七年一代”的过早凋零而“青黄不接”;剧坛则受战后政治气氛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恢复活力。为了避免各种审查和可能遭遇的麻烦,许多剧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旧戏新唱”,将战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些传统剧目重新搬上舞台,这客观上延续了西班牙源远流长的戏剧传统,并给窒息的生活提供了一丝文化气息。 在葡萄牙,超现实主义给50年代的诗歌创作打上了深深烙印。到了60年代,随着实验主义诗歌开始兴起,诗坛出现了勃勃生机。超现实主义、意象主义、晦涩主义和具体派诗歌争奇斗艳。一时间,新名词、新概念、新形式层出不穷。小说和戏剧虽然不像诗歌那么热闹,却也得到了响应和发展:一边是新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一边是以女作家贝萨·路易斯为代表的无主义作家。新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50年代就出现融合,而无主义作家则一步步走向个性化写作。 意大利在医治战争创伤的重建时期开始了工业化进程,文坛上出现了新现实主义等重要流派。新现实主义文学以鲜明的政治倾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众化的艺术风格区别于以往的现实主义创作。它在意大利文坛占据统治地位达十年之久,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纪实性作品,培养和造就了许多优秀作家。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大量的工业题材文学。由此产生的“工业与文学”的讨论,影响了几代作家。许多著名作家如卡尔维诺等都参加了这场讨论。此外,工业题材文学派生了两大支流:一是注重形式翻新的实验文学,是一种间接反映工业文明的文学派别,文史学家称之为“新先锋派”;二是直接描写工业社会的工业文学,多以工业生产和工人劳动为表现对象。虽然二者都以反映异化现象为己任,但“新先锋派”文学侧重于形式创新,而工业文学则更多地表现为内容的翻新。然而,“新先锋派”在60年代喧闹了一场之后,并没有留下多少成功的作品,倒是稳步遵循现实主义方法的工业文学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不同遭遇的北欧诸国选择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50年代,以爵士音乐和可口可乐为象征的美国文化潮水般涌入北欧,冲击着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随着冷战和扩军备战加剧,知识分子普遍感到悲观失望。于是,存在主义大行其道,现代主义再度兴盛。那些自以为奉行现实主义的作家也纷纷采取兼容并包的做法。60年代,北欧诸国进入“福利社会”后,文学更加丰富多彩。 . 澳大利亚摆脱了有史以来的孤立状态,迅速融入国际社会,迎来了一个社会开放、经济起飞的新时期。澳大利亚文学得到了相应发展,虽然发展并不平衡,诗人和小说家的脚步不尽一致,但总体上说,现实主义文学不再一枝独秀,文坛出现了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一大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作家共同缔造了蔚为壮观的澳大利亚现代文学大厦。 新西兰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其文学也进入了成熟季节。长篇小说破天荒第一次压倒了占主导地位的短篇小说和诗歌,成为文坛的主导形式。与此同时,美国文学的影响日益明显,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多数作家攻击的目标。诗坛出现了新浪漫主义,小说则呈现出多样化倾向。 加拿大在支援西方国家恢复家园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良好的国际形象。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加拿大的民族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老一辈作家笔耕不辍,年轻一代迅速崛起。他们不仅善于继承传统,而且十分注重借鉴欧美文学,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创了民族文学的发展道路。到60年代,加拿大文学已然形成自己的独立品格。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独立的加拿大文学课程;一大批作家作品走出国门,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加拿大文学从此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更不是美国文学的翻版。 战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因两大阵营对峙而产生的种种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文学形态外,还涌现了各色各样的中间状态、游离状态的文学,其中拉丁美洲文学和一些亚非国家文学的崛起,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学的一大进步。它们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画廊,揭示了文学发展的一些带有普遍价值的规律,如文学与政治、继承与借鉴、扬弃与兼容的关系等。由于亚非拉文学的兴起,以及多重风格、多种流派的并存、整合与兼容,世界文学开始呈现出空前多元发展的景象。
作者: 刘洪涛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刘洪涛主编的本书是一部专题文学史,以19世纪后期兴起,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全盛期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为阐述对象。全书分绪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表现主义文学、意象派诗歌、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其他现代派作家九部分,介绍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流派,以及里尔克、叶芝、庞德、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劳伦斯、艾略特、伍尔夫、福克纳、叶赛宁、奥尼尔、布莱希特、萨特等 25位杰出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本书既有对思潮流派总体特征的把握,也有对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通过学习本书,学生能够获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全面知识,增进对西方现当代文化的了解,培养现代审美趣味,并掌握鉴赏、分析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本书可作为高校专业选修课、通识课教材,对普通的外国文学读者也有重要的学习、参考价值。
作者: 方维规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7-1
简介: 书名虽为《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但并非应有尽有,大部分章节涉及20世纪德国美学思想。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德国“文学社会学”思想,主要介绍了卢卡契、豪泽尔、阿多诺、本雅明的美学和艺术思想;第二部分探讨“接受理论”,即联邦德国的“接受美学”和民主德国的“接受理论”;第三部分研究德国著名作家的美学思想,如托马斯·曼、布莱希特、伯尔、格拉斯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充分利用德语文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 罗里·麦克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年04月
简介:
柏林——当今世上伟大的城市之一,它不仅是德国首都,也是欧洲重要的经济文化重镇之一。进入此书,仿佛自己静止站立在柏林的街市,几百年的历史事件、声色犬马、白日、黑夜、浪漫、血腥,都风驰电掣般从眼前掠过。对历史的回顾使内心充盈,思想活跃。那些曾经走在柏林城中的人,如中世纪的民谣诗人、建筑师申克尔、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电影巨星黛德丽等人的故事,如小说般迷人,衬托出真实而宏大的历史叙事。城与人在历史中彼此形塑、影响、交融。这个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民族,这座矛盾之城,如*般憨拙而凶猛。
【目录】
001 序幕
003 康拉德·冯·科林和真爱
023 科林·奥尔巴尼和演员们
037 腓特烈大帝和普鲁士的缔造
055 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和帝国的梦想
075 莉莉·诺伊斯和猫头鹰
089 瓦尔特·拉特瑙和《遗失的美好》
105 埃尔西·赫希和她的幻想
119 玛格丽特·泊梅和《迷失少女日记》
137 弗里茨·哈伯和《恶魔的地理位置》
157 凯绥·珂勒惠支和《母与子》
177 生活在想象之城的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197 贝尔托·布莱希特与《运气和史诗》
207 玫瑰人生
229 莱尼·里芬斯塔尔及其致命弱点
253 阿尔贝特·施佩尔和他的日耳曼尼亚
267 约瑟夫·戈培尔,成就希特勒的男人
295 迪特尔·沃纳,修建柏林墙的人
315 比尔·哈维与柏林隧道
339 约翰·F·肯尼迪,政治如戏
353 大卫·鲍伊和他的专辑《英雄》
375 刘疯哈和他的枪
389 人民,让我们跳舞吧!
407 伊尔丝·菲利普斯,在另一个柏林
414 尾声
418 后记与参考文献
427 致谢
429 译后记
433 索引
【免费在线读】
1.当诗句不由自主从他嘴里喷吐而出,他从评委面前转过身,面向普罗大众。在普罗大众面前,为普罗大众吟诵,他一下子摆脱了恐惧和怨怼。他的内心充满了爱,爱他含羞带愤死去的父亲,爱他并不完美的妻子,爱那千疮百孔的柏林。他的声音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完全沉醉于自己的音色和音域。这诗歌解放了他的思想,为他的思想插上了翅膀,戳穿了这位勃兰登堡藩侯的谎言和暴行,将所有的清规戒律都抛诸脑后。——*章
2.申克尔实在不明白,实用建筑为什么不能同时也是艺术品,为什么不能改观环境,让生活熠熠生辉。于是,他开始让砖块——工业时代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为艺术服务。起初,他用砖建了一座教堂,1832年,又建了柏林建筑学院。
他建造的建筑学院外形雅致,风格前卫,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的形状、实用性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正面外观,比包豪斯建筑学派的极简现代主义还要早一个世纪。同柏林旧博物馆一样,申克尔赋予这些建筑文化内涵,建筑墙面上的陶制嵌板,栩栩如生地图解了建筑发展史上的重大时刻:赫尔克里斯拥抱着多立克式的柱子;头上戴着玉米穗、双膝跪地的女孩象征着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克柱式;一个赤身裸体的妇女用铅垂线测量空间。他熟谙历史,触及未来。——第四章
3.窗外,季节变换,斗转星移,世事沧桑,施普雷河的河水颜色也从暗蓝变成乌黑,可是在埃尔西的房间内,弗雷德里克只是关注她臀部的曲线和上翘的下巴。有一次,他在她脚边坐了整整一个小时,画她的脚后跟和脚趾头,他的手指头就搁在她的脚踝上。——第七章
4.希特勒和戈培尔深知如何玩弄民众,如何安抚他们的沮丧和恐惧,如何引导他们炽热的、压抑许久的激情。他们的丧心病狂需要有受害人,于是戈培尔那些“勇敢的小伙子”便将犹太人推下公共汽车,对他们拳打脚踢,公然施以暴行。而戈培尔他们对年轻人的这种残暴听之任之,蓄意纵容。在街角处,在影院里,在下午三四点钟,这种仇恨随时随地都会突然爆发。阳光下闪烁着刀光剑影,库达姆大街上犹太人的商店遭遇砸抢。一位捷克外交官在格鲁内瓦尔德森林中,看见三个年轻人骑着单车,边骑边唱:“当复仇的时机来临,我们随时准备大屠杀。”在诺伦多夫大街的咖啡厅里,伊舍伍德无意中听到一个年轻的纳粹分子正与他的女友讨论未来。
“噢,我知道我们将赢得胜利。”男的高声叫嚷,用拳头砸着桌子。“但这远远不够!必须血流成河!”
女孩安慰性地摸了摸他的胳膊。她正试图将他哄回家。
“但这是毫无疑问的呀,亲爱的,必然要血流成河。”她柔声细气地说,“元首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这般承诺的。”——第十六章
5.那年的冬天,尤其寒冷漫长。1955年3月初,威克带领的1号专家小组接手了美军的任务。一天早晨,雾气弥漫,他们已经开始向上挖掘隧道。因为隧道拥挤,工程兵的体温导致隧道变得越来越暖和,致使隧道地表上的积霜渐渐融化,整条隧道的地面上形成了一条十分显眼的路线,一直穿过边境线蜿蜒至苏联红军驻地。一个巡逻小分队碰巧经过这条路线,还停下来跺脚取暖。不过,巡逻小分队和苏联军的哨兵都没有向地面上看。幸亏此时地面雾气缭绕,再加上及时往隧道里灌进刺骨的寒风,才使得这次作业没有暴露。
比尔·哈维对地下世界的迷恋,几近病态。对于基督徒而言,地下世界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与死神共舞的地方。他在印第安纳的一个小镇上长大,自小就喜欢在他家房后的树林里挖秘密小洞,把死去的宠物藏进洞里。在柏林的时候,他发现了希特勒曾经于沃斯大街旁建造的地堡入口,使他得以进入那个位于滕珀尔霍夫机场地底下巨大的隐蔽世界。德国的梅塞施米特式战斗机就是在这一机场集结出发的。他还曾爬进过位于格森布鲁能火车站地下那湿冷幽闭的防空洞中。如今,他每隔一晚就会让人开车带他去隧道一次。为了避人耳目,他每次都坐不同的车,然后乘坐一辆封闭式货车抵达隧道口,以防敌军有所察觉。他喜欢顺梯而下,感受周身被冷空气包围,同时他也洋洋得意,因为他自己所做的,常春藤联盟那些趾高气扬的同僚们却力所不能。他也喜欢这种绝处逢生、自谋生路的感觉。——第十八章
作者: 沈宏非著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简介: 我叫沈宏菲,男,媒体工作者。沈宏非是沈宏菲的笔名。“宏”字是湘西沈家的辈分,“菲”是我爷爷的创意。这个词语带双关:第一,志记六十年代初期的食物贫瘠;第二,憧憬着食品供应定有繁荣的一天。有一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意思。 当然,上海是一个很少挨过真饿的城市。即使是六十年代初期,对我来说饭总是吃得饱的,也不缺基本的营养,惟饥馑的空气,最适宜在人的生理机制里培育出垂涎欲滴的活跃因子,养成一种很容易进入馋的状态的习惯,进而逐步发展成性格的一部分。许多年以后,我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凡生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好男好女,胃口总是比其他年份的人要好。 三十多年之后,食品供应不仅富足,而且堪称鼎盛,甚至也发生了“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一类当年我们打死都不肯相信的事件,甚至更发生了吃饱之后还能写一写吃后感这样的事件。在“新生活”写吃,系时任《南方周末》副刊编辑的蔡菁小姐之邀。子曰“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因此,盛情之下,遂尽力而为,援翰而写吃。我不是美食家,也不善烹饪,惟一的一点自信,就是我一向馋得紧要——饥饿年代馈赠的天赋异禀。一位诗人写道:“我是一个怕死的人,我是一个死了以后依然怕死的人。”我大概有资格这样说:“我是一个很馋的人,我是一个吃饱了以后依然很馋的人”。另外,我吃得繁杂,爱吃的东西太多,中西韩日东南亚,没有我不喜欢的。当然,我只爱也只能吃在任何文化中都算是正常的东西。与此同时,我无意且无力于关心读者的吃饭导向,只想用单词和句子对食物滋味和饮食行为进行煽情及解构。如果饮食是一幕幕人间大戏,那么“写食主义”的角色,充其量也就是布莱希特戏剧里的幕间说书人。 吃喝实在是一件很没有原则的事。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都是极其私人的,情绪化的。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写食主义”基本上是个人感受,与读者诸君的私人体验之间如有不符,当系自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祈望大家海涵。 曾有热心读者致函,对见诸于“写食主义”的我之种种吃喝行状,质疑于是否有公款吃喝之嫌。在此,我愿意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作出说明:“写食主义”绝无一字一句来之于公款。更何况,把个人感受公诸同好,不仅与公款私吃无涉,简直就是私款公吃。若有半句假话,罚我被绑在椅子上,三天三夜里,面对这一桌桌未经简化的满汉全席,活活饿死。
Walter Benjamin: die geschichte einer freundschafr
作者: (以)G. 肖勒姆(Gershom Scholem)著;朱刘华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其罕见的才华和悲剧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本雅明的生平和思想变动不拘,文风亦不像一般理性主义者般循规蹈矩。在阿伦特、阿多诺或是桑塔格的笔下,各自呈现给公众的似乎是他矛盾的多侧面。 肖勒姆以两人间的私人信件为底本,步步揭示了徘徊于犹太神秘传统与锡安主义,欧洲与巴勒斯坦之间的本雅明。尤其重要的是,肖勒姆的回忆,解释了本雅明思想中的 个大变革,即他如何因为受了阿多诺、布莱希特,甚至其苏联女友的影响,而从犹太神秘主义传统转向马克思主义。
Pillowman:four best english new plays
作者: (英)马丁·麦克多纳(Martin McDonagh)等著;胡开奇编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10
简介: 4部英国当代经典剧作,在世界各地不断重演并引起讨论,题材和内容都非常有张力。 马丁·麦克多纳为首的4位作者都是当代戏剧的代表人物。 马丁·麦克多纳生于1970年,是继王尔德、叶芝、肖伯纳、贝克特之后爱尔兰又一位杰出的戏剧家。剧作有著名的黑色喜剧三部曲系列。《枕头人》自2003年开始在伦敦、纽约与世界各地的演出引起了更大的轰动。2004年英国奥利弗最佳戏剧奖和2005年美国戏剧评论圈最佳戏剧奖他后来把工作重心由戏剧转移到了电影上,2006年,他的《六个枪手》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再接再厉的他于2008年自编、自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杀手没有假期》,迎来好评如潮。 汀布莱克·韦滕贝克:作为一个驻外记者的女儿,韦滕贝克童年时代起便跟随父母移居国外,漂泊不定,她在幼年时代便已体验到民族特性与文化错位的复杂情感。这种民族感、文化断裂和流放情怀的主题渗透了她日后的戏剧作品。她创作了多部闻名于世的优秀剧作,获得了一系列戏剧大奖,成为英国皇家宫廷剧院的驻院作家。同时她还是世界著名的剧作翻译家。 安东尼·尼尔逊:与萨拉·凯恩和马克·雷文希尔一起被公认为是英国当代戏剧——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的代表人物。1967年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尼尔逊的剧作上演于英国皇家宫廷剧院等世界各大剧院与戏剧节。1997年,他的著名剧作《审查者》获得了英国实验戏剧多项大奖。 卡丽尔·丘琪尔:自七十年代以来,她一系列优秀的戏剧作品奠定了她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女剧作家的地位。丘琪尔的作品深受布莱希特、品特和马梅特的影响。其作品的主题总在剖析人们在文化、阶层、贫穷、性歧视及自我局限的束缚中的奋力挣扎;她大都以她笔下女性人物的生存状态来寄托她对当代社会及人类现状的深切关怀。马丁·麦克多纳震撼百老汇的《枕头人》是一部兼具贝克特式的黑色杂耍剧风格和皮兰德龙般质问每个角色生存境遇的作品。该剧说的是一个作家由于其小说引起了儿童虐杀案而被审讯与处决的故事。这部故事中套着故事的剧作,拷问的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或作者的一部作品是否具有造成有影响力的社会行为的潜质。一部作品造成了社会行为,是谁的责任?
作者: 杜新丽主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简介:为了丰富法学教学内容,应广大师生的要求,中国政法大学[menu]目录 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论 第一节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 第二节国际私法的范围和定义 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渊源 第四节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国际私法学 第二章国际私法发展史 第一节传统国际私法理论 第二节现代国际私法理论 第三节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运动 第三章冲突规范 第一节冲突规范的结构和类型 第二节准据法及其确定 一、关于准据法及冲突规范和溯及力 1.林绮继承案(1871年) 2.英国政府债券案(1937年) 3.安布罗斯婚姻案(1961年) 4.霍内特婚姻案(1971年) 二、先决问题的法律适用 5.佩多莱齐婚姻案(1968年) 6.施韦贝尔婚姻案(1963年) 7.李伯康房产继承案(1986年) 第三节识别 一、识别的对象 8.安东遗产案(1889年) 9.尼科尔斯继承案(1900年) 二、识别的依据 10.马尔多纳多遗产案(1954年) 11.科恩案(1945年) 12.票据时效案(1882年) 13.香蕉公司诉果品公司案(1904年) 第四章冲突规范适用中的几种制度 第一节反致 一、反致 14.柯利尔诉里瓦兹案(1841年) 15.福果案(1878年) 16.托马基案(1919年) 二、转致 17.理查德诉联邦政府案(1962年) 18.富尔德案(1968年) 三、双重反致 19.艾斯立案(1930年) 第二节公共秩序保留 20.贺尔泽案(1933年) 21.基尔伯杰案(1961年) 22.霍普案(1857年) 23.桑托斯案(1860年) 24.波多黎各赌债案(1964年) 25.默尔士案(1936年) 26.结婚能力案(1920年) 27.王钰与杨洁敏婚姻案(1984年) 28.木材公司信用证付款案(1989年) 第三节法律规避 一、规避内国法的效力 29.鲍富莱蒙离婚案(1878年) 二、规避外国法的效力 30.佛莱离婚案(1922年) 31.梅森海尔德诉芝加哥暨西北铁路 公司案(1927年) 第四节外国法内容的确定 一、外国法内容由当事人举证 32.伯里斯登案(1850年) 33.威尔逊案(1903年) 34.拉查德兄弟公司案(1931年) 35.威尔顿案(1956年) 二、推定外国法的内容 36.利亚雷案 37.泰德沃特石油公司案 三、中国法院确定外国法内容的途径 38.香港某企业有限公司案(1989年) 第五章国际私法的主体 第一节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 一、历史上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 39.从长平之战看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 二、给予外国人国民待遇 40.外国人在我国享有国民待遇 三、给予外国人最惠国待遇 41.美国进口商不服禁止进口中国武器令告 美国烟酒武器局案 第二节自然人 一、国籍冲突及其解决 42.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后,澳门居民 双重国籍的解决 二、住所冲突及其解决 43.住所的确定与子女的地位 44.住所变更的要件 三、行为能力准据法的确定 45.查伦的缔约能力 46.未达到法定年龄不具有缔结婚姻的行为 能力 第三节法人 47.中国股票持有人向美资上海电力公司请 求补偿案 第四节国家 48.美国空难家属在美向中国民航总局索赔案 第六章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涉外物权中的法律冲突 第二节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一、物之所在地法的确定 49.英格利斯诉厄谢尔伍德案 50.卡梅尔诉西韦尔案(1860年) 51.霍普尔诉古姆案 52.危地马拉共和国诉纳内齐案(1926年) 53.非洲银行诉科恩案(1909年) 54.涉外动产所有权的法律适用 二、境外破产的法律效力 55.关于境外破产的法律效力及范围 第三节国有化与补偿问题 56.佩弗诉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案(1956年) 第七章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知识产权概述 57.翻译他人作品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 一、关于外国人申请专利 58.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必须委托中国 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二、关于商标权的法律适用 59.美国烟草公司的“AMERICANFULLFL人VOOR' 商标申请被驳回案头 60.美国斯奎布父子公司“ANTACIL”商标 申请被驳回案 61.“迪卡布和DEKALB”两申请注册商标被 驳回争议案 62.“SPACESETTER”申请注册商标被驳回案 63.日本“稳杀得”申请注册商标被驳回案 64.具有欺骗性的商标申请不予注册 65.与他人商标含意相似的商标申请不予注册 66.“HanptonInn及图”商标申请复审案 三、关于著作权的法律适用 67.英国法院依美国法院的调查委托发出的取证 令是否有效 68.法国设计师许可意大利制造商制作的家具被 人在联邦德国复制,是否构成侵权 69.被许可人(Licensee)向版权人所在国销售 版权的复制品,是否构成侵权 70.按国外法定许可证制作、并按照与版权人达 成的协议进口录音制品,是否构成侵权 第三节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一、关于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71.“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高效银催化剂” 申请外国专利案 72.专利申请优先权是申请专利的一个重要 原则 二、商标权的国际保护, 73.W国某仪电公司商标异议申请被驳回案 74.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 75.香港山顿国际有限公司诉深圳华达电子有限公 司涉外商标侵权赔偿案 76.异议人对商标异议裁定申请复审理由不成立 的,商标予以注册 三、版权的国际保护 77.在版权人非指定地域销售经版权人许可而投 放其他市场的图书,是否构成侵权 78.图书脱销后未经版权人许可而自行进口 是否构成侵权 79.两个非版权公约成员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涉 及第三国版权,该第三国如何处理 80.复制外国人未依照本国法登记的作品是否 构成侵权 81.原苏联小说于1972年前在西欧国家是怎样保 护的 82.美国某电影公司诉北京市某出版社侵犯著作权 纠纷案 第四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第五节我国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立法 一、对涉外专利的保护 83.申请外国专利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二、对涉外商标的保护 84.裁定异议成立的商标不予核准注册 85.裁定异议不成立的商标应予核准注册 86.“银豹”商标异议裁定案 87.英国“雷宝”商标被侵权案 88.福建联建公司与台湾味丹公司产品侵权纠 纷案 89.侵犯商标权的损害赔偿问题 三、涉外著作权的保护 90.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依法享有 著作权 91.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须依双边或 多边国际条约或协议才受著作权法保护 92.美国某公司诉北京某出版社等侵犯著作权 纠纷案 第八章合同之债的一般法律适用原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涉外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原则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应用 93.当事人意思自治必须善意 94.当事人选择法院地法作准据法 95.间接选择合同准据法 96.默示意思自治 97.依“仲裁条款”确定当事人默示选择的法律 二、客观标志说的应用 98.国际合同适用合同履行地法 99.履行地法的确定 100.用仲裁地确定默示的意思自治 101.合同适用仲裁地法律 三、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应用 102.奥汀诉奥汀案 103.合同适用与契约有最真实联系的法律 四、其他原则的应用 104.适用国际惯例和诚实信用原则 105.待造货物的买卖合同,适用最密切联系 国家的法律 106.荷兰公司股票案 107.合同适用“直接适用的法律” 108.依最密切联系原则经纪合同适用经纪人住 所地法 第三节我国关于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 109.当事人选择法律必须合法 第九章国际贸易合同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 一、国际货物买卖订立准据法的确定 110.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适用卖方营业地 法律 11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适用国际公约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国际公约 11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选择适用国际 公约 113.成员国公司直接适用1980年公约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国际惯例 114.FOB合同中的价格条件适用国际惯例 115.CIF合同适用国际惯例 116.违反国际惯例,货款遭拒付 117.国际贸易合同中国际惯例的适用 118.国际惯例的适用不能否定合同条款的 效力 第二节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 一、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119.租船合同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二、适用国际公约 120.提单运输适用《海牙规则》 三、适用国际惯例 121.提单运输适用国际惯例 122.租船合同适用惯例 123.海运货物纠纷案适用中国法 124.国际航空快递延误赔偿纠纷案适用华沙 公约 第三节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 一、适用《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125.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适用国际惯例 二、适用保险人所在地法 126.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适用保险人营业所 所在地的法律 127.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适用保险人 所在地法 三、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128.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适用《跟单信 用证统一惯例》 四、保险合同纠纷适用国际公约 129.保险纠纷适用国际公约 第四节国际贸易支付 一、托收适用《商业单据托收统一规则》 130.托收适用《托收统一规则》 二、信用证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131.信用证支付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 例》 132.正确适用国际惯例 第十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合同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国际投资合同及其法律适用 一、在中国履行的合资合同适用中国法 133.在中国履行的合资合同适用中国法 二、国际投资合同适用东道国法律 134.国际投资合同适用投资东道国的法律 135.合资企业中的股权转让协议适用中国法 136.合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适用中国法 137.土地出让合同适用中国法 第二节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及其法律适用 138.技术引进合同适用中国法 139.技术转让合同适用受让人营业所所在 地法律 第三节国际劳务合同及其法律适用 140.补偿贸易合同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141.公司所在地法的适用 142.加工承揽合同,适用加工承揽人工场 所在地的法律 143.贷款协议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144.贷款合同适用担保银行所在地法律 145.担保合同适用担保银行所在地法律 146.借贷合同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147.涉外劳动争议适用中国法 第十一章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侵权行为之债概述 第二节一般侵权之债的法律适用 一、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 148.侵权行为地 149.黄建强伤亡索赔案 150.朱圣兰等诉阿米瑞公司案 151.诉因的延续 152.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侵权纠纷中的应用 153.贝科克诉杰克逊案 154.默尔士诉默尔士案 155.塞耶斯诉国际钻探公司案 156.吴德福诉美国詹姆斯·安吉尔·麦克·拉克 伦赔偿案 157.联邦德国阿尔布莱希特·夏德诉英国大卫 考里斯损害赔偿案 158.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诉瑞士工业资源 公司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 159.施米特诉德里斯科尔旅馆案 160.卡罗尔诉阿拉巴马南方大铁路公司案 161.凯西诉马拉逊建筑公司案 162.查普林诉博伊斯案 163.格朗伦德诉汉森案 164.科科伦诉科科伦案 165.菲利浦斯诉埃尔案 166.威尔森诉福尔案 167.“⒊24”列车事故赔偿争议案 168.波罗诉洛林煤矿案 第三节特别侵权之债的法律适用 一、国际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 169.司考特案 170.伯克特诉环球保赔公司案 171.特库特诉福特汽车公司案 172.南国谷内加工公司诉植物油公司案 173.查洛纳诉戴伊和齐默曼公司案 174.弗韦·德·弗朗塞西诉伊勒尔直升飞机案 175.德克尔诉福克斯河拖拉机公司案 二、国际海事侵权的法律适用 176.哈利案件 177.南平轮与鲁别若涅号轮碰撞案 178.我国渔民诉索马里南洋号和荷兰士打 高雅号轮油污案 179.宁波港务局诉日本产业株式会社损害 赔偿案 180.温州市民协会诉“海利轮油污赔偿案 三、航空事故侵权法律适用 181.东部航空公司诉团结信托公司案 182.东京海上保险有限公司诉贝尔直升飞机 公司案 183.基尔伯杰诉东北航空公司案 第十二章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 一、婚姻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 184.婚姻实质要件之一——结婚必须具备 的条件 185.婚姻的实质要件——结婚必须排除的 条件 二、婚姻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 186.婚姻形式要件 187.领事婚姻是涉外婚姻缔结的一种方式 188.依据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缔结的涉外 婚姻在日本的效力 第二节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 一、夫妻身份关系的法律适用 189.妻子有决定从事职业的权利 二、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 190.夫妻共同财产丈夫无权擅自处理 第三节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 一、父母与婚生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 191.父母与婚生子女的关系 二、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 192.父母与非婚生子女的关系 三、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 193.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 第四节离婚案件的管辖权及其法律适用 一、涉外离婚案件管辖权的确定 194.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权 二、离婚的法律适用 195.协议离婚 196.涉外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 第十三章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法定继承 197.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 198.无遗嘱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 199.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 第二节遗嘱继承 200.遗嘱继承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 第三节无人继承财产 201.无人继承财产 第十四章国际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 一、外国人享有国民待遇 202.外国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享有国民待遇 二、外国人的诉讼能力 203.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三、涉外案件的代理 204.涉外案件代理 205.领事代理 第二节外国国家的民事诉讼地位 206.国家及其财产享有豁免权 第三节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 一、依管辖原则确定管辖 207.属地管辖 208.级别管辖 209.协议管辖 210.移送管辖 二、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211.管辖权的积极冲突 212.默示同意中国法院管辖权 213.管辖权的消极冲突 第四节司法协助 一、司法文书的送达方式必须合法 214.某中级人民法院退回美国加利福尼亚 高等法院寄来的请求协助执行的离婚判决 书 二、违反国际条约和我国法律规定向我国境内 当事人送达司法文书不具有法律效力 215.美国AIameda高级法院无视中国司法主权 肆意侵害中国公民诉讼权利 第五节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一、承认外国法院判决的案件 216.承认日本法院作出的离婚调解协议书 217.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 218.未经我国法院承认的外国法院判决在我国 境内不发生法律效力 二、强制执行我国法院判决 219.暂扣债务人护照,限制离境,强制执行 法院判决 第十五章国际商事仲裁 第一节仲裁协议 一、仲裁协议的类型 220.仲裁依据之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221.仲裁依据之二——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之 间达成的仲裁协议 222.仲裁依据之三——能证明仲裁协议订立 的有关文件 二、仲裁协议的效力 223.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权的效力 224.手写仲裁条款的效力高于格式仲裁条 款效力 225.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第二节仲裁机构 226.临时仲裁机构 227.常设仲裁机构 第三节仲裁程序 一、财产保全 228.仲裁案件中的财产保全措施 二、调解 229.仲裁案件中的调解 第四节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230.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伦敦海事仲裁员 协会作出的海事仲裁裁决案 231.划拨被申请人期得财产执行仲裁裁决 232.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中国国际经 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部分不予 执行案 233.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中国国际经 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予执行 案 234.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 会仲裁裁决香港执行案 235.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 会作出的仲裁裁决在美国得到承认与 执行 236.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 决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上诉法院得到承认与 执行 237.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 裁决在香港上诉法庭申请执行受挫 238.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中国国际经济贸 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仲裁裁决
作者: (英)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著;杨正润等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简介:在保罗·约翰逊的这部《知识分子》中,作者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埃德蒙·威尔逊、维克多·高兰茨、莉莲·海尔曼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私生活,它们往往作为阴暗面从他们的神化了的生活当中被剔除或掩蔽。这些在近代、现代和当代市俗化的知识分子难免有这样那样人性的弱点,这是宽容的当代所能接受的,甚至成为他们人性丰富的佐证,成为他们神话的光环。但是,约翰逊在此揭露的这些弱点的意义在于,它们使以上的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成为了自欺欺人的谎言,使他们的生活格外夸张、矫情和不真实,变得虚伪;甚至使他们的所思所想变成带有妄想症色彩的、脱离生活和实际历史、社会、人性状态的谬论。 全书读来十分过瘾,不时让人感到酣畅淋漓。但是,人文知识分子具有自己的身份并非只是由于自己的私生活。在揭露阴暗面的同时,人们也能找出同样多的事实来证明这里不少人真诚的光明一面;另外,十多个知识分子并不能证明约翰逊想要说明的道理在概率上的可信性。 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一般是在纯粹精神的层面上展开的,大多不以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为依托,因此思想和结论的理想性往往大大超过现实感;加上固执己见的“普遍性”、偏于一隅的“绝对性”和或多或少精神上的变态,他们叙述的话语大都是谎言——一种高级的、极易欺骗人的、甚至自欺的谎言。但人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种谎言,把它们作为对令人不满的现实的替代品。在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中,人们常常陷于其中,甚至生活在其中。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文知识分子的性质和功能也应该并正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传统一元论和绝对主义,带有鲜明的立法、救世色彩的知识分子正在被多元论的和相对主义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懂得对话交流的知识分子所替代。 那末,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应该是什么呢?知识分子的形态很多,有人文的、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以及混合型的。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依然是批判者,而非现成体制的盲目顺应者和意识形态的制造者,不过,他的批判不是为社会和人性立下普遍、必然的模式和规律,以及铁的道德信条,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保持着人的思维的独创性的空间;以自己的思想建立人际真实的言语交流基础;以自己的思想维护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共生共存。他是“无知的”苏格拉底,而不是“无所不知的”柏拉图。在此,他代表着社会和人的良知,这使他在公共层面上得以生存;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又必须是某个人文知识领域、甚至社科领域的创造者、发现者和阐释者,因此他又代表着社会和人的某个方面的理性,使他可以在知识体制的内部层面上生存。否则,他的社会良心、批判精神将失去安身立命之处。对人文知识分子来说两者缺一不可。不过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知识共同体内部展开的,他的声音只是知识分子群体、乃至人文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种,而不再是普遍的话语和诠释。这就是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处境。
作者: 范大灿主编;韩耀成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8
简介: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既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又是灾难深重的时代,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德国又都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漩涡的中心。然而,20世纪上半叶又是德国文学的变化和发展异常迅速的时代,这卷德国文学史,基本上以流派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流派发生发展脉络的梳理,来揭示其社会历史和思想政治的深刻背景,探索不同时期德国文学的特点。20世纪上半叶也是德国文学巨匠辈出的时代,豪普特曼、尼采、霍夫曼斯塔尔、格奥尔格、里尔克、亨利希·曼、托马斯·曼、格·凯泽、卡夫卡、德布林、布莱希特、穆西尔、赫尔曼·布罗赫、黑塞、福伊希特万格、卡内蒂、安娜·西格斯、内莉·萨克斯……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各个时期德语文学的上空,形成一道瑰丽的文学景观。
作者: 卢炜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布莱希特毫无疑问是影响我国新时期戏剧最大最深的西方戏剧家。本书希冀以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中的辩证思想和人的观念为维度,探究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影响和接受的历程,最终得出“从辩证到综合”的影响接受模式。这里的“辩证”不仅指向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内在关联,即舞台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艺术审美和社会功效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论和戏剧艺术表现与创新的关系;而且揭示布莱希特与我国新时期戏剧之间的比较关系,即我国接受布莱希特过程中所出现的整体与局部、理解与误读、理论与实践以及艺术追求与意识形态导向等具体情境。“综合”戏剧观指我国接受西方先进戏剧的影响,渴望在吸收、甄别、借鉴和转化后得出中国戏剧的理想模式。无论是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探索实验戏剧,还是当代戏曲和先锋戏剧,都期望这样的综合戏剧。然而,综合戏剧与辩证戏剧最大的鸿沟还是体系化的分歧:综合戏剧寄希望于戏剧各优势元素的组合、拼凑,而忽视统筹各元素的灵魂,忘却更高层次的体系建构。 此外,如果说切片式的接受过程可归咎于实用主义心理作祟的话,那么,标签更多>>
作者: 陈世雄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本书的目的,是在20世纪文明对话的大背景下,回顾中国戏剧界与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三者之间的对话,总结我国在吸收外国戏剧文化、开展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而探索若干理论课题。 本书图文并茂,以中俄两种文字撰写,分成上下两部分。书中考察了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和以中国剧作家为代表的梅兰芳、焦菊隐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所代表的戏剧观念和美学体系的交汇震荡及其深广影响。内容涉及了〝文化大革命〞中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诋毁和对话剧艺术的摧残;戏剧观争鸣与中国话剧的转向、〝布莱希特热〞及其存在问题等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