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90 项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相关结果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作者: 朱小蔓主编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是国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 要结题成果的汇集,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 建设和实验研究的著作。《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基本特性、 基本价值取向、类型等,对于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文化 建设与相应的文化制度等三大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是中 小学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第二阶段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必备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作者: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简介:本书于2002年7出版至今,已经6年。在这6年中,该教材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后来为广大师范院校师生所认可、接受,并作为其本科生教材、考研复习必备教材、研究生教材等不同层次的教材,对此我们深感欣慰。6年中,该教材分别被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连续印刷24次,数量达50多万册。为了不辜负广大高师院校师生对该教材的厚爱,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也本着教材出版的规律以及对教材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于是我们选择在教材出版五年后进行修订。教材的修订工作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历经近一年的时间。参加教材编写的每一位作者都本着“打造精品”的宗旨,对各自撰写的章节重新进行了思考,并认真揣摩、仔细打磨,多方查找资料,从而使得修订后的该教材结构更加合理、完善,内容更加全面、丰富、与时俱进。
外国教育史
作者: 张斌贤主编
简介:本书是继《教学论》、《课程论》出版后的又一本教育专业基础课教材。该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斌贤教授主编。全书分三编,共15章,即第一编古代文明与教育,包括教育的起源与史前教育、学校的肇端、城邦教育制度的兴衰、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宗教教育的兴盛;第二编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包括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国民教育的滥觞、科学教育的源流、启蒙时代教育的演进、工业时代教育的发展;第三编现代教育的变迁,包括现代教育的起源、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逆流"、战后教育的重建、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发展。教材体例基本沿用《教学论》和《课程论》的体例,即"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学习评价"、"参考文献"。该书力图体系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分反映国外同类教材之优点,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和研究性,其特点为:(1)以"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线索,形成历史意识"目标;(2)注重教材本身的完整和系统性;(3)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提供相关的史料和知识背景;(4)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材不仅将附一定量的图片,使教材形式更为生动,而且将学术研究成果引入本科教学;(5)强调"历史性",在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从更为广泛的学科知识背景叙述和分析国外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丰富和充实该学科的知识结构;(6)减少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充分注意到相关学科的安排,突出教育史课程的特点;(7)以思想史与制度史之间的关系作为编写的突破口,实现二者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统一;(8)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客观、全面地叙述和分析外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线索,改变"重论轻史"的现象,努力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作者: 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
简介: 建构主义以人类历史的长时间视点、人类实践的宽维度关照,提出了知 识和学习的建构性特点,解释了知识的生产和学习——从人类整体看和从个 体的人看——何以可能,探讨了如何以此为基点对学习和教育进行设计。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汇集了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于建构主义教育进行理 论追踪与建构、实践探索与创新的成果。全书分为关于教育中建构主义的理 论与理论基础研究,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学习、课程与教学,建构主义与学科 课程教学设计,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案例研究,关于建构主义教育的反思与 建构五个部分,为不同层面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入理解建构主义教育提 供了全景式的参照。
Latent class modeling: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作者: 邱皓政著
简介:潜在类别模型是探讨潜在变量的模型化分析技术。它与一般常用的因素分析或结构方程模型的最大不同在于变量的形式:因素分析处理的是连续变量;潜在类别分析处理的是类别变量。正因为潜在类别模型以类别数据作为素材,补足了潜在变量模型的一个缺口,为社会科学研究者面对俯拾即是的类别数据提供了一种更强而有力的分析工具。最重要的是,潜在类别分析把类别数据与潜在变量的观念加以结合,提高了类别变量的分析价值,也使得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一窥潜在类别背后的实证意义,在方法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了适合初学者自行研读,本书仅对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进行介绍,并利用Mplus与LatentGOLD两套软件进行范例说明。除了基本的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本书范例涵盖了验证性、多样本、多因子、度量模型的潜在类别分析,可以说对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基本应用进行了完全的阐述。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学生、教职员、研究人员进入潜在类别模型领域的最佳导读与研习用书。更多>>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ppraising the relationship
作者: (美)斯泰西·戈芬(Stacie Goffin),(美)凯瑟琳·威尔逊(Catherine Wilson)著;李敏谊译
简介: 《课程模式与早期教育(第2版)》是一个有关早期教育课程模式的概要性文本。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把早期教育课程模式置身于历史背景之中,考察了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课程模式两次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同时还关注了支持课程模式的持续发展及实施的不同历史背景;第二部分考察了一些历久弥新的课程模式:蒙台梭利教育法、银行街发展-互动课程、以及来自行为主义和皮亚杰理论的课程模式;第三部分超越了对单个课程模式的考察,而进入到通过方案评价以及课程开发这些视角来探究早期教育课程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作者: 王文章主编
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初步的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探讨,力求深入系统,供广大该方面的工作者阅读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站在历史与文化的总体高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于启发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理论问题,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Educational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作者: (美)埃利奥特·W. 艾斯纳著;李雁冰主译
简介: 学校课程设计及其评价往往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瓶颈而制约着改革的发展。然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所谓技术方案却无补于问题的解决。本书就教育问题引入一种更深刻的对话,它不仅是关于学校及评价,而且是关于一般的教育过程。它全面回顾了美国学校教育以及相应观念的更迭发展,在充分考量学校教育的可能形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新形式——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正如作者所言:“教育过程总是发生在具体场景中,有关教育实践的决定取决于对那种场景的敏锐感知。……简而言之,《教育想象》是这样一本书,它为有关教育意义和目的的思考提供食粮,这样,可以更深刻地探察有关学校的分析以及实践者和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更简单地说,《教育想象》试图深化话语,为对学校教育的目的、结构和过程的精当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
作者: 杜萍著
简介: 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感觉到,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被尊重、被赋予更多自由的渴望,已使他们不愿煮接受过于注重控制的管理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管理已成为教师们最为关心和最感棘手的问题之一。 本书通过丰富的课堂管理案例,在分析课堂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有效课堂管理的特点和内容,并结合课堂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课堂常规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课堂情境管理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并努力致力于帮助教师在借鉴不同的课堂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课堂管理系统。 本书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体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职业教育社会学
作者: 王清连,张社字等著
简介:本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视野研究和分析职业教育现象和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开创性,视野较宽阔,立意较高。本书一是开创性地建立起这门职业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体系框架,分析了它的学科性质,初步界定了它的基本概念,明确了它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二是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诸多问题的研究成果,客观上为职业教育系统的各级管理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在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职业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关于当前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和实际公信力情况、职业学校毕业生投入和收益情况、职业教育接受群体弱势特点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也为有关部门的政策调整提供了参考意见。
Theory in practice: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作者: (美)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美)唐纳德·A. 舍恩(Donald A. Schon)著;邢清清,赵宁宁译
简介:本书以哲学、教育学和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研究和咨询等多方面的从业者的实际个案为出发点,探讨了在专业教育和组织学习中通过批判性的自我反映式的实践方式进行专业学习的问题,是组织学习的经典著作。本书力图根据作者多年来进行的介入性实践建构出一种理论,并为实践的认识论提供一种对行为进行分析的方法。书中提出了实践中的使用理论与行动理论的概念,将传统的组织学习行为模式(I型行为模式)与其倡导的行为模式(II型行为模式)加以区分,建立了描述组织学习中人际行动的概念框架,并通过丰富的案例探讨了在组织中从I型行为模式转化为II型行为模式的历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学习新的行动理论,提高实践者的专业效能。
教会学生阅读,策略篇
作者: (美)卡伦·坦珂斯莉(Karen Tankersley)著;王琼常,古永辉译
简介:本书分五章:帮助弱读群体、追求阅读流利、扩大阅读词汇、增进阅读理解和培养高级思维。作者认为,阅读是线性发展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理解,教师应运用学科上的经验帮助学生。本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对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外语教学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的教学,特别是语言文化学科的教学,同样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
作者: 李福华著
简介: 本书在对大学治理进行概念辨析和边界确定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观点分析探讨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大学治理结构沿革的基础上,为我国大学治理组织架构的确立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由三部分共12章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框架和概念辨析,包括第1、2章;第二部分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从第3章到第8章,在对大学治理进行概念辨析和边界确定的基础上,分别系统分析了大学理念、法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管家理论和教育消费理论指导下的大学治理的基本观点和治理结构特征,为大学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大学治理的组织架构,包括第9章到第12章,分别系统分析了西方和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沿革、特征及其对我国构建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建议。 本书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1)大学治理是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所 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与大学管理是区别显著的两个概念,两者存在着三个时空边界:时间边界、规模边界和制度边界。正确认识和确定两者的边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本书认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大学理念理论、法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和教育消费理论等。根据大学理念理论,大学治理应强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根据法人理论,大学治理强调大学法人的办学自主权;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治理应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大学治理要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根据管家理论,大学治理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的潜能;根据教育消费理论,大学治理应当明确和保护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大学治理实践中,应当汲取各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3)西方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相关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并取得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果,特别是定位好政府角色,建立政府、大学之间的伙伴关系等方面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西方国家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各国大学形成了不同的内部治理结构模式,本书归纳了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归纳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学术行政两权分开,互相渗透,各司其职的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相分离,以行政权力主导的模式;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分离,以学术权力占主导的模式。 (4)我国现代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经历了政府松散管理、集权管理、分权管理再到集权管理的多次变更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又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当前我国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在政府与大学关系上政府行政干预依然过多,在大学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上关系淡漠等。我们需要重新探索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建立;更新资源配置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提倡社会参与等。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力要素包括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和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过多次变化,但权力结构一直处于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占主导的局面,学术权力一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应当建立大学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实行学院参与型的治理模式;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6)对我国大学的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情况与西方大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管理跨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群理论对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我国大学在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我国大学应当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建设;在研究型大学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等。
Innovating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in higher education:a perspectiv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作者: 钟志贤著
简介:大学,如果不能有效河中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则是对社会和个人的双重伤害。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教学文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面对提高大学育人质量,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不能说点什么,但一定可以做点什么,革新大学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我们可以做点什么的领域。 《教学设计视域》从审视知识时代的基本特征出发,通过研究国际上一系列关于21世纪的能力需求报告,从多个角度描述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以教学模式基本要素为思维框架,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十大局限,论述了改革的十大走向。《教学设计视域》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适应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阅读参考。
Study on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andards
作者: 孙亚玲著
简介: 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顽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令人困惑的现实焦点,也是重要的理论难题。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既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专业工具,也是提升教学专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本研究尝试研制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这个标准框架,基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双向建构,清晰地阐述了有效教学的细化标准和行为要素,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无论是职前的或在职的教师,都能够使用这个标准框架来监控、反思、引导个人的教学活动,支持专业发展规划。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不是教学的“速效处方”,而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指南。教师可以基于自己的教学情境进行创造性应用,探索具有个性特征的有效教学模式。
Enhanc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作者: (美)夏洛特·丹尼尔森(Charlotte Danielson)著;杨晓琼译
简介: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实践力?如何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技能和课堂绩效进行考核?通过教学框架概述、教学框架的设想及特征、教学职责的四大板块、专业实践的框架、专业人员职责的框架、框架的运用等六章内容的陈述。本书所描述的教学框架,把复杂的教学工作分成四大板块:计划和准备;课堂环境;课堂教学;专业职责。每个版块又分成5~6个组成部分,分别对每一个版块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共有22个组成部分。每一个组成部分又细分为2~5个要素,分别解析相应组成部分的重要内容,共有76个要素。这种分级结构一目了然,便于阅读与学习使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利用系统化、分析性的教学框架来指导或反思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评价,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力。
Rising of a country through education
作者: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著
简介: 《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与发展为宏观大背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放眼世界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波澜壮阔的全景图下思考中国的教育改革,从与世界的比较中看待中国教育发展,集中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系统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和启示,全面展现了中国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强决心、中国领导人优先发展教育的智慧、中国亿万人民群众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规律与特点,对于提高人们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刻理解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决策制定的背景和过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宝贵价值和重要意义。
社会转型期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
作者: 刘慧著
简介: 《陶养生命智慧--社会转型期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一书立足于当代人类社会转型期,对教育如何变革问题进行了思考。本书试图跳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范式之争,回到生命本身、生存本身来理解教育,阐明生命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可能性、一种价值追求。 本研究的基本理路有三。一是回到现实中,即回到当代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探寻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和现代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回到当代“生命”、“智慧”、“智慧教育”正在凸显的现实,反思现代教育现象与可能走向;回到人们对智慧、生命智慧认识的现实,来考察生命智慧的内涵与教育的可能性。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现象考察与理论探究的方式完成。二是立足科学,即借助脑科学、动物行为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来阐发生命特性、生命本能的含义与价值、大脑的结构与功能、身体的特性与功能。三是寻求意义,即寻找社会转型对人、对教育的意义,当代生命凸显对教育变革的意义,生命智慧对人的生存的意义,以及教育对人的生命智慧的意义。 对生命智慧的研究有着多种学科的视角,本书是站在教育学的立场展开思考的。至于研究方法,鉴于生命智慧及其陶养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则采用了哲学方法、科学方法与实证方法三个层次的多种研究方法的并用,主要有现象学、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法等,尤其是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②具体而言,一是“以个人体验作为研究起点”,从对“我”真实体验的描述之反思中,去探查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蕴涵的总的主题性意义,并结合其他一些研究途径,通过多视角的现象考察、描述,揭示当代教育的主题和本研究的目的与价值。二是通过“追溯词源”和“惯用语探索”途径,以及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综合运用,查阅、收集关涉智慧和生命智慧的多学科研究资料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探询、揭示“智慧”、“生命智慧”等基本概念的最初含义,以及生命智慧的显现方式及价值等,为本研究的后续展开奠定合理的基础。三是进入教育现场,通过“收集他人对亲身体验的生活描述”、访谈、观察、故事等途径,提出生命智慧陶养的基本主张。
Doing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 (澳)格伦达·麦克诺顿(Glenda Mac Naughton),(澳)夏恩·罗尔夫(Sharne A. Rolfe),(英)艾拉姆·西拉吉-布拉奇福德(Iram Siraj-Blatchford)等著;李敏谊,滕珺译
简介: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任何研究经验的研究新手,同时现在你又想做一点研究,那么你能做些 什么呢?看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一本合著性质的著作,作者包括了来自美国、英 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名研究者,其中有的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有的则是长期在一线教 育实践中坚持研究工作的大学教师,还有的是跟我们一样刚刚做完自己的第一个项目的研究新 人……他们把自己的理念、经验、体会以及教训,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了我们,为我们揭开了学 术研究的神秘面纱。 可以说,这本书包含了一个研究新手可能遇到以及他们想知道的所有问题。它不仅向研究 新手们揭示了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也较系统地论述了各种常用的以及最新的研究方法; 不仅论证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对具体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也提供了具体的案例说明了研究工作 该如何进行……总之,本书既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书,同时也是_本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的实用书籍。 格伦达·麦克诺顿(Glenda Ma更多>>
高等教育原理论
作者: 单鹰著
简介:本书在对教育的相关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基础理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剖析。逐一阐释了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生成要素、五大特性、目的和目标、功能、范畴及目标,大学的分类,并对高等教育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演进、高等教育的教学问题表明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