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8 项 “维果茨基”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简介:龚浩然为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国维果茨基研究会会长,一生主要研究维果茨基心理学,对这方面造诣颇深。维果茨基心理学是俄罗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派,也是对心理学界、教育界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本书以维果茨基心理学为支点,对俄罗斯心理学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包括:关于维果茨基的研究、苏俄心理学的研究、有关维果茨基思想的实践的研究。适用:高校教育类、心理学类师生,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哲学工作者。
作者: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 引领你体验不同的改变方式…… 这本广受赞誉的、以最佳方式组织的第五版,高度融合了各学科之间的研究,并随着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更新,对于生物学研究和环境研究领域中的相互争鸣进行了客观的评述,注重理论和研究的实际运用。 “本书汇总了各家所长……” “贝克的这本书超过了其同类书……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接触到儿童发展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并且此书文字清新极易阅读。” 劳拉·E.贝克(Laura E.Berk)是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杰了的心理学教授。在伊利诺斯州大学任教期间,她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儿童发展这一课程。她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利分校获得心理学的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她的儿童发展方向的硕士学位和教育学的博士学位,同时,她还曾做过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的访问学者。贝克教授曾就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出版过许多著作,最近就儿童语音的发展也有不少个人专著。贝克教授的研究得到了美国教育厅以及美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的资助。她的研究大量见诸于一些重要的学术期刊,包括《儿童发展》、《发展心理学》、《墨跋季刊》、《异常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发展和精神病理学》等。贝克教授的研究经验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并引起了包括《今日心理学》和《科学美国人》在内的公从杂志的关注。贝克教授同时还是《幼儿周刊》杂志的学术编辑,并为《幼儿研究季刊》充当顾问编辑。贝克教授还是《课程研究手册》一书有关课外活动章节的作者、《21世纪心理学研究概貌》一书有关发展研究章节的作者。她曾经出版的著作包括:《私人语言:从社会互动到自我规范》、《建构儿童的学习:维果茨基和早期的儿童教育》、《儿童发展的概貌:研究文选》。除了本书的编写,贝克教授同时还是Allyn and Bacon出版社出版的畅销课本《婴儿、儿童与青少年》以及《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作者。 《儿童发展》一书中,在近六十年大学教学经验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个体从受精卵到成人所走过的生理和心理历程。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而且它“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深度,也要尽量全面地涵盖本学科的范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达九百五十个十六开页码的第五版汉译本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创作理想已经实现的证据。全书分五大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观点以及二十世纪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策略,并从遗传与环境、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上论述了儿童发展的基础,而后分别从认知、语言、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具体描绘儿童发展的轨迹。在最后一部分,作者以最新视角对儿童发展的背景,包括家庭、同龄人、媒介以及学校环境进行了深刻而周到的讨论。通读全书,你会很容易地发现在人生的每个时期我们每个人都要留下的足迹,清晰地看到我们每个人是如何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的,是如何从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是如何从完全依赖和依恋父母、自我中心到独立自主、自知知人、自利利人的,也会清晰地了解,在我们迈出的每一个脚步中,我们的父母、老师、同伴以及更广泛的社会传媒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它促使我们反思自己走过的路,警醒我们注意那些经常为我们所忽略的经验、教训,进而明白在未来生活中我们自己或我们的孩子应该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 《儿童发展》中,作者突显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关于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的最新研究,与发展心理学有关的一些跨学科研究。从教材格式的编排和栏目的增删,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到具体内容,作者都进行了更精致独到的设计。例如,在某些章节增加了“从研究到实践”栏目,增加了对如何为人父母的讨论,迎合了将研究发现应用于现实生活,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社会需要;更为关注新涌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未婚单亲家庭中儿童发展的问题、电子游戏和因特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作者: 余震球选译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简介:《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内容简介:维果茨基是20世纪苏联杰出心理学家。本书选译了他的三篇重要专著:《思维与言语》《学前教学与发展》《学龄期儿童的教学和智力发展问题》。作者建立起了唯物主义的意识心理学理论,正确揭示了教学与发展的一般关系以及学校每一门学科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特殊的、具体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日后教育界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 (俄)列夫·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著;李维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思维与语言》研究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了维果茨基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精神病理学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思维与语言》深刻地展现了具有高度创造性和慎密思考的智力发展理论,为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提供了内部语言的最深刻分析,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者: 彼得·纽马克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12月
简介: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翻译的折中主义。其翻译理论吸收了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试图弥合翻译研究中源语导向与译语导向之间的差距,强调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试图涵盖所有的文本类型,并尝试解释除了源语与目的语、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及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等两元对立范畴,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其他中间因素。纽马克还采用了伦理视角来研究翻译,高度关注翻译标准、翻译中的价值判断以及译者的责任和义务。在其翻译伦理思想的框架下,翻译既是一种高尚的追求真理的职业,又是一种语言、文学及文化批评工具。
王莉娜编*的《翻译的折中主义及伦理视角(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再审视)》回顾了中西方学者对纽马克翻译理论所作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了以往的纽马克翻译理论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揭示了纽马克翻译理论的语言哲学基础,梳理了西方*名语言学家弗雷格、布勒、雅各布逊、维果茨基、奥斯汀、萨丕尔、沃尔夫对其翻译理论的影响;论述了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折中主义思想,探讨了纽马克翻译理论从两元主义到折中主义的转变以及纽马克的翻译伦理思想,将其翻译伦理思想与诺德、皮姆和彻斯特曼的翻译理论思想进行了对比,指出了这四种伦理模式的伦理学基础、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并借此初步构建了翻译伦理学的研究范式。
总而言之,本书揭示了纽马克翻译理论的语言哲学基础,探讨了该理论的折中主义思想及伦理思想,以期使人们能够*全面地了解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好地为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服务。
作者: 许钧著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简介: “尴尬”大都带有两种含义:它首先意味着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其次意味着一种进退两难的神态。前者是内隐的,只有当事者本人意识到;后者是外露的,可以被他人发现和留意。译者的尴尬也不外乎如此,它或隐或露地包含在译者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 译者的尴尬完全是由译者的身份认同问题所引发的。当翻译界还主张译者是一个伺时原作者的仆人时,甚至信奉一仆(译者)二主(作者、读者)的观点时,译者的身份是明确的,因此也无尴尬可言。“尴尬”产生在对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作为译者,我们对原作者的思想究竟应当抱忠实的态度,还是应当持背叛的立场。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早些年里是无须长思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近年来忠实论者受到的质疑甚多,风气一反以往。或许只是由于时代变了,因而突显的问题层面有所不同而已。但是,许多在我看来属于忠实论阵营的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理论家,的确都或多或少在理论上认同并转向背叛论。这是我近年来常常感受到的一个事实,也是我在读完许钧的大作《翻译论》后又一次感受到的事实。[①] 许钧的《翻译论》相当系统周全,没有长年大量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积累,这样一部论著是拿不出来的。他的翻译论具体说来有翻译本质论、翻译过程论、翻译意义论、翻译因素论、翻译矛盾论、翻译主体论、翻译价值与批评论。但没有见到他提出过翻译类型论。我未做过专门研究,不知是否可以把所有翻译粗略地分为三类:1)技术类、2)文学类、3)思想类。 当然,这种分类是否还有遗漏,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重要。因为我在这里的主要意图是想说:如果以技术为主导的翻译与语言学的原理有关,例如与语际转换的规律有关,以文学为主导的翻译与文艺学的原理有关,例如与风格、神韵等等问题有关,那么以思想为主导的翻译就与解释学的原理有关,例如与理解和诠释的可能和限度有关。思想翻译必定包含着诠释的因素,当然首先也就包含理解的因素。而我关注的正是思想翻译。 无疑,思想翻译比其他翻译类型更多地涉及意义问题,首先涉及对作者原意的理解,然后涉及对这个原意的转述。我想翻译界的学者们大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的成立。再进一步说,如果与意义相对应的是思维,与转述或表述相对应的是语言,那么思想翻译在我看来首先也就是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古代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讨论过这个问题,例如作为柏拉图所说的心灵与自身的对话;古代东方的佛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例如作为意业、语业、身业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在讨论,例如作为庄子所说的意与言的关系。到了近代,它更是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卢梭、赫尔德、洪堡、施莱尔马赫都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的思考重点。现代的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也都仍然无法回避。更不用说当代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心理学和心智哲学,它在这些学科中依然占据着中心问题的位置。 关于思想翻译,前人已经说得很多,有许多可以拿来做参照的。我们这代人还能在此之外提供些什么新的东西呢?我对此把握不大。但我想,如果有,可能就是翻译理论界对译者身份的重新定位。忠实与叛逆,显然与这种对译者身份的重新界定有内在关联。 叛逆论之所以能够在翻译理论界占主导地位,很可能与当下的时代精神过多地偏好解释的权利有关。解释学中的读者中心论,在翻译论这里表现为译者中心论。很难说当代解释学的那几个原初倡导者们会乐于看到这个结果。 即便早个几十年,译者通常也还被要求以化身的方式融在译作之中。译者的主体意识虽然会随译者的自我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而有或显或隐的宣露,但那是不自觉的,例如傅雷的译文风格并不是他本人刻意想要在译文中表露出来的。相反,在翻译一个与自己文笔风格不相容的作品时,译者还更有责任做出压抑自己的努力——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干脆不译那些与自己风格迴异的作品。倘若一个演员在演任何一个角色时都只想把他自己演出来,那么这个演员就很难说是出色的。翻译也是如此。W. R. 别林斯基便说过:“如果普希金想翻译歌德,那么我们会期待,在翻译中显现出来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歌德。”[②]在年初于中山大学召开的“翻译与解释”的研讨会上,我也曾直言不讳地对许钧说:“我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并不是为了读许钧。” 这些要求应当是不言而喻的,甚至这里的重复都会显得多余。但另一方面又的确可以看到,在主张叛逆论的人中的确有一些像许钧这样的严肃学者,因而叛逆论的提出必定有它的理论基础。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在于,如果有人主张忠实或叛逆,那么首先要弄清,忠实或叛逆是针对什么而言。在思想翻译中,例如在《圣经》翻译中,如果译者的任务像W. 本雅明所说的那样在于传达思想,那么语言表达上的叛逆就是可以容忍的。具体地说,以何种语言符号、表达方式、风格语气来传递同一个思想、转渡同一个意义,这是一个虽然不是无关紧要、但终究还是第二性的问题。与此相反,对思想或意义的叛逆则不被允许,否则译者就是在创作而不是在翻译。这可以算是译者之为译者的身份同一性底线了。 这样的说法当然隐含了一个前提,即:思维和语言并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至少它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这个前提的成立可以依据L. S. 维果茨基的研究成果。他曾借助于格式塔心理学家对类人猿语言与智力以及对发生心理学家对儿童的语言与智力的各项研究成果,得出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思维与言语具有不同的发生学根源”,“这两个机能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彼此独立”,而且他尤其指明,“在思维与言语的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有前语言阶段,言语发展有前思维阶段,两者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 但维果茨基同时还指出,而且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论点:思维机能与言语机能的关系在类人猿那里“不是明确的和不变的”,但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这两种机能可以汇合,这时,“思维变成了言语的东西,而言语则变成了理性的东西”。[③]正是在这一点上,人类与类人猿这样具有较高智慧的动物关键区别显现出来:惟有在前者那里,思维与言语才相互会合,并且借助于符号而不断得到双方面的提升。可以说,这个过程就是使人类越来越不同于类人猿和其他高级思维动物的东西。 当然,这种会合并不是完全的融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存在着“非言语的思维(nonverbal thought)”和“非智力的言语(nonintellectual speech)”。它们各自独立,不参与上述思维和语言的合并,只是间接地受到言语思维过程的影响。[④] 如果我们接受维果茨基的这个研究成果,我们就不必再去考虑一些语言哲学家对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问题的思考,例如不再去回答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小孩子是否“会自发地进行思维,哪怕不学任何一种语言?”的问题。[⑤]也就是说,我们就可以接受思想和语言的非同一性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当我们谈及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区分这样两个基本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在于:思维或思想向语言的转渡“转渡”为语言。Translate或übersetzen首先是指将一个从思想转渡到语言,亦即将某些意会的东西转变为言传的东西。这个过程是由原作者本人完成的。这也是原作者能够成为原作者的基本条件。因此,海德格尔会说:“我们始终也在将我们自己的语言、母语转渡到(übersetzen)它自己的语词之中。言说(Sprechen)与言谈(Reden)自身就是转渡……在每一个对话和自身对话中都贯穿着一个原初的转渡……这种转渡(übersetzen)可以在语言表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生。”[⑥]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的复杂性却并不逊于译者所要完成的转渡。因为从思维向语言的转渡原则上包含着两个层面或两个阶段:其一,从思维活动向内部语言的“转渡”,其二,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渡”。 从上面的引文来看,海德格尔趋向于把思想与内部的言说或言谈等同起来。这意味着他在此问题上更多地处在施莱尔马赫而非胡塞尔的影响圈中。胡塞尔曾把意识活动与内心独白和外部传诉明确地区分开来。可以说,胡塞尔的看法更接近于维果茨基的研究成果。在维果茨基那里,这个从思维到语言的转渡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四个方面:1)动机(情绪、欲望);2)思维;3)内部语言;4)外部语言。它们可以说是勾连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四环纽带。我们在下面为简单起见只将它们划分为两个环节: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尤契夫所说的“语言一旦发声就是谎言”,就意味着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渡之前,在同一主体内部,思维(内部语言)向语言(外部语言)的转渡已经成为问题。通常所说的“辞不达意”,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表达。 现在来看海德格尔的翻译观,它在总体上仍然是有效的。翻译对于他来说不是重构,而是转渡,即转渡到原初被陈说的东西那里。[⑦]这里含有多重的意思:首先是从思想转渡到内部语言,然后是从内部语言转渡到外部语言——这是作者的任务;然后从外部语言转渡到另一种外部语言——这是译者的任务。 在这里已经提到了思想翻译的第二个基本含义:思想的转渡必须借助至少两种外部语言。这个含义是不言自明的。它也是最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的词义,即:将一种外部语言转换为另一种外部语言。但如果我们同时顾及到上述两个含义,那么在翻译中,我们就至少面临双重的转渡问题。事实上,如果从一种外部语言向另一种外部语言的翻译的可能性需要证明,那么从思维向语言(粗略地说: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渡的可能性也需要证明。L. 莱纳斯曾说,“两种不同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可以说,每一个真正的翻译都必须首先将思想剥离开陌生的语词,然后用本己的语词来重新妆扮它。”[⑧]在这里,语言被等同于思想和语词的结合体,而通常意义上的语言则被看作是语词。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针对这个“剥离”和“重新妆扮”的过程而言。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翻译中,上面所说的第一个含义往往被忽略。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从思想到外部语言的转渡过程,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被设定为是已经完成的。我们通常不会怀疑,原作者已经通过他自己的语言而将他的思想表达了出来。 一旦这一点受到怀疑,译者的叛逆趋向就会产生。这时我们谈论的“背叛”,不是对原作者思想的背叛,而是对他的语言表达的背叛。如果译者相信,原作者的语言遮蔽了他所想表达的思想,那么译者对原作者语词、语句、乃至风格的叛逆都是合法的。但这个合法性程度最终还是有限的,它取决于译者的信念强度,这个信念是指:他是否通过原作者的语言,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了借助这个语言所表达的思想。 这里涉及到了解释学的核心问题。一般说来,解释学否认一个可为所有人达及的客观意义的存在。它认为意义始终处在与意义领会者的互动之中。但解释学并不否认原意的存在,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谈论意义的转渡。解释学所说的理解意义,相当于对一个思想的再构,这种再构当然不是原创,但也不可能是复制。R. 斯贝曼说:“再构意味着,将一个思想再思考一次,但要思考得更好。根据艺术的规则真正地思考某些在开端上只是模糊地被揣测到的、仅只‘直觉地’被把握到东西。只有能够如此被再构的东西才能被看作是一个真实地被思考的东西。”[⑨] 就此而论,当一个译者去再构原作者的思想时,他有可能比原作者更好地(例如更为圆融地)思考其思想,并且比原作者更好地(例如更为通达地)表达其思想。 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也很难赋予自己总体叛逆的权利。具体地说,译者可以具有对原作语言表述上的某些叛逆权利,但并不具有对原作思想理解上的叛逆权利。如果叛逆论者们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之间的争论便可以休矣。若否,则我还要继续说两句。 我们的确可以承认,价值判断、传统成见预先包含在各种翻译和研究的观念中,不仅人文科学是如此,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也是如此,但这样是否可以得出:追求客观性对于科学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呢? 对文本的诠释与对真相的认识,道理是一样的。眼下学界对解释学原则的理解过度宣扬了“原意”不在的(严格地说,不“客观地”存在的)方面,却没有说明,“原意”的存在恰恰是各种诠释得以成立的前提。失去了“原意”,或者说,失去了对“原意”存在的信念,各种诠释之间的可比性也就不存在,诠释也就不再是诠释,而变为原创。以绘画为例,我们可以说,一个赝品比一个原作画得更好。但如果根本不存在原作,那么那个被认为是摹仿的作品也就失去作为“赝品”存在的权利。而译作的本质中便包含着“赝品”的成分。在这个意义上,译者与赝品作者一样,是不自由的。 那么译者有没有自己的自由呢?当然有,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作者、语言、论题、理念、时代、作品、形式、风格等等。但他不能自由地诠释。诠释的主观性并不等于诠释的随意性。这在译者这里就意味着,他必须尽可能地贴近原意,无论他是否能够达到它。这里所说的是我们在翻译中的努力取向:我们必须朝向原意的一极,而不是朝向随意的一极。 译者是否可以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本人,这个问题往往取决于译者的主体意识的强弱。我在这点上始终持谨慎的态度。陈修斋先生曾说,“译者切不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表达的也是这个态度。在我看来,译者的诠释权利很小,通常只是在原意模糊的情况下才出现。但即便是在这里,我们仍然还有用模糊来应对模糊的可能,在模糊的语言中选择一个比较接近原有模糊含义的翻译。只有当这种可能完全不存在时,举例来说,当我们不知“Bruder”指的究竟是“哥”还是“弟”时,而我们又必须按汉语的习惯来告诉读者是“哥”还是“弟”时;即是说,只有当我们不得不放弃含糊,做出明确的抉择时,我们才有权利做出诠释。 根据上面的划分,今天我们可以在思想翻译的范围内对翻译的理想“信达雅”做如下的阐释: 信:思想的再构。对原作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的尽可能如实把握。如前所述,它可以说是某种意义的再构,即:将一个思想再思考一次,但思考得更好。 达:语言的重述。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如实地、甚至更通达地表达原作的意义,也就是译者所把握到的原作的思想。 雅:风格的复制。不是风格的修饰,而是尽可能如实地复制原有的风格,无论它本来是雅是俗,是晦是明。 最后再回到许钧的《翻译论》上来。许钧既是《翻译论》的作者,也是昆德拉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译者。报载昆德拉在授权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其作品时,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忠实原著”。但译者许钧在他的《翻译论》中则把意大利的俗语“翻译就是叛逆(Traduttore, traditore)”视作一个“朴素的真理”,坦然地予以接受,并且提出翻译中的“意义再生”的主张。[⑩]这里似乎潜含着一场作者和译者间的实际交锋。 然而从媒体的介绍来看,许钧又自认是一个忠实论者,接近原著是他的翻译原则。他在韩少功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自己翻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间划出了一条界线:前者“充满作家个人风格”的作品,后者可以说“更接近原著”的译者作品。如此一来,昆德拉和许钧的交锋反倒像是许钧自己的实践与自己的理论之间的交锋了。 我们是否可以说:实践中的忠实论者,理论上的叛逆论者——这是许钧的尴尬,也是今天诸多译者的尴尬? 本文的意图不仅在于指出这种尴尬,而且还想为从理论上解释和解决这个尴尬提供一个尝试。 2004年6月2日于广州 -------------------------------------------------------------------------------- [①]许钧,《翻译论》,武汉,2003年。许钧在这里很坚定地把“忠实论”描述为“一种天真而理想化色彩浓重的翻译观”(第315页)。 [②]转引自:K. Dedecius, Vom übersetzen, Frankfurt a.M. 1986, S. 112. [③]参见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李维译,杭州,1997年,第46、49页。 [④]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第54页。 [⑤]参见L. Wittgenstein, 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in: Werkausgabe Band 2, Frankfurt a.M. 1981, S. 53 f. [⑥]M. Heidegger, Parmenides, GA Bd. 54, S. 17 f. [⑦]R. Spaemann, "Zur Einführung, Philosophiegeschichte nach Martin Heidegger", in: Th. Buchheim (Hrsg.), Destruktion und übersetzung, Weinheim 1989, S. 5. [⑧]转引自:K. Dedecius, Vom übersetzen, Frankfurt a.M. 1986, S. 110. [⑨]R. Spaemann: "Zur Einführung. Philosophiegeschichte nach Martin Heidegger", in: a.a.O., S. 4 f. [⑩]参见许钧,《翻译论》,第三章、第六节和第六章、第二节。
Comparing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作者: (美)R. 默里·托马斯(R. Murray Thomas)著;郭本禹[等]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简介 本教材由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默里·托马斯(r. murray thomas)教授撰著,分八部分,共十六章,分别阐释了发展理论的各种概念、儿童发展理论的内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或社会认知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与苏联传统、信息加工理论、人本主义发展理论、生态心理学取向、习性学与社会生物学、生物电化学模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型、吉利根的同情关爱观点、儿童发展理论的新进等内容,其中各种儿童发展理论是本书的重点,既有理论观点的阐述,又有理论应用的内容,而且根据第一章提出的标准对书中阐述的理论给予了比较。本书是儿童发展理论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在美国很多高校采用作为教材,已是第六版,适合心理学专业最为发展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教材。
Models of teaching = 教学模式 / 7th ed.
作者: Bruce Joyce, Marsha Weil, Emily Calhoun.
简介: 本书在美国是一部深受欢迎的教学模式的专题著作,自1972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已经成为研究教学模式乃至整个课堂教学领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分别讨论了信息加工型、社会型、个人型和行为系统四个大类十多种教学模式,并且结合蝉联新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在课堂中有效地采纳不同教学模式的同时,了解相关的研究成果,深入理解如何将教育思想和理论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书中不仅汇集了皮亚杰、加涅、维果茨基的研究成果,还介绍了施瓦布等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学者的真知灼见。.. 本书的写作风格朴实生动,通过鲜活的课堂案例使抽象的研究跃然纸上。从事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所体悟,获得新鲜的感受。...
作者: [俄]叶琳娜·普罗宁娜
简介: 本书讲解大众传播与文化发展各阶段的思维模式与新闻文本的相关性,分述记者的6种思维模式(巫术思维、理性思维、实证主义思维、驱动思维、人本主义思维、网络思维)及与之相应的6种新闻文本(神幻文本、劝导文本、实用主义文本、享乐主义文本、意义显现文本、网络文本)。 本书不是面壁之作,而是一个有理想、有科学精神的团队,在20余年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总结报告。作者所在的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研究团队,在俄罗斯一家著名报纸编辑部设立心理部,对受众群体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对新闻文本进行媒介心理学分析,本书即此项长期研究的成果之一。 本书是一本“取法乎上”的书。书中没有讲解如何选择新闻标题与图片、如何设计新闻版面、如何组合新闻的六个W等内容,作者注重的是分析上述具体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强调从心理学角度梳理信息传播过程折射出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群体的心理状态变迁,即思维模式的演变。本书可能是自苏联解体后从俄文译为中文的第一本媒介心理学方面的专著。作者厚重的学术底蕴,使其能站在哲学的高度,全方位地审视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在作者的讲述中,每一种思维模式的形成和演变总是与著名的心理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诸如弗雷泽、弗洛伊德、康德、皮亚杰、霍尔、维果茨基等。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这些学者们的观点,并将抽象的理论阐释与新闻文本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富有启迪意义。
作者: 王光荣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主要内容: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心理学的长期过去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从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或哲学心理学时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此后的短期历史被称为科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是指具有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与之相对的是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主要指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它以纯粹思辨的方式进行推演研究,试图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它主要受到近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影响,采用经验尤其是实验的方式进行归纳研究,得出心理现象本质的知识。从理论形态演变上看,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更替过程。这一过程大致沿着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两条路线不断演进。科学主义心理学是主流的心理学取向,主要包括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皮亚杰学派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流派。人文主义心理学是非注流的心理学取向,主要包括意动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流派。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哲学心理学时期的思想起源,从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二是心理学流派自身的历史演进,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三是心理学流派的当代效应,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Theories of childhood:an introduction to Dewey, Montessori, Erikson, Piaget & Vygotsky
作者: (美)卡罗尔·哥哈特·穆尼(Carol Garhart Mooney)著;黄月美,林惠君译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 《幼教指南:五位世界教育大师的幼儿教育观》涵盖了五位创造性的幼教理论学家,他们的观点在幼儿教育方面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作者提炼了每个理论学家的理论,撷取其中的精华,清楚地阐述了这些理论和幼育和幼教之间的关系。杜威重视教学活动的情境及质量,以使课程具有意义;蒙特梭利认为教师需要精心地准备教室环境;埃里克森提出使儿童的健康和舒适的方法;皮亚杰说明了儿童思维过程的知识;维果茨基指出教师和同侪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幼教指南:五位世界教育大师的幼儿教育观》适合作为幼儿教师培训课程的教材,也适合家长阅读。希望读者可以借由学习教育大师们的幼教理论基础来开阔个人视野,谨慎对待幼儿教育。
作者: (美)史蒂文·布拉萨著;彭锋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景观美学》》内容简介:自然景色为什么让人心旷神怡?为什么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前来观赏?以前的美学和景观理论对此众说纷纭。尤其以英国地理学家阿普尔顿和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影响最大。布拉萨综合了两者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三层次架构,对景观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者: 麻彦坤著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简介:“维果茨基现象” 维果茨基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与独特 的研究方法成为心理学知识宝库中的珍品,不但在当时产生了一 定影响而且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西方 出现的“维果茨基现象”就是有力明证。维果茨基与皮亚杰的论争 代表了发展心理学两条迥然不同的研究路线,开创了两种不同形 式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两者互动互补, 见证了20世纪发展心理学前进的轨迹;维果茨基的代表性理论 ——最近发展区历经时间和经验的考验步入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 话语中心,在动态评估、同伴合作等方面启发了当代的教育教学改 革,融人了支架式教学、合作性教学、互惠式教学、情景性教学等一 系列当代教学模式;维果茨基对心理学危机的阐述与分析在今天 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他所描述的危机症状及原因在当代心理学 的发展中依然存在,他对心理学危机的解决与处理为当代主流心 理学摆脱危机、走出困境提供了借鉴与启发;维果茨基对文化因素 的关注在当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中得到了有力诠释,文化历史理 论的复兴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契机,为心理学的统一提 供了一种新思路,直接影响、催生了跨文化 更多>>
作者: 维果茨基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7年01月
简介:
维果茨基是国际上备受推崇的心理学泰斗,20世纪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我们希望这部译著的出版能帮助国内学者和公众比较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维果茨基的学术思想,把握维果茨基理论和方法的精髓,激发学界同仁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研究热忱,通过分析和比 较、实践和鉴别,从维果茨基学术宝库中获得适合于现代心理学发展需 要、适合我国社会生活实际的智慧启迪,尽快使我国对维果茨基思想的学术研究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以使本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在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繁荣、教育事业革新和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前言】
中文本序
《维果茨基全集》(九卷本)即将在我国出版,这是中国心理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理论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维果茨基(L.S.Vygotsky, 1896-1934)是国际上备受推崇的心理学泰斗, 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他大学毕业于十月革命之初,正值苏联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尖锐冲突与斗争的时期。在1924年4月于列宁格勒召开的全俄第二届精神神经病学代表大会上,他作了题为《反射学与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报告,对作为俄国式行为主义的反射学提出了批评,崭露其学术锋芒。会后即受新任莫斯科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的科尔尼洛夫之邀,到该所任职,成了一名专职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在日后10年的短促人生历程中,他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为新心理学的诞生燃烧着青春和智慧,展现出他的生命的壮丽和辉煌。高度的求知欲望,坚实的哲学基础,良好的学术教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执著的科学探索精神,使他积极地投身于批判旧的传统心理学与建立新型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新的心理学的斗争中,顽强拼搏并卓有建树。研究所里的一批年轻有为的心理学同仁很快就团结在他的周围,成了后来创立新心理学的中坚力量。
维果茨基对于心理学的贡献是具有划时代性质的。他的理论和研究工作涵盖了心理学科体系中的理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艺术心理学、思维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缺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心理技术学和心理学史等广泛领域。他对于当时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如冯特、铁钦纳、闵斯特伯格、桑代克、詹姆斯、魏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斯腾、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屈尔佩、华生,和当时在苏联占据显赫地位的心理学家的大量著作,以及他们所创立的众多学派的观点体系,都一一作了认真的研究、实事求是的分析和严格的检验,因而被公认为是改造古典心理学的巨匠。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面对欧洲心理学派别林立的状况,维果茨基以非凡的学术勇气,撰写了《心理学危机的历史内涵》一文,指出传统心理学正在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危机表现在:各个流派囿于门户之见,互相攻击;方法论上极其混乱,唯心论、唯物论、机械论和二元论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缠绕,以致分裂成两种独立的、完全互不依赖的理论学科的心理学——因果关系的心理学和目的论的心理学;心理学家在学院堡垒中坐而论道,严重脱离社会实践,对应用心理学抱着轻蔑的态度,使实践成了“理论的殖民地”,成了理论的“附庸”、“附加物”。维果茨基以高度的学术自觉,意识到危机标志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转折,他批判了传统心理学的内省观、二元论及自然主义的错误,着手为构筑新心理学的大厦夯实方法论的基地。维果茨基清醒地认识到,辩证原则不能从外部强加给心理学,而应“从心理学内部找到它”,这正如辩证法的普遍原理要有效地运用到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必须要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这样一门中间学科;要有效地用到经济学领域,必须要建立《资本论》(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样一门方法论性质的中间学科一样。在这一意义上,维果茨基提出“心理学需要有自己的《资本论》”。
针对传统心理学中生物学化、自然主义倾向,维果茨基创立了人的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和低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指不随意注意、机械记忆、低级情绪、冲动性的意志等,其发展遵循着生物进化的规律,每一种新的低级心理机能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机体结构的改变。高级心理机能指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概念思维、高级情感和预见性的意志,这些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是心理的“人化”过程,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具体来说,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心理的“人化”过程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实现的。人的各种高级的心理机能就是这些交往与活动形式内化的产物。维果茨基指出:“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机能在儿童的发展中都是两次登台的,第一次是作为集体的活动、社会的活动,亦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而登台的,第二次才是作为个人活动、作为儿童思维的内部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而登台的。”
如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以劳动工具为中介一样,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之所以高级,就是因为它是以语言或符号这些“心理工具”为中介手段的。而这些心理工具本身也是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与人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也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携带了人类在共同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经验。随着人类个体对这些心理工具或符号系统的掌握和改造,他也就在原有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新质的高级心理机能。可见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随意的、抽象的、中介性的心理机能。如果说,动物是以机体的自然器官的改变适应自然的,人则是以人造器官、以工具的改进来适应和改造周围环境。
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观以及与其紧密联系的活动观、内化观、中介性原理等,构成了他的关于人的心理的社会起源学说的理论基石。围绕这些观点,在他的助手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后来形成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同的新的心理学体系,形成了在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或以其创始人维果茨基,和成就最高、贡献突出的核心成员列昂节夫、鲁利亚的名字命名的维列鲁学派。
也许我们可以说,维果茨基创立的关于人的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就是心理学的“《资本论》”。维果茨基将其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普遍地用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将历史主义的原则引入到心理学研究中,克服了传统心理学中的人兽不分的自然主义倾向,给心理学科的发展带来全新的面貌。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维果茨基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对教学与发展的动态关系认识的根本性突破。维果茨基根据社会文化-历史观点,提出了“教学就是人为的发展”这一独到见解,又指出“作为交往和它的最系统化的形式的便是教学”,肯定了教学的交往本质,肯定了文化、活动、交往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用来指称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接受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其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距”。他认为,教学不但要以儿童一定的成熟水平为基础,还可以而且应该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儿童的发展。教学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是因为教学的真正作用是帮助儿童形成新的心理结构、新的心理机能,为儿童创造着学习的准备,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就是说,这些新的心理结构的形成,给了儿童在其他领域里的学习和更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动物虽然也可能通过模仿和训练学习一些东西,但是动物在训练中不能掌握任何原则上更新的东西、更新的心理机能,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动物是不可教的。
维果茨基把社会文化-历史观点运用到缺陷学领域,对有关缺陷儿童及其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首先,他赞成阿德勒的观点,认为任何机体上的缺陷对儿童直接的消极影响总是有限的,缺陷带来的真正困境在于儿童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地位的降低以及在此基础上儿童产生的价值缺失感。缺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错位。其次,维果茨基指出,缺陷的补偿主要地不是感官替代那样的生物性的补偿。实际研究也指出,盲童并没有因为视觉的丧失而自动地发生触觉和听觉水平的提高。不是视觉本身被替代,而是因视觉的缺失所产生的困难从而形成起来心理上的新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提高了盲童的记忆、注意功能,是借助言语帮助掌握了视力正常的人的社会经验等等。因此,补偿,是一种社会性的补偿。这样说来,在缺陷的社会性表达(价值缺失感,或自卑感),缺陷补偿的社会指向性(适应正常人生活的社会条件)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了缺陷儿童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再次,缺陷儿童的教育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的教育,不应该把缺陷儿童禁锢在一个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引导他们走出为照顾缺陷而安排的狭窄的、封闭的环境,尽可能多地接触正常的社会生活,获得充分的社会价值感,这才是可以开发缺陷儿童巨大生命潜力的社会教育的有力杠杆。
《思维与言语》是维果茨基生命后期着力完成一部力作。它通过实验研究和批判研究,对思维与言语的关系、思维与言语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我们知道,对儿童自我中心言语作出详细的临床分析、跟踪观察和细致的刻画,无疑是皮亚杰的功劳。但皮亚杰认为这种自我中心言语是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直接证据,而自我中心思维是从我向思维向社会化的现实思维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是一种尚未社会化的、处于发展初级形态的思维形式。维果茨基则认为情况恰好相反,自我中心言语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态。外部言语在向内部转化的过程中,先是在心理上成为内部的(自我中心言语),然后才是生理上成为内部的(真正的内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也不是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质的指标,二者不存在任何联系。在思维与言语的关系上,维果茨基认为,至少在人类个体发展的一定时间点之后,思维发展依赖于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经验的掌握,依赖于言语。而黑猩猩使用工具、采用迂回路线以解决问题的智力行为萌芽则完全不依赖于言语,可见从整个种系发展看,思维的发展经过了从生物型发展到社会-历史型发展的转变过程。这些论述后来促使皮亚杰对自己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做了反思和局部修改。这部著作1962年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时,由布鲁纳为英译本作序,而皮亚杰为之写了后记(龚浩然,《龚浩然与俄罗斯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此外,维果茨基在心理学的其他各个领域,都做过大量的改造和创新的工作。例如,在心理学研究方法领域,维果茨基除了提供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解决心理学问题的大量范例外,还改造和创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他从传统的、界定含混的自我观察法中区分出5种类型,肯定了理解被试的口头报告对于科学研究可能具有的客观意义。他提倡以心理的“单元分析法”代替“要素分析法”,因为心理的“单元”不同于“要素”的是,它保持了心理机能系统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在研究言语与思维的关系时,词义,就是研究的“单元”,它既是言语的单元,也是思维的单元。维果茨基还提出了专门用于研究高级心理机能的“双重刺激法”。即在研究中给被试提供两类外部刺激,一类刺激执行着被试活动指向的客体的功能;另一类刺激作为辅助手段,执行着被试借以组织自身活动的符号的功能。
维果茨基不但重视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而且对于人的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也给予了关注。这突出地表现在他所提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系统动力定位的思想。1934年夏,他撰写了题为《心理学与心理机能的定位学说》详细报告提纲,准备参加6月召开的乌克兰第一届神经病与精神病学家代表大会,孰料由于长期积劳成疾,竟未能来得及参会就与世长辞了。他所提出的系统动力定位的思想,后来由其学生鲁利亚发展成为大脑三个机能联合区划分的思想,并经过长期临床和实验研究创立了《神经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
使人惋惜的是,维果茨基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他在十多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给心理学留下了宝贵的鸿篇巨制,计有著述186种几百万字。维果茨基的理论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是苏俄现代心理学思想的重要源流,也是足以对世界心理科学产生久远影响的人类精神财富。
维果茨基理论的学术地位的确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论曾被当时苏联坚持极“左”路线的人视为斯普兰格的德国文化心理学的翻版而一度受到批判。上世纪30年代,根据联共中央的精神,苏联心理学界开展对流行的儿童学、心理技术学、心理测量学的尖锐批判,维果茨基也受到波及,因为他曾指出“新的心理学的种子应根植于心理技术学之中”。由于苏联自上一个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盛行的个人迷信以及学术界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教条主义态度,重视人的发展的文化历史条件的维果茨基思想在苏联心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确认。60年代苏联社会开始批判个人迷信,1962年5月,在莫斯科由“三院一部”(苏联科学院、医学科学院、教育科学院和苏联教育部)召开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哲学问题”的全苏会议,总结了1950年两院(苏联科学院、苏联医学科学院)联席会议以来在心理学中曾一度出现的套用、滥用巴甫洛夫学说、导致苏联心理学研究出现生物学化倾向的严重教训。这次里程碑性质的会议以后,维果茨基作为新型心理学的奠基人的学术地位开始得到确认,维果茨基思想开始重放光芒,其后继者在心理学不同领域中相继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卓越贡献。列昂节夫活动理论、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达维多夫关于“发展性教学”的思想等,都是对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赞科夫依据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思想所开展的改革传统小学教学体制的教学实验,为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在这一时期内苏联开始出版或重版了维果茨基的大部分著作,1956年、1960年、1965年分别出版了他的《思维与言语》、《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和《艺术心理学》,1982年6卷本的维果茨基全集在莫斯科出版,1983年《缺陷学原理》出版。此后他的许多著作被翻译成英、德、日、西、汉等十多种文字,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成立了以维果茨基命名的研究机构,出版了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刊物,呈现出持续升温的“维果茨基现象”。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影响所至,孕育了当代的社会建构主义,促成了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当代心理学家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成果以其主题的重要性、领域的多样性、研究的开创性、观点的超前性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
美国学者S.托尔明曾称他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认为不了解维果茨基,就不是一位现代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中的莫扎特》,载“纽约评论”,1978年9月)。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识过程及其发展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该承认维果茨基著作对自己的影响。”([美]布鲁纳:《认知心理学》1977年版)
1996年维果茨基诞辰100周年之际,俄罗斯联邦在莫斯科和戈梅利等地召开了国际学术会议。会上许多学者一致指出,维果茨基的科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性质”,是一把打开从古典心理学向现代心理学过渡的理论钥匙,指导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龚浩然:维果茨基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状况,是与维果茨基思想在苏俄心理学界的处境和地位、中国心理科学发展的走向、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国外教育背景以及中苏(俄)两国关系的演变几个因素密切相关的。
1936年陈汉标的《苏联心理学研究》一文在《中华教育界》第23卷第10期上发表,该文重点介绍了维果茨基和鲁利亚关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实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所持有的基本观点。这是中国学界对维果茨基研究成果的最早的介绍,离维果茨基的去世仅隔两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的多种心理学教材和译著对维果茨基的思想都有所介绍。但是,在维果茨基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意义的问题上,由于当时苏联学界认识尚不充分,我国心理学界对维果茨基思想的了解也就只能局限于其个别观点,无法把握其理论的全貌。及至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心理学界对维果茨基思想开始重新评价,维果茨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此时恰逢中苏两党之间发生意识形态论战,有关情况未能及时介绍到中国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66年我国“文革”开始,此后我国心理学事业出现十年停顿。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后,改革开放的国策为我们充分吸收各国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在对维果茨基思想,以及对文化历史学派麾下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与开展有关教育教学实验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学术热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工作。在理论方面,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维果茨基的主体教育思想、维果茨基心理技术学思想、维果茨基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维果茨基与西方现代心理学、西方“维果茨基现象”的理论分析等;在教育应用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冯忠良教授,在其对我国教育实践多年探索和能力的经验类化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包括维果茨基及追随者的内化说、建构观(教学的作用是促进儿童新的心理结构形成的观点)、学习的活动观、教学控制论在内的国外多种有益思想,提出了结构-定向教学的思想,并带领其研究生在中小学开展了持续十余年的教改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浙江大学龚浩然教授,根据维果茨基的“三主体的教育思想”及彼得罗夫斯基关于集体的心理学理论,从1983年起先后在无锡、杭州、温州等地开展“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教改实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积极传播、实践维果茨基思想和组织、推进维果茨基研究方面,龚浩然教授贡献突出。龚先生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心理科学通讯》、《心理学探新》以及《外国心理学》等刊物上发表系列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与评价维果茨基思想,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二是积极参加有关维果茨基思想的国际学术交流,如1992年12月应邀出席了俄罗斯教科院主持召开的题为“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国际学术会议。三是根据维果茨基的“三主体的教育思想”开展教改实验。四是发起并组织全国性的维果茨基研究会,该会1998年10月17日在浙江舟山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大会选举龚浩然教授担任会长,时年99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教授写信表示祝贺,并被推举为名誉会长。以后又先后在上虞(1999)、武汉(2000)、哈尔滨(2002)、连云港(2004)、杭州(2006)、广州(2008)、上海(2008)、黄山(2011)召开了8次学术年会。五是主编和出版了一批维果茨基研究丛书(四本)和译著,其中《龚浩然与俄罗斯心理学研究》(2006)是龚先生几十年研究俄罗斯心理学与维果茨基思想成果汇集而成的一部著作。六是主持翻译即将出版的这一套维果茨基全集。
龚浩然教授负责组织并任主编、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维果茨基全集的翻译工作自2008年开始启动。出版维果茨基全集中译本的初衷是要为我国心理学界、教育界、文化界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和工作人员全面认识、准确理解、深入研究维果茨基思想做好基础工作。龚浩然教授以81岁高龄,带着重病之躯,忘我地投入工程浩大的学术劳动之中,直至2010年去世,其为科学献身精神令人感佩。安徽教育出版社决定出版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学术著作,亦充分显现出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责任上的远见卓识。
龚浩然先生对维果茨基全集、维果茨基文选以及其他一些著作中的篇章,按照他对维果茨基学术思想脉络的理解进行了精心的编排。第一卷收入了《心理学危机的历史内涵》以及其他评论传统心理学的著作,卷名为“对传统心理学的反思”;第二卷“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是维果茨基理论的重要部分,内容涉及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根据;第三卷和第四卷涉及“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收集了维果茨基对于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思维与言语等重要问题的著述;第五卷、第六卷“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介绍了维果茨基的许多实验研究,以及对于“最近发展区”、“学习最佳年龄”等重要观念所做的深入分析;第七卷主题是缺陷学问题,介绍了维果茨基对于非正常儿童的研究成果;第八、九卷是维果茨基关于文艺心理学的论述。全书各篇章皆由俄文出版物译出,译稿接近300万字。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查阅,我们在每卷的前面都写了简短的提要,后面附录了全集各卷的三级提纲。
参加这套全书翻译工作的,都是对维果茨基思想有一定研究且俄文水平较好的学者,他们是(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永(浙江大学)、王光荣(兰州大学)、乌云特娜(内蒙古师范大学)、白素容(山西大学)、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刘聪颖(黑龙江大学)、许高瑜(浙江大学)、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李红(吉林大学)、李德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吴长福(山西大学)、杨成寅(中国美术学院)、张树芸(中国石油大学)、张豫鄂(华中师范大学)、郑发祥(江西师范大学)、姜君(哈尔滨师范大学)、贾旭杰(黑龙江大学)、龚浩然(浙江大学)、黄秀兰(浙江大学)、黄浩枢(中国石油大学)、梁秀娟(浙江大学)、管翠萍(北京师范大学),潘绍典(浙江教育学院)。由龚浩然任主编,刘华山、黄秀兰、王光荣任副主编。【清注意:这里人名按笔画做了排序,与原清样不同】
吉林大学车文博教授对维果茨基全集的翻译出版工作给了许多支持和鼓励,又欣然应承为本译著写序,对此我们由衷地表示感谢。
安徽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论编辑部的杨多文主任【这里加了一些编辑部的人名,我不清楚称谓,不知如何表述,我询问了杨多文。请问杨多文】为出版这套译著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在长达八年的工作中,尽管全体翻译人员宵衣旰食,认真尽责,但维果茨基全集内容涉猎广泛,行文旁征博引,且间或夹用法文、德文、拉丁文及其他文字的情况,翻译起来难度较大。或由于译者外文水平不精,思虑不周;或由于译者学力不足,笔力不逮;译文中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再版时必当认真更正,以作补救。
我们真诚希望这部译著的出版能帮助国内学者和公众比较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维果茨基的学术思想,把握维果茨基理论和方法的精髓,激发学界同仁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研究热忱,通过分析和比较、实践和鉴别,从维果茨基学术宝库中获得适合于现代心理学发展需要、适合我国社会生活实际的智慧启迪,尽快使我国对维果茨基思想的学术研究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以使本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在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繁荣、教育事业革新和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Educational psychology:practitioner-researcher approach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简介: 本书的主要任务带有实用的性质。鉴于心理科学的一些新的材料,它的意图是帮助学校和一般教师树立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观。. 心理学目前正在发生危机,它的一些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原理正受到重新审查,因此,我们的科学和学校思想十分混乱。对过去的体系的信仰动摇了,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因而未敢从中分出一门相应的应用科学。.. 心理学的危机不可避免地引发出教育心理学的危机,它必须从头开始重新建立。但是在这方面,新的心理学比它的前辈幸运一些,这就是说,当它试图把自身的材料用于教育的时候,不需要局限于从自己的原理中作出结论。...
作者: (苏)列维·谢苗诺维奇·维果斯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著
简介: 本书汇集了维果茨基工作的主要方面,尽管其主题是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但是它却深刻地展现了具有高度创造性和慎密思考的智力发展理论。该书对思维和语言的主要理论进行了严格分析,非常值得一读。 维果茨基既反对把思维与言语等同起来的观点,也反对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在维果茨基看来,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分解为基本特性。在生物学领域,这种分析的产生就是活的细胞,它保持着有机体所固有的一切基本特性;思维与言语的关系也需要有这样的单位,它本身包含着言语思维作为整体所固有的特性。在这样的分解时,不能把言语思维分解为彼此孤立的元素——思维与言语,然后试图研究不依赖于言语的思维和不依赖于思维的言语,并把两者之间的联系视作两个不同的过程之间纯粹外部的、机械的依赖关系。这样的分解方式是把复杂的言语思维分解为失去其整体特性的思维与言语两个元素。
作者: 黄秀兰 著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4-3-1
简介: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宣部等11部委开展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新华社在评选的基础上,撰写了“感动中国:共和国100风云人物志”丛书。本书是关于时传祥等劳动模范类的感动中国人物传记。
作者: 张积家著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简介: 《语言认知新论?一种相对论的探讨》共分为13章。第一章是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理论探讨,其中包括对这一问题探讨的历史回顾,也有对一些重点理论(如维果茨基语言心理学思想)的介绍,同时也介绍了我们对于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即新版的语言关联性假设。第二章介绍了近年来在字词认知心理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第三章是对语言、认知、文化和脑关系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第四章至第七章介绍近年来在颜色词与颜色认知、亲属词与亲属关系认知、空间词和空间关系认知、称呼语和社会认知的研究成果。第八章介绍了语法性对认知的影响。第九章是认知发展与语言认知。第十章介绍双语认知研究,重点介绍了关于藏—汉—英三语者的语言加工,并与国外双语研究对比,多属于语法关联性。第十一章是言语流畅性与认知。第十二章主要探讨缺陷对语言和认知的影响?第十三章探讨方言与认知的关系。后两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关于语篇关联性的。透过这些成果,可以清晰地看出语言、认知和脑盼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特别是语言对认知的影响。
作者: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编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简介: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创设是上海市二期课改中课程结构的一项突破。我们试图通过这项活动,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 真正在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团队精神;真正在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健全的人格,开发幼儿的潜能。《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实施与案例》是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要均衡地、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不孤立地、片面地、极端地处理课改中的各种问题:要把幼儿教育放在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整体背景下,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后续教育的关系;要把幼儿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处理好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关系上要把幼儿教育放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处理好知识与技术、科学与人文、智能与人格的关系。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项继承与发展的工程,既要继承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又要有突破性的改革,并以突破性改革来带动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学习皮亚杰的理论、维果茨基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更要在实践中去应用、丰富、发展理论;在幼儿教育中不仅要有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还可以开设新的课程、开展新的活动。探索型主题活动就是新开设的一种课程、新开展的一种活动,当然还很不成熟、还缺少经验,需要在实践中去发展。我们希望在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把有益于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种课程、各种活动、各种教学模式系统地整合成一个科学的体系。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项教育理念改革与实际操作改革相结合的工程。要以教育理念的改革为先导,带动实际操作的改革,又要以实际操作的改革所取得实际的成果来体现教育理念的改革。今天我们提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新理念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去操作,如何去体现它。“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就是一种新的操作,一种新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小学探索型课程”“初中探究型课程”“高中研究型课程”这个系统课程和系列操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奠定良好基础。